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抚州市 >> 东乡区 >> 圩上桥镇 >> 南辽村

南辽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辽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辽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圩上桥镇南辽村座落于圩上桥镇东部,紧邻东临一级公路和东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工业园,汝河从该村南部穿境而过。全村有下黄、双溪、古溪、南辽街、松塘源、枣树源六个村民小组,297户,人口 1493人,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9人,地域面积5.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6亩,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主导产业以水稻种植为主,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60元。
  二、主要问题
  1、人畜饮水安全没有保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西磷肥厂、东乡铜矿等企业的工业污水由汝河流经南辽村,对南辽村的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对群众农业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后经历届党委政府努力,部分村小组通了自来水,实现了集中供水,但仍有部分村组群众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2、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等,但形成不了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村组干部未能掌握实用技术,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3、农业基础设施滞后,亟待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南辽村没有小型及以上水库,仅有的几座山塘水库等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灌溉保障能力差。
  4、人居环境条件差。虽然贫困村中没有稳固住房的家庭不多,但由于缺乏科学布局,人畜未进行分离,村中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5、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艰难。村里急需办理且村民反映强烈的公益事业,如村内道路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等都因没有资金而难以实施。
  三、下步打算
  1、利用整村推进的帮扶资金和省、市、县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解决民生欠账较多的问题。重点解决道路、水利、环境整治、饮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利用紧邻县城的优势发展蔬菜生产等其他产业增加收入,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介绍到园区企业务工提高收入。
  3、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挂点的省市县单位的领导和镇、村党员干部对村里贫困户从资金、产业项目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4、帮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里选准项目发展产业,增强村里的 “造血”功能,增加村集体资本积累,改变村里“无钱办事”的现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1029102 344000 -- 查看 南辽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辽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南辽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梧城源村

  一、基本情况   圩上桥镇梧城源村座落于圩上桥镇中南部,东与南山工业园相邻,呈狭长带分布在庐富公路东西两侧,全村有侯家、老嵇、前族、耦陂、涂坊、梧城源、刘北源、西岗上八个村民小组,227户,人口1549人,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6人,地域面积6.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8亩,水田以水稻种植为主,旱地种植木薯、花生、冬瓜等经济作物,2011年农民人均村收入5820元。   二、主要问题   1、交通条件较差,群众出行难。由于村落分布稀散,延绵近10里,线路长,修建资金多,目前还有侯家、前族、耦陂、涂坊、刘北源、西岗上没有通入村水泥路。   2、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品种以木薯、花生、冬瓜为主,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等,但形成不了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农民收入不高。   3、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大部分山塘水库等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灌溉保障能力差。   4、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贫困家庭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生活、入学等问题难有保障。   5、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艰难。村里急需办理且村民反映强烈的公益事业,如村内道路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等都因没有资金而难以实施。   三、下步打算   1、利用整村推进的帮扶资金和省、市、县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重点解决入村水泥路的问题。   2、扶持引导当地木薯专业合作社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大力发展木薯、蔬菜生产形成规模,提高科技含量,以规模效应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3、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挂点的省市县单位的领导和镇、村党员干部对村里贫困户从资金、产业项目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重点帮扶贫困家庭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入学难的问题。   4、帮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里选准项目发展产业,增强村里的 “造血”功能,增加村集体资本积累,改变村里“无钱办事”的现状。   

南辽村

  一、基本情况   圩上桥镇南辽村座落于圩上桥镇东部,紧邻东临一级公路和东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工业园,汝河从该村南部穿境而过。全村有下黄、双溪、古溪、南辽街、松塘源、枣树源六个村民小组,297户,人口 1493人,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9人,地域面积5.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6亩,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主导产业以水稻种植为主,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60元。   二、主要问题   1、人畜饮水安全没有保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西磷肥厂、东乡铜矿等企业的工业污水由汝河流经南辽村,对南辽村的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对群众农业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后经历届党委政府努力,部分村小组通了自来水,实现了集中供水,但仍有部分村组群众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2、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等,但形成不了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村组干部未能掌握实用技术,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3、农业基础设施滞后,亟待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南辽村没有小型及以上水库,仅有的几座山塘水库等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灌溉保障能力差。   4、人居环境条件差。虽然贫困村中没有稳固住房的家庭不多,但由于缺乏科学布局,人畜未进行分离,村中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5、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艰难。村里急需办理且村民反映强烈的公益事业,如村内道路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等都因没有资金而难以实施。   三、下步打算   1、利用整村推进的帮扶资金和省、市、县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解决民生欠账较多的问题。重点解决道路、水利、环境整治、饮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利用紧邻县城的优势发展蔬菜生产等其他产业增加收入,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介绍到园区企业务工提高收入。   3、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挂点的省市县单位的领导和镇、村党员干部对村里贫困户从资金、产业项目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4、帮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里选准项目发展产业,增强村里的 “造血”功能,增加村集体资本积累,改变村里“无钱办事”的现状。   


南辽村特产大全




南辽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