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埠村位于固始县城南11公里和204省道两侧,东与陆桥村交界,西靠石槽河东岸,南与郭陆滩相邻,北与大岗村交界。总耕地面积2806亩,人均1亩。全村共有劳动力1895人,外出务工人数986人。全村有中共党员76人。全村现有五保户26户,低保人数15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02人。全村吸引外资合作社和其他企业共计12家。全村现有小学1所,卫生室2所。全村经济以养殖、种植及劳务输出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5206 | 464000 | -- | 查看 安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柏村 |
区位概况:全村耕地面积3173亩,辖12个村民组,610户,2226人,其中外出264户920人。 黄柏村距南大桥乡政府南15公里,南依苏堰与赵岗乡曹寨村相接,西隔急流涧河与郭陆滩镇相望,东临瓦庙村,北靠夏集村,系我乡顶南之村,全村4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属平原与丘陵交融地带,以平畈为主,兼有岗湾,涧河、黄柏堰贯穿南北,农业用水丰富,土地肥沃,民谣:“干了黄柏堰,庄稼丢大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传统优势产业水稻、小麦、油菜、固始鸡、淮南猪等农畜产品极负盛名,鳝鱼、蛋鸡等新兴产业也声誉鹊起,成为村级经济的新支柱,全村拥有规模以上蛋鸡养殖户8户,鳝鱼养殖户16户,系全县最大的鳝鱼养殖基地。 历史人文:黄柏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建国后,拥有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8人,正科级干部10人(在本县局委任现职两人),全村辖12个村民组,2170人,村两委班子齐全,阵地建设稳固,有党员64人。 基础设施:全村规划科学,民宅集聚主路两侧,多年农开工程,实现了路渠林网综合配套,组组通水泥路,北连郭张路2公里,东距312国道11公里,西离204省道5公里。建有村卫生室1个,中心小学1所,组组通互联网、户户通有线电视、自来水,2017年,进行了高低压线路改造,电力充足,电压稳定。 脱贫攻坚:全村现有贫困户56户,141人,为实现贫困人口按时脱贫,结合“五个一批”扶贫攻坚战略,村两委为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发展黄鳝养殖9户,蛋鸡养殖1户,家鱼养殖4户,小龙虾养殖1户,介绍外出务工18户,除22户五保兜底外,预计2017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可以实现脱贫摘帽。 2014年建档立卡31户111人,2016年建档立卡53户122人,2017年通过再精准识别56户141人,其中,五保贫困户22户,22人;低保户21户,75人;一般贫困户13户44人。从致贫原因来看,因病13户48人,因残7户24人,因学7户25人,缺资金6户19人,缺技术1户3人,缺劳力22户22人。2017年通过查摆问题、整改删除3户9人,户内减少4人,全村新增6户23人,户内增加9人,全年增加16人。 脱贫计划:2014年脱贫4户15人,2015年脱贫5户16人。 走访普查:2017年6月,267户978人,其中,脱贫户走访9户31人,低保户走访72户281人,五保户走访22户22人,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以下一般户走访16户65人,高于4000元的户走访148户580人。 |
石岗村 |
石岗村位于南大桥乡的东南方向,距离乡政府驻地6千米。东邻陈营村、南邻夏集村、西邻陆桥村、北邻桂岗村,面积5.7平方千米,主要水系为急流涧河、羊行河。 全村下辖15个村民组,曹坊、曹岗、东河、东圩、二郎、古堆、蒋营、老圩、洼湖、西河、西圩、小台、小圩、院墙、长塘,共计930户,总人口3318人。劳动力人口1824人,外出务工1050人,他们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江苏和广东等省市,也有一部分在北京、天津等地。党员71人,其中外出党员26人,村现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个,所有村民组通水泥路。 |
桂岗村 |
桂岗村位于南大桥乡中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急流河穿越南北,固张公路纵贯全境,辖区面积8655亩,14个村民组,3710人,是传统的农业村。 2017年3月,南大桥乡党委,政府对桂岗村扶贫工作队人员进行了调整。把工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乡文化中心主任钟巍同志任命为桂岗村扶贫工作队长,同时,钟巍同志协同村党支部书记陈礼刚对班子人员的工作重新分配,因人因才施用,村委会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度,奖罚有据,赏罚分明,充分调动了村两委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对各村民组长充分利用,工资待遇与工作实际挂钩,提高了各组长工作热情,达到村、组上下一致,齐心干事,村支部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思想问题已解决,工作成绩随之而来。2017年底,桂岗村的扶贫工作走在全乡前列,其它工作新农保筹资征收,新农合参保率人居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农水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 由于村集体经济无收入,桂岗村部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房子多,但破旧,村无财力维修。为加强村部建设,桂岗村党支部2018年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计划争取村部建设资金70万元,可建标准办公用房9间两层,建成后,桂岗村部的面貌可大大改观,一个昔日落后的村正在向先进村迈进。 |
董营村 |
董营村位于南大桥乡东部,东与陈营村相邻,南与桂岗村相邻,西与大庄村相邻,北与郑堂村相邻。有780户约2800人,总耕地面积2806亩,辖12个村民组。全村有中共党员64人。全村吸引外资合作社和其他企业共计3家。全村现有小学1所,卫生室1所。全村经济以养殖、种植及劳务输出为主。 |
陈营村 |
陈营村位于南大桥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全村总面积2976亩,现有耕地2416亩。陈营村辖11个村民组,全村农村人口724户2635人。陈营村2014年被确定为为重点贫困村,2017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村由于历史原因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农民务农收入低;受教育普遍低下,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务工收入不高。近年来,通过扶贫项目改善了交通、水利、电力、饮水、文化等基础设施;通过扶贫政策落实和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2017年全村村庄路、生产路、水泥路面硬化6.5公里。电力改造新建10千伏线路0.78千米,0.4千伏线路9.16千米,新建10千伏变压器4台,改造10千伏一台。安全饮水全村免费安装291户(其中贫困户218户、脱贫户55户、新增户18户),非贫困户212户,与2017年12月10日正式通水,全村网络、有线电视已全覆盖。 2017年底前已建成产业项目: 1、友才果木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16户,每年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2、实施到户增收,发展豫南黑猪养殖,带动贫困户196户,每户增收约3000元以上。 3、洪石新型建材厂带动周边贫困户务工25户,户年增收10000元以上; 4、发展光伏产业,带动老弱病残等特困户,带动60户201人,每户每年约3000元。 5、育林合作社带动40户143人,每户年收益分红2500元。 正在投资建设产业项目: 1、三高养殖小区带动80户贫困户,实行公司+农户模式,预计每户年增收30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8万元。 2、利来针织扶贫车间,实行企业+农户带动贫困户务工100户150人,预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 3、固始县利来针织公司金融带贫60户178人,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 4、发展稻草绳加工产业,计划带动60户,让群众在家里靠勤劳的双手兴业致富。 目前光伏发电已建成并网,三高养殖小区已投产,利来针织扶贫车间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6月上旬投产,正在做招工宣传。 通过基础设施改善、扶贫政策落实和产业发展,陈营村深度贫困面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的陈营村将成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脱贫村,群众家里养殖豫南黑猪和固始鸡,田地里种植大棚蔬菜和瓜果桃梨,扶贫工厂里就近就业,享受优质教育、医疗和住房服务保障,必将走向全面小康。 |
郑堂村 |
郑堂村位于南大桥乡政府所在地,东3.5公里处,东临陈营村,北隔史河与柳树店乡相望,西连大庄村,南靠董营村,辖区面积1867亩,是史河的冲击扇,地势平坦.水源丰沛,是典型的青沙弯地。 郑堂村辖区十个村民组,现有农村户籍人口772户,1502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兼有花生玉米等;特色农产品是毛豆葱姜萝卜黄心菜。养殖以固始土鸡槐山羊湖南麻鸭固始白鹅豫南黑猪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经济的比重占主体地位,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不高,特色农业规模小,品牌差,养殖业出栏率低。一二三户的比例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调结构的任务较重。 郑堂村党支部成员3人,支部书记1人,委员2名,村委会5人,主职一肩挑,其余2名委员交叉任职;设监督委员会主任1名,委员2名,三委成员,老中青三结合。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和带动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管理上,实行村委公开政务公开民主监督,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充分发挥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参政议政作用。孝善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理事会,村规民约,道德理事会等群众团组织的作用正常发挥。 在组织建设上,全村共有51名党员,流动党员23人,根据新时期党员管理要求,建立了外出党员微信群,定期通报家乡建设情况,在家党员定期参加村党群活动,通过党员远程教育三会一课党员联系贫困户党员主题日活动等,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经济发展成效:一.集体经济收入稳定. 村集体土地15.9亩,流转收入10335元;永春种植专业合作社780亩,土地流转管理费:1000元。二.劳务经济大发展. 目前全村外出青壮年劳动力1000人,商贸物流建筑餐饮运输等各行业都有郑堂人,年劳务收入3000万元。 三.个体经济蒸蒸日上.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30户. 四.特色产业. (1)果品生产,紫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各类名贵樱桃。 (2)永春种植合作社的梨冬枣。 (3)后楼郑堂新街湖滩等组农户种植葱萝卜姜毛豆。 五.旅游开发. 大史河整理,以史河南岸景观带建设为契机,打造休闲农家乐及樱桃梨冬枣采摘体验农业,发展旅游业。 |
谢楼村 |
谢楼村位于南大桥乡最北端。东邻本乡大庄村,南与本乡大岗村相邻,西和汪棚乡、秀水街道接壤, 北邻大史河。石槽河、大史河、急流涧河三大河流环绕贯穿境内。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868亩。总人口3036人,总户数862户。全家外出267户、97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含脱贫户)75户249人。 2014年根据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等主要致贫原因,经农户申请、村两委研究、群众评议并上报乡政府审核,谢楼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157人。通过精准帮扶、因户因人施策、转移劳动力等措施,2014年脱贫贫困户5户22人。 2015年贫困户脱贫3户21人。 2016年,根据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安排,结合谢楼村实际,又开展了四次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共新识别了55户132人,脱贫(2015年度)3户21人,删除29户147人。 经过四个阶段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后,谢楼村建 档立卡的贫困户为47户、116人。其中:五保贫困户25户、25人,低保贫困户8户、33人,一般贫困户14户、58人。 2017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脱贫攻坚整改工作总体安排部署,根据谢楼村实际情况,运用“六步”工作法和“三个精准”,按照“六个一”、“三个零差错”要求,对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以及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农户进行一次大走访、大调查,摸清他们实际情况。 经过认真调查排查,谢楼村在2017年5月又新识别贫困户8户、新识别贫困人口26人。删除贫困户6户,删除贫困人口12人。 截止2017年5月底,谢楼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30人。其中:五保贫困户20户21人;低保贫困户14户45人;一般贫困户15户64人。(其中:缺资金贫困户4户21人;缺技术贫困户1户3人;因病致贫贫困户8户25人;因残致贫贫困户10户32人;因学致贫贫困户4户20人;缺土地贫困户1户5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贫困户1户3人;五保贫困户20户21人。) 2017年11月动态调整新识别19户74人。原户新增3户3人,删除1户1人(五保户死亡)。 2017年脱贫17户72人。 现有贫困户50户13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7户65人,低保贫困户14户49人,五保户19户20人。因病16户68人,因学4户13人,因残10户23人,缺技术2户8人,缺土地1户5人,缺劳力15户16人。 为了实现贫困户按期脱贫,采取因地制宜,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一户多策,并结合“五个一批”脱贫攻坚战略,加快脱贫步伐,为早日步入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安埠村 |
安埠村位于固始县城南11公里和204省道两侧,东与陆桥村交界,西靠石槽河东岸,南与郭陆滩相邻,北与大岗村交界。总耕地面积2806亩,人均1亩。全村共有劳动力1895人,外出务工人数986人。全村有中共党员76人。全村现有五保户26户,低保人数15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02人。全村吸引外资合作社和其他企业共计12家。全村现有小学1所,卫生室2所。全村经济以养殖、种植及劳务输出为主。 |
陆桥村 |
陆桥村位于南大桥乡南部,距乡政府2公里。全村830户、3382人,13个村民组,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3979.98亩。 陆桥村村党组织包括村委会、村监委、村支部,共有党员74人。陈国文同志担任陆桥村党支部书记、村长,总领村部一切工作。杨国清同志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协助管理村里事务。孙国安同志担任村党支部党员、副村长,文书工作,扶贫专干。孙云高同志担任村党支部委员、妇联主任,计生专干。候善庆同志担任村支部委员。 1、河南增世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陆桥村开展的光伏发电项目。企业规模土地流转13亩,主要从事光伏发电,年发电量30万千瓦。总投资210万元,建设0.3兆瓦,年发电量30万千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2、固始县神龙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主要从事优质水稻种植、水稻育秧、插秧,覆盖周边5乡镇。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陆桥村的自然条件、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认真加以分类梳理,制定科学可行的帮扶方案。固始县神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发展驱动力,目前大学以上学历员工已占员工总数的76%以上。目前,固始县神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业务网络遍及河南、逐步形成向全国其他省市辐射的趋势。已为许多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用心赢得了众多企业的信赖和好评,在河南地区逐渐树立起良好品牌形象。 陆桥村党支部主要领导干部将党员职责与陆桥村经济运作的各项流程相结合,发挥好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将陆桥村经济发展、乡村面貌建设等各项工作引入规范化轨道。 |
街道社区 |
南大桥街道位于南大桥中学与小学之间,紧临乡政府,附近是几十家商铺和农商行。 1、生活环境方面。与乡政府紧邻,水泥路贯穿全村,道路平整干净,房前屋后井然有序,门前水泥硬化,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 2、卫生教育方面。街道卫生全部由乔银保洁公司承包,每天全天不间断清理垃圾桶,街道两旁垃圾,边清理边洒水,比以往人工清理大大的提高了效率,环境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3、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街道1790全部参加,参保率达100%。 4、街道人员基本上是各单位上班人员,部分街道经商。 |
大岗村 |
大岗村位于南大桥乡,紧邻乡政府,有14个村民组。现有农户994户,人口3672人,现有贫困农户41户,贫困人口71人,耕地面积3800亩,主要产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植、养殖。 一、基本情况 1、生活环境方面。与乡政府紧邻,水泥路贯穿全村,道路平整干净,房前屋后井然有序,门前水泥硬化,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 2、卫生教育方面。村内设有村卫生室,三名职业医生坐诊,基本保障全村“小病不出门”的目标。村内现有学校三所,小学两所,幼儿园一所,现有学生1200人。 3、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村3672人全部参加,参保率达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同时为村内一些因病,因残致穷的家庭办理了低保救济。 二、村级组织建设 村委会现有村室17间,村两委班子健全,村支部班子成员5人,其中一名支部书记,4名支委。村委会班子成员5人,其中村长、会计、文书、计生专干、民兵连长各一人。全村党员共有58人。大岗村在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建新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三、经济情况 全村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7700元,现有贫困户41户,71人,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村。 1、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3万元;靠万德兰专业合作社每年上交3万元管理费。 2、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全村经济结构单一,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在第一产业中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村里种植经济作物很少。在蔬菜种植方面,种植简单,大多为露天种植,反季节性蔬菜少。 3、农民收入情况。大岗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种植业。大岗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为主,以种植蔬菜,畜牧养殖为辅,农民收入的40%来源于种植粮食、蔬菜等生产作物。二是养殖业。全村具有一定的养殖业基础,主要是猪和鸡的养殖,此外,全村农户还养殖的一些羊,鸭等畜牧业,畜牧养殖业占全村农民收入的15%左右。三是外出打工。占农民收入45%。 |
大庄村 |
大庄村位于南大桥乡以东,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亩,水域面积200余亩,固张路、南陈路横贯其中,交通便利。全村下辖10个村民组,共有群众888户3150人。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9户958人(其中2014年脱贫19户76人,2015年脱贫14户65人,2016年脱贫128户567人),2017年脱贫32户141人,2018年现有未脱贫户46户109人。低保贫困户79户83人,五保贫困户24户24人。贫困户中残疾人41人(一、二级28人,三级以上13人)。 一、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现有党员65人(其中女党员5人),20—40岁6人,40—60岁25人,60岁以上34人。大专文化1人,中专2人,本科5人,高中8人,初中23人,村“两委”班子现有五人,党员4人,其中大专学历1人,中专1人,高中2人,初中1人。现有村民小组长10人,群众代表50名,经各村民小组会议选出,2017年新建村部210平方米,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 二、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于2017年12月建设光伏发电厂一处,投资220万元,年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用于占地补助贫困户产业带贫。大庄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以水稻、小麦、花生、油菜、蔬菜等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以渔业、蛋鸡养殖、小龙虾、肉羊养殖等为主。 二、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全村外出务工人员936人,在县内务工人员161人,在乡内务工及打零工包括在合作社务工人员232人,占全村人口40%成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 |
夏集村 |
一、基本情况 夏集村位于南大桥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总面积6.5公里,可耕面积5600亩,水田面积2000余亩,固张路、夏郭路横贯其中,交通便利。全村共辖16个村民组914户3561人,全村村两委成员6人,共有党员79人分布在16个村民组。 二、社会公益事业及经济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全村共修建水泥路9.2公里,其中革命老区项目7公里,扶贫路2.5公里,2018年革命老区还有4公里,千亿斤粮食项目水泥路4.8公里,将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修建硬化渠17000米,闸4座,在原来基础上又开挖大塘4口,全村通水泥路率达60%,旱涝保收面积达80%以上。 2.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全村通电率达100%,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有线电视覆盖率达80%以上。在楼塘村民组建有文化广场一处,面积900平方米,路灯20余盏,给附近几个村民组老人提供健身场所. 3.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医保覆盖率达98%以上,低保覆盖151人,五包达到应保尽保,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达95%以上. 三、产业发展现状 夏集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是种植业,以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等为主。养殖业主要是淡水养鱼、小龙虾养殖,蛋鸡养殖、肉羊养殖为主。 |
瓦庙村 |
一.瓦庙村基本情况 南大桥乡瓦庙村距离固始县城23公里,距离南大桥乡政府11公里,东临张老埠乡,南接赵岗乡,西与南大桥乡黄柏村相邻,北连南大桥乡夏集村,总面积7.2平方公里,丘陵地貌,农牧鱼产业丰富。辖16个村民组,全村797户279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81人,2014、2015年脱贫8户32人,2017年脱贫23户58人,未脱贫68户191人。现有农业合作社7家,新型墙材加工企业1家,小学1所,卫生室1所。全村经济以养殖、种植及劳务输出为主。 二、基础设施 有通村主干道;生产、生活用电通达率100%;安全饮水覆盖;网通和有线电视正在普及;农田水利设施中,千亿斤粮食项目道路4.8公里,渠道16公里,过水涵109座,水闸1座,提灌站1座,开挖大塘4口;交通扶贫路14公里,基本上庄庄通。 三、组织建设 全村共有党员65名,两委班子成员7人,监委会成员5人,扶贫工作队9人。根据县乡两级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联合派驻村里的工作队,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全力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