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安福县 >> 严田镇

严田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严田镇谷歌卫星地图)


严田镇简介

  素有“樟树之乡”美称的严田镇位于安福县境内的西乡,东邻横龙镇,南与寮塘乡交界,西与洋溪镇接壤,北靠泰山乡、章庄乡,距县城23公里,离武功山旅游景区、温泉山庄25公里,安莲公路和安宜公路两条省道在严田镇区交汇。全镇国土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6611户,全镇农业人口24657人,城镇人口近3000人。
   严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有在唐朝被誉为佛教禅宗七祖,青原山净居寺禅宗始祖的刘行思;有北宋被宋真子赐名为“通真子”的通天文学地舆之学、医术精湛的刘元宾;北宋至清代有举人进士53人;有精通英、德、法、日四国语言,担任过国民党宣传部长的彭学沛(对其故居已维修);有参加过长征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工程部副部长周绍光;曾任江苏军区参谋长、少将军衔、中央政协委员的童炎生;曾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少将军衔的张强生(对其故居已维修);曾任黑龙江的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津贴,为上海、哈尔滨纺织工业作出非常大贡献的彭乃瑶等。
   严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全镇拥有耕地面积2533.87公顷,山地面积15800公顷,林木蓄积量26万立方米,毛竹15万根,森林覆盖率68.7%。林业资源丰富,覆盖有松、荷、杉、槠等乔木,以及山苍子、毛粟等灌木。邵家村的樟树之王“八爪樟”、严田村的“五爪樟”闻名全国,龙云村的罗汉松为全省之最。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全年无霜期可达271天。境内有岩头陂水库(县管)、胜园水库(镇管)、梅垅水库、社上水库南北灌渠贯穿全镇辖区。
   严田产业深厚,资源丰富。农业产业支柱地位明显,以稳固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着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烤烟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农业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全镇种植面积2013年达13000余亩,种植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名,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特产西瓜、生姜、李子、花生、玉米、烤烟、香菇、木耳、人工灵芝种植等,其中油菜是主要经济作物,多次被上级评为“金花走廊”乡镇,西瓜、葡萄种植基地也正逐步形成。并于2008年引进井冈园林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至现在的井冈园林建设集团,以园林绿化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花卉苗木,2013年花卉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成为我镇的另一支柱产业。此外,还积极发展水产、畜牧、大棚蔬菜等产业,全镇已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的多元化格局。
   严田环境优越,服务到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招商环境,吸引一批特色企业落户。先后引进建成井冈园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武功山景观石有限公司、中小水力发电站7座、木板加工厂4家、粮食加工厂5家、机砖厂4家、电子厂2家、料石厂1家。县公安、交警、国税、地税、工商、农业银行、农村信用银行等部门均在镇上设立分局、支行。镇建有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保障、民政优抚、计生服务等岗位8个,着力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严田集镇靓丽,稳步推进。该镇按照镇区“三纵三横”规划格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镇区街硬化、绿化、亮化,按照庐陵风格将街道两旁200余栋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对街道人行道铺设花岗岩6000余平方米,改造排水排污管网800余米,安装路灯86盏,完成文化休闲广场建设,采取垃圾集中投放、统一收集和分类焚烧的方式,有效改善了镇村环境,通过新农村示范点实施“六改四普及”、“三绿化一处理”工程,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严田关注民生,保障到位。全镇中心小学1所、村小4所、教学点5所,在校学生1737人,教师89人;中心小学下辖3所民办幼儿园,3-5岁幼儿数808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579人,教师74人;卫生院1个,医疗室25个,医务人员101人。镇建有面积8000余平方米且设施齐全的敬老院,现有47位老人在安度晚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财政用于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明显增加。2013年共发放低保金105.6万元,发放医疗补偿金585.08万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金19.1万元,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61人;安排3510人员就业、再就业478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92.6平方公里 360829105 343000 0796 查看 严田镇谷歌卫星地图

严田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严田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平都镇

  平都镇为安福县治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7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725亩,森林面积53100亩,人口7.6万,辖19个行政村,155个村民小组,142个自然村。镇内有孔庙、东山文塔、洞渊阁、莲舫庵等名胜古迹,自古人才辈出,涌现出王庭王圭 、欧阳必进、王造时等历史名人。    平都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开放强镇、招商活镇、城建立镇、实干兴镇”的工作总体思路,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全镇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5年,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21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206.1万元,引进内资6772万元,外资50万美元,社会总产值达3.86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950元。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迅猛,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发展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规模已达1500亩,推出了以辣椒、苦瓜、茄子等为主导的无公害产品,通过了省市县三级的验收,获得了省农业厅的认证。继续扩大以韩国萝卜等为主要农产品的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规模继续壮大,达到320亩。随着两个蔬菜基地的辐射作用日益显现,全镇农业产业结构正逐渐向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组织实施了安成大市场、安成南路中段及文苑路小区等开发项目,认真配合县委、县政府抓好城北新行政中心、安福大桥、安城北路改造、安吉大道、农贸市场改造、科教文化广场等市政项目的建设。近年来城区面积扩大1.5平方公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余人,推动了全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镇74%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镇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区居委会建设得到加强,社我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家政服务、医疗卫生、职业介绍、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各社区正朝“创业型、人文型、安全型、服务型”社区发展,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基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切实有效,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风淳朴,呈现文明、祥和、团结的社会风尚,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西省文明乡镇”光荣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4—2005年度文明单位。.  

浒坑镇

  浒坑镇地处安福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距宜春市54公里,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座落在浒坑镇街道中心。全镇总面积82.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4.35万亩,耕地面积2100亩,人口2800余人,辖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8个村民小组。浒坑镇有近五十年的建镇历史,省道安宜公路穿镇而过,商贾云集,人杰地灵。镇内还驻有省属工业企业浒坑钨矿及镇直各单位40余个,各单位和家属房依山傍壁而立,夜间灯光如同繁星,颇具山区特色。镇区四面环山,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北部丫山,海拔1097米,为浒坑镇境内群峰之首。山势陡峭,风光怡人。这里盛产杉木、松木、毛竹,还蓄藏着丰富的钨、锂、锌、黄铁、辉铋等矿产资源,其中以钨和锂储量最大。    浒坑镇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加快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浒坑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养了养羊、药材、大棚蔬菜三个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养羊近千头,种植药材500余亩,大棚蔬菜面积近20亩,仅此三项每户每年增收近2000元。另外还积极培植了肉牛、三元杂交猪、商品鸭、鹅、果树等一大批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浒坑镇找准切入点,着力解决交通不便问题。2004年协助完成了省道严宜公路浒坑段的油路改造,并投资110万元新修了一条通垅上村水泥路4.06公里,2005年又投资110万元新修了通万源村水泥公路3.5公里。目前全镇已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油(砼)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开放型经济工作成效显著。浒坑是一个工业老镇,发展出路主要还应在工业上。近年来,浒坑镇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方式进行企业体制改革,搞活生产流通,盘活国有资产。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将招商引资列为“第一菜单”,创新思路,主动出击,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开放型经济工作近三年来一直名列全县前茅,不断实现新突破。    精神文明活动丰富多彩。1999年投资2万余元购置了一批新书和文娱器材,巩固了镇文化站获得的全省“百强文化中心站”称号。浒坑镇多方筹资1百多万建成浒坑休闲广场,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洲湖镇

  安福县辖镇。安福南部重镇和商品粮主产地。1950年为洲湖、王屯、百丈等10乡,1958年合设洲湖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设立洲湖镇。位于县境南部,镇政府驻洲湖。距县城29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3.7万。三面环山,东面平畴。陈山河及分(宜)文(竹)铁路、安(福)永(新)省道从镇区通过。辖洲湖街居委会及塘边、南汪、瑶岭、毛田、汶源、中洲、王屯、三湖、新英、塘田、樟洲、花门、瑶溪、石富、车联、三沛、厚里、百丈、槎源、深溪、诸桥、北山、花车、大亨2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棉花、油茶、生姜。畜牧以猪、牛为主。林业以松、杉、油茶、柑橘为主。镇办企业有有安福电器厂、安福医疗器械厂、建筑公司等,1992年安福电器厂评为江西省乡镇一级企业,其产品畅销全国。建有 W 吉安地区最大的农村集贸市场。有明代复真书院、三峰、天香、青冈等名胜。地属井冈山棉纺织厂在镇内。.  

横龙镇

  安福县辖镇。商品粮重要产区。1949年为横龙、管家等乡,1958年合设横龙公社,1968年并入平都公社,1972年复设横龙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设镇。位于县境西部,镇政府驻关王庙。距县城5公里,面积136.8平方公里,人口2万。南北皆山,中部为泸水河冲积平原。吉(安)界(化垅)省道与泸水河横贯镇东西。辖全村、枫塘、井头、洲里、壶丘、新屋、利田、院塘、横龙、井洲、东谷、庙下、路口、黄赋、石溪、盆形、南田、江背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油菜,产鲜鱼。林业以松、杉、蜜橘为主。煤、铁、石灰石、砂金储量丰富。火腿、复合肥、煤、铅笔是主要的乡镇企业产品。境内班竹庵、桃花洞是著名的名胜古迹。.  

洋溪镇

  安福县辖镇。县商品粮主产地。1956年为洋溪乡,1958年设洋溪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3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境西部,镇政府驻洋溪。距县城42公里,面积149.8平方公里,人口1.8万。南北皆山,中为泸水河冲积平原。吉(安)界(化垅)省道纵贯镇境。辖洋溪街居委会及新居、南安、横江、枧田、石山、合村、窑家、碷塘、上市、店背、樟溪、桥头、贯下、新村、牌头、塘里、黄桥、田里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五金修配、木竹制品等厂。多水电站。农业主产水稻、油菜,盛产西瓜、生姜、辣椒。林业以松、杉为主,产毛竹、油茶。吉安地区武功山林场在境内。安福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旧址在镇区老街。.  

严田镇

  素有“樟树之乡”美称的严田镇位于安福县境内的西乡,东邻横龙镇,南与寮塘乡交界,西与洋溪镇接壤,北靠泰山乡、章庄乡,距县城23公里,离武功山旅游景区、温泉山庄25公里,安莲公路和安宜公路两条省道在严田镇区交汇。全镇国土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6611户,全镇农业人口24657人,城镇人口近3000人。    严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有在唐朝被誉为佛教禅宗七祖,青原山净居寺禅宗始祖的刘行思;有北宋被宋真子赐名为“通真子”的通天文学地舆之学、医术精湛的刘元宾;北宋至清代有举人进士53人;有精通英、德、法、日四国语言,担任过国民党宣传部长的彭学沛(对其故居已维修);有参加过长征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工程部副部长周绍光;曾任江苏军区参谋长、少将军衔、中央政协委员的童炎生;曾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少将军衔的张强生(对其故居已维修);曾任黑龙江的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津贴,为上海、哈尔滨纺织工业作出非常大贡献的彭乃瑶等。    严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全镇拥有耕地面积2533.87公顷,山地面积15800公顷,林木蓄积量26万立方米,毛竹15万根,森林覆盖率68.7%。林业资源丰富,覆盖有松、荷、杉、槠等乔木,以及山苍子、毛粟等灌木。邵家村的樟树之王“八爪樟”、严田村的“五爪樟”闻名全国,龙云村的罗汉松为全省之最。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全年无霜期可达271天。境内有岩头陂水库(县管)、胜园水库(镇管)、梅垅水库、社上水库南北灌渠贯穿全镇辖区。    严田产业深厚,资源丰富。农业产业支柱地位明显,以稳固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着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烤烟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农业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全镇种植面积2013年达13000余亩,种植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名,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特产西瓜、生姜、李子、花生、玉米、烤烟、香菇、木耳、人工灵芝种植等,其中油菜是主要经济作物,多次被上级评为“金花走廊”乡镇,西瓜、葡萄种植基地也正逐步形成。并于2008年引进井冈园林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至现在的井冈园林建设集团,以园林绿化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花卉苗木,2013年花卉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成为我镇的另一支柱产业。此外,还积极发展水产、畜牧、大棚蔬菜等产业,全镇已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的多元化格局。    严田环境优越,服务到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招商环境,吸引一批特色企业落户。先后引进建成井冈园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武功山景观石有限公司、中小水力发电站7座、木板加工厂4家、粮食加工厂5家、机砖厂4家、电子厂2家、料石厂1家。县公安、交警、国税、地税、工商、农业银行、农村信用银行等部门均在镇上设立分局、支行。镇建有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保障、民政优抚、计生服务等岗位8个,着力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严田集镇靓丽,稳步推进。该镇按照镇区“三纵三横”规划格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镇区街硬化、绿化、亮化,按照庐陵风格将街道两旁200余栋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对街道人行道铺设花岗岩6000余平方米,改造排水排污管网800余米,安装路灯86盏,完成文化休闲广场建设,采取垃圾集中投放、统一收集和分类焚烧的方式,有效改善了镇村环境,通过新农村示范点实施“六改四普及”、“三绿化一处理”工程,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严田关注民生,保障到位。全镇中心小学1所、村小4所、教学点5所,在校学生1737人,教师89人;中心小学下辖3所民办幼儿园,3-5岁幼儿数808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579人,教师74人;卫生院1个,医疗室25个,医务人员101人。镇建有面积8000余平方米且设施齐全的敬老院,现有47位老人在安度晚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财政用于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明显增加。2013年共发放低保金105.6万元,发放医疗补偿金585.08万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金19.1万元,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61人;安排3510人员就业、再就业478人。  

枫田镇

  安福县辖镇。商品粮、商品牛重要产地,1958年设枫田公社,1984年改置乡,1993年设枫田镇。位于县境东部,镇政府驻枫田。距县城12.5公里,面积133.3平方公里,人口1.8万。吉(安)界(化垅)省道和泸水河穿境而过。辖枫田居委会及水西、洋田、车田、棉洲、排岭、曾石、枫田、红园、石岗、水车、梅林、洲上、松田、西园、岭下、新屋场、上田、双园、大分、高步、社布、白竹、桐源、扶田、大田、东塘2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兼种棉、麻、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枫田辣椒为江西省著名土特产。畜牧业以安福生猪、黄牛为主,是江西重要的商品牛基地。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河沙等。省属大光山煤矿、地区泥厂、县化肥厂在境内。“中溪八景”是县内著名风景名胜。.  

竹江乡

  竹江乡地处安福县东南部,东与吉安县里田乡交界,距吉安市37公里,乡域面积有86. 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6万。    竹江历史悠久,区位优越。境内洋口、城田村一带原是古安平县址所在地。自古水陆交通较为发达,商贾云集,贸易活跃。发源于武功山的泸水河由北向南流经乡境,一江澄碧如练的河水,生生不息地滋养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历来是漕粮主要运输线。同时,这里还是安福县城通往古庐陵官马大道的重要站口。如今,吉福公路纵贯境内南北,车水马龙,往来穿梭。一河一路交相辉映的交通构架,使竹江成为县境东部经久不衰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竹江生态良好,风光怡人。走进竹江,铺展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的美丽画卷。这里樟木苍翠繁茂,簇拥叠生,生机盎然;这里松林郁郁葱葱,连绵不决,美不胜收;这里村庄错落有致,小桥流水,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无不慨叹别有一番天地在人间,是休闲观光、赏景悦情的好去处。    竹江物产丰富,开明开放。农林资源较为丰富,有耕地面积2.09万亩,山林面积6.55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花生、甘蔗、西瓜等,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也有一定的规模。竹江先民常得风气之先,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思想开明,崇尚创业,目前有近一半农村劳动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有的在创业有成之后返乡创业,回报故乡。近几年,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在引进工业园项目的同时,成功引进了螺旋藻生产基地等一批农业开发项目。    改革开发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竹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没有大的改变,竹江仍属省、市贫困乡镇,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比全县水平低1463元,有4个村被列为“十一五”时期重点扶贫帮困村。天道酬勤,穷则思变。依靠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凭借全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将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的起点,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努力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实现“生态竹江、富裕竹江、和谐竹江”的奋斗目标。    竹江山青,泸河水甜,稻米香,松菇鲜,淳朴大方、热情好客的竹江人民竭诚欢迎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前来视察指导,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共谋发展。.  

瓜畲乡

  瓜畲乡位于安福县东北部10公里处,东与吉安县交界,南临枫田镇,西与山庄乡接壤,北与赤谷乡毗邻,紧邻县工业园区,武吉高速连接线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也成为安福县真正的“东大门”。    全乡下辖新安、金溪、赤岭、瓜畲、前村、田东、花园、青陂、诚门、对江、里湖等11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1万人,国土面积9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山林5.7万亩,素有“粮仓”之称,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石灰石、石英等,为瓜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持。乡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目前共有党员412名。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产业兴乡、开放活乡、生态美乡、村建靓乡”的理念,巧打高速入口乡镇、园区毗邻乡镇、新安麒麟西瓜三张主名片,构建秀美新瓜畲,打造园区后花园。    特色农业渐成规模。以新安村麒麟西瓜种植基地为龙头,重点打造“三培两带两服务基地”,现规模已达800亩,每亩纯收入达1万元,该基地也被评为2012年度全县“十佳三培两带两服务基地”;另外,新安村的百亩大棚蔬菜,瓜畲村的千亩花卉苗木基地,田东村的生猪养殖,城门、里湖等村的高产油茶已渐成规模,“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开放型经济成绩斐然。以开放型经济为主抓手,强化招商引资,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先后引进吉安宏泰纸品包装有限公司、汇纳液压、荣威电子、江西神工等企业落户县工业园区。与此同时,全力做好食品工业园的征地、拆迁工作,为集聚人气,推动集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秉承“建秀美新瓜畲,打造园区后花园”的发展理念,大力践行“崇文、正气、开放、图强”的吉安城市精神,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多点开花、整村推进,高标准打造了金溪、新安两个县级精品点和田东、雷家、塘下等多个乡级示范点,通过高速连接线把美丽乡村串起来,将高速连接线打造成为展现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风景线,几年来的美丽乡村建设让瓜畲乡的路变宽了、村变美了、民变富了,成为了全县“生态文明乡”。  

钱山乡

  钱山乡位于安福县西部边陲,与莲花县、萍乡市接壤。全乡国土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1.3万,著名的武功山就座落在我乡境内,以其秀丽斑斓的高山草甸、突兀峻峭的奇岩怪石、奇幻奥秘的静山幽谷、清澈甘冽的流泉飞瀑、天成画卷的湖光山色、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和悠远深邃的宗教文化,被誉为""人间天堂"",是赣中新兴的旅游胜地,极具旅游和开发价值。武功山主峰金顶在其境内,海拔1918.3米,为江西境内最高峰,是旅游休闲的最佳境地。.  

赤谷乡

  赤谷乡地处安福县北部,东临吉安县万福镇,北接分宜县,西南与山庄乡接壤。全镇辖赤谷、集丰、苍坑、陂头、田西、书山、黄屯七个村民委员会,55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乡总人口741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农业人口7108人,非农业人口310人。全乡总面积8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80000多亩,耕地面积14040亩,其中水田面积13515亩,旱土面积525亩.    赤谷乡在党委政府的“工业强乡、农业稳乡”的战略统筹安排和建设小康赤谷的蓝图规划下,以铁矿产业为支柱,2003年创造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安福县重要的税收来源,引起了县、市甚至省委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协助铁矿产业蓬勃发展。乡党委政府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分派各科级干部挂点各铁矿企业,直接联系,抓安全生产与协调与当地群众关系,帮助企业处理各方面的矛盾纠纷。目前已有六家年均产值5200万的大型工业企业,年创税收4500万元,占安福县总税收的25%,成为安福县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和铁矿企业的积极支持下,先后投入800多万元修建了从集丰—赤谷6公里多的6米宽水泥路,苍坑—陂头、田西公路等11公里多的水泥路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培育特色农业经济,带领广大群众勤劳致富。赤谷乡花卉培植个体户赵声驰的两株盆景获得省级奖励。乡党委政府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新兴特色农业经济增长点,于是花大力气扶持他发展花卉培育基地,以企业化模式发展,到今天已发展成拥有年产值10万元的个体企业;另外,赤谷乡由于山脉地势,陆续出现山羊养殖,不过是零星散乱的分散农户蓄养,乡党委政府却以重点特色农产品来培养,在陂头、苍坑两村试点形成了年养殖600只的山羊养殖基地。    帮助群众就业,企业化管理相关产业发展。随着铁矿企业发展迅猛,劳动力需求量也随着增加,在乡政府的协调下,当地群众纷纷进入铁矿企业工作,既解决了当地群众在外打工难的问题,又解决了铁矿企业劳动力的需求问题,种地的农民养成了上下班的习惯也可谓赤谷乡的一大特色。 乡党委政府成立了汽车运输协会,由乡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如统一向铁矿企业结算运输费用,协调运费涨降,处理运管、路政等方面纠纷等。.  

山庄乡

  山庄乡位于安福县北部,北与宜春市、分宜县接壤,距县城14公里,国土面积237.8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个林场,97个村民小组4391户,20107人。    山庄,山水秀丽,景色怡人,人文璀灿。境内有黄公洞、真济泉、聚仙岩、胡仙娘等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绝妙景观,有唐代的古驿道、明代的“大智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古代文化遗址,安福有名的“一门五进士”就出自“智溪名阀”的彭氏家族。山庄的村头田野,山水农舍,无不留下毛泽东、-、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该乡交通便捷,分文铁路、安分公路干线贯穿而过,荣溪、荷溪、笪桥三个村已辅设了水泥路,东头--下沙水泥路正在紧张施工中;程控电话进村入户,数字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通讯覆盖全乡;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村村通有线电视正在架设,各村落社区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    山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素有“东铁西金,南煤北竹”之称。林木资源以松、杉、竹、油茶为主,有林地面积15.3万亩,木材蓄积量28.9万立方米,其中毛竹林3万亩,有竹柏、红豆杉等珍贵树种。水源充足,流域总面积138.5平方公里,可供水电开发10多处,现已开发中小型水电4处。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铁、金、铅锌、稀土、石灰石、粉红大理石等,全乡有证煤矿6对,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煤炭储量位居全市首位;赤铁矿、褐铁矿蕴藏量也非常丰富,磁铁矿目前已在高丘、东合的两处勘探开采,品位很高;高坵巷口的大理石、双田焦石坑的金矿、铅锌矿也正在开发之中。此外,境内还有机砖厂5个,料石厂2个,铸造厂1个。    山庄乡正实施发挥“山、水、矿”三大优势,做好“林、竹、畜、药”四篇文章的经济发展战略。顺应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大搞山地开发,绿化荒山造林种果,培育支柱产业;搞好毛竹低改,开发传统的竹木产品,山庄的竹凉席、竹筒席,新鲜的冬笋、笋干,竹木制品等销往国内大中城市,颇受青睐;鼓励农民立足山区再创业,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和山羊、山鸡等特色养殖业;继续营造十里药材基地长廊建设,目前全乡已种植天麻、杜仲、白术、薄荷、黄姜等近1.5万亩。.  

洋门乡

  洋门乡于2002年元月由原洋门乡、石溪乡合并而成,属省定贫困乡,地处安福县最南端。总面积90.75平方公里。全乡共辖18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107个自然村,5399户,22586人。    洋门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共有耕地26400亩,2005年粮食产量16351吨。由农业带动养殖业,是该乡的一大特色,主攻生猪、肉牛生产,按照“养好一群牛,种好一片草,扶持一批人(村),办好一个场,致富一方人”的工作思路,采取“一到位、二扶持、三优先、四减免”的措施,重点扶持了一批专业户,建设了彭山科技示范园。2005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彭山肉牛生产基地共饲养肉牛近500头,出栏肉牛260余头,并带动了彭山、下陂、洋门等村饲养积极性,全乡肉牛出栏10507头,存栏17742头,生猪饲养量也达到了24000多头,肉牛养殖和生猪饲养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该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乌村的铁矿石,坊下村、槎江村的石灰石生产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全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698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110万元,农业总产值6875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365万元。    全乡的科教文卫、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全乡共有在校中小学生2158人,教师152人。近三年来,累计投入校建资金160多万元,新增校舍面积4000多平方米。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每个行政村都有合格的医疗场所,方便了群众就医。全乡共设了四处移动通信塔和联通通信塔,信号覆盖全乡所有地方。固定电话装机数量也达到了3000多户,通信畅通,极大促进了该乡的经济发展。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该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社会环境建设得到了很大改观。一是实现了村民自治,群帮群治。二是健全了综合治理能力,严格控制了刑事案件发生,社会治安稳定。三是加大了计划生育宣传,树立了生育新风尚。    立足乡情,放眼未来,该乡在“-”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植财源税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乡镇街道建设,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金田乡

  金田乡位于安福县南部,东与洲湖镇相邻;南与洋门乡相连;西与彭坊乡交界;北与严田镇相邻,距县城37公里,是南乡片之重镇。    全乡4883户,2.05万人,辖23个行政村,总面积17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7万亩,林地面积10.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丘陵起伏,多为木、竹、油茶、松树覆盖,安(福)永(新)公路、分(宜)文(竹)铁路穿过乡南部,金(田)柘(田)公路、金(田)石(溪)公路贯穿全境。    境内最高点海拔1084.9米,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全乡农业生产主种水稻、大豆、油菜、兼种瓜果、生姜等、南条(胡萝卜)、黄豆、茶油、肉牛为传统土特产。林业和水产资源丰富,全乡共有杉木材5.3万亩,蓄积量达30立方米,毛竹林1200亩,蓄积量9万立方米。目前,已引进深赣工艺品厂、江西实华铁路物资中转有限公司、吉安市伟业特种纸有限公司,其中工艺品厂生产的工艺品出口畅销日本。    近年来,全乡加大城镇建设步伐,投资兴建了农贸市场,自来水公司,新修了安永公路金田段1.2公里水泥路、并对公路进行了美化和亮化,提升了小城镇品位,有线电视网络、程控电话、GSM基站覆盖面逐年扩大,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乡现有中小学校13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小1所、初小11所) ,中心幼儿园1所。至2005年12月,全乡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806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08元,乡办企业12个,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新一届党委政府,坚持一个统领(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两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实力、活力、魅力“三力”金田,通过招商引资,稳粮促林,推动产业化,增加可用财力,进而壮大金田实力;通过集镇建设、发展贸易,创新机制推动创业,加强培训,引导务工进而提升金田活力;通过实施“五通一气一美化”和每年抓好“十件实事”完善基础设施硬件环境,通过加强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绿色生态等工作营造文明和谐环境,两者相结合进而增强金田魅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彭坊乡

  彭坊乡位于安福县西南边陲,距县城60公里,总面积165平方公里,总人口6882人,其中农业人口6398人,辖区内有9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和两个国营林场。耕地面积5625亩,林地面积24万余亩,是“甲于东南,弛名全国”的陈山红心杉原产地。2013年省环保厅授予全省生态乡镇。在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驻有5个军工“三线厂”企业,而后相继搬出。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小乡也能有作为的工作理念,在产业发展、开放型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和全乡百姓的赞扬。并连续三年荣获全县综合目标考评前三名。    彭坊是一个以林业和农业相兼的乡镇,为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乡里引入烤烟产业,灵芝、木耳、竹荪等食用菌产业,“井冈山蜜柚”工程,陈山红心杉苗木产业。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了全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为改变山区面貌,乡党委政府以集镇建设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完善“一河两岸三桥”集镇建设规划,做到规划先行;二是投资400余万元对集镇进行全面改造和美化亮化绿化及自来水建设;三是实施深山移民工程,进一步聚集集镇人气,通过建设把彭坊集镇打造成了一个秀美精致山区集镇。  

泰山乡

  泰山乡位于江西省境内最高的武功山东侧,距安福县城40公里,面积195.4平方公里,吉(安)--宜(春)公路穿境而过。全乡共辖7个村,86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10762人。    泰山乡素以林茂粮丰著称,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境内风光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森林覆盖面极广,林地面积近21万亩,其中竹资源尤为丰富,并有银杏、红豆杉、罗汉松等珍稀树种;全乡钨等矿产储藏丰富,水力资源充裕,境内文家温泉和武功山温泉度假村,以国内罕见的自然景观和地热水资源而享誉省内外。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全乡以“抓旅游 树新貌 壮实力”为思路,着力抓好毛竹、养羊、旅游开发三大产业建设;同时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温泉、水电开发热潮此起彼伏。南湾、社边、密江等电站相继投产发电,预计总投资9000多万元,装机容量达8000千瓦;武功山温泉山庄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点,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总投资1.46亿元的武功山国际温泉度假村正在紧张的施工当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安(下)文(家)旅游公路、宜严公路泰山段全面建成通车,总投资2800多万元的文(家)三(天门)旅游公路已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全乡提前实现“村村通”油路,有旅游特色的泰山街道已完成了前期规划和初步改造,集镇滨江路开发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崭新的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旧日拥挤脏乱的泰山街道已完全改观。   如今的泰山,蕴含着无限生机,也期待腾飞,热忱欢迎四方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寮塘乡

  寮塘乡地处安福县南部,距县城13公里,全乡总面积195.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6万亩,2.4万人口,辖18个行政村,212个村民小组,境内有县属国营谷源山林场、县林化责任有限公司、谷口水库等企事业单位。是市政府领导挂点帮扶乡。    历史文化深厚,自然资源丰富。自古人才辈出,是近代“安福三杰”之一彭文应故里,更兼风光怡人,西部祟山峻岭,天台山、神仙岭,南部书岗山屹立河旁,山顶有石平台,相传为陶渊明读书台,山下河宽水深,名为陶潭。天台山,神仙岭下的谷口水库为安福县第二大水库,水库蓄水量2835万立方米,是休闲观光的佳境。农业资源丰富,是安福县产粮大乡,耕地面积5万多亩,素有“粮仓”之称。地下有丰富的石灰石、粘土、石英、铁矿石、煤等矿产资源,其中以石灰石和粘土储量最大。    基础设施完善,乡村脱贫加快。全乡通达水泥公路近60公里,实现了8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重点实施了九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全乡有50%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20%的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兴建了沼气池,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集镇按“一河两岸”格局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公安、工商、通讯、邮政、自来水、学校等执法和公益服务部门设施配套齐全,特别是中学和中心小学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建设全市一流。   产业特色凸现,烤烟力跃万亩。可实现产值550余万元,农业特产税100万元,计划在五年内扩种至1万亩,为吉安市烤烟面积第一乡,力争跃居全省烤烟第一乡。肉牛年饲养量达1.2万头,为全市重点肉牛生产示范乡。蛋鸭、李子等传统产业在全县独具特色,其中肉鸭、蛋鸭及鸭蛋产量占全县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忠实践行宗旨,效能建设提速。乡党委政府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倾力“工作转向、服务贴近、效率提高”,在全县率先创办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将政府涉农各部门集中办公,建成“政务超市”服务,一门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同时加强机关软硬件建设,提升政府形象。    寮塘的发展,各级各届领导心血凝聚,寮塘的变化,市老建办、市计委等挂点单位功勋浇铸,寮塘的今天,全乡干群共同描绘,我们将以把寮塘建成为“三乡”目标,“烤烟富乡、工业强乡、城建旺乡、实事稳乡”为安福南部区域性小城镇、吉安肉牛生产示范大乡和全省烤烟产业大乡,为建设“烟叶寮塘、效率寮塘、富裕寮塘”而努力奋斗。.  

甘洛乡

  甘洛乡地处县境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南与吉安县交界,西与洲湖镇毗领,北与寮塘乡接壤。陈山河由南向北横穿乡境,沿河两岸系河谷平原。竹洋公路贯通甘洛乡,安(永)公路穿过甘洛乡。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座落在甘洛乡石陂村村头自然村,在陈山河旁,离安永公路2公里。全乡总面积为70.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4.8万多亩,耕地面积20717.6亩,人口1.2万人,辖10个行政村(合并后九个村),84个村民小组,69个自然村,现有农户2571户。    甘洛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古曾孕育了多少志士仁人和名噪一时的豪杰,直到今日仍然是人才辈出。自古就有刘铎、刘剑等历史名人。    甘洛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种稻谷兼种少量经济作物,是全县六个特困乡之一。2005年人均纯收入为1348元。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2626万斤,财政总收入为657749元,工农业总产值达7110万元。全乡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4座。甘洛乡历来以陈山河贯穿甘洛乡有划分为江南、江北,江北垅面靠谷口南江渠灌溉,不足部分靠电排在陈山河提水补充。    近几年来甘洛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开拓创新,使我乡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章庄乡

  章庄乡位于安福县西北部,东与山庄乡、横龙镇接壤,南与严田、浒坑镇毗邻,西与泰山乡相连,北与宜春市交界。境域面积27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乡政府驻地章庄村新街,吉(安)宜(春)公路穿境西部而过。距安福县城60公里,距宜春市区37公里。下辖三江、白沙、白云、章庄、塘溪、将坑、会口、留田、西坑9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223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6100余人,均为汉族。    章庄乡四周群山环绕,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的明月山主峰海拔1680米,山上奇峰叠嶂,风景秀丽,是避暑、旅游的好去处,东南部的郭山绵延近百里,最低点是会口村白沙坡海拔107.6米。境内杨思墓是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游览区,云海佛光、奇峰怪石、险涧飞瀑、黄山松群落均为江南一绝。气候凉爽湿润,年均温度16.6℃、一月平均温度10℃、七月平均温度27℃,年均降水量1712.9毫米。发源于明月山的郭水清澈透亮,由西北向东南蜿蜒流经全境,进入横龙镇,汇入泸水河,春夏季可放木排。章庄乡利用巨大高差蕴藏的水能资源,建有小水电站18座,满足了全乡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还输送到安福县电力公司网上。章庄是安福县著名的林业资源乡,有林面积21.24万亩,森林覆盖率85.9%,活立木蓄积量80万立方米,毛竹1100万根,占全县总数的1/3,是安福县活立木蓄积量最多的乡。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红心杉木、红心松木、台湾松、杂木、毛竹等,年产商品材6000立方米,其中珍稀植物60多种,红豆杉、铁杉、樟木、梓木、楠木、髻木、柏树、白栎等国家保护树种。全乡有1个国营七都林业分公司,11个乡村办林场。有乡办林产企业8个。此外花岗岩储藏量达数万立方米,钨砂储量丰富。    近年来,章庄乡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建“三民”乡镇好班子为载体,以服务“三农”为主线,以兴乡富民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政府制订了“以林养农、以林兴工、以林富民、开发绿色银行”的经济建设方针,先后办起了竹制品加工厂、钢刷厂、家俱厂、胶板厂、筷子厂、竹拉丝厂、粘粉厂、竹胶板厂等200多个企业,其产品深受用户欢迎,部分产品远销东南亚。.  


严田镇特产大全




严田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