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井冈山市 >> 龙市镇 >> 城北社区

城北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城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北社区简介

  城北居委会成立于1999年3月,隶属井冈山市龙市镇,东南与城南社区相邻,西与城西社区隔河相望,北与庄前村接壤,面积1.2平方公里,城乡杂居,下辖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741户3656人。其中社区自管党员16人,辖区内共有行政事业单位10家。井冈山法律联系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龙市敬老院等服务机构各1个、体育健身场所4处、图书室2个,更有闻名于世的会师广场(还有新建的塑胶跑道)。
  城北居委会的特点:
  一、义务教育的培训基地
  本居委会共有8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共计约五仟余名学生集中在此学习,同时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社区业务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自2008年城北成立城北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以来,每晚有上千余人集中在广场跳健身舞,在体育场打蓝球、乒乓球,每逢星期五、六都会在广场为居民放映电影,提高了居民的精神食粮,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城北居委会在龙市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以及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于2007年、2008年、2010年获龙市镇先进集体,2009年获井冈山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881101 343000 -- 查看 城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北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城北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北社区

  城北居委会成立于1999年3月,隶属井冈山市龙市镇,东南与城南社区相邻,西与城西社区隔河相望,北与庄前村接壤,面积1.2平方公里,城乡杂居,下辖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741户3656人。其中社区自管党员16人,辖区内共有行政事业单位10家。井冈山法律联系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龙市敬老院等服务机构各1个、体育健身场所4处、图书室2个,更有闻名于世的会师广场(还有新建的塑胶跑道)。   城北居委会的特点:   一、义务教育的培训基地   本居委会共有8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共计约五仟余名学生集中在此学习,同时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社区业务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自2008年城北成立城北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以来,每晚有上千余人集中在广场跳健身舞,在体育场打蓝球、乒乓球,每逢星期五、六都会在广场为居民放映电影,提高了居民的精神食粮,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城北居委会在龙市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以及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于2007年、2008年、2010年获龙市镇先进集体,2009年获井冈山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城西社区

  城西社区隶属井冈山市龙市镇管理,位于龙市镇城区西面,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7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750户。2800余人,其中自管党员20人。辖区内有井冈山市希望医院、宁冈中学、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宁冈宾馆等5家单位。   城西社区自1999年成立以来,以“弘扬井冈精神,争创文明社区”为目标,从基层设施建设入手,装修了办公楼,添置了办公设备,并建有服务中心和社区健身角。同时,强化社区功能,组建了社区治安、卫生等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民服务活动。为丰富广大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还成立了舞龙舞狮队、腰鼓队、锣鼓队、门球队等文体组织,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居民的文化品位。  

城南社区

  城南社区隶属井冈山市龙市镇管理,位于龙市镇城区东南面,面积2.6平方公里,有沿江路、会师路、沿前路、沿山路,龙东路等7个居民区组成,共有居民2143户,6224人。其中自管党员有37人,社区内有井冈山市龙市派出所,龙市交警大队,车站、林业公司、幼儿园、瓷厂等24个企事业单位。   城南社区自1999年3月成立以来,以“弘扬井冈山精神,争创文明社区”为目标,从基层设施建设入手,装修了办公室,添置了办公设备,并建有服务中心,同时,强化社区功能,组建了社区治安、卫生等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民服务中心,同时,开展了警民进社区,法律普及宣传进社区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居民素质,创造以人为本,和谐稳定的局面,2011年城南支部荣获龙市镇“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城南社区是个家,帮你、帮我、帮大家。  

龙市村

  一、龙市村概况   龙市村隶属于井冈山市龙市镇,是著名的“朱毛”会师所在地,建国后到2000年原宁冈县县冶就在龙市村,县市合并后仍是井冈山市第一大镇第一村,村境面积4.3平方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612户、2816人,拥有耕地面积1390亩,山林面积5000亩。   二、地理及河流   全村属丘陵地带,四季宜人,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最高山岭为龙江西岸的五虎岭,海拔392米,河流以龙江河为主,纳黄洋界及睦村两大支流在龙市交汇,汇聚成一条支流穿梭本镇境内向北流向赣江,河流得名龙江河。   三、红色景观   龙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里是伟人毛泽东同志在1928年2月开辟创建的中国唯一第一支工农武装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著名词句就是当时革命的标语,同年4月由朱德、陈毅统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部队在此胜利会师,得名“朱毛”会师,两军会师奠定人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得的步伐,正是这一伟大的会师以其后屡次军事的获胜带动了武装割据的发展,创建并发展中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也极大地强化了五百里井冈罗宵山脉的斗争,同时也成就了“朱毛”红军的伟大辉煌,“朱毛”会师奠定了井冈山人民的辉煌,井冈山——这一金字招牌是全市人民的荣誉,是外商投资者注册商标的冠名词。如今,在龙市村范围内保存了当时革命的遗址,有“朱毛”会师时的会师桥,红四军建军广场,红四军军部旧址,中国国防大学的前身——红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加外,有一些有意义的纪念设施,如井冈山会师纪念碑,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井冈山市根据地烈士陵园都座落在龙市村范围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后人寻迹革命脉搏和革命斗争的历史考究。   四、环境面貌   龙市村在建国后到2000年县市合并后,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个毛泽东同志初始建立的县冶,发展为经济、贸易、政治和文化中心,由一个房屋破旧市容不堪的旧县冶发展为全市工业强镇,旅游重镇、商贸繁华的湘赣边贸重镇,镇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交通、邮电、商贸、工业园等飞速发展,特别是“衡茶吉”铁路的修通、“井衡”高速的修通为龙市人民开启了幸福之门,也为八方宾客商易往来架起了便捷快速的交通纽带,特别是近几年新农村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旧旧的面貌荡然无存,村民安居乐业、全村村民正朝着幸福快乐、大井冈“红绿”并进的美好生活当中。   五、投资环境   龙市村几乎融入了城镇环境当中,无论是商贸、投资建厂、资源开发、旅游开发、农业开发都潜力很广,当地村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劳动力资源广,诚邀外商到本镇村投资开发,合作双赢,以温馨的诚意对待客商,广纳有贤有志之士到我镇考察投资,诚邀八方宾客来我镇观光旅游,共享红色会师圣地美好风光。  

石陂村

  石陂村地处龙市镇城区的近郊,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大村,全村共有530户2450人,其中党员50人.近几年,石陂村通过"倾力打造村级好班子,精心培育富民产业,努力实施民心工程,齐心创建文明社区",使全村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近3年来,石陂村党支部也连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支部".   一是倾力打造村级好班子.该党支部班子齐心协力,有较强的协作精神,组织生活正常,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如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卫平主动捐资4万元支持村里的新农村建设,又如,从市直科级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党员陈润生为改变村里的面貌,不但号召全家捐款1000余元,而且利用老关系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7000余元.   二是精心培育富民产业.村里组织部分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开发了百亩蔬菜、30亩雷竹种植以及生猪养殖等特色种养基地,带动和引导村民们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致富创业,同时,特地在引进的企业——奋进瓷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劳动就业基地,专门为全村300多名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   三是努力实施民心工程.为彻底改变村内脏、乱、差的状况,营造温馨、舒适的人居环境,村里结合新农村建设,从村民最关注的道路、环境抓起,组织村民捐款16余万元、向上争取资金30余万元,组织村民义务投劳2000多个劳动日,先后铺设了三个自然村的水泥路面和一条长3.7公里。  

庄前村

  庄前村位于龙市镇北侧,距镇政府3-4公里,320省道及挂线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龙江河绕村而过,使村庄与河水筑成一条美丽风景。   全村共有人口1700余人,农户370多户(含贫困户30户,失地100户),村两委班子共有11名,其中女性一名,党支部有28名党员,3名预备党员,全村有山林1370亩,原有耕地1840亩。2003年引进瓷城工业园区,征地800余亩,现有8家日用瓷公司坐落在村中,全村370户的剩余劳力都去瓷厂务工,平均每户1人弃农从工,陶瓷城的发展使全村村民生活得到更大改善。   为解决发展与自然的平衡问题,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设想,一手大力支持瓷业的发展与建设,一手抓村农业发展的配合性建设,使得瓷业在全村长久壮大,让全村村民享受到工业与农业和谐发展的甜果。2004年度获得先进单位;2007年度获得先进集体;2009年获得先进集体。   庄前村位于龙市镇北侧,距镇政府3-4公里,320省道及挂线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龙江河绕村而过,使村庄与河水筑成一条美丽风景。   全村共有人口1700余人,农户370多户(含贫困户30户,失地100户),村两委班子共有11名,其中女性一名,党支部有28名党员,3名预备党员,全村有山林1370亩,原有耕地1840亩。2003年引进瓷城工业园区,征地800余亩,现有8家日用瓷公司坐落在村中,全村370户的剩余劳力都去瓷厂务工,平均每户1人弃农从工,陶瓷城的发展使全村村民生活得到更大改善。   为解决发展与自然的平衡问题,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设想,一手大力支持瓷业的发展与建设,一手抓村农业发展的配合性建设,使得瓷业在全村长久壮大,让全村村民享受到工业与农业和谐发展的甜果。2004年度获得先进单位;2007年度获得先进集体;2009年获得先进集体。  

相公庙村

  相公庙村为龙市镇下辖四大行政村之一,位于龙市镇西南,面积6.22平方公里,北与本镇龙市村相邻,南与本市睦村乡河桥村连接,东与本镇石陂村交界,西与本市东上乡瑶前村相连,相公庙加油站旁水泥公路一直通瑶前。炎宁公路、衡茶吉铁路皆南北走向在相公庙村穿境而过。相公庙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全村以种植一季中稻为主。全村共有453户,14个村民小组,1831人,其中农业人口389户1603人,耕地面积1398亩,山林面积6266亩,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1900余亩。全村劳动力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部分在瓷厂务工。部分从事屠宰加工,农产品经纪人也大有人在,特别是生猪养殖,并成立了以柏平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其基地建有栏舍1000余平方米。年出栏生猪1500头左右,该合作社带动相公庙村生猪养殖业蓬勃发展,成为相公庙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公庙村委会办公大楼于1997年建成,共四层,占地面积127平方米,内部设施基本完全,尤其是在挂点单位的帮助下,今年重新进行改造,办公楼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相公庙村党支部近年来所获荣誉举例如下:   2002年、2003年、2010年曾先后被评为井冈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5年被评为井冈山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被评为吉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2年同时被评为吉安市、江西省的农村“-”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城北社区特产大全




城北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