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盘冲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石盘冲村位于光山县城东南约40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共15个村民组16个自然村,全村共318户,现总人口1388人。耕地面积1094亩,山场面积320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村“两委”干部4人。截止2017年12月底,石盘冲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2户661人。
二、经济发展及产业情况
1、石盘冲村有扶民、六盘冲、兴发水产3个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茶叶、油茶、花卉等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带动贫困户共162户实现增收脱贫。重点扶持扶民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巧媳妇培训就业的作用,加强村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并通过务工、分红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由此,实现全村162户贫困户产业全覆盖,为整村脱贫提供产业支撑。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项目。以建设国家乡村旅游示范村为契机,借马山领茶厂天然优势,整合三个合作社的茶叶、油茶、花卉种植的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垂钓、农家乐、茶叶生态游等项目,活跃乡村旅游经济带,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3、全面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以国家电网产业扶贫发展项目,积极协调推进兴发水产及盘龙岭两处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利用国家对扶贫村优惠政策,夯实村集体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实现2018年整村脱贫。
4、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树立文明乡风村
我们石盘冲村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保持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整洁,村成立了15人专业的卫生保洁队伍,坚持24小时保洁,各村民组建有垃圾池,村专门配备了环卫工具和车辆,村还随时组织环境大整治,村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持续帮助贫困户清理好贫困户的家庭卫生,非贫困户有包组村干部督促其家庭搞好卫生。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2210 | 464000 | -- | 查看 石盘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毕店村 |
|
大金村 |
大金村位于凉亭乡北部,属典型的浅山区地貌。全村辖17个村民组,20个自然湾,440户,人口1760人。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76亩,人均0.78亩,有效灌溉面积70%,林地面积1058亩,山林覆盖率达80%,村民居住分散。有完全小学一所,教室13间,教职工12名,在校学生13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大金村产业结构以种植为主,主产水稻、茶叶,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茶叶。村集体经济以茶园为主,有茶园面积450亩。2015年村两委通过招商引资使东方盛世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落户于大金村。该企业投资500万元建成标准化茶叶生产厂区,投资400万元建成3条茶叶制作生产线,形成生产加工、检测、储藏、包装,整套茶叶生产流程。为以后村主导产业发展公司+农户的现代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大金村现有党员30人,如今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员年龄最高80岁,最小26岁,党员平均年龄49周岁。目前,村两委班子4人,平均年龄52岁。近年来,村支部一班人大力发展有志青年为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考核,严把组织关,让能带领群众发展致富,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带头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志青年加入党组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大金村远程教育,文化书屋设施齐全,定期对广大党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及时让他们学习新形势下党的大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是对广大党员进行农村科学技术的培训,使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促进广大村民增产增收,村内重大事项党员大会审议率达100%。 近年来,大金村党支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投资28万建成占地面积5亩的休闲广场一处,使原来的臭水塘变成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小广场。投资6万元建成一条下水道,消除生活污水满地流现象。成立专人保洁队伍,使原来垃圾满天飞的现象明显改观,明显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大金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17个村民组中有10个组通水泥路,有1个村民组通自来水,有1个村民组通网络电视,有8个村民组通动力电,有力的改善了广大村民的基础设施条件。 截止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50人。其中,2016年元月识别2户9人,5月30日识别1户1人;2017年5月识别12户25人。在2017年动态调整中,婚嫁1人,现有19户50人。其中缺技术7户13人,因学致贫1户4人,因病致贫1户6人,因残致贫3户14人,因缺劳动力5户11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2户3人。另外,全村有五保户8户9人,低保户52户55人,残疾人22人。我们成立脱贫攻坚责任组,乡纪委副书记李鑫为责任组组长。制定有效可行的帮扶措施,尽心尽力帮扶,14户贫困户与东方盛世茶叶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拟定实现金融带贫,确保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1户已取得小额信贷资金,实现金融扶贫全覆盖,争取公益性岗位8个,为2018年贫困人口脱贫奠定基础。 |
大山村 |
大山村村情概况 大山村位于凉亭乡东部,凉白公路穿间而过,东与白雀园镇土庙村相邻,南与本乡前进村,西与报安村,北与石盘冲相邻,距凉亭乡政府3公里。全村辖13个村民组,11个自然湾,344户1442人,劳动力953人,党员17名。 全村面积4.4公顷,耕地面积1110亩,其中田898亩(有效灌溉面积560亩),地212亩,茶园面积1600亩,山林面积3880亩。小型水库一座,池塘28口,总水面积102亩,容水量23万立方。13个村民组基本通水泥路,全长10.2公里,通到农户达80%,全村已有30%户用上自来水,计划今年98%的农户都能用上自来水。全村都已用上了生活用电,生产用电已通4个村民组,还有9个村组未通,宽带已入326户,还有18户未通。 全村有小学1所,占地面积4亩,教师13名,全日制学前班至六年级共七个级段七个班,在校学生110人,入学率达100%。卫生室1所,医务人员2名,药品基本齐全,群众看病难问题基本解决,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社会保障参保率达90%。 全村建档立卡户9户38人,五保11户13人(其中集中供养8户9人,分散供养3户4人),低保39户49人,政府兜底3户6人(贫困户邹以华3人,李儒强2人,付华脉1人),易地搬迁徐勉籽1户5人。 茶叶是大山村的产业支柱,为主要经济来源,茶叶不仅给大山村茶农带来了可观的、可靠的、长期性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全村有茶园1600亩,村集体有茶场一个,茶园面积120亩,年纯收入8万元,光山县祥良家庭农场一个,年纯收入9万元,在村茶场和祥良家庭农场的带动引领下,全村进行了部分老茶园改造,更换优良茶种,实行科学管理,近年来茶叶收入明显增收,全村采茶年纯收入98万元。全村还有13个茶叶生产加工作坊,年纯收入80万元。 全村共有合作社4家,分别是光山县祥良家庭农场、光山县益友家庭农场、光山县碧波千顷渔林专业合作社、光山县旭海家庭农场,年收入近百万元。 |
光明村 |
光明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光明村位于凉亭西北部浅山区,三个村镇交界处,全村共计21个村民组,28个自然湾,2256人(其中112户364人移民,五保户18户,低保90人,贫困户255户947人)。光明村总面积7300亩,耕地面积1970亩,山林面积4960亩,茶园面积1890亩,板栗960亩,两个拦河坝,小二类水库1处,村组道路砂石硬化畅通,只有一条往街道水泥路3.3公里。村级小学属D级危房,全村经济发展较慢,人均收入不到2700元,属贫困村。但村风淳朴,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全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全部配齐。村“两委”班子健全,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三会”机构健全,并正常发挥作用。村级大事都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议。全村党员共41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准识别。过个人申请、入户走访、代表会讨论、村委会审核、乡党委亲自把关核定张榜公布,确无异议。截止目前,有161户618人为脱贫,其中因病致贫36户133人,因残致贫29户109人,因学致贫20户86人,缺劳力7户15人,缺技术69户275人。根据贫困户不同情况安排帮扶责任人,因人施策制定脱贫规划,茶产业扶持112户,养殖业3户,转移就业124人,其中省外111人,省内2人,县内11人。 (二)加快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利用茶产业优势,大カ支持茶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龙头带动。我们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茶产业,新开挖茶园600亩,改造低产茶园1200亩。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促进脱贫。引导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建成少林茶业,通过高于市场10元的价格定向收购鲜茶叶;成立了香龙寺茶叶专业合作社,吸收120户群众加入合作社组织,共享种植、制茶技术和销售网络;建立黄土岗茶场,提高制茶技术,带动周边3个村民组80余户发展茶产业。 示范扶贫。为提高群众种茶积极性,光明村对发展茶园的农户实行补贴,每株茶苗补贴八分,每亩共计补贴三至四百元,对低改茶园每亩补贴100元。村里还出资购进茶苗10万株,对特别贫困户无偿提供茶苗和技术支持,帮助一大批生活无着的贫因村民成功脱贫。村民徐开福从事茶产业以来,从年纯收入一千多元的贫困户摇身一变为年收入达15万的茶业大户;陈荣义承包黄土岗荒山种植茶叶120亩,年收入达26万元。我本人作为支部书记,组织制茶能手带领20户贫困群众成立诚信绿茶加工合作社,实现户均年均收入8万元,成功脱贫。 技术推动。为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光明村多次从县城邀请茶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授课,去年以来,组织茶农集中培训1300人次以上,同时组织二十余名经验丰富的老茶农和炒茶能手,通过现场指导、结对帮带等形式,使贫困户熟练掌握种植、移栽、管护、采摘、加加工等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 同时发展12户贫困户养猪、养鱼,组织介绍124人外出打工,每户年增收3-5万元。 (三)强化社会保障。解决-很本问题,企业党员捐赠盖房,在政策允许下旧房改造36户住房,易地搬迁7户、低保90人、五保18人、政策兜底9户10人。扶志方面通过贫困户贫困学生救助上学达30人,高中贫困免除学杂费。在党委政府开展两学一做树新风的倡导下,党员带头节俭开支、反对铺张浪费,助推脱贫攻坚。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扶贫办硬化水泥道路3.3公里,2015年交通局帮助新修水泥路6条共5公里,架桥1处近20万元,2016年移民办硬化水泥路1公里,解决出行难。水利投资近200万元小二类水库整修全面完,成,坑塘改造6处投资30万元,解决村民用水,做到旱涝保收。市、县防空办群众路线教育帮扶7万元修塘修路,争取电业局项目40万元架起高压线500米100千伏变压器一台,解决两个村民组电力不足的问题。教育投入近300万元建成村级完全小学、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项目解决农村孩子学习环境。 (五)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旅游开发。有张小湾古城墙遗址,罗氏祠堂,舞狮、旱船文化,利用小二类水库创办家庭美食餐厅,小河坝垂钓娱乐,文化广场茶山一日游。 三、脱贫攻坚下步打算 下一步在茶叶生产提升上,今年底前计划新开荒茶园面积200亩,在巩固20户合作社式小作坊精品茶的基础上,通过少林茶叶、香龙寺茶场、黄土岗茶叶实验基池、诚信绿茶加工专业合作社、养殖合作社,带动农户参加,通过加工、销售、务工的形式增加收。利用黄土岗茶叶生产基地带动50户村民实现茶叶扩大再生产,利用少林茶场销售网带动30户茶叶销售,共计帮助80户缺乏资金、技术的贫困户实现脱贫。2017年完成最后500亩改造,完善茶园周边电力、灌溉、道路建设,形成家家有茶园尸户有收益的局面。积极探索茶产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增加茶业产业的附加值。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脱贫攻坚规划,今年底前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完成27口塘改造发挥丰收土地合作社作用,进行土地流转,鼓励外出务工等形式增加收入。 |
凉亭村 |
凉亭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056人,19个自然村庄,23个村民组,村两委4人,党员37人,现有耕地面积1322亩,茶园面积3084余亩,集体办公楼4间2层,集体茶厂1个,石料加工厂1个,个体油料加工厂1个,个体农业合作社1个,茶叶加工共有23个,制茶能手多名,水泥路4条,水库1处,河流2条,池塘38个,公益林1776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凉亭村改革开放以来,跟紧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以-书记提出的“伟大的中国梦”,从联产到个人承包土地,村民以科学的发展观,测土配方,科学种田,科学制茶,使广大村民增产增收。每个村民人均7分田,茶园1.5亩,人均收入可观达到4000元以上。家有余力可到外地务工,双面增收,使村民从贫困走向富裕之路。农村住户有三分之二搬迁到集镇。部分搬到城镇居住,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策明确,国家形势怡人,村民拍手欢迎。在2017年度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把农村一部分贫困人口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目前,凉亭村全村有贫困户25户48人,有4名帮扶责任人玉贫困户面对面,人对人,事对事进行实事求是解决困难,帮助贫困户解决住房、医疗、大病救助、学生上学困难等问题。通过农业合作社带贫,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支部书记高文志经常召开党员会议,与党员党组成员心连心共同商议全村重大工程和一些急需要做的事情。常召集党员学习党员电教,向先进的党支部学习,取长补短,以克自奉公的精神与村民打成一片,把农、林、水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扎实搞好。 凉亭地处街道中心,环境以前脏、乱、差,通过2018年5月积极配合乡政府及上级要求强制拆除沿街门前搭建铝棚,并对住户门前杂草,花带进行统一归纳处理。通过整治,目前环境一眼净,焕然一新,给凉亭西街增添光彩。垃圾有地存,卫生有清洁队,市容市貌明亮多彩。农村五保、低保、残疾人群有公开栏,有扶贫政策宣传栏,村务、政务公开栏,使凉亭村与上级达成一致。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保持扶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奔向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梁冲村 |
梁冲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概况 梁冲村位于位于光山县凉亭乡西南,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48亩、林地5790亩、水域面积320亩。全村共辖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7户1385人。全村党员共39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截止2017年底,梁冲村共有贫困户120户497人。 二、经济发展及产业情况 主要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光山县旅游局结对帮扶梁冲村,通过考察调研,针对梁冲村位于河南省水利风景名胜区泼河水库上游,由六个移民村,绿色生态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谋划扶贫攻坚。县旅游局先后投资10多万元为其编制了《梁冲村乡村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修建了1.5公里旅游人行步道、申报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特困贫困户慰问等活动,组织两委班子及农户到新县丁李湾、西河乡等参观考察,选派村支书魏庆玲远赴台湾参观考察台湾乡村旅游和民宿,以此让村“两委”班子开阔眼界和理清发展思路,提高认识。 “筑巢引来金凤凰”,经过村“两委”班子努力,河南省紫云山祥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梁冲,投资建设打造梁冲休闲观光度假多功能的生态旅游景区。目前已投资300万元,流转土地285亩,栽种景观树上万株,修建20亩荷塘一口,修建旅游生态步道2公里。带动贫困户就近务工20人,其中长期聘用贫困户5人为村级保洁员。晏洼自然村位于山坳中,村内交通不便,但自然条件优越,绿色原生态和豫南民居富于这里独特的魅力。村“两委”通过研究,在帮扶单位旅游局的帮助下,联合河南省紫云山祥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了河南省2017年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旨在以保护传统建筑的前提下开发民宿型乡村旅游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和流转土地及房屋租用的协议,恢复维修15套民房。 |
报安村 |
|
前进村 |
前进村村情概况 一、前进村基本情况 前进村位于凉亭乡东南部,东与白雀镇交界,南与杨河村毗邻,西部、北部与大山村接壤,村域面积4.6平方公里,现有茶园1100亩,耕地面积2842亩。全村辖10个自然湾15个村民组,398户16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8户649人,非贫困户240户954人,2014年脱贫15户77人;2015年脱贫25户118人,2016年脱贫19户97人,2017年脱贫61户265人,暂未脱贫38户95人,2018年计划脱贫28户83人。村两委班子成员现有4人,全村党员共有20人。建有标准卫生室一个,有乡村医生3人。建有标准卫生室一个,有乡村医生3人。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及外出务工,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二、前进村帮扶力量情况 前进村目前共有帮扶责任人52人,其中县人大帮扶责任人1人,县政府办帮扶责任人32人,县科协帮扶责任人5人,凉亭乡及站所帮扶责任人10人,前进村村干部帮扶人4人;其中第一书记由县科协派驻1人,驻村工作队2人,分别是张雷(第一书记)、宋桂萍、熊哲;责任组长:易明亮(乡宣传委员),乡驻村干部人刘业勇。 三、前进村经济发展成效、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截止目前,前进村共有合作社四个,分别是高塘农业合作社、仁良农业合作社、雾源生态源产业合作社、前进茶叶合作社,涉及茶产业、养殖业(养猪)茶叶,目前共带动贫困户35户,每户每年带贫2000元;县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前进村,目前正在建设,预计201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带贫贫困户26户。 |
石盘冲村 |
石盘冲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石盘冲村位于光山县城东南约40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共15个村民组16个自然村,全村共318户,现总人口1388人。耕地面积1094亩,山场面积320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村“两委”干部4人。截止2017年12月底,石盘冲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2户661人。 二、经济发展及产业情况 1、石盘冲村有扶民、六盘冲、兴发水产3个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茶叶、油茶、花卉等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带动贫困户共162户实现增收脱贫。重点扶持扶民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巧媳妇培训就业的作用,加强村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并通过务工、分红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由此,实现全村162户贫困户产业全覆盖,为整村脱贫提供产业支撑。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项目。以建设国家乡村旅游示范村为契机,借马山领茶厂天然优势,整合三个合作社的茶叶、油茶、花卉种植的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垂钓、农家乐、茶叶生态游等项目,活跃乡村旅游经济带,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3、全面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以国家电网产业扶贫发展项目,积极协调推进兴发水产及盘龙岭两处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利用国家对扶贫村优惠政策,夯实村集体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实现2018年整村脱贫。 4、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树立文明乡风村 我们石盘冲村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保持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整洁,村成立了15人专业的卫生保洁队伍,坚持24小时保洁,各村民组建有垃圾池,村专门配备了环卫工具和车辆,村还随时组织环境大整治,村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持续帮助贫困户清理好贫困户的家庭卫生,非贫困户有包组村干部督促其家庭搞好卫生。 |
王湾村 |
王湾村位于凉亭乡最北部,属浅山丘陵区,辖13个村民组,328户,1515人,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水域面积460亩,林地面积3800亩,现有村两委5人、党员2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6户,贫困人口692人。2017年底还有贫困户37户,贫困人口108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精准扶贫工作当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从而使王湾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扎实有序的开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王湾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贫困户的生活也是日新月异,一条条笔直的道路,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一个个波光潋滟的大塘,一幅幅主题鲜明的墙体绘画。在2016年的美丽乡村观摩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大大改善了全村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在“严乡强村育新”计划中也得到了县委政府的认可;大力用足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王湾村的产业扶贫暨“多彩田园”在凉亭乡政府的观摩中被评为第一名。 王湾村以集体经济为支柱,在2015年先后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了承永茶叶合作社和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了王湾村水产养殖合作社。 1、实施好到户增收项目。利用到户增收项目资金,让150户贫困户入股承永茶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利用凉亭茶乡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承永茶叶专业合作社在2015年流转土地300亩,经过3个多月的开挖种植,建成高标准茶叶基地,并利用到户增收项目资金让150户贫困户入股承永茶叶专业合作社,保障了贫困户的持续稳定增收。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还利用农村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在合作社务工增加家庭收入。 2、充分发挥王湾村水产养殖合作社作用。村将荒芜水面及门前塘全部承包给王湾村水产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投放鱼苗,进行专业养殖和管理,并将村无劳力的特困户直接纳入合作社帮扶,进行收益分红。 3、王湾村在2016年,村引进新天地林茶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0万元,通过合作社将村闲置的4700余亩的荒山坡地全部流转至合作社,建成高标准油茶、茶叶及中药材基地,形成产业规模多元化,使农户在土地流转和在合作社务工上增加收入。 4、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脱贫。王湾村将省级示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50万元入股新天地林茶专业合作社,进行保底分红,年利润8%,保障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增强村集体经济,拓宽资产收益扶贫途径,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王湾村并在陈南陈北村民组面积约12亩荒山荒坡用地建设村级小型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于2017年6月30并网发电,投入使用。日发电量达千度以上,年收益在8万以上。 带贫模式及效果 1、通过承永茶叶专业合作社以特色产业+园区+贫困户,直接将150户贫困户作为股份制纳入合作社,实行账目公开,共同监督、共同管理的模式,到期分红,直接提高贫困户的增收效益,达到稳定脱贫并且有一个持续的增收保障。 2、利用王湾村水产养殖合作社将村荒芜的水塘河面充分利用,投放鱼苗进行水产养殖和专人专业进行管理,直接将无劳动力的贫困特困户计29户纳入合作社带贫,年均增收3000元,使他们稳定脱贫。 3、通过光山县新天地林茶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特色产业+贫困户”的模式:(1)进行资金整合带贫14户,年保证8000元以上的增收,使他们直接增收脱贫,如陈曙光、骆开阳等。(2)通过油茶基地幼苗期,将空闲土地由合作社直接种上西瓜、花生,管理到成熟期,直接分给35户贫困户自己采摘,每户直接增收4000元以上,使他们如期脱贫。(3)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150万元投资到新天地合作社,每年保底分红12万元,直接带贫30户,每户增收3000元。(4)新天地林茶专业合作社及承永茶叶合作社和水产养殖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和劳务用工,直接带动贫困户126户,年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使贫困户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后期收入保障。(5)利用光伏发电年产净利润8万元以上,带动42户贫困户保底收益2000元以上,使他们如期脱贫奔小康有一个保障。 通过以上带贫模式使王湾村的所有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增收的渠道,都有一个自己的产业及务工场所,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王湾村在2015年就已经如期脱贫,并在脱贫之后还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收效果。 |
杨河村 |
杨河村位于凉亭乡东南部,与新县接壤,属浅山区村。全村共有土地面积4500亩,其中耕地1040亩,山林面积3500亩。下辖16个自然湾,有20个村民组,辖区内有人口570户2048人。 2014年,建档立卡总贫困人口229户776人。2017年5月动态调整退出24户69人,新识别贫困户5户11人。2017年11月动态调整,新识别3户11人。现贫困人口212户788人。未脱贫人口55户153人(其中:2014年脱贫37户106人;2015年脱贫28户104人;2016年脱贫22户112人。2017年脱贫71户297人),2018年拟脱贫49户134人,贫困发生率为0.9%。 村级主导产业以传统种植业、茶叶为主,主要资源为山水,经济收入以务工为入、茶叶产销为主。赛山悟道茶叶有限公司、唐宋山合作社、雁鹅山林茶合作社、赛山寨林茶合作社等乡级主导产业阵地在辖区内。目前,全村村组通公路已全部贯通,农村电网改造、饮水到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已经全部实施并实现通邮。村内建有综合性文化中心和文化活动广场,标准化卫生室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合格乡村医生3名。 |
杨岭村 |
杨岭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杨岭村位于凉亭乡南部,与新县南冲村相邻,是个典型的山区村,村东部是出名的赛山,又叫唐松山,山上有元相寺一座,常年香客不断。登山远眺,四围景色留恋往返,杨岭村就处于赛山脚下,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0余亩,林地面积2000余亩,有两条山泉小溪,常年流水不断。全村辖9个自然湾,11个村民组,292户1267人。青山绿水,生态环保,山色村庄柳暗花明。 杨岭村部座落大杨岭村民组,有村部一处,学校一所,魏湾村民组的村卫生室一所,基层建设方便群众,就地就学、医疗救护等各方面得到解决。 全村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种植,茶园面积900余亩,山区盛产野山油茶、中草药、板栗、野菇等。 二、基层组织建设 杨岭村共有党员24名,部分党员为-,党员队伍觉悟高,政治过硬,在村级各项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村委班子三人,支委班子三人,近几年在两委班子努力下,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开拓思路,已完成了各组道路硬化、坑塘改造。到陈洼、桂楼道路植树种花,开通绿色廊道,华容秀貌,打造美丽乡村建设。 三、脱贫攻坚扶贫政策 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35户112人,在党的各项政策扶持下,以及企业带贫、村集体经济带贫、农业专业合作社务工等一系列措施帮扶下,贫困户都享受了多次扶贫政策,大部分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 四、村未来发展规划 在国家扶贫政策及乡村振兴政策,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农场及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农场用工带动贫困户务工,带领贫困户及广大农户勤劳致富奔小康。 |
朱寨村 |
|
鄢脂洼村 |
鄢脂洼村位于凉亭乡西部,土地5000亩,水稻面积鄢脂洼村位于凉亭乡西部,土地5000亩,水稻面积1200亩,池塘56口。现有18个村民组,368户1786人,其中中共党员40名。鄢脂洼村属丘陵浅山地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经济收入除外出劳务和传统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茶产业为鄢脂洼村支柱产业。 |
农科村 |
农科站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农科站村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距乡政府500米,南边与凉亭茶厂相邻,东与报安村接壤,北与大金村接壤,西与凉亭村接壤,属街道附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县乡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132户,总人口571人,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4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贫困人口2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7%,计划2018年度脱贫6户。 农科站村村“两委”共有4人,县派第一书记1名,现有党员22人。村委坚强有力,村两委班子健全,执行力、公信力、战斗力强。通过争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及阵地建设,道路实现“组组通”,环境卫生整治全面铺开,积极创建文明村院,正在带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产业发展情况 1、注册成立农科站村粉条专业合作社、农科站村茶叶专业合作社,鼓励成功人士胡裕保、陈功涛回村流转土地,投资建设粉条厂、茶厂,采取村级投资入股分红的方式,助力带动贫困户脱贫。 2、鼓励本村有劳动能力、有意向的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本地特色家禽等,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 3、建立农科站村电商扶贫网点,帮助贫困户、农户网上销售茶叶等本地特色农产品,解决村民销售难问题。 同时,农科站村通过近些年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建设,全村村民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大家齐心协力把农科站村建设成适宜人居的美丽乡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