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信阳 >> 淮滨县 >> 台头乡 >> 光明村

光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光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明村简介

  光明村位于台头乡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距乡政府6.5公里。东与栏杆镇藕塘村交界,西邻李楼村,南靠皇册庙村,北与固城乡前邓营村交界。全村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43亩。台固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光明村属非贫困村,全村共七个村民组,总户数388户,总人口1427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49人,贫困人口发生率3%。根据脱贫攻坚任务,按照“六个精准”和淮滨县扶贫开发战略要求,县乡村三级联动,凝聚大合力,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脱贫,同步步入小康社会。
  根据村情,因户施策。9户五保户实行五保供养兜底扶贫,5户低保贫困户,6户一般贫困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户,小额扶贫贷款个贷企还2户。入股“淮滨县金豫南面粉责任有限公司”20户49人,年平均分红3000元。贫困户中的在校学生全覆盖享受教育扶贫政策。患有大病、长期慢性病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卫生救助扶贫范畴。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确保如期脱贫。
  全村现有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26人,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2人。至2016年底,五保供养人员9人,农村低保救助对象15户50人,2017年度申报新增建档贫困户1户2人。
  光明村现有村级小学一所,村卫生室一所,村部一所,全村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527200 464000 -- 查看 光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光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台头村

  台头村位于台头乡东部,距县城5公里,距乡政府1公里。是典型的平原村,全村耕地面积3652亩。S337省道贯穿全境,组组通水泥路,交通便利。高速公路的第一出入口均建设在台头村。   台头村现有公共场所1处;文化广场1处,村卫生室1所;村民以种植小麦,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台头村种植的以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为主,弱精小麦粉质率不低于70%,加工成的小麦粉筋力弱,适合于制做蛋糕和酥性饼干等食品。优质水稻是指产量高的水稻,比如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   台头村拥有莲台寺为代表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境内有优美清澈的金河和银河,为村民种植农作物提供了天然的水源。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村委会组织部分村民养殖了大白鹅,部分村民种植了30亩左右的晚秋黄梨树,部分村民种植了100左右亩优质葡萄。2018年台头村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淮滨县四季优果农业合作社,一期种植了老龙坑红心火龙果60余亩,准备新建扶贫车间和小微创业园,引导返乡人员创业带动贫困户和群众增加收入。   台头村现有村两委成员7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党员48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台头村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12个村民组,农业户930户,人口3007人,2016年底建档贫困户40户,108人,贫困人口比例为3.59%,至2018年二季度,全村五保供养11户16人,农村低保救助对象81户81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1户16人,低保贫困户11户33人。根据村情,因户施策,11户五保户实行五保供养兜底扶贫。11户低保贫困户,2017年度落实公益岗位1户(2人):公益林管护员2户6人,保洁员3户3人。贫困户中凡在校学生全覆盖享受教育扶贫政策,患有大病、长期慢性病贫困户人口全部纳入医疗卫生救助扶贫范畴。根据脱贫攻坚任务,按照“六个精准和淮滨县‘四大堡垒’扶贫开发战略要求”,县乡村三级联动,兴办产业,凝聚合力,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如期脱,同步步入小康社会。  

光明村

  光明村位于台头乡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距乡政府6.5公里。东与栏杆镇藕塘村交界,西邻李楼村,南靠皇册庙村,北与固城乡前邓营村交界。全村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43亩。台固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光明村属非贫困村,全村共七个村民组,总户数388户,总人口1427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49人,贫困人口发生率3%。根据脱贫攻坚任务,按照“六个精准”和淮滨县扶贫开发战略要求,县乡村三级联动,凝聚大合力,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脱贫,同步步入小康社会。   根据村情,因户施策。9户五保户实行五保供养兜底扶贫,5户低保贫困户,6户一般贫困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户,小额扶贫贷款个贷企还2户。入股“淮滨县金豫南面粉责任有限公司”20户49人,年平均分红3000元。贫困户中的在校学生全覆盖享受教育扶贫政策。患有大病、长期慢性病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卫生救助扶贫范畴。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确保如期脱贫。   全村现有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26人,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2人。至2016年底,五保供养人员9人,农村低保救助对象15户50人,2017年度申报新增建档贫困户1户2人。   光明村现有村级小学一所,村卫生室一所,村部一所,全村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  

何庄村

  何庄村位于台头乡西部,下辖15个村民组,938户,总人口3498人,党员37人。全村共有五保户32户共34人,低保户118户124人。全村耕地4462亩,是一个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贫困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何庄村干部群众抢抓新阶段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机遇,求实奋进,扎实苦干,全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村容村貌发生较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何庄村为非贫困村,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主要是水稻、小麦等大宗作物。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农民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在460人左右。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全村15个村民组道路已经硬化的10个,另外5个村民组路基已经基本完成等待硬化。大力实施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井电渠配套相对完善。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两委班子健全,分工明确,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集中办公等制度健全和完善,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较强,群众对村两委比较满意和拥护。   (四)脱贫攻坚基本情况。由于人多地少底子薄和因病因灾等多种原因,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28人,均属未脱贫户。  

贺店村

后店村

  后店村位于台头乡西北部约3公里处,东邻皇册庙,西邻马集镇帅庄村,南邻汤坡村,北邻李楼村,占地面积6749亩,其中耕地面积5829亩,村内组—组通上水泥路,交通便利。   后店村共有13个村民组,全村共有719户3089人。现有村支部办公场所一处,卫生室一所,文化广场一处,同村宽带,有线电视全覆盖,爱心超市位于村部中央,方便群众生活。   全村设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41名,村干部7名,其中村支部委员3人,村委会4人,村级事物管理员13人。   后店村属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175户739,三年来,在县乡村三级帮扶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已脱贫140户615人,现还有贫困户35户12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7户89人,低保贫困户7户19人,五保贫困户11户16人。   后店村是以种植弱筋小麦、优质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全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村容村貌发生较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村两委班子健全,分工明确,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集中办公等制度健全和完善,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较强,群众对村两委比较满意和拥护。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开展,后店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正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崭新姿态,昂首迈进小康社会!  

胡寨村

皇册庙村

李楼村

宋营村

  宋营村情况简介   一、地理位置   宋营村是台头乡移民迁建安置村,原位于台头乡最南端,淮河三面环绕,属淮河行洪滩区,2007年以来,根据移民迁建政策,宋营村实施了淮干滩区移民迁建工程,全村整体从淮河行洪滩区搬迁至台头街道北侧。台头-固城公路纵贯宋营村搬迁安置区南北,省道S337线公路位于安置区500米,淮息固高速出入口位于安置区东2公里。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54亩。   二、组织建设情况   宋营村现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全仕,委员张全志、陈仲红,村委副主任张明玉,委员吕卫芝、吕东风、丁志海,一共7人。宋营村现共有党员51人,村部在上级关怀和基层群众的支持下正在积极稳妥的建设中。   三、脱贫情况   宋营村共辖11各村民组,890户,3231人,其中:低保户164户169人,五保户15户16人,残疾人78人。2013年识别进入贫困户254户971人;2014年底脱贫66户205人;2015年脱贫6户20人;2016年新增11户38人,自然增减77人。2017年退出13户56人,新增8户19人,脱贫94户405人。2018年全村现有贫困户88户341人   四、经济发展情况   宋营村现有耕地2754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花生、玉米、油菜等,农业经济作物有猫爪草、紫云英等,养殖业已养猪、养羊、养殖蛋鸡及孵化鸡仔为主。宋营村耕地属湾地性质,土地肥沃,紧靠淮河,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弱筋小麦等农业生产,依托淮滨县金豫南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淮滨县兰丰制革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弱筋小麦种植和向企业输入劳动力为主导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同时参与两个扶贫车间,其中苏美达服饰有限现有员工120人、贫困户36户,森普制帽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14人、贫户6户,同时宋营村积极欢迎有意为扶贫做贡献的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参与的企业可以和扶贫车间采取技术培训、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为村民的尽快脱贫添加助力。  

大营村

  大营村隶属于台头乡,位于台头乡最南端,东部与南部与张庄乡隔河相望,西部与邓湾乡小集村为邻,北部与本乡丁营村宋营村接壤。大营村三面环河,属淮河滩区移民迁建村,现已迁建至台头乡政府北侧。全村共有十七个村民组,1333户,人口4694人,党员49人,耕地3226亩。大营村属于非贫困村,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作物、打工为主。   现有贫困人口有49户138人,其中因病致贫26户70人,占50.7%;因残14户47人,占34%;因缺技术5户17人,占12.3%;因缺资金2户2人;因缺劳动力2户2人。五保贫困户14户14人,占10.1%;低保贫困户23户74人,占53.6%;一般贫困户12户50人,36%。2018年拟脱贫20户72人;2019年拟脱贫12户44人;17户22人为政府兜底保障。   大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大多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旱稻、花生为主,因大营村属淮河滩区移民迁建村,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村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有一部分村民甚至满足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缺少发展动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打零工和外出务工为主。   针对2018年拟脱贫20户72人,通过转移就业和公益岗位务工18户37人;2019年拟脱贫12户44人,通过转移就业和公益岗位务工9户12人;17户22人为政府兜底保障脱贫。   截至到2018年度,农村合作医疗人员4694人,参合率100%,村民看病主要到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近方便就医,适龄儿童上学到台小、台头中学和启明幼儿园就读,距离不超过一公里。目前,村两委8人,建立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实行“四议两公开”,财务公开。   结合大营村实际情况,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因户因人施策,力争2019年底如期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在乡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村群众永不懈怠,共筑富强文明幸福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汤坡村

  汤坡村位于台头乡西北部,东邻皇册庙,西邻马集镇帅庄村,南邻何庄村,北邻后店村,全村总面积两平方公里。全村总人319户人1166,耕地面积2074亩,现有村支部办公场所一处,卫生室一所,文化广场一处,有线电视全覆盖,爱心超市位于村部中央,方便群众生活,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党支部1个,党员32人,村干部6人,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种植为汤坡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村容村貌发生较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汤坡村属非贫困村,全村共6个居民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55人,其中低保贫困户8户27人,五保贫困户9户9人,一般贫困户7户19人,贫困人口比例为4.72%,2018年拟脱贫8户27人,主要脱贫路径是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的全覆盖;医疗健康扶贫24户,因病致贫办理24本慢性病门诊卡,教育扶贫6户已享有教育资助;金融扶贫4户已办理小额信贷;危房改造2017年以前实施6户,2018年实施4户;异地搬迁2户,到户增收入股分红全覆盖;公益岗位14户。产业扶贫双孢菇基地正在建设中,可带动全村400多人务工,其中贫困户23户。   根据脱贫攻坚任务,按照“六个精准和淮滨县‘123456’扶贫开发战略要求”,县乡村三级联动,兴办大产业,凝聚大合力,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脱贫。   村两委班子健全,分工明确,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集中办公等制度健全和完善,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较强,群众对村两委比较满意和拥护。  

王庄村

  一、基本概况   王庄村位于县城西7公里处,台头乡中部。全村总土地面积38平方公里,北邻汤坡、西邻何庄、南邻贺店,京九线、S337公路穿村而过,耕地面积3287亩,其中湿地500亩,种植业主要以传统水稻和弱筋小麦为主。下辖10个村民小组,(分别为沈营、小元、李营、马庄、后围、前王庄、中王庄、东任庄、西任庄、万围子)。448户,2839人,其中常住人口1688人,外出务工人员、1009人,外出就学142人,全村共有五保户22户26人、低保户102户110人,全村参加合作医疗2818人,参加养老保险869人。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共有党员46人,其中支委成员3人,学历普通都在高中以上,35岁以下党员13人,平均年龄43岁,流动党员18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50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化阵地建设要求,新建村委会办公场所一处,总占地面积8亩,其中建筑面积900平方米,设党员活动室、会议室、村三委办公室等办公场所,软硬件配套设置正在积极完善之中。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村级1+7已取得全面胜利。2017年已0完成退出目标,一是有一条通村公路的主路,S337省道横贯全村;二是村文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标准化的篮球场、健身器材、农家书屋、舞台、活动室等;三是全村已通自来水;四是基本实现通宽带网络;五是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六是建有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有业务较强的合格专业医生;七是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标准,2017年每个村民组都已新增变压器,电网改造全面完成。   (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全村农业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对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滞后的村组,通过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队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协调,2016、2017两年期间全村10个村民组共新修村组及生产路6条11.43公里;新打100米深灌溉机井4眼;新架变压器7座,电网改造3.1千米;新修下水道1800米;村主干道两侧全部实施了绿化;全村建垃圾池十二个,安放室外垃圾桶80个,村内垃圾得到全面彻底清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四、经济发展情况日新月异   (1)经济果园:组织群众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或向有关部门申请组织技术人员上门实地指导葡萄、晚秋黄梨、黄桃等种植技术,进行产业转型,引导部分有条件村民连片先行试种,实现脱贫致富。   (2)养殖业帮扶:利用王庄村现有几个生猪养殖厂为基础,建立帮扶措施,从技术上,资金上,政策扶持上给予帮助,真正让群众从养殖业走向致富路。   (3)扩大弱筋小麦、优质水稻和优质花生种植:依托金豫南企业采取弱筋小麦、优质水稻和优质花生连片种植,开展好技术培训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延伸弱筋小麦产业链,积极与企业对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推广达到国家优质稻标准的盛泰优018、晶两优534、Y两优688和超优千号杂交稻。依靠种粮大户,建立1个100亩示范基地,发展有机种植,打造优质米基地;开展优质花生种植技术培训,使种植户掌握关键技术措施,实现亩均1200斤产量的目标。   (4)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帮扶: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促进稳定就业。   (5)企业发展态势良好;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充分利用王庄村10家扶贫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市场”模式。  

夏营村

新庄台村

  新庄台村位于台头乡东南部,距乡政府4.5公里。全村总面积2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2974亩,村内主干道路尤3条水泥路,交通便利。   新庄台村属非贫困村,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人口3419人、1008户,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22人,贫困发生率占总人口3.56%。根据脱贫攻坚任务,按照县脱贫攻坚工作安排,新庄台村凝聚合力,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脱贫,同步步入小康社会。   新庄台村村两委成员7人,其中党员4人,预备党员1人。村监委会成员3人。村委会下设14个村民小组组长,各村小组在村委会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各司其责,分工明确。   新庄台村以农信花木合作社为带动产业,依托新庄台村实际情况,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发展花木绿化种植产业。目前实际种植绿化花木160余亩,带动村农户30余户从事花木种植。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开展,新庄台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正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崭新姿态,昂首迈进小康社会!  


光明村特产大全




光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