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5223 | 464000 | -- | 查看 沙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成功村 |
成功村位于柳树店乡西北部。成功村历史悠久,总面积4.65平方公里,耕地2019亩,水面面积1840亩,12个村民组,3251人。村委会在柳树西北1公里,东邻白滩村、南接施河村,西连八里村,北至小黑河。明属新兴里,清属清河里,民国初属罗集区,1940年属史河乡,1949年属罗集区五河乡,1951年改属沙河区五河乡,1956年建成功高级社,属柳树乡,1959年改成功大队,属七一公社,1961年属柳树公社,1962年属石佛公社,1983年改成功村,属石佛店乡,1988年属柳树店办事处,1989年属柳树店乡至今。地处平原,毗邻312国道,沿线1.6公里,沿线有部分私人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 【人文】 成功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组,786户3251人,全村有2000余人外出务工创业。在家的大部分在进行种植和养殖,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玉米为主,蔬菜以毛豆、青萝卜为主。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外207人,属柳树店乡非贫困村。 成功村交通通便利,目前全村尚有北圩组、古城、瓦坊组、幸福组、南圩组的路没有进行道路硬化,驻村工作队已将该路的硬化项目上报至县交通局,县交通局目前未批复,成功村目前有垃圾池,垃圾箱45处并配专人管理。饮水有保障,全村的水质已全部通过了县相关职能部门的水质检测,群众吃水用水不成问题;同时,供电、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均已实施到位,能解决村民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 【产业】 成功村现有大型养殖、种植产业4处,面积达400亩,主要以肉鸡、蛋鸡、肉牛等养殖、销售及苗木花卉种植为主。目前,成功村正在筹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以上企业为成功村带动相关产业就业、带动成功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组织】 成功村村两委班子组织健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副书记1人,村委会委员3人,村监委会3人,结构合理,团结和谐,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同时政府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村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做到从人有事做,事事有人抓。 |
卫星镇村 |
卫星镇村位于柳树店乡中心地带。环绕312国道四周,交通方便。村中心有个集贸市场十分活跃.卫星镇村下辖有6个村民组:街北组55户287人,旱地60亩水田40亩。街南组79户444人,旱地91亩水田40亩。大塘组60户275人旱地20亩水田50亩。高庄49户222人,旱地40亩水田80亩。铁铺57户217人,旱地62亩水田42亩。黄河组63户259人,旱地57亩水田58亩。合计总人口1704人,耕地面积640亩。 在1988年以前柳树店乡属于石佛乡范围,之后分乡叫柳树店办事处,1989年成立柳树店乡。那时从河湾村划拨2个村民组:街北组和街南组,从施河村划拨4个村民组:大塘组、高庄组、铁铺组、黄河组,组成了现在的卫星镇村。 卫星镇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到户水泥路硬化覆盖90%以上;目前全村仅剩黄河组的路和铁铺组部分路段没有进行道路硬化,现已将该路的硬化项目上报至县交通局,等到批复,将在近期对卫星镇村黄河组的路和铁铺组公路进行硬化,届时卫星镇村6个村民组道路硬化将达到95%以上。卫星镇村目前有垃圾池,垃圾箱24处并配专人管理。饮水有保障,全村的水质已全部通过了县相关职能部门的水质检测,群众吃水用水不成问题;同时,供电、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均已实施到位,能解决村民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 卫星镇村两委班子组织健全,村支部书记1人,村支委会委员2人,村委会委员4人,村监委会3人,结构合理,团结和谐,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同时政府分配了驻村干部,切实加强对村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做到从人有事做,事事有人抓。 卫星镇村经济来源主要是商业活动活跃和外出务工2大块。卫星镇村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
八里村 |
一、村情概况: 八里村位于柳树店乡西北部,距柳树店乡5公里。八里村辖22个村民小组,农户1278户,533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村党支部换届已完成,村委会换届正在进行)。村党支部辖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3人。村民代表70人,村民组长22人。 二、扶贫工作 1.贫困人口状况 全村现建档立卡贫困户374户,共1106人:2014年脱贫33户、123人,2015年脱贫42户、144人,2016年脱贫12户、37人,2017年脱贫户122户、363人,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64户、218人,2017年底未脱贫101户、221人,现贫困人口发生率4.1%。2018年预脱贫195人(不能脱贫的有2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9%。 未脱户101户共221人中,按贫困户属性分类:一般贫困户42户、115人,低保贫困户23户、64人,五保36户、42人;按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51户、101人,因残致贫29户、78人,因学致贫4户12人,其它原因致贫17户、30人。 全村低保167户19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户149人。现有五保户36户42人。 2.政策落实情况 教育:全村无辍学学生。建档立卡贫困中享受教育扶贫总数93户119人,学前教育22户23人,义务教育有37户39名(国机学校6人)、普通高中教育20户20名、高等教育7户7名。今年,实施雨露计划11户11人,面点培训10户10人。 医疗: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完善健康档案,已办理慢性病门诊卡的144户241人。2017年以来住院68户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患大病6户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医疗保。 就业:政府安置贫困人口公益岗位33人(保洁员22人、安全员5人、公路护养员1人、转移就业服务员1人、环境污染网格员1人、学校综合服务员3人)。 消除危房:易地搬迁7户、10人住房钥匙已发放,当年危房改造29户75人,正在施工,预计6月底完工。....... 三、基础设施 1.交通:村主干道路长1.9公里、宽3.5米,为水泥路面,全村水泥硬化路面15.5公里。 2.安全饮水:大部分农户自来水已安装入户,还有66户未安装,目前正在施工。供水一直不正常,经常停水。 3.电力:全村有电力变压器13台。其中1台,游台组正在施工中。 4.文化通讯设施:村有图书室、阅览室共3间,图书1800册。大型不锈钢固定宣传栏一处,宣传版面、宣传标语12处。2016年底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广场面积1080平米、体育器材4套。有线电视、宽带、手机信号全村覆盖。 5.卫生服务设施:有卫生室一所,建筑面积222.2平方米,从业人员3名,能够正常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村有保洁员22人,垃圾箱(池)54个(覆盖22个村民组),垃圾填埋场1处,实现保洁设施、保洁队伍全覆盖。 |
桃园村 |
桃园村位于柳树店乡西北部。桃园村历史悠久,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1846亩,19个村民组,3366人。明属新兴里,清属清河里,民国属罗集区,1940年属史河乡,1949年属罗集区八里店乡,1951年改属沙河区五里井乡,1956年建桃园高级社,属柳树乡,1959年改桃园大队,属七一公社,1961年属柳树公社,1962年属石佛公社,1983年改桃园村,属石佛店乡,1988年属柳树店乡办事处,1989年属柳树店乡至今。地处平原、沙士地区,靠近312国道1公里,属史河沿岸,史河是桃园人的母亲河,沿河的庄稼灌溉从来都不是桃园村民担心的事情,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桃园人民发家致富的天然基础。 【人文】 桃园村全村共有19个村民组,787户3366人,全村有900余人外出务工创业。在家的大部分在进行种植和养殖,农业生产主要以花木、油菜、花生、玉米为主,蔬菜以毛豆、青萝卜大蒜、小分葱为主。桃园村距离固始县城不到3公里,将自己家的农副产品拿到县集市上销售是大部分桃园农户的经济来源渠道。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外201人,属柳树店乡非贫困村。 桃园村主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1、道路:村主干道路长3.8公里、宽3.5米,全村水泥硬化路面5.1公里。近三年硬化主干道3.5公里,2016年修路2.9公里,2017年修路0.6公里。 2、水利设施(自来水):自来水管道送到每家每户,暂 时未通水。 3、电力设施:全村共有电力变压器7台。其中2016年,村内增加了一台200KW和两台100KW新变压器,改造线路2.5km,解决了15个村民组用电难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全村电压低的问题。 4、通讯设施:手机信号全村覆盖。宽带11个村民组全 覆盖。 5、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有卫生室一所,建筑面积130平方米,从业人员2名,能够正常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贫困人口已建立健康档案。已办理慢性病门诊卡有49户62人。村有保洁员17人,垃圾车2辆,垃圾箱(池)41个(覆盖19个村民组)。 6、文化设施:村图书室1间,图书1800多册。扶贫宣传栏一处(面积30平米)。有线电视572户。 【产业】 桃园村现有大型养殖产业5处,面积达5000多平方,主要以蛋鸡为主。他们不仅仅自己挣钱,还积极带动全村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进行务工,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使他们早日拜托贫困的困扰。杨堂村民组另有采砂场一家。目前,桃园村正在筹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以上企业为桃园村带动相关产业就业、带动桃园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组织】 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有4人,班子健全。村党支 部辖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9人,“三会一课”制度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有3人组成,能正常开展村务监督工作。经村民推选产生村民代表60人,村民代表能够履职尽责。 |
五河村 |
一、村情概况: 柳树店乡五河村位于柳树店乡政府西2.5公里,全村辖23个村民小组,985户4250人,有效耕地面积2035亩,人均耕地0.5亩,属纯湾地村,全村以种植蔬菜为主,蔬菜种植分两大片区,第一片区沿史河村民组,以种植土豆、萝卜、生姜为主,第二片区12个村民组以种植菜豆、小葱等作物为主,由于人多地少,大部分劳动力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占当地人均收入的50%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党支部换届已完成,村委会换届正在进行)。村党支部辖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3人。村民代表61人,村民组长23人。 二、扶贫工作 1.贫困人口状况 全村现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294人(其中:标识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有10户28人)。 按贫困户属性分类:一般贫困户55户155人,低保贫困户40户95人,五保贫困户43户44人。 按脱贫年度分类:2014年脱贫1户2人,2015年脱贫8户28人,2016年脱贫7户15人,2017年脱贫26户50人,现有贫困户(即未脱贫户86户171人)。 按主要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84户182人,因残致贫38户81人,因缺劳力致贫3户6人,缺技术致贫6户13人,缺资金致贫6户12人,不符合条件清退的贫困户10户28人。 去年“开好村民小组会议,夯实扶贫基础工作”活动中,新识别进入贫困户20户54人,返贫0户0人,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户3户9人。 全村低保57户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户95人,户重复率70.1%。现有五保户43户44人,均为贫困户。有残疾人户92户9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户81户,重复率41.3%。 2.帮扶情况 村脱贫责任组成员5人,帮扶单位有乡政府、乡农业中心,帮扶责任人共有13名(含村两委5人),落实一对一帮扶。 3.政策落实情况 教育:全村无辍学学生。建档立卡贫困中享受教育扶贫总数38户46人,学前教育1户1人,义务教育有18户25名(国机学校2人)、普通高中教育4户4名。今年,实施雨露计划12户13人(面点培训),职业教育3户3人。 医疗: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完善健康档案,已办理慢性病门诊卡的108户123人。2017年以来住院35户4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患大病3户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医疗保。 就业:全村外出自主创业人数4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46人(已脱贫6人,未脱贫40人)。政府安置贫困人口公益岗位32人(保洁员21人、安全员5人、公路护养员1人、转移就业服务员1人、环境污染网格员1人、河道管理员1人、学校综合服务员2人)。 消除危房:易地搬迁2户,当年危房改造40户55人,正在施工,预计6月底完工。....... 三、基础设施 1、道路:村主干道路长4.5公里、宽4.5米、5米,全村水泥硬化路面8公里,近三年硬化8公里。 2、安全饮水:大部分农户自来水已安装入户,还有325户未安装,其中贫困户75户,供水一直不正常,经常间歇性停水。 3、电力设施:全村有电力变压器3台,2017年,因2#台区电压较低,申请2台变压器,已纳入计划,解决9个村民组的电压的问题。 4、通讯设施:移动手机全村大部分无4G信号。宽带23个村民组基本覆盖。 5、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有卫生室一所,建筑面积130平方米,从业人员4名,能够正常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贫困人口已建立健康档案。已办理慢性病门诊卡有58户76人。村有保洁员21人,垃圾车1辆,垃圾箱(池)50个(覆盖23个村民组),垃圾填埋场1处。 6、文化设施:村图书室1间,图书500册。体育器材4套,有11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扶贫宣传栏一处(面积30平米),扶贫相关政策、贫困户名单等及时更新公示。全村通有线电视65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 四、产业 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2035亩,大棚蔬菜为主要农作物。 五河村有致富带头人4户。种植大户2户:湖东组李传国种植蔬菜大棚12余亩,北元组陈义林种植蔬菜大棚15亩。 2017年8月,五河村汉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主营种植和销售大棚蔬菜、菜豆为主,已列为村“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大棚蔬菜种植逐步成为五河村的主导产业。 |
施河村 |
一、地理位置 施河村位于柳树店乡政府西南方,距离县城10公里,距乡政府1.0公里,紧临史河。东与柳树河湾村接壤,南与南大桥乡郑堂、大庄两村隔河相望,西与柳树店乡五河村相连,北与柳树店乡成功、卫星镇两村比邻。 耕地面积(计税)1301亩,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为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少量的畜禽养殖以及外出务工经商。 二、组织建设 施河村辖14个村民组,595户,2710人,劳动力约为1500人,常年外出人口约为1250人,16岁以下留守儿童589人,60岁以上老人397人。两委”班子成员现有4人,村党支部辖党小组6个,共有党员53人。村民代表29人,村民组长8人,班子健全,战斗力较强。 三、基础设施 1、交通:村主干道路长3.4公里,其中长1100米,宽6米;长300米,宽4米;长2000米,宽3.5米;为水泥路面。全村水泥硬化路面7.7公里,村组道路全部畅通。 2、安全饮水:全村自来水已全部安装入户,安全饮水有保障。 3.电力:全村有电力变压器4台。2016年,新增1台,解决了四个村民组用电难的问题。通过农网改造工程,已基本满足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有10个村民组,需改善的有4个村民组。 4、文化通讯设施:村村图书室1间,,图书1000余册,桌椅配套齐全。大型不锈钢固定宣传栏一处,宣传版面、宣传标语11处。2016年底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广场面积1100平米、体育器材4套。有线电视、宽带、手机信号基本全村覆盖。 5、医疗卫生服务:有卫生室一所,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卫生室诊疗设备齐全,各项建设达标,从业人员2名,能够正常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健全了健康档案,落实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6、环境保洁服务:村有保洁员14人,垃圾车1辆,垃圾箱(池)30个(覆盖14个村民组),垃圾填埋场1处,实现保洁设施、保洁队伍全覆盖。 四、产业 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301亩,主要为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少量的畜禽养殖。 2017年8月,在县驻村单位的帮助下,成立固始县施河蔬菜服务有限公司,覆盖全村595户,通过提供服务、农资储运、技术咨询等方式,带动农户种植蔬菜,且在收购、销售、储运环节,为贫困户信息、劳务服务,带动贫困户增收。 五、就业 全村外出自主创业人数6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人(已脱贫51人,未脱贫23人)。 政府安置贫困人口就业28人(其中1、人居环境保洁员:14名;2、生态护林员:1名;3、安全生产员:5名;4、农村公路管理员:1名;5、环境监测网格员:1名;6、河道管理员:1名;7、学校综合服务员:3名;8、乡机关综合服务员:1名;转移就业服务员1名)。 |
河湾村 |
河湾村位于柳树店乡西南部。河湾村历史悠久,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1100亩,10个村民组,2436人。明清属赵市里。民国初属桑店区,1940年属石佛乡第九堡垒。1949年属石佛区河湾乡。1956年建立河湾高级社隶属石佛店乡。1959年改为河湾大队,属石佛公社。1988年改为河湾村,隶属新设柳树店办事处。1990年属柳树店乡河湾村。地处平原、沙士地区,312国道贯穿河湾村大庄组,沿线1公里,交通的便利给河湾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收益,沿线的私人油坊、加工米面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人文】 河湾村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595户2436人,全村有1600余人外出务工创业。在家的大部分村民在进行种植和养殖,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玉米为主,蔬菜以菜豆、青萝卜、土豆为主。河湾村距离柳树店乡集市不到1公里,将自己家的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销售是大部分河湾农户的经济来源渠道。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外190人,属柳树店乡非贫困村。 河湾村主干道直达史河堤岸,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到户水泥路硬化覆盖50%以上;目前全村仅剩西院、草湾、枣庄、西庄、河湾组的路没有进行道路硬化,驻村工作队已将该路的硬化项目上报至县财政局,县财政局目前已经批复,目前该项目村村通道路硬化进行中,受益的有坝头组、枣庄组、河湾组、河沿组。只有两院、草湾、西庄三个村民组道路未硬化,全村道路硬化达到70%以上。河湾村目前有垃圾池23个,垃圾箱6个,垃圾屋1个,并配专人管理。饮水有保障的村民组达到50%以上,同时供电、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均已实施到位,解决了村民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 【产业】 河湾村招商引资,2016年卫星镇的常光祖、桃园村的李长青在河湾村主干道两边承包了几百亩的耕地,每亩地租金800元。种植了桃树、无籽石榴的等果树。承包的六十亩鱼塘进行全面的清理整修,垂钓的游客悠闲地在塘边伞下垂钓,原河湾小学旧址正在整修改建成农家饭庄。金河湾家庭农场在果园种有瓜果,集种植、养殖、垂钓、旅游、饭庄为一体,2017年散养的白鹅、笨鸡受到四乡八邻的抢购,他们不仅仅给自己带来了经济效益,还积极带动全村农户,特别是给贫困户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务工收入,为何完成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组织】 河湾村村两委班子组织健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两人;村民委员会主任1人,村委会委员2人;村监委会主任1人,监委会委员2人。结构合理,团结和谐,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同时政府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村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打造美丽富饶的乡村而共同努力 |
柳营村 |
柳营村位于柳树店乡东南部。柳营村历史悠久,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1619亩,9个村民组,1968人。明清属赵市里。民国初属桑店区,1940年属石佛乡第九堡垒。1949年属石佛区柳营乡。1956年建立柳营高级社隶属石佛店乡。1959年改为柳营大队,属石佛公社。1988年改为柳营村,隶属新设柳树店办事处。1990年属柳树店乡柳营村。地处平原、沙士地区,312国道贯穿整村,沿线2公里,发达的交通给柳营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沿线有部分私人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在村庄内部,属史河沿岸,史河是柳营人的母亲河,沿河的庄稼灌溉从来都不是柳营村民担心的事情,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柳营人民发家致富的天然基础。 【人文】 柳营村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463户1968人,全村有1300余人外出务工创业。在家的大部分在进行种植和养殖,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玉米为主,蔬菜以毛豆、青萝卜为主。柳营村距离柳树店乡集市不到2公里,将自己家的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销售是大部分柳营农户的经济来源渠道。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外79人,属柳树店乡非贫困村。 柳营村主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到户水泥路硬化覆盖90%以上;目前全村仅剩河南组的路没有进行道路硬化,驻村工作队已将该路的硬化项目上报至县交通局,县交通局目前已经批复,将在近期对柳营村河南组通村公路进行硬化,届时柳营村9个村民组道路硬化将达到95%以上。柳营村目前有垃圾池,垃圾箱32处并配专人管理。饮水有保障,全村的水质已全部通过了县相关职能部门的水质检测,群众吃水用水不成问题;同时,供电、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均已实施到位,能解决村民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 【产业】 柳营村现有大型养殖产业2处,面积达30亩,主要以肉鸡、蛋鸡为主。同时水面养殖面积达300亩,主要养殖各种鱼类、小龙虾。柳营村同时有中小型私营企业四家,其中水泥搅拌站二家,木材合板厂二家,这两家企业在柳营村也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因为他们不仅仅自己挣钱,还积极带动全村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进行务工,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使他们早日拜托贫困的困扰。柳营村河口村民组另有采砂场一家。目前,柳营村正在筹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以上企业为柳营村带动相关产业就业、带动柳营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组织】 柳营村村两委班子组织健全,村支部书记1人,村委会委员2人,村委会1人,村监委会1人,结构合理,团结和谐,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同时政府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村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做到从人有事做,事事有人抓。 |
沙岗村 |
|
何岗村 |
一、地理位置 何岗村位于柳树店东部,距离县城15公里,距柳树店乡5.5公里。东与分水乡前庙村接壤;南与石佛乡瓦坊村、湖洼村相连;西与平原村隔河相望;北与分水乡四洲村接壤。 二、组织建设 何岗村辖11个村民小组,农户434户,1599人。村两委班子成员3人。村党支部辖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6人。村民代表32人,村民组长11人。 三、基础设施 1、交通:村主干道路长2.9公里、宽4米,为水泥路面。全村水泥硬化路面8.8公里,近三年硬化7.1公里,现已列入道路硬化水泥路面1.7公里。村内有村中心路、黄闸、马庄新建农开路,瓦楼桥头农开路、柳何路等公路纵横交错,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 2、电力:全村有电力变压器6台。2016年,新增一台、扩容二台变压器,改造低压线路2.5km,解决了四个村民组用电难的问题。通过农网改造工程,基本满足了全村人电力需求。 3、文化通讯设施:村有图书室、阅览室共3间,图书522册。大型不锈钢固定宣传栏一处,宣传版面、宣传标语12处。2016年底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广场面积1100平米、体育器材4套。有线电视、宽带、手机信号全村覆盖。 4、卫生服务设施:有卫生室一所,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从业人员2名,能够正常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村有保洁员11人,垃圾车1辆,垃圾箱(池)26个(覆盖11个村民组),垃圾填埋场1处,实现保洁设施、保洁队伍全覆盖。 四、产业 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804亩,水稻为主要农作物。 何岗村有种植大户8户。其中,养殖大户5户:古进组周金刚养羊156只,新建组王家军养蛋鸡11000只,永红组张少学养白鹅1000只,塘永组尹光发养羊137只,何岗组李海全养猪50头;种植大户3户:新庄组周克中种植水稻100亩,邬闸组陈家贵种植水稻75亩,瓦楼组胡伟银种植水稻80亩。 2017年8月,在县驻村单位的帮助下,成立了何岗白鹅开发公司,主营养殖和销售白鹅。白鹅养殖逐步成为何岗村的主导产业。 五、就业 全村外出自主创业人数4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5人(已脱贫102人,未脱贫14人)。 2017年1月,乡村安置47户、50人到县内企业固始松亚科技公司务工。 政府安置贫困人口就业21人(其中保洁员11人、安全员5人、公路护养员1人、转移就业服务员1人、环境污染网格员1人、学校综合服务员2人)。 六、公益事业 1、教育:全村无辍学学生。建档立卡贫困中享受教育扶贫总数70户71人,学前教育11户11人,义务教育有42户43名(国机学校13人)、普通高中教育8户8名、高等教育8户8名(其中,职业教育1户1人)。今年,实施雨露计划12户13人(面点培训),职业教育1户1人。 2、医疗: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完善健康档案,已办理慢性病门诊卡的34户43人。2017年以来住院41户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患大病6户6人,落实了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七、扶贫工作 责任组成员6人,帮扶单位有县供销社、乡政府、乡财政所、乡农业中心,帮扶责任人共有26名(含村两委3人):县供销社8人、乡机关3人、乡农业中心5人、乡财政所7人、村委会3人,实行一对一帮扶。 全村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58户,共428人,2014年脱贫12户计26人,2015年脱贫88户计282人,2016年脱贫0户0人,2017年脱贫户8户共28人。2017年底未脱贫20户、51人(五保户除外),稳定脱贫6户17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低于2.0%。 贫困户44户共75人中,按贫困户属性分类:一般贫困户15户、38人,低保贫困户5户、13人,五保24户、24人;按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13户、27人,因残致贫5户、11人,因学致贫1户4人,其它原因致贫25户、33人。 全村低保47户6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户50人,户重复率72.3%。现有五保户24户24人,均为分散供养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复率100%。有残疾人30户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户23人,重复率70%。 易地扶贫搬迁18户35人(工程在建中),均为村外统一安置。2014年以来危房改造69户16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03人,(2014年4户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3人;2015年45户1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62人;2016年11户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17人;2017年9户21人,均为贫困户)。 |
平原村 |
平原村位于柳树店东部,距柳树店乡5.5公里。平原村辖双墩、堆坊、万塘、先锋、平原、新生、新建、侯楼、闫楼9个村民小组,农户342户,1209人其中劳动力800人,转移就业513人其中贫困户转移就业11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3人(村党支部换届已完成,村委会换届正在进行)。村党支部辖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6人。村民代表33人,村民组长9人。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641余亩,水稻为主要农作物。2017年松垭科技在平原村落户,从事改型塑料、橡塑材料、橡塑制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建筑材料、线材、模具、电子制品、五金制品加工销售。 平原村主干道路长3.1公里、宽4米,村组主要道路因易地搬迁损毁严重,加宽未施工。全村水泥硬化路面11.5公里,近三年硬化7.2公里,新建桥梁一座,长10米,宽3.5米。自来水已安装入户。全村有电力变压器5台。有图书室、阅览室共1间,面积1100平米文化广场一个,体育器材8套。有线电视、宽带、手机信号全村覆盖。 全村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共378人。2017年底未脱户69户共128人中,村脱贫责任组成员7人,帮扶单位有县供销社、乡政府、乡财政所、乡农业中心,帮扶责任人共有30名(含村两委3人),落实一对一帮扶。全村无辍学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完善健康档案,全部参加医疗保。 全村外出自主创业人数4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7人。政府安置贫困人口公益岗位21人。易地搬迁42户、81人住房钥匙已发放,当年危房改造11户、38人,正在施工,预计6月底完工,全村无危房、无房户。 在脱贫攻坚期间平原村涌现了大批先进个人,其中姜友海、汪传洲为人诚实守信,无拖欠贷款及民间借贷,受众多群众信赖认可,被评为诚信贫困户;刘中喜、唐国如、陈芳虎在政府扶贫措施及政策的帮助下积极发展生产,实现稳定增收成功脱贫被评为脱贫光荣户;张利强、李春根、朱庆国积极参加人居环境建设,不但自己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还积极参加村内环境整治建设,认真做好自家“门前五保”被评为文明卫生户;殷述学、尹长青家中老人常年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十年如一日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大力弘扬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被评为孝亲敬老模范;党员刘中财同志入党以后,立场坚定,思想进步,能够用心维护党的领导,切实的发挥了党员带头作用,被评为党员示范户;以上人员的行为得到了乡领导一致好评,并受到乡政府的表彰与嘉奖。 |
石塘村 |
石塘村位于柳树店乡东部,距柳树店乡人民政府3.4公里。石塘村辖19个村民小组,农户633户,263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党支部辖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7人。村民代表42人,村民组长19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493人(其中已死亡2户2人)。全村总面积4.04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2531亩,水域面积430亩,水稻为主要农作物。 村主干道路长3.94公里、宽3.5米,全村水泥硬化路面14.01公里,近三年硬化8.34公里,新建桥梁两座,一座长10米,宽6米;一座长8米,宽6米。 村有图书阅览室1间,图书2970册。大型不锈钢固定宣传栏一处,宣传版面、宣传标语16处。2016年底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广场面积1096平米、体育器材9套。有线电视、宽带、手机信号全村覆盖。有卫生室一所,占地面积360平方米,从业人员2名,能够正常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
前进村 |
前进村位于柳树店乡东北部,距离县城10公里,距柳树店乡3.5公里,全村总面积2.48平方公里。1976年系固始县石佛店乡,石塘大队管辖,当年于石塘大队分开后更名为前进大队。当时7个生产队,高庄、洼庄、石庄、游庄、砖井、董圩、尚庄,1988年改为前进村。1989年实行联产承包制时洼庄又分成糖坊(原甘蔗制糖地,故以此命名)、洼庄两个村民组,石庄分成新庄、石庄两个村民组,游庄分成东庄、游庄两个村民组,砖井组分成大圩、砖井两个村民组,董圩分成茶院、董圩两个村民组。 前进村现共辖12个村民小组,农户369户,1463人。拥有耕地面积1621亩,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达到800余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监委班子齐全,村党支部辖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1人。村民代表30人,村民组长12人。 贫困人口状况:全村现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共131人:2015年脱贫4户、14人,2016年脱贫2户、8人,2017年脱贫户21户、48人,2017年底未脱贫30户、61人,现贫困人口发生率4.16%。2018年预脱贫53人(不能脱贫的有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7%。 交通:村主干道路长0.45公里、宽3.5米,为水泥路面。石庄、新庄、东庄、游庄、砖井、大圩、董圩、茶院和尚庄三个村民组道路5.28公里,路基已整修,路面未硬化。 安全饮水:大部分农户自来水已安装入户,还有63户未安装。供水一直不正常,经常停水。 电力:全村有电力变压器3台。现高庄、洼庄、石庄等三个村民组的农改准备施工。 文化通讯设施:村有图书室、阅览室共3间,图书1056册。大型不锈钢固定宣传栏一处,宣传版面、宣传标语12处。有线电视、手机信号全村覆盖。 卫生服务设施:有卫生室一所,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从业人员1名,能够正常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村有保洁员12人,垃圾车1辆,垃圾箱(池)28个(覆盖12个村民组),垃圾填埋场1处,实现保洁设施、保洁队伍全覆盖。 前进村主要农作物夏季以种植水稻为主,秋季种植油菜、小麦、紫云英等。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前进村村民进一步发扬团结、务实、拼搏、争先的精神,前进村的明天更加美丽,村民更加和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