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圩村位于祖师庙镇西北部。东邻本镇彭畈村,西邻武庙镇徐小店村,南邻本镇黄楼村,北邻南干渠;宁西铁路和沪陕高速穿村而过。全村辖14个村民组,总户数636户,人口2812人,属于丘陵地貌以农业为主,农田面积2700亩,年产粮食126万公斤。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6户115人,2017年已脱贫7户25人,目前全村产业帮扶有光伏扶贫7户(2018已取消)、养鸡产业园5户、金融带贫17户、小额信贷2户。预计2018年脱贫60人,2019年脱贫17人,在2020年顺利达到脱贫目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5117 | 464000 | -- | 查看 童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羁马村 |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羁马村位于固始县祖师庙镇西南部,东与刘楼村毗邻,南面与仰天洼茶场接壤,西面和武庙锁口村相连,北面与黄楼村相邻。村部设在塘拐组。全村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有人口集中的小组9个,耕地1126亩,林地9800亩。距镇镇府4公里。 二:村部状况 村现在使用的村部始建于1995年8月,为砖混结构房屋,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现有办公场所面积140平方,按照县委有关“满意村”创建相关文件精神,2018年5月扩建60平方。现设有扶贫办、金融扶贫办、省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办公室、交通劝导站办公室等。整个村部是党支部和村委会为民服务、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 三:人口及扶贫攻坚情况 全村下辖13个村民组,590户,截止2014年底总人口2615人。劳动力630人,外出务工500人,他们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北京、山东、郑州等省市。随着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一部分人也回到本地区务工经商。目前,全村有贫困户48户112人,截止2017年底共脱贫12户32人,2018年预计脱贫31户67人,贫困发生率为0.49%。 四:经济状况 羁马村主要种植水稻,也零星种植玉米、花生等其它作物。2016年农民人均收入7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0000元,上级转移支付6.5万元。 五:村两委及班子情况 村支部委员会书记1人,委员2人;村委会成员为主任1名,委员3名。两委班子成员总共4人,其中1名女性。村务监督委员会由3人组成,对村务工作实行民主监督,村两委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严格履行坐班制度。班子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村干部报酬按乡党委制定的实施办法执行兑现。 六:群众生活及社会状况 全村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目前全村有1所学校,村卫生室1个,现有医务人员1名,负责全村村名的卫生保健及医疗工作。全村的交通条件也大为改善,有水泥硬化道路8.8公里,为村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村有9个村民组道路没有硬化,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能大大提高村民的出行条件。全村电话、移动通信、联通等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供电设施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七: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的几点做法 2016年党中央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羁马村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指示精神和工作安排,首先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和宣传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要求和工作安排,要求党员干部要以认真和扎实的工作态度投身于扶贫攻坚工作中去,切实为那些生产生活条件差、收入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因病、因残、因学等因素致贫的困难群众想办法,找项目。为他们早日脱贫而努力工作。 2、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安排,羁马村立即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扶贫攻坚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村干部包组包户,做到人人有务、有责任、有压力,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要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做到认真细致热情周到。 3、扶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最为群众关注的一件大事,这样做到精准识别,真正把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评议出来,工作难度十分艰巨。为了稳妥进行,羁马村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在扶贫工作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多次召开村两委、党委、村民组长会议,分析情况、找对策,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不优亲厚友。通过个人申请村民小组会议评议,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反复筛选,多次复核上报审批,截止2017年12月最终确定羁马村贫困户为48户112人。同时将每次评议复核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由于全村工作扎实,认真细致,群众满意,社会稳定。 4、贫困户确定之后,羁马村立即召开各种会议,认真分析和研究,对于确定的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采集贫困户各种信息,完善相关表册。对贫困户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劳动力就业、经济收入和致贫原因等情况进行重点摸排,为精准帮扶、精准施策打下良好基础。掌握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后根据镇政府提供的产业帮扶项目结合羁马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研究规划以产业、转移就业、社会兜底、易地搬迁等多种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同时对所有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因人施策,多策并举。计划2016年脱贫一批,2017年脱贫一批,力争2018年全部脱贫。 5、按照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2018年达到全部脱贫的目标,羁马村紧紧依靠上级脱贫攻坚有力政策抓住机遇,发展山区优势,规划好种植、养殖等发展项目促进全村群众经济持续增收,同时,为了彻底改变羁马村交通水利等落后状况,借助交通扶贫有力条件,对全村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规划我们将组织全村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筹资筹劳,争取2018年道路硬化、水利灌溉条件大大提升。 |
三区村 |
三区村位于祖师庙镇7公里处,浅山区村。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组,466户,2073人,耕地1800亩,其中水田1250亩,旱地550亩,林地246亩,地势南高北低,生产方式落后,属国家级重点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89人。其中五保贫困户30户36人(五保30人),低保贫困户13户43人(低保13人),一般贫困户4户10人;致贫主要原因:因病35户60人,因残6户11人,因学0户0人、缺劳动力1户6人、缺技术1户2人、缺资金4户10人。中共党员37人,外流20人。 |
七冲村 |
一、基七冲村情 七冲村13个村民组,现有住户699户,2688人,现有耕地2560亩,林地3100亩,水田面积1702亩,旱地858亩,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党员39其中外出党员19人,村现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个,部分村民组通水泥路,通讯信号为4G。 二、贫困户情况 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1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4户19人;五保贫困户25户26人;低保贫困户17户69人。2016年脱贫5户23人,2017年脱贫13户54人。 |
万岗村 |
一、基万岗村情 万岗村位于祖师庙镇北8公里处,属丘陵山区。全村面积5.7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组,538户,2351人,耕地2400亩,其中水田1900亩,旱地500亩。林地420亩,地势东高西低,生产方式落后,属国家级非重点贫困村。 二、贫困户情况 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45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0户13人,低保贫困户35户127人,一般贫困户1户5人;致贫主要原因:因病29户82人,因残14户55人,缺资金2户4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4人。中共党员44人,流动党员21人。脱贫18户,60人:其中16年脱贫2户,8人,17年脱贫16户,52人。未脱贫28户,85人。2018年预脱贫26户,74人。剩余未脱贫2户,11人,其中詹乃江6人,邬荣根5人,预计贫困发生率为0.46%。 |
毛店村 |
毛店村位于祖师庙镇西北部,东接陈淋子镇前庄村,北连黎集镇大路村。毛店村属三镇交界处,属于丘陵地区,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辖6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全村共273户1385人,其中党员49名。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610亩,其中水田110亩,旱地500亩荒山200公顷,林地800亩。 全村6个村民组均通公路,交通便利。村民小组硬化道路通达率达35%。村级教学点1所、师生共30余人。村级卫生室1所、医师2名。目前毛店村人畜饮水绝大部分为井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建设,引水管道通达率达98%以上,待项目建成后,毛店村旱季饮水无困难。4G网络覆盖率达100%,手机信号已全覆盖。 毛店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主。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63元。毛店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红麻等粮食经济作物。农户养殖有羊、猪、鹅、鸡、鸭等家畜家禽。规模养殖户1户,特色种植户2户。 毛店村属于扶贫开发二类村。2016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7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10户41人,五保贫困户24户30人。2017年4月新申请识别6户1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户5人、五保贫困户4户6人;12月份新申请识别一般贫困户1户5人。现除去2016年脱贫4户17人、2017年脱贫3户13人、自然变更减少外,截止目前毛店村未脱贫户共计30户50人。毛店村预计2018年脱贫28户44人,力争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0.5%以下。 毛店村如今与周边乡镇相邻两村相比,整体经济与农村建设稍有差距,但在上级镇府及村“两委”的领导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安稳定,邻里和睦,正向着小康生活稳步前进。 |
仓房村 |
仓房村为于祖师庙镇北部10公里处,浅山区村。全村面积8.76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组,1033户,4044人,耕地4600亩,其中水田3680亩,旱地920亩,林地470亩,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生产方式落后,属国家级重点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329人;其中五保贫困户43户48人;低保贫困户50户167人;一般贫困户37户114人。致贫主要原因:因病96户243人;因残13户37人;因学8户26人;中共党员66人;外流30人。 |
童圩村 |
童圩村位于祖师庙镇西北部。东邻本镇彭畈村,西邻武庙镇徐小店村,南邻本镇黄楼村,北邻南干渠;宁西铁路和沪陕高速穿村而过。全村辖14个村民组,总户数636户,人口2812人,属于丘陵地貌以农业为主,农田面积2700亩,年产粮食126万公斤。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6户115人,2017年已脱贫7户25人,目前全村产业帮扶有光伏扶贫7户(2018已取消)、养鸡产业园5户、金融带贫17户、小额信贷2户。预计2018年脱贫60人,2019年脱贫17人,在2020年顺利达到脱贫目标。 |
杨楼村 |
杨楼村位于祖师庙镇以北,距离镇政府5公里以外的浅山丘陵地区。村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全村14个村民组556户5160人。耕地面积3100亩,其中水田2100亩,旱地1000亩,荒山200公顷,林地2900亩。杨楼村属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生产方式落后,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务工收入。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50元 杨楼村“两委”村干部3人,监督委员会3人,党员33人。 |
黄楼村 |
一、基本情况 黄楼村共369户,1860人。9个村民组。耕地1020亩,林地2300亩,宜鱼水面270亩。锁口支渠横穿小庄、黄冲两个村民组。可灌溉庙坎、小庄、四冲、黄冲、朱集、陈堂、街中7个村民组的大部分农田。外出务工560余人,劳务经济支撑着黄楼村的经济发展。 二、贫困户现状 黄楼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86人。其中:外出务工20人(省外务工16人),低保贫困户19户65人,五保贫困户16户19人。其中因病26户64人,因灾1户6人,因残7户14人,缺资金2户2人。2017年已脱贫3户12人(朱西武4人,王传明4人,朱大公4人)。2018年拟脱贫26户51人(朱久明2人,朱西生2人,朱久喜3人,曹光富1人,胡应其1人,朱久如1人,徐应国1人,朱晋华5人,朱永楼1人,刘国传1人,张永祥3人,张永友1人,夏成舟6人,朱西安1人,张继友2人,汪本芳2人,朱永坤1人,朱永为1人,董卫民1人,张荣堂2人,程术华1人,祁永富2人,郭成礼1人,郭成英1人,王孝友2人,徐华保6人,)。2019年拟脱贫5户15人(朱久全3人,朱久舟3人,周伯生2人,程东远3人,徐光江4人)。2020年拟脱贫1户8人,朱大荣户。 黄楼村享受低保人员68户70人,其中A类低保2户4人。危房户26户,大病户19户,残疾人无障碍改造5户。残疾人43人,其中:一级7人,二级9人,三级12人,四级15人。 黄楼村贫困户在校学生13人。其中,1,国机励志学生2人,朱雅婷,徐华联,住宿、生活、车费、书学费、校服费全免。祖师中学1人朱金山,王行学前班2人王俊雅、朱西发,每学期补助550元。武庙小学1人徐冉。固高1人,朱文多,每年3000元。大学朱文娟,补助4000元。夏永星,北京八维学校。夏永远,蓼城高中每学期补助1500元。朱润,在江苏常熟毕西东吴学校,朱文杰,无锡马盘镇上学。朱胜泛,在浙江绍兴上幼儿园。存凝户:3户,徐应才,程晋芝,刘大河。 |
街道社区 |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祖师庙镇街道居委会,东与小店村相连,西与王行村接壤,南和武刘楼村相连,北面与彭畈村相邻。居委会设在街道,共有人口集中的村民小组5个,居委会与镇政府相邻。 二:居委会状况 村现在使用的居委会办公场地始建于2003年,为砖混结构房屋,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现有办公场所面积120平方。现设有交通劝导站、综治办、矛盾调处室等办公室。整个居委会是党支部和居委会为民服务、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 三:人口及扶贫攻坚情况 全村下辖5个村民组,241户,共有人口1130人。劳动力300人,外出务工200人,他们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北京、山东、郑州等省市。随着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一部分人也回到本地区务工经商。 四:经济状况 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也零星种植玉米、花生、油菜等其它作物。2016年农民人均收入9000元,无集体经济,上级转移支付七万元。 五:居委两委及班子情况 支部委员会书记1人,委员2人;居委会成员为主任1名,委员2名。两委班子成员总共3人。监督委员会由3人组成,对居委会工作实行民主监督,两委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严格履行坐班制度。班子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居委会干部报酬按乡党委制定的实施办法执行兑现。 六:群众生活及社会状况 整个居委会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目前这个街道周边范围内均通了水泥路。为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街道居委会涉及的5个村民小组电话、移动通信、联通等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供电设施齐全。 |
刘楼村 |
刘楼村位于祖师庙镇南部2.5公里处,全村面积11.7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组,750户,3100人,耕地1980亩,其中水田1700亩,旱地280亩,林地14000亩。现有党员49人,外流17人。 刘楼村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全村地处丘陵浅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土地肥沃,盛产水稻、板栗、茶叶、油茶等。旅游景点有千年古刹奶奶庙、千亩茶园,羊行河贯穿南北,小桥流水,风光秀美,关门山水库坐卧在两山之间,气势宏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但由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加之人均耕地少,经济结构单一,大部分群众选择了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主导产业为茶叶生产和旅游,村内产业主要以种植、水产养殖为主,有少量的第三产业。 |
松林村 |
一、基松林村情 松林村位于镇政府以东4公里处,全村面积3.8平方公里,共有14个村民组。松林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2800亩,其中水田1737亩,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土地贫瘠,生产方式落后。松林村人口2100人,525户,14个村民组,48个自然村庄,现有党员36人在家25人,外出11人,是重点贫困村,系2016年贫困退出村(退出标准是贫困村退出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实现“一降两有三通两保障”:“一降”,即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两有”,即有标准化卫生室所及乡村医生或执业医师、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通”,即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和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通广播电视、通信息网络宽带;“两保障”,即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安全饮水有保障)。 二、贫困状况 松林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94人。2016年脱贫15户56人,2017年脱贫18户48人。全村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分布在14个村民组:马岗组5户20人、同心组4户15人、小店组7户19人、井沿组3户6人、松林组9户23人、小冲组9户15人、南庄组8户23人、粉坊组2户7人、香店组2户12人、楼里组3户13人、院墙组7户20人、竹园组4户9人、上冲组4户10人、黑林组2户2人。无返贫户。 三、工作安排(梗概) 1.学习政策2.加大宣传3.精准识别4.因户因人实施帮扶5.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讯、人居环境、文化广场),改善民生6.认真落实惠民政策7.培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鸡、猪、菌、光、茶)8.发展集体经济 四、设施投入 1、安全饮水实施26公里主管网,69户贫困户已安装入户,投入275万元 2、修路34公里,投入884万元 3、新增4台变压器,整修部分村民组线路,投资90万元 4、新建文化广场一处,1000平米,投资15万元 5、一事一议大塘整修两口15元、整合涉农资金进行大塘改造投资20万元 6、马岗组南干渠分支桥一座18万元 五、组织建设 1、强化“两委”班子队伍 2、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三会一课、两学一做、远程教育) 3、加强制度建设(村干部分工制度、值班制度、职责制度、学习制度) 六、脱贫责任组作用发挥情况 好,1、组织协调到位 2、工作落实到位 3、管理服务到位 七、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情况 1、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路 2、全力调动教育在科技、文化、人才、项目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积极支持驻村扶贫。 3、驻村工作队为村取惠民项目,引进资金79.96万元。(其中:村小整修项目53万元;马岗水毁桥在建工程18万元;村部整修5万元;配置环保垃圾桶3万元;贫困户购买电视12台9600元;) 4、注重村级党建工作,村支部、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及时有效发挥。 5、注重宣传,积极烘托脱贫攻坚的社会氛围,截止目前,教体局驻村工作队已在《固始早报》、《固始新闻》、《固始教育信息》等多种新闻媒体发表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各类新闻报道40余篇(件)。 |
大冲村 |
大冲村位于祖师庙镇东南3公里处,浅山区村。全村面积6.6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组,其中张湾,大冲,冲西,酒店,高场村民组属于山区;其余村民组属于丘陵地区。耕地1800亩,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300亩,林地5600亩,地势南高北低,生产方式落后。 人员情况 全村共有797户,2723人;大冲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外出务工,本地就业,经商,水稻种植,及小型养殖。 村级组织情况 大冲村设立有村支部委员会1个,书记1人,委员2人;其中妇女委员1人。设立村委会1个,村主任1名,委员3人。监委会1个,主任1人,委员2人。 党员情况 全村党员33人,外出12人,发展后备党员1人,2018年发展积极分子1人。 经济发展成效 大冲村以农业水稻种植为主,林业为辅的经济模式。农闲时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特色产业目前大冲村有油茶种植150亩,龙虾养殖50亩。茶业200余亩,板栗300亩。 |
王行村 |
一、基本情况 王行村位于祖师庙镇西部1公里,339省道横穿而过,东接街道,西接黄楼、童圩,南接羁马、刘楼,北接彭畈,交通十分便利,西羊行河像一条玉带从上飘然而下。全村耕地面积为2300亩,全村农业结构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面积为1400亩,粮食年产量为70万公斤,全村共有农户524户,总人口2359人,11个村民组,党员45人,村两委干部3人,先后荣获县级先进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创建工作 为顺利创建文明村,村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成员为组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并定期开展例会讨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和工作计划。自创建文明村以来,王行村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村内各项组织制度健全。1、抓好党组织建设。2、充分利用每月16日的党员固定活动日进行座谈,提高党员素质和监督村务工作。3、党建方面,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党内组织生活会”和“党内民主生活会”等。 (二)深入思想教育、提高社会风尚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为根本,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讲文明、树新风文化墙1处,积极开展了“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开展“孝善敬老”活动,与家有老人的年轻子女签订协议,让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 (三)优化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环境 1、全村境内主干道路水泥硬化里程已达到3.5公里,2018年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安排,计划硬化通组道路里程为3.8公里。全村共有保洁岗位人员11名,定期清理全村境内卫生。2、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提高。全村共有公路管理员1名,环境污染防治网路员1名,河道管理员2名,护林员4名,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卫生的安全村庄。3、村部办公面积为200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图书室等。4、扎实推进空心庄土地复垦工作,2017年以来,已复垦65余亩可种植的土地。5、村组主干道路绿化和露肩培护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路肩培护达到了单侧1米宽,道路两旁已栽植风景树绿化2.5公里。 (四)强化村务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1、积极完善村级各项管理,做到了凡是村里的大事以及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是提交党员大会、村名代表会议、群众会议等讨论定夺。2、在工作中,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依法办事,不做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事情,不做侵犯村民权益的行为,将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落实情况做好记录、公示,便于群众监督。3、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调解组织,化解群众纠纷、矛盾。4、成立了以治安主任为组长的治安巡逻队伍,加强综治工作建设。5、交通劝导站设置在村部,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五)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生活 村内新建文化广场1处,健身器材多样,丰富了群众闲暇时间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便利。晚上群众自发到广场跳广场舞。 (六)发展农村经济 王行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土地整治力度,整治空心庄复垦。 开展文明村创建以来,王行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农村的建设、村民的要求和上级的期望还存在着差距,我们将以创建省级文明村为契机,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从整体上提高村民的素质,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
小店村 |
一、基本情况 小店村下辖12个村民组,农业人口585户,2561人,其中贫困户47户,89人。现有耕地1531亩,山地、林地600亩,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及水稻种植。小店村地处祖师街道郊区,小店村区位优势明显,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有茶等天然资源。小店村气候宜人,土壤除适宜种植水稻外,还适宜养殖业生产。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小店村2017年,1、修水泥路4.3公里(土地补充项目)目前路肩未完成,2、土地复耕,根据镇领导安排部署拆旧庄返耕地,群众愿意的达到95%,全部进行复耕全村近15亩。3、2017年度浓水建设,小店村2017年度开挖大塘2口,分别是火楼村民组,邬庄村民组。4、村组路,老信叶公路南干桥头至大冲1公里,高场村民组至堰头1公里,陈集至房老庄0.5公里,路基完成。 三、存在问题: 1,水,火楼,邬庄村民组因关门山干渠水路远年年用不上水,只能依靠开挖几口大塘来发展农业生产,群众意见较大。2,电,小店村暂时未发现电力问题。3,路,还有部分村民组的生产道路不通满足不了农民群众需求。据不精确统计全村还有5公里道路未铺上水泥路群众反应强烈。 四、贫困户住房问题:目前今年3户正在改建。其他贫困户危房已经整改到位。 |
仰天洼社村 |
祖师镇仰天洼茶场于1974年批准设立,位于祖师镇刘楼与羈马村交界山区,最高海拔700米,现有茶园和仰天洼两个居民小组,主要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目前,茶园面积5000亩,耕地150亩,林地1800亩,社区常住居民1153人,采茶季节流动人口可达3000人,企业、经商户等非农业人口占60%以上,全村共有党员10人。 2011年9月29日仰天洼社区被固始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该社区与行政村同等,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扎扎实实完成镇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全心全意服务于社区居民,运作良好。主导产业以茶叶为主,属国家级贫困村之一。 |
彭畈村 |
彭畈村地处陈淋子镇、武庙集镇、祖师庙镇交界处,距祖师庙镇1公里、沪陕高速出口10公里在、固始祖师庙火车站2公里。彭畈村紧邻祖师镇镇区,西与武庙集镇接壤,东临陈淋子镇,南接339省道,村域面积3.24平方公里。彭畈村共有13个村民组,全村共有农户468户,总人口2236人,其中贫困人口50户107人。 村内产业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以种植、水产养殖为主,有少量的第三产业,村南部有部分旅游景点。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为第一和第三产业。经济总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年人均收入为5985元。彭畈村的传统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蔬菜种植为主,在村民收入组成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种植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较小。村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村庄南侧的339省道,西至信阳市区、东至六安市。主要道路:即贯环村庄一圈的道路衣部分村民组之间的联系道路,红线宽3-7米,为水泥路面。交要道路:红线宽2-4米,多为土路,少量为水泥路。村庄内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且布局不合理。绝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位于彭畈村内,而村庄边缘的自然村缺少公共服务设施分布,这部分村民的生活极不便捷。 村部位于彭畈村大圩村民组。村内有社区卫生室一所,其配套条件一般,不能满足村民的日常需求。彭畈村教育设施仅有小学一所,且现状校舍面积较小、硬件条件较差,迫切需要重建。 全村共有党员39名,支部成员3名。村党支部威信高,基层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较好。村两委班子齐全,2013年被县委授予“五好先进村党支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