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遂川县 >> 泉江镇 >> 东皋村

东皋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皋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皋村简介

  东皋村北邻井冈山大道,西接慈云路,105国道横贯全村,全村现有1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649户,2350人,党员49名,村“两委”班子6人,土地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6亩,山林面积2500亩,村民从事个体户经营,建筑工程施工,板鸭加工,养殖业为主,村中现有个体户60家,较大工程承包商10余家,规模以上养殖户5家,板鸭加工场1家,2014年村民年平均收入3600元,曾先后获得优秀党支部,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东皋村努力搞好村庄规划建设,积极响应县重点工程建设。
  1、东皋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条件。全村主干道里程5公里,95%的村民小组通水泥路,90%的道路得到硬化,外联通道四通八达;全村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部分地区尚为接通自来水;村中有休闲广场2个,是村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2、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扩大城区规模,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号召,2010年12月完成东皋村1组征地面积160.804亩,2012年6月先后两次完成东皋村4组征地面积66.824亩,2012年11月完成东皋村2组征地面积144.261亩,合计征地面积为371.889亩,先后完成金桔市场、消防大队、法院审判大楼等建设用地的前期工作。2013年9月,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东皋2组34套主房、14套附属房的拆迁工作,为吉安大道的顺利开通打好了基础,仅耗时19天,被上级领导夸赞为“东皋速度”。
  3、2015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东皋村被列为县城区整治第六片区范围。自整治活动开展以来,东皋工作组按照“第六片区城区整治暨三清三改工作方案”开展了相关工作。
  东皋村第三产业经济较发达,已引进多家物流、餐饮等服务型企业,解决了450余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业产业化得到有效推进,养殖业成规模发展,成为了增收致富的一大途径,村级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居住条件良好,居民安居乐业,邻里相处和谐,一派文明和谐美好景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827100 343000 -- 查看 东皋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皋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皋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路社区

  东路社区隶属泉江镇,位于县城泉江北岸,东起站前路与银云社区交界,西至泉江大桥顺慈云路北往东路大道沿农林路走工农兵大道进泉中路与文献社区毗邻,南与泉江河为畔,北至遂川公园,是我县最早成立的社区之一。辖东路小区、村背、山水国际小区等13个居民小组,有居民4556户,9857人,除1户为畲族外,均为汉族。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共有班子成员5名,工作人员15人,党小组4个,党员118名,常年在外流动党员40人左右,社区有两栋服务活动场所,面积1800多平方。   东路社区是我县的商业中心,社区建有县城最大的农贸市场,辖区内分布5大银行、4个大型超市、1家四星级宾馆、40余家中小型宾馆、4条商业街,其中东路小区被授予“江西省综合型特色商业街”,此外辖区内有民政局、农业局、国税局、国土局、建设局等24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大型企业、2个公园、2所公立希望小学,4所幼儿园,县人民医院、光华医院2所大型医院,是集生活、教育、医疗、娱乐、环境优美和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型社区。   为推进社区的科学化管理,整个社区(含3个物业管理的小区和10多个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划分为10个网格进行管理,每个网格均有1个网格管理员,网格内装有摄像头。社区“九大服务中心”齐全,功能完善,工作人员中有2个助理社工师,1名心理咨询师和1名中医保健师为社区提供特色服务。此外随着人口形势的发展,社会进入“白发浪潮”,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社区列为“日间照料”的示范社区。为彰显社区的人文特点,社区居委会以“记忆”、“文化”、“和谐”、“平安”、“印象”、“生态”、“幸福”为主题,打造成7个特色小区。   今后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重视下,东路社区居委会将继续努力,以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为目标,谱写出东路社区的新篇章。   两委班子共5人,女性3名,居民组长13人,其中11人为女性,居民理事小组成员80%为女性,党员35%为女性,驻村干部均为女性。团支委3人,其中2人为女性,后备干部2人均为女性。原社区老妇女主任已满90岁。三无人员冯生英、肖保英均为女性。  

文献社区

  文献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县城西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区东以农林路(小工业品市场)穿工农兵大道至泉中路以上为界;南以东路大道至上沿泉江大桥河畔直到新联路口为界;西以新联路、天际华庭开发房至北隩陂水圳为界;北以北隩陂沿线至看守所、陂头脑小区、清泉山庄、恒福山庄、北门油库、教场内以上为界。管辖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社区党支部现直管党员一百多人,下设党小组4个,社区居委会下设10个居民小组,有居民户陆千柒佰多户,常住人口约一万八千多人,属人口密集型社区。  

四里街社区

  四里街社区位于遂川县县城城西,东起老新联路(文献街、东路街交界处),西至高源(泉江镇福利院),南至右溪河,北至北坳陂水圳顺延西门桥。社区管辖范围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大约80亩,居民1125户、3011人,党总支共有党员67名,下设三个支部,即:老干部党支部、社区党支部、民营党支部,居民小组9个。辖区内有县委党校、缫丝厂、三合中学、唐彩中学和泉江镇福利院、县生资公司仓库、一所小学和一所卫生所。社区居民除部分在机关单位和厂矿企业外,其余的主要从事建筑、流通、运输、个体等第三产业,且尚有部分失业人员待岗。社区居委会和党总支班子成员为6人,居民小组干部为18人,居民小组设正副组长各一人。   办公地点:东路大道西63号(居委会办公大楼三楼)   邮编:343900   电话:0796-6321466  

四厢街社区

  社区基本概况:遂川县泉江镇四厢街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遂川县四厢街,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原座落于遂川县城机电大市场内F栋17.18号,现在在原泉江镇农机站二楼办公,现日间照料中心位于四厢街主道芦苇下,正在建设中。管辖范围西以川江路为界,北以泉江河为界,南以东皋村为界,东与安下、集合、洋村相邻。社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遂川县最高学府——遂川中学,中央电视台倾情扶助的学校——荧屏小学。3所幼儿园,2家行政企事业单位,1个机电市场,17家共建单位。社区居民2028户,常住人口5256人,下设6个居民小组。我社区处于城市和农村交界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0杂,管理难度大,自身资金不足,无法有效投入,规划整治不到位、村、居民观念跟不上是当前社区管理的的最大难题。  

银云社区

  银云社区简介   一、社区基本情况   泉江镇银云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地处遂川县城东部,东以105国道至燕京啤酒有限公司为界;南临105国道;西以遂川大桥至站前路(龙泉公园东侧)至伟业公园路(山水国际东侧)连线为界,北至遂川公园,管辖面积约2.5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党员85人、党小组5个、居民小组9个、网格员9人、残疾人公益性岗位1人、保洁员3人。辖区内现有户籍人数2615户、6072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607人,有6个行政单位(县计生委、县国土资源局、县残联、县农调队、县烟草公司、县农商银行),4所幼儿园(希望之星幼儿园、快乐宝贝幼儿园、实验幼儿园、伟业公园路幼儿园),13个住宅小区(安居小区、安置小区、盛鑫苑、怡园小区、锦安小区、博鳌山庄、聚龙山庄、伟业公园路小区、世纪经典、东郊华庭、、幸福佳园、卜村反拨地、银山大市场)。   社区服务办公用房位于泉江镇银云路76号,建筑面积为1546.72平方米,内部设有党员活动中心、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低保听证服务中心、平安联创中心、防灾减灾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托幼早教中心、综治中心、爱心超市等。   二、社区党建工作   支部将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定为“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法律法规等知识和观看远程教育片,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党员“六示范六带头”活动。对党员设岗定责,共设置了五个岗位,分别是党务监督岗、财务、居务监督岗、安全综治岗、民意收集反馈岗、法律咨询服务岗。   三、社区的工作内容   完成上级党委、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协助县直相关单位需要社区完成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社区计划生育、征兵、治安维稳、户口管理、出具各类证明材料、低保、居民社保、公租房申报、家政服务、文化宣传、环境卫生、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方面的工作。   四、表彰情况   银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市“三星级社区”、市“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县“基层党建‘十面红旗’党组织”、县“文明单位”、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县“五五普法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单位”、“吉安市第七届文明单位”、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商贸城社区

  泉江镇商贸城社区于2014年1月成立,社区地址为商贸城二区36号,地处县城南大门,东以105国道为界,西北以井冈山大道为界,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包括商贸城五个小区、新城佳园小区、伟业电梯房及新水果市场居民区、东皋村、新寨村、里口村、西庄村等,常住人口3025人,居民712户,党员16名、党小组3个,6个居民小组,并成立了社区居民理事会,会员6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4名。   辖区内资源丰富,有科学技术馆、文化艺术中心、商贸城幼儿园、邮政储蓄、县汽车站、城南大市场、县检察院、县人民医院、县计生服务站、新华天大酒店、好佰年和万家福建材家居市场和水果市场等。  

水南社区

  水南社区位于泉江镇慈云路,东以川江路为界,南以井冈山西大道为界,西至老啤酒厂头,北临泉江河。目前,辖区在册常住户3017户7700人,居民小组有9个,县行政府中心、泉江镇政府等几十个单位座落在辖区内,是我县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区党支部1个,设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6人,工作人员5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岁,其中具有大专文化3人,高中文化2人。社区办公用房120平方米,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所包含服务窗口有社会保障、民政事务、社会治安、人民调解、民情民意收集、计划生育、城市管理、流动人口、文化、妇女、共青团、残疾人服务等,并且添置了5台电脑,1台打印机,基本实现了日常工作电子化管理。   一直以来,社区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建和谐社区温馨家园的要求,在社区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以社区居民满意为标准,不断深化创建活动,围绕社区服务、社区平安、社区环境、社区文明、社区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社区管理长效机制,拓展创建途径渠道。工作中,我们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社区功能,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提升社区品质的动力,使之不断上水平、上档次。  

大桥村

  大桥村是位于遂川县泉江镇北部的一个丘陵山区,系由原白樟村与原大桥村合并而成的一个行政新村,北通大屋村、南邻新溪村,西为盆珠洲上村,东系于田镇加庄村,村中有遂川至大屋公路通过,距县城7公里,村民交通便利,全村共有441户,1749人,有17个自然村,分为15个村民小组,设小学、幼儿院各一所,拥有师生300多人,卫生所6所,小卖部8家。全村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1500亩,山场9000多亩,全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由粮食、茶油、蔬菜、养殖业等为主,人平均收入3800元,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村民的生活逐步步入小康。   大桥村在革命时期由毛泽潭同志组建了农村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又是革命烈士胡司磷县长的故里,现村设党支部1个,有党员42人,分为4个党小组,曾先后被授予县镇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开放型经济”等荣誉称号,全村村民在党支部领导及全体党员带动下,遵纪守法,勤劳致富,为建设生活更美好,村风更文明,社会更加和谐的新村而努力奋斗。  

里口村

  里口村简介   泉江镇里口村位于遂川县泉江镇南部,井冈山大道1公里,东临东皋村、新寨村,南接龙上村,北通县城,交通便利,县人民医院,消防中队南迁后,将成为遂川县城重要的“城中村”。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550户,2700余人,党员53人,山地4000余亩,耕地2000余亩。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里口村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引领农民发展产业,创业致富。村有粮食加工厂2家,从事运输、养殖业的农户30余户,建筑技术人员300多人,全村经济发展呈现一业为主,多业兴旺的格局。全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了村庄建设规划;修建了里口村通往县城水泥公路2.5公里;创办了老年协会、农民用水协会;实施了沼气和自来水工程。全村居民居住环境大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龙上村

  泉江镇龙上村位于泉江镇的最南端,东与新寨村相连,南与巾石乡东坑村接壤,西和珠田乡洋湖村相邻,北和里口村一路贯穿而过,直达县城。有八个村民小组,人口将达八百人,山林面积四千五百多亩,水田四百四十多亩。山清水秀、地大物博、民风淳朴,素有泉江镇的“戴家埔”之称。龙上水库是我们的象征。龙上凉桥是我们的大门。整个村庄笼罩在青山绿水之间。是个美丽的自然小村庄。目前,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发展茶油种植业和养殖业,狠抓林政秩序管理,确保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以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为重点,努力打造具有新型特色农村的发展道路。并真心的祝愿龙上村明天越来越美好。  

上溪村

  上溪村位于泉江镇西部,东南接共裕村,西接西庄村,北接水南社区。村庄中心由东至西贯穿遂桂公路和赣粤高速连接线(井冈山大道),由南至北贯穿上溪大桥至上坑公路连接线,并有文化公园坐落上溪村,邻接上溪大桥。全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0亩,山林面积530亩。全村现有10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871户,2380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目前,村民以从事生猪养殖、大米加工、水稻种植、个体户经营、承包建筑工程为主,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约5500元。   近年来,上溪村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强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两委班子成员提高综合素质。在村庄建设方面,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全村通水泥路改造,覆盖率近90%。全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上溪村人正在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昂首行进在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上。  

西庄村

  西庄村位于遂川县城郊西,辖7个自然组,1700余人,耕地560余亩,是通往西南方向的交通要道。   西庄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大革命时期,西庄就成了遂川革命斗争的中心,为中国的红色政权发展和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里,诞生了遂川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小组,保存了著名的“遂川六支枪”,还有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遂川县工农兵政府。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第一任县长王次淳、湘赣边界特委常委王佐农、遂川赤卫大队队长王次楱以及遂川第一个农协小组的组建者王遂人都是西庄贫苦农民出身的党员;遂川赤卫队里,有相当一部分党员是西庄人;班长以上的干部,也大多数是西庄人。西庄村为推动全县大革命时期各项革命活动乃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有几十名烈士长眠于这块英雄的土地。   为纪念西庄村的革命烈士,1974年在西庄村兴建了烈士墓,1991年春再建“遂川县西庄红军烈士纪念碑”,肖克将军题写碑名。  

泽江村

  泽江村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13公里,属丘陵地带,是大坑乡,原盆珠乡、上坑乡三乡荣美之地。遂大公路穿村而过,解放后系我县第一个将军之村。全村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1200多人口,有水田面积618亩,山场面积8000多亩,中共党员29人,有1所“王兹华希望小学”,拥有师生170多人,卫生所1所,小卖部4家,全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粮食、茶油、养殖业等为主,人平纯收入3800元,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村民的生活逐步奔向小康。  

共同村

  共同村位于泉江镇西北部,沿右溪河两岸,地理位置优越,县供电公司盆珠电站坐落在共同村,遂大公路沿村而过,居县城十公里,交通便利。共同村东邻坑口村、良头村,南连下坑村,西邻木岗村,北靠泽江村,地势宽阔,土壤肥沃,风景优美,水资源丰富,有重金属等矿产资源。全村约1.9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464亩,旱土600亩,山场面积8000多亩,盛产金桔、油茶,也是共同村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木竹产业前程广阔。下辖6个村民小组,260多户村民,总人口1100多人,现有党员22人,个体工商户18户,井冈蜜柚、木竹种植大户6户,肉鸡、生猪养殖大户5户。  

坑口村

  坑口村位于泉江镇西北部丘陵地带,辖6个村民小组,176户,总人口689人,耕地面积516亩,山场面积7286亩,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3590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为目标,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造油茶基地,全村培植井冈蜜柚种植大户面积达500多亩,脐橙种植大户50多亩,养殖大户年生猪出栏1200多头,畜禽7000多羽,着力抓好林政管理,山场覆盖率98%,林木长势喜人,劳务输出占总收入70%以上。   2014年以来通过上级的扶助,着力抓了农民安全饮用水惠民工程,狠抓了土地整治和通组路工程,给全村农民耕作和出行带来很多方便。全村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96%。2015年村委周边新农村建设正在兴建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村人民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  

良头村

  良头村位于泉江镇的西北部,三面环水,一面临山,距离县城中心约5.5公里。全村共辖9个村民小组,530多户,共2100多人。良头村自然资源丰富,全村拥有耕地1100亩、林地12000亩;现有中共正式党员46名。良头村民风纯朴,历史悠久,岳飞点将台遗址屹立在村东南角,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头村民吃苦耐劳,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以种植、生猪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  

太盆村

  太盆村位于泉江镇西北角,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共324户,1100人,中共党员19人,耕地面积480亩,山场2700多亩。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养殖业,全村菜有种植大户24户,发展大棚178个,发展马铃薯、花生、芋子等产业,农民年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狠抓林政秩序管理,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积极宣传动员青年外出务工,外出务工收入占全村家庭收入的67%以上。   2012年以来,在上级组织和县直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修建通村公路4.5公里,修建从良头渠道引水到渡头,修建三面光渠道1500米,新建机耕道2条,解决了品奈组多年饮水困难的问题,维修品奈大桥桥墩,开展渡头、品奈新农村和村周边环境整治,使农民人居环境大有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高源村

  高源村地处县城西南,有十五个自然组,全村3125名村民,有耕地2130亩,林地7560亩,东与四农村、四里社区接壤,南与西庄、桃源分界,西和珠田乡、上坑村比邻,北跟合石四农村分界,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手艺为辅。全村共有中共党员48名,村干部五名,大型养殖基地四处,主要特色产业以城头蔬菜育苗、种植,上市一条龙在县城处有优势和影响。   高源村土地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朴实的民众,望各界人士前来高源村发展与投资。  

大屋村

  大屋村是一个革命老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创始人之一,遂川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江西省解放后第一任省委书记陈正人同志的家乡。大革命时期陈正人同志带领大屋村许多青壮年参加革命,村里也成立了党支部和其它群众组织,仅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大屋村就有七名英烈长眠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著名的张龙秀烈士就是为了掩护参加革命的儿子而被反动派割乳枪刺而牺牲的。   大屋村是泉江镇北部的山区村,位于二镇一乡的交界之地(即东、北比邻于于田镇的加庄、茂园两个村,西北与大坑乡的黄坑村接界,南接大桥村,西邻洲上村),距县城九公里,全村有大屋场、坛前、小水、东坑四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共计381户,1528人,人均纯收入5890元。全村有烈属7户,中共党员39人,复员、-29人,耕地647亩,山场面积13529亩,主要出户的农产品有水稻、茶油等。近年来在上级党政组织的领导和陈正人同志、亲属子女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的变化,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村里有陈正人故居、陈正人同志陈列室、陈正人生平展、张龙秀烈士陵墓等红色资源和始建于唐朝末期,一千多年来连年香火不断的香炉古寺及小二型的大屋水库。大屋村有山有水,山青水秀。我们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到大屋村检查指导工作,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到大屋来投资兴业和做客。  

小溪村

  遂川县泉江镇小溪村委会位于遂川县县城的西北部,共四邻界址,东以集合村、四厢街居委会为界;南以东皋村、商贸城为界;西以共裕村、水南居委会为界;北以水南居委会为界。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总有10个自然村组,828户,2789人,其中党员52名。组织结构共有六名村干部,一名大学生村官,十个村民小组长。  

新溪村

  新溪村位于泉江镇北部,东靠砂子岭工业园区,南西与谐田、云岗、大桥村相邻,北与于田镇接壤,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约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0多亩,山林面积约5400亩,全村共780户,总人口2900多人,十九个村民小组,设小学一所,幼儿院三所,拥有师生600多人,卫生所2所,近几年来,种植产业化,养殖模化,建筑业、运输业迅猛发展,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在党和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村民逐步走上了富裕小康之路。   新溪村设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55人,分为8个党小组,曾先后被授予县镇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全村村民在党支部领导及全体党员带动下,遵纪守法,勤劳致富。为建设美好和谐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木岗村

  木岗村位于泉江镇西部,是原宏江、木岗两村的合并村,东南西分别与泉江镇、泽江村、下坑村、五里村相邻,北与大坑乡九田村为界,系水屋堆前葫芦村流至泽江村中塅地域(俗名官坑)河道自西向东纵贯全村13个村民小组,流程5公里,交通便利,通讯畅通。   木岗村山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村民勤劳俭朴,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460多户,总人口1600多人,有劳力700多人,党员34多人,耕地790多亩,旱地490多亩,其中果园80多亩,山林总面积1.4万多亩,油茶林占2769亩,公益林占4447亩,退耕还林11亩多,具有丰富的林竹资源。   2002年“9.13”,2014年“6.21”两次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损失程度严重,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近年来,通过村两委班子及全村人民的努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养殖专业户、农林种植户,同时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交通、电力、水利等民生工程,开展文化生活建设,木岗村正朝着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目标迈进,村风、民风更加纯朴,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蔚然成风。  

黄练村

  泉江镇黄练村位于泉江镇西部,东与上坑村,南与草林镇车源村,西与草林镇共前村,北与上坑村交界,共有10个村民小组,224户,98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现有党员32人,共有水田240多亩,退耕还林130多亩.山场面积9700多亩,山场主要资源有油茶,毛竹,杉木,林木长势良好,是山清水秀的山区村.   黄练村全是客家村民,民风一直淳朴。以种植,养殖土鸡,土鸭为主。以油茶,毛竹位主要产业,全村有四个新农村建设点,9个村民小组已通水泥路,7个村民小组已通自来水,村容村貌有所改观。村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  

上坑村

  上坑村位于遂川县泉江镇西郊,东临高源村、南接黄练村、西毗五里村、北连下坑村,由原湖溪和上坑两个村合并而成,被列入“十二五”国家级重点扶贫村。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300多户,1400余人,其中党员45人。村域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309亩、旱地92亩、山场14824亩(集体山场175亩,公益林3710亩,村户联营山场200亩)。   上坑村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春有艳丽的杜鹃,夏有刺激的漂流,秋有可口的野果、冬有清香的油茶,吃有散养的土鸡土鸭,饮有清凉甘甜的山泉,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地方。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上坑村基础设施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照明、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绿化全覆盖,农民纯收入达4200多元。   上坑村着力打造客家风情园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等富民产业,始终把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为把上坑村打造为遂川县城的后花园而努力奋斗!  

洲上村

  洲上村位于泉江镇东北部,东连大桥,南邻太盆,北抵大坑乡,总人口1680人,耕地面积850亩,林地9500亩,地域面积为9平方公里,上海警备区希望小学坐落于此。   2015年上海警备区与洲上村对接扶贫,给洲上村群众摆脱贫困带来了希望,上海警备区将在资金,基础设施,富民产业等全方位扶助,相信通过三年的扶贫攻坚,洲上一定会有个飞跃的发展。  

洋村村

  泉江镇洋村村,地处县城东大门,东有享有文化底蕴古迹的牛头脑红塔山;南有令人称羡的生态公益林风景线,县委县政府已列入2015年城区建设计划的“郊野公园”;西有带动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命脉线105国道;北有历代名河“龙泉江”风水世代养育着洋村人民。大广高速公路连接线穿境相往带动洋村经济发展。   泉江镇洋村村历来是老瑶厦乡、新老泉江镇人口最多的农业村。现有人口3400多人,810多户。全村由上村、中村、湾内、坝内四个自然村组成,辖区近4个平方公里。素有洋村十八姓之誉称,是个典型的村情较复杂村。   多年来,洋村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关心下,在全体党员、组长和村民的支持下,团结拼搏,敢为人先,抢抓机遇,务实为民。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村组道路全面水泥硬化,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靓丽景观凸显。大大提升了村民生活品位和幸福指数。   村落和平社区,自2005年县委组织部关心帮扶筹建以来,社区理事会辛勤奉献,精耕细作,创办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的丰富多彩文体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文明、和谐友善之风蔚然成风。   洋村人民勤劳纯朴,薪火相传祖辈古工艺名文化,传承历史土陶茶壶、汤煲、烘笼钵、花钵加工工艺驰誉县内外。改革开放以来,洋村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果木种植、大棚蔬菜、生猪养殖、肉牛养殖、立体养渔、板鸭加工、井冈豆腐皮加工、建筑和家政服务业等富民支柱产业异彩纷呈,辐射带动村民经济发展。   为实现遂川城区建设发展“梦”,县委县政府-远瞩宏伟规划,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相继在洋村实施:井冈山大道、遂兴大道、吉安大道、沿河路建设形成县城区框架,铺就洋村人民发展富裕之路;速通物流、客运站、保健院等单位落户,人流物流市场带动,势将推进洋村经济进一步兴旺发展,展示出洋村的明天将会更加幸福美好。   如今洋村村“两委”班子从不恃誉称骄,正倚借县城区建设之机,未雨绸缪筹谋规划,为洋村人民早日共奔小康,进位赶超,奋力开拓洋村经济发展之路,为建设富裕文明,繁荣秀美的新洋村而不懈努力奋斗。  

四农村

  四农村位于县城西北部,东与文献社区相连,南与上溪村、高源村相邻,西邻上坑片,北与盆珠片交界,是全镇人口多,面积广的村之一。   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900余户,3000余人,有党员71名,水田855亩,山场7393亩,其中村办农场1040亩,南坪片3343亩,陂头片2160亩,阳关、光明及孙坳片850亩,含有丰富的松树等森林资源。   四农村种植的马蹄、萝卜、马铃薯闻名全县,因交通便利,有较多村民从事经商、加工、服务等二、三产业,繁荣了市场,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  

银山村

  泉江镇银山村地处县城中心城区东部,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20户,总人口760人,辖区内外来非农住户达400多户。近几年来,银山村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村办企业——银山汽车市场为龙头、山水国际商贸为中心的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拥有大小汽车近60辆,汽车修理、售车、洗车、餐饮、搬运果业、养殖经商等从业人员达到400多人。村级固定资产300多万元,村级集体年收入达40万元,村民年平均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100%的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用上了自来水,98%的农户安装了电话,95%的农户拥有摩托车、冰箱、彩电、手机等高档电器,40%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全村秩序稳定村民安居乐业,正朝着小康农村的目标昂首迈进。  

云岗村

  云岗村简介   泉江镇云岗村位于遂川县城东部,下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00人,共650户,党员49名。耕地面积1200亩,山场面积5000亩,2014年全村人均农民纯收入12700元。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岗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人脉资源的优势,带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民创业,形成了以建筑业、养殖业、种植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目前,全村专业从事土木工程和房屋建设共有300余人,是我县建筑业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种植高产油茶1400余亩,山塘水库养鱼2600亩,养羊160头,养殖种猪和商品猪300余头。   为打造富有云岗特色的农村新风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2014年,云岗村抓住遂川县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契机,在县政协、泉江镇政府及各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通过扩路、建园和改房等系列举措,彻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面貌,并取得了城区综合整治工作全县第一名。如今全村道路通畅,饮水卫生安全,基层设施完善、群众业余生活丰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清风扑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莫道前路多艰难,风卷红旗过大关。今天的云岗人,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昂首行进在党群一心谋发展、共圆全面小康“云岗梦”的光明大道上!  

谐田村

  泉江镇谐田村位于泉江镇东北面,县砂子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座落在谐田村境内,105国道从村中穿境而过,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570多户,人口2300多人,中共党员53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有耕地面积1200多亩,山地面积4600多亩。   全村以粮食生产为主,家禽养殖为辅。近几年,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水产养殖、大棚蔬菜等专业户,个体经商、手工业、运输业、服务业并齐发展,冬笋市场在全县晓有名气,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正朝着小康之路稳步迈进。  

窗溪村

  窗溪村位于泉江镇的东部,东临砂子岭工业园区,南至泉江河,西至新林村,北与谐田村接壤。位于105国道旁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村委会所在地距离县城5公里,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村;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620户,共计1865人,现有党员39人。   农历九月二十八,作为窗溪村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节,远近闻名,热闹非凡。2010年,九·二八节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窗溪村民们正为沿袭风俗,传承文化,憧憬未来而筑起新一轮梦想。   近年来,窗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利用自身优势,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奋力前行,积极发展蔬菜产业、粮食加工等产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全村主要道路都进行了硬化和拓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改善了村庄的生活环境。村老年协会和业余文化宣传队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排练出数十个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节目,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活动,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新林村

  新林村位于泉江河畔南侧,位于遂川县城中心五公里,全村居住梁、肖、胡三姓,人口2400余人,水田1200亩,土地面积约400余亩,水塘面积70余亩,13个村民小组,32名共产党员,二条主要村外交通连接线,村内九条村干道,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交差任职),村内有村务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理事会和公墓建设理事会和三个姓氏理事会和一个教育基金理事会等,村内已完善了交通硬化和水田渠道大支水渠硬化工作,及路灯亮化,环境处理等工作小组。  

五里村

  五里村位于泉江镇西部,最边远的行政村,距镇政府25公里,东与木冈村相邻,南与草林拱前村交界,西与堆前镇葫芦村相邻,北与大坑乡九田村交界,五里村于2003年冬由南溪、五里两村合并,现辖18个村民组,农户361户,总人口1429人。   五里村主要经济产业有茶油、杉木、毛竹、金桔等,山场总面积14900亩,其中油茶林面积9400亩,公益林面积2955亩,毛竹林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146亩(全部一季稻),外出务工是五里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村支部正式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5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后备干部2人。现任两委班子4人,男3人,女1人,其中党员3人,平均年龄51岁,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办事公正,能为村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作出应有贡献。  

卜村村

  卜村村位于泉江镇东部,城郊结合处,辖12个村民小组,720余户,2800余人,党员71人。卜村村位于城东新区建设的中心地带,为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至2006年到现在,全村共征地1600余亩,涉及农户700余家。目前卜村,已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十个基础改造,向“美化、亮化、净化”三个标准努力实现,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桃园村

  桃园村村情简介   泉江镇桃园村位于遂川县泉江镇的西南部、两乡交接之地(即泉江镇、珠田乡),是通往西南方向的主要道路,全村分为1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416户,1657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83余亩。240多亩退耕还林,90多亩旱地,500多亩山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农业、手工业。近年来,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板鸭生产,大棚蔬菜,生猪养殖等专业户。尤其是反季节毛豆种植成为县市场主要供应地,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科学,农民致富道路更加宽广,全村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桃园村村“两委”以中国梦为指导,努力加强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村“两委”班子成员提高综合素质,抓好“三严三实”工作,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安下村

  安下村地处遂川县城东郊,系城乡结合部,大广高速公路连接线井冈山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   安下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565户,12个自然村,人口2371人,其中劳动力1478人,外出务工378人,全村有中共党员42人。全村主要以生猪养殖、草鱼养殖和果树种植三大产业为主。   今年来,安下村积极把握全县开展城区整治的契机,全村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了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了村组道路的改造提升;基本完成了露天厕、危房的拆除改造工作。为全村的村组道路安装了路灯,另外再新建了一个村级休闲广场,硬化了500多米的村级道路及完善排水设施等,打造了廉政、孝义、礼仪三条文化巷,改善了安下村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正朝着小康之路稳步迈进。  

集合村

  集合村地处泉江南岸、县城中心,东与安下村交叉相邻,南与东皋村、西与小溪村连接,北部与泉江镇政府相向,四厢街居委会、遂川中学、荧屏小学坐落其中。地理位置优越,105国道和赣粤高速公路遂川连接线——井冈山大道穿越而过。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有党员68名,全村总人口3269人,辖区内常住人口约1.2万人,是泉江镇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较大的村。   近年来,集合村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外援,大力改善了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了村组公路的改造提升。转变科学发展观念,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党员双带作用,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变了落后面貌。村委会为16个自然村安装了路灯,新建了遂川县第一个村级文化公园,兴建了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打造了刘氏文化广场、广传路、105国道集合段廉政文化一条街,改善了集合村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提升,一个新兴的集合村正在社会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誉为吉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集合村,将永远跟党走。村“两委”将结合现状与实际,在树“全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王小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立足“新风貌、新环境、新集合、新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力争把集合村打造为富裕村、文明村、宜居村。  

新寨村

  新寨村是泉江镇的南大门,与枚江、巾石乡接壤,全村现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80户,1500余人,党员3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大学生村官1人。土地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亩,山林面积7000亩。村民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运输业为主,村中现有粮食加工厂3家,运输车辆78辆,2014年村民年平均收入4500元,曾先后获得先进基层组织、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新寨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村主干道里程7公里,90%的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并且沿途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85%的入户路得到硬化,外联通道四通八达;全村实现了通水、通电、通电话,有线电视全覆盖;村中建有休闲广场2个,是村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工业经济较发达,已引进多家外资企业如龙盛驾校、江华水泥厂、玉华搅拌站、东方工艺品厂和废旧物品集散市场等大型企业落户新寨村,总投资上亿元,解决了200余人就地就业问题。村级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治安条件良好,居民安居乐业,邻里相处和睦,一派文明和谐之美好景象。  

东皋村

  东皋村北邻井冈山大道,西接慈云路,105国道横贯全村,全村现有1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649户,2350人,党员49名,村“两委”班子6人,土地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6亩,山林面积2500亩,村民从事个体户经营,建筑工程施工,板鸭加工,养殖业为主,村中现有个体户60家,较大工程承包商10余家,规模以上养殖户5家,板鸭加工场1家,2014年村民年平均收入3600元,曾先后获得优秀党支部,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东皋村努力搞好村庄规划建设,积极响应县重点工程建设。   1、东皋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条件。全村主干道里程5公里,95%的村民小组通水泥路,90%的道路得到硬化,外联通道四通八达;全村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部分地区尚为接通自来水;村中有休闲广场2个,是村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2、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扩大城区规模,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号召,2010年12月完成东皋村1组征地面积160.804亩,2012年6月先后两次完成东皋村4组征地面积66.824亩,2012年11月完成东皋村2组征地面积144.261亩,合计征地面积为371.889亩,先后完成金桔市场、消防大队、法院审判大楼等建设用地的前期工作。2013年9月,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东皋2组34套主房、14套附属房的拆迁工作,为吉安大道的顺利开通打好了基础,仅耗时19天,被上级领导夸赞为“东皋速度”。   3、2015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东皋村被列为县城区整治第六片区范围。自整治活动开展以来,东皋工作组按照“第六片区城区整治暨三清三改工作方案”开展了相关工作。   东皋村第三产业经济较发达,已引进多家物流、餐饮等服务型企业,解决了450余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业产业化得到有效推进,养殖业成规模发展,成为了增收致富的一大途径,村级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居住条件良好,居民安居乐业,邻里相处和谐,一派文明和谐美好景象。  

共裕村

  共裕村位于县城南部,龙川大道旁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遂桂、遂井公路与赣粤高速公路连接线——井冈山大道(宽70m、长600m)呈人字形穿境而过。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820户、总人口2830人,支部现有党员50名,耕地面积700亩。  

下坑村

  下坑村位于遂川县泉江镇西部的一个边远山区,上堆公路穿境而过,南接上坑村,西与五里村交界,北与木岗村相连,离县城10公里,全村呈长条型,长约8公里,10个村民小组,已接通水电,288户,1290人,劳动力626人,其中在外务工人员426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平均年龄在45,现有党员25人,党组织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团结。全村有水田面积458亩,其中有40亩无法灌溉成旱地、荒地。2014年人均纯收入为3950元。  

渔业村

  渔业村简介   泉江镇渔业村地处遂川县城东新区,东邻规划中的县湿地公园,南邻泉江河畔,西邻螺溪村,北邻遂川二中。全村90余户,人口450人,辖两个村民小组,党员16人,人均菜地不足0.5亩,山场30亩,一个渔民专业合作社,三个草帽加工厂,村民收入以捕鱼为主,是全省唯一的专业渔民村,2009年获得省“平安渔村”称号。   渔业村交通便利,距县城2.5公里,距遂兴大道、遂兴大桥0.5公里,距建设中的遂川长途客运站、物流园仅一河之隔,出行级为方便。  

螺溪村

  泉江镇螺溪村位于遂川县城东南,距县城不足2公里,属城郊结合部。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463户,1829人。村党总支部现有党员40人,下辖产业党支部,村落社区党支部和农村党支部三个支部,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950元,是江西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江西省“五新一好”村庄、江西省老年体育先进村庄、江西省巾帼创业示范村、省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省科普示范村,是市“双学三培两带”先进单位、市“一村一品”百村推进先进村和市巾帼创业示范村,也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班现场教学点。  


东皋村特产大全




东皋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