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村隶属固始县赵岗乡,地处赵岗乡东北边,到乡镇道路为赵曹路,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东邻塔庙村委会,南邻两路口村委会,西邻平楼村委会,北邻南大桥乡黄柏堰村委会。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57户,有人口1880人。全村共有农村低保人员51户52人,五保人员29户29人。全村共有共产党员4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目前九龙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25人,脱贫户21户49人(其中2015年脱贫4户15人,2016年脱贫2户9人,2017年脱贫15户25人);未脱贫户37户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低保10户,五保15户;因病致贫23户60人,因学致贫2户6人,因残致贫2户10人,其他致贫31户49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5208 | 464000 | -- | 查看 九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赵行村 |
赵行村地处乡政府东北部,区域面积大约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8亩,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237户831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77人,其中2017年脱贫1户5人,稳定脱贫11户34人,现有未脱贫16户38人。 |
赵岗社区 |
赵岗居民委员会是赵岗乡人民政府驻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临本乡新堰村;南接段集镇赵营村;西至本乡张河村;北到本乡窑北村。面积2.6平方公里,总人口2963人(农业人口1276人,非农1687人),辖区内有固始鸡博物馆、三高养殖园、思乡缘生态园以及冬枣基地。道路四通八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
汪岗村 |
汪岗村位于赵岗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是扶贫开发面上村。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2户、2160人。全村地面积2200亩,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95人,2015年脱贫1户4人,2016年脱贫5户11人,删除2户2人,返贫3户10人,2017年脱贫14户45人,截至2017年12月共有脱贫户17户50人,死亡3户3人,未脱贫57户145人。 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学、因残等。其中因大病致贫11户36人,长期慢性病致贫39户86人;因学致贫1户4人;因残致贫15户46人;其他原因致贫14户31人。 一、精准帮扶情况 1.产业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汪岗村主导产业为民康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1户务工,总收入70470元。小额信贷:贫困户安德永贷款10万元,年纯收入1万元;杨永林贷款5万元,年纯收入1万元;汪大塘综合养殖场贷款20万,覆盖6户贫困户,务工平均每户增收1170元,年终奖励每户600元。 金融扶贫:思乡缘金融扶贫贷款覆盖全村37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 公益岗位:从事护林员工作的贫困户1名,从事保洁员工作的贫困户21名。 .残疾补助。汪岗村共有一、二级残疾共11户38人,三四级残疾4户8人,均已办理残疾证,并正常享受残疾补助。 危房重建。贫困户中2017年度实施危房重建共12户18人,房屋均已建成入住,并与2017年12月政府拨款235000元,已拨付到位。 低保和五保救助。贫困户中低保39户49人,五保户12户15人。A类低保兜底人员4户5人。 二、易地搬迁工作开展情况 汪岗村易地扶贫搬迁涉及5户15人。与搬迁户的各类协议已经签订。安置点为赵行村集中安置点,目前房屋已建成,并分到户。 |
两路口村 |
两路口村地处乡政府东部,东接塔庙村,西邻赵行村,南邻汪岗村,北邻九龙村。全村区域面积495.33公顷,耕地面积2465亩,共有12个村民组,540户2026人。 一、责任落实概况 责任机构健全。村支部书记许卫华,支部委员周志才、卢广炬,村委会委员王大芳,组织健全,团结有力。 二、工作落实概况 公示宣传到位。根据上级“5个1”工作安排,村制作固定宣传公示版面,村民小组显眼位置公示贫困户、脱贫户、新识别户、低保户、五保户、以奖代补、公益岗位、金融扶贫等项目信息全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政策落实概况 (一)产业扶贫带贫全村 1、主导产业--华日塑胶有限公司 于2014年8月21日注册成立,法人代表邓春伟。主要经营塑料粒子、塑料制品、三角料等。公司转移就业可带动6户贫困户长期就业,15户贫困户临时就业。 2、家庭农场带动,就近帮扶 富康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7年7月10日正式注册成立,法人代表许卫付,合作社现自有养殖区15亩,水面50亩,另土地流转300余亩。合作社年产蛋鸡壹万余只,水产品八万余斤,农作物30万公斤,辐射带动杜圩、老庄、仓房三个村民组群众土地入股,转移就业带动10余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二)公益岗位,就近转移就业 两路口村2016年有公益性岗位-护林员2名,年工资收入6千元,2017年8月增加保洁员等公益岗位转移就业21名,月工资300元,绩效考核,极大带动贫困户就业积极性,带动21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五、党建工作概况 两路口村党支部,现有支部委员3名,党员38名,村支部健全,领导班子团结有力,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上墙,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站位,以践行为核心,提高党员素质和理想信念,带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村部阵地建设全面提升。村两委争取各方面资金建成了高标准的村级活动阵地,服务能力大为提升。 六、人居环境和村风建设 两路口村责任组以村容村貌建设为抓手,发动群众参与到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中,发动公益岗位人员大力宣传卫生环境治理。同时,紧紧抓住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开展评选勤劳致富、自主发展好村民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存在问题 一是主导产业力量薄弱,缺少规模产业扶持;二是集体经济发展力量不足,缺少长期稳定集体经济收入,三是部分村民组生活道路路基硬化已经完成,但是尚没有修建成水泥路面。 |
塔庙村 |
塔庙村位于赵岗乡东部,与张老埠乡桥头村吡邻,面积3200亩,全村共有11个村民组,532户,1783人,属丘陵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工业较薄弱,交通基础设施较差。 2014年,唯一的一条水泥路贯穿全村,村组道路14余条均为砂石路面,交通严重不便。2016年塔庙村新修水泥路3条5公里,剩余道路正在硬化修建中。 过去,塔庙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且基础薄弱,群众生产技术落后,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兴建养殖业,但不成规模,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2014年以来,塔庙村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先后成立了7家养殖合作社,种养殖形成一定规模,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一、基层组织建设 塔庙村共有村干部4人,支委会方面,支部书记一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会方面,村主任一人(系支部书记一肩挑),委员2人,共有党员29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换届后的新班子团结、战斗力强。 二、精准扶贫、紧跟形势、稳步脱贫 结合2017年12月全乡贫困户动态调整,通过入户普查、群众评议等方式, 全村共有贫困户67户143人,其中新识别10户32人。2015年脱贫7户26人,2016年脱贫4户户21人,2017年脱贫14户24人,未脱贫42户72人,其中低保贫困户9户25人,五保贫困户25户26人,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程序规范,扶贫对象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不存在漏进、误退现象。 三、精准帮扶,不落一人 1、产业帮扶 塔庙村主导产业为稼梁合作社。该项目占地800余亩,汪册资金500万元,带动贫困户15户20人,每户每年可增收2000元。 2、转移就业 塔庙村公益岗位共20个,护林员1人、保洁员11人、学校综合服务员1人、安全员5人、农村公路管养员1人、环境污防治网格员1人,均从贫困户中聘用用产生。 3、医疗扶贫 塔庙村大病保险报销政策已落实。慢性病普査不漏一人,已为18人办理慢性病门诊卡。 4、教育扶贫 全村贫困人口中共有学生12户18人,其中学前教育2人,小学11人,初中3人,高中1人,本科教育一人。 5、残疾救助 全村共有24名残疾人。其中12名残疾人已纳入贫困户管理:6名残疾人为五保贫困户,3名残疾人为低保贫困,3名残疾人为一般贫困户。 6、住房安全 全村共11户贫困户住房不安全,正在按危房重建标准实施。 7、A类低保兜底 A类低保兜底4户5人。 四、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塔庙村共有党员29人,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塔庙村党支部坚强有力,“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四议两公开制度已落实,版面制度完善。 五、易地搬迁 全村2017年异地搬迁共2户3人,搬迁点在赵行村,项目正在实施,计划年底入住。 |
九龙村 |
九龙村隶属固始县赵岗乡,地处赵岗乡东北边,到乡镇道路为赵曹路,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东邻塔庙村委会,南邻两路口村委会,西邻平楼村委会,北邻南大桥乡黄柏堰村委会。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57户,有人口1880人。全村共有农村低保人员51户52人,五保人员29户29人。全村共有共产党员4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目前九龙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25人,脱贫户21户49人(其中2015年脱贫4户15人,2016年脱贫2户9人,2017年脱贫15户25人);未脱贫户37户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低保10户,五保15户;因病致贫23户60人,因学致贫2户6人,因残致贫2户10人,其他致贫31户49人。 |
曹寨村 |
曹寨村位于赵岗乡东部,丘陵地形,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辖10个村民组,460户,1901人,其中:贫困户66户、174人。截至2017年底,共有未脱贫户41户、91人。全村耕地面积2500亩,土地流转600亩。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蛋鸡、药材、小龙虾养殖等种养殖产业。 |
平楼村 |
平楼村位于赵岗乡东北部3.5公里处,地属丘陵全村耕地面积5208亩,水域面积800亩,全村共有12个居民组,共766户,2476人,在职干部3人,党员38人,贫困户108户,270人,低保户82户89人,五保户42户45人。全村85%农户通水泥路。 平楼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已先成立6个家庭农场,带贫24户。还发展了特色种植业水蜜桃5000余棵,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村内的“清代民居”,至今完好无损,大大提升了平楼村的文化品位。 |
大圩村 |
大圩村位于固始县赵岗乡东部偏北,距政府驻地约3公里。境域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3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共623户2176人。 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378人,其中未脱贫有54户150人,贫困发生率为6.89%。经济建设以农业产业为主,主要产业有粮食、畜牧、水产、果园等。 一、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建设 现全村已硬化水泥路31公里。 2.水利建设 现有提灌站一座,新挖大塘两口。一口位于新房村民组,将原有的三个小塘挖通,并进行挖掘扩大,合成一口大塘;一口位于姚岗村民组,共新增水面面积约60亩。 3.农电网改造 大圩村农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全村旧线路已全部更新成绝缘线,并新架输电高压线路1千米。 增加4台电压器,现已完成安装3台。 4.生活设施 自来水已安装入户并通水,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经过工作组的努力争取,龙海科技有线公司向村里捐献了11台电视。 2017年上半年村委投资16万元,在村部前修建了文化广场。乡政府修建了12个垃圾池,并购买了36个环保垃圾箱,确保每个村民组都有环保、卫生的垃圾临时堆放地点。 5.村部改造 对村部进行了提质改造,做到了一室多用,功能完善、使用充分。村部接通了自来水,村部门前水泥路扩宽为5米,文化广场安装了路灯,办公室新装4台空调,对厕所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水冲式马桶,极大地改善了办公环境。 三、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1.社会保障类 (1)低保补助类现有低保户60户75人,其中贫困户42户57人,非贫困户18户18人,双线合一率76%(A类低保5户9人,B类低保55户66人)。 (2)残疾补贴类现有残疾家庭37户40人,其中32人为贫困户家庭成员,二级残疾以上16户18人(其中一级残3人,二级残15人),三级残8人,四级残13人,军残五级1人。 (3)五保兜底类现有五保户28户28人,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23户23人是一人独自生活,另外5户5人与亲属一起生活。 2.教育帮扶类 2017年在教育扶贫上共帮扶了74户110人。 3.医疗帮扶类 2017年共帮扶67户153人。其中办理慢性病门诊74人,大病报销17人。 4.危房重建类 2017年危房重建21户38人。 5.易地搬迁类 2017年易地搬迁22户77人,安置地址为乡街道赵行村。已分配新房钥匙,并将于2018年3月全部完成搬迁入住。 6.产业扶贫 2017年以来,积极推进思乡缘特种经济作物种植产业、长虹蛋鸡养殖产业和民康合作社种植产业等项目,协调思乡缘项目用地,引导民康合作社完成土地流转。 利用畜牧局在畜牧养殖方面的技术优势,为长虹养殖场提供接种免疫、抗体监测、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为养殖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经统计,全村产业带动贫困户共90户255人。 7.光伏项目 在西家村民组筛选出荒地10亩,用于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共投资240万元,其中村集体资产占50万元。预计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收入3万元/年,可扶持贫困户60人。目前本项目已并网发电。 8.转移就业 (1)务工增收按照县“以奖代补”政策,与本地多个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协商合作,为大圩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全年共转移就业贫困户108户162人。 (2)公益性岗位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政策,并申请安排40个公益性岗位。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确定了贫困户纳入公益性岗位名单,签订了劳动合同,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9.金融扶贫 思乡缘金融贷款扶贫,扶持贫困户200户,其中大圩村58户,户均增收3000元。 企业扶贫小额贷款:批准2户,传志合作社贷款10万元,带动贫困户3户10人,户均增收500元;宏业合作社贷款20万元,带动贫困户6户12人,户均增收5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