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永丰县 >> 沿陂镇

沿陂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沿陂镇谷歌卫星地图)


沿陂镇简介

  沿陂镇位于永丰县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抚八公路穿境而过。与新干、乐安交界;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31个自然村,4500户,2.3万人口。地貌类型为红砂岩类低冈丘陵,耕地面积 亩,盛产水稻,为全县最大产粮镇;水资源丰富,共有小(二)型以上水库15座。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3万元,财政总收入281.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5.7万元。牛圩月成交量100多头,年成交金额200万元左右,出口到浙江、福建等市场,被指定为免检产品。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全年未出现一起刑事案件。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蔬菜产业化进程,高标准搞好圩镇规划,力争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11%以上。.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3万人 148平方公里 360825102 343000 0796 查看 沿陂镇谷歌卫星地图

沿陂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沿陂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恩江镇

  恩江镇为永丰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京九铁路、105国道22公里,省道抚八公路、永吉公路、永宁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国土面积90.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居)委会,6.2万人口。    恩江镇原名报恩镇,因汉朝孝子欧阳宝救虎报恩而得名,自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开始为历代县治所在地。辖区内有欧阳修纪念馆、状元楼、报恩塔、龙盘寺等名胜古迹,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恩江镇物产丰富,已建成160亩精品水产园;3个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0亩巴西蘑菇基地;2500亩优质稻基地;3217亩的枫家嘴生态小康示范基地。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财政收入上千万元,拥有15 家民营企业和12家外资企业,总产值近2.1亿元。已形成粮食、加工、建材、蔬菜种植、水产五大支柱产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安居乐业。    镇党委、政府将始终牢记“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力争年均财政收入增加2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以上;引进外资4000万元以上;两年内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三年内全面完成村小改造并兴建恩江医院,实现恩江快速崛起。.  

坑田镇

  坑田镇位于永丰县西北,北邻峡江县、西连吉水县八都镇,抚八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国土面积1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万亩,辖10个行政村,2万人口。是永丰县早春蔬菜种植发源地,为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乡镇,号称“万亩蔬菜之乡”。    进入新世纪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紧扣“第一要务”,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狠抓招商引资、主攻工业化,推动全镇经济跨越式发展。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8918万元,同比增长8.9%,财政总收入420万元,同比增长92.5%,农民人均纯收入1637元。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3万亩,建立常年菱镁蔬菜大棚600座,并荣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颁发的无公害蔬菜证书及产品标志。吸引县外投资2258万元,新增工业税收2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以上;实现出口创汇333万美元、占全县三分之一。镇党委、政府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镇强民富的小康新坑田必将率先崛起在永丰“北大门”。.  

沿陂镇

  沿陂镇位于永丰县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抚八公路穿境而过。与新干、乐安交界;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31个自然村,4500户,2.3万人口。地貌类型为红砂岩类低冈丘陵,耕地面积 亩,盛产水稻,为全县最大产粮镇;水资源丰富,共有小(二)型以上水库15座。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3万元,财政总收入281.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5.7万元。牛圩月成交量100多头,年成交金额200万元左右,出口到浙江、福建等市场,被指定为免检产品。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全年未出现一起刑事案件。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蔬菜产业化进程,高标准搞好圩镇规划,力争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11%以上。.  

古县镇

  古县镇位于永丰县中部,距县城25公里,省道抚赣公路、永宁公路贯穿全境。国土面积202平方公里。总人口20500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呈盆地状。耕地面积40976亩,山林地23.9万余亩,其中林地13.86万亩。主要河流有八藤河、遇元河,由东向西横贯辖境,建有480kw水力发电站一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0座,修筑塘坝181座,总库容量908.96万立方米,受益灌溉面积2540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    古县钟灵毓秀、物产丰腴。森林覆盖率达65.2%,林木蓄积量56万立方米,以松、杉、栎、樟、毛竹、油茶为主。果药种植面积4740亩,毛竹2600亩。地下有烟煤、锰、铁、石灰石等多种矿藏。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早辣椒、大豆、油茶,经济作物有茭白、黄姜等。镇村企业有总投资1600万元的江西诚信纸业有限公司及天然食品厂、建筑材料厂等。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63 万元,财政总收入296万元。.  

瑶田镇

  永丰县辖乡。1949年为瑶田、湖西、三湾3乡,1956年并为瑶田乡,1958年设瑶田公社,1968年并入藤田公社,1972年恢复瑶田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部,乡政府驻瑶田街。距县府27公里,面积89平方公里,人口1.8万。永(丰)龙(冈)公路自西北向东南穿过乡境。辖都溪、湖西、瑶田、太和团、水心、秀元、梁坊、下里、三龙、三湾、梅坑11个村委会。北、西南为丘陵。八藤河由东南向西北流经境内。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盛产黄桅子。乡镇企业有农机修理、石灰、铸造、粉丝,农产品加工等厂。南宋抗元英雄罗开礼,榜眼罗惠孺,明代状元、罗伦,理学家梁汝元为境内人。.  

藤田镇

  藤田镇自古为江南名镇,地处永丰县中部,距县城40公里,国土面积89平方公里,省级油路永宁线横贯镇内。耕地面积2.8万亩。辖11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近4万人。    藤田镇资源丰富,盛产粮食,农副产品繁多,藤田花猪为全省地方名优品种,百合、红薯、花生、扁萝卜、大蒜等闻名遐迩,并建有良种仔猪、肉牛、百合、花卉苗木等特色基地;藤八河穿越镇域,水量充沛。地下有菊花石、煤、铁、石灰石、滑石等十多种矿产资源。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办起了老蜂农蜂业、蓝天油漆、泰丰纸业、粤丰针织、塑胶化工、伟贤汽配、金鑫化工等企业;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绿化、美化、亮化基本到位,成为全省100个重点建制镇之一。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2%。   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施“以工强镇、以地兴镇、以商活镇、以农稳镇”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朝着小康目标努力奋进!一个开放的藤田镇,如日出东方,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石马镇

  石马镇位于永丰县东南部,东邻乐安县,属山区丘陵地带,面积214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75个村组,264个自然村,6883户,3.2万人口。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嘉靖年间官居南太常卿的郭汝霖,原上海警备区司令员曾传芳,原-常委、纪委-郭林祥上将,原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卢继昌等出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著名的高虎脑战役还曾留下了一代伟人-总司令的足迹。    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5%,水面2000余亩,高虎脑水库、返步桥水库及正在兴建的下溪水库龙坊电站均座落在镇域内,为全县重要的电力基地;萤石、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煤炭、金属镁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金属镁矿和石灰石可连续开采百年以上。    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3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260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2480万元;粮食总产12580吨,农业产值3217万元。财政总收入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元,引进县外投资2224万元。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3所;医院2所,合作医疗站25所。圩镇2个,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设施完善,路网四通八通。.  

沙溪镇

  沙溪镇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欧阳修的故乡,位于永丰县西南部,距县城70公里,永龙公路、永宁公路穿境而过,是永丰西南部的经济、贸易中心,农副产品集散地和转运站。国土面积20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耕地面积2.9万亩;林地面积23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7.4万亩,木材蓄积量达32万立方米。    沙溪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山水秀丽,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西阳宫为代表的古建筑群、欧阳修父母崇国公和郑、胥两夫人的坟墓,是欧阳修家族的宝地,闻名遐迩;明清历代名人府第数量多,面积较大,保存尚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原始森林面积达8万余亩,水面数万亩,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天然景区。    沙溪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为反第一次“大围剿”主战场之一,全镇有姓有名的烈士达544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26万元,财政总收入318.4万元。镇党委、政府将按照“示范基地带农业,招商引资办工业,引农兴市促繁荣,三个文明齐丰收”的发展思路,积极打好两张牌(欧阳修牌、生态牌),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努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名镇。.  

佐龙乡

  佐龙乡位于永丰县城郊,地形环绕县城,西与吉水县接壤,道永吉公路横贯全乡。辖17个行政村,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3.6万,耕地面积4.3万亩,是“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佐龙乡倾情打造招商引资大平台,营造亲商、富商、安商良好环境,先后引进了年产值均超千万元的江西星辉塑胶有限公司、江西华丰纸业有限公司、永丰县陶瓷厂、江西嘉诚化工厂、永丰五味矿泉水厂等企业。全乡商品蔬菜生产已形成“一村一品”格局。富裕村的特色蔬菜、南塘邓家的叶菜、庙下的扁萝卜、白水的西瓜、路田的食用仙人掌等享誉县内外,早辣椒套种果蔗模式和叶菜常年种植模式在全县大力推广,并已建成占地103亩的绿色蔬菜科技示范精品园。2003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财政总收入446.5万元。    乡党委、政府将继续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重点,提升佐龙“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优质商品粮基地”品牌优势,在永吉公路沿线打造精品绿色长廊;以“一线两点”为格局,抓好小城镇建设,使乡政府所在地成为永丰西大门的靓丽风景;以提高村班子战略力为契入点,抓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乡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八江乡

  永丰县辖乡。1950年为八江、华田、茶口3乡,1956年合为八江乡,1958年改八江公社,1968年并入富溪公社,1984年复改八江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乡政府驻八江街。距县府15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1.1万。永(丰)搭(桥)公路穿过乡境。恩江和八藤河均流经境内并在八江村汇合,注入赣江。辖马源、茶口、八江、江浍、高家、魏家、长垅7个村委会。大部为河谷平原。农业主产水稻。兼产大豆、芝麻、花生、瓜子等。产黄红麻、多果树、油茶树。乡镇企业有建材、运输、制香粉、农机修配、食品加工等厂。.  

潭城乡

  永丰县辖乡。1950年为潭城、西坑、鸭田、石桥4乡,1956年并为潭城乡,1958年成立潭城公社。,1968年并入江口公社,1972年复设潭城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北部,乡政府驻潭城圩。距县府15公里,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佐(龙)潭(城)公路纵穿乡境。辖村前、潭城、富山、辋川、水边、西坑、龙洲、舍陂、仙塘、鸭田、大湖11个村委会。境内多山涧。农业主产水稻,盛产各种蔬菜。乡镇企业有板鸭厂、修配厂、机砖厂、陶器厂等。境内严城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大革命时期帅开甲烈士是境内人。.  

鹿冈乡

  永丰县辖乡。1949年为鹿冈、青山、贯前3乡,1956年并为鹿冈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政府驻鹿冈圩。距县府21公里,面积127平方公里,人口1.2万。临(川)八(都)公路穿境而过。辖巷口、鹿冈、高坑、寨下、江背、贯前、洋坳、禹山、前村、青山、罗家11个村委会。麻江从东北向西南贯境。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红薯。盛产竹木、茶油。乡镇企业有汽车修理、电器修理、大米加工、竹木加工等厂。.  

七都乡

  永丰县辖乡。1950年为七都、车头、牛山等4乡,1956年合并七都乡,1958年改为七都公社,1984年复改七都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政府驻七都圩,距县府14公里,面积132平方公里,人口1.2万。枫(树下)牛(山)公路横穿乡境,恩江流经境内。辖牛山、野源、松江、仓下、洋洲、丰陂、车头、黄家、邵家、曾家、舍下、蹄洲、枫树、客田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黄红麻、花生、大豆、芝麻、子瓜、水果等经济作物颇丰。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配、肉类加工等厂和畜牧场。“七都牛圩”历史悠久,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有县内和邻县上千头牛在此交易。.  

陶塘乡

  永丰县辖乡。县石灰生产主要基地。1950年为陶唐、全溪两乡,1956年并为陶唐乡,1958年成立陶唐公社,1968年并入藤田公社,1972年复为陶唐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38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1.4万。乡政府驻园内街。藤(田)金(溪)公路穿过境内。辖源南、金溪、谢坊、邱坊、洲上、中洲、上屋、龙上、下屋、石仓、娄源11个村委会。地形以丘陵为主,八江河上游斜穿西部。农业主产水稻、蔬菜、花生、红薯。乡镇企业有石灰、水泥、碳酸钙、碳化砖、采煤等厂矿。境内石灰石储量极为丰富,烧石灰历史悠久,产品远销省内外。境内大仙岩溶洞,为江南较大的溶洞之一。.  

中村乡

  永丰县辖乡。1949年为中村乡,1958年改中村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乡政府驻中村街。距县府56公里,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0.7万。藤(田)梅(子坪)公路纵穿境内。辖中村、记上、梅子坪、龙头、严溪、义溪、夫坑、梨树、高家地9个村委会。地处山区,恩江河从南向北贯境西部。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毛竹、笋干。乡镇企业有毛边纸、土纸生产和萤石矿、钨矿开采。.  

上溪乡

  永丰县辖乡。1949年前属中村乡,1950年为礼坊、上溪两乡,1958年合为上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乡政府驻上溪街。距县府56公里,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0.5万,有少数畲族。乡政府驻上溪街。石(马)上(溪)公路过境。辖横溪、上溪、大坪、红岭、礼坊、双岭6个村委会。水浆河、上溪河分别流经南北部。境内竹木茂密,树种繁多,有钟萼木、红豆杉、湘楠、红楠、华北楠等珍稀树种。其中钟萼木是世界上仅存于中国的单科单种植物。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盛产茶油、竹木、香菇。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厂、造纸厂、榨油厂、机械板厂、水电站等。.  

潭头乡

  永丰县辖乡。1949年为潭头、石陂两乡,1956年并为潭头乡,1958年建潭头公社,1968年与罗坊公社合并,1972年分开仍称潭头公社,1984年改社称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潭头街,距县府54公里,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0.9万。拱(江背)罗(坊)公路穿境而过。孤江流经境内。辖源头、下固、杨梅江、梅溪、潭头、官田、罗星、神口、卧龙、石陂10个村委会。为丘林区、上固河自东向西北贯境。农业主产水稻。盛产茶油、松脂、红心杉和毛竹。乡镇企业有制纺织器材、加工竹木、榨油、农机、水力发电等厂。境内三口村是元代瓷窑遗址。.  

三坊乡

  永丰县辖乡。1950年置罗坊乡,1958年设罗坊公社,1968年并入潭头公社,1972年恢复罗坊公社,1984年改三坊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罗坊圩。距县府50公里,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0.6万。南(昌)兴(国)公路从北朝南穿境而过,孤江自南向北流经境内。辖罗坊、宗溪、下坊、下村、丁坊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产木材、毛竹、油茶籽。乡镇企业有农机维修、农林产品加工等厂。.  

上固乡

  永丰县辖乡。1950年为上固、汉下、回龙3乡,1958年合设上固公社,1968年并入龙冈公社,1972年恢复上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乡政府驻上固街。距县府59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0.9万。上(固)君(埠)、上(固)龙(冈)公路纵穿辖区。上固河横贯境内。辖桥背、上固、石溪、回龙、章田、暗坑、中车、汉下、塘坑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盛产茶油、天麻。产木材、毛竹、李。乡镇企业有农机修理、农副产品加工等厂。加工的李子、杨梅干、凉粉等远销国内各地。.  

君埠乡

  永丰县辖乡。1949年为君埠乡,1958年分设铁园、空坑公社,1968年合并称铁园公社,1978年改名君埠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乡政府驻群埠街。距县府72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1.1万。上(固)君(埠)公路过境。辖小别、空坑、陂头、坳下、山岭、北磜、君田、君埠、铁园、杜溪、银田、大田、横坑13个村委会。处丘陵区,孤江流经西南。农业主产水稻。盛产白莲、茶油、竹木。乡镇企业有农副产品加工、农机修理等厂。黄竹岭、万寿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冈畲族乡

  龙冈畲族乡位于永丰县南部,是永丰、兴国、宁都、青原区四县区交界的中心地带,江西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国土面积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山地面积17万亩,其中茶山面积9.3万亩。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50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主战场。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取得了全歼敌师、活捉敌师长张辉瓒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满怀豪情地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光辉诗篇。    龙冈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主要有松、杉、竹、樟、楠、檀等名贵树种。龙冈茶油名扬天下,曾荣获华东地区油茶生产先进单位。龙冈灰鹅有一千多年的饲养历史,具有体重、肉嫩、味美等特点。地下资源有金矿、萤石矿等。“三色”(红色历史、蓝色民俗、绿色生态)旅游框架基本形成,发展潜力巨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永丰至龙冈、龙冈至宁都、兴国至龙冈等跨县公路穿境而过。建有占地4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日供水400吨的自来水厂,小型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450千瓦。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乡。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3876万元,财政总收入1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3元。    进入新世纪,畲乡广大干部、群众将按照“打畲乡牌,闯特色路;念工业经,唱招商戏;扶龙头户,兴支柱业;谱‘三色’曲,建小康城”的发展思路,发扬“齐声唤、同心干”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畲乡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沿陂镇特产大全




沿陂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