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信阳 >> 商城县 >> 吴河乡

吴河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吴河乡谷歌卫星地图)


吴河乡简介

  商城县辖乡。原分属鲇鱼山、余集、达权店公社,1975年析置吴河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11.7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吴河、杨冲、开觉寺、郭庙、马槽、曾洼、范棋、掌店、漆中湾、高家畈、陈洼、曾油坊、六甲畈、沈家畈、清塘坳、莲花山、万安、孔氏祠18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石膏装饰板厂、石料厂、建筑公司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6万人 111.7平方公里 411524212 464000 0376 查看 吴河乡谷歌卫星地图

吴河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吴河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商城县辖镇,县府驻地。1941年设中山镇,1948年改城关区,1956年改镇,1958年建灯塔公社,1959年改城关公社,1977年复置镇。位于县境中北部,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3.9万。信(阳)叶(集)、商(城)淮(滨)公路过境。辖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车站路5个居委会和培山、三里桥2个村委会。工业有麻纺、玻璃纤维、建筑、运输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蔬菜。境内有赤城县苏维埃旧址等革命纪念地。古迹有崇福寺塔及文庙古柏。清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商城早期党组织负责人、著名烈士吴靖宇等均生于此地。.  

上石桥镇

  商城县辖镇。1958年属铁路公社,1962年建上石桥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51.2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上石桥居委会和杨寨、范围子、田园、双河、双竹园、堆塘、太平、高棚、刘楼、回龙10个村委会和上石桥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建筑、砖瓦、预制件、农机、酿酒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养殖鱼类。古迹有 夏商时期路沟文化遗址、战国时期任岗文化遗址。.  

鄢岗镇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铁路公社,1961年属双椿铺公社,1962年析置鄢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115.5平方公里,人口4.4万。辖刘双楼、土埂、祁楼、徐寨、曹寨、汪寨、周寨、阮岗、余家寨、西李集、李楼、冯寨、尹岗、北杨桥、鄢岗、高台、长冲、肖寨、崔楼、砂岗、蔡楼、山坎2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砖瓦、板鸭、羽绒、建筑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双椿铺镇

  商城县辖镇。1958年属铁路公社,1962年建双椿铺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郭寨、官庄、龙堂、邵楼、万楼、梅山、蔡店、金寨、王店、宋岗、古城、闵楼、大岗、陈寨、张畈、黄土岗16个村委会和双椿铺街居委会。乡办企业有水利机械、建筑材料、饲料加工、弹簧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汪桥镇

  商城县辖镇。1958年属越美公社,1961年建汪桥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9公里。面积91.3平方公里,人口4.3万。辖汪桥、肖坳、鲍楼、墩子塘、钟铺、河铺、土地庙、邱湾、潘湾、丁坳、邓家、秦湾、汪楼、孔楼、董畈、曹畈、天井、铜山、黄岗、邱庄、万河、古岗、东庙、六营、双桥25个村委会。镇办企业有农机、砖瓦、植物榨油、酱油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古迹有安陂古城,商代古窑遗址。.  

余集镇

  商城县辖镇。1958年设跃进公社,1962年更名余集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在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89.4平方公里,人口4.1万。辖余集街、东门街2个居委会和西湾、杨棚、何冲、文冲、仪学、朱畈、石板、花湾、文桥、连塘、曹集、红阳、迎水、黄洼、湾塘、皮冲、刘湾、雷冲、龙门河、响塘、李湾、张冲、前湾、西杨湾24个村委会。镇办企业有包缝机、制漆、食品、皮毛、编织、农机修配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芝麻、花生、油菜子,还产桐油、油茶、茶叶、毛竹。.  

达权店镇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钢铁公社,1962年置达权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153.6平方公里,人口3万。辖英窝、梅河、塘畈、黑河、香子岗、十二道河、新店、许冲、大造、乌龙岗、头战坪、油河、新建坳、何家畈、黄泥旁、大河冲、幸福、汪家埠、金岗山、狮子塘、盛店、石船22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铸锅、农机、猕猴桃制品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盛产竹木等。.  

丰集镇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超英公社,1962年建丰集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84.6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洞冲、何店、丰集、童畈、三里庙、油坊店、霸王岗、王集、张寨、陶庙、曹楼、凉水井、施寨、高斛山、青山、石头岗、袁河、白龙岗18个村委会。乡办有农机修配、陶瓷、砖瓦、翻砂、锯木、板鸭羽绒、自来水等企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河风桥乡

  商城县辖乡。1958年分属超英、铁路公社,1962年析建河凤桥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82.4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观音山、南司、新桥、杨堰、团结、赵棚、姚堰、栏杆桥、新楼、响塘岗、十里头、莲花塘、龙头桥、田湾、八里淮、新店、立新、高桥、河凤桥、黄畈20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建筑公司及印刷、预制件、农机修配、砖瓦、罐头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古迹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殷商时期文化遗址。.  

李集乡

  商城县辖乡。1958年分属超英、铁路公社,1962年分属丰集、河凤桥公社,1974年析置李集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93.5平方公里,人口2.98万。辖何楼、费楼、峡口、李集、余围子、姜棚、王岗、新庄、杨畈、卢寨、南寨、卜店、杨集、韩楼、朱围子、五岔塘16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陶瓷、砖瓦、农副产品加工、农机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金刚台乡

  金刚台乡位于商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200米-75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5度29分,北纬210度 47分。东与苏仙石接壤,南邻金刚台自然保护区,西与城关镇毗邻,北连丰集乡。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总面积98.6平方公里。   金刚台乡位于河南省边陲的商城县,根据河南省民政厅、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商城县四顾墩乡更名为金刚台乡的批复》,从2007年8月起,该县四顾墩乡更名为金刚台乡,原行政区划、隶属关系、职能不变。金刚台乡更名后,该县及时做好变更手续、统一印章、牌匾等相关工作,并充分发挥“金刚台”的品牌效应,积极宣传,努力提高金刚台景区的知名度,以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山区乡、老区 乡、旅游乡。全乡总面积98.6平方公里,耕地1023公顷,山林4773公顷,全乡总面积9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0亩,山林面积71600亩,水域面积2600亩,下辖横山村、胡太村、南楼村、王湾村、四顾墩村、王坳村、朱裴店村、卢店村、河口村、刘小坳村、柳坪村、连二塘村、杜畈村13个行政村,247个村民组,27000人。 金刚台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13所,中小学教师217人,在校学生4812人。 金刚台乡是典型农业乡,盛产无公害水稻、小麦、油菜,现有小杂果6000多亩,茶叶8500亩,板栗3000亩,桑蚕2000亩,中药材2000亩,支柱产业有旅游、小杂果、茶叶、板栗、桑蚕等,有色金属钼、石灰石蕴藏丰富。动植物种类有2000多种,其中黑鹳、白冠长尾雉、金钱豹、大鲵、穿山甲和大别山五针松、银杏、香果、杜仲等80余种动、植物被列为国家、省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特别是园区内有商城特有的两栖类新属新种鲵——“商城肥鲵”;有商桔梗、天麻、茯苓、二花等中药材,产山漆、油桐、木耳、油茶、猕猴桃等。2007年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7元。   金刚台乡是一块旅游胜地。这里生态完美,自然景观神奇瑰丽,人文历史厚重,楚风与豫韵相伴,红、古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构成豫南独有的集地质景观、红色遗迹、自然生态、古风古韵四位一体的绝佳旅游胜地。自2004年开发以来,现已拥有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红色精品景点——红军洞群、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等一批“国”字号品牌。2007年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后,景区又被授予全国百家晚报摄影基地、武汉大学校外实验基地、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电影《八月桂花遍地开》外景拍摄地,承办了“中国人寿6.16客户节”等大型活动。目前,景区旅游“六要素”齐备,国家AA-景区正在审批之中,金刚台乡正成为游客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金刚台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地。乡党委政府心系于民,致力发展,着力调整产业机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乡已建成优质生态杂果600亩,生态无性系茶园8500亩,高产经济林5000亩,板栗3000亩,中药材2000亩,蚕桑2000亩,形成了生态林果经济、生态粮油经济、生态养殖经济和劳务经济等 四大经济发展板块。拥有“金刚碧绿”国际金奖茶等知名品牌。其中茶产业开发、以沼气池建设为中心的循环 经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工作成为全市工作的亮点,连续承办了市县现场会。全乡新农村新居规划全部完成,35%的人口进入集镇,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金刚台乡是一块投资兴业的热土。乡党委政府模范执行“五禁止”、“十不准”,优化投资兴业环境。全乡累计完成乡、村组路硬化220公里,100%的行政村、35%的村民组通柏油路(水泥路),形成外接沪陕高速,内部四能八达的交通网络。建成移动通讯基站7个,程控电话机房4座。集镇建设功能完备。金刚科技制砖厂、东升针织厂、荣迪灯饰厂纷纷进驻,民营经济蓬勃兴旺。   -   行政区划   2006年,四顾墩乡辖13个村委会:横山村、胡太村、南楼村、王湾村、四顾墩村、王坳村、朱裴店村、卢店村、河口村、刘小坳村、柳坪村、连二塘村、杜畈村。   -   资源状况   气候地形   金刚台乡属浅山、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峦重叠,河流纵横。相对海拔高度200-705。境内东南部地处深山,占全乡总面积的15%。浅山、丘陵部分,地势起伏平缓,开阔之处是平畈,狭窄之处是高差10-20米的洼地,而以山地和丘陵所占面积最大,呈山地地貌特点。年平均光照时数为1954.8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44%。金刚台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四季分明,主要特征是: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一般冬夏两季长(各历时120天),春秋两季短(各历时63、62天),且季节转换较快。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降水量多在1250毫米左右。   土地资源   据1997年航测,全乡土地总面积116535亩。其中耕地27640亩,园地2533.5亩,林地61470亩,水面4249.5亩,居民设施用地238.5亩,未利用土地13365.5亩(裸土地4.9亩,滩途面积2341.2亩,荒草地9080亩,其他1939.4亩)。   植物资源   (一)主要用材树种用材种类有乔木100多种,灌木600多种。其中材质优良,价值较高的有:马尾松、杉、栓皮栎、枫杨、柏、椿、榆柘、桑、檀(有紫、白两种)、楝、槐、梧桐、柳、枸(一名小橡子),以及引进的刺槐、泡梧、湿地松、火炬松、水杉等。马尾松多为天然次生林,是荒山造林和主要用材树种。杉为境内传统树种,连片生长500亩以上的有连二塘村林场,全乡仅有的湿地松树种也在连二塘村林场,场内林木茂密,被誉为“森林公园”。柳、泡桐、椿、楝、槐(含刺槐)多为房前屋后栽植。檀多见于境内东南深山区。   (二)果树境内有各种果树100多种,金刚台乡已成为全县杂果基地之一。板 金刚台乡栗、桃、李、杏、梨、柿子、石榴等在各村均有。野生果树多生于乡东南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其品种与数量今亚于昔。现存的主要有猕猴桃(杨桃)、野山楂、茅栗子、山杏、山桃(毛桃子)、山核桃、山葡萄、山樱桃、山李子、胡颓子(绿豆果、羊0)等10余种。   (三)特用植物1、油料植物木本油料植物有油桐、油茶、乌桕(又名木子)、漆树、紫穗槐、山皂角、核桃楸、油松等。其中:油桐、油茶、乌桕、漆树经济价值较高。油桐、乌桕散见于各村山旁地边,桐籽榨油,谓之“桐油”;乌桕外层加工溶化后为“皮油”,内籽榨油谓之“梓油”。油茶籽榨油为“茶油”,是降血脂的最好食用油。草本油料植物,作为农作物耕作的有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等;野生的香薷、苍耳、牛蒡子等。2、纤维植物纤维植物以棉花最常见,次为苎麻、红麻等。野生可供纺织的有萱麻(亦称野萱麻)。供造纸用的有芫花、竹等。供编织及绳索的有拉拉秧、柳条、荆条、藤条等20余种,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还是以竹制作的编织品为多。3、芳香油植物用于食品的有香薷、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茉莉花等。用作化装品的有荆芥、腊梅、栀子花、侧柏等。用于药物的有菖蒲、白兰花等。   (四)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在全乡分布广、种类多、藏量丰,有1000多种,以东南山区为多。主要有麦冬、夏枯草、香附子、沙参、茯苓、桔梗、二花、红栀、灵芝、凤尾草等200多种。珍稀名贵的有银耳、天麻、石斛、猕猴桃、天竺桂、玉兰(木兰、辛夷)、七叶一枝花、麦斛等。 (五)、观赏植物木本观赏植物有紫荆、紫薇(又名百日红)、杜鹃花(亦称映山红)、芙蓉(又名木莲花)、木瓜、瓜子黄杨、垂柳、木槿、枸杞、栀子、桔梗、翠柏、银杏、月季、梅、夹竹桃、桂花、茉莉、无花果、石榴等。草本观赏植物有芍药、菊花、射干、美人蕉、水仙、文竹、大丽花、仙人掌、石蒜、百合、瞿麦等。   (六)水生植物塘、堰、久水田多有水生植物,主要有野菱、萍蓬草、漂浮草、水浮莲、虾钳菜、水芹菜、鸭舌草、稗子草、茭白、荸荠、野荸荠等100多种。   (七)竹类主要有毛竹、桂竹、水竹。桂竹、水竹分布广,毛竹多在海拔500-800米处。刘小坳景区的毛竹园,在金刚台北半山腰,成为一大景观。珍稀品种有紫竹、金丝竹、苦竹、斑竹、罗汉竹。   (八)食用菌类主要有木耳、香菇、草菇、平茹、野蘑菇等。诸菇性喜温 梧桐暖湿润。年高温多雨季节,乡境山区丘陵各种野生菌类频生,民采入户,因其富含蛋白质,为美味佳品。除自然菌类外,20世纪70年代就进行人工培植黑、白木耳和香菇、平菇等。黑、白木耳作为土特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平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和糖,并含有抗癌物质。   (九)耕作植物粮食类: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荞麦、大麦、绿豆、碗豆等。自20世纪90年代栽种杂交水稻后,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亩产千斤以上,增产40%。小麦高产品种在不断更新,亩产在700斤以上。荞麦、大麦的种植已经不多,仅东南山区在山地上有少量种植。   蔬菜类:青菜、白菜、萝卜、南瓜、豇豆、茄子、番茄、辣椒、葫芦、葱、蒜、韭等20多种。瓜类:西瓜、密瓜、菜瓜。(十)饮用植物饮用植物有茶叶、二花、菊花等。其中茶叶饮用最为广泛。茶叶生产为金刚台乡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干茶60吨,其中“金刚碧绿”乃茶中精品,畅销国内市场。   矿藏资源金刚台乡境内已知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有4种,矿床和矿点6个。主要有钼、黄铜、石灰石、花岗石。其中开采的有石灰石、花岗岩。  

苏仙石乡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超英公社,1962年属四顾墩公社,1977年析置苏仙石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92.3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苏仙石、秦河、琉璃河、喻畈、邓楼、-、曾岗、关帝庙、柯楼、东河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石灰、陶瓷、榨油、造纸、染纸、清漆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茶叶、桐油、板栗、乌桕、油茶。有明代古陶瓷窑遗址。.  

汪岗乡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2年分属伏山、四顾墩公社,1974年析建汪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南面,距县城8公里。面积79.5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郑河、蒋岗、邹家湾、余铺、石桥、余新湾、洪畈、古井、粉壁渡、官畈、陶行、七里冲、韩冲、虎塘、普救河、汪岗、杨湾、藕塘坳、蔡湾19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油脂化工、石灰、砖瓦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盛产茶叶、西瓜。.  

伏山乡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2年置伏山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41.6平方公里,人口2.8万。辖枫香树、杨桥、徐堰、鲍冲、毛坪河、石冲、余子店、里罗城、七里山、燕湾、大木厂、伏山、南冲、石洞、渣滓河、龙井河、龙泉、千金山18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铸锅、榨油、砖瓦、活性炭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蚕茧、板栗、茶叶、中药材。.  

鲇鱼山乡

  商城县辖乡。1971年置鲇鱼山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公里。面积94.3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鲇鱼山、大碑、新华、下马河、马岗、欧楼、柿子园、平塘、闵湾、紫云山、龙潭、石牛、木头河、杨楼、匡店、庙岗、土门、陈畈18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油毡、砖瓦、石灰、石料、陶瓷、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观庙镇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越美公社,1962年建观庙公社,1964年并入汪桥公社,1975年复置观庙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91.4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观庙、赵湾、南洼、枫树店、板庙、姜寨、雷店、聂小庄、油坊、林湾、朱楼、桃园、姚榜、张湾、王寨、邬家庙、梅楼、柳大湾、大庙、凤凰20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砖瓦、粮食加工、建筑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吴河乡

  商城县辖乡。原分属鲇鱼山、余集、达权店公社,1975年析置吴河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11.7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吴河、杨冲、开觉寺、郭庙、马槽、曾洼、范棋、掌店、漆中湾、高家畈、陈洼、曾油坊、六甲畈、沈家畈、清塘坳、莲花山、万安、孔氏祠18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石膏装饰板厂、石料厂、建筑公司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冯店乡

  商城县辖乡。1962年分属达权店、余集公社,1974年析置冯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132.2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三柳店、冯店、七冲、新湾、郭店、李冲、河棚、老庙、刘畈、螺蛳畈、小店、连塘河、通城店、石关口、杨摆埂、九曲河16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铸锅、农具、综合、蘑菇加工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长竹园乡

  商城县辖乡。1958年建卫星公社,1962年改长竹园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最南部,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229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纸棚、关门河、新建、周家湾、两河口、上峰山、张花店、枣树坊、汪冲、武畈、肖家畈、五里山、蛇山、平地、马家堰、陈家湾、王畈、长竹园、黄柏山、百战坪、前河、磨盘山、药铺2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境内息影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1年红军第一军与第十五军在长竹园街南大河湾合编为红四军。.  


吴河乡特产大全




吴河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