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岗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管辖。位于新林区境东北部,东北与塔河县毗邻。镇0距区0驻地45公里。翠岗,为“碧绿长青的山岗”之意。1958年开始筹建翠岗林场,1965年建成投产,隶属新林林业公司管辖。1967年改称翠岗公社,隶属新林区(林业局)管辖。后将翠岗公社又改为翠岗林场。1987年4月,设置翠岗镇,为林区城镇,与林场实行“政企合一”。全镇总面积1594平方公里。经济以营林为基础,以木材生产为重点。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81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12人;回、满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镇0驻地翠岗林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594平方公里 | 232704 2 | 165000 | -- | 查看 翠岗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宏图镇 |
宏图镇隶属新林区管辖。位于新林区境西南部,西、北两面与呼中区毗连。镇0距区0驻地20公里。1968年建立红卫林场,隶属新林区管辖。1970年改称前进公社。1981年以境内火车站名改为宏图林场。1987年4月,设置宏图乡。1991年3月,改设宏图镇,实行“政企合一”。全镇总面积809.7平方公里,以木材生产为主。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38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36人。镇0驻地宏图村。 |
碧洲镇 |
碧洲镇隶属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管辖。位于新林区境西北部,西与呼中区毗连。镇0距区0驻地35公里。“碧洲”,因境内多樟子松而得名。原本属于呼玛县管辖的林区,1958年开始筹建碧洲林场。1965年建成投产,并改称碧洲公社,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公司管辖,1967年改隶新林区(林业局)。1970年复又改为碧洲林场。1987年4月,在原址设置碧洲乡。1991年3月,改设碧洲镇,实行“政企合一”。全镇总面积913.7平方公里,森林资源丰富,以木材生产和加工为主,产品远销全国和世界各地。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52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72人;满、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镇0驻地碧洲村。改革开放后,由于木材砍伐生产逐渐接近饱和,经济逐年下滑,很多人搬迁至他省市,年轻人考大学毕业后基本上直接在外省市就业,没有考上大学的也基本都到大城市打工,以至于碧洲镇人口逐年减少。 教育上,原有碧洲中学已于2002年与新林二中合并,在碧州镇目前只有碧洲小学。 |
塔尔根镇 |
塔尔根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管辖。位于新林区境北端,西北部和东北部与塔河县相连。镇0距区0驻地75公里。塔尔根,鄂伦春语,意为“塔头甸子”。原属呼玛县管辖的林区,1964年划归大兴安岭特区。1958年筹建塔尔根林场,1965年建成投产,隶属新林林业公司管辖,1967年隶属新林区(林业局)。1968年改称卫东林场,1970年改为塔尔根公社,1981年恢复塔尔根林场名称。1987年4月,设置塔尔根乡。1991年3月,改设塔尔根镇,实行“政企合一”体制。全镇总面积623.9平方公里。以营林为基础,以木材生产为重点,开展综合性经营。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30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82人;蒙古、满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镇0驻于镇内。 |
大乌苏镇 |
大乌苏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管辖。位于新林区境西部,西与呼中区毗邻。镇0距区0驻地15公里。以大乌苏河得名。大乌苏,鄂伦春语,意为“大水的地方”。1958年筹建大乌苏林场,1965年建成投产,隶属新林林业公司管辖。1967年改名立新林场,隶属新林区(林业局)管辖。1970年恢复大乌苏林场名称。1987年4月,设置大乌苏镇,为新兴的“政企合一”的林区城镇。全镇总面积817平方公里,森林资源丰富,多为樟子松、落叶松等。经济以木材加工为主。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646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09人。镇0驻地大乌苏村。 |
塔源镇 |
塔源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管辖。塔源镇位于新林区境西南部,塔河上游纵贯全境,南与松岭区毗邻,西与呼中区相连。镇0距区0驻地25公里。 塔源,以塔河的发源地得名。1958年筹建塔源林场,1965年建成投产,隶属新林林业公司管辖。1967年改称塔源公社,改隶新林区(林业局)管辖,后将塔源公社改为塔源林场。1987年4月,设置塔源镇,是与林场政企合一的林业城镇。 塔源镇辖区位于伊勒呼里山顶部,全镇总面积1275.6平方公里。境内均为原始森林,以木材生产为主。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56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43人。镇0驻地塔源村。 -历史沿革 塔源是1958开始筹建的,当时正值国家第二次开发建设大兴安岭。那时的塔源被黑龙江省定为6个林业局之一,可惜当时由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而-下马。第三次开发大兴安岭时,这儿被命名为塔源乡,1986年才正式成立塔源镇人民0。现在,总人口还不到4000人。由于它是大兴安岭新林区一个政企合一的单位,因而,它也是新林林业局的一个林场。 别看这个小镇人口少,作为企业的一个林场,从1967年开始生产木材,到1988年的20年的时间里,就为国家生产木材270多万立方米。眼下,它已是一个集营林、防火、管护和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林场。 -资源丰富 塔源镇的地上地下的资源极为丰富,中草药、野生浆果、地下矿藏应有尽有,据说还有一座燃点非常低、用于尖端工业稀有的白煤矿。对此,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让人惊奇:70年代初,0中央国务院总理-在北京接见来访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田中角荣问周总理:你们中国大兴安岭的白煤矿年生产量是多少?能否少量出口给日本一些?周总理马上想到:这说明日本人远在30年代侵略中国时就已发现了大兴安岭有白煤矿!只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的投降而没来得及开采。 塔源镇人大代表带头养殖黑木耳 可我们中国人自己还根本就不知道在大兴安岭原来还有白煤矿!对此,有着丰富外交和谈判经验的周总理不露声色的告诉田中角荣:我国大兴安岭的白煤矿生产正常,我们目前采取的是计划经济政策,白煤不出口。尔后,周总理马上责令有关行业,到大兴安岭寻找那座白煤矿。很快,专家们在大兴安岭的塔源一带发现了那个白煤矿的具体位置。 |
翠岗镇 |
翠岗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管辖。位于新林区境东北部,东北与塔河县毗邻。镇0距区0驻地45公里。翠岗,为“碧绿长青的山岗”之意。1958年开始筹建翠岗林场,1965年建成投产,隶属新林林业公司管辖。1967年改称翠岗公社,隶属新林区(林业局)管辖。后将翠岗公社又改为翠岗林场。1987年4月,设置翠岗镇,为林区城镇,与林场实行“政企合一”。全镇总面积1594平方公里。经济以营林为基础,以木材生产为重点。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81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12人;回、满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镇0驻地翠岗林场。 |
新林镇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新林镇 新林镇隶属新林区管辖。位于新林区境中部,为新林区0驻地。原属呼玛县管辖的林区。1964年划归大兴岭特区管辖,翌年设立新林林业公司,1967年改为新林林业局,区、局“政企合一”。林业人口迅速聚集,形成自然镇。1987年4月,正式设置新林镇,为新兴的林业城镇。 新林镇辖境地势较平坦,总面积15平方公里,镇内建有6条马路。工业有林业机械修配厂、白灰厂、木材综合加工厂等。镇郊有耕地0.3万亩,以种植蔬菜为主。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44万人,共中非农业人口2.42万人;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4%。镇0驻地林城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