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邓营村村情概况
(一)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
前邓营村隶属于淮滨县固城乡行政村。位于固城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4公里,东临栏杆镇,西接詹营村,南与本乡李楼村交界,北与邓营村交界。全村版图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8个村民小组,336户,农业人口1854人,劳动力1069人,共有耕地2175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花生等农作物,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
(二)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种植业是全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主要产业有水稻、小麦、花生。现有水稻1350亩、小麦1750亩、花生100亩。
(三)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前邓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石子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水泥路面;有村级卫生所1处。全村95%户已通自来水,燃料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主。村民住房以砖瓦结构为主,占全村总数60%;砖混结构住房占30%;砖木结构住房占10%。全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网络,无路灯。
(四)区位分析
前邓营村地处安徽省阜南县方集接线公路边沿,交通较为便利,信息畅通。按照“产业化富民”战略要求,依托全县经济发展优势,前邓营村发展弱筋小麦产业具有明显优势。从产业发展的辐射影响作用来看,前邓营村可辐射周边其他产业发展,如:养殖业、“多彩田园”、农家乐等。从生产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对全乡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7202 | 464000 | -- | 查看 前邓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老庄村 |
老庄村位于固城乡东南,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全村共8个村民组,470户,1982人,2544亩耕地,有党员36人。老庄村交通便利,328国道穿境而过,全村已经安装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设施完善,安装太阳能路灯72盏,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打机井20眼,桥18座,涵42座,渠1.6公里。广播电视、宽带可以实现户户通,新建文化服务中心,有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有农家书屋。建有村小学一所,现有6个教学班,村里建有标准化卫生室,有专业医生。种植业以弱筋小麦扬麦13、扬麦15和优质水稻为主,弱筋小麦平均亩产500---700斤,水稻平均亩产1100斤,晚秋黄梨、花卉种植等产业。 |
张井村 |
张井村地处固城乡南部,东靠栏杆镇,西邻赵集镇,村内交通便利,村内现有水泥硬化路面11公里、环境优美、已绿化风景树1.2万余棵,卫生状况良好、群众居住环境卫生整洁,民风淳朴、新农村建设正在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中,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农用土地面积3643亩,全村总人口2489人,辖区11个村民小组,一个中心村集中居住区,全村常年以种植优质水稻、弱筋小麦为主产业,人均年纯收入7860元,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属于典型的平原风貌,村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文明村”、“党建工作示范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平安村”等称号,村现有村三委9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一座,280平方,全村40名党员。 大力加大产业发展,鼓励扶持群众做大做强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现稻渔养殖已有100余亩,成立合作社以后能够起到很好地带贫作用,计划整修扶贫车间一个,能够带贫一部分无劳动力户,在张井大渠种植花椒,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激发他们的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全村走上富裕道路提供保障。 |
詹营村 |
詹营村位于固城乡南部,距县城约15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组,总户数513户,总人口25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666人,2015年计划脱贫60户280人,2016年计划脱贫10户30人,2017年计划脱贫5户15人,剩余10户30人,依托政策保障和社会兜底脱贫。 詹营村有共产党员40名,其中流动党员1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村后备干部2人,致富带头人4人。全行政村总面积4896亩,耕地面积4136亩,全村人均土地1.61亩,,水塘28口种植业以弱筋小麦扬麦15贺优质水稻为主。弱筋小麦平均亩产500-700斤,水稻亩产1100斤,以稻虾、稻鳅共养为主导产业。常年外出务工约850人,养殖场3个,分别是王红肉鸡养殖场、詹士彪肉牛养殖场和滕文运肉牛养殖场。 詹营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和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培育扶持特色产业,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詹营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徐坡村 |
徐坡村位于固城乡东南,距离县政府驻地12.5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共10个村民组,459户,总人口2478人。耕地面积3636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5人,2017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9890元。 徐坡村交通便利,村内道路通畅,通组路硬化,新修道路4.5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已经安全自来水,农村电网设施完善,安装10座变压器,通生产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宽带可以实现户户通,新建文化服务中心,有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有农家书屋。建有村小学一所,现有6个教学班,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打机井20眼,桥5座,涵42座,渠3.8公里。村里建有标准化卫生室,有执业医生。 |
小吴岗村 |
小吴岗村位于固城乡东北部,离县城15公里,离乡政府驻地3.5公里,地势高岗低洼,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交通便利。全村共7个村民组,全村共698户,现总人口2441人。劳动力1691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3人,其中流动党员2人,全村有9个村干部,其中村两委6人,监委会3人。全村共有耕地1844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花生等农作物,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左右。 |
王营村 |
王营村位于固城乡西部,西邻赵集镇,国道G328从村中穿过,距县城15公里,距离乡政府2公里。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1035户3613人,党员数52人,村两委班子10人,村后备干部2人,致富带头人3人。全行政村总面积5.06平方公里,村耕地面积3247亩,全村人均0.9亩地;种植业以弱筋小麦扬麦13、扬麦15和优质水稻为主,弱筋小麦平均亩产500---700斤,水稻平均亩产1100斤,食用菌种植等产业,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595元,王营村属于固城乡八个贫困村之一。 |
任庄村 |
任庄村位于固城乡东,距离县政府驻地2.5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共8个村民组,393户,总人口2069人。耕地面积2484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4人,2017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9100元。 徐坡村交通便利,村内道路通畅,通组路硬化,新修道路4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已经安全自来水,农村电网设施完善,安装1座变压器,通生产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宽带可以实现户户通,新建文化服务中心,有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有农家书屋。建有村小学一所,现有6个教学班,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打机井30眼,涵3座,渠3公里。村里建有标准化卫生室,有执业医生。 |
前邓营村 |
前邓营村村情概况 (一)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 前邓营村隶属于淮滨县固城乡行政村。位于固城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4公里,东临栏杆镇,西接詹营村,南与本乡李楼村交界,北与邓营村交界。全村版图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8个村民小组,336户,农业人口1854人,劳动力1069人,共有耕地2175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花生等农作物,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 (二)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种植业是全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主要产业有水稻、小麦、花生。现有水稻1350亩、小麦1750亩、花生100亩。 (三)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前邓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石子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水泥路面;有村级卫生所1处。全村95%户已通自来水,燃料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主。村民住房以砖瓦结构为主,占全村总数60%;砖混结构住房占30%;砖木结构住房占10%。全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网络,无路灯。 (四)区位分析 前邓营村地处安徽省阜南县方集接线公路边沿,交通较为便利,信息畅通。按照“产业化富民”战略要求,依托全县经济发展优势,前邓营村发展弱筋小麦产业具有明显优势。从产业发展的辐射影响作用来看,前邓营村可辐射周边其他产业发展,如:养殖业、“多彩田园”、农家乐等。从生产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对全乡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
赵湾村 |
赵湾村距离县城20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7公里。村庄土地面积4136亩,耕地面积3040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林地面积65亩,其它土地面积55亩。总户数786户,总人口2826人,耕地3040亩、农业人口786户,劳动适龄人口960人,常年在外(半年及以上)劳动力660人,16岁以下留守儿童58人,60岁以上留守老人406人,留守妇女186人。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花生等农作物,2017年赵湾村人均纯收入为8760元。 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4人,其中流动党员13人,全村有9个村干部,其中村两委6人,监委会3人。 |
李营村 |
李营村位于固城乡南部,距县政府驻地20公里,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全村共9个村民组,户籍人口350户,1566人,村支部党员3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29%。村两委成员7人,全村耕地面积3124亩。村内成立专业合作社2家。李营村交通便利,通组路硬化,新修道路3.9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已经安装自来水,农村电网设施完善,新安装5座变压器,通生产生活用电,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广播电视、宽带可以实现户户通,新建文化服务中心,有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有农家书屋。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打机井15眼,桥2座,涵4座,渠2公里。2017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8238元,比上年增长11.8%。 固城乡李营村是全乡8个贫困村之一。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全力帮扶下,经过全村干群的不懈努力,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时的36.85%降至2016年底的3.38%,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达到了退出标准,李营村于2016年底顺利通过贫困村退出考核验收,实现整村脱贫。 |
固城村 |
固城村位于固城乡府前路,距离乡政府300米,距离县城15公里,全村共11个村民组,户籍人口1062户,4782人,村支部党员42人,村两委成员10人,全村耕地面积2437亩。村内成立专业合作社1家,粮油加工企业5家。固城村交通便利,328国道穿境而过,通组路硬化,新修道路3.0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已经安装自来水,农村电网设施完善,通生产生活用电,安装太阳能路灯156盏,广播电视、宽带可以实现户户通,新建文化服务中心,有农家书屋。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打机井2眼,桥4座,涵3座,2017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9880元,比上年末增加1290元,增长13.0%。 全村42户贫困户,固城村开展有针对性地帮扶工作。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探索产业扶贫的粮油产业+基地+贫困户、特色产业+园区+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村电商+技能培训+贫困户、公益事业+公益岗位+贫困户、部门资源+行业政策+贫困户、带贫企业+金融+贫困户等模式,形成入股分红、代种代养、劳务收入、租赁收入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根据每户实际情况和主要致贫原因制定详细的“1+N+M”措施,并对帮扶措施进行了逐项落实。坚持三会一课和党日组织生活制度,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四个起来”、“三严三强三育”、主体责任进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小微权力治理等活动,坚持为贫困户办实事,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组织保障。 |
简寨村 |
简寨村位于固城乡西南,距离县政府驻地20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7公里,全村共10个村民组,530户,总人口2506人。耕地面积4191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3人,2017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9772元。 简寨村交通便利,通组路硬化,新修道路10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已经安全自来水,农村电网设施完善,安装14座变压器,通生产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宽带可以实现户户通,新建社保服务中心,有200多平方米的社保服务平台,有农家书屋。建有村小学一所,现有6个教学班,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打机井22眼,新建桥4座,涵9座。 一是依托金豫南、富贵、双福粮油、丰盛粮油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优质弱筋小麦120亩,带动贫困户28户84人。二是依托亿丰农机、双福粮油等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40亩,带动贫困户28户,84人。三是依托亿丰农机、双福粮油、鲁花集团等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0亩,带动贫困户28户,84人。四是对个贷企还的贫困户,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指导,对有需求的贫困户陈乐峰,加强项目指导,向农商行推荐,办理个贷个还手续。 |
黄岗村 |
黄岗村位于固城乡东北部,西邻马庄村,北靠安徽省阜南县,东靠小吴岗村,南靠任庄村,距淮滨县城15公里,距固城乡政府3.5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有510户2617人,党员数40人,村两委班子6人,致富带头人2人。全行政村总面积4.06平方公里,村耕地面积3247亩,全村人均1.24亩地;种植业以弱筋小麦扬麦13、扬麦15和优质水稻为主,弱筋小麦平均亩产500---700斤,水稻平均亩产1100斤,稻鱼养殖等产业,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768元。 |
何湾村 |
何湾村位于固城乡东北,距离县政府驻地1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共12个村民组,589户,总人口3424人。耕地面积2073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2人,全村有干部9人、其中村委6人、监委会3人、村民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花生、养殖业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预计85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05万元。 |
白布村 |
白布村位于固城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东北7公里处,东邻洪河与安徽省阜南县隔河相邻,南与岗头村、北与赵湾村、西与大吴岗村接壤,全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属平原地区,地势南高北低。白布村总户391户,总人口1956人,劳动力869人。九个村民组,居住六个自然村庄,耕地面积2321亩(1000亩属水浇地),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红薯、大豆等粮食作物和油菜、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 白布村属国家级贫困村。以稻虾养殖为脱贫产业,肉鸭、蛋鸡、生猪养殖为支柱产业。伟丰甲鱼养殖,李金海树材模板加工,董营砖厂为村经济发展企业。 白布村党支部成员三人,书记一人,村委会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村民委员三人,村妇女主任一人。村监督委员会主任一人,村监督委员两人。现有党员29人,2017年新发展党员一名,2018年培养积极分子两名。 村卫生室一个,从业医生一人,学校一所,在校学生8名,在校教师60名。九个村级事务管理员,两个卫生保洁员,两个环境管理员,三个林业生态管理员,一个社保协管员。 白布村所辖瓦庙电管站一座,浇灌规模五千亩,排水电机两台,服务赵湾湖区近万亩排涝。交通讯道3.6公里,生产生活通行水泥路3.4公里。水渠路配套2公里,水渠硬化2公里。移动通讯塔一座,光伏发电一处。高低压线路3公里,户户通光缆、家家有卫星接收机,全村全部使用自来水。村幸福院一处,健身活动文化广场一处,图书阅览两间,便民商店两间。 白布村120户贫困户,低保人口87人,持证残疾人39人。领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金267人。全村参加新农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97%以上。 |
岗头村 |
岗头村距离县城14公里,岗头村距离乡政府驻地8.1公里。岗头村总户数410户,总人口2309人,耕地2816亩、农业人口410户,劳动适龄人口890人,常年在外(半年及以上)劳动力1221人,16岁以下留守儿童37人,60岁以上留守老人52人,岗头村留守妇女64人。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花生等农作物,2017年岗头村人均纯收入为8760元。 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3人,其中流动党员9人,全村有9个村干部,其中村两委6人,监委会3人。 |
邓营村 |
邓营村位于固城乡东南部,距县政府驻地10公里,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全村共15个村民组,人口925户,3140人,村支部党员共有40人,村两委成员6人,全村耕地面积4249亩。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198人,贫困发生率6.32%,其中低保贫困户34户,37人;五保贫困户18户,23人;一般贫困户19户,64人;全村低保户135户,141人;残疾人62人,其中档内23人。2018年全村计划脱贫40户,152人,脱贫后贫困发生率将降至1.46%。 按照市县统一部署,现将项目推进实施、产业扶贫带贫、落实问题整改等工作汇报如下: 一、项目推进情况 1、村级阵地建设工程。2018年投资35万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一层即将封顶,预计9月初入驻。2018年年底准备修建文化中心广场1000平方米。 2、义务教育改薄工程。邓营小学新建教学楼一栋,预计投资115万元。扩建教学基础设施,新建食堂、操场和130米围墙。 3、发展集体经济。通过集体资源承包(两个鱼塘)方式每年有51000元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改善。 4、农业配套基础建设。在村基本农田实施产业扶贫多彩田园项目机井配套33眼。村稻渔供养基地实施产业扶贫多彩田园项目机井配套2眼(已完工1眼)。 5、规划2018通组道路。2017年全村新兴修公路2.2公里,现在已申报陈楼村民组至村部529米,小庄村民组至村村部750米,东风村民组至学校156米王寨村民组至学校530米。 邓营村按照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16+1”全覆盖,精准到村“1+7+2”提质工程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行提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2019全县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还推进实施了医疗保障工程、爱心超市村村覆盖项目、安全饮水工程、电网电力改造工程、村村通宽带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 二、产业扶贫情况 1、全村在楚寨扶贫车间务工5人,县工业园区务工2人,带动7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2、电子商务进村入户覆盖所有贫困户。联系中国邮政快递邮乐购,在邓营村设点一个提供农产品送达邮递服务。益农合作社已挂牌,有力保障农产品上线项目顺利开展。 3、全村种植弱筋小麦3350亩,种植优质水稻3780,种植优质花生190亩,覆盖贫困户53户增产增收。实施到户增收项目71户全覆盖。 4、全村发展稻渔、稻虾种养154.7余亩覆盖贫困户6户31.8亩。其中德超合作社带动发展4户22.1亩。该合作社制度健全,采用科学化管理,为成员提供农作物种植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已带动10户贫困户在村内提供就业岗位,保证每户工作按月结算,每人每年收入1.5万元以上。 全村71户贫困户实施产业链接53户,产业覆盖率74.6%。2018年上半年的多彩田园奖补正在申报验收中,目前申报稻渔共养2户9.7亩。 |
大吴岗村 |
大吴岗村位于固城乡东,距离县政府驻地15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共7个村民组,370户,总人口1760人。耕地面积216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2人,2017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8900元。 大吴岗村交通便利,村内道路通畅,通组路硬化,新修道路1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已经安全自来水,农村电网设施完善,安装3座变压器,通生产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宽带可以实现户户通,新建文化服务中心,有12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有农家书屋。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打机井10眼。村里建有标准化卫生室,有执业医生。 |
楚寨村 |
楚寨村位于固城乡东南部2公里处,东邻栏杆镇,西与本乡老庄村相邻,南与本乡邓营村接壤,北与本乡任庄村交界。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滞后。全村4个村民组,352户,1520人,耕地2080亩。现有贫困户34户,102人。现村两委班子7人,后备干部2人,党员23人,目前,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劳务输出和粮食生产及专业合作社为主。 |
马庄村 |
马庄村位于固城乡政府西北,洪河南岸,与安徽省阜南县方集镇隔河相望。全村有11个村民组,1057户,3762人,2360亩耕地,卫生状况良好、群众居住环境卫生整洁,民风淳朴、新农村建设正在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中,区位优势明显。,一个中心村集中居住区,全村常年以种植优质水稻、弱筋小麦为主产业,人均年纯收入7860元,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属于典型的平原风貌,村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现有村三委9人。有36名党员 大力加大产业发展,鼓励扶持群众做大做强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现稻渔养殖已有100余亩,能够起到很好地带贫作用,扶贫车间一个,能够带贫一部分贫困户务工脱贫,全面铺开,激发他们的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全村走上富裕道路提供保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