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店村位于十里镇东北部,全村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94亩、水稻面积约2794亩,苗木花卉面积约1500亩。全村辖19个自然村民组、721户、总人口3222人。现有党员37名、预备党员1人、村“两委”干部6人。
村两委通过发动成功人士争资跑项自筹资金等方式,新修通村水泥路3.5公里,新建教学楼1座,新整修村部办公室,村级广播站、金融服务部、邮政服务站、村文化书屋等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环卫队伍,新建垃圾池20个,新装变压器3台,改善了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通过责任组与村两委共同努力,高大店村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截止2017年底,高大店村贫困人口共计2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25人享受五保政策,28名贫困学生享受国家教育资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2101 | 464000 | -- | 查看 高大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十里街社区 |
十里镇街道居委会位于光山县北大门十里镇政府所在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沪陕高速、213省道穿境而过。街区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雨量较少,夏季雨水集中,伏旱较长,年降雨量约为1019.3毫米,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15.4℃。辖区内无农业生产耕地。 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299户1942人,其中农业户口173户710人,非农业户口1126户1232人,常住人口住居分布在寨新路、兴达街、农贸街、行政路、政府路、文化路、电缆路、西街等8条街。辖区内除已转制原化纤厂外,无其他工矿企业,居民收入主要以经商和外出务工为主,贫困人口较少。现有非农低保18户18人、农业低保10户13人,享受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的残疾人28人。 街道居委会“两委”班子现有支委3人,村委3人,正式中共党员21人。街道党支部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建设"学习型、思考型、进取型"两委班子,要求班子成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钻研认真思考并结合工作实际,边学习、边应用,以学习促进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推动工作开展。同时坚持“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制度,利用远程教育等有效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的政策,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并立足街道实际,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有力地推进各项事业的有效发展。 |
姚寨村 |
姚寨村位于十里镇西北部,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100亩,林地面积约220亩,水域面积约2780亩。全村辖23个自然村民组,总人口843户3584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9户1220人。全村共有党员68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现有村“两委”成员6人,已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人。村级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和绿化用苗木等为主。经济收入以转移就业、种植苗木为主。 近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扶贫攻坚计划和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发展生产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坚持走科技兴农,科技兴村的道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
十里村 |
十里村位于十里镇东部,属岗岭地带,总面积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130亩,林地170亩。全村辖21个自然村民组,全村1028户4346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50人。全村共有中共党员64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村级后备干部2名,现有“两委”成员6人。 村主导产业以水稻种植和麻鸭养殖为主,光潢公路和大广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优越。 |
王岗村 |
王岗村位于十里镇东北部,光潢公路(县级公路9米)贯穿全村南北,长3公里,大广沪陕两条高速公路在交汇。全村国土面积约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0亩,苗木花卉面积800亩。全村辖22个自然村24个村民组,666户,总人口2912人。产业以水稻、小麦、油菜、苗木花卉为主,属于非贫困村。 王岗村现有党员43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15名,具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党员8名,高中及中专学历党员8名。多年来,王岗村党支部一直以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村产业发展主要有水稻种植、苗木花卉、特种养殖等。 |
徐寺村 |
徐寺村位于十里镇中心地带,南与五里村接壤,东邻十里村,西邻李堰湾村,北与姚寨村相接。大广高速、沪陕高速纵横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势系平原全村总面积6996亩,其中耕地面积2679亩。共464户,1979人。辖16个村民组。全村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养殖和种植苗木花卉为辅,经济收入以转移就业、种植等为主。全村“两委”成员6人,已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人。共有党员39人。 徐寺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已建成通村硬化公路,实现通客运班车、安全饮水、广播电视户户通,基本电力有保障,有标准化卫生和合格的乡村医生,宽带光纤已接入。2016年以来,村两委发动发动成功人士争资跑项自筹资金方式,新修村组水泥路5公里,新建教学楼1座,文化广场1处,新整修村部办公室,建成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村级广播站、金融服务部、邮政服务站、村文化书屋等便民服务中心,新修美丽乡村1处,安装路灯14盏,健身器材5套,成立了环卫队伍,新建垃圾池16个,新装变压器2台,改善了徐寺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
高大店村 |
高大店村位于十里镇东北部,全村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94亩、水稻面积约2794亩,苗木花卉面积约1500亩。全村辖19个自然村民组、721户、总人口3222人。现有党员37名、预备党员1人、村“两委”干部6人。 村两委通过发动成功人士争资跑项自筹资金等方式,新修通村水泥路3.5公里,新建教学楼1座,新整修村部办公室,村级广播站、金融服务部、邮政服务站、村文化书屋等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环卫队伍,新建垃圾池20个,新装变压器3台,改善了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通过责任组与村两委共同努力,高大店村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截止2017年底,高大店村贫困人口共计2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25人享受五保政策,28名贫困学生享受国家教育资助。 |
吴明村 |
吴明村距光山县城北约6公里,位于十里镇西北部,是十里镇北大门。全村国土面积约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44亩,林地面积约450亩,水域面积约1560亩。全村辖22个自然村民组,535户,总人口2526人。现有党员51人,群众代表44人,村“两委”干部6人。吴明村“两委”办公场所占地约1.6亩,有上下两层砖混办公楼。产业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吴明村属于我省第二批扶贫重点村。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651人。吴明村于2016度达贫困村脱贫标准,退出贫困村系列,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
刘楼村 |
刘楼村位于十里镇东北部,总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00亩,林地面积180亩。全村辖23个村民组,820户3868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46人。全村共有党员56人,其中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人。现有村“两委”成员5人,已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人。村级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和苗木花卉等为主。经济收入以转移就业、种植苗木花卉为主。 刘楼村毗邻“全国苗木花卉之乡”潢川县卜塔集镇,沪陕高速、小潢河穿境而过,光潢路离村2公里,构成全村道路循环发展的大骨架。 由于独特的资源优势,刘楼村是十里镇苗木花卉特色村,全村苗木花卉种植面积有2600亩,种植户共680户。 |
王寨村 |
王寨村(原西王寨村)位于十里镇西侧,沪陕高速光山出口西南,村部距十里政府1.2公里,辖22个村民组,495户,2119人,耕地面积2780.98亩,劳动力1207人。党员39人,村干部5人。培养后备干部1人。 王寨村共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85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8户23人,低保贫困户16户59人,一般贫困户1户3人。 村级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和养殖业等为主。经济收入以转移就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为主。 近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扶贫攻坚计划和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发展生产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坚持走科技兴农,科技兴村的道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
代楼村 |
代楼村位于十里镇东北部,东接王岗村西至姚寨村,南与徐寺村交界北与潢儿县毗邻,共1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200亩,320户168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564人,村“两委”干部3人,党员32人,已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名。全村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为主。2013年引资300余万元,组建代楼村俊山花木示范园,种植面积达到900亩,带动了一批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代楼村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代楼村“两委”班子抢抓农村综合改革机遇,乘势而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示范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目前有占地2700平方米,可容纳80人入住的中心敬老院一座,及容纳200人就学的村中心小学一所,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占地2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广场也于2016年10月投入使用。为了改善群众的出行及居住环境,争取国家补助及群众投劳筹资修建了村组级公路7公里,使村组公路的水泥路面达到了95%,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对通往外界的唯一一处桥梁姚东店危桥进行重建。并通过宅基地复垦,村中心社区建设,完成社区居民点100户,100套的建设,集中安置450人。村中心社区铺设进户自来水管,完成2口人畜饮水水池建设,储水200立方,让全村150户,820人饮上安全洁净的自来水,自来水供水面达到60%,基本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村中心社区的主干道及村主干道进行了绿化亮化建设,路段全长12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2盏,设置垃圾箱28个,栽植各种花木1000余株。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