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永丰县 >> 中村乡 >> 高家地村

高家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高家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家地村简介

  高家地位于中村乡北部,距离乡政府6公里。辖5个自然村、5个村小组,168户,总人口703人,中共党员21人。耕地面积341亩,林地面积8252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养殖、毛竹产业和油茶。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广大群众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积极培育种养大户。现有养鸡户3户,养牛户10户,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村领导班子为群众办实事、重实效,积极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组织村民修建一条中村至高家地村委会的村级公路,全长4.8公里,投资12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全村5个自然村中已有4个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农民饮水难的问题,也逐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825206 343000 -- 查看 高家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家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高家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记上村

  记上村位于中村乡西南,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7亩,林地面积11000亩,辖6个自然村6个村小组,181户,总人口721人,中共党员21人。村级主导产业为养殖业、林业、毛竹业,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外出务工、养殖、毛竹。   记上村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及毛竹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木、毛竹产业,争资立项实施毛竹低改,积极发展竹加工,笋干等产业。积极培育养殖专业户,新增养猪专业户林义芳、巫清莲2户,养殖生猪60余头,养牛户熊传斌1户,养殖肉牛30余头,年产值20万元。  

梅仔坪村

  梅仔坪村位于永丰县东南部,距县城89公里。全村现辖10个村民小组,212户,860人,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2亩,林地面积35120亩,其中毛竹林30132亩,全村共有党员25名。   近年来,梅仔坪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木材、毛竹、钨矿、硅矿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带领农民走出了一条“以工业促进农业、林业,工业、农业、林业共同发展”的致富路。一方面继续发展壮大杉木、毛竹、笋干、冬笋、箬叶、养鸡、养猪等传统产业,同时凭借资源优势,积极兴建民营企业,先后办起了竹拉丝厂、竹板厂、木材加工厂、手工纸作坊、竹炭厂、小型水电站、仙山矿业等11家工业企业。仅仙山矿业年出产加工钨矿原矿10万吨,年产值上亿元。民营企业的兴起,解决了2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民持续增收,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村党支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经济、社会和农民增收为重点,深入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创先争优”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为群众办实事,重实效,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村党支部各项工作都走在全乡的前列,多次被县、乡评为先进党支部。  

高家地村

  高家地位于中村乡北部,距离乡政府6公里。辖5个自然村、5个村小组,168户,总人口703人,中共党员21人。耕地面积341亩,林地面积8252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养殖、毛竹产业和油茶。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广大群众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积极培育种养大户。现有养鸡户3户,养牛户10户,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村领导班子为群众办实事、重实效,积极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组织村民修建一条中村至高家地村委会的村级公路,全长4.8公里,投资12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全村5个自然村中已有4个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农民饮水难的问题,也逐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龙头村

  龙头村位于中村乡东南部,辖11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172户,总人口678人,中共党员25人。全村耕地面积558.39亩,林地面积12607.4亩,村级主导产业为养殖业、毛竹业和林业。   龙头村森林资源丰富,毛竹产量充足,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除了巩固发展毛竹、竹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外,大力发展养殖业,培育养殖专业户。现有的养殖户有坳背村小组三户,共养猪210头,龙头村小组有两户,共养猪150头。  

中村村

  中村村地处中村乡中部,为乡政府所在地,共有农户245户,人口1020人,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670亩,林地10500亩,辖13个自然村,9个村小组,共有党员28人,其中女党员4人。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谋事创业,成效明显,各项工作走在全乡的前列,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坚强堡垒”、“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   为壮大有实力的党员队伍,把一些具有一定经济头脑、文化程度较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年轻的同志吸收到党的组织,充实党员内部新鲜血液,近几年先后发展年轻优秀党员5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村党支部经常性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通过远程教育、办培训班等举措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对发现有思想偏差,认识不到位的党员进行谈心,及时纠正错误,使其思想端正与党支部保持一致。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活动中,能结合实际查找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党支部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照纠正,进行整改提高,有效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推进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秩序,针对部分群众的宗族思想浓厚,村民法制意识淡薄。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狠抓社会治安稳定工作,每月召开一次村例会,将全村范围内的纠纷进行排查摸底,健全网络制度,对纠纷排查问题建档立卡,把一切可能引发的治安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近几年来,村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制意识,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社会。党支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年纠纷调处率达100%,辖区内无一例刑事案件,营造了一个和谐平安的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   三、建设美丽乡村,改观农村面貌   党支部始终把“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群众夸奖”的理念贯彻于工作中,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进行梳理。近几年来,结合中村村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开展“五通一气”、“三清六改”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改造中村至三斗丘、中村至梅仔坪、港背新村通村水泥路10公里,对有损村容村貌的污沟、垃圾、路障进行了集中整治,对村民的饮用水、道路、厕所进行了改造。村主道、巷道水泥路面硬化达4000多平米,家家户户门前通了水泥路、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户户通电、通有线电视,新增自来水用户52户,覆盖率达95%,新建公厕1座,完成了近1000米的河堤改造,兴建桥梁3座,人民生活环境改善了,生产生活更方便,农村面貌一新。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列,得到领导的高度肯定。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自筹资金50余万元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打造全乡新亮点,有效发挥了党建阵地作用。   四、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党支部积极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发展富民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取得较好成效。一是积极发展养野鸡产业,2011年以来新增养鸡户2家,养殖野鸡3000多只,实现年产值60多万元,纯利润10万元。二是发展特色养殖业,新增竹鼠养殖、蜂蜜养殖3户,年产值30万元。三是发展立体种养1个,在水库中养鱼、养虾,在水库上养鸭,荒地上种草,实现年产值30万元,纯收入5万元。四是发展生猪养殖业。兴办养猪厂3家,饲养肉猪300多头,年产值80万元,纯收入20万元。五是创办民营企业。利用毛竹资源优势创办了竹木加工、手工纸作坊等企业,年产值100多万元。仅这几项产业让群众增收500多元,富民产业的发展壮大,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义溪村

  义溪村位于中村乡东北部,东临宁都县,南临龙头村,西靠夫坑村,北接乐安县。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6公里,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01户,总人口857人,党员34人。耕地面积839亩,林地面积1650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400亩。境内群山绵亘,灵华山海拔1454.9米,为县内最高峰。   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广大群众,以促进经济、社会和农民增收为重点,深入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创先争优”、“规范化建设”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为群众办实事,重实效,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被列为全乡党建示范点。在硬件设施上,兴建了新的村级活动场所,占地面积400平米,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学习设施配备齐全。软件设施上,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狠抓党员学习、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   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广大群众,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种养大户。近年来,先后在全村大力推广了食用菌、雪莲果种植技术,竹鼠、生猪养殖技术。通过党员示范户及村干部的带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经过几年的推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种植雪莲果的优势,目前义溪村已建立起100亩示范种植基地,年产量100多吨,年产值40多万元。积极实施毛竹低改项目,实现了毛竹低改2000亩。积极发展养殖业。新增竹鼠养殖大户1户,养殖竹鼠500多只,年产值10万元,生猪养殖户4户,养猪500多头,年纯收入20多万元。   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不断出台,义溪村抢抓惠农项目、资金的投入,狠抓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泥路6.2公里,新建了村卫生所,改善了学校教学条件,群众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条件得到了提高。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农民群众真正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夫坑村

  夫坑村位于中村乡东北部,村委会驻地为严溪组,距乡政府2公里,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共辖15个村民小组,330户,总人口1261人,党员34名。耕地面积875亩,林地面积2280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2000亩。   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办实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取得较好成效,深得群众好评,群众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巩固传统毛竹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发展传统毛竹产业,如竹麻、竹笋、笋干产业,同时积极实施毛竹低改项目,实现了毛竹低改2000亩。二是发展养殖业,新增养牛、养猪、养鸭、养鸡、养鱼户8户,年产值500多万元,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投资169万元新修了通村公路6.2公里。投资30多万元新建桥梁2座。新建了占地300平米(建筑面积540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夫坑村无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的现状。并充分利用党建阵地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新建了医疗室1所,解决了农民临时就医难的问题。充分利用老区扶贫项目,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高家地村特产大全




高家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