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村位于县城城北方向,距离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335户,1241人,有四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面积为44.7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目前全村在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发展经济作物,鼓励发展工商业和服务业,主动融入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商业环境,培育勤劳诚信守法村风,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60829100 | 343000 | -- | 查看 渡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凤林村 |
凤林村位于安福县城北泸水河南岸,为城北新区城中村,相邻县行政中心西侧,南距平都镇人民政府两公里.下设四个村民小组,319户农户,1331村民,村支部有党员36人,,现有耕地面面积249.48亩,其中尚能耕种面积有60余亩,剩余大部分均分布山冲,山沟,长期以来都荒芜,无法耕种,2012年全村村民被上级认定为失地农民. 为切实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依托城中村优势,先后成立了种养殖业,汽车运输,商贸流通,务工等多个互助组,通过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解决村民再就业问题. 村级财务实行村账乡管,每季度公示一次,上级下拔的惠农资金全部打款到户. |
浮山村 |
浮山村位于平都镇的南端四公里处,全村有八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80户1200人,党员27人,耕地面积2067亩。浮山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要产业。现逐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村级交通便利,各自然村的村道都已硬化,给浮山村的各项经济发展带来了优良的条件。 |
十里村 |
十里村位于安福县南郊五公里地段,东邻下路,南靠寮塘东岸村,西接浮山村,北连上里村,全村有十个自然小组,有农户268户,人口1166人,党员43人,拥有耕地2600亩,山林面积4600亩. 近年来,党支部从富民强村的目标积极向外争资跑项,充分利用十里村的人力资源,共争资两百多万元,在十里村楼下自然组建设了一栋850平米的村民活动场所和文化活动楼,及老年人颐养之家活动室,修建了七条水泥路,全长近五公里,使全村基本上主干路通水泥路,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支部针对十里村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优势,完成高标准农田水渠覆盖面积1200亩,并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充分调动全村党员为主体作用,以村民为支柱积极配合,大力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完善了一、四、五、七组的新农村建设,并建设了休闲广 场、篮球场、健身场,目前在楼下自然组正在进行“空心村”整治,列入明年新农村建设,逐步完善村民居住环境。 |
上里村 |
上里村位于平都镇政府南侧3公里处,拥有人口1362人,全村拥有耕地1951亩,由十个自然小组组成。 |
向阳村 |
向阳村位于平都镇南郊,距平都镇政府约2公里,由1个自然村构成,农户共有120户,465人,耕地面积345亩,林地面积193亩,以种植返季节蔬菜为主。近年来向阳村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积极向外争资跑项,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做用,大力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富民产业返季节蔬菜大棚种植,目前村级道路全部硬化,村庄内己安装路灯,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和村文化活动楼。 |
李家村 |
李家村位于平都镇政府南面,站前大道横贯李家村东西部。全村有八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10户李家村村民1253人。外地迁居村民共计1600余人,耕地面积有800亩。失地农民基本上是李家村一、二组村民。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莲藕、蔬菜、兼有几个中型养猪厂。张家山新农村建设是县城精品新农村点。 |
左家村 |
平都镇左家村位于县城东南部,为镇政府驻地,东接李家村,南接太源村,西邻横龙镇南田,北入城区。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由城郊村发展为城中村,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农户516户,1821人,党员39人,村支两委7人,林地面积约225亩,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善,主要种植水稻和蔬菜,大多村民以务工经商等为业。 左家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安福二中,城关中学,平都中心小学,晶宝幼儿园等学校坐落于此。清初文杰李淑英创建的莲花庵至今香火旺盛,信徒众多,村内五有堂,奉政公祠,含所公祠等古祠多栋,改革开放以来,全村考取大学人数达百人,文娱事业不断繁荣,有民间鼓乐队4支,龙灯队3支,狮灯队1支,在县城内小有名气。 当前,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调整农业 结构,引导发展经济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发展工商业 和服务业,主动融入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环境, 培育勤劳诚信守法村民,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下路村 |
平都镇下路村位于县城南郊,距离县城5公里处,全村共有253户1021人,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1527亩,产业以种植水稻、烤烟及外出务工为主。 目前,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发展经济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发展工商业和服务业,主动融入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环境,培育勤劳诚信守法村风,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渡河村 |
渡河村位于县城城北方向,距离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335户,1241人,有四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面积为44.7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目前全村在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发展经济作物,鼓励发展工商业和服务业,主动融入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商业环境,培育勤劳诚信守法村风,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太源村 |
太源村位于平都镇政府西南郊区、距平都镇政府约三公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有农户360户,人口数1310人。耕地面积184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
山头村 |
山头村位于县城东郊,距离县城一公里左右,与蒙岗岭相邻,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24户,2630人,耕地面积2900余亩,,其中规划区为1---5组,规划区外为6--10组,全村大部分以农业为主,有200多名适龄青年在县工业园务工. 目前,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发展经济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发展工商业,服务业,主动融入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环境,培育勤劳诚信,守法的村民,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江南村 |
江南村位于县城蒙岗岭脚下,泸水和畔,距离平都镇政府3公里。全村共十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1600余人。 |
西林村 |
西林村位于安福县平都镇西北部,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1200余亩,耕地面积665.83亩。7个村小组,4个自然村,人口1026人。主要从事水稻和蔬菜种植。全村党员37人。 |
凤阳村 |
凤阳村地处县城,属城中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无耕地面积,擦花山场总面积2300亩,居民490户,人口1631人,村级主要收入来源是上级各部门补助收入,门面租凭收入和经营收入等,村民主要以运输,修理,餐饮,外出务工为主. |
罗家村 |
平都镇罗家村位于县城西郊,沪水河旁,辖13个村民小组,农户410户,村民1610人,党员43人,有耕地1050亩,林地2000亩,产业种植蔬菜,水稻,村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 当前,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村民在努力抓好农作物种植时,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群策群力,把村庄建设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
陈坪村 |
陈坪村位余平都镇政府东南郊区,距离平都镇政府约五公里,有1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农户为400户,人口数为1800人。总耕地面积306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
冻背村 |
平都镇冻背村位于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1公里,全村有11个自然小组,490农户,1800村民,耕地面积1350亩,林地面积450亩,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蔬菜为主,特色产业有井岗密柚,黄牛养殖,西瓜,花卉,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 目前,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发展经济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发展工商业和服务业,主动融入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为宜商环境,培育勤劳诚实守法村风,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神道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五家田村 |
五家田村地处县城东规划区泸水河大道百福门至湛田桥之间,全村四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300户,1300余人。从2010年至2017年,县政府为建设和规划需要陆续在五家田村征地近1100亩,现还剩余耕地830余亩,有一半村民系被征地农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