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嘉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就是千里赣江边的一个重要商埠。自古便享有“走上走下,不如百嘉”的美誉。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四海物产汇集,商贸市场繁荣,成为远近集贸中心,建有商铺一百多家,百嘉之名由此而得。
百嘉城镇因镇治搬迁而新建。现址原为一荒山。规划面积为1.27平方公里,按照“一镇两线三区”的总体布局,以南北向的杨万公路和东西向的百韶公路为两条主轴线,分为行政服务区、商贸经济区和历史文化区三个区。近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百嘉城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城镇落户居民400余户,在建户40余户。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年均300余万元,完成主要道路和街道硬化2000余米,硬化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安装路灯60余盏,主要道路已经实现了全硬化、全亮化,供水、排污、垃圾中转及处理、水冲式公厕、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而完善。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城镇管理,做到建管并重。制定了《百嘉城镇管理运行机制试行办法》,形成了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居委会、街长三级管理机制,自来水供应、垃圾清运中转填埋、集贸市场管理都实行了市场化运作,都分别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队伍,确保了城镇日常的管理和服务正常有序。近几年先后获评为省级卫生示范城镇和全市十大魅力乡镇。
2009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打造千年古镇亮点,重现商贾云集重镇”的目标不动摇,策应井冈山梯级电站建设,实行新城镇扩张和老城镇改造并举,加快推进文化休闲广场建设,加快仿古街、怡园小区两大宜居小区建设,同时,继续大力探索整顿农村宅基地工作,规范规划区内农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力争年内实现土地交易面积10000平方米、城镇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10000平方米三个突破,做美做靓百嘉城镇,为成功申报省级、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作出不懈努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86万人 | 103.33平方公里 | 360828104 | 343000 | 0796 | 查看 百嘉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百嘉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百嘉村谷歌卫星地图 |
九贤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九贤村谷歌卫星地图 |
栋背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栋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塘上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塘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廓埠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廓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
慕塘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慕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夏江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夏江村谷歌卫星地图 |
竹园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竹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黄南村 | ·万安县旅游·万安县特产·万安县十大特产·万安县十景·万安县 | 0 |
---- |
查看 黄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芙蓉镇 |
万安县辖镇,县府驻地。1949年成立街人民政府,1952年改称城关镇,1961年改城关公社,1972年复设城关镇,1984年改称芙蓉镇。位于县境中部,赣江东岸,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2.5万。镇政府驻县城建国路。为泰万路终点,万(安)顺(峰)、万(安)下(造)公路起点。有赣江水运码头。辖城内、城郊2居委会和芙蓉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食品加工、农机修理、水泥、造船、橡胶、印刷、编织等厂。有商贸和饮食服务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万安水电站在境内东南惶恐滩头。. |
五丰镇 |
万安县五丰镇地处赣江西岸,现辖13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国土面积227.1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54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4828户。属于江西省百强中心镇和吉安市扩权强镇试点镇,吉安市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吉安市生态优美乡镇,财政总收入连续5年列入吉安市30强乡镇,多次被评为吉安市文明单位,江西省优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012年被列入全国人口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2014年荣获全市扩权强镇工作三等奖,2015年荣获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优秀乡镇(一类),全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优秀乡镇,连续六年位列全县乡镇综合目标管理考评前两名,2016年荣获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市“五民”乡镇党委、全市党管武装先进乡镇、吉安市文明村镇及全县脱贫攻坚、社会稳定、信访工作、安全生产等多个奖项和荣誉,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获县委、县政府嘉奖。 五丰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有唐代文物江南少有的天龙山舍利塔,有明代文物邓林思成堂,有宋代文物白沂“飞来塔”,有邓林明代进士、右副督御史、南京刑部尚书刘孜古墓等历史遗迹。 五丰区域位置优越。“万夏公路”、“万七公路”、“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互通口距西港物流园不足百米,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毛竹、钨矿资源丰富,毛竹林达4800公顷,素有“毛竹之乡”之美誉。形成了以毛竹种植、肉牛养殖、井冈蜜柚种植三大产业为主,西源腐竹、白沂葡萄、云洲蔬菜、棉津片区水稻制种等多种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无公害大棚蔬菜、花卉苗木、葡萄、李子、柑桔、井冈蜜柚、竹荪菇、西瓜、生猪、大水面养殖等产业已成规模。 1958年设五丰公社,1968年并入城关公社,1972年复设五丰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位于县境中部,境跨赣江东西两岸,面积140.4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松关。赣江由东南向西北流贯,遂川江流经西北边缘。泰万公路经此。辖五丰、金塘、建丰、光明、龙溪、云洲、东城、中洲、月明9个村委会。东南属山区,中部和西北部为丘陵。农业主产水稻、蔬菜,副食品以生猪、禽、淡水鱼为多,盛产花生、大豆、甘蔗。月明一带盛产竹、木。乡镇企业有电器节能灯、机砖等厂。县鱼种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西万安水力发电厂在境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中将王辉球出生于此。 |
枧头镇 |
枧头镇位于万安县东北部,东界泰和县、南接兴国县、西连芙蓉镇、北邻窑头镇,镇驻地距县城14公里,总面积250.2平方公里,人口2.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9万人),耕地2.9万亩,山地面积27.4万亩,森林覆盖率73%。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装机容量1300千瓦的蕉源水库和装机容量2500千瓦的芦源水库镶嵌其中。 枧头镇是省市闻名的农产品主产区,国家商品粮、油、猪供用基地,素有“万安粮仓”和“肉牛之乡”之称。“玉树”牌肉牛畅销东南沿海城市,“千色韵”牌蜂蜜产品供不应求,鸿西农业蔬菜基地建成投产,种植品种多样,畅销全国各地,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肉牛、蜂蜜、家兔、蔬菜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枧头镇工业企业蓬勃发展,万安县恒泰钨业有限公司是吉安市唯一生产“恒泰”牌钨系列产品的企业,年产值达到3500万元;井冈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万隆”牌锅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仙潭”牌矿泉水是远近闻名的长寿山泉饮用水;投资2000万元的鸿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即将投产。 枧头镇旅游资源丰富,其佛教旅游胜地是市级重点名胜区,以天湖山、东华山的灵寺仙庙、百年银杏、高山草甸、山花烂漫而著称,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境地。 枧头镇是苏维埃革命老区,诞生了匡裕民、肖前等开国将军。毛泽东、曾山、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奋战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1930年,肖克在枧头镇横路村创建了江西红军独立第五师,开展武装割据活动和扩大红军队 |
窑头镇 |
窑头镇位于有全国五大商品粮基地之称的吉泰盘地的南面,东与泰和县与万安县枧头镇接壤,南临百加镇,西为有赣江明珠之称万安水电站的下游流域,距万安县城25公里。千里赣江流域经南北,万泰公路穿越腹地,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全镇共有十四个行政村,224个村小组和一个居委会,人口29866人,耕地面积51279亩,可养水面近6000亩,国土面积123.44平方公里,是全市传统的农业重镇。 窑头镇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远有明朝两京上卿张鸣冈,近有开国大将军罗友林、肖元礼。伫立在横塘村的张鸣冈牌坊、明朝古铜钟和赣江边的古樟群成为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近年来,在党改革开放及“多予、少取、放活”的惠民政策的带动下,窑头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负重奋进、以特色农业为龙头,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主导,以圩镇建设为突破,农、工、贸齐头并进的现代化大镇形象逐步凸现。优质稻米受到广东、福建客商的亲睐;全镇猪—沼—鱼(果)的种养模式已成规模,生猪养殖万头村、千头组比比皆是;以玻璃红鲤、彭泽鲫、大狗鲶为主的特种养殖远近闻名;巨峰、藤稔葡萄远销到南昌、九江,脐橙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荣获省农特产品博览会脐橙类银质奖和绿色食品称号。到目前为止,全镇共有水果近6000余亩,特种水产养殖5000亩,年生产生猪8万余头,大型工农业企业39家,个体工商户230多户,尤其是以商贸大市场和启明街为主体的圩镇建设,带动了圩镇的美化、绿化、亮化进程,优化了全镇投资环境。一座现代化的乡镇在赣江之滨悄然兴起。. |
百嘉镇 |
百嘉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就是千里赣江边的一个重要商埠。自古便享有“走上走下,不如百嘉”的美誉。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四海物产汇集,商贸市场繁荣,成为远近集贸中心,建有商铺一百多家,百嘉之名由此而得。 百嘉城镇因镇治搬迁而新建。现址原为一荒山。规划面积为1.27平方公里,按照“一镇两线三区”的总体布局,以南北向的杨万公路和东西向的百韶公路为两条主轴线,分为行政服务区、商贸经济区和历史文化区三个区。近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百嘉城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城镇落户居民400余户,在建户40余户。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年均300余万元,完成主要道路和街道硬化2000余米,硬化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安装路灯60余盏,主要道路已经实现了全硬化、全亮化,供水、排污、垃圾中转及处理、水冲式公厕、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而完善。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城镇管理,做到建管并重。制定了《百嘉城镇管理运行机制试行办法》,形成了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居委会、街长三级管理机制,自来水供应、垃圾清运中转填埋、集贸市场管理都实行了市场化运作,都分别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队伍,确保了城镇日常的管理和服务正常有序。近几年先后获评为省级卫生示范城镇和全市十大魅力乡镇。 2009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打造千年古镇亮点,重现商贾云集重镇”的目标不动摇,策应井冈山梯级电站建设,实行新城镇扩张和老城镇改造并举,加快推进文化休闲广场建设,加快仿古街、怡园小区两大宜居小区建设,同时,继续大力探索整顿农村宅基地工作,规范规划区内农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力争年内实现土地交易面积10000平方米、城镇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10000平方米三个突破,做美做靓百嘉城镇,为成功申报省级、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作出不懈努力。 |
高陂镇 |
高陂镇位于万安县西北部,东依韶口乡,南靠潞田镇,西接遂川县双桥镇,北连泰和县苏溪镇,是中国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2016年获得吉安市“六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吉安市第八届文明单位、全市农村清洁工程工作优秀乡镇、2015年度乡镇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优秀乡镇等荣誉称号。全镇总面积125.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436亩,其中水田16741亩,旱地695亩;林地面积129600亩。总人口15101人,109个村民小组,下属1个党总支、20个党支部,其中农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465人。全镇辖区下东、高陂、符竹、泗源、象湖、谷中、彭门、沔坑、岽上9个村委会和圩镇居委会, 圩镇距县城25公里,离泰和火车站40公里,距井冈山机场40公里,距赣州机场90公里,距大广高速公路韶口互通5公里。105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全长10公里。境内主要河流有蜀水河,发源于井冈山南风面,流经遂川县由西南流入高陂,经彭门、谷中、象湖、沔坑4个村流向泰和县入赣江,境内全长14公里。 高陂镇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2015年先后承办2届全国农民画展,田北农民画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景点,2015年被评为全省“十大休闲旅游小镇”。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煤、铜、铁等,储量大、品质优;土地中富含硒元素,富硒农业渐成规模,联正农业万亩井冈蜜柚基地、绿丰果业南丰蜜桔基地、丰园葡萄园等龙头企业小有名气;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70.2%,曾获“江西省造林绿化最佳乡”称号;野生动物品种多样,果子狸、豪猪、野猪等野生动物养殖技术成熟,规模较大,2014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果子狸养殖之乡”。 近年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扩权强镇为总抓手,紧扣“文化强镇、旅游兴镇”这个发展定位,突出抓好乡村休闲旅游、野生动物养殖、富硒果蔬种植三大富民产业,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扶贫攻坚、小城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合力共建繁荣秀美幸福新高陂。 |
潞田镇 |
万安县辖镇。县木材生产基地之一。1949年为潞田、银塘等4乡,1958年合设潞田公社,1961年分设潞田、排溪公社,1966年合并复称潞田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镇政府驻潞田圩。距县城25公里,面积153.6平方公里,人口1.7万。境内西部为山区,东部为丘陵。赣江自南而北流经东部。105国道横穿镇境。辖潞田、楼下、银塘、东村、邹江、大坑、读堂、高坑、下石、田心、寨下、长坪、关石13个村委会和圩镇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山区以营林为多,产木材、油茶,蜂蜜,副食品以生产生猪为主。乡镇企业有铁锅、纺纱、藤器等厂。. |
沙坪镇 |
沙坪镇地处万安南部,东临赣江,南与弹前乡、夏造镇接壤,西与遂川碧州镇交界,北与五丰镇相连,距赣州市40公里、赣粤高速公路20公里、105国道18公里。全镇国土总面积131.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3万亩,山林地14.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可养水面1万亩。辖1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820人。 沙坪镇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境内资源丰富,特色产业明显,蕴含丰富的钨、铁等矿产资源,是赣中南著名的水产之乡、毛竹之乡、富硒大米之乡、小水电之乡,属万安西南板块的商贸物流中心。座落在我镇境内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奋笔题词的造口壁、赣江水域长桥库汊4000亩水面和著名爱国忠臣胡诠后裔居住的观山胡氏古村闻名海内外,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进入“十一五”规划新时期,沙坪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镇、开放兴镇、生态立镇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个经济繁荣、生态优美、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新沙坪必将在万安南部快速崛起。. |
夏造镇 |
万安县夏造镇,地处万安县最南部,为吉安、赣州两市四县五乡交汇处,是周边地区农产品商贸交流集散地,素有吉安市“南大门”之称。105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000多人,耕地面积1.53万亩,山地面积16万亩。镇内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主要矿产品有花岗岩、钨矿、稀土;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森林覆盖率为68%,茶油产量每年可达20万公斤,果业、西瓜、早蔬菜已成为兴镇富民的主导产业,镇办乌龙潭电站装机容量650千瓦。流坪果园、檐坑果园已成为全镇最大的果业生产基地。“纽荷尔”脐橙、晚秋西瓜、反季节蔬菜、良种猪和肉牛等种养业已达到一定规模。地处105国道旁的夏造商贸小区和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是重要的边际贸易市场。 近年来,夏造镇党政一班人带领全镇人民,立足本地资源,发挥地理优势,抢抓机遇求发展,攻坚克难图创新,基本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积极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壮大乡级财政,到2007年底,五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706.6483万元。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吸纳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自我滚动发展。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600 余万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到2007年底,全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520元。二、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现。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两个重点,引进了永威塑胶、万江化工、神龙威酒业公司、永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玻璃制品厂等几家上规模的知名企业入驻县工业园。同时,通过盘活镇属企业存量资产,采取-、厂房租赁、征地建设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先后引进或改造加鑫矿业、稀土矿、青龙潭电站、流坪果园(脐橙)等企业,初步形成了企业强镇的战略架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全镇7个示范点累计完成投资220多万元。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优势产业规模。近年新增果园面积2000余亩,区域种植优质富硒大米6000亩。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夏造圩镇 “生态商贸街”初具规模,柏岩“圩镇移民小康街”已成雏形;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新修水泥村道公路9条41.52公里,环乡公路通车目标基本实现;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学生公寓楼及中小学蓝球场等。三、精心打造和谐平安夏造。组成流动综治工作室和民情恳谈室,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四、以人为本勤奋作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开展创评“文明村镇”、“文明信用农户”等活动,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及其它休闲娱乐场所,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流源村的文化读书室藏书达4000多册,上造村的村落社区,柏岩村的股子灯等成为夏造镇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五年多来,夏造镇先后荣获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30多项。 夏造镇前身为柏岩乡,1998年8月,改柏岩乡为夏造镇,镇政府迁址105国道旁的夏造村。 |
罗塘乡 |
罗塘乡位于万安县中西部,东临赣江与百加镇隔江相望,南接五丰镇,西界遂川县雩田镇,西北与潞田镇接壤。国土总面积64.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392亩,山地面积43980亩,可养殖水面4600亩。辖区内有6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3522户,总人口14841人。罗塘乡以罗塘湾得名。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罗塘下街因地处遂兴江口,设遂兴镇,赣江江面舟楫往返,商贸相当繁华,是万安县有名的商埠之一。乙卯(1915)年特大洪灾,遂兴镇大批遗存被洪水冲毁,现仅剩残垣断壁。罗塘自古人文鼎盛、英杰辈出,嘉靖间奇富进士罗良,官居大仆寺正卿,大中大夫。罗塘还是万安暴-动的策源地,大革命时期,造就了曾天宇、刘光万、刘冰清、文章等一大批革命英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康克清的故乡。这里有康克清旧居、曾天宇烈士纪念碑、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村背会议旧址、石灰桥烈士就义处等许多红色旅游景点,近年慕名前来参观、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建国初,罗塘属六区;1956年3月撤区并乡后,设罗塘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改称罗塘公社;1967年“文革”时公社成立革委会,1972年改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至今改为乡镇制。 罗塘乡交通便捷,物产丰富。罗塘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距大广高速公路(万安)互通口仅8公里,辖区内有云七公路、万潞公路东西、南北贯穿,罗龙、罗晓等公路相连,全乡通村公路硬化达100%;县工业园(二期)座落于嵩阳、奇富两村,规划面积5000余亩,其中4500亩已完成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并已有许多大企业纷纷进园落户投产。罗塘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除水稻、蔬菜、果树、生猪等常规种养外;村背萝卜以个大味甜而闻名;肉牛养殖规模日趋扩大;无公害青草投养的“罗塘草鱼”闻名于县。全乡水面资源丰富,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4座,塘坝506座,有效养殖水面3200亩,年产鲜鱼1080多吨,是万安县鲜鱼主要产区之一。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罗塘实际,做好四篇文章,即:围绕坚持一个中心(建设和谐平安幸福罗塘),打造两个品牌(红色旅游品牌、绿色食品品牌),推进三区建设(工业经济区、文化商贸区、农牧渔业区),做强四大产业(水产养殖、优质水果、草食禽畜、无公害蔬菜)的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继续强力推进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幅“全民创业,共建幸福罗塘”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拉开。 |
弹前乡 |
弹前乡地处江西省万安县南部,东临赣江,南与赣州市沙地镇接壤,西界下造镇,北邻沙坪镇,距赣州火车站60公里,105国道18公里,离万安县城42公里,离赣粤高速20互通口公里,全乡道路平坦,交通便捷。弹前乡为万安湖库区移民乡,全乡总面积为115.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8212公顷,田少山多,地形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山表植物稀少,矿石裸露。硅石、萤石、钾长石、稀土、钨、铜等矿石分布极广,且储量丰富。有已经省级检测各项指标均已达标的优质矿泉水资源。拥有库汊面积4500亩,小(二)型以上水库面积约700亩,中型以上围堰三座约为800亩。全乡总人口12394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弹前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有八百里赣江最好的库区湖——上洛花果湖,湖道三弯九折、湖面碧波荡漾、湖畔青山蜿蜓,更有龙上瀑布、梓林180米落差三叠泉和攀岩区、宋代尚书许贵墓以及大岩建于明末的佛教宝地东林寺、南宋岳飞挂靴石和武穆天下太平题字石、阳坑的清代太夫第、新桥的原始山水等风景名胜,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弹前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的富硒土壤、富硒大米、富硒西瓜经受了国家和省级的检测,已形成以天然富硒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为主和以“三水”种养等产业开发为辅的农业开发格局。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弹前人民曾以治山治水,敢于挑战自然的艰苦奋斗精神赢造了“远学大寨、近学弹前”的史赞。改革开放以来,弹前乡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结合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和资源等特色,形成了粮食、水产、水果、生猪、麻鸭等支柱产业。今年乃至将来,天然绿色富硒农副产品生产和深加工、西瓜产业及三水产业将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工业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也得到了发展,全乡现有工业企业7家,主要以矿产精选,水电为主,随着国家重点工程万安水电站第5号机组的正式投入运行,使电价可以享受到省价的优惠(工业用电0.53元/度),为工业的低成本生产注入了新的商机。弹前的多元工业体系将随之形成,并逐渐强大。 弹前乡社会稳定、民风淳朴、政府勤政,是一个投资兴业的好地方。. |
武术乡 |
武术乡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东南部。东与枧头镇、宝山乡相邻,南与涧田乡毗连,西临赣江,与五丰镇、沙坪镇、弹前乡隔江相望,北接芙蓉镇,是万安水电部主要库区乡。全乡总面积124.54平方公里,现辖龙尾、大岭、社田、稍坑、新蓼、大蓼六个村委会,75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347.91公顷,2012年底全乡总人口6364人,总户数1923户。 在这片富有灵气的土地上孕育了勤劳、善良、纯朴的武术乡人民,由于万安水电部蓄水的原因,境内人口居住相对疏散。全乡有丰富的竹木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3%,拥有毛竹林5600余亩,松林16000余亩,油茶林6800余亩,水面辽阔,适宜发展大水面规模养殖。蕴含着较丰富钼、稀土等矿产资源,极具较大的开发价值;拥有一座装机容量40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茅岭电站。悠悠赣江从其境内贯穿而过,雄伟壮观的观音阁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仿佛是镶嵌在千里赣江上的一颗明珠,每年三月、八月的庙会,游人如织,络绎不绝。赣江两岸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游客坐船沿江观光,仿佛置身于迷人的“三峡”风光之中。目前,武术交通便利,墟镇水路距县城30公里,陆路距县城50公里,车船两便。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武术乡人民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迈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 |
宝山乡 |
宝山乡是万安县东南部的中心乡镇之一,东与兴国县交界,西南与涧田乡、武术乡接壤,西北与枧头镇相邻,北与泰和县水槎乡毗邻。全乡总面积140.18平方公里,辖龙上、水南、黄塘、狮岩、宝山、石龙、安长(畲族少数民族村)、东坪8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2 万人,耕地面积 0.8万亩,山地面积 1.5万公顷 。境内有“红、白、黑”三大特产,即金丝小红枣(与玻璃红鲤鱼并称“万安双红”)、石灰石、无烟煤,盛产茶油、蜂蜜,有丰富的竹木、水利资源,境内建有宝洪、宝田、宝峰、星田等小型水电话。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至2007全乡年已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 近年来,宝山乡党委、政府围绕“转作风树形象,办实事顺民意”的工作目标,深入扎实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为民、富民的服务理念和本领;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全省乡镇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全市20强乡镇班子”、“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校”等荣誉,2004至2006年连续三年获全县综合目标管理考评第一名。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宝山乡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乡镇企业规模稳步壮大,公路、学校、水利、通讯、农村饮水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变,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营造出一种一心一意谋发展、开拓创新求突破的浓厚氛围。 创新孕育希望,凝聚产生力量,实干诞生兴旺。宝山乡党政一班人正以“团结进取、公正廉洁、求实高效、开拓创新”的饱满精神状态,带领着全乡干部与群众深入学习贯彻-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乡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优美、文明进步”的新宝山。 |
涧田乡 |
万安县辖乡。1949年为涧田乡,1958年设涧田公社,1968年良口、顺峰2公社并入仍为涧田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赣江东岸,乡政府驻益富。距县城50公里,面积121.2平方公里,人口1.4万。境内东北部高,西南部低。万(安)均(村)公路过境。辖涧田、益富、小溪、上陈、晓东、麻源、石田、里仁、良口、良富、高桥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产茶叶、茶油、桐油和土纸。乡镇企业有花炮、制茶、蜜饯、竹木工艺等厂。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钟汉华出生于此。. |
顺峰乡 |
万安县辖乡。县油茶主产区之一。1958年设顺峰公社,1968年并入涧田公社,1972年复设顺峰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乡政府驻金金庙。距县城38.5公里,面积44.5平方公里,人口0.8万。境内多山地,东南高,西北低。有顺(峰)涧(田)宝(山)公路与万(安)均(村)公路连接。辖陂头、石富、井溪、大龙、高坪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油茶。桐油、茶油为特产。乡镇企业以陶器生产为主。有林场、果园。. |
韶口乡 |
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韶口乡位于万安县赣江西岸,东与窑头、百嘉镇隔赣江相望,西南靠潞田镇,西北接高陂镇,东北与泰和县苏溪、马市镇接壤,乡政府驻地韶口村。全乡总面积138.84平方公里,辖黄鹄、田西、中舍、南乾、韶口、梅岗、泥塘、畔塘、大塘、星火、石丘等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96个自然村204个村(居)民小组。 韶口历史悠久,人文历史渊远流长。据清朝同治十二年《万安县志》载:韶口在县西北四十里(今韶口乡田西村境内),相传虞、舜南巡奏韶乐于此,有鸟千群环集,乐言与鸟鸣谐畅,众山俱响。从此,瑞溪在赣江的入口处被称为韶口。1949年8月万安解放,全县置五区,韶口为三区,区委书记王华中、贺传林、刘智、刘明鉴,区长贺传林、鄢仁义(副)、刘明鉴、许锦伦;1956年撤区并乡,韶口乡书记丁溢平、邱坚、许国宾,乡长丁溢平、何辉麟;1958年人民公社化,韶口公社书记许国宾、尹子谟、刘家道、赖基骥、郭久才、鄢礼焕、曾文益,社长丁溢平、张理汶、鄢礼焕;1966年5月文革开始,机构瘫痪,1968年3月成立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主任曾文益、曾广逢;1970年10,重建党委,书记兼主任曾广逢;1972年调整公社规模,书记曾广逢(兼管委会主任),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公社书记曾广逢、刘世渭、肖祖淳,主任曾广逢、刘世渭、肖祖淳、郭赐钰;1984年机构改革,实行乡镇制,韶口乡党委书记张宗煜、匡奕尧、刘远志、赵柔刚、肖玉兰、肖鑫、曾云。乡长肖修培、肖修桂、廖晓珍、张治潜、刘远志、陈建生、肖玉兰、匡良、黄天祯、肖小军、周自飞、张立平。现任乡党委书记周自飞,乡长刘志辉。乡党政班子其它成员有:韩维华、朱江源、钟婷、何君梁、刘东良、周祥、陈凤。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韶口独具特色的龙舟文化,“韶口—百嘉”民间龙舟赛一直延续至今,鲜有中断,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端午,韶口“龙舟盛宴”让赣江两岸百姓津津乐道。 韶口人口众多,是个移民大乡。2012年全乡总人口22289人4790户(其中:劳动力10016人)。韶口是个典型的移民大乡,全乡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2/3,其中库区、深山区移民占全县移民总数的1/6。该乡早期移民是源于历史战乱及灾难,来自浙江、河南、安徽、广东、福建、湖北、广西、江苏、上海等八省一市的移民杂居全乡各村(居),以石丘、泥塘等村居多;万安水电站库区6784名移民落户韶口。 韶口地势平坦,种植业发展迅速。韶口位于吉泰盆地与山地交汇处,以丘陵地带为主,全乡耕地面积3.46万亩、山地12万亩。该乡土地肥沃,主要种植水稻、花生、大豆。近年来,全乡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水果业发展迅速,井冈蜜柚、南丰蜜桔、脐橙等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截止2012年底,全乡果业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 韶口山塘水库众多,立体养殖业长足发展。全乡有1座小(一)型水库(建设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山口坑、四好、西光龙、立新、示范、反修、卫国、大坑、上南塘、车梅岗、畔塘、符家龙、陈家龙)、1200多口蓄水量在500立方米以上的山塘水库,有效水面养殖面积近10000亩,年产鱼达360多万公斤。近年来,以“水中养鱼,水面养禽、岸边养猪”为特征的生态立体养殖业迅速兴起,全乡生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户有200多户(其中: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有5户),年出栏生猪达4万头。 韶0通便利,商贸物流畅通。韶口素来是万安水陆交通的主要通道,赣江水道境内绵延8公里,韶口渡口曾是万安县两镇(潞田、高陂)一乡(韶口)5万多百姓进城的主要渡口之一。韶口东距县城16公里。西出105国道11公里,大广高速公路贯穿全乡8个村委会,长达18公里,高速韶口互通口座落在我乡田西村境内。便利的交通推动了商贸物流业的蓬勃发展,韶口互通口已成为大广高速沿线集餐饮、商贸、物流、汽修为一体的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