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遂川县 >> 雩田镇 >> 城溪村

城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城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城溪村简介

  城溪村位雩田南端,往南靠近泉江镇谐田村,往北与塘境村接壤,西临县工业园区(砂子岭工业园)与长盛村,处于砂子岭分水岭区域,靠近105国道,另有泉江河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城溪村国土面积约为2.1平方公里,共有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1920人,其中党员为47人。本届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其中党支部成员3人,分别为书记、治保主任、民兵连长;村委3人,分别为主任、会计和妇女主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827101 343000 -- 查看 城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城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城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雩田社区

  雩田居委会于1989年成立,2000年建立党支部,位于遂川县北大门105国道旁。现有居民2148户,共5195人,其中党员18人。   近些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居委会重点围绕“星级社区、优化服务”的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社区自愿者队伍建设、社区业余腰鼓队、文化文艺宣传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幸福院、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棋牌书报活动室。通过创建活动,提升了居委会工作、服务水平,方便了广大居民,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与广大居民的认可。  

坊坑村

  坊坑村概况   于田镇坊坑村位于该镇中部,与于田圩镇隔河相望。辖区共有13个村民小组,人口2100多人,耕地面积1270多亩。坊坑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紧邻105国道,于云公路贯穿其中,可直达县第二工业园区,与大广高速路口相连接。  

田心村

  田心村位于雩田镇的西部,东至夏溪村,南至新泽村,西至沿溪村,北至龙脑村、江背村,是雩田镇最大的一个村,也是“十三五”重点扶贫村。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20公里,距雩田圩镇20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山场6500多亩,可耕种的水田2900多亩,是雩田镇最大的传统农业、粮食生产村;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958户共3900多人;村党总支部下设4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党员76人。  

雁林村

  雩田镇雁林村位于雩田镇西北部,距雩田镇1.5公里。105国道穿境而过,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70多亩,山场面积3700多亩。共有8个自然村,分别为瑶溪、石背、芦洲、雁林、村头、塘背上、圳背、流远坑。全村分9个村民小组,人口1280人。   雁林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产业有豆制品加工,灯笼制造。农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手工业,发展养殖业为主。  

新泽村

  新泽村是遂川县雩田镇的东北部,东邻田心村,南接泉江河,西靠雩田村,北临沿溪村。全村管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525户。总人口1918人。耕地总面积1360亩,村里共有53户(189人)特困户。  

龙团村

  雩田镇龙团村位于雩田镇北部,距雩田圩镇9公里,雩新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有上塘汾、下糖汾、燕子岭、奇石下、半坑组、琢石坑、鹅公岭、黄岭组、丰树下、龙团、山下、禾秤组、正坑口13个村民小组。总计1220人。耕地面积788亩,林地面积18250亩,其中公益林7800亩,主要出产稻米、油茶等农产品。主要企业有源坑石料厂、蕉坑养殖场、琢石坑苗木基地、腾辉香业等。  

雩田村

  雩田村位于雩田镇的东部,是镇政府所在地,105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而过,横岭河、北澳陂流灌全境。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1100户村民,总人口3690人,其中农业人口3240人,现有党员63人,耕地面积1781亩,其中水田1576亩。雩田村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来发展经济,粮食加工、花生米加工、汽车运输、建筑材料得到长足发展,商业贸易不断壮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增强,家具厂、鞋厂等各类加工业成为雩田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规模养殖正逐步扩大。全村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正朝着小康农村目标迈进。  

横岭村

  横岭村位于雩田镇西北部,是原横岭乡政府所在地,也是一个合并村,属丘陵山区。距镇政府14公里,全村26个村民小组,658户,2600多人,党员64名。雩厦公路(国道)穿村而过,是北部林区的主要出口。全村有水田1010亩,山场近3万亩,其中以油茶7300多亩,毛竹8500多亩,杉木6200多亩为主。油茶是传统产业,毛竹、杉木是支柱产业。  

龙溪村

  龙溪村位于雩田镇西南部,105国道、雩新公路穿新公路穿境而过。村部距雩田镇1公里,座落于105国道与雩新公路交叉三角地带旁边。下辖10个村民小组,342户,1254人,山地面积328公顷,其中有耕地66公顷,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和第三产业。龙溪村充分利用105国道、雩新公路的交通便利,带动了一大批能人从事二、三产业。   

大饶村

  大饶村位于雩田镇西部,距镇政府23公里,是全镇最偏远的村,东邻横岭村,西毗大坑乡长隆村,南靠茂园村,北与下长隆交界。全村33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677户,2582人,其中贫困户142户,贫困人口437人;共有耕地面积1770亩,人均0.685亩;山场面积32170亩,人均12.11亩,农民年均纯收入5006元。大饶村是“十二五”重点扶贫村之一,村民主要收入来自毛竹、木材、油茶产业。这些年来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村民因地制宜,大力种植木材、毛竹、油茶、金桔等,绿色农产品豆浆衣加工也已初成规模,农民年均纯收入日益递增。  

沿溪村

  沿溪村隶属遂川县雩田镇,距离圩镇仅1公里,交通便利。沿溪村现有11个自然村,人口总数约2800人,2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2112亩。现村中共有党员58名。  

茂园村

  茂园村位于雩田镇的西部,村公路经龙团村接雩新公路,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7公里。茂园村东与龙团接壤,南与泉江镇的大屋村接壤,西与大坑乡的黄坑村接壤,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四面环山,范围约十四平方公里,横向约一公里,纵向约十四公里,一条小溪和一条村公路穿全境而过,森林覆盖率达80%,全境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全村共有十四个村民小组,人口365户,共1560人,村民勤劳纯朴善良。  

下塘村

  下塘村坐落于雩田镇东南方向,南与县工业园区(东区)接壤。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612人。耕地面积1319.19亩,以种植双季水稻为主。  

珊田村

  珊田村位于雩田镇北部,共有14个自然村,435户,全村1600多人,其中贫困户58户,贫困人口178人。耕地面积1480亩,林地面积1万多亩,山塘水库32座。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2300多元。  

彭汾村

  彭汾村位于雩田镇的北边,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400户,1360人,党员24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大学生村官1人。   彭汾村产业丰富。村民主要以从事农业、渔业、养殖业、竹笋业、万福仙旅游业。曾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堂镜村

  堂镜村简介   巍峨的五百里井冈下,涛涛的泉江河下游之傍,有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村庄,素有“人才辈出”之称的风水宝地—堂镜村。   堂镜,东临泉江河河畔,南接工业园区,西与任溪交界,北同105国道相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仁人贤士,层出不穷。一大批名人、学者德高望重,堪称当世楷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行各业的人才脱颖而出,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全村有693户,共计2860人,其中党员63人;有9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91亩(其中山林面积1000亩,水田1591亩,旱地面积100亩)。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堂镜村建立和发展以粮食、花生加工贩运和本地传统特色的副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以汽车运输、耕牛、生猪饲养贩运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带动粮食、竹荪、百合、马蹄等种植业。现有大型粮食加工工厂一家,花生加工厂两家,副食品加工作坊七家。  

村口村

  村口村位于雩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15公里,东与雩田镇盘溪村接壤,西、南与雩田镇加庄村接壤,北与雩田镇茂园村接壤。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分别是:岭上、下村口、上村口、高背岭、下洞溪、上洞溪、铜锣坑、龙樟排、小横陂、大横陂。16个村民小组,576户,2126人,党员30人,其中女党员5人。耕地面积1560亩,其中水田1441.2亩,退耕还林面积15.6亩。有一条长2.5km通村公路主干道。全村主要收入是种养殖和外出务工。  

石下村

  石下村位于遂川县雩田镇西北部,距雩田镇7公里。现有人口2560人,其中党员40人,共有17个村民小组,分为石下、上源、云南坑、太坪、坳仔下、福溪、五坡塘7个自然村。国土面积923.85公顷,耕地面积1590亩,林地面积9884.15亩。  

盘溪村

  盘溪村位于雩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3公里,于新线穿境而过。这个村庄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住家养生的风水宝地,千年古樟,山水倒映,秀丽美景。全村有2690人,690户,45个党员,5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带动下,全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相继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民的产业结构相继调整完善。在村党支部“两委”班子带领下,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国泰民安,欣欣向荣。  

加庄村

  加庄村原为一个小村庄,后与常木村合并,形成合并村,隶属吉安市遂川县雩田镇。所在地距县城10余公里,距县城约11公里,距镇政府8.4公里,距砂子岭工业园区约4公里。加庄村东邻任溪村,西毗盘珠大屋村,北与村口村交界,南面为长盛村及工业园区。近距105国道、雩新公路、七云公路,遂碧公路、赣粤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运输通道,紧邻县级工业园区。全村总体地形以丘陵为主,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南向东北依次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国土面积约41.5平方公里。   加庄村全村总人口2546人,共625户,分为14个自然村,19个村民组,村民代表19人。全村有党员39人,本届村党支部班子有成员3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会3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村委委员2人。   加庄村村庄建设布局较为合理,村民住宅以一层或两层庭院式为主,村庄房屋以平屋顶为主。村内设有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小学、村卫生室、零售便利店等,村庄内部路网结构为方格网络,村内大街小巷和田间道路实现了70%硬化,路面宽3—5米,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中洲村

  中洲村简介   雩田中洲村位于雩田镇东南部,四面环水,遂川江绕村而流,是遂川江流域上的一个小岛。中洲村土地肥沃、古樟参天、翠竹环村,生态良好,民风淳朴。整个村庄岛形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5公里。全村共有八个自然村:旧县、梁家坊、穆厦、洲尾,全地8个村民小组,共338户1478人,党员28名,是遂川县城古县址之一,旧县址有1800年的历史,因此中洲有“旧县”之俗称。   中洲村蔬菜种植面积1118亩,全村无水稻种植,农民收入以蔬菜种植为主,全县蔬菜供应60%来自中洲村,蔬菜年总产值1200多万元,人均年纯收入4690元。中洲村是国家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产品远销吉安、南昌、赣州、广东等地。  

城溪村

  城溪村位雩田南端,往南靠近泉江镇谐田村,往北与塘境村接壤,西临县工业园区(砂子岭工业园)与长盛村,处于砂子岭分水岭区域,靠近105国道,另有泉江河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城溪村国土面积约为2.1平方公里,共有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1920人,其中党员为47人。本届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其中党支部成员3人,分别为书记、治保主任、民兵连长;村委3人,分别为主任、会计和妇女主任。  

江背村

  江背村,承载着御辽名将杨继业奋勇杀敌的英雄史记,“七郎山”就是当地村民为表达对杨继业的敬慕之情而取名纪念的。但是就这样一个富有传奇民族英雄史歌的地方,在如今还是遂川县雩田镇重点扶持的贫困村之一。   一、地理位址   江背村地处雩田镇北部,距县城20公里,距圩镇8公里,全村国土面积797公顷,其中山场面积10000亩,水田1555亩,旱地250亩,小型山塘水库24座;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25户共1325人。江背村是全镇“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五个贫困村之一。其中船角上畲族自然村是全镇唯一的少数民族自然村,具有浓厚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村部所在地为105国道与万七公路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逐步带动了边贸市场、车辆维修及汽车运输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现村内还建起了1个石灰膏厂,2个中型制砖厂,3个粒子厂,4个养猪场,以及高产油茶种植基地100余亩和果业种植基地150多亩。   二、回顾前三年   回顾2012至2014年江背村的秀美环境和迅猛发展是离不开各级领导与单位的倾力帮扶与细心指导。   (一)美丽乡村建设,村容焕新   2012年,江背村在遂川县科技局的帮扶下开始新农村建设。依照因地制宜、事实求是的要求,选择以七组“七郎山”自然村为中心,在105线,万七线两旁顺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在县委书记张平亮的关心下,江背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建设范围,含盖5、6、7、8、9五个村民小组,改水改厕45处,平改坡4000多平方米,黑改彩5000平方米,墙体粉刷10000多平方米,改造护栏2000多米,危改1000多平方米。   (二)“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1、江背村是全镇“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五个贫困村之一,按照镇政府的要求做好低收入人口的统计工作,并录入检查系统分析管理。贫困人口多,基数大,上级部门的扶持款有限的情况下,江背村以“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两条线并走的方针开展扶贫工作。一是,每年潜心做好低保工作,对困难家庭认真排查,对因灾、因病、因困难及时纳入低保,妥善解决好残疾人的生活问题。二是,有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这几年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布局的战略布署,大力开展油茶和蜜柚种植业。全面启动老乡工程,在新农村建设点七郎山范围内的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发展蜜柚种植业,创造蜜柚示范村。在2014年江背村新增了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部分家庭农场,使农民的种植畜牧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管理的康庄大道。三是,鼓励村民集中育秧,这样有利于村民集中管理提供了方便,解决了村民育秧难的问题。四是,做好了贫困人口脱贫,大学生资助等工作,采取政策帮扶,项目帮助,集中帮扶。通过“1+1”帮扶的方式帮助特困群众脱贫致富。五是,每年组织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有关科学知识,还专门派种植能手到果业局学习,并且还请果业局领导亲临江背村授课,传授各种种养技术。四,为解决村民的饮水灌溉难的问题,江背村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已经完善了七郎山枫尾水库、杨桥3公里小龙水库、上,焦窝大型水库、上莲垇水库、罗口塘水库等修建工程;石窝陂水库正在修建中。   三、生活与精神共同发展   里耶曾说过:“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为了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村民能够真正的安居乐业,江背村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治安综治管理建设抓起。一是,建立起了别具一格并具有历史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化园林广场;并在村内设立了老年人幸福院,综治室、计生服务室、图书室、棋牌室;并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丰富了村民的农闲生活。二是,江背村三年内没有群体性斗殴事件以及未出现明显的火灾事件,为防患于未然,江背村增设了警务室、综治办公室。正在全力打造“全国民族法制示范村”。三是,做好军人优抚工作,动员社会各界青年积极参加报  

长盛村

  长盛村位于县工业园区西区(砂子岭工业园区)中心位置,距县城6公里,105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国土面积0.21平方公里,共有390多户,1580人。全村党员46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现有“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粮食种植、种养加工及劳务输出为主,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6500元左右。  

龙脑村

  龙脑村位于遂川与万安交界处,交通便利。全村人口2286人,623户。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全村党员48个,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粮食种植、种养加工及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6500元左右。  

任溪村

  任溪村是雩田镇的南大门,与遂川第一工业园区接壤,全村现有11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786户,2928人,党员64名,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大学生村官1人。另外成立了由村民组成的理财小组,主要负责对村财务的监督管理。   任溪村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0亩,山林面积1200亩。村民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运输业为主,村中现有粮食加工厂4家,运输车辆96辆,2014年村民年平均收入4500元,曾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任溪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村主干道里程8公里,80%的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外联通道四通八达;全村实现了部分通水,全部通电、通电话,有线电视全覆盖40%;村中建有休闲广场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是村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任溪村村委会鼓励与支持村民创业,目前有养牛专业户3户,养猪专业户2户,养鸡专业户1户,另外建有惠民水稻种植合作社1个,同时引进江南驾校、华盛水泥预制厂、万全水泥电管厂、糠谷再利用加工厂落户任溪村,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村级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治安条件良好,居民安居乐业,邻里相处和睦,一派文明和谐之美好景象。  

皋村村

  皋村村位于雩田镇西北部,距雩田圩镇2.5公里,与于新公路相连接,分别与本镇龙溪村、盘溪村、任溪村接壤,属丘陵村庄,辖区内有12个自然村,常住农业户472户,总人口1716人,耕地面积1235.08亩,林地面积4769亩,支部党员总数48人,下设四个党小组。   十八大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巩固完善,全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近年来,新建小学教学楼471平方米,村委会办公楼475平方米,村中心道、自然村道路硬化7.5公里,农饮工程、有线电视已逐年铺开,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完善马机塘、上坳水库溢洪道及除险加固工程。村内特色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全村有个私产业2家,工商户35户,运输户15家,养殖大户2户,水产养殖大户2户,大棚蔬菜种植大户25户,空心菜苗育苗效益可佳。   全村民风纯朴,人杰地灵,各行各业人才辈出,有着当兵服役的光荣传统,各种文化旧址已恢复续建,政治文化风氛围、社会状况良好,展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新局面。  

夏溪村

  夏溪村地处于雩田镇东北部边沿,与万安县五丰镇,罗塘镇交界,属边远丘陵村。全村共有十个自然村,十四个村民小组,人口为2334人。其中贫困人口达200余人,农户620多户,耕地面积2200多亩,林地面积12500多亩。上塘水库35座,地域面积约十一平方公里,资源丰富。乡风淳朴,风景优美。   

塘背村

  塘背村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雩田镇,水南下游,所在地距雩田镇圩镇仅1.7公里,往东可通碧洲镇,往南可通梅江乡,紧邻县级工业园区,交通十分便利。   总体地形以丘陵为主,整体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北向西南依次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   塘背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无霜期长,境内气候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在15.1-18.1℃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421.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84天。土地肥沃,水田以水稻土类为主,山地以红壤类为主。   塘背村全村总人口1640人,共460户,分为4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村民代表18人。本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支部成员3人,分别是书记、主任、治保主任;村委5人,分别为书记、主任、治保主任、会计、妇女主任。平均年龄40岁,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人,初中文化2人。全村有正式党员23人,村级后备干部比较充足。   全村占地面积6000余亩,耕地面积有1600余亩,山场面积2700余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200余亩,经济作物面积400亩。村主导产业为农业,粮食主要品种是水稻,粮食年产量达500吨。塘背村地理区域占优势,水草资源丰富,山林灌木丛生,土地面积之广,现有经济林1600多亩,主要以油茶为主。  


城溪村特产大全




城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