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信阳 >> 潢川县 >> 上油岗乡

上油岗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油岗乡谷歌卫星地图)


上油岗乡简介

  潢川县辖乡。1958年设上油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京九铁路过境。南靠白露河,北临淮河。辖上油岗、四个台、胡林、罗台、万头岗、鲁寨、桃庄寺、常营、丁楼、尤庙、橡栗、良种场、集镇、宋集、唐楼、东风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养家禽、猪、羊、牛、鱼。.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9万人 84平方公里 411526207 464000 0376 查看 上油岗乡谷歌卫星地图

上油岗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胡林村 ·潢川县旅游·潢川县特产·潢川县十大特产·潢川县十景·潢川县 0

----

查看 胡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万岗头村 ·潢川县旅游·潢川县特产·潢川县十大特产·潢川县十景·潢川县 0

----

查看 万岗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常营村 ·潢川县旅游·潢川县特产·潢川县十大特产·潢川县十景·潢川县 0

----

查看 常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尤庙村 ·潢川县旅游·潢川县特产·潢川县十大特产·潢川县十景·潢川县 0

----

查看 尤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宋寨村 ·潢川县旅游·潢川县特产·潢川县十大特产·潢川县十景·潢川县 0

----

查看 宋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风村 ·潢川县旅游·潢川县特产·潢川县十大特产·潢川县十景·潢川县 0

----

查看 东风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油岗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春申街道

   潢川县春申街道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历史重镇,文化灿烂,是潢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4个街道社区居委会,6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区域面积38 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人。京九铁路、宁西铁路,106国道、312国道纵横交错,京九、乌泸光缆在此交汇,构成特大十字交通枢纽和通信网络,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008年,春申办事处完成生产总值31.5亿元,较上年增长41%;财政收入完成12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1元,较上年增加572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7万元。位列全省百强,被国家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   -经济发展   春申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两大优势,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非共有制经济、城市建设三大重点,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整体工作始终处于全县“领头雁”地位。   农业结构调整   花、菜两大支柱产业规模大、效益高、成立了花木、蔬菜两个协会,大力普及科技种植新技术,为了使花木种植占办事处种植产业的主导地位,2005年以来实施的“南花北移”战略,使该办事处的花木生产走向了二次创业,并收到了显著成效,新增种植面积4200亩,新增产值3000万元,目前春申办事处花木种植面积已逾万亩,总产值1.3亿元;蔬菜高效大棚面积达4100亩,新增产值3000万元,目前全镇花木种植面积4200亩,新增产值3000万元,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5%,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发展非共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2005年以来该镇累计引进外资6.4亿元,兴建了6万吨的石油液化气储备库、光州石油城、信阳宏运汽配有限公司分公司、东方家具广场等一大批服务功能型项目。积极营造非公有制发展的良好环境,参与和自筹资金建设了西关农贸市场、亚美建材市场、黄国商贸城、东关大市场等具有区域性带动作用的市场。投资环境的优化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2005年新上百万元以上项目3个,共吸引外资2000万元,个体工商户达9600户,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城市建设   城市功能日完善,投资环境和谐宽松。春申街道办事处地处城区,积极服务于全县城市建设,抓好城市社区管理,积极服务于全县城市建设,抓好城市社区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的宽松环境。目前办事处低保、社会保安、计划生育等工作已经纳入社区属地管理,随着春申,机场两个标准服务大厅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服务。全镇社区治安形势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同时,围绕县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服务,积极参与,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市政设施日臻完善,“天蓝、地绿、水清、城秀”的目标已初步形成,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定城街道

   定城街道成立于2006年4月18日,所在地位于潢川县城区北。从公元570年至公元1368年800余年间,定城就是今潢川的称谓。辖区位于城区东北部,西连春申街道,北接魏岗乡,东、南分别与弋阳街道、老城街道隔小潢河相望,是潢川城区的北大门。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5.02公里,总面积22.6平方公里。辖新园、中山、小东关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桃园、先锋、方店、九里4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常住人口4.1万,流动人口5.6万。08年生产总值2.5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971.4万元,农民纯收入4680元。07.08连续两年被县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是市级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试点单位。   -详细情况   自然环境   小潢河从东南部蜿蜒北流,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成蝴蝶状,地貌为浅丘向平原过渡,土壤为黄黏和沙土。气温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   农业发展   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兼值花生、玉米、油料。特色产业明显,年种植无公害、反季节蔬菜1950亩,花卉苗木2000亩。依托华英养殖小区,樱桃谷鸭年出栏 50 万只,年生猪养殖量1.17万头、牛3400头、羊2400只、家禽6万只,养殖水面800亩,年产优质鲜鱼25万公斤。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依托交通便利,电力发达,土地储备丰富优势,在106国道两侧各300米建立南北长3公里方店工业园区。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4家,有兴隆建材、恒固商砼、兴隆鞭炮厂、金科电子厂。大力发展高压水泥管制造业,08年底,生产厂家达40家,年产值2800万元。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建筑、电子配件为主的企业格局。   商业发展   自古以来,定城街道一直是城区的中心地带,改革开放以后区位优势明显,商业愈加繁华。城区大型商场超市有:亚兴商业广场、京九人人超市;知名宾馆有:潢川宾馆、黄都宾馆;大型批发市场有:盐业批发大市场、北关农贸大市场。另有北关加油站及全友家具店。08年注册个体工商户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交通状况   定城街道辖区交通发达,十分便捷,106国道和312国道交汇于此。境内有跃进东路、航空路、二环路、三环路、沿河路。312国道横穿桃园、先锋两村,长2.2公里;106国道纵贯桃园、方店村,长7公里。县乡路潢踅路经桃园村4公里。西宁铁路似玉带从方店、桃园、九里缠绕而过,达3公里。新修村村通13.8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   城市建设   定城街道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日益。先后新建旱改水公测11座,治理背街小巷20条,整修下水道2000多米,硬化路面10余条。进一步完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功能,天蓝地绿水秀人和的美丽画卷已经展现。建自来水供应厂一座,日供水2万吨,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净化污水2.5万吨。   科技发展   定城街道办事处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科技工作,村级配备了科技专职人员。推行优质杂交水稻、优质小麦新品种,推广水稻两段育秧栽培技术及化学除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举办水稻栽培、病虫害防治、高产养殖、节水灌溉、蔬菜反季节栽培实用技术培训58期,培训人员560人次。2008年,农业良种覆盖率达100%,生猪良种改造率达98%。   教育状况   定城街道辖区有潢川百年学府潢川高中,潢川三中,潢川七中、潢川幼儿师范学校;信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潢川县十、十一、十二小学和九里村小。小学部共有教学班120班,在校生达9200人。幼儿教育成效显著,有市级幼儿园2所,三级幼儿园4所,学前教育达50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教职员工312人,中学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职称80人。2008年8月成立了定成教育基金会,注资213万元,对贫困大学生和高中生进行资助,已累计资助69人。   文化建设   定城街道辖区内有信阳教育电视二台,跃进路新华书店,另有多家光碟音像店。依托住宅小区、文化广场、社区,组织居民积极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经常组织各类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书画展、读书朗诵、卡拉OK赛、休闲健身活动,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新园社区老年夕阳红艺术团多次获得县表彰。   医疗状况   定城街道辖区有县中医院、潢川卫生学校、个体诊所20家。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4所,各村、社区均配备了防疫员,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无重大传染病发生。计生专业人员11人,配备了B超,波姆光等器械。2008年人口出生率5.5‰,计生率100%。新农合参保率达 98 %。09年新建沼气池77个。  

弋阳街道

   弋阳街道于2004年4月经省0批准设立,原为潢川县城关镇一部。东邻伞陂寺镇,北靠谈店乡,南接白店乡,西连老城街道,并与定城街道隔河相望。辖“一居八村”,即:东关街居委会、建国村、金星村、刘靛行村、沙河店村、七里岗村、王香铺村、罗新楼村、八里棚村,1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万余人,总面积42.28平方公里,各类学校11所。   -历史沿革   据《潢川县志》记载:潢川古称光国,汉置弋阳县,三国时设弋阳郡,领4县。公元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弋阳郡统定城、光山、殷城、固始、期思、乐安6县。公元620年(唐高祖武德三年),改弋阳郡为光州。民国年间,废州立县,改属潢川县,南城称弋阳镇,北城为春申镇。1949年2月,并弋阳、春申两镇置城关镇。   -经济发展   弋阳街道扼守潢川城区东大门和南大门,风光秀丽,环境怡人,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境内312国道、106国道,京九铁路、宁西铁路,京九、乌沪光缆纵横交错,紧靠沪陕高速公路潢川出入口,弋阳路,三环东路和规划建设中的京九大道,将城区与火车站、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为一体,是商贾投资兴业的理想天地。现已云集了金星啤酒厂、黄国粮业、东方家俱广场、友利粮业、东方建材、隆基混凝土、福康羽毛加工厂、残联肉类加工厂等十余家骨干企业,另有车辆检测线、大型住宅小区和即将兴建的潢川民营工业城,都成为发展二、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弋阳将以其优越的位置,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竭诚欢迎四海宾朋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携手共创弋阳更美好的明天!  

老城街道

  潢川县老城街道概况   潢川老城街道东临106国道,南与白店乡接壤,西北靠小潢河,辖“三街四村”,即:中大街、南海街、大巷街、爱国村、奶庙村、邹湾村、林场村,总面12.9平方公里,人口近3万人。老城街道扼守潢川城区南大门,交通便利,区位独特,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鼎盛于明清,城区有五教圣地——小南海、闻名遐迩的铁旗杆、有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牛角雕、刺绣、有独特饮食——高桩馍、胡辣汤、神仙饺,素有豫南“小苏州”之称。   街道代码   老城街道代码:411526004。2006年,辖2个居委会、4个居委会:中大街居委会、南海街居委会、爱国村、邹湾村、林场村、奶庙村。  

双柳树镇

  国家示范镇-双柳树镇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北麓,潢川县东南部,距潢川和商城各30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现有中学两所、小学十五所、1座卫生院、3座通讯塔,总面积84.5平方公里,人口达5.1万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为浅山丘陵夹平畈地带,淮河支流-白露河贯穿全境。    一、历史文化悠久。双柳镇名历经六十余载。1924年双柳树镇为潢川县第五行政区,1946年改为双桃镇,1949年秋建设革命新政权为第八区,1956年改为双柳中心乡,1958年改为双柳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双柳树乡,1986年4月改为双柳树镇,1988年9月经省政府批复为建制镇至今。境内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信阳市首批生态示范镇。有全县海拔最高、植被丰富、传说迷人的洪山寨,至今寨上仍留有两道寨墙、东西寨门、寨马场、饮马坑等;有明朝户部尚书熊冲墓,墓碑旁有石人、石马、石狮、石桌、石凳等。潢川县苏维埃政权旧址清晰可见,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吸引游客参观学习.另外,李楼水库、王楼杉山水库等自然风光,也已成为双柳镇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二、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建设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思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通过打开思路,广开视野,深挖城镇有形无形资产效益。采取土地聚资、招商引资、社会出资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城镇建设力度。2001年至2004年,镇区基础设施投入达到4500余万元,先后建成了双兴一路、双兴二路、长兴路、文化路、友谊路、商业路、南环路、工业路、东环路、北环路等10余条街道,还有东叉、西叉、四通等十余条叉街或小巷;镇区面积由2000年以前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4.5平方公里,人口达2.4万人,城市化水平45%。镇区内排供水系统,净化、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齐全。白露河左岸治理(镇区段)、滚水坝、双柳二桥、滨河小区等重点工程项目正申报启动。    三、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目前,全镇养猪专业村4个,家禽养殖专业村2个,是豫东南河蟹养殖基地。河蟹、生猪、樱桃谷鸭、鸡、淮南麻鸭5大农产品年产值8600万元,占总产值的28.9%。双柳河蟹、淮南麻鸭、蟹田大米已获国家无公害认证,已申报注册商标,并取得较好的品牌效益。2004年底,农民人均收入达3100多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伞陂镇

  伞陂镇位于潢川县城东5公里,辖18个行政村,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人口4.5万人.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京九铁路纵贯南北,312国道横穿东西,拟建的宁西铁路与罗叶高速公路在镇内交汇,形成双“十”字交通枢纽,京九铁路潢川站及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在镇境内:农业资源丰富,盛产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等;特色产业已具规模,形成了鳖、鸡、猪、鱼、菜五大特色产业:乡镇企业方兴未艾,四级企业960家,年销售收入达18800万元,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储藏、安装装璜为主导产业的乡镇企业体系;招商引资环境宽松,政策优惠,公九八年,先后引进润达石油液化公司、粮贸加工公司厦门综合加没城等项目8个引进资金6000万元。 伞陂以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投资环境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置业。.  

卜塔集镇

  潢川县辖镇。1959年设东方红公社卜集管理区,1962年设卜集公社,1981年改卜塔集公社,1983年设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3.2万。潢卜公路、京九铁路穿境。辖上游、马湖、鳌鱼、卜塔集、涂棚、塘埂、李湾、高湾、大楼、六里、奶庙、林场、邹湾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杂交稻、小麦,兼产生姜;种植花木,具有千年历史,行销全国各地。乡镇企业有花木实业公司、建筑公司、水磨石地板砖厂、花木包装用品厂、姜汁姜片厂等。.

仁和镇

  潢川县辖镇。1955年设仁和中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改镇。位于大别山北麓,与湖北接壤,距县城20公里。面积94.4平方公里,人口3.1万。106国道、信叶公路穿境。辖四里、仁和、连岗、板岗、冯大塘、凌集、杨楼、大杨岗、黄岗、蔡寺、杨瓦房、谈围、亚港、黄营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盛产红麻、莲籽、花生、芝麻等;养殖甲鱼、鸭、鱼类等;林业以松、板栗、茶叶为主。乡镇企业有砖瓦、纸箱、纺织配件等。.  

付店镇

  潢川县辖镇。1958年设傅店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09.5平方公里,人口3.8万。312国道横穿境内。辖傅店、刘楼、榆树店、里棚、庙岗、余湖、新胜、樊村、何店、路口、晏店、新春、林淮、骆店、周洼、周围孜16个村委会。工业企业有砖瓦、饲料和副食加工等。农业主产杂交水稻、小麦、蔬菜,养殖业以樱桃谷鸭、甲鱼、猪、鱼类。境内有豫东南五县特委纪念碑。.  

踅孜镇

  潢川县辖镇。1956年设踅孜中心乡,1958年属来龙公社,1985年从来龙乡析设踅孜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2.5万。北临淮河,东临小潢河,潢踅公路穿境。辖两河、淮南、踅孜、胜淮、张湾、八里、宋大桥、罗港8个村委会和踅孜镇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木材加工、卫生筷加工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盛产红麻、油菜、芝麻,养鱼、黄牛等。.  

桃林铺镇

  桃林铺镇,现辖16个行政村,3.27万人。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地处潢川、淮滨、固始三县交界处。是潢川县向东开放的门户。312国道横贯乡境腹地,镇政府西距潢川县城及京九铁路潢川站仅20公里,光缆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已达2000门,交通、通讯十分便捷。    桃林铺镇,聚桃树而成林,林茂果丰而设铺,先铺而后镇,这是一个滚动的轨迹。古之桃子,个小且身有毛,又曰“毛桃”。而今,该镇有桃林果园650亩,且均为水蜜栈桃等优质品种。此外,该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水稻、水麦、名贵鱼、莲籽、湖州麻鸭、板栗、银杏、烟叶、黑芝麻、花生、大豆和魔芋。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九五年进入亿元乡镇,九七年总产值达1.9亿元,以富邦亚美畜业有限公司、建筑建材总公司、挂毯开发总公司、水产总公司、粮油加工贸易及建筑建材企业为代表的乡镇企业,成为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环境日臻完善,教育体系布局合理,卫生保健设备完备,文娱功能配套齐全,工业小区和集贸市场建设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惠,社会治安稳定,是各地客商展示投资经商才华的大舞台。    域内有大型水库两座,紧靠首集,交通便利,水源充沛,是发展高产、名贵水产业的理想之地。桃、银杏、板栗已成规模,是生产果类饮品、果类罐头的必备原料。养殖业蒸蒸日上,饲料供不应求。    笑迎宾客,广纳贤才。镇竭诚欢迎各位有志之士来桃考察咨询,投资办厂,共谋发展大计,共赚利民之财。.  

黄寺岗镇

  潢川县辖乡。县商品粮生产基地。1955年设官渡乡,1958年并入桃林公社,1959年析置黄寺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9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3.6万。312国道过境。辖白树、官渡、长堰、白露河、肖坎、马大塘、史寨、黄寺岗、油坊、桥梁、高店、邓寨、新建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红麻,养甲鱼、猪、羊、鸭。.  

江家集镇

  潢川县辖乡。县商品粮生产基地。1962年设江家集公社,1982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双(柳)桃(林)、潢(川)商(城)公路过境。辖刘岗、新岗、江家集、新街、黄楼、叶桥、祝岗、胡寨、何集、杜甫店、姚楼、秦岗、杜营、石头山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传流店乡

  潢川县辖乡。1956年设传流店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京九铁路潢川站12公里。面积82.1平方公里,人口3.3万。312国道穿境。辖喻寨、钟围、王营、经坊寺、肖寨、传流店、三星、朱陂店、、前进、陈营、钟寨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砖瓦、水泥预制、皮鞋制造、钢木家具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养殖甲鱼。.  

魏岗乡

  潢川县辖乡。1951年设第十区,1958年划属来龙公社,1960年析置邓店公社,1962年改新集公社,1983年改魏岗乡。位于县城北面,距县城9.5公里。面积71.9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九里、新郝楼、程寨、邓店、郝楼、和平、新里集、顺河、彭寨、双围孜、邬桥、毛围孜、余店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古迹有考城遗址、邓州遗址。.

张集乡

  潢川县辖乡。1975年设张集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东面,距县城40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1万。桃双公路穿境。辖张集、新桥、樊岗、树术、曹坊、龚瓦房、霸王台、高寨、平楼、吴楼、吴集、冯岗、杨集、曾寨、李寨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磨具磨料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油菜、小麦。古迹有霸王台仰韶文化遗址。.  

来龙乡

  潢川县辖乡。1958年设来龙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4万。潢踅公路横穿乡境,西、北两面临淮河。辖来龙、双湖、府庙、王寨、夹塘埂、杨双楼、龙港、胡棚、刘小集、谷洼、时大营、明星、淮凤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砖瓦厂、粮油加工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隆古乡

  潢川县辖乡。地区商品粮基地。1950年设隆古区,1954年改中心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改区,1965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为82.6平方公里,人口2.7万。106国道穿境。辖隆古、张庄、高稻场、王围孜、堡孜口、中心、谢围孜、吴庄、高营、冯楼、徐庄、方店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水稻、花生,盛产豆类、芝麻。古迹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国都城遗址。.  

谈店乡

  潢川县辖乡。1975年由伞陂寺公社析设谈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10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京九铁路过境。辖长岗、毛集、尤树店、大吕河、小吕河、老君台、牌坊、八里棚、朱寨 、谈店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砖瓦厂、纸厂、鸭场等。农业主产小麦、水稻、油菜、蔬菜。.  

上油岗乡

  潢川县辖乡。1958年设上油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京九铁路过境。南靠白露河,北临淮河。辖上油岗、四个台、胡林、罗台、万头岗、鲁寨、桃庄寺、常营、丁楼、尤庙、橡栗、良种场、集镇、宋集、唐楼、东风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养家禽、猪、羊、牛、鱼。.  

白店乡

  潢川县辖乡。1979年设白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55.5平方公里,人口2.2万 。106国道过境。辖白店、潘店、周岗、骆响塘、桂陈、肖围子、高庄、龚营、赵冲、罗大塘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砖瓦厂等。农业主产杂交水稻、油菜、小麦,养甲鱼、猪、鱼类。.  


上油岗乡特产大全




上油岗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