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泰和县 >> 水槎乡 >> 桥溪村

桥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桥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桥溪村简介

  桥溪村是“十二五”贫困村,地处水槎乡北部,2004年由老桥溪村与前龙村合并为新桥溪村,合并后全村面积约1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41.6亩,山林面积23150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茶、烟叶、杉木、毛竹等。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30个自然村,321户,135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32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826203 343000 -- 查看 桥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桥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桥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合江村

  合江村是水槎乡政府所在地,距319国道14公里。全村9个村小组,196户,人口1021人,耕地面积688亩。  

乐群村

  乐群村地处水槎乡北大门,与沙村、上模、上圯接壤,距319国道仅4公里,全村10个村小组265户共1223人。全村耕地面积1564亩,林地面积11550亩。近年间乐群粗争取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村立项。国家投资200多万元,在乐群村新建了一座永久性水陂、维修了一座病险水库,解决了800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乐群村600多亩耕地实施了田园化工程,现已“田成方、渠成网、路成行”称为吉安全市山区行政村首选亮丽的田园风景。  

四和村

  水槎乡四和畲族村位于水槎乡西北处,距离水槎乡政府驻地12公里,距泰和县城38公里,802县道贯穿全村。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8户,村民645人,其中少数民族以雷、兰姓为主,有220余人;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畲族干部1人;有党员17人,其中畲族党员3人;有入党积极分子4人,其中畲族入党积极分子2人;有耕地面积570亩,林地面积2万余亩,其中毛竹林4000余亩,杉木林1万余亩,农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以农业收入为辅,主要农产品有毛竹、杉木、油茶、山鸡等。2016年以来,四和畲村依托少数民族对口支援的优势,强化党组织核心意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激活基层组织活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全乡村级综合目标考评三等奖,清洁工程、土地确权、农业产业化、国土规划管理等工作被评为先进。  

峰岭村

  峰岭村位于水槎乡西北部,地处峰岭村水库库尾,原由缝岭村与石家村,于2014年合并为一个村,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分布23个自然村庄,共有农户498户,人口2108人,其中有少数民族组1个,雷、兰姓少数民族86人,全村耕地面积1519亩,林地面积48000余亩,其中油茶林18200多亩,杉林杂林木27000亩,竹林2800多亩,人均耕地72亩,人均林地23亩,村民以种植水稻、发展林业种植为生,油茶生产是峰岭村的主导产业。   60年代至今全村有大专毕业人员58名,省市县以上事业人员15名,25名以上创业成功人士。有古庙一座,有村龄2000年以上保护完好的国家稀有树种铁树一颗。   村里设党支部一个,支部由5人组成,村委会一个,成员5人,全村共有党员30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14人,50-60岁党员8人,35-49岁党员4人,34岁以下党员4人。   2010年以来解决了村民交通不便,牙缝公路延伸与上模交界14.2公里路面硬化,2013年完成了6组组道硬化,2014年完成了17-18组,11组组道硬化2.43公里,4组移民示范自然村园竣工,给村民生活带来优美的生活环境,亮化了村庄面貌。全村水利建设达到90%保障灌溉有力条件。解决了村民耕田灌溉难问题。组组通公路、通电话、通电视。  

东沔村

  水槎乡东沔村地处水槎乡北大门,离乡政府驻地6.5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298户农户1349人,其中劳动力882人,外出务工人员600多人,耕地1025.38亩,林地9529亩,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和油茶为主。  

水槎村

  水槎畬族村位于泰和县东南端,距县城40公里,距乡政府5公里,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属于典型边远山区村。村173户685人,辖6个村小组,为水槎乡4个少数民族之一,有党员18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4人。   近年来,水槎畬族村在省、市、县、乡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强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以畲族民族文化为出发点,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充分利用自身生态优势,扎实推进畬族建设工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团结融治,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桥溪村

  桥溪村是“十二五”贫困村,地处水槎乡北部,2004年由老桥溪村与前龙村合并为新桥溪村,合并后全村面积约1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41.6亩,山林面积23150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茶、烟叶、杉木、毛竹等。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30个自然村,321户,135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32人。  

西阳村

  西阳山畬族村位于水槎乡东南部,距距水槎乡政府7公里,与兴国、万安两县交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数593人,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有万亩竹林和万亩草甸,主要生产沙参、茶油、笋干、蜂蜜等天然食品,有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村内环境优美,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天湖山观音古寺,且有井冈山山下的小井冈称号,有民族山歌、龙灯花鼓等文化宣传,是是理想的观光健身体闲之地。  

新桥村

  新桥村位于水槎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辖区面积6.96平方千米,全村总户数288户,所辖12个村民小组,共1318人。耕地面积1526亩,林地面积16350亩。全村发展的主要农业产业有水稻、油茶、毛竹、茭白、肉牛养殖等等。  

茶芜村

  茶芜村位于水槎乡南部,与我乡浪川村、新桥村和兴国县茶园乡接壤。现有人口1365人,耕地1863亩。  

坑西村

  坑西畲族村是泰和县水槎乡东部山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坑西村地理位置偏僻,南北两面环山,距离乡政府11公里,距离泰和县城60公里,村委会下辖13个村民小组,农户342户,人口1390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41.11亩,林地面积16453.1亩,宜林荒草坡地2400亩,其中油茶山面积3455.30亩,其余为生态灌木林地。   全村共有党员17名,其中老党员、文化素质低的占50%以上,面对党员队伍中老龄化、文化素质低的突出问题,村党支部支委一班人做了大量工作,近几年吸收了年轻且文化素质高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在2010年至2013已发展党员2名,2014年还有素质较高年轻的积极分子1名为党员发展对象。当前在反“四风”和遵守八项规定中对照检查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浪川村

  浪川村位于水槎乡东部,东靠兴国县老营盘乡、西靠坑西畲族村、南靠兴国县茶园乡、北靠老营盘乡大庄村。全村耕地面积1256亩,林地面积13000亩,共有7个自然村,7个村小组,辖区内总人口1082人,党员16名。村集体资产30万元,人均纯收入5860元,农民收入来源以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种植为主,村民主要种植水稻、油茶、蜂蜜。2017年获乡征兵工作先进;2017获民生建设先进村。  


桥溪村特产大全




桥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