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上饶市 >> 余干县 >> 古埠镇 >> 上湾村

上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湾村简介

  古埠镇上湾村地处丘陵地区,一个三百余户的村庄,居住在木溪水库脚下,土地平整,属山清水秀文明向上的村庄,是古埠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现将上湾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在三个文明建设的主要事迹介绍如下:
  一、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村、组干部队伍。
  上湾村委会历年把创造和谐文明村镇摆到议事日程。把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教育村民的首要任务,从而为转变群众观念,带领群众致富,提高广大村民生活水平为最终的落脚点。
  1、制订了一套创造制度,(即学习、会议、检查、评比)。
  2、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村干部分工负责,对每个村、组干部创建工作的好坏作为年终考核标准。
  3、上湾村真正做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和谐建设,在调查产业结构中2005年被县政府列入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查示范村。
  二、经济发展较快,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上湾村在2004—2005年先后引进二位浙江客商种植食用菌(大球盖菇、白磨菇)和大棚西瓜,发展势态十分看好,真正有了自己的一村一品。
  1、2005年被县农业局列入食用菌种植基地,面积达300余亩,利用冬闲田、冬闲人,不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和季节,单这一产业年人均增加200元左右。
  2、引进外资种植大棚西瓜三个品种,面积达200余亩,安排剩余劳力80余人。
  3、上湾村有1000余亩油菜面积,已全部产生可喜的经济效益,油茶为上湾村年人均提高30元的纯收入。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教育、科技力度。
  1、上湾村有一所完全小学,学校教学设施齐全。
  2、适龄儿童上学率达百分之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形成良好风气。
  3、利用种植食用菌产业,每年至少举办三期科技培训班,为农民致富培养懂技术人才,使村组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为最终目的。
  四、树立良好村风、个个争当文明公民。
  1、上湾村制订了《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让村民教育自己、管理自己,做到和谐文明建设真正入户、入脑、付诸成功。
  2、每年利用岁末年初开展一次禁黄、赌教育,让有体会的夫妻、父、子、兄弟现身说法,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助人为乐已在上湾村形成气候。
  五、老年活动中心、阅书室、文体活动场所已基本建成。
  六、宽阔平坦的村道、干净整洁的环境。
  1、上湾1100余米的环村主干道,路面全部硬化,并装上路灯。
  2、水向东流、干净卫生的库水流入村庄下水道。
  3、方便群众洗衣及各种生活用水十分安全,全村硬化洗衣码头达80余米。
  4、上湾村委会新源新村建设成绩喜人,得到县市推广,省领导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多次评为先进单位。
  1、2004年接受省级检查验收,一举摘掉多年重点管理乡镇的帽子。
  2、“三入户”工作深入人心,各项计生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
  3、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有公开办理栏、村务公开栏、生育指标、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对象公开。
  八、做守法公民,创文明村庄。
  上湾村来多次被评为普法达标村,并于2005年代表古埠镇接受县“四五”普法验收。
  1、村、组有综治领导小组,做到专人负责。
  2、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每年利用墙报、传单向村民进行法制理念教育。
  3、11年来无-案件,无刑事案件,无一森林火灾发生,真正做大事调处不上交,小事内部化解消化。
  4、可贵的是两位浙江客商高度评价“上湾村民连小孩都无小偷现象,这是全县难选的村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1127104 334000 -- 查看 上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上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蔡坊村

  蔡坊村是古埠的“西大门”,位于昌万公路边,县城以东5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村,6个村小组,427户,共计1893人。全村耕地面积1257亩,水域面积500多亩,年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蔡坊村共有党员23人,村干部4人。近年来,村“两委”各项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荣获“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全县先进党支部”、“老年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蔡坊村规范农民建房工作得力。五年来,新建楼房29栋,改建21栋,人均建房占地面积约为14平方米。蔡坊村抓住中低产田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契机,采取集中管理土地、强化制度约束、建设环村公路等措施,基本做到了无违法违规建房、无宅基地纠纷、无乱占乱建现象。   “干群齐干事,旧貌换新颜”,如今的蔡坊村风民风正,村容村貌新;“凝心聚力谋发展,励精图治促振兴”,蔡坊一直在行动。   

五福村

  古埠是余干的“东大门”,五福村则位于余干县与万年县的交界处,距离古埠镇政府4.5公里,村级公路已通,交通便利。全村分为6个自然村,7个村小组,共有381户,总人口1751人。全村耕地面积1900余亩、山林面积640余亩、水面积350余亩。目前,五福村共有党员35人,村“两委”班子共6人,平均年龄在41岁,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年青班子。   五福村主要以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全村已有5个自然村开展了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五福村“两委”班子的精诚团结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五福村先后荣获“上饶市抗洪抢险工作先进集体”、“余干县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上湾村

  古埠镇上湾村地处丘陵地区,一个三百余户的村庄,居住在木溪水库脚下,土地平整,属山清水秀文明向上的村庄,是古埠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现将上湾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在三个文明建设的主要事迹介绍如下:   一、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村、组干部队伍。   上湾村委会历年把创造和谐文明村镇摆到议事日程。把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教育村民的首要任务,从而为转变群众观念,带领群众致富,提高广大村民生活水平为最终的落脚点。   1、制订了一套创造制度,(即学习、会议、检查、评比)。   2、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村干部分工负责,对每个村、组干部创建工作的好坏作为年终考核标准。   3、上湾村真正做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和谐建设,在调查产业结构中2005年被县政府列入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查示范村。   二、经济发展较快,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上湾村在2004—2005年先后引进二位浙江客商种植食用菌(大球盖菇、白磨菇)和大棚西瓜,发展势态十分看好,真正有了自己的一村一品。   1、2005年被县农业局列入食用菌种植基地,面积达300余亩,利用冬闲田、冬闲人,不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和季节,单这一产业年人均增加200元左右。   2、引进外资种植大棚西瓜三个品种,面积达200余亩,安排剩余劳力80余人。   3、上湾村有1000余亩油菜面积,已全部产生可喜的经济效益,油茶为上湾村年人均提高30元的纯收入。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教育、科技力度。   1、上湾村有一所完全小学,学校教学设施齐全。   2、适龄儿童上学率达百分之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形成良好风气。   3、利用种植食用菌产业,每年至少举办三期科技培训班,为农民致富培养懂技术人才,使村组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为最终目的。   四、树立良好村风、个个争当文明公民。   1、上湾村制订了《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让村民教育自己、管理自己,做到和谐文明建设真正入户、入脑、付诸成功。   2、每年利用岁末年初开展一次禁黄、赌教育,让有体会的夫妻、父、子、兄弟现身说法,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助人为乐已在上湾村形成气候。   五、老年活动中心、阅书室、文体活动场所已基本建成。   六、宽阔平坦的村道、干净整洁的环境。   1、上湾1100余米的环村主干道,路面全部硬化,并装上路灯。   2、水向东流、干净卫生的库水流入村庄下水道。   3、方便群众洗衣及各种生活用水十分安全,全村硬化洗衣码头达80余米。   4、上湾村委会新源新村建设成绩喜人,得到县市推广,省领导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多次评为先进单位。   1、2004年接受省级检查验收,一举摘掉多年重点管理乡镇的帽子。   2、“三入户”工作深入人心,各项计生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   3、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有公开办理栏、村务公开栏、生育指标、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对象公开。   八、做守法公民,创文明村庄。   上湾村来多次被评为普法达标村,并于2005年代表古埠镇接受县“四五”普法验收。   1、村、组有综治领导小组,做到专人负责。   2、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每年利用墙报、传单向村民进行法制理念教育。   3、11年来无-案件,无刑事案件,无一森林火灾发生,真正做大事调处不上交,小事内部化解消化。   4、可贵的是两位浙江客商高度评价“上湾村民连小孩都无小偷现象,这是全县难选的村庄。”   


上湾村特产大全




上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