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遂川县 >> 戴家埔乡 >> 油坑村

油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油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油坑村简介

  油坑村位于现戴家埔乡驻地,久营公路贯穿而过,与本乡七岭村、大洞村和川桃村交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45户,1048人,全村占地面积8500亩,可耕面积746亩,其中水田面积360亩,山场面积714亩,年人均纯收入4380元。油坑村党支部现有5个党小组,党员28名。
  油坑村资源丰富,有各类竹木、药材和经济林,主要产业有茶叶、毛竹、油茶等,这里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是矿产开采的理想之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827210 343000 -- 查看 油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油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油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水东社区

  水东社区(原沙湖村)位于江西省遂川县西部边陲,中草药产地湖洋顶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村内有6个村小组,总人口:325人,于2003年起实施整体移民搬迁至戴家埔乡七岭圩镇。沙湖村亦更名为水东社区。  

油坑村

  油坑村位于现戴家埔乡驻地,久营公路贯穿而过,与本乡七岭村、大洞村和川桃村交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45户,1048人,全村占地面积8500亩,可耕面积746亩,其中水田面积360亩,山场面积714亩,年人均纯收入4380元。油坑村党支部现有5个党小组,党员28名。   油坑村资源丰富,有各类竹木、药材和经济林,主要产业有茶叶、毛竹、油茶等,这里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是矿产开采的理想之地。  

大洞村

  大洞村位于戴家埔乡东部,是进入戴家埔乡境内的第一个村,距现乡政府驻地――七岭圩镇4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共268户1098人.其中村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21人。   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林业、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等为主,境内有企业遂川县利民二级电站。  

七岭村

  七岭村位于戴家埔乡中部,坐落在戴家埔乡政府所在地,东临油坑村,南临戴家埔村,西临阡陌村,北临大洞村,全村现有总人口388户1496人,有17个村民小组。   七岭村现有耕地面积864亩,其中水田面积672亩;山场面积5430亩,现有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28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较薄弱,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茶叶、水稻为主。  

阡陌村

  阡陌村位于江西省遂川县戴家埔乡的西南边陲,江西省第一高峰“南风面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距井冈山30千米、炎帝陵35千米、距离遂川县城80千米的路程、距离戴家埔乡政府10千米共有面积60平方公里,全村有17个自然村、330户1400余人,移民安置点一个、有通组公路12公里、硬化2.1公里。主产有林木,竹子,竹笋、茶叶,有国家级省级公益林20000余亩。水电储存量为6000KW,已开发4000KW,有基本农田125.01亩。2010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高标准茶叶林2000余亩。  

淋洋村

  淋洋村位于原戴家埔乡驻地,距现乡政府驻地――七岭圩镇12公里,距县城70公里,西部与湖南省炎陵县交接,是个典型的偏僻边陲小村庄,淋洋村现辖22个村民小组,共537户2180人,是戴家埔乡人口最多的村,现有耕地1335亩,人均0.65亩,大多为冷浆田,坡耕地,只能种植一季稻。淋洋村主要产业有茶叶、毛竹、油茶,茶叶种植目前已达5100亩,并引进江西井冈老仙茶厂,现在淋洋村的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已初步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油茶面积达1000亩左右。境内有3个小型水电站,村集体收入17万元左右,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为3700元。“十二五”以来,淋洋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近两年来,在肖玉兰副市长和市扶贫和移民办的挂点帮扶下,投入资金678.161万元,修通了4条长达8公里的通组公路,修建了总长1200米的河堤,兴建了两个移民点,共移民99户448人,对圩镇和石狮移民点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投资兴建了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立新村

  立新村位于戴家埔中部,距戴家埔乡政府10公里,南与淋洋村,东与福龙村,西与双桥岭村,北与川桃村相邻,全村现有总人口358户1348人,有13个村民小组。   立新村现有耕地面积1280亩,其中水田面积960亩;山场面积7860亩,其中茶叶面积1650亩,现有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2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较薄弱,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茶叶、水稻为主。境内有戴家埔乡南风面自来水厂1个及立新村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  

双桥岭村

  双桥岭村位于遂川县戴家埔乡西南部,距七岭圩镇7.5公里,距遂川县城80公里,东毗立新村和林洋村,南接清秀村,西连戴家埔村,北靠七岭村,久营公路邻村而过。双桥岭村现辖16个村民小组,共277户1142人,国土面积8900亩,耕地面积700亩,人均耕地仅0.6亩左右,大多为冷浆田,坡耕地,只能种植一季稻。双桥岭村主要产业有茶叶、毛竹和油茶,其中茶叶面积已达3200亩,并投资兴建了江西梦圆春茶业有限公司,现在双桥岭村的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已初步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毛竹林面积200亩,油茶面积300亩,境内有2个小型水电站,村级集体经济薄弱,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为3200元。   双桥岭村境内多为丘陵盆地以及高山地形,自然布局复杂,山势陡峭崎岖,村民居住分散,人均耕地不足,“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因此双桥岭村积极实施“移民搬迁、移民兴村”策略,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下,双桥岭村在久营公路边兴建了凉桥移民点,共移民搬迁36户176人。这两年来更是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共移民搬迁26户126人到县工业园区。移民搬迁后,大大加强了群众与外界的联系,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他们或是外出务工,或是学习新的谋生技能,纷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福龙村

  福龙村位于戴家埔乡东南部,距乡镇府驻地七岭圩镇约20公里,距离淋洋圩镇10公里(原戴家埔乡政府驻地)10公里。在村级合并时,由原云龙村和福龙村合并为现福龙村。辖21个村民组,336户、全村总人口1468人。其中贫困户127户、427人,占全村人口的29.1%。在贫困户当中低保户68户,8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06%。2014年农民人口纯收入2500元。主要经济来源农业和劳务输出、农业产业以水稻、油茶、毛竹、茶叶为主,其中油茶达2000余亩,全年茶油产量可达30000斤以上,毛竹面积2000余亩、茶叶面积1200余亩(其中连片达到50亩以上的300亩),其余的以户分散种植。  

清秀村

  清秀村位于戴家埔乡最边远的村庄,距戴家埔乡政府20公里,东与淋洋村、西部与湖南省炎陵县、营盘圩乡;南与湖南省桂东县桥头乡;北与双桥岭村相邻。清秀村现辖区有14个村民小组,共259户1188人。   现有耕地秘面积1335亩,其中水田面积883亩;山场面积27800亩,其中茶叶面积984亩;现有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2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较薄弱,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茶叶、水稻为主。  

戴家埔村

  毛主席亲自命名的戴家埔村,地处戴家埔乡西南边沿,与营盘圩的桥头村和梅竹村交界,村委会距乡人民政府驻地6.5公里,是由原来的戴家埔村和双山村合并而成,属于“十二五”规划的扶贫重点村。全村共有党员28人,辖11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246户、1081人。   全村共有水田420亩(人均面积仅0.39亩),旱土102亩,山场13500亩,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茶叶,林业,种养殖业及外出务工等,人均收入达2600元。  


油坑村特产大全




油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