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大兴安岭 >> 加格达奇区 >> 卫东街道

卫东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卫东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卫东街道简介

  加格达奇区卫-区位于加格达奇区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西自兴安大街、东到铁路文化宫,辖区地林直、中省直单位较多、人口比较密集、大型商服和大型文艺活动比较集中的繁华地域,有大型广场1个、公园2个。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有2所中学、3所小学,总面积1平方公里,居住总户7113户,固定人口18242人, 社区在籍党员148名 。
   卫-区设在朝阳路林管局总医院东侧。辖区内设有两个居民区,分别为北秀居民区、九千三居民区,有 27个居民组。辖区内主要有4条路、5道街,其中兴安大街和人民路为主要 街道,有大型购物中心林田大厦、百货大楼等,另外还有华洋步行街和嫩源商业步行街是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服中心,也是休闲旅游的良好去处,其它 社区主要商服企业集中于街路两侧,这些优越条件促进了加格达奇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构成了加格达奇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卫-区党工委、在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社区建设“六个一”工程,打造数字化社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新建 1800平方米集文化娱乐、老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警务室、社区服务中心“五位一体” 的办公用房,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娱乐休闲活动场所。 按照“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的工作要求,在社区中深入宣传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为外来投资者协调、办理居住登记、落户、子女就学以及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营造了“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阻挠者是罪人”的舆论氛围,树立 “ 你赚钱、我发展 ” ,的服务理念,鼓励引导支持全民招商,为投资者提供满意、放心的发展空间。
   几年来在社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昔日的卫生死角被整洁的绿化带和盛开的鲜花所代替,昔日的低矮民房被设计高雅的楼房代替,小区文体娱乐设施完备,社区管理步入现代化轨道,居民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卫东 社区多次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再就业、司法、安全等项工作先后多次受到加区、地区的表彰。
  社区精神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洁高效、团结拼搏、争先创优。
  服务理念
  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平方公里 232701 2 165000 -- 查看 卫东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卫东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卫东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红旗街道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红旗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4060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红旗街道 16266  

长虹街道

  加格达奇长虹社区地处加格达奇城区西北部,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是典型人口密集的平房区。社区有3个居委会,35个居民小组,居民8026 户,人口24596人。低保户1676 户 3 642 人,特困户94户,残疾人148人,优抚对象 7人。党工委下设5个党支部,其中居委会党支部3个,17个党小组,自管党员 135 名。 驻区单位21个,个体工商业户348家。驻区党组织 19 个,驻区党员 284 名,在职党员164名,已报到147 名,报到率 90% 。    近年来,社区党工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服务群众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拉近居民与社区间的关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服务大厅的投入使用,实现了“一个中心、三级网络、五个集中”多方位服务进社区不断提高城镇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为推进“三大文明”建设、筑牢林区首府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东山街道

卫东街道

  加格达奇区卫-区位于加格达奇区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西自兴安大街、东到铁路文化宫,辖区地林直、中省直单位较多、人口比较密集、大型商服和大型文艺活动比较集中的繁华地域,有大型广场1个、公园2个。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有2所中学、3所小学,总面积1平方公里,居住总户7113户,固定人口18242人, 社区在籍党员148名 。    卫-区设在朝阳路林管局总医院东侧。辖区内设有两个居民区,分别为北秀居民区、九千三居民区,有 27个居民组。辖区内主要有4条路、5道街,其中兴安大街和人民路为主要 街道,有大型购物中心林田大厦、百货大楼等,另外还有华洋步行街和嫩源商业步行街是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服中心,也是休闲旅游的良好去处,其它 社区主要商服企业集中于街路两侧,这些优越条件促进了加格达奇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构成了加格达奇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卫-区党工委、在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社区建设“六个一”工程,打造数字化社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新建 1800平方米集文化娱乐、老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警务室、社区服务中心“五位一体” 的办公用房,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娱乐休闲活动场所。 按照“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的工作要求,在社区中深入宣传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为外来投资者协调、办理居住登记、落户、子女就学以及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营造了“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阻挠者是罪人”的舆论氛围,树立 “ 你赚钱、我发展 ” ,的服务理念,鼓励引导支持全民招商,为投资者提供满意、放心的发展空间。    几年来在社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昔日的卫生死角被整洁的绿化带和盛开的鲜花所代替,昔日的低矮民房被设计高雅的楼房代替,小区文体娱乐设施完备,社区管理步入现代化轨道,居民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卫东 社区多次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再就业、司法、安全等项工作先后多次受到加区、地区的表彰。   社区精神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洁高效、团结拼搏、争先创优。   服务理念   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   

光明街道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光明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4060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光明街道 23144   设六个党支部:机关党支部、派出所党支部、恒友家俱集团党支部、恒友居委会党支部、机场路居委会党支部、东山塢居委会党支部。直属党员88人,驻区单位34家,驻区党组织26个,驻区党员487人。   光明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中省直单位1家,地林直单位8家,铁路单位8家,企业2家。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座落在社区的机场路居委会,它是我地区的唯一一所高等院校。一条甘河贯穿东西,甘河大桥连接我轄区南北。辖区内有许多养殖户和种植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光明社区党工委,社区委员会在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以突出一个核心、打造三个平台为总体思路,全力推进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   突出一个核心就是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为核心,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使社区党建工作有一个新突破。   打造三个平台就是:   一是为民服务平台。我们始终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在全体党员中以开展“认亲”和“党员责任区”为主线,有党员责任区24个,56名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象,226名党员认领了公益岗位,形成了“一帮一”、“多帮一”和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拉近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是打造文化平台。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共成立了30文艺团体,160人参加,通过活动,丰富了居民业余生活,陶冶了居民的情操。同时,我们还组建了15个志愿者服务队,负责居委会的卫生,治安等项工作。   三是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在社区中以“兴安首府党旗红”活动为载体,各支部组织开展“亲民、为民、利民、助民、安民”的为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员,先进文化的传播员、扶贫解困的服务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到目前为止,社区在各居委会分别成立了党员义务巡护队和党员义务帮教队共六支队伍并开展了系列活动,为社区党员展示先进性形象搭建了宽阔的舞台。   光明社区宗旨   努力构建务实型、团队型、学习型、创新型、廉洁高效型的新型社区。   服务理念   群众的呼声是我们的第一信号   群众的需求是我们的第一准则   群众的安危是我们的第一责任   

白桦乡

  白桦乡隶属加格达奇区管辖。位于加格达奇区境南部,东、南、西三面为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所环绕。乡0驻地距市区28公里。乡名来自境内白桦火车站名。1974年 白桦乡   ,从辽宁、吉林、山东等地流入的自流人员先后于白桦排地区定居,开荒生产,形成屯落,隶属加格达奇区管辖。1978年9月,正式成立白桦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为白桦乡。  白桦乡全境地处大兴安岭南坡,村民主要分布在甘河东岸。全乡总面积738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林地,已开垦耕地2万亩,主要种植小麦、蔬菜等。未开垦荒地尚有10万余亩,草原约15万亩。山区出产蘑菇、木耳及黄芪、贝母等中草药材。全乡共辖白桦、双河、靠山、东沟、三泉、加南、五叉沟等7个村,总人口约8000人,其中满、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5%。乡0驻地白桦村。  

加北乡

  加北乡隶属加格达奇区管辖。位于加格达奇区境北部,东、北与松岭区毗邻,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相连。乡0驻地南距市区6公里。“加北”,原是嫩林线铁路加格达奇北侧第一个工区车站的站名。1965年3月,从安达县三发公社迁来的部分农民于此开荒建屯,定名-人民公社,隶属大兴安岭特区管辖。1981年改称加北公社,隶属加格达奇区管辖。1984年6月,政社分开,改为加北乡。   -环境   加北乡辖区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属城郊乡。全乡总面积458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林地,乡管已垦耕地1.4万亩,主要种植蔬菜。境内山产品丰富,除猴头、木耳、蘑菇、榛子外,还有黄芪、贝母等中草药材。乡办工业有综合加工厂、铁木加工厂等。全乡共辖加北、五一、幸福3个村,总人口约6500人,其中满、蒙古,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乡0驻地加北村。   -建设   按照区委“争、促、建”活动的要求,加北乡以“争先锋、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为总载体,围绕“党员素质有进步、生产发展有突破、生活富裕有举措、村风民风有气象、村容整洁有面貌、民主管理有进展”的目标,结合乡、村实际深入开展了“走田头、坐炕头、当带头”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带着感情进农户、带着技术下田间、带着政策解疑难,形成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所有党员带全局的良好局面。  在“争当致富先锋、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中,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农村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来进行,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取项目资金近300万元,完成了加北村11.5公里和五一村2.5公里田间路的改造,完成了加北村7公里村屯巷道的沙石化;投入资金12万元,完成加北村六组80户居民自来水入户问题,全乡自来水入户率达30%,加北村入户率达40%;村民用电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加北村有30户村民无偿享受改厕的优惠,对乡0公厕进行了修建,目前,30个卫生厕所和乡0公厕已全部完工交付使用。2007年,投入资金近1.56万元在三个村栽种2600棵绿化树。农村居民住房砖瓦率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全乡实现农牧业生产总值3299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736元。加北村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20户党员示范户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户荣誉证书。  


卫东街道特产大全




卫东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