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头村位于冠朝镇北边。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520户,总人口为1845人左右,共有党员36名,现有耕地3442亩,林地面积9605亩。
全村有贫困户31户80人,2014年已脱贫10户18人,2015年已脱贫6户17人,2016年已脱贫8户27人,2017年预脱贫7户18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60826108 | 343000 | -- | 查看 坎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文塘村 |
文塘村位于冠朝圩镇西南面。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560户,总人口为2150人左右,共有党员47名,现有耕地4169.38亩,林地面积9500亩。 全村有贫困户19户53人,2015年已脱贫4户11人,2016年已脱贫6户22人,2017年预脱贫9户20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冠朝村 |
冠朝村位于冠朝圩镇旁。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900人左右,共有党员52名,现有耕地3300亩,林地面积5000亩。 全村有贫困户29户63人,2015年已脱贫1户3人,2016年已脱贫12户33人,2017年预脱贫16户31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墩陂村 |
墩陂村位于冠朝西北部,毗邻圩镇。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230人左右,共有党员32名,现有耕地1554亩,林地面积2816亩。 全村有贫困户10户30人,2014年已脱贫1户5人,2016年已脱贫2户3人,2017年预脱贫7户22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东华村 |
东华村位于珠陵江边。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370人左右,共有党员17名,现有耕地600亩,林地面积1200亩。 全村有贫困户3户6人,2016年已脱贫1户1人,2017年预脱贫2户5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东村村 |
走进泰和县冠朝镇东村村,白墙红瓦掩映在如黛的群山之中,笔直的水泥路延向村子尽头,大大小小的鱼塘散落在广袤的田野之中,耳畔不时传来鸡鸣鸭叫声,其间还夹杂着金猪的“嗷嗷”声,无处不显示着一幅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村民人均收入由10年前的不足200元增长到现在的6000元以上,“东村模式”已经辐射到全镇13个行政村150多个自然村及其他乡(镇)。 “绿色银行”发利息 过去,东村是个“干死-,饿死老鼠”的不毛之地。东村人巴望着黄土岗上能长出金银财宝,1991年春,村支书杨文光带着村里的土壤化验报告到县里、市里咨询,了解到村里的土壤适合种植成材时间短、出油率高的美国湿地松。市林业局免费提供树苗,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出工投劳,花了三年时间消灭了荒山,种下了5200多亩湿地松,办起了“绿色银行”。时隔十几个春秋,山还是那座山,只不过昔日的黄土岗已被苍翠的松林所覆盖。2001年开始采割松脂、间伐松材,当年获取“利息”21万余元。东村村每年根据松树的长势,合理安排山场进行松脂采割、松材间伐,去年从山上获得“利息”达六十多万元。 松涛阵阵,松油飘香。有了“绿色银行”,村民们每年人均增收五六百元。每年年底,村里还根据当年造林的投劳情况,发给村民200——600元不等的“工钱补助”。 定单养鱼产销旺 林茂了,水也多了。2000年,村民杨日明承包了村里一口小二型水库水面200多亩,搞起了“立体养殖”。一年下来获纯利10多万元,去年他在水边散养了200多只肉鸡,到年底获利1万多元。“好事传千里”,大岗村10组郭水平利用杨日明的成功经验承包了3个小山塘,160多亩水面,在水面养起了近千只鹅,岸边养了2000多头猪,不到2年,赚了100多万元。 在大户的辐射下,村民们开挖了200多座小山塘,水面达2400多平方米,养了近100多万尾鱼,每年从鱼塘里淘出近300万元,尝到甜头的东村人打起了水面和水边荒坡的主意,在水面放养鸭鹅,岸边养鸡、养猪、种果菜,形成了“鱼—猪(鸡、鸭)—果(菜)”的立体种养模式,这种模式被外地称为“东村模式”。今年,全村水面养鸭1000多只,水边养鸡600多只、养牛60多头、生猪1万多头,种植果树80多亩。 为让东村的鱼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村里成立了“东村养鱼协会”,负责搜罗鱼种、饲料以及销售信息,新兴技术的引进。东村水质好,出产的鱼肥大鲜美,引来众多客商。“协会”通过调查比较,选中了兴国县一家专门生产“鱼粉丝”的生产厂商为主要供货对象,每年签定200多万公斤鱼的销售定单。协会经常请省市县水产、畜牧养殖行业的专家到种养基地进行饲料配比、免疫防疫等技术指导。为保证鱼的存活率,村里投资60多万元在所有的小山塘边上架设了高压线,引进高压增氧技术,解除了鱼塘因鱼密度大缺氧而导致大面积死亡的威胁。去年起鱼260多万公斤,获利2000多万元。 |
社下村 |
社下村位于冠朝镇东部。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700人左右,共有党员41名,现有耕地5680亩,林地面积1800亩。 全村有贫困户22户59人,2014年已脱贫1户4人,2015年已脱贫4户11人,2016年已脱贫6户19人,2017年预脱贫11户25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罗溪村 |
罗溪村位于冠朝镇东北方面。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84人左右,共有党员30名,现有耕地4141.64亩,林地面积2460亩。 全村有贫困户16户53人,2014年已脱贫2户7人,2015年已脱贫4户18人,2016年已脱贫5户13人,2017年预脱贫5户15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东岭村 |
东岭村位于冠朝镇东北部。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703人左右,共有党员23名,现有耕地1862亩,林地面积15000亩。 全村有贫困户8户24人,2014年已脱贫1户5人,2015年已脱贫1户4人,2016年已脱贫2户4人,2017年预脱贫3户8人,2017年新增1户3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宏冈村 |
宏冈村位于冠朝镇东部。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225人左右,共有党员23名,现有耕地3107.21亩,林地面积17260亩。 全村有贫困户22户59人,2014年已脱贫1户4人,2015年已脱贫4户11人,2016年已脱贫6户19人,2017年预脱贫11户25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坎头村 |
坎头村位于冠朝镇北边。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520户,总人口为1845人左右,共有党员36名,现有耕地3442亩,林地面积9605亩。 全村有贫困户31户80人,2014年已脱贫10户18人,2015年已脱贫6户17人,2016年已脱贫8户27人,2017年预脱贫7户18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村岭村 |
村岭村位于冠朝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5km左右。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67户,总人口为720人左右,共有党员22名,现有耕地2200亩,林地面积7000亩。 全村有贫困户13户32人,2014年已脱贫2户6人,2015年已脱贫3户8人,2016年已脱贫2户4人,2017年预脱贫6户14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下坑村 |
下坑村位于冠朝镇西南部。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12户,总人口为1438人左右,共有党员29名,现有耕地2924.5亩,林地面积8762.3亩。 全村有贫困户21户63人,2014年已脱贫1户1人,2015年已脱贫7户24人,2016年已脱贫3户14人,2017年预脱贫10户24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儒社村 |
儒社村位于冠朝镇西南方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834人左右,共有党员23名,现有耕地2300亩,林地面积1100亩。 全村有贫困户14户43人,2014年已脱贫2户7人,2015年已脱贫2户8人,2016年已脱贫4户12人,2017年预脱贫6户16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大冈村 |
大冈村位于冠朝镇东南面,距冠朝圩镇2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540户,总人口为2150人左右,共有党员33名,现有耕地3886.05亩,林地面积8600亩。 全村有贫困户20户47人,2015年已脱贫3户8人,2016年已脱贫5户15人,2017年预脱贫12户24人。所有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提高生活水平。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