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信阳 >> 固始县 >> 张广庙镇 >> 高塘村

高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高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塘村简介

  高塘村为张广庙镇重点贫困村之一,占地3800亩,共有648户2342人,11个村民组,党员61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其中现有贫困户62户(死亡一户)。2017年脱贫14户,2016年脱贫8户,2015年脱贫32户,2014年脱贫52户。现有贫困户61户中,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缺劳力、缺资金和因残等。其中因病致贫30户,占5%;缺劳力致贫17户,占28%;缺资金致贫7户,占12%;因残致贫6户,占10%。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水全部得到解决,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户户通,网络得到全覆盖。城乡医保筹资以及低保户、贫困户和五保户的电费全面得到减免。水稻保险全部实行政府代缴。
  2016年以来,全村兴建文化广场一个,文化书屋两间。配备必备的文体器材。硬化道路10.5公里,渠道1公里,开挖大塘3口,村部得到修缮,并将按照市统一标准,新建一座规范化村卫生室。2017年,全村办理慢性病门诊卡121人,入股分红63户,以奖代补52户,易地搬迁33户,危房重建2户等。2018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通过金融扶贫(入股分红、小额信贷)光伏发电、主导产业带贫、以奖代补等帮扶措施的实施,使一般贫困户都能达到三轮以上,五保贫困户达到两轮以上的产业覆盖。可使绝大多数贫困户都能顺利实现脱贫,贫困人口发生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高塘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全村共有7口大塘,每口租金5000元,全年收入35000元。在多彩田园活动中带贫企业为华源银针厂,全村共有30多人在厂内务工。以常庄村民组常家坤为主的小龙虾养殖,发展养殖面积100多亩,带动贫困户产业6户。以荣乐家庭农场,在场主汪书学的带领下,带动贫困户10户发展生产。
  通过各项扶持政策的认真落实,全村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水泥路宽敞,绿化靓丽,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力争2018年全村实现脱贫摘帽。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525111 464000 -- 查看 高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高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高塘村

  高塘村为张广庙镇重点贫困村之一,占地3800亩,共有648户2342人,11个村民组,党员61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其中现有贫困户62户(死亡一户)。2017年脱贫14户,2016年脱贫8户,2015年脱贫32户,2014年脱贫52户。现有贫困户61户中,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缺劳力、缺资金和因残等。其中因病致贫30户,占5%;缺劳力致贫17户,占28%;缺资金致贫7户,占12%;因残致贫6户,占10%。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水全部得到解决,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户户通,网络得到全覆盖。城乡医保筹资以及低保户、贫困户和五保户的电费全面得到减免。水稻保险全部实行政府代缴。   2016年以来,全村兴建文化广场一个,文化书屋两间。配备必备的文体器材。硬化道路10.5公里,渠道1公里,开挖大塘3口,村部得到修缮,并将按照市统一标准,新建一座规范化村卫生室。2017年,全村办理慢性病门诊卡121人,入股分红63户,以奖代补52户,易地搬迁33户,危房重建2户等。2018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通过金融扶贫(入股分红、小额信贷)光伏发电、主导产业带贫、以奖代补等帮扶措施的实施,使一般贫困户都能达到三轮以上,五保贫困户达到两轮以上的产业覆盖。可使绝大多数贫困户都能顺利实现脱贫,贫困人口发生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高塘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全村共有7口大塘,每口租金5000元,全年收入35000元。在多彩田园活动中带贫企业为华源银针厂,全村共有30多人在厂内务工。以常庄村民组常家坤为主的小龙虾养殖,发展养殖面积100多亩,带动贫困户产业6户。以荣乐家庭农场,在场主汪书学的带领下,带动贫困户10户发展生产。   通过各项扶持政策的认真落实,全村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水泥路宽敞,绿化靓丽,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力争2018年全村实现脱贫摘帽。  

平楼村

  平楼村村情概况   (1)地理概况:平楼村位于张广庙镇西部,东临安徽省,西接固始石佛店乡,有5号路贯穿整个村子的东西,平楼村沿着5号路向西可到312国道,向东经镇政府沿双石路可直通安徽省。距离县城25公里,距离镇政府2公里。交通较为便利,为张广庙镇西大门。   (2)人员情况:平楼村村情概况   (1)地理概况村共有9个居民组,总户数534户,人口1965人,全村贫困户共计95户295人,其中脱贫户54户205人,未脱贫户41户90人。   (3)村级组织情况:平楼村现有两委班子成员3人,书记:谢春才,副书记:刘志友。村委会主任:谢春才,委员:刘志友、王欢。   (4)党员情况:平楼村现有党员43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人数22人,60岁以下党员人数21人,其中高中以上学历13人(研究生学历党员3人)。   (5)经济发展成效:2017年平楼村村情概况   (1)地理概况村人均纯收入元9080/人,平楼村村情概况   (1)地理概况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工收入和土地流转收入,耕地面积3280亩,人均耕地1.6亩/人,林地面积21亩,水地面积90亩。   (6)特色产业:平楼村至2017年成立有6家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特色产业有小闸专业养殖合作社养殖的脆皮鱼项目、康淀豆制品加工项目、祥乐专业养猪合作社项目,有优质西瓜(8424)种植基地60余亩,另由中原生态合作社和物价局共同成立的平楼村“小菜园”项目。  

方岗村

  方岗村村情概况   一、方岗村位于张广庙镇东南3.5公里处,张黎路从西边穿境而过,新平路横穿方岗中心,东干渠历经方岗腹地顺流而下,全村下辖九个居民组600户人口2016人,党员47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现村“两委”人员5人。全村耕地面积3320亩,境内湖泊1000余亩,村内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村内经济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现全村外出务工者达648人,年收入达2千万元。全村水稻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年产量300万斤,年收入352万元,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0580元,村集体收入3.6万元。   二、村两委班职责,村党支部书记职责。   党支部书记是支部委员的主要负责人,由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的决议,负责支部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召开支部委员大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认真传达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完成。研究安排支部工作,将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制定支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组织检查支部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和出现问题,并定期向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4、经常与党支部委员和同级行政负责人交流情况,保持密切联系,支持他们的工作,协调单位内部的党、政、工、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5、抓好支部委员自身的学习,严格组织生活,按时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搞好党风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领导作用。  

黄勇村

  黄勇村村情概况   一、黄勇村位于张广庙镇政府西南部,距镇政府4.8公里,梅山东干渠横穿黄勇村东部,水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水泥路四横一竖,交通便利,下辖11个村民小组,601户,人口2111人,党员40人,现有村“两委”成员4人。全村耕地4678亩,黄勇村以种植莲藕、水稻为主,全村种植莲藕210亩,年产量15万斤,总收入25万元,种植水稻面积4300亩,年产量440万斤,年收入近516万元。享有“优质稻米”之村。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1023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二、村“两委”班子工作职责。村党支部书记职责,(一)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制定黄勇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研究重大问题,带领党员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帮助指导农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改变黄勇村面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二)按照《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和五个好目标,抓好黄勇村党建工作,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努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负责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孝善敬老。带头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群众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思想。树社会主义新风尚。(五)负责村、组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推荐工作。  

龙井村

  龙井村村情概况   一、龙井村位于张广庙镇南部,属平原地带,全村586户,2379人,辖10个居民组,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4100亩党员52人,现有村“两委”成员5人。龙井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全村种植水稻面积4100亩,年产量440万斤,年收入近516万元。享有“优质稻米”之村。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1023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二、村“两委”班子工作职责。村党支部书记职责,(一)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制定龙井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研究重大问题,带领党员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帮助指导农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改变龙井村面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二)按照《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和五个好目标,抓好龙井村党建工作,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努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负责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孝善敬老。带头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群众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思想。树社会主义新风尚。(五)负责村、组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推荐工作。  

魏岗村

  魏岗村村情概况   魏岗村为张广庙镇一般贫困村,占地3663亩,全村共362户,1242人,8个村民组,党员32名,致贫主要原因为因病、因残、缺资金和缺劳动力等,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3户77人,其中现有贫困户30户68人,2017年脱贫户1户3人,2016年脱贫户1户2人,2015年脱贫户1户4人。现有贫困户30户中,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学、缺劳力、缺资金和因残等,其中因病致贫23户,占76%;缺劳力致贫2户,占6%;缺资金致贫3户,占10%;因残致贫1户,占3%,因学致贫1户,占3%。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水全部得到解决,城乡医保筹资以及低保贫困户和五保户的电费全部得到了减免,水稻保险全部实行政府代交。2016年以来,全村硬化道路3公里,村部得到了修缮,并将按照市统一标准,新建一座规范化村卫生室。2017年,全村办理慢性病门诊卡29人,入股分红3户、以奖代补12户、易地搬迁14户,危房重建5户等。通过各项扶贫政策的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关系更加稳定和谐,村容村貌更加美丽干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为2018年全村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土楼村

  土楼村村情概况   一、土楼村位于张广庙镇政府南部,距镇政府5.6公里,交通便利,有七个村民小组,541户;总人口1942人,党员38人,现有村“两委”成员3人。全村耕地面积2966亩,土楼村以种植水稻为主(面积2800亩);年产量300万斤,年收入近360万元。享有“优质稻米”之村。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101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二、村“两委”班子工作职责;村党支部书记职责是:(一)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土楼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研究重大问题、带领党员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帮助指导农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改变土楼村面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二)按照《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和五个好目标,抓好土楼村党建工作,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努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负责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孝善敬老;带头做好村民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群众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五)负责村、组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推荐工作。   四、社会发展状况:近两年来,村两委针对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切实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农村环保项目为契机,扎实稳妥推进生态村的创建为平台,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水,电视、电话普及率达到96%以上,移动网络全覆盖,五保、低保户生活得到保障,村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建卫生室合格并投入运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   

兴安村

  兴安村基本情况概况   一、基本情况   兴安村地处张广庙镇东南部,与安徽省户胡镇高镇区接壤,总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72亩,辖13个村民组,农户485户总人口1848人,农作物主要有水稻、香梗稻、小麦等农作物;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家畜家禽主要养殖有生猪、牛、羊、鸡、鸭,水产养殖有小龙虾、黄鳝等。   兴安村远离国道主干道近20公里,无污染,优良的空气与环境,是兴安村发展环保种植、养殖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条件,这为兴安村创建优美人居环境打造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设施   从2015年到2017年12月份,全村共修水泥公路10公里,U型渠1500米,电灌站1处;2016年兴安村民组进行农网改造,剩余7个村民组在2017年12月份实施改造完毕;13个居民组的低压未改;文化广场已于2016年底建成;2017年新建垃圾池12个,并于2017年8月份配有8名专职保洁人员清扫;安全饮水主管道已贯通。   三、主导产业   目前,兴安村现有中小型养殖产业7处,专业养殖合作社1处,年产值489万元,带动贫困户11户。其中依托地拓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3户、黄鳝养殖场带动贫困户2户、贫困户自身发展6户。光伏发电正在建设当中,2017年底可完成并网发电,为稳固村内经济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条件,更好的为兴安村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帮扶政策   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503人,现有贫困户126户427人,其中2014年脱贫4户17人,2015年脱贫61户258人,2016年脱贫14户47人,2017年脱贫18户44人;现有未脱贫贫困户30户63人,2016年产业帮扶26户,投入资金8.288万元。   1.教育扶贫:(1)学前教育18户19人,享受政策5户5人、未享受13户14人。(2)小学教育43户49人,其中国机励志学校免费教育3户3人、享受政策1户1人、未享受39户45人(非寄宿生32户38人、外地上学7户7人)。(3)初中教育12户13人,其中国机励志学校免费教育2户2人、享受政策1户1人、未享受9户10人(外地上学1户1人)。(4)普通高中教育7户7人,享受政策7户7人。(5)职业教育1户1人,在上海上学。(6)高等教育2户2人,1人2017年上半年毕业。   2、医疗扶贫:(1)大病5户5人(2)慢性病共29户36人,其中已-17户22人慢性病门诊报销月360元、-手续已交9户11人、人在外地未办3户3人。   3、残疾共26户26人(其中一级2人,二级12、三级5人、四级7人),已-26户26人,享受补贴14人每人每月80元。   4、贫困户享受低保29户31人,其中低保A类2户2人每人每月268元、B类27户29人每人每月142元。   5、公益岗位19个,其中保洁员9个每月人均收益300元、安全员5个每月人均收益300元、公路协管员1个每月收益300元、环境污染宣传员1个每月收益300元、护林员1个每月收益500元、劳保岗位1个每月收益650元;渠道管理员1个每月收益300元。   五、组织建设   兴安村组织健全,村支部书记一名(刁新建),第一书记一名(祝文军),支部委员一名(陈金龙),两委班子团结,思想统一,有力的加强了两委班子的战斗力,镇党委制定学习了《支部书记职责》、《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制度。   六、存在问题   通过走访中发现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主要是水、电、路方面,目前兴安组:需修建地下灌溉管道18000米,水泥路1000米;双塘、东庄组(兴安组):需建一处电灌机房和U型渠400米,水泥路800米,新增变压器一台(200瓦)已装好;关桥组、柳堰组:需修建水泥路1400米;张圩组:需修电灌机房一座,渠道1400米,水泥路1500米,新增变压器一台已完工;万坝组:需修建U型渠600米,水泥路500米,整改变压器一台未施工;堰西、老庄组:需修建电灌机房一座,U型渠600米,路1000亩,开挖大塘15亩,新增变压器一台;草楼、东楼组:需修建U型渠600米,新增变压器一台;韩楼、酒店组:需新增变压器一台。  

官桥村

  官桥村位于张广庙镇最南端,丘陵地带,人口多,土地面积大,全村总面积5.4平方公里,现有13个居民组,25个自然村落,877户,3256人,1210个劳动力,外出务工500多人,可耕地面积7000余亩。水利、交通、电业等非常困难,7000亩的水稻紧靠全村的50多口大塘,水库、堰坝等蓄水。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5户725人。(其中2014年识别的贫困户230户,793人。2014-2015年两年度脱贫合计83户376人。2016年脱贫5户21人。2017年脱贫户16户40人,现有贫困户99户276人)。   现有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有、因病、因残、缺劳动力、缺资金等,其中因病致贫62户、因残致贫13户、因学致贫4户、缺劳动力致贫19户、缺资金致贫1户。安全饮水已建未通水,城乡医保筹资以及低保户、五保户的电费全部得到了减免、水稻保险全部实行政府代交。2016年兴建文化广场1个、文化书屋2间,配备了必备的文体器材,按照标准建设一座标准化村卫生室,2017年全村入股分红59户、以奖代补56户、公益性岗位28个,水稻保险员30个,带贫企业(康峰家具厂)带动43户45人。通过各项扶贫政策的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关系更加稳定和谐,村容村貌更加美丽干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为2018年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刘集村

  刘集村位于张广庙镇南部,刘集街道周围,全村所辖13个村民组,人口2584人。现有耕地面积3980亩,人均耕地大约1.54亩左右,现有党员63名,其中长期外出25名,全村地势以丘陵为主,东高西低,史河支流梅山东干横穿全境,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及种养殖业为主,年人均纯收入10089元。刘集村村支两委现有在职村干部4人,其中交叉使用3人平均年龄51岁,学历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张街村

  1、张街村为张广庙镇一般贫困村,位于张广庙镇西部,属于平原地带,全村共有2358人,16个居民组,党员45人,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缺资金和缺劳动力,全村建档立卡共80户212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29户100人,现有贫困户51户112人,(现有贫困户中28户114人为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为18户62人,五保贫困户33户33人)。   2、近年来,村两委针对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切实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农村环境项目实施为契机,扎实稳定的推进美丽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庄道路电网布局合理,电视电话普及率95%以上,五保户、低保户生活基本得到保障。   3、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的城乡医疗筹资款全部得到了减免,水稻保险全部实行政府代交,金融扶贫,入股分红8户,易地搬迁9户,危房重建1户,以奖代补29户,通过各项扶贫政策的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关系更加稳定和谐,村容村貌更加干净美丽,群众获得幸福感明显增强,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为2018年全村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徐楼村

  徐楼村位于张广庙镇西南部全村下辖12个村民组,498户,2036人。全村耕地面积2045亩。徐楼村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村常年外出务工户204户,外出人口762人,劳务收入是村民的主要来源。徐楼村通过群众自身的发展,已经有90%顺利步入了小康。2014年以来经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全村共有贫困户26户,106人。当年脱贫2户9人。2015年底脱贫3户16人。2016年三次回头看及11月动态调整删除19户65人,脱贫3户10人,新增55户108人,截止2016年底贫困户为49户98人。2017年5月底以前动态调整删除2户(徐德军.李西山)11人,新增1户(万少海)4人。2017年5月底截止贫困户是48户92人,自然变更脱贫户增加3人,未脱贫户增加1人,目前全村全村共有贫困户48户92人(其中五保户28户28人,低保10户24人,一般贫困户10户40人)脱贫户8户37人.2017年年底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37人。其中:脱贫户25户,85人。新增加3户(邓子成.董立荣.钱利)8人。现有贫困户33户52人:(其中一般户4户13人;低保户6户15人;五保户23户24人。)。  

杨井村

  杨井村位于张广庙镇北部,与张广街道相邻,南边双石油路穿境而过,西边张泉路,北边桂桥村,东边寨河与刘楼村接壤,村委会由5人组成,全村下辖14个村民组,605户,2767人,全村耕地面积4800亩,其中劳动力1280人,党员46人。杨井村农业生产主要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种植粮食有水稻、小麦等作物,养殖业以甲鱼、黄鳝为主。家畜家禽主要有生猪、鸡、鸭、鹅等。全村常年外出务工270户,外出人口692人,劳务收入是村民的主要来源。杨井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58人,2014年脱贫2户6人,2015年脱贫2户11人,2016年脱贫1户5人,2017年脱贫1户3人,2017年10月动态调整新识别9户26人,死亡4人,截止目前,杨井村现有未脱贫贫困户63户13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2户35人,低保贫困户19户65人,五保贫困户32户34人(不含14、15、16、17年脱贫6户25人)。2017年享受易地搬迁30户67人,教育资助28人,医疗救助13人,慢性病确认58人补贴34人,享受残疾补贴8人,通过各项扶贫政策的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关系更加稳定和谐,村容村貌更加美丽干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为2018年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石庙集社区

  石庙集社区是河南省信阳固始县张广庙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411525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1525。邮政编码为46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76 ,车牌号码为豫S。与高塘村、平楼村、方岗村、黄勇村、龙井村、魏岗村、土楼村、兴安村、官桥村、刘集村、张街村、徐楼村、杨井村、刘集社区、街道社区、长岗村、上元村、石庙村、引龙村、陈家寺村、刘楼村、桂桥村、九龙村相邻。  

刘集社区

  刘集社区是河南省信阳固始县张广庙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411525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1525。邮政编码为46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76 ,车牌号码为豫S。与高塘村、平楼村、方岗村、黄勇村、龙井村、魏岗村、土楼村、兴安村、官桥村、刘集村、张街村、徐楼村、杨井村、石庙集社区、街道社区、长岗村、上元村、石庙村、引龙村、陈家寺村、刘楼村、桂桥村、九龙村相邻。  

街道社区

  街道社区是河南省信阳固始县张广庙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411525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1525。邮政编码为46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76 ,车牌号码为豫S。与高塘村、平楼村、方岗村、黄勇村、龙井村、魏岗村、土楼村、兴安村、官桥村、刘集村、张街村、徐楼村、杨井村、石庙集社区、刘集社区、长岗村、上元村、石庙村、引龙村、陈家寺村、刘楼村、桂桥村、九龙村相邻。  

长岗村

  长岗村位于张广庙镇东南方,东、南两面与安徽省霍邱县的龙潭、户胡两乡接壤。全村下辖13个居民组,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6179亩,共有462户,2067人,党员35人。2014年被确认为贫困村,至今全村现有贫困户124户,452人,共中已脱贫92户,384人,未脱贫32户,68人。计划修建整村推进项目路和交通扶贫路共计42.2公里,3.5米宽,现已修成8.2公里,连通中心、黄塘、枣林、刁庄、油坊、椿庄,下元、南元、双坝9个居民组。拟整修渠道9.2公里,在争取项目资金。自来水厂已建成,管道也全部铺设到居民组,贫困户已安装完毕,尚未通水。文化广场于2017年1月修建完成,已交付使用。文化书屋存放各类书籍1300多册,每周一、三、五三天对全体村民开放,丰富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网络已覆盖9个居民组,有线电视覆盖6个居民组,全村已实现户户通电,电网整改到位5个组,下余8个居民组秋收后改造。人居环境建设全面进行,聘请13个贫困户家庭成员担任专职保洁员,全村修建垃圾池21个,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日常生活。设置公益性岗位23个,其中保洁员13个,安全员5个,护林员1个,转移就业服务员1个,河道管理员1个,环境污染管理员1个,公路养护员1个,既有利于加快贫困村建设,又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实际收入。   2016年针对贫困户实行了到户增收、转移就业和入股分红三大矿帮扶措施。其中到户增收27户,实现每户增收4000元,21户种苗寄养,户实现增收3200元;转移就业62户86人;广龙农产品公司贷款入股48户,户均增收3000元。年底实现36户150人脱贫。   2017年后对2016年的所有贫困户采取了继续入股广龙农产品公司,每户分红3000元;兴建光伏发电站,每户补帖3000元左右,连续享受3年;发展村主导产业,成立小龙虾专业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上元村

  上元村村情概况   一、地理位置:上元村地处张广庙镇东段与安徽省接壤,东临沣西干渠,北连石庙村,南与长岗村接壤,西部寨河自南而北碗蜓流过与本镇魏岗.方岗.高塘比邻,是典型胡丘陵地区。,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整个地形,地势较高,森林覆盖率35%.空气清新,村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在此展现。   二、经济发展状况:上元村产业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常规作物为主,近年来水产养殖如雨后春笋,小龙虾养殖8亩,甲鱼池180亩,其中温室80亩。固始鸡年出栏13000多只,年产生猪300头以上养殖场当地土杂猪养殖户11户,养牛户两户。全村劳动力1850人,外出务工人员1600人,每年劳务收入7000多万。   三社会发展状况:近些年来,村两委针对所面临的坏境问题较为突出实际,切实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生态示范村的创建为平台.以农村环保项目胡实施为契机,扎实稳妥的推进生态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基础建设逐步完善,村庄.道路及电网布局合理,实现了组组户户通电通水,电视.电话普及率96%以上,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全村,五保户.低保户生活基本得到保障,村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建卫生室合格投入运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以上。  

石庙村

  石庙村位于张广庙镇东部,豫皖交界处,双石公路穿境而过,地形分两部分,东干渠以东是丘陵,以西是平原。全村下辖11个村民组,共计645户,总人口2141人,党员56人,实有劳动力为1240人。农村耕地面积为4890亩,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成立有海伦专业合作社、德红家庭农场、光发家庭农场、传财家庭农场、荣发家庭农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以甲鱼、黄鳝为主,成立了兴淼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并成立了特种水产养殖支部,注册了“黄海王”牌甲鱼商标。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羊、鸡、鸭、鹅等。全村常年外出务工258户,外出人口657人,养殖及劳务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石庙村因位处豫皖交界地带,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公益事业得不到发展,无村文化活动室,村民无体育文化娱乐场所,精神生活单调,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因病致贫率高。   自2014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镇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三任驻村干部带领下,2014年脱贫4户14人,2015年脱贫3户11人,2016年脱贫5户24人,2017年脱贫11户52人,稳定脱贫1户3人,截止目前,石庙村现有未脱贫户60户130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5户43人,低保贫困户18户58人,五保贫困户27户29人,死亡3户3人。   2016年12月3日,石庙村委会与八一八轮窑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土地承包合同,共计70亩土地承包给八一八轮窑厂使用,每年年收入3.36万元。   2017年11月,通过固始县扶贫到户增收项目,为50户贫困户争取项目资金合计25万元(每户5000元),采取种苗寄养的模式,寄养在兴淼水产养殖公司中,年增收500元,可持续增收3年。   2018年经中共石庙村委会全体党员代表选举,产生支部书记张兴海、支部副书记罗俊荣、支部委员董立平,经石庙村第九届村民代表大会选举出村长张兴海、副村长董立平、村委会成员罗俊荣、曾垂江、曾力。经第九届村民代表大会选举出监督委员会主任赵志江、副主任彭化强、委员刘得红、杨学富、许会亮。   截止目前,石庙村安全饮水已通95%以上,其中贫困户已全覆盖,文化书屋面积18平方米,设计科教、文卫等几十种书籍885本,网络覆盖率达100%,全村共有大型垃圾中转站1座,固定垃圾池28个,保洁员11个。  

引龙村

  引龙村村情概况   一、地理位置:引龙村地处张广庙镇东部与安徽省接壤,东临沣西干渠,北连陈家寺村,南与石庙村接壤,西部岳河自南而北碗蜓流过与本镇刘楼.陈家寺比邻,是典型丘陵地区。,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整个地形,地势东高西低,森林覆盖率35%.空气清新,村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在此展现。   二、经济发展状况:引龙村产业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常规作物为主,近年来水产养殖如雨后春笋,小龙虾养殖7亩,甲鱼池90亩,其中温室20亩。固始鸡年出栏9000多只,年产生猪500头以上养殖场当地土猪养殖户21户,养牛户3户。全村劳动力970人,外出务工人员680人,每年劳务收入3000多万。   三、社会发展状况:近些年来,村两委针对所面临的坏境问题较为突出实际,切实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生态示范村的创建为平台.以农村环保项目实施为契机,扎实稳妥的推进生态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基础建设逐步完善,村庄.道路及电网布局合理,实现了组组户户通电通水,电视.电话普及率96%以上,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全村,五保户.低保户生活基本得到保障,村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建卫生室合格投入运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以上。  

陈家寺村

  陈家寺村位于张广庙镇的东北部,东与安徽省霍邱县隔沣西干渠相望,北接泉河铺乡,西连本镇刘楼村,南与本镇引龙村交叉相接。地势以丘陵为主,总面积为7.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6648亩,下辖19个居民组,村级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村卫生室一个,小型百货商店两个,总户数882户,总人口3073人,其中劳动力167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5%左右,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面积6400多亩,平均亩产600公斤,水产养殖以甲鱼为主,全村共有养殖户168户,养殖面积210亩,年产商品甲鱼约100万斤。   由于村情整体情况条件差,在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67人,其中享受政策已脱贫20户38人,现有贫困户45户129人,现有贫困户中低保贫困户12户43人,一般贫困户16户69人,五保贫困户17户17人。   2018年村两委换届工作已结束,村级基层党组织已健全,下设支部书记一人,副书记一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会职员均由支部成员担任,最新成立村监督管理委员会,全村共有党员54人。   陈家寺村虽基础差、底子簿,但在驻村扶贫工作组带领下,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陈家寺村的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刘楼村

  刘楼行政村隶属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张广庙庙镇刘楼自然村、刘楼行政村位于张广庙庙镇东北4公里,距离固始县市区3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3430余亩,12个村民小组,583户,总人口1874人。   刘楼行政村有一支精诚团结、克己奉公、务实创新的村领导班子,村二委班子干部3人,驻村第一书记1人;也有一支同心同德、脚踏实地的党员队伍,支部有33位党员,具有年龄广、分布均、素质高等特点,为刘楼村支部的建设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村基础设施完善。刘楼行政村现有一所村卫生室,一所村办小学刘楼小学。村组之间已基本连通了特铺及水泥公路,95%以上的农民住上了楼房。自来水、邮政、电信、有线电视、宽带网已进村入户。刘楼村三通工程己全部覆盖。村室内有一所农家书屋,现有藏书2300余册。在建文化广场一所,全体村民可以进行健身锻炼。   刘楼行政村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低保制度完善,原五保户全部纳入政府照顾范围。全村邻里和睦,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感浓郁。   刘楼行政村近几年来也收获不少的東誉,曾先后获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等称号。   刘楼行政村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等。己建成大中型养殖5座,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开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文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福兵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有近百人参加工作。其余村民以种植、小型养殖、外出进城务工为主,村民的收入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已有部分村民开上了私家车。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居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目前全村贫困户共38户98人,脱贫15户42人,未脱贫23户56人(五保6户8人低保6户20人一般11户28人)。   刘楼行政村在固始县县委和固始县张广庙庙镇党委政府的帮扶和支持下,全体村民正在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脱贫新型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同心协力,努力奋斗!  

桂桥村

  桂桥村位于张广庙镇最北端,面积3800亩,全村590户,现有总人口2300人,14个居民组,全村共有党员47人,种植业以水稻、小麦和油菜为主,养殖业以淡水鱼和甲鱼居多,地势平坦,村“两委”共有4人,境内面积120亩的丰收水库和0田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占地70余亩,远销周边各地。  

九龙村

  九龙村位于张广庙镇政府所在地,辖区内六个居民组,391户共计1319人,总耕地面积2500亩。固张路、张罗路、二条主干道横穿全村,村两委班子共五人,村党支部四人(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2人),村委会三人(主任1人,委员2人)全村共有38名党员。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靠群众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奋力拼搏努力进取、实现了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农村的工作难点就是经济工作的难点,2013年7月与“龙头企业”臻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老板孙开明联系,在九龙村投资千万元办起了一条龙生产线的银针厂,解决了全村300多人的就业问题,2018年与九龙村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让贫困户尽快脱贫。后又联系有志人才在九龙村办起了立体养殖业,全村大型甲鱼养殖基地就有6个,解决了近百人的就业问题,短短几年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民居住条件有明显的改观,几年内我们修通了村与组,组与组的道路4000米,解决了道路狭窄、交通不畅通、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为了人居环境建设,给村组佩备了清洁人员、配置了垃圾桶、修建了垃圾池、并花了一二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处,解决了农村垃圾没地方到的问题。   在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中,在土地集中所权、农户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以每亩500斤稻谷的价格流转土地1250亩,解决了近百人的就业问题深得群众欢迎,通过数年奋斗,终于迎来了丰收果实,被河南省人事厅“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河南省委组织部,信阳市委分别授予‘五个好’村支部的光荣称号。  


高塘村特产大全




高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