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庄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徐庄村位于三空桥乡西北方,距离县城35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4公里,东与油坊村、南与叶庄村、西与防胡林楼村接壤,北与赵集学礼村相邻。全村面积2.0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组,360户1760人,耕地面积2595亩,,劳动适龄人口1000人。党员31人,长年在家15人。徐庄村村建小学一座,在校生39人,在职教师2人,聘请2名,校舍5间,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1人。全村享受低保人数为77人,2018年低保金每人1848元;兜底保障19人,保障金额每年3168元;五保8户,10人,其中:集中供养2户2人,分散供养6户8人,五保金4486元。全村2018年危房改造37户,28户新建,8户维修。2018年计划对全村C级和D级危房共计37户全部实施危房改造。
二、贫困状况
徐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数59户,170人,2017年已脱贫12户59人;未脱贫户47户111人;2018年预脱贫14户45人;2019年预脱贫28户,59人;2020年脱贫5户7人。因病致贫41户69%;因残14户24%;因学2户3.5%;因缺技术2户3.5%。
三、政策落实
一、到户增收。依托树群专业合作社和金豫南面粉厂,对59户170人实施到户增收项目全覆盖。
二、政府代缴养老保养和医疗保险。为贫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代缴医疗保险59户,代缴养老保险111人。
三、健康扶贫。为12人已办理慢性病卡,为20人困境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2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四、金融扶贫。为2户办理个贷个还,用于发展生猪养殖。
五、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学生11户15人发放教育补助,其中学前教育6人,小学12人,初中8人,高中2人。全村无1例辍学现象发生。
六、社会救助。为4人办理临时救助(郑海民、郑炯发、陈洪彦、简洪光),为5人办理医疗救助(吴建明、徐勤东、吴建清、郑海涛、郑海友)。
七、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村部及文化广场正在施工。2018年徐庄村新修道路0.92公里,修涵3座;正在落实2.5公里通组公路。
八、驻村第一书记严格按县、乡管理办法,做到五天四夜并积极有效开展工作。1、熟悉每户贫困户基本情况,并根据致贫原因制定有效帮扶措施,积极引导转移就业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2、第一时间为徐庄村争取通组公路项目,用活爱心超市。
四、产业链结
(一)弱筋小麦产业。徐庄村积极发展弱筋小麦产业,推广引导群众种植杨麦13、杨麦15,覆盖贫困户43户。由农业局统一供种,每斤种子优惠0.2元。农户收割小麦出售后,农业局给予每斤0.1元补助,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二)高油花生产业。徐庄村积极推广“高油花生”,扩大优质花生种植面积,覆盖贫困户43户,切实提高亩均产量,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生猪及肉牛养殖。徐庄村引导有意愿进行生猪及肉牛养殖的5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为其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满足群众初期启动资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7203 | 464000 | -- | 查看 徐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曹塘村 |
曹塘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曹塘村位于三空桥乡东南方,距离县城20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6公里,东与固城乡简寨村、南与马集洛庄村、西与张门集村接壤,北与赵集镇刘树围村相邻。全村面积2.7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组,402户2096人,耕地面积2730亩,,劳动适龄人口1260人。党员36人,长年在家30人。曹塘村村建小学一座,在校生116人,教师8人,校舍37间,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3人。全村享受低保人数99户(其中41户低保贫困户);兜底保障16人;易地搬迁户5户25人;五保12户,13人,其中:集中供养2户2人,分散供养10户11人。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460人,其中:脱贫户78户266人(2014年脱贫44户126人;2017年脱贫34户139人)。未脱贫66户194人,2018年拟脱贫31户119人。 二、政策落实 一、到户增收。依托金豫南面粉厂专业合作社和润丰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对85户281人实施到户增收项目。 二、政府代缴养老保养和医疗保险。为贫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代缴医疗保险134户,代缴养老保险50户。 三、健康扶贫。为28人办理慢性病卡,为20人困境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1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四、金融扶贫。依托淮滨润丰养牛有限公司,为2人办理个贷企还,每人每年分红3000元。 五、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学生44人发放教育补助,其中学前教育6人,小学6人,初中15人,高中5人大专及以上12人. 六、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曹塘村新修道路2.8公里,安装路灯90盏,新建文化广场1座,党群服务中心大楼1栋。 七、危房改造。全村2017年危房改造4户,2018年计划对全村C级和D级危房共计5户实施危房改造。 三、产业覆盖 (一)弱筋小麦产业。曹塘村积极发展弱筋小麦产业,推广引导群众种植杨麦13、杨麦15,覆盖贫困户40户。由农业局统一供种,每斤种子优惠0.2元。农户收割小麦出售后,农业局给予每斤0.1元补助,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二)优质水稻产业。曹塘村积极推广“籼改粳”,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覆盖贫困户37户,切实提高亩均产量,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光伏发电产业。目前正在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全面覆盖所有未脱贫户20户。 (四)稻渔供养产业。贫困户1户开展稻虾、稻鳅共养,种养面积达到65亩 |
薛庄村 |
薛庄村隶属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三空桥乡,地处三空桥乡西北边,截止2016年底,薛庄村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乡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淮滨县30公里。东邻郑小庄村,南邻防胡镇林洪寨,西邻宋庄,北邻江湾地。 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293户,总人口1230人,均为汉族人口,全村共有31名党员,党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全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41亩,气候四季交替,年降水量充足,适合种植小麦、黄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薛庄村属于非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近年来,薛庄村两委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招商引资,种植高效农业总体思路,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强化责任落实,内外联动,多措并举,克服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种植,鼓励农民种植弱筋小麦、高产大豆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薛庄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不少农户开起了小车,物质文明富有,有力地推动了农户需求向精神文明建设转化。 薛庄村精神文明建设形势一片良好:1、配好配强一个勤劳务实、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级班子,一改往日基层组织差的现状;2、完成村部分道路硬化基本达到了组组通。3、新村部正在建设,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也在积极筹备建设中,建成后将极大丰富薛庄村群众的文化生活;4、实现了全村无犯罪、无辍学、无不孝子女目标。全村呈现出安定团结、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薛庄村党支部曾多次荣获县、乡“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村两委近期目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壮大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提倡文明新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 |
肖营村 |
肖营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肖营村位于三空桥乡西北部,全村面积2.6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组,427户2143人,耕地面积2190亩,,劳动适龄人口1522人。党员23人,长年在家17人。肖营村村建小学一座,在校生185人,教师11人,校舍12间,食堂1座;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2人。 全村享受低保人数为88人,2017年低保金每人1704元;兜底保障5人,保障金额每年3024元;五保13户,14人,其中:集中供养3户3人,分散供养10户11人,五保金每人4096元。全村2017年危房改造3户,2018年计划对全村C级和D级危房共计2户实施危房改造。 二、贫困状况 目前肖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512人,占全村人数23.89%,其中2014年已脱贫25户,130人,2015年、2016年无脱贫户,2017年已脱贫17户,76人,现未脱贫户75户,306人(其中:2017年11月动态调整新识别4户,19人)。 三、政策落实 一、到户增收。依托金豫南面粉厂和树群种植专业合作社,对65户244人实施到户增收项目。 二、政府代缴养老保养和医疗保险。为贫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代缴医疗保险120户,代缴养老保险116户。 三、健康扶贫。为131人办理慢性病卡,为25人困境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20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四、金融扶贫。为1人办理个贷企还,每户每年分红3000元。 五、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学生169人发放教育补助,其中学前教育24人,小学69人,初中31人,高中25人,中职中专1人,大专及以上19人。 六、社会救助。为131人办理医疗救助。 七、易地搬迁。2016年易地搬迁1户3人,2017年易地搬迁2户11人。 八、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肖营村新修道路8.4公里,安装路灯120盏,新建文化广场1座,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1栋,新建卫生室1座,教师周转房8套,水冲式厕所1座。 四、产业链结 (一)特色产业淮滨泥叫吹生产。定期邀请工艺大师和美术大师开展泥叫吹生产技术培训;同时,为满足广大群众的知识需求,长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生产技能,助力肖营村稳定脱贫。传承泥叫吹手工生产技艺,现已吸纳8个贫困家庭从事泥叫吹生产,实现家庭年收益10000元以上。 (二)扶贫车间。鼎辉食品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为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新增30多个岗位,已吸纳肖营村30个贫困劳动力到公司务工,村集体入股公司50万元资金,年分红5万元。 (三)优质花生产业。2016年肖营村争取县农业局重点扶持,统一免费供种、供肥,连片种植11亩;2017年县农业局继续重点扶持,向肖营村免费供种、供肥,连片种植优质花生11亩。该项目覆盖贫困户2户,7人。 (四)生猪养殖产业。海金生态家庭农场位于肖营村村落北1500米、沙塚遗址南200米的规划养殖小区内,拟于2018年4月建成投产,农场占地30亩,拟建成15000平米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年出栏20000头,可实现经济效益600万元。海金生态家庭农场,实行代养模式可带动肖营村贫困户32户138人2018年实现稳定脱贫。 (五)狮头鹅产业。肖营村引导有意愿进行狮头鹅养殖的1户贫困户发展狮头鹅特色养殖,为其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满足群众初期启动资金。 (六)光伏发电产业。村里场地已整地完毕,等待县级统一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待受益群众20户未脱贫户。 |
郑小庄村 |
郑小庄村村情概况 三空桥乡郑小庄村位于淮滨县西北,距离县城35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8公里。其中;全村共7个村民组,426户1569人,耕地2443亩,人均耕地1.5亩,党员39人。主要以种植小麦、花生、玉米为主,畜牧业以养殖肉牛、生猪、水产为主。 全村贫困人口17户72人,已脱贫3户16人,未脱贫14户56人,贫困发生率为4%。2018年预脱贫6户26人,余下8户30人列为2019年脱贫。 近年来,郑小庄村两委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招商引资,种植高效农业总体思路,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强化责任落实,内外联动,多措并举,目前已经引进8家企业入驻郑小庄村。克服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种植,鼓励农民种植弱筋小麦、高产大豆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郑小庄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不少农户开起了小车,物质文明富有,有力地推动了农户需求向精神文明建设转化。 郑小庄村精神文明建设形势一片良好:1、配好配强一个勤劳务实、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级班子,一改往日基层组织差的现状;2、完成全村的道路硬化率达到100%,达到了组组通。3、实现了全村无犯罪、无辍学、无不孝子女目标。全村呈现出安定团结、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 村两委近期目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壮大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提倡文明新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 |
宋庄村 |
宋庄村位于三空桥西北部,距离乡政府10公里,东邻薛庄村,南面防胡镇林洪寨相连,西面与肖营庄村接壤,北面与麻西村相望。国道328穿境而过,村级公路比较发达,务农经商十分便利。 全村下辖10个村民组,496户,总人口2426人,均为汉族人口,全村共有40名党员,党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土地总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80亩。宋庄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植被保护完好,野生动物野兔、山鸡等经常出没,生态环境较好,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宋庄村降雨量较为充沛,主要分布在3-8月份,土壤适合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各种作物。 近年来,宋庄村两委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围绕招商引资,种植高效农业总体思路,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强化责任落实,内外联动,多措并举,目前已经引进1家企业入驻宋庄村。克服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种植,鼓励农民种植弱筋小麦、高产大豆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宋庄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不少农户开起了小车,物质文明富有,有力地推动了农户需求向精神文明建设转化。 |
麻东村 |
麻东村村情概况 一、基麻东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村情村情: 麻东村位于三空桥乡西北,紧临洪河,与安徽省临泉县和驻马店新蔡县毗邻,距离县城35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15公里,北与新蔡县练村镇、东与安徽省临泉县接壤。村级公路比较发达,务农经商十分便利。 全村下辖5个村民组,387户,总人口1913人,均为汉族人口,全村共有29名党员,党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有效灌溉面积320亩,林地面积218亩,水域面积42亩,有排涝站2座,堤灌站1座。村内防汛大堤堤长5公里,村内5条主干道路。有专业合作社2个(三空桥润丰养殖专业合作社,三空桥乡洪伟养殖专业合作社)。 二、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全村贫困人口90户451人,截止目前,已脱贫76户382人,2014年脱贫10户56人,2016年脱贫61户300人,2017年脱贫5户26人;未脱贫14户69人,未脱贫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6%。今年计划脱贫9户50人。 三、产业发展情况 (1)、麻里贡馓产业:全村19户97(贫困户陈雷、廖润臣、郑棋、陈兴林4户) (2)、肉牛养殖基地:(廖润朝、廖海生、廖海山、廖金奎4户贫困户提供养殖肉牛,每头牛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收入。易梅、秦培俊、陈平永、孙云华、廖海山、廖海生、廖树才7人在基地务工,收入1200元每月,流转王树身、钟灵山等9户贫困户土地,亩租赁收入650元—700元。) (3)、花木基地链接:务工带动46人,季节性、临时性(务工收入每天50元-100元)。 (4)光伏发电:20户102人,每户年增收3000元; (5)、假发工艺生产车间由贫困户秦镇宇、廖树国进行技术管理,贫困户宋利、郑金英、杨丽、郑永杰、廖金燕、陈春艳、代清侠、郑增芳、郑海侠、田瑞、蒋翠林、张金凤、郑西英、薛炳英、丁海侠17人在车间内进行生产培训; (6)、到户增收户90户428人,每人每年可增收120元; |
麻西村 |
麻西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1、村情概况 麻西村位于三空桥乡西北,紧临洪河,与安徽省临泉县和驻马店新蔡县毗邻,距离县城35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15公里,北与新蔡县练村镇、东与安徽省临泉县接壤。其中耕地2100亩,人均耕地0.85亩。下辖9个村民组,共有人口624户2482人。 2、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全村贫困人口75户232人,截止目前,已脱贫12户31人,2017年脱贫12户531人,未脱贫63户201人,未脱贫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09%。今年计划脱贫43户171人。 二、下一步打算 1、产业发展再加快。以花卉苗木产业来为支撑,在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新型农民的同时,培养一大批扶贫的领头雁、领头羊,变人力资本为人力资源。更加重视增强和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坚持造血式扶贫方式。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走精准、特色、可持续的路子。 2、实施振兴农村战略。结合县委、县政府要求的16个全覆盖加1项清零;在产业发展方面,从原来的生产发展提升到产业兴旺,实现从产业单一性到产业体系化的跨越,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农民生活方面,从原来的生活宽裕提升到生活富裕;在生态建设方面,从原来的村容整洁提升到生态宜居,实现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的转变;在管理层面,从原来的管理民主提升到治理有效,在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治理效率。 |
张门集村 |
张门集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张门集村位于三空桥乡,距离乡政府驻地东2公里,全村共12个村民组,全村共523户,现总人口2834人。耕地面积3707亩,林地1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5人,其中流动党员0人。 1、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544人(脱贫户101户463人,其中:⑴2014年10月脱贫44户180人,2017年10月脱贫57户283人;⑵未脱贫户30户81人)2018年计划脱贫20户68人。 2、全村共有五保户28户共32人(其中:①五保贫困户13户17人;②五保非贫困户15户15人中有15人在乡敬老院被集中供养)。 3、全村共有低保户110户(其中:①低保贫困户49户;②贫困户中政府兜底6户,非贫困户中政府兜底0户;③低保非贫困户51户)。 二、政策落实 一、到户增收。依托阳光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润丰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对105户495人实施到户增收项目。 二、政府代缴养老保养和医疗保险。为贫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代缴医疗保险154户,代缴养老保险131户。 三、健康扶贫。为146人办理慢性病卡,为10人困境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1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四、金融扶贫。为6人发放小额无息贷款,每人5万元用于发展养殖产业。依托淮滨祥盛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为9人办理个贷企还,每人每年分红3000元。 五、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学生43人发放教育补助,其中学前教育16人,小学4人,初中15人,高中8人。 六、社会救助。为43人办理临时救助,为14人办理医疗救助。 七、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程庄村新修道路4.98公里,安装路灯90盏,新建文化广场1座,党群服务中心大楼1栋,幸福院1所。 八、危房改造。全村2017年危房改造8户,2018年计划对全村C级和D级危房共计27户实施危房改造。 三、产业覆盖 (一)弱筋小麦产业。张门集村积极发展弱筋小麦产业,推广引导群众种植杨麦13、杨麦15,覆盖贫困户87户。由农业局统一供种,每斤种子优惠0.2元。农户收割小麦出售后,农业局给予每斤0.1元补助,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二)优质水稻产业。张门集村积极推广“籼改粳”,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覆盖贫困户86户,切实提高亩均产量,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狮头鹅产业。张门集村引导有意愿进行狮头鹅养殖的5户贫困户发展狮头鹅特色养殖,为其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满足群众初期启动资金。 (四)光伏发电产业。目前正在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全面覆盖所有未脱贫户22户58人。 (五)稻渔供养产业。贫困户12户开展稻虾、稻鳅共养,种养面积达到120亩。 (六)特色大棚西瓜种植。九组群众和贫困户开展特色大棚西瓜种植,大棚面积18亩,引导贫困户就业3人。 |
油坊村 |
油坊村村情概况 一、村情概况 1、油坊村地理概况:油坊村位于三空桥乡北方,距离县城 24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与麦店村、南与三空桥街道、西与徐庄、北与赵集镇学礼村接壤,面积3000余亩。 2、油坊村人员概况:全村下辖11个村民组,共有人口416户1990人,其中农业人口1950人,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51元,劳动适龄人口1194人。耕地2858亩。油坊村教学点1所,在校生30余人,教师2人,校舍6间,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1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48人,占全村人数7.4%。未脱贫户41户130人,占全村人口6.5%。2017年脱贫4户18人,年新识别3户13人。2018年预脱贫13户57人。 全村共有五保户13户14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1户13人,五保非贫困户在张门集敬老院集中供养。 全村享受低保人数为80户90人,兜底保障5户1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低保贫困户25户99人。 3、油坊村级组织情况:2018年5月,经第九届村党组织和村民换届选举大会,确定油坊村党支部成员3人:支部书记杜强,支部委员简洪喜,支部委员杜培林。村委会主任杜强,村委副主任杜元宏,村委委员张炳仁,村委委员张保中,妇女委员李凤英。 4、油坊村党员情况:油坊村党员共34人,长年在家19人。 二、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 1、主要资源:油坊村主要收入为务农和务工,群众主要以种植小麦、稻谷为主,兼种红薯、玉米等小杂粮,畜牧业以养殖生猪、肉牛和羊为主。 2、气候与地貌:油坊村是典型的平原地区、平原气候;土壤多为酸性,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养殖生猪、肉牛、山羊等。 3、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14年的全村经济总收入162万元,人均收入6130元。村内主干道路基本硬化。全村通电,通广播电视,90%的户数安装通讯设施。村内有一所小学、一个医疗室、有村医1名,一个村文化广场。 4、特色产业:弱筋小麦产业亩产量约为800斤左右,采取“五统一”方式为农民增收约340元。优质水稻亩产量约为1000斤左右。 |
后杨村 |
后杨村隶属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三空桥乡,地处三空桥乡西北边,截止2016年底,后杨村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淮滨县30公里。东邻朱岗,南邻赵集学礼村,西邻薛庄村,北邻洪河。 全村下辖11个村民组,456户,总人口2440人,均为汉族人口,全村共有26名党员,党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全村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40亩,气候四季交替,年降水量充足,适合种植小麦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后杨村属于非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近年来,后杨村村两委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招商引资,种植高效农业总体思路,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强化责任落实,内外联动,多措并举,克服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种植,鼓励农民种植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杨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不少农户开起了小车,物质文明富有,有力地推动了农户需求向精神文明建设转化。 后杨村精神文明建设形势一片良好:1、配好配强一个勤劳务实、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级班子,一改往日基层组织差的现状;2、完成村部分道路硬化基本达到了组组通。3、新村部建设完毕,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也在积极筹备建设中,建成后将极大丰富后杨村群众的文化生活;4、实现了全村无犯罪、无辍学、无不孝子女目标。全村呈现出安定团结、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 村两委近期目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壮大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提倡文明新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 |
徐庄村 |
徐庄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徐庄村位于三空桥乡西北方,距离县城35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4公里,东与油坊村、南与叶庄村、西与防胡林楼村接壤,北与赵集学礼村相邻。全村面积2.0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组,360户1760人,耕地面积2595亩,,劳动适龄人口1000人。党员31人,长年在家15人。徐庄村村建小学一座,在校生39人,在职教师2人,聘请2名,校舍5间,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1人。全村享受低保人数为77人,2018年低保金每人1848元;兜底保障19人,保障金额每年3168元;五保8户,10人,其中:集中供养2户2人,分散供养6户8人,五保金4486元。全村2018年危房改造37户,28户新建,8户维修。2018年计划对全村C级和D级危房共计37户全部实施危房改造。 二、贫困状况 徐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数59户,170人,2017年已脱贫12户59人;未脱贫户47户111人;2018年预脱贫14户45人;2019年预脱贫28户,59人;2020年脱贫5户7人。因病致贫41户69%;因残14户24%;因学2户3.5%;因缺技术2户3.5%。 三、政策落实 一、到户增收。依托树群专业合作社和金豫南面粉厂,对59户170人实施到户增收项目全覆盖。 二、政府代缴养老保养和医疗保险。为贫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代缴医疗保险59户,代缴养老保险111人。 三、健康扶贫。为12人已办理慢性病卡,为20人困境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2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四、金融扶贫。为2户办理个贷个还,用于发展生猪养殖。 五、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学生11户15人发放教育补助,其中学前教育6人,小学12人,初中8人,高中2人。全村无1例辍学现象发生。 六、社会救助。为4人办理临时救助(郑海民、郑炯发、陈洪彦、简洪光),为5人办理医疗救助(吴建明、徐勤东、吴建清、郑海涛、郑海友)。 七、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村部及文化广场正在施工。2018年徐庄村新修道路0.92公里,修涵3座;正在落实2.5公里通组公路。 八、驻村第一书记严格按县、乡管理办法,做到五天四夜并积极有效开展工作。1、熟悉每户贫困户基本情况,并根据致贫原因制定有效帮扶措施,积极引导转移就业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2、第一时间为徐庄村争取通组公路项目,用活爱心超市。 四、产业链结 (一)弱筋小麦产业。徐庄村积极发展弱筋小麦产业,推广引导群众种植杨麦13、杨麦15,覆盖贫困户43户。由农业局统一供种,每斤种子优惠0.2元。农户收割小麦出售后,农业局给予每斤0.1元补助,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二)高油花生产业。徐庄村积极推广“高油花生”,扩大优质花生种植面积,覆盖贫困户43户,切实提高亩均产量,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生猪及肉牛养殖。徐庄村引导有意愿进行生猪及肉牛养殖的5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为其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满足群众初期启动资金。 |
三空桥村 |
三空桥村位于三空桥乡政府驻地,为街道村,地处平原地带,周边接壤5个村(吕庄、曹营、郝元、油坊、麦店),接壤村及三空桥村均为非贫困村。 全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人口368户1515人,村“三委”干部8人,党员37人。村内种植业主要是小麦、玉米、花生、少量水稻等农作物。规模养殖业3家,养鸡1家(年出栏2万只左右),养猪2家(年出栏380头左右)。木材加工企业1家,产值200万元。村内小型商业繁荣,主要集中在街南、街东、街北3个村民小组,涉及群众34户126人。特色种植业2家,主要种植花木、苗圃,面积80亩左右。扶贫到户增收项目2个,分别为金豫南面粉厂、富贵粮油。 2016年,三空桥村经多轮识别共建立建档立卡39户152人。2017年贫困户陈加亮自然死亡,实有贫困户39户151人。这些贫困户中,有稳定脱贫户2户2人,属于集中供养五保户,不享受扶贫政策,有2017年脱贫户5户29人,收入稳定且超过3208元,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有未脱贫户32户120人。这37户149人中有五保贫困户7户11人,低保贫困户18户79人,一般贫困户12户59人。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为因学、因病、因残,因学致贫贫困户4户18人,比例12.1%,因病致贫贫困户20户64人,比例43%,因残致贫贫困户8户38人,比例25.5%,缺技术致贫4户24人,比例16.1%,缺劳力致贫1户5人,比例3.4%。 村两委近期目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壮大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提倡文明新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 |
穆楼村 |
穆楼村位于三空桥西南部,距离乡政府4。5公里,西邻新里镇张塘坡村,南面与马集吴竹园村相连,东南与程庄村接壤,北面与贾坡村相连。 全村下辖6个村民组,222户,总人口1118人,均为汉族人口,全村共有24名党员,党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土地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00亩。穆楼村生态环境较好,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穆楼村降雨量较为充沛,主要分布在3-8月份,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各种作物。 |
麦店村 |
麦店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麦店村位于三空桥乡正北方,距离县城28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2.5公里,下辖8个村民组,330户1648人,耕地面积2200亩,,劳动适龄人口1100人。党员26人,长年在家13人。麦店村村建小学一座,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2人。全村享受低保人数51户(其中28户低保贫困户);兜底保障3人;五保8户,9人,其中:集中供养1户1人,分散供养7户8人。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50人,其中:2017年脱贫3户13人。未脱贫39户137人,2018年拟脱贫24户96人。 二、政策落实 一、到户增收。依托金豫南面粉厂,对42户150人实施到户增收项目。 二、政府代缴养老保养和医疗保险。为贫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代缴医疗保险25户,代缴养老保险36户。 三、健康扶贫。为29人办理慢性病卡,为8人困境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5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四、金融扶贫。依托淮滨祥盛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为1人办理个贷企还,每年分红3000元。 五、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学生14人发放教育补助,其中,小学2人,初中2人,高中5人。大专及以上5人。 六、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程庄村新修道路4.98公里,2018年安装路灯20盏,新建文化广场1座,党群服务中心大楼1栋,幸福院1所正在施工中。 七、危房改造。全村2017年危房改造1户,2018年计划对全村D级危房共计11户实施危房改造。 三、产业覆盖 (一)弱筋小麦产业。麦店村积极发展弱筋小麦产业,推广引导群众种植杨麦13、杨麦15,覆盖贫困户29户。由农业局统一供种,每斤种子优惠0.2元。农户收割小麦出售后,农业局给予每斤0.1元补助,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二)优质花生产业。麦店村积极推广“优质花生”,扩大优质花生种植面积,覆盖贫困户29户,切实提高亩均产量,大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源林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吸呐贫困户9人务工。 |
吕庄村 |
吕庄村村情概况 一、村情概况 1、吕庄村地理概况:吕庄村位于三空桥乡东方,距离县城 25公里;东与张门集村、南与程庄、西与乡政府、北与麦店村接壤,面积3.8平方公里。 2、吕庄村人员概况:全村下辖12个村民组,共有人口544户2394人,,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51元,劳动适龄人口1370人。耕地2869亩。吕庄村教学点1所,在校生43余人,教师3人,校舍6间,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223人,未脱贫户55户176人,。2017年脱贫7户47人,2018年预脱贫25户107人。 全村共有五保户15户21人,全村享受低保人数为86户107人,兜底保障4户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低保贫困户29户124人。 3、吕庄村级组织情况:2018年5月,经第九届村党组织和村民换届选举大会,确定吕庄村党支部成员3人:支部书记张连会,支部委员陈月兰,支部委员吕魁。村委会主任吕魁,村委副主任郑乐浩,村委委员张海凤,村委委员陶守刚,妇女委员陈月兰。 4、吕庄村党员情况:吕庄村党员共48人,长年在家24人。 二、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 1、主要资源:吕庄村主要收入为务农和务工,群众主要以种植小麦、稻谷为主,兼种红薯、玉米等小杂粮,畜牧业以养殖生猪、肉牛和羊为主。 2、气候与地貌:吕庄村是典型的平原地区、平原气候;土壤多为酸性,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养殖生猪、肉牛、山羊等。 3、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14年的全村经济总收入162万元,人均收入6130元。村内主干道路基本硬化。全村通电,通广播电视,90%的户数安装通讯设施。村内有一所小学、一个医疗室、有村医1名,一个村文化广场。 4、特色产业:弱筋小麦产业亩产量约为800斤左右,采取“五统一”方式为农民增收约340元。优质水稻亩产量约为1000斤左右。 |
刘圩村 |
刘圩村村情简介 一、基本情况 刘圩村位于淮滨县西北部,距淮滨县城28公里,距三空桥乡政府3公里,耕地面积2748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26户2155人,是2016年脱贫村,现有贫困户98户447,其中2014年脱贫32户162人,2015年脱贫10户42人,2016年脱贫40户190人,2018年脱贫2户15人,未脱贫14户38人,贫困发生率1.76%。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是便民服务综合楼:为加快刘圩村扶贫攻坚,改善基础设施,为更好的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堡垒建设,国机集团规划新建了便民服务综合楼,总面积540平方米,硬化院子900平方米,配套水电安装、办公桌椅、会议室桌椅、电脑等。概算投资65万元,国机集团帮扶资金65万元。 二是养老院:为使村内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规划在村部东侧,占地245平方米,拉100米院墙。含3间卧室(带卫生间)可住6人、1间厨房及餐厅、2间活动室。概算投资33.8万元,争取民政局配套幸福院项目资金3万元,国机集团帮扶资金30.8万元。 三是安装路灯:农村道路亮化惠民工程,让农村主干道亮起来,让农民晚间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安装张门集至刘圩村部至高林道路太阳能路灯190盏,由国机集团捐赠64万元。 四是新修农村道路12条通组道路及三桥三涵:为构建刘圩村“内通外联”的交通运输通道,囯机集团挂职干部及第一书记积极协调、争取县交运局、农发办相关单位支持,2016年至2017年新修庙前、村部至圩西等12条村内道路共计12.1千米及三桥和三涵,已协调到交通局等单位工程费用423万元,实现组组通硬化公路,极大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是新挖及整修水塘6个:为加大对抗旱、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力度,新挖及修整水塘,已协调县发改委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资金70万元。 六是电网改造工程:结合刘圩村实际需求,积极协调支持电力部门对刘圩村电网改造,共整改电网7千余米,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三、落实好产业规划 一是依托县指定合作社实施到户增收项目,让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入股合作社后进行分红; 二是建立了扶贫车间:为了实现刘圩村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国机集团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积极协调淮滨县百亚工艺品有限公司将刘圩村老村部及闲置机棚改造成为扶贫车间,可实现就业40余人,每人年收入1.5-2万元。扶贫车间优先培训、吸纳刘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既兼顾庄稼老小,又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收。扶贫车间2017年8月开始投入使用。 三是规划了粉条加工厂:经考察调研,刘圩村作为传统的红薯产区,有种植红薯的人文地理优势和大量的红薯原料资源。加工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为目标,建立集种植、储运、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成为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 四是刘圩村石磨面粉厂:应市场需求,目前石磨面粉市场前景好,市场空间充裕,准备在刘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挑选若干户开设石磨面粉加工厂,并与“淮滨县雨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该公司收购石磨面粉包装入市。 五是农机合作社:为方便农机管理和发挥最大作用,经村委会研究及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大会决议,同意将农机租赁,本着与阳光农机专业合作社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协议签订5年农机租赁合同,每年租金14万元归村内集体经济并依规使用,对村内刘尧、刘荣然等16户特别贫困户的80余亩免收机收机耕费用,每亩机收费用50元、机耕费用30元,合计每亩80元,共计节约贫困户机收机耕费用约6400元,对其他贫困户减免部分机收机耕费约1.2万元。 六是建立刘圩村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壮大村内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引导刘圩村在外成功人士回村创业,成立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预计整合土地500亩,带动30余户贫困户增收、20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帮助农户多开增收渠道,让群众的腰包真正鼓起来。 四、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国机集团捐赠刘圩村的收割机、拖拉机、打捆机、秸秆还田机、喷雾打药机等机械,一次打捆出租给三空桥乡阳光农机合作设,合同签订出租期限为5年,每年租金14万元; 政府下拨的50万集体发展资金,与森泰佳印务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收入5万元。 现在刘圩村虽然已经旧貌换新颜,但我们对目前成绩仍然还不满足,脱贫不是目标,小康才是目的。我们还将继续加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注重团结,汇聚攻坚合力,形成良好格局;狠抓党建,落实基础制度,战斗力再提高;发展产业,拓展增收渠道,全面带动刘圩村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依托优势,壮大集体经济!争取将刘圩村建设成央企帮扶示范村,2020年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
贾坡村 |
贾坡村村情概况 一、村情概况 1、贾坡村地理概况:贾坡村位于三空桥乡南方,距离县城31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1.9公里,东与程庄村、南与穆楼村、西与丁营、北与曹营村接壤,全村南北1000米,东西长2000米,面积3000亩。 2、贾坡村人员概况: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共有人口500户1633人,其中农业人口1633人,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劳动适龄人口927人。耕地2229亩,人均耕地1.36亩。贾坡村村建小学1座,在校生200余人,教师12人,校舍14间,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1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351人,占全村人数24.7%。未脱贫户40户145人,占全村人口10.2%。2014年脱贫16户70人(2017年自然增减后为83人);2017年新识别9户23人,脱贫25户123人。2018年预脱贫24户116人。 全村共有五保户17户23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0户15人,五保非贫困户7户8人中有3户3人在张门集敬老院集中供养。 全村享受低保人数为74户80人,兜底保障10户1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低保贫困户30户35人。 3、贾坡村级组织情况:2018年5月,经第九届村党组织和村民换届选举大会,确定贾坡村党支部成员3人:支部书记徐伟,支部委员吴从英,支部委员李坤友。村委会主任吴从英,村委委员孙培道,妇女委员王莉。 4、贾坡村党员情况:贾坡村党员共36人,长年在家16人。 二、贫困现状 全村贫困户大病人数13人,长期慢性病54人,因病致贫43户155人,占比53%; 全村残疾人25人,贫困户中残疾人16人,因残致贫户9户48人,占比11%。 缺技术致贫24户121人,占比29.6%。 因学致贫户5户23人,占比6%。 因灾致贫户1户5人,占比1% 总体来说,贾坡村因病致贫比例高,医疗保障实现压力大。 三、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 1、主要资源:贾坡村主要收入为务农和务工,群众主要以种植小麦、稻谷为主,兼种红薯、玉米等小杂粮,畜牧业以养殖生猪、肉牛和羊为主。 2、气候与地貌:贾坡村是典型的平原地区、平原气候;土壤多为酸性,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养殖生猪、肉牛、山羊等。 3、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14年的全村经济总收入132万元,人均收入5270元。2017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村内主干道路基本硬化。全村通电,通广播电视,90%的户数安装通讯设施。村内有一所小学、一个医疗室、有村医1名,一个村文化广场。 4、特色产业:弱筋小麦产业亩产量约为800斤左右,采取“五统一”方式为农民增收约340元。优质水稻亩产量约为1000斤左右。村内致富带头人徐勇、华中河、贾少远共计养殖生猪约300头,年产值约50万元。华中河有粉条加工厂一座,年产值约20万元。 |
郝元村 |
郝元村村情概况 一、村基本情况 郝元村位于三空桥乡西北部。全村总人数535户26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203人,是2019年脱贫村,贫困发生率为7.8%。2015年脱贫0户0人,2016年脱贫0户0人,2017年脱贫9户28人,现有未脱贫人口52户175人,贫困发生率为6.7%。2018年预脱贫24户109人 二、贫困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 因病,因残,因学,特困人员所导至贫困发生率高。 三、发展现状 基础设施:新修至村水泥路5.9公里,装路灯40盏安全饮水及闭路户户通,新建教学楼一栋,村部建设已开始。 四、整改措施 郝元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基本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危房改造项目正在进一步的实施中,但是,产业带动薄弱,集体经济发展不足,下一步将积极引导有劳动力贫困户到县产业集聚区或外出务工,针对所有贫困户制定有效的帮扶措施,将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相结合,确保每一位贫困户顺利如期脱贫。 |
丁营村 |
丁营村村情概况 三空桥乡丁营村位于乡政府西南1.5公里处,总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共辖一队、二新、二老、三围、三南、三北、四一、四二、四三、廖庄、张围子、张小庄12个自然组,总人口共有460户,2200人。耕地面积2858亩,水塘面积120亩,是一个人口多、土地面积少,以种植业为主的行政村。主要种植小麦、花生、油菜、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聚集村,也是国家级贫困村之一。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436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2户211人,低保贫困户44户212人,五保贫困户9户13人,已脱贫69户399人(2014年脱贫34户223人,2016年脱贫34户170人,2017年脱贫1户6人)。未脱贫16户37人,2018年预脱贫2户5人,2019年除政策兜底外实现全部脱贫。 丁营村现有村“两委”成员8人,村级事务管理员12人,配备环卫工人7人,党员30名。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一是阵地建设得到改善,申请上级项目资金31万元,在丁营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二是教育环境得到加强,新建一幢教学楼、一幢教职工周转房,硬化学校地平,绿化校园场地,极大改善了教学环境;三是交通条件得到改变,先后修建通村公路8.5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四是亮化工程得到提升,安装3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亮化;五是人居环境得到好转,配备60个垃圾桶,修建4个垃圾池,有效改善了村组人居环境,极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 |
程庄村 |
程庄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程庄村位于三空桥乡正南方,距离县城20公里;距离乡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与马集彭庄村、南与马集赵庄村、西与穆楼村接壤,北与吕庄村相邻。全村面积1.9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组,481户1710人,耕地面积2520亩,,劳动适龄人口1100人。党员27人,长年在家16人。程庄村村建小学一座,在校生210人,教师8人,校舍27间,医疗卫生所1处,医务人员2人。全村享受低保人数83户(其中39户低保贫困户);兜底保障1人;易地搬迁户1户8人;五保20户,21人,其中:集中供养6户6人,分散供养14户15人。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612人,其中:脱贫户124户554人(①2014年脱贫21户76人;②2015年脱贫99户463人;③2016年稳定脱贫1户1人;④2017年脱贫3户14人)。未脱贫22户58人,2018年拟脱贫4户23人。 二、政策落实 一、到户增收。依托阳光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润丰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对105户495人实施到户增收项目。 二、政府代缴养老保养和医疗保险。为贫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代缴医疗保险154户,代缴养老保险131户。 三、健康扶贫。为146人办理慢性病卡,为10人困境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1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四、金融扶贫。为6人发放小额无息贷款,每人5万元用于发展养殖产业。依托淮滨祥盛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为9人办理个贷企还,每人每年分红3000元。 五、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学生43人发放教育补助,其中学前教育16人,小学4人,初中15人,高中8人。 六、社会救助。为43人办理临时救助,为14人办理医疗救助。 七、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程庄村新修道路4.98公里,安装路灯90盏,新建文化广场1座,党群服务中心大楼1栋,幸福院1所。 八、危房改造。全村2017年危房改造8户,2018年计划对全村C级和D级危房共计27户实施危房改造。 三、产业发展 (一)弱筋小麦产业。程庄村积极发展弱筋小麦产业,推广引导群众种植杨麦13、杨麦15,覆盖贫困户87户。由农业局统一供种,每斤种子优惠0.2元。农户收割小麦出售后,农业局给予每斤0.1元补助,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二)优质水稻产业。程庄村积极推广“籼改粳”,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覆盖贫困户86户,切实提高亩均产量,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狮头鹅产业。程庄村引导有意愿进行狮头鹅养殖的5户贫困户发展狮头鹅特色养殖,为其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满足群众初期启动资金。 (四)光伏发电产业。目前正在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全面覆盖所有未脱贫户22户58人。 (五)稻渔供养产业。贫困户12户开展稻虾、稻鳅共养,种养面积达到120亩。 (六)特色大棚西瓜种植。九组群众和贫困户开展特色大棚西瓜种植,大棚面积18亩,引导贫困户就业3人。 |
曹营村 |
曹营村村位于三空桥乡政府驻地西南300米处,东临吕庄村,南面贾坡村相连,西面与丁营村接壤,北面与三空桥街道相连。三防公路穿境而过,村级公路比较发达,务农经商十分便利。 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402户,总人口1576人,均为汉族人口,全村共有29名党员,党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土地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04亩,林地面积295亩。曹营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植被保护完好,野生动物野兔、山鸡等经常出没,生态环境较好,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曹营村降雨量较为充沛,主要分布在3-8月份,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各种作物。 |
叶庄村 |
叶庄村位于三空桥西北,地处平原地带,距离乡政府5.5公里,西与防胡镇林楼交界,南与防胡镇高林村接壤,其它周边为我乡4个村(郑小庄、徐庄、郝园、刘圩),接壤村除刘圩外均为非平困村。 全村共辖9个村民组,461户,总人口1936人,均为汉族人口,全村共有35名党员,党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土地总面积2659亩。叶庄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植被保护完好,野生动物野兔、山鸡等经常出没,生态环境较好,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叶庄村降雨量较为充沛,主要分布在3-8月份,土壤适合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红薯等各种作物。 近年来,叶庄村两委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招商引资,种植高效农业总体思路,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强化责任落实,内外联动,多措并举。克服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种植,鼓励农民种植弱筋小麦、高产大豆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叶庄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不少农户开起了小车,物质文明富有,有力地推动了农户需求向精神文明建设转化。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