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463800 代码:411722 区号:0396 拼音:Shangcai Xian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市东北。总面积1517平方千米。总人口135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上蔡县辖7个镇、17个乡:蔡都镇、黄埠镇、杨集镇、洙湖镇、党店镇、朱里镇、华陂镇、芦岗乡、大路李乡、无量寺乡、邵店乡、五龙乡、杨屯乡、和店乡、蔡沟乡、塔桥乡、齐海乡、崇礼乡、韩寨乡、东岸乡、东洪乡、小岳寺乡、西洪乡、百尺乡。县人民政府驻蔡都镇。
蔡都镇 代码:411722100
2006年,辖15个居委会:奎星楼居委会、蔡河居委会、贾桥居委会、卧龙岗居委会、太平桥居委会、豫苑居委会、黑龙潭居委会、建设路居委会、文化路居委会、福兴寺居委会、老城居委会、升仙桥居委会、龙泉居委会、白云观居委会、双李居委会。
黄埠镇 代码:411722101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黄埠村、新庄村、南王楼村、小王庄村、苑坡村、汝河村、蔡埠口村、小王营村、尚庄村、狮子口村、常庄村、周庄村、后张村、冯坡村。
杨集镇 代码:411722102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杨集村、前桥村、高岳村、前李村、中街村、东北庄村、戚老村、小戚村、中吕村、前常营村、后常营村、邓魏村、赵寨村、板张村、谢庄村、马乔村、大郑营村、大付营村、相湾村、里湾村。
洙湖镇 代码:411722103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洙湖村、前三里村、苏庄村、袁庄村、贺店村、大刘寨村、樊庄村、孔庄寨村、大吴庄村、刘店村、桃花店村、王彭村、余庄村、均张村、岳洼村、北大吴村、小董村、前铁张村、西张寨村、一六王庄村、曹寨村、程庄村、王楼村、大田庄村。
党店镇 代码:411722104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党店村、大阎村、东张寨村、东李楼村、马庄村、张越村、新田村、大代庄村、曹楼村、湾刘村、杨法村、格大张村、小翟村、大翟村、忙忙村、阎刘村、贺楼村、玉皇庙村、郁王村。
朱里镇 代码:411722105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朱里村、古刘村、后关村、大黄村、河南贾村、河北贾村、郏庄寨村、捌子杨村、罗庄村、乔李村、老黄庄村、东梁村、坡杨村、柏庄村、扶台村、周庄村、周桥村、高庄村、大董村、田庄村、东伍张村、双庙村、霍庄村、贾庄村、段寨村。
华陂镇 代码:411722106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华南村、华北村、大岳村、君陈村、寺后赵村、明哲赵村、大程庄村、坡董村、双庙赵村、冯庄村、西陈村、唐桥村、王桥村、刘连寨村、史彭村、刘连张村、柿元彭村、方营村、东陈村、韩庄村、李许村。
芦岗乡 代码:411722200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大路张村、吴桥村、井庄村、贾竹园村、武庄村、二里庄村、董寨村、刘楼村、程老村、文楼村、南大吴村、王营村、尚堂村、李斯楼村、老谢庄村、看花楼村、黄尼庄村、绳李村、麦仁村、苗沟村、北大吴村。
大路李乡 代码:411722201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大路李村、马堂村、唐楼村、孟尧村、湾李村、涧沟王村、肖里王村、肖里侯村、大胡村、谢堂村、北聂村、南聂村、栗庄村、姜庄村、陈桥村、朱里桥村、郝坡村。
无量寺乡 代码:411722202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无量寺村、吴宋村、后陈村、王连湖村、陈寨庙村、堰南村、竹园村、五道庙村、寺西村、坡王村、七块店村、付刘村、苗庄村、郝庄村、张赵村。
邵店乡 代码:411722203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集北村、王彭楼村、卜庄村、小楼庄村、西岗村、邵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籽粒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袁寨村。
五龙乡 代码:411722204
2006年,辖9个村委会:五龙集村、班闫庄村、孟楼村、高白玉村、展庄寨村、老李庄村、曾楼村、西李庄村、薄李村。
杨屯乡 代码:411722205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杨屯村、张宇村、杨仕位村、李宣村、田乔村、张俭村、魏楼村、陈法寨村、前张村、韩王村、邱庄村。
和店乡 代码:411722206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和店村、陈庄村、卓庄村、李集村、方庄村、王连寨村、刘李村、后王村、前葛老村、后刘村、范王村、八里湾村、柳庄村、大许村、大王村、芦村、杨寨村、大程村、程阁村、0村、五肖村、孟营村、曹庄村、坡张村、六肖村、高庙村、许集村、侉子营村、小张村、东朱村。
蔡沟乡 代码:411722207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东头村、南头村、北头村、方刘村、赵张村、张青村、中陈村、冯黎村、庙杨村、大杨村、任寨村、开陈村、大朱村、大张村、大孟村、西马村、干坑村、林堂村、大任村、后时村、孔庄村、火神村、朱楼村。
塔桥乡 代码:411722208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塔桥村、董何村、侯张村、关楼村、黄庄村、胡庄寨村、黄泥桥村、申寨村、孟赵村、大邱村、张李村、北大李村、大赵村、彭庄村、白圭庙村、西何庄村、小李村、南张庄村、楼李村、三李村、盆王村、黑翟村、葛楼村、长王村。
齐海乡 代码:411722209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齐海村、朱庄村、牛庄村、丁赵村、申赵村、魏桥村、李丙村、马庵村、集南村、杨庄村、阳岗村、柴冀村、班刘村、汪庄村、朱庙村、翟庄村。
崇礼乡 代码:411722210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崇礼村、东党村、坡朱村、格了朱村、孙庄村、岳徐村、枯河村、张庄村、西党村、大付村、大袁村、杨堂村、后店村、东大朱村、任庄村、方堂村。
韩寨乡 代码:411722211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张市店村、康湖村、新石桥村、何庄村、前陈村、耿陈村、郭庄村、义公村、任集村、贾寨村、庄湖村、张集村、大骆村、徐楼村、邱路口村。
东岸乡 代码:411722212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东岸村、孙王村、张尧村、程尧村、关庄村、拐湾村、光武村、王堂村、张茂英村、刘小庄村、路口村、中兴村、陆马白村、张杨郏村、白堂村、大苏村、西袁庄村、胡庄村、牌坊刘村、套楼村。
东洪乡 代码:411722213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河南村、河北村、赵楼村、南徐村、赵庄村、苏桥村、毛庄村、刘寨村、庄头村、孟庄村、蔡尧村、程楼村、桃台村、大路陈村、杨沈庄村、党湖张村、侯庄村、北徐村、陈庄村、张康村、张榆村、堡上村、王庄村、石桥村、穆庄村、别楼村、后楼村、龚庄村、万庄村、白庄村。
小岳寺乡 代码:411722215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小岳寺村、时庄村、郭七村、杨炉村、双河村、边张村、坡吴村、赵集村、陈集村、大岳寺村、望东湖村、朱寨村、大明村、西伍张村、大屯村、业王村。
西洪乡 代码:411722216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西洪村、关帝村、小和村、司马村、关王庄村、曹王村、寇庄村、石堂村、宋庄村、朱赵村、新陈庄村、坡常村、南武庄村、嘴李村、固村、南董村、腰店村、洼王村、刘坡村。
百尺乡 代码:411722217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百尺集村、朱洼村、葛湾村、河涯刘村、百尺寺村、苏口村、纸张村、堤草王村、下地关村、下地韩村、贾湾村、竹园张村、窦庄村、杨阁村、大何庄村、鸳店村、张王楼村、单庄村、前王村。
历史沿革
上蔡,商代即以“蔡”为名。上蔡的“蔡”是从县城东蔡岗上的蓍草得名的。上古时期,盛行占卜,用蓍草占卜叫“筮”,“蔡”字由“草’、“祭”组成,就是用蓍草祭神占卜的意思。《续河南通志·舆地志》说:“宓羲氏因蓍草生蔡地,画卦于此,遂名其地曰蔡。”汉置上蔡县。因蔡平侯徙新蔡,遂称此为上蔡。
?年,上蔡县辖6个镇、19个乡:蔡都镇、杨集镇、党店镇、黄埠镇、洙湖镇、朱里镇、芦岗乡、和店乡、无量寺乡、蔡沟乡、石桥乡、崇礼乡、东岸乡、五龙乡、杨屯乡、西洪乡、小岳寺乡、大路李乡、东洪乡、齐海乡、韩寨乡、华陂乡、百尺乡、塔桥乡、邵店乡。
2000年,上蔡县辖7个镇、1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98534人,其中:蔡都镇 51294人、黄埠镇 35025人、杨集镇 54513人、洙湖镇 51998人、党店镇 56294人、朱里镇 60457人、华陂镇 51865人、芦岗乡 61823人、大路李乡 40338人、无量寺乡 34804人、邵店乡 60737人、五龙乡 27569人、杨屯乡 25544人、和店乡 67782人、蔡沟乡 56458人、塔桥乡 65940人、齐海乡 43427人、崇礼乡 45091人、韩寨乡 39807人、东岸乡 53583人、东洪乡 52132人、石桥乡 19304人、小岳寺乡 35140人、西洪乡 49063人、百尺乡 58546人。
2005年,上蔡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石桥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东洪乡管辖,东洪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上蔡县辖7个镇、17个乡:蔡都镇、杨集镇、黄埠镇、朱里镇、洙湖镇、党店镇、华陂镇;百尺乡、杨屯乡、小岳寺乡、大路李乡、无量寺乡、塔桥乡、西洪乡、邵店乡、五龙乡、东洪乡、芦岗乡、齐海乡、韩寨乡、崇礼乡、和店乡、蔡沟乡、东岸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35万人 | 1517平方公里 | 411722 | 463000 | 0396 | 查看 上蔡县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蔡都街道 | 约5.8万人 | 24.15平方公里 |
---- |
查看 蔡都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芦岗街道 | 0 | 0 |
---- |
查看 芦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重阳街道 | 约4万人 | 18平方公里 |
---- |
查看 重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卧龙街道 | 约5.27万人 | 22.36平方公里 |
---- |
查看 卧龙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黄埠镇 | 约4.1万人 | ·上蔡县旅游·上蔡县特产·上蔡县十大特产·上蔡县十景·上蔡县 |
---- |
查看 黄埠镇谷歌卫星地图 |
杨集镇 | 0 | 78平方公里 |
---- |
查看 杨集镇谷歌卫星地图 |
洙湖镇 | 约6万人 | ·上蔡县旅游·上蔡县特产·上蔡县十大特产·上蔡县十景·上蔡县 |
---- |
查看 洙湖镇谷歌卫星地图 |
党店镇 | 约5.8万人 | ·上蔡县旅游·上蔡县特产·上蔡县十大特产·上蔡县十景·上蔡县 |
---- |
查看 党店镇谷歌卫星地图 |
朱里镇 | 0 | 83.95平方公里 |
---- |
查看 朱里镇谷歌卫星地图 |
华陂镇 | 约6.1万人 | 75.7平方公里 |
---- |
查看 华陂镇谷歌卫星地图 |
塔桥镇 | 约7.2万人 | 76.5平方公里 |
---- |
查看 塔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东洪镇 | 约8.5万人 | ·上蔡县旅游·上蔡县特产·上蔡县十大特产·上蔡县十景·上蔡县 |
---- |
查看 东洪镇谷歌卫星地图 |
大路李乡 | 0 | 54平方公里 |
---- |
查看 大路李乡谷歌卫星地图 |
无量寺乡 | 0 | 0 |
---- |
查看 无量寺乡谷歌卫星地图 |
邵店乡 | 0 | 0 |
---- |
查看 邵店乡谷歌卫星地图 |
五龙乡 | 0 | 0 |
---- |
查看 五龙乡谷歌卫星地图 |
杨屯乡 | 约3万人 | 32.2平方公里 |
---- |
查看 杨屯乡谷歌卫星地图 |
和店乡 | 0 | 90平方公里 |
---- |
查看 和店乡谷歌卫星地图 |
蔡沟乡 | 0 | 0 |
---- |
查看 蔡沟乡谷歌卫星地图 |
齐海乡 | 0 | 58平方公里 |
---- |
查看 齐海乡谷歌卫星地图 |
崇礼乡 | 约5.2万人 | ·上蔡县旅游·上蔡县特产·上蔡县十大特产·上蔡县十景·上蔡县 |
---- |
查看 崇礼乡谷歌卫星地图 |
韩寨镇 | 约4.5万人 | 57平方公里 |
---- |
查看 韩寨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东岸乡 | 0 | 60.84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东岸乡谷歌卫星地图 |
小岳寺乡 | 0 | 0 |
---- |
查看 小岳寺乡谷歌卫星地图 |
西洪乡 | 约5.4万人 | 70.3平方公里 |
---- |
查看 西洪乡谷歌卫星地图 |
百尺乡 | 0 | 144平方公里 |
---- |
查看 百尺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驿城区 |
邮编:463000 代码:411702 区号:0396 拼音:Yicheng Qu 驿城区位于河南省南部。总面积770平方千米,总人口57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驿城区辖10个街道、1个镇、5个乡:人民街道、东风街道、西园街道、新华街道、南海街道、老街街道、橡林街道、雪松街道、顺河街道、刘阁街道、水屯镇、诸市乡、朱古洞乡、胡庙乡、古城乡、关王庙乡;金河办事处、金桥办事处、金山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富强路。 人民街道 代码:411702001 2006年,辖6个社区:中山街社区、风光路南段社区、风光路中段居社区、健康路社区、建新街社区、向阳街社区。 东风街道 代码:411702002 2006年,辖6个社区、3个村委会:朝阳街社区、南海路北段社区、仓库路社区、前进路南段社区、雪松路东段社区、前进路北段社区、小刘庄村委 、东张庄村委、周庄村委。 西园街道 代码:411702003 2006年,辖5个社区:解放路西段社区、文化路社区、文明路社区、驿城新村社区、前王庄社区。 新华街道 代码:411702004 2006年,辖3社区:风光社区、富强社区、新华社区。 南海路街道 代码:411702005 2006年,辖4个社区、1个村委会:南海路社区、光明路社区、练江路社区、安楼社区、周湾村。 老街街道 代码:411702006 2006年,辖5个社区、1个村委会:邓瓦房村、白桥路社区、电业新村社区、飞龙社区、天中社区、老街村。 橡林街道 代码:411702007 2006年,辖5个社区、2个村委会:健康路中段社区、橡林社区、六里庄社区、刘庄社区、张楼社区、塘坊庄村、王楼村。 雪松街道 代码:411702008 2006年,辖6个社区:西刘庄社区、十三香社区、纱厂社区、雪松社区、乐北社区、地矿院社区。 顺河街道 代码:411702009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顺河村、柳堰庙村、雷庄村、马庄村、刘竹元村、马堰村、小陈庄村、小李庄村、大陈庄村、罗庄村。 刘阁街道 代码:411702010 2006年,辖8个村委会:刘阁村、西高庄村、苗庄村委 、单高楼村、高集村、周楼村、门庄村、姜岗村。 水屯镇 代码:411702100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刘付汉村、孟庄村、王坡村、大郭村、王庄村、大刘村、朱洼村、新坡村、余冢村、雷寨村、田庄村、新李庄村、汉世桥村、乔庄村、钟楼村、关帝庙村、陈楼村、石庄村、赵桥村、水屯村。 诸市乡 代码:411702203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诸南村、诸北村、任马庄村、沈楼村、姜庄村、五里岗村、石庄村、李楼村、魏庄村、闫庄村、熊庄村、相元村、马老庄村。 朱古洞乡 代码:411702204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秦庄村、朱古洞村、老藏庄村、北泉村、柴坡村、钱庄村、胡庄村、五道庙村、窑后村、香山村、前张村、梨园村、闫楼村、杨楼村、孙店村。 胡庙乡 代码:411702205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胡庙村、夏庄村、龙泉村、郑庄村、藏集村、洼李村、岳楼村、周井村、叶庄村、大韦庄村、韦岗村、龚楼村、林业村、吴楼村、王庄村、高庄村。 古城乡 代码:411702206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古城村、朱李庄村、洪村铺村、吴桂桥村、张教庄村、马园庄村、大余庄村、洪沟庙村、朱楼寨村、东新庄村、李湾村。 关王庙乡 代码:411702360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关王庙村、孙吴庄村、熊楼村、何庄村、八里铺村、荒坡陆村、杨楼村、洪堂村、杨桥村、杜庄村、潘庄村、余庄村、吴楼村。 金河办事处 代码:411702560 2006年,辖3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东高居委会、郭庄居委会、桑王庄居委会、小界牌村、汪刘庄村。 金桥办事处 代码:411702561 2006年,辖2个居委会:全庄居委会、烧山居委会 。 金山办事处 代码:411702562 2006年,辖3个村委会:贾庄村、界牌村、翟庄村。 历史沿革 2000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1)撤销驻马店地区和县级驻马店市,设立地级驻马店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驿城区。(2)驻马店市设立驿城区,以原县级的行政区域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富强路。 2000年,驿城区辖4个街道、5个乡:人民街街道、新华街街道、东风路街道、西园街街道、香山乡、刘阁乡、顺河乡、橡林乡、老街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38036人,其中:东风街道 33653人、新华街道 37965人、人民街道 17734人、西园街道 58887人、顺河乡 26008人、老街乡 33217人、橡林乡 70318人、刘阁乡 22357人、香山乡 15648人、金桥高新区虚拟街道 22249人。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72号)调整驻马店市部分行政区划:将确山县的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遂平县的关王庙乡、诸市乡和汝南县的水屯乡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 2005年,驿城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香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朱古洞乡管辖,朱古洞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顺河乡,设立顺河街道办事处;撤销刘阁乡,设立刘阁街道办事处。截至2005年12月31日,驿城区辖10个街道、1个镇、5个乡:东风路街道、西园街街道、人民街街道、新华街街道、老街街道、橡林街道、雪松街道、南海街道、刘阁街道(新增)、顺河街道(新增);水屯镇;古城乡、胡庙乡、诸市乡、关王庙乡、朱古洞乡。 |
西平县 |
邮编:463900 代码:411721 区号:0396 拼音:Xiping Xian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市北。总面积1098平方千米。总人口85万人(2007年)。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洪河上游,郑州、武汉之间,隶属驻马店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全境,距新郑飞机场140公里。全县有19个乡(镇)295个行政村和一个国营农场,人口83万,面积1092.平方公里。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94年被农业部定为“乡镇企业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工程试点”县,2002年被河南省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先进县。 自然地理 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部为浅丘陵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中部为平原区占全县面积67%,东北为洼地区占全县面积23%,小洪河在境内75公里,著名的老王坡滞洪区在洪河以北。年平均气温14.6℃,年平均降水量805.2毫米。全年无霜期222天。 西平县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西平矿藏丰富,地沃粮丰.西部山区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硅、花岗石、大理石、玄武岩等,有极高的开采价值。国内生产总值235578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45元。全县有耕地99.4万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粮棉生产大县,国家瘦肉型生猪基地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油菜,红薯,瓜菜待;经济作物有烟叶、棉花、油菜、芝麻、大白菜;森林覆盖率为9.6%;主要树种有泡桐、杨树、椿树、刺槐等.,猪,牛,鸡的为全省第一.猪,牛,鸡年存栏量位居河南省第一位. 西平市场繁荣,基础设施完善.境内公路总里程39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6.1公里。有国道107线穿过,全长27公里;省道1条,全长16公里;县乡道全长355公里。桥梁61座1905延米。乡公路晴雨畅通,293个行政村通汽车。有京广铁路32公里,县辖内有人和、李庄铺、西平、焦庄4个火车站。 经济发展 西平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机械、酿酒、医药、化工、建材、轻纺、粮油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名优产品“豫坡”系列酒、 “棠河”系列酒、“棠溪”宝剑、“洪鑫”有机复合肥及塑料、服装、五金、食品、饲料等26种主导产品获省优、国优,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及东南亚等地,10个工业小区已呈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资源 西平县古为柏皇氏遗族封地,春秋称柏子国,汉高帝4年(前203年)始置县。西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宋代宝严寺塔、狄青练兵场、韩非孤愤台、刘秀饮马井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118处。城西南45公里处有棠溪源,泉水清流,怪石林立,风景宜人,城西南38公里处有酒店冶铁遗址,为战国时期韩国的冶铁重地.是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冶铁炉也是全国唯一保存的战国时期冶铁遗址. 西平环境优美,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社会稳定,110报警台24小时随时提供服务,分别连续12年荣获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和河南省城市“三优杯”竞赛优胜县。 行政区划 西平县辖2个街道、4个镇、1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柏城街道、柏亭街道、五沟营镇、权寨镇、师灵镇、出山镇、环城乡、重渠乡、盆尧乡、人和乡、宋集乡、谭店乡、吕店乡、芦庙乡、杨庄乡、专探乡、二郎乡、蔡寨回族乡、焦庄乡;老王坡农场。县政府驻柏亭街道。 柏城街道 代码:411721001 2006年,辖10个居委会:宝严寺居委会、西关居委会、南关居委会、北关居委会、三里湾居委会、东关居委会、徐魏庄居委会、翟庄居委会、建设路居委会、邵庄居委会。 柏亭街道 代码:411721002 2006年,辖8个居委会:桂李居委会、席赵居委会、郭店居委会、耿王居委会、范吕居委会、朱洪居委会、汤买赵居委会、黄庄居委会。 五沟营镇 代码:411721101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东南街村、寇店村、袁庄村、留册桥村、大崔村、龙泉寺村、王阁村、常湾村、北街村、丁吕村、洄曲赵村。 权寨镇 代码:411721102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权寨村、秦刘何村、冯堂村、小店村、关庄村、郑楼村、大刘堂村、朱杨村、郭庄村、老温村、苗张村。 师灵镇 代码411721103: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师灵村、杨环村、赵王村、王寨村、聂河村、苍王庙村、夏王村、油房张村、史庄村、北王村。 出山镇 代码:411721104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出山村、韩堂村、牛昌村、吴堂村、大于庄村、姚岗村、八张村、罗岗村、翟老庄村、焦之岗村、菜坡村、酒店村、大苏庄村、李孟艮村、朱苍庄村、月林村、李元沟村、狄庄村、任庄村、刘清管村。 环城乡 代码:411721200 2006年,辖7个村委会:于芳村、花马刘村、王店村、观音堂村、龙王庙村、杜杨村、罗成坟村。 重渠乡 代码:411721201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张庄村、重渠村、贾桥村、李庄村、武海村、汪庄村、南湾村、前寨村、丁寨村、澍河坡村、敬庄村。 盆尧乡 代码:411721202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盆西村、盆东村、徐杨村、叶寨村、于营村、陈庄村、张渡口村、莲花池村、大赵村、洪港村、叶李村、陈老庄村、张老庄村、罗阁村。 人和乡 代码:411721203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三和店村、王马店村、大郭村、谢老庄村、王孟寺村、花牛陈村、高桥村、河沿张村、土陈村、大朱村。 宋集乡 代码:411721204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宋集村、丁庄村、崔庄村、高庄村、袁坡村、张湾村、毛庄村、后胡村、赫朱村、于桥村、岳庄村。 谭店乡 代码:411721205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谭店村、潘庄村、周庄村、周范村、大武庄村、祁庄村、蒋庄村、关桥村、和张村、桂河村、何庄村。 吕店乡 代码:411721206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吕店村、刘楼村、张店村、前陈村、烟墩村、董桥村、洼郭村、簸箕张村、洪村铺村、宋庄村。 芦庙乡 代码:411721208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芦庙村、韩庄村、顺河村、张崔吴村、宋营村、老庄村、合庄村、茨元村、蔡庄村、马迁庄村、徐庄村、八里庄村。 杨庄乡 代码:411721209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小庄村、马楼村、赵老庄村、洪杨村、栗园村、小街村、仪封村、合水村、康庄村、董坑村。 专探乡 代码:411721210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朱庄村、张坡村、大庙陈村、谢庄村、衡坡村、陈茨园村、柳河村、于杨村、赵寺村、汪寨村、赵高庄村、军王村、赵丁庄村、水泉汪村。 二郎乡 代码:411721211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二郎村、焦店村、皮庄村、韩桥村、张尧村、范堂村、王庄村、赵庄村、孙张庄村、二甫村、万庄村、黄通庄村、于海村、祝王寨村、小王庄村。 蔡寨回族乡 代码:411721212 2006年,辖6个村委会:蔡寨村、冯老庄村、冯张庄村、寺后郭村、崔庄村、肖洼村。 焦庄乡 代码:411721213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焦庄村、赵海村、朱坑村、王老庄村、席王寨村、大王庄村、金刚村、高庙村、毛寨村、王楼村。 老王坡农场 代码:411721500 2006年,辖3个村委会:~200_农场场部;刘店村、陶庄村、顾庙村。 历史沿革 据传西平是黄帝元妃嫘祖的故乡。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西平原有西陵亭,即西陵氏所居。因为“西陵于夷”故名西平。唐置西平县。 ?年,西平县辖4个镇、15个乡:柏城镇、五沟营镇、权寨镇、师灵镇、环城乡、人和乡、重渠乡、焦庄乡、宋集乡、二郎乡、蔡寨回族乡、谭店乡、专探乡、杨庄乡、吕店乡、芦庙乡、出山乡、酒店乡、盆尧乡。 2000年,西平县辖5个镇、1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67214人,其中:柏城镇 53892人、五沟营镇 40137人、权寨镇 34083人、师灵镇 39195人、出山镇 24477人、环城乡 57816人、重渠乡 39182人、盆尧乡 62075人、人和乡 40564人、宋集乡 37640人、谭店乡 47622人、吕店乡 38521人、酒店乡 15783人、芦庙乡 41534人、杨庄乡 34554人、专探乡 53627人、二郎乡 49380人、蔡寨回族乡 14384人、焦庄乡 32494人、老王坡农场虚拟乡 10254人。 2005年,西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酒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出山镇管辖,出山镇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西平县辖2个街道、4个镇、13个乡:柏城街道(新增)、柏亭街道(新增);五沟营镇、权寨镇、师灵镇、出山镇;环城乡、人和乡、盆尧乡、重渠乡、宋集乡、焦庄乡、二郎乡、谭店乡、专探乡、杨庄乡、吕店乡、芦庙乡、蔡寨回族乡。 |
上蔡县 |
邮编:463800 代码:411722 区号:0396 拼音:Shangcai Xian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市东北。总面积1517平方千米。总人口135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上蔡县辖7个镇、17个乡:蔡都镇、黄埠镇、杨集镇、洙湖镇、党店镇、朱里镇、华陂镇、芦岗乡、大路李乡、无量寺乡、邵店乡、五龙乡、杨屯乡、和店乡、蔡沟乡、塔桥乡、齐海乡、崇礼乡、韩寨乡、东岸乡、东洪乡、小岳寺乡、西洪乡、百尺乡。县人民政府驻蔡都镇。 蔡都镇 代码:411722100 2006年,辖15个居委会:奎星楼居委会、蔡河居委会、贾桥居委会、卧龙岗居委会、太平桥居委会、豫苑居委会、黑龙潭居委会、建设路居委会、文化路居委会、福兴寺居委会、老城居委会、升仙桥居委会、龙泉居委会、白云观居委会、双李居委会。 黄埠镇 代码:411722101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黄埠村、新庄村、南王楼村、小王庄村、苑坡村、汝河村、蔡埠口村、小王营村、尚庄村、狮子口村、常庄村、周庄村、后张村、冯坡村。 杨集镇 代码:411722102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杨集村、前桥村、高岳村、前李村、中街村、东北庄村、戚老村、小戚村、中吕村、前常营村、后常营村、邓魏村、赵寨村、板张村、谢庄村、马乔村、大郑营村、大付营村、相湾村、里湾村。 洙湖镇 代码:411722103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洙湖村、前三里村、苏庄村、袁庄村、贺店村、大刘寨村、樊庄村、孔庄寨村、大吴庄村、刘店村、桃花店村、王彭村、余庄村、均张村、岳洼村、北大吴村、小董村、前铁张村、西张寨村、一六王庄村、曹寨村、程庄村、王楼村、大田庄村。 党店镇 代码:411722104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党店村、大阎村、东张寨村、东李楼村、马庄村、张越村、新田村、大代庄村、曹楼村、湾刘村、杨法村、格大张村、小翟村、大翟村、忙忙村、阎刘村、贺楼村、玉皇庙村、郁王村。 朱里镇 代码:411722105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朱里村、古刘村、后关村、大黄村、河南贾村、河北贾村、郏庄寨村、捌子杨村、罗庄村、乔李村、老黄庄村、东梁村、坡杨村、柏庄村、扶台村、周庄村、周桥村、高庄村、大董村、田庄村、东伍张村、双庙村、霍庄村、贾庄村、段寨村。 华陂镇 代码:411722106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华南村、华北村、大岳村、君陈村、寺后赵村、明哲赵村、大程庄村、坡董村、双庙赵村、冯庄村、西陈村、唐桥村、王桥村、刘连寨村、史彭村、刘连张村、柿元彭村、方营村、东陈村、韩庄村、李许村。 芦岗乡 代码:411722200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大路张村、吴桥村、井庄村、贾竹园村、武庄村、二里庄村、董寨村、刘楼村、程老村、文楼村、南大吴村、王营村、尚堂村、李斯楼村、老谢庄村、看花楼村、黄尼庄村、绳李村、麦仁村、苗沟村、北大吴村。 大路李乡 代码:411722201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大路李村、马堂村、唐楼村、孟尧村、湾李村、涧沟王村、肖里王村、肖里侯村、大胡村、谢堂村、北聂村、南聂村、栗庄村、姜庄村、陈桥村、朱里桥村、郝坡村。 无量寺乡 代码:411722202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无量寺村、吴宋村、后陈村、王连湖村、陈寨庙村、堰南村、竹园村、五道庙村、寺西村、坡王村、七块店村、付刘村、苗庄村、郝庄村、张赵村。 邵店乡 代码:411722203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集北村、王彭楼村、卜庄村、小楼庄村、西岗村、邵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籽粒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袁寨村。 五龙乡 代码:411722204 2006年,辖9个村委会:五龙集村、班闫庄村、孟楼村、高白玉村、展庄寨村、老李庄村、曾楼村、西李庄村、薄李村。 杨屯乡 代码:411722205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杨屯村、张宇村、杨仕位村、李宣村、田乔村、张俭村、魏楼村、陈法寨村、前张村、韩王村、邱庄村。 和店乡 代码:411722206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和店村、陈庄村、卓庄村、李集村、方庄村、王连寨村、刘李村、后王村、前葛老村、后刘村、范王村、八里湾村、柳庄村、大许村、大王村、芦村、杨寨村、大程村、程阁村、0村、五肖村、孟营村、曹庄村、坡张村、六肖村、高庙村、许集村、侉子营村、小张村、东朱村。 蔡沟乡 代码:411722207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东头村、南头村、北头村、方刘村、赵张村、张青村、中陈村、冯黎村、庙杨村、大杨村、任寨村、开陈村、大朱村、大张村、大孟村、西马村、干坑村、林堂村、大任村、后时村、孔庄村、火神村、朱楼村。 塔桥乡 代码:411722208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塔桥村、董何村、侯张村、关楼村、黄庄村、胡庄寨村、黄泥桥村、申寨村、孟赵村、大邱村、张李村、北大李村、大赵村、彭庄村、白圭庙村、西何庄村、小李村、南张庄村、楼李村、三李村、盆王村、黑翟村、葛楼村、长王村。 齐海乡 代码:411722209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齐海村、朱庄村、牛庄村、丁赵村、申赵村、魏桥村、李丙村、马庵村、集南村、杨庄村、阳岗村、柴冀村、班刘村、汪庄村、朱庙村、翟庄村。 崇礼乡 代码:411722210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崇礼村、东党村、坡朱村、格了朱村、孙庄村、岳徐村、枯河村、张庄村、西党村、大付村、大袁村、杨堂村、后店村、东大朱村、任庄村、方堂村。 韩寨乡 代码:411722211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张市店村、康湖村、新石桥村、何庄村、前陈村、耿陈村、郭庄村、义公村、任集村、贾寨村、庄湖村、张集村、大骆村、徐楼村、邱路口村。 东岸乡 代码:411722212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东岸村、孙王村、张尧村、程尧村、关庄村、拐湾村、光武村、王堂村、张茂英村、刘小庄村、路口村、中兴村、陆马白村、张杨郏村、白堂村、大苏村、西袁庄村、胡庄村、牌坊刘村、套楼村。 东洪乡 代码:411722213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河南村、河北村、赵楼村、南徐村、赵庄村、苏桥村、毛庄村、刘寨村、庄头村、孟庄村、蔡尧村、程楼村、桃台村、大路陈村、杨沈庄村、党湖张村、侯庄村、北徐村、陈庄村、张康村、张榆村、堡上村、王庄村、石桥村、穆庄村、别楼村、后楼村、龚庄村、万庄村、白庄村。 小岳寺乡 代码:411722215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小岳寺村、时庄村、郭七村、杨炉村、双河村、边张村、坡吴村、赵集村、陈集村、大岳寺村、望东湖村、朱寨村、大明村、西伍张村、大屯村、业王村。 西洪乡 代码:411722216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西洪村、关帝村、小和村、司马村、关王庄村、曹王村、寇庄村、石堂村、宋庄村、朱赵村、新陈庄村、坡常村、南武庄村、嘴李村、固村、南董村、腰店村、洼王村、刘坡村。 百尺乡 代码:411722217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百尺集村、朱洼村、葛湾村、河涯刘村、百尺寺村、苏口村、纸张村、堤草王村、下地关村、下地韩村、贾湾村、竹园张村、窦庄村、杨阁村、大何庄村、鸳店村、张王楼村、单庄村、前王村。 历史沿革 上蔡,商代即以“蔡”为名。上蔡的“蔡”是从县城东蔡岗上的蓍草得名的。上古时期,盛行占卜,用蓍草占卜叫“筮”,“蔡”字由“草’、“祭”组成,就是用蓍草祭神占卜的意思。《续河南通志·舆地志》说:“宓羲氏因蓍草生蔡地,画卦于此,遂名其地曰蔡。”汉置上蔡县。因蔡平侯徙新蔡,遂称此为上蔡。 ?年,上蔡县辖6个镇、19个乡:蔡都镇、杨集镇、党店镇、黄埠镇、洙湖镇、朱里镇、芦岗乡、和店乡、无量寺乡、蔡沟乡、石桥乡、崇礼乡、东岸乡、五龙乡、杨屯乡、西洪乡、小岳寺乡、大路李乡、东洪乡、齐海乡、韩寨乡、华陂乡、百尺乡、塔桥乡、邵店乡。 2000年,上蔡县辖7个镇、1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98534人,其中:蔡都镇 51294人、黄埠镇 35025人、杨集镇 54513人、洙湖镇 51998人、党店镇 56294人、朱里镇 60457人、华陂镇 51865人、芦岗乡 61823人、大路李乡 40338人、无量寺乡 34804人、邵店乡 60737人、五龙乡 27569人、杨屯乡 25544人、和店乡 67782人、蔡沟乡 56458人、塔桥乡 65940人、齐海乡 43427人、崇礼乡 45091人、韩寨乡 39807人、东岸乡 53583人、东洪乡 52132人、石桥乡 19304人、小岳寺乡 35140人、西洪乡 49063人、百尺乡 58546人。 2005年,上蔡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石桥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东洪乡管辖,东洪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上蔡县辖7个镇、17个乡:蔡都镇、杨集镇、黄埠镇、朱里镇、洙湖镇、党店镇、华陂镇;百尺乡、杨屯乡、小岳寺乡、大路李乡、无量寺乡、塔桥乡、西洪乡、邵店乡、五龙乡、东洪乡、芦岗乡、齐海乡、韩寨乡、崇礼乡、和店乡、蔡沟乡、东岸乡。 |
平舆县 |
邮编:463400 代码:411723 区号:0396 拼音:Pingyu Xian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市东。总面积1285平方千米。总人口94万人(2002年)。 历史沿革 秦置平舆县,为古挚国地,奚仲之后,并有奚仲造车的故事。据《说文解字》:“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所以战国时称“舆”,加之这里地形平坦,以“平”字冠名,称平舆。 ?年,平舆县辖4个镇、14个乡:古槐镇、庙湾镇、东和店镇、杨埠镇、郭楼乡、万冢乡、高杨店乡、射桥乡、后刘乡、十字路乡、万金店乡、东皇庙乡、李屯乡、玉皇庙乡、西洋店乡、双庙乡、老王岗乡、辛店乡。 2000年,平舆县辖6个镇、1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42250人,其中:古槐镇 52160人、杨埠镇 54159人、东和店镇 52492人、庙湾镇 55616人、射桥镇 48231人、西洋店镇 69343人、东皇庙乡 50612人、高杨店乡 54467人、十字路乡 39622人、后刘乡 60031人、万冢乡 45488人、玉皇庙乡 40931人、郭楼乡 42487人、李屯乡 33050人、老王岗乡 36589人、辛店乡 37543人、万金店乡 43293人、双庙乡 26136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平舆县辖6个镇、12个乡:古槐镇、杨埠镇、东和店镇、西洋店镇、庙湾镇、射桥镇;辛店乡、万金店乡、李屯乡、郭楼乡、东皇庙乡、高杨店乡、玉皇庙乡、十字路乡、老王岗乡、万冢乡、后刘乡、双庙乡。 |
正阳县 |
正阳县历史悠久,古为慎国、江国;西汉时期设县,距今2116年。正阳县位于驻马店市东南部,地处淮北平原,南与罗山、信阳隔淮河相望,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东西长64.5公里,南北宽57公里。东距阿深高速、106国道和京九铁路40公里,西距京珠高速25公里、距107国道和京广铁路37公里。省道明临路和开龚路东西交叉贯通全境。全县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全县共辖6个镇、13个乡:真阳镇、寒冻镇、汝南埠镇、铜钟镇、陡沟镇、熊寨镇、慎水乡、傅寨乡、袁寨乡、新阮店乡、油坊店乡、雷寨乡、王勿桥乡、永兴乡、吕河乡、大林乡、皮店乡、彭桥乡、兰青乡;五三农场,281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1421个村民组。总人口75万人,非农业人口7万人,农业人口68万人。 邮编:463600 区号:0396 正阳县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日照水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史称 “膏粱丰腴之地”,是淮河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以来,正阳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城市建设、商贸流通等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正阳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近几年,正阳县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相继成为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全国优良生猪第一大县、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 、河南省首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同时,正阳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突出表现在近年来,正阳通过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用人导向、工作导向,大力培植社会正气,使正阳涌现出大批各级英模人物。其中, 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公安部一级英模、中共十六大代表刘文功同志为杰出代表。 正阳资源丰富,市场繁荣,风气纯正,有经济发展、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诚望八方贤士、四海宾朋前来正阳参观考察、投资开发。热情好客的正阳人民愿为您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美的环境。 行政区划 正阳县辖6个镇、13个乡:真阳镇、寒冻镇、汝南埠镇、铜钟镇、陡沟镇、熊寨镇、慎水乡、傅寨乡、袁寨乡、新阮店乡、油坊店乡、雷寨乡、王勿桥乡、永兴乡、吕河乡、大林乡、皮店乡、彭桥乡、兰青乡;五三农场。县人民政府驻真阳镇。 真阳镇 代码:411724100 2006年,辖1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东花园居委会、张庄居委会、南龙岗居委会、钟鼓楼居委会、南街居委会、甘泉居委会、西菜园居委会、黉学居委会、金龙桥居委会、陈庄居委会、万宝聚居委会、皮庄村、吴湾村、邹楼村、梁庙村、庞桥村、梁楼村、张楼村、诸葛村、乐堂村、叶元村、段庄村、唐段庄村、张庄村、李通村。 寒冻镇 代码:411724101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寒冻村、大王庄村、固城村、罗岗村、乱冢村、秦庄村、从楼村、徐庄村、史庄村、翁岗村、祠堂村、杨庄村、候庄村、台子寺村、袁楼村、李湾村。 汝南埠镇 代码:411724102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汝南埠村、陈门村、岗头村、魏龚村、大温村、谢寨村、小围孜村、滕庄村、孙庄村、洪山村、张夹村、前龚村、杨围孜村、岳城村、梁湖村、于岗村、齐寨村、于寨村、袁庄村、谭围孜村、陈围孜村、阮洼村、余楼村、杨岗村。 铜钟镇 代码:411724103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铜钟村、崔塘村、大李村、建安村、王寨村、北王村、大黄村、土桥村、大盛村、汪庄村、姚寨村、姚前村、小李村、闫庄村、小胡庄村。 陡沟镇 代码:411724104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陡沟村、代湾村、张湾村、隗湾村、祝湾村、孟庄村、常闵村、小魏庄村、西闵村、大鲁村、汪楼村、谢庙村、八里村、孟寨村、尚田村、周湾村。 熊寨镇 代码:411724105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熊寨村、宋店村、崔庄村、农庄村、王楼村、王大塘村、刘大塘村、魏庄村、韩庄村、胡寨村、岳伍村、毛集村、大许村。 慎水乡 代码:411724200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刘冢村、刘桂庄村、王牌寺村、喻廖村、台天村、洪庙村、十二里湾村、大曾庄村、丁庄村、大邹寨村、小邹寨村、贾余村、八里桥村、山头村、化庄村、刘庄村。 傅寨乡 代码:411724201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付寨村、双屯村、章寨村、杨阁村、邱庄村、双台村、尚营村、陶庄村、熊楼村、殷寨村、老付寨村、伍庄村、伍阁村、高阁村。 袁寨乡 代码:411724202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袁寨村、杨寨村、尚庄村、付庄村、闵庄村、汪冢村、单楼村、齐庄村、梨王村、周庄村、大郝村、李庄村、陈庄村、鲁店村、孙楼村。 新阮店乡 代码:411724203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徐围孜村、前王楼村、万马村、孙竹村、胡老村、管寨村、王李村、老王村、罗庄村、中心庙村、老阮店村、县农场。 油坊店乡 代码:411724204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油坊店村、余甲村、后孙庄村、赵店村、雷岗村、陈冲村、周楼村、贺寨村、王岗村、陈寨村、方庄村、吴楼村、贺庄村、阚庄村。 雷寨乡 代码:411724207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雷寨村、王围孜村、后寨村、高胡村、甘楼村、李楼村、关路口村、雷堰村、张伍店村、邹庄村、董庄村、杜楼村、西严店村、何岗村、朱庄村、曹楼村、肖围孜村、施庄村、石刘村、李塘村、塘坡村。 王勿桥乡 代码:411724208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王勿桥村、黄庄村、谢庄村、熊庄村、大陈店村、大翁村、马屯村、赵庄村、便民村、中张村、新丰村、马庄村。 永兴乡 代码:411724209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赵庙村、万安村、余庄村、路口村、高庄村、四楼村、吴相村、屈楼村、盛楼村、永兴村、小陈村、王老村、徐杨村。 吕河乡 代码:411724210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吕河村、河湾村、席庄村、大杨村、商庄村、杨店村、彭围孜村、夏庄村、黄山村、胡庄村、大吴村、新寺村、朱腰村、大高村、邱店村、猪场村。 大林乡 代码:411724211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大林村、沿淮村、十门村、蔡庄村、彭庄村、钱寨村、姚庄村、柏王村、漫塘村、范店村、涂楼村、涂店村、叶庙村、汤庙村、李寨村、冷冢村。 皮店乡 代码:411724212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皮店村、幸寨村、潘店村、朱店村、夏寨村、卢寨村、康店村、王庄村、孙寨村、小集村、罗堂村。 彭桥乡 代码:411724213 2006年,辖9个村委会:彭桥村、大陈村、小赵村、大刘村、王店村、何庄村、板桥村、新店村、老店村。 兰青乡 代码:411724214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兰青村、江店村、郭楼村、刘胡村、大余村、杨楼村、后王庄村、吴庄村、智庄村、胡塘村、前张村、丁毛楼村、胡冲村、李洼村、潘庄村、周孟村。 五三农场 代码:411724500 2006年,管理3个村委会:场部、东片村、西片村。 “正阳”名称由来 正阳在夏朝时为慎国,西周时南部属江国(都城在今大林乡涂店),北部属沈国(都城在今平舆境内),战国时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颍川郡(郡治在禹县),西汉(公元前118年)设慎阳县,为正阳设县之始,距今2116年。南朝时改名真阳县。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为避讳雍正皇帝名胤禛(音印真),因“胤禛”的“祯”与“真阳”的“真”同音,改“真”为“正”,真阳从此改名正阳。 汉代石阙 正阳县汉代石阙位于正阳县城的东关外,公路北侧,当地群众称谓“望像台”。民国二十五年重修正阳县志记载:“望像台在城东关外东岳庙前,有石壁厚二尺,东西长六尺。东首石块八层高七尺许,西首石块十一层高一丈许,顶上有石板雕刻如瓦屋式,檐角四出,两首侧面斩齐,如门户之一边,似是古代石阙之左部…”正阳县文化部门鉴于此“台”建筑形式古老,同时在群众中又有许多古代的传说故事,就把它列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1961年5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全省文物调查登记中,对此“望像台”进行了调查研究。才知道它是一座汉代石阙。 石阙距公路约15米左右,阙之北是东岳庙的废墟。据县志记载元代至元四年,邑人陈福成等人,曾在阙北废墟上修建东岳庙;乾隆三十五年,邑人李成仁等又重修东岳庙。现仅存废墟,其上瓦砾遍地,调查中也发现许多属于汉代的遗物。可证在建东岳庙之前,原即有建筑物。石阙仅存东阙,西阙已经损毁,调查中为寻找西阙的遗迹,曾在附近进行了详细的钻探,钻探结果没有发现什么迹象。不过我们听到群众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望像台裂了大缝,中间可以过人,有一年瘟疫流行,死人很多,有人拿妖捉怪,忽一夜裂缝复合,长到了一块”。很可能西阙是因迷信鬼神,拿妖捉怪的情况下被拆除的。 石阙是用青石条堆筑而成,有子阙,阙身总高4.75米,母阙与子阙通宽2.10米,阙厚0.75米,全身略向北倾斜。阙基三层筑成阶梯形,底长3.7米,宽2.25米,中层长3.25米,宽1.75米。上层长2.6米,宽1.2米;基高0.67米。母阙阙身筑石十一层,身高3.75米,子阙阙身筑石八层,身高2.6米,阙顶单檐四注,母阙檐长2.25米,宽1.75米,高0.37米,子阙檐长1.12米,宽1.75米,高0.37米,其上皆雕瓦陇屋脊。由于石质比较粗劣,加之年久风雨侵蚀,阙身表面风化比较严重,大部分纹饰已模糊不清,只有部分还可以看出一点形迹,如在阙身的南面和东面的人物、牛、龙、铺首、斜线和环形花纹。这些图案花纹和在河南常见的东汉时期小砖侧面的几何图案以及南阳画像石上的图象基本相同,惜未发现铭刻。这处阙的建筑形式、筑法、大小皆与今保存在登封的嵩山三阙极为接近,因此,很可能也是东汉时期所建的。 江国及其都城遗址考略 江,古封国,子爵位,建于西周初,灭于鲁文公四年 (公元前623年),其疆域南滨淮水;北接蔡国,即今上蔡;东与息国毗连,即今息县;西邻道国,即今确山,面积相当于今正阳县南半部,大约有800多平方公里。经考证:江国都城遗址位于正阳县大林乡涂店,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城南一公里,有滔滔淮水;城西南,有新石器时代的“卧牛堆文化遗址”,城东堰水环绕,入淮处,两岸高耸,地势险拨,古称“凤凰台”,百姓呼为“烽火台”。在古城遗址内,曾出土有商、周时代生活用陶器残片。城址西北有一遗址,今称“冢子园”,呈圆堆状土堆,高8米,面积为2000平方米,是为古江亭遗址。江亭在西汉时犹存。江国都城遗址被当地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是江姓的发祥地 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江姓是以国名为姓。古代江国位于正阳境内,故而正阳是江姓的发祥地确凿无疑。 夏朝时期,有位部落首领伯益,传为颛顼玄孙,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不受,避居箕山 (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之北,这位贤人的后裔为嬴姓,在淮河沿岸形成了徐、黄、江等部族,早在商代有的就已成为国。周武王伐纣时,这些部族参加了征讨。商灭,周天子分封黄氏部族为黄国,在今潢川,封江氏部族为江国,国都邑在今正阳县城东南35公里的大林乡涂店。江国弱小,加之淮水侵扰,春秋时介于楚、宋、齐大国势力之间,只得依附大国,受其控制和操纵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江国在春秋中期的35年间,采取或联姻、或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后又与齐、宋伐楚。到鲁文公四年 (公元前623年),楚国一怒之下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氏。 江国子孙有一支逃到齐国,如东汉时以事母至孝而被称为“江巨孝”的江苹即是山东临淄人;但多数仍留居河南,主要分布在济阳 (今兰考县东北)、开封、淮阳等地。所以,南朝时的江姓名人都出自兰考,如梁醴陵侯江淹,以文章见称于世;梁御史中丞江革,敢于弹劾权贵,以廉洁著称;陈尚书令江总,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初,河南江姓军校随陈政人闽,在福建落户。宋代,金兵攻占汴京,江氏有一支自开封迁至浙江杭州,还有一支迁至江西都昌,至宋末又徙居福建宁化石壁村。此后,江氏子孙繁衍发展,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乃至繁衍于海外。江姓名人中还有宋代名画家江参,抗元殉国的宋度宗左丞相江万里,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江有诰,清代经学家江声、江沅、江藩及清末维新派人物江标,清末将领江总源等等。 现居住在古江国都城遗址附近的江氏,是明末清初自湖北麻城返回河南正阳的,一支在罗山县子路乡江老坟山,一支在正阳县兰青乡江店,一支在正阳县大 林乡江湾和大、小江庄。迁居江湾和大、小江庄的江姓最早是江梅、江榜兄弟俩,立有江氏祠堂,但于1978年被毁。江氏族谱一直保存在世代书香门第的江永敬家里,不幸的是被1968年发大水冲走。后续的新家谱是在1989年初整理出来的,辈份排列为:天、开、文、运、正、道、扬、明、金、玉、万、世、恩、德、继、承、心、从、良、善、耀、华、传、宗、仁、和、治、家、礼、义、廉、宏。 在最近几年的寻根热中,先后有麻城、红安、广水、信阳、罗山及河北等江姓后人前来寻根认祖。 历史名人 在历史上,江姓不乏名人,如南朝梁济阳考城(今兰考西南陈留)人江淹,出身孤寒,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封醴陵侯,以文章著于世;南朝梁考城人江革,任御史中丞,敢于弹劾权贵;南朝陈济阳考城人江总,历仕南朝梁、陈及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南朝济阳考城人江学文(音xiao),好文辞,少有美誉,南齐时官至侍中;宋衢人江参,擅长山水画,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清江苏元和人江声,著有《尚书集注音疏》;江声之孙江沅,著有《说文释例》、《说文解字音韵表》;清江苏甘泉人江藩,博综群经,精于训诂,著有《周易述补》、《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尔雅小笺》、《隶-》、《炳烛室杂文》等;宋朝江西都昌人江万里,官至同知枢密院兼权参知政事,议论朝政敢于直言不讳,后元兵南下,破饶州,他含恨自溺,等等。 江姓探源访正阳 江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玄孙伯益之后。上古时代,颛顼帝有孙女名女修,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并产下一子名大业,大业子名伯益,因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下传几十代,经夏、商,到西周时有裔孙名元仲。元仲受封于江,并建立了江国(今河南正阳县涂店附近)。江国后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江姓,尊江元仲为江姓的得姓始祖,正阳为江姓的发源地。 去安徽古村旅游,宣城市江氏的聚居地江村勾起我无限怀旧,牵出了我对江姓深厚的兴趣。查阅了大量史书、辞书,江姓最初的发源地终于向我浮出了历史的容颜:江姓出自古老的嬴姓,伯益为舜虞的大臣,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为嬴,其部族在商周时期被分封为侯国,封地在江,后被楚灭,其国人子孙遂以江为姓,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其时的江国故地,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城东南45公里的大林乡涂店附近,其都城就位于涂店东北角。 自1995年新加坡六桂堂组织江氏宗亲回正阳县寻根祭祖后,双方结下了浓厚的友谊,正阳先后组团前往新加坡进行经贸文化交流。一直与南洋江氏宗亲会保持联系,并邀请江启逢会长回国观光考察。1999年,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播放了《江姓》专题片,使海内外江氏人知道了根的脉络,感到了根的温暖。2000年组织撰写了《江姓起源于正阳》一书,较详细地介绍了江姓的起源及今日正阳的崭新风貌。 正阳县位于河南驻马店市,历史悠久,自西汉设县,距今2100多年,处于秦岭、淮河这个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史称“膏粱丰腴之地”,是淮河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淮河在正阳县流经3个乡镇,蜿蜒40多公里,正阳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以江国故里而成为华夏江氏寻根祭祖之地。出于对江姓探源的热情,我终于踏上了寻根的旅途,去追寻祖先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去揭开被岁月遮蔽了存在。 我们到正阳时正值深秋,天高地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美丽的田园以绚丽的风光迎进了远方的游子。公交车行在通往江国故地的路上,故国家园已远远在望,我怎么能不激动? 江国建国初期,曾一度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人民渔、猎、耕、织,安居乐业。后期东周式微,大国崛起,战事频仍,江国深受其害,加之淮水侵扰,春秋时介于楚、宋、齐大国势力之间,江国成为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只得依附大国,受其控制和操纵,一直再没能强盛起来。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到鲁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楚国一怒之下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氏。江国所属人口,史书中未见记载,根据其时代人口密度推断,其人口当在一万人左右。 当年的江国故城约有900平方公里,距淮河1公里,城池约有2.4平方公里,是一片地势险拔的高地,古称“凤凰台”,当地人叫它“烽火台”。西北角有座2000平方米的圆椎形土堆,曾是江国国君游乐、纳凉的地方,古称“江亭”。 沿着乡间小路,我们拜访了都城遗址,望着四周绚烂清香的田野,思古幽情骤然而生,历史和现实画面在心中激荡。遗址内西北有一高台,高8米,面积为2000平方米,为古江亭遗址。江亭在西汉时犹存。《后汉书·刘表、袁术、吕布列传第十五》载:术,不得过,复走还,六月,至江亭。《后汉书·郡国二》载:汝南郡,高帝置;安阳、候国,有江亭,故国,蠃。《水经注》:淮水又东经安阳县故城南,江国也,今其地有江亭,春秋文公四年,楚灭江。 悠悠的淮河水曾见证了古江国的荣辱兴衰,如今的江国故城早已没有当年的繁华,岁月在这里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可供我们凭吊遗迹,我们处心许久,才觅着先祖的来龙去脉,试图在此找到先祖的踪迹,以昭列祖浩荡之德业,述先泽传世之源远,然而这一刻,迎着千百年来凉凉的秋风,面对千百年来忠实的土地,我们遗憾化成了内心的叹息。江国故城曾经有口皆碑的二柏土地遍、三步两架桥、七步两座山、十二莲塘月儿弯、凤凰台、江祠、江亭、卧牛堆、观音寺等遗迹,如今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为当年的古江国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其实,我们也是幸运的,我们来过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了,我们知道自己的根就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最初的血缘就是从这里源远流长。那么,让我们面对这片青天,这块土地,深深一拜――!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伏羲氏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姓氏产生最为频繁的时代,当推周朝春秋时期。姓氏多以国名、封邑、谥号、官职、居住地或皇帝赐姓产生。江姓是以国名为姓氏。明末,由于自然灾害、战乱频繁,江国故地少有江氏后裔。清初,江梅、江榜二兄弟由湖北麻城返回,居住在江国都城遗址附近,今涂店以西3公里淮河湾岸边,后称其居地为江家埠(现名江湾),江氏兄弟以淮河摆渡,捕鱼为生,勤奋劳作,繁衍生息,不久-人丁兴旺,繁荣昌盛,成为当地望族,之后有三个支系迁往他乡。一支定居在今罗山县子路乡江老坟山;一支定居在正阳县兰青乡江店;一支定居江湾西北3.5公里远的大、小江庄。现今,居住在江湾的江氏有100余人,江店有700余人,大、小江庄有200余人,加之散住县境各地者,总计正阳县江姓人共近3000人。 我们跟随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去了一趟江湾,江湾是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以江姓人家为主,民风非常淳朴,没有都市人的精明和浮躁。在江湾,我们拜访了江氏后裔江正奇老人一家,与江氏后裔亲切交谈,传递着彼此的真诚和浓浓的亲情。 江正奇老人现为正阳县江氏研究会会长,听说我们是来探访江氏源流的,老人非常高兴地与我们谈起了江国的由来及传说:古时候,气候变化异常,经常是大雨滂沱,洪水遍地,人们对洪水泛滥毫无办法。这时,有一个叫江的部落首领告诉大家,我们整天这样究慌,饿不死也得淹死,我看不如把洪水引走。于是,江便带人挖出了一条长三千里,宽十里的大沟,洪水很快退下去了,人们就在大片沃土上定居下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们为了纪念江的功劳,就给这条排水沟起名叫古江。传说中的古江就是淮河。后来,周武王率兵攻入朝歌(安阳),建立了周朝,因济天殷有功,武王封他到河南正阳县当诸侯国王,他带领大臣来此上任,一看到处波浪滔天,赶快向武王回禀灾情。武王听后说道,既是一片汪洋,就叫做江国吧。江国从此而得名。 江正奇老人讲的虽然只是传说,但代代相传的传说与历史总是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在江正奇老人的指引下,我们再次游览了古江国遗迹,每处古迹,在江正奇老人的指点下,我们虽然只能想像,但也充满了缅怀先祖的虔诚。 除了江国故城遗迹,正阳县境内还有著名的东汉石阙,黄叔度墓、颜真卿书法碑刻等遗迹,都是正阳历史留下的精华,在这块对我们来说既是故乡又是异乡的地方,寻根的旅程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我们内心的寻找却永远不会停息。 相关资讯 交通:正阳县西临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东靠京九铁路、106国道和阿深高速公路,南接312国道和宁西铁路,距郑州和武汉机场各2个小时车程。正阳县到大林乡涂店江国旧址40公里,交通便利。 驻马店汽车东站(老站),这里都是依维柯,票价20元,5分钟一发,大约1个半小时到达正阳;在正阳县汽车南站转乘开往大林乡的公交车,告诉售票员要去江国遗迹,车程约1个多小时,车票5元。 住宿:县委宾馆最好的房间需100元左右,普通招待所条件也不错,有电视,房价30元左右。 江氏起源有三:一是源自嬴姓。西周时,颛顼[音同“专需”]裔孙伯益的儿子玄仲,被大禹的儿子启封在江国(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春秋时江国被楚国攻占,江国子民流落异乡,为纪念故国,很多人都以江为氏。另据沿海江氏族谱记载,宋初,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六个儿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次子处恭,姓江,其子孙也姓江。兄弟六人同中进士,被誉为“六桂联芳”。现在的“六桂宗亲”就是从此而来。江姓还有一支是姓萧的改姓的。唐代萧氏因败于黄巢,怒而指江为姓,后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村。嬴姓江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沿海江氏的发源地在今福建省泉州市。 发展中的正阳 正阳工业发展较快,在巩固农副产品加工、化工、轻纺、皮件、建筑、机械等原有工业体系的基础上,近年又培育出了以精细化工、木业加工、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建筑建材等为主的新的支柱产业,拥有四大工业品牌。一是球墨铸铁。球铁铸件工艺精良,成为出口创汇免检产品,远销欧、美等8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出口自营权,目前全县有规模以上球墨铸铁生产企业4家,年出口球墨铸件1万多吨。二是“驼峰”牌真皮箱包。产品款式新颖,做工精良,年产各种箱包25万只,有自营出口权。三是“王勿桥”牌伏陈醋。色正味美,醋香醇厚,具有500多年的酿造历史,是中国三大名醋之一,并荣获了“2004年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又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四是“金土地”农机具。正阳车辆厂是豫南生产农机具的重点厂家,其“金土地”系列农机具有“河南犁子王”之称,畅销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市。特别是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又拉动了正阳工业的快速发展。 正阳县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观。交通上,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74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39.6公里。阿深高速公路和明临、确平、永定、吴黄四省道纵横交叉穿过县境,全县已形成了以省道为主构架的“三纵三横”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县城西距京广铁路、107国道37公里,距京珠高速明临路正阳入口处不到30公里、确平路入口处不到40公里;东距京九铁路、106国道45公里,阿深高速南北穿过正阳县境东部,入口处距县城不到40公里。加上北面的新阳高速、南面的叶信高速,形成了高速公路环绕四周的格局。正阳还位居武汉天河、郑州新郑两个国际机场的中间点,均为两个半小时的行程。农业上,自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累计投入1亿多元,改造中低产田49万亩,造林21万亩,打配机电井1580眼,硬化渠道50多公里,建桥涵闸坝等5200座,整修道路2400公里,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治理除涝面积46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被确定为全省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城镇建设上,编制实施了县城西区规划,规划 |
确山县 |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位于郑州与武汉之间,历史上被誉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确山县属驻马店市,以县城东南六里的确山为名。全县总面积1783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人(2002年),邮编:463200 代码:411725 区号:0396 拼音:Queshan Xian,县政府设在盘龙镇。 确山县交通运输发达,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 自然地理 确山县系浅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区重峦叠嶂,东部平原一望无际,山间盆地及山区平原过渡地带广布丘陵,山地面积548平方公里,丘陵面积707平方公里,平原面积768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104万亩,人均耕地1.97亩。境内有淮河、臻头河等大小河流14条,大中小型水库52座,坑塘堰坝星罗棋布,全县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8.987亿立方米。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已探明的有40多种,其中花岗岩(4.62亿立方米)、大理石(52万立方米)、石灰岩、萤石的储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矿藏储量达109亿吨,是豫南最大的建材生产基地。 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1°C,年降水量971毫米,无霜期248天。本区农林牧业兴旺发达,是河南省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享有“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烟叶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等名号。全县林业用地96万亩,林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现有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近30万亩,其中板栗面积17.5万亩,1993年被林业部定为优质板栗示范县;肉类总产量6万吨,禽蛋产量13万吨,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确山板栗、确山瘦肉型猪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行政区划 确山县辖7个镇、6个乡:盘龙镇、竹沟镇、任店镇、新安店镇、留庄镇、刘店镇、蚁蜂镇、三里河乡、石滚河乡、瓦岗乡、李新店乡、双河乡、普会寺乡。县人民政府驻盘龙镇。 盘龙镇 代码:411725100 2006年,辖7个居委会:新生街居委会、西郊居委会、北关居委会、生产街居委会、官庄居委会、东郊居委会、和平街居委会。 竹沟镇 代码:411725101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竹沟村、西李楼村、杨庄村、陈楼村、后李河村、匡庄村、堰塘村、河东村、关沟村、徐庄村、肖庄村、四棵树村、西王楼村、鲍棚村、王岗村。 任店镇 代码:411725102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任店村、巩庄村、蒋庄村、胡寨村、曹庄村、下岗村、王班庄村、吴湾村、黄山坡村、黄店村、吕庄村、小王庄村、前巩庄村、张冲村、赵湾村、大王楼村、木寨村、陈门店村、陈庄村、猴庙村、和尚庄村、薄庄村、杨集村、倪庄村。 新安店镇 代码:411725103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新安店村、槐树庙村、段庄村、三山村、郭庄村、周庄村、余冲村、后堡村、郝岗村、熊庄村、朱庄村、戴楼村、顺山店村、阚庄村、申河村、李塔村、崔岗村、古庄村、阎庄村、丁楼村、陈桥村、卞楼村。 留庄镇 代码:411725104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留庄村、张里山村、石庄村、后营村、毛绳村、谭楼村、汪庄村、大赵楼村、邢河村、梅庄村、潘古洞村、刘大桥村、崔楼村、三宗寺村、李庄村、梁庄村、黑刘庄村、戴庄村、柴庄村、刘寨村。 刘店镇 代码:411725105 2006年,辖18个村委会:刘店村、侯楼村、大孙庄村、赵洼村、前曹村、双楼村、黄楼村、姚楼村、鲍庄村、李楼村、路庄村、伍桥村、独山村、后山村、大刘庄村、董埠口村、四座楼村、彭庄村。 蚁蜂镇 代码:411725106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蚁蜂村、老庄村、大子房村、宋冲村、赵台村、聂湾村、橡林村、小邓庄村、南老庄村、庞阁村、鲁湾村、彭楼村、胡楼村。 三里河乡 代码:411725200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马庄村、莲花村、宋庄村、赵庄村、八里岔村、尚庄村、秀山村、中店村、刘庄村、南泉村、后楼村、董庄村、盘龙村、周湾村、罗岗村、贯山村。 石滚河乡 代码:411725203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石滚河村、赵楼村、聂庄村、何大庙村、袁棚村、陈冲村、刘楼村、斩龙庙村、毛家棚村、小谢庄村、南王楼村、辛庄村。 瓦岗乡 代码:411725204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瓦岗村、刘老庄村、孙岗村、叶老庄村、田畈村、泽沟村、常庄村、芦庄村、冲口村、贯台村、黑风寺村、邢店村、林庄村、下沟村、邓庄村。 李新店乡 代码:411725205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李新店村、杨湾村、夏湾村、大杨庄村、谢庄村、邵楼村、二道河村、胡岗村、潘集村、洛庙村、吴庄村、王楼村、武棚村。 双河乡 代码:411725206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双河村、邢庄村、夏庙村、凌楼村、陈上庄村、王老庄村、大徐庄村、金沟村、陈店村、张店村、马坡村、余庄村、王堂村、杨店村、施庄村、蔡庄村、韩楼村、蔡楼村、张楼村、刘龙集村、唐庄村、大邓庄村、大戴庄村。 普会寺乡 代码:411725209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普会寺村、白山村、张营村、钱沟村、姚庄村、樊店村、宋楼村、马沟村、袁庄村、台子坡村。 历史沿革 确山,很早就有远古先民在浅山和平原地带生息繁衍。乐山东打石山,有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曹庄、朱庄、橡林等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迨至西周,县境北部为道国,东南一隅属江国。春秋属楚,秦属颍川郡。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置朗陵县,治所在今溱头河北岸的任店,属汝南郡。公元前 25 年,县西北境建安昌侯国;公元前 7 年,东北境又建阳安侯国。东汉省安昌入朗陵。西晋时,复于西南置安昌县。南北朝时,随形势消长时南时北,县名、疆域与归属变更频繁。公元 421 年,南朝刘宋于县境建初安郡。 528 年、 547 年,南梁两次进据淮北,废初安郡,侨治陈州。北魏复占后,废州仍置郡县,改称安昌县。 556 年,北齐废郡县,侨治荆州。北周时,改为威州。隋初,废州复置安昌县,于 583 年迁县治于横列如屏、林壑清幽的盘龙山下,改名为朗山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因避讳改朗山县为确山县,因史载城南有泉入窦、声若搉米的确山而名县。元相沿未变。明初一度省入汝阳,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后送不变。元明清三朝均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汝阳道,后撤道,直属省辖。建国后,属信阳专区,1965年改属驻马店专区,至今不变。 2000年,确山县辖7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53157人,其中:盘龙镇 39945人、竹沟镇 24542人、任店镇 43886人、新安店镇 23161人、留庄镇 47529人、刘店镇 47776人、蚁蜂镇 19190人、三里河乡 50337人、朱古洞乡 25633人、胡庙乡 36839人、石滚河乡 18661人、瓦岗乡 23254人、李新店乡 22304人、双河乡 27248人、杨店乡 19078人、顺山店乡 23486人、普会寺乡 23893人、古城乡 36395人。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72号)将确山县的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 2005年,确山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杨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双河乡管辖,双河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顺山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新安店镇管辖,新安店镇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确山县辖7个镇、6个乡:盘龙镇、任店镇、留庄镇、刘店镇、竹沟镇、蚁蜂镇、新安店镇;三里河乡、普会寺乡、石滚河乡、瓦岗乡、李新店乡、双河乡。 确山名人 三国时期 姓名 古代籍贯 现今地名 荀彧 朗陵 河南确山 荀攸 朗陵 河南确山 明清进士 姓 名 年 代 名 次 备 注 李 鸾 明成化五年(1469) 第3甲 126 名 程 文 明成化十七年(1481) 第3甲 38 名 刘大实 明嘉靖十七年(1538) 第3甲 118 名 刘浑成 嘉靖四明十四年(1565) 第3甲 247 名 王存敬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第3甲 165 名 陈 琚 明成化十一年(1475) 第3甲 78 名 张守约 明嘉靖五年(1526) 第3甲 199 名 陈耀文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 第3甲 159 名 刘竟成 明隆庆二年(1568) 第3甲 117 名 曹 坦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第3甲 145 名 近代留学生 姓 名 别 名 留学国家院校及学习专业 出国年代 归国年代 备注 张化宇 日本明治大学 政经科毕业 1934年 1937年 邹鲁德 美国 学习眼科专业 1948年 段重希 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 1934年 1937年 陈世禄 美国 1946年 张人监 照宇 美国科罗拉度矿物大学采矿工程师 1918年 1923年 刘文彬 雅均 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林科毕业 1924年 现代 探索"黑洞"奥秘的人 ----著名华裔天文学家张双南 张双南1962年12月出生于确山县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9年,张双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老区确山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1984年大学毕业后,张双南又考入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物理系开展一项技术合作项目,我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派张双南和一位副研究员一同赴英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项目完成后,张双南被留在英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英国皇家奖学金。同时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SOUTH HAMPTOA UNI-VERSITY)获得天文博士学位。1989年年底,张双南从英国应聘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年底到美国航天局太空总署马歇尔飞行中心进行天体物理研究。1994年他发现的两个天体(黑洞)分别被命名为崐GRO1655-40和GRO--1915+105。1997年华裔天文学家张双南、崔伟和陈莞的研究成果:率先观察黑洞的自转现象 在美国《天体物理学》发表,引起世界天体物理学界的轰动,该研究成果被认为是现代天体物理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抗日英雄 杨靖宇 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号骥生。1905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他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1926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四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即“确山暴-动”,组织了五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6月1日在确山县城关镇老虎笼(地名)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7月15日国民党武汉政府叛变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顽固势力的反对,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部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斗争,开辟新的根据地。9月30日他和李鸣岐、张家铎、张耀昶等领导了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织中国共产党确山县委员会,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豫南游击队,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曾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顽固势力的骚扰。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马乡、南至明港、西至县城、北至水屯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把胜利引向全国,后来部队离开平原,奔赴山区,开辟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秋末冬初杨靖宇调往河南省委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均被党营救获释,随转上海。不久由上海调往东北。他在东北期间先后曾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职。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日伪军激战中阵亡,年仅三十五岁。杨靖宇的头颅与躯体合葬于通化烈士陵园。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南5公里,京广铁路东侧的驿城区古城乡的李湾村,始建于1966年秋,后在-中停工,1981年扩建后开放,建筑面积为4466平方米。馆门朝北,砖石结构,建筑宏伟壮观,双檐斗拱,琉璃绿瓦面顶。门楣上 书:“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背面有朱德委员长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十三个遒劲的大字。馆内陈设杨靖宇将军照片、图表、文献、书籍等101件,着重介绍了杨靖宇青少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尤其是他领导豫南农民革命时期的革命文物保存较为完整,其中有豫南农民暴-动时所用的旗帜、步枪、手枪、大刀、长矛等。还有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时用过的搪瓷碗、军用锅、切菜板、皮袄、皮褥等军用物品以及将军幼年学习用具30余件。这些珍贵文物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和将军光辉的一生。 革命志士 李鸣岐(1905年—1931年):1905年6月生。河南确山县城关人。出生于贫民家庭。原名李瑞凤,曾用名李鸣。年幼丧父。16岁在确山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因家贫失学。1923 年夏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由党组织推荐,考人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1926年6月从广州返回确山,不久去江西、武汉等地做兵运工作。1927年4月担任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治安总队长。确山暴-动后担任国民党确山县党部宣传部部长。1927年7月至8月任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总队长。1927年8月至9月任中共河南省驻马店市委员会书记。9月中旬任中共豫南特委委员兼驻马店办事处主任。11 月和张家铎、马尚德率领农民武装举行了豫南确山刘店起义,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兼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和党代表,豫南工农革命军党代表,豫南革命委员会宣传、财政部部长。1928 年2 月至4 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兼中共驻马店市委书记。1928年5月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7月中旬大会闭幕后,留苏联学习。1928年10月从苏联回国后,1928年10月至1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部长。1929年1月至4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员会秘书。1930年10月至1931年4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宣传部宣传委员。1931年2月至4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31年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31 年5 月9 日被枪杀于河南开封市北门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周骏鸣(1902-2003): 河南确山人。早年加入冯玉祥部西北军。后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任营长。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在红五军团任团长。1932年经朱德总司令谈话同意回原籍开展工作。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斗争。1934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兼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同年夏到鄂豫边界游击根据地,任中共鄂豫边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军事工作。1935年秋任中共鄂豫边省委军事部部长。1936年1月参与领导成立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任政治指导员,3月后改任队长。率领游击队建立发展鄂豫边游击根据地,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1937年7月游击队扩编为鄂豫边红军游击大队,任大队长。同年冬游击大队迅速扩大,改称为豫南抗日独立团,任团长。抗日战争初期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任团长,率部东进抗日。1939年7月以八团为基础扩编成立新四军第五支队,任副支队长兼第八团团长。1941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师参谋长。1942年2月任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参谋长。率部参加开辟巩固发展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和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春起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初期任淮南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华中军区参谋长。1947年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1948年秋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等职。率部参加华东解放战争的作战和负责淮海、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国务院水利部副部长、林业部副部长,黑龙江省农牧厅副厅长,河南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等职。曾被选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2003年11月9日在郑州逝世。 徐子荣(1907~1969.6.20 ):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确山县区委书记、县委书记。1927年10月参加确山农民起义。1928年考入北平(今北京)民国大学并从事中共秘密工作。1932年8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坚持斗争。1936年出狱后被中共组织派赴山西,任中共太原市委委员、山西工委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太行区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1943年起任中共太行区第5地委书记兼太行军区第5分区政治委员。1944年8月任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政治委员,与司令员皮定均率部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以嵩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政治委员。1946年6月中原突围时,为掩护主力转移,和旅长皮定均率部向-围,经20余天孤军奋战,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后任华中野战军独立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3纵队政治委员,第18兵团61军政治委员。参加了涟水、莱芜、孟良崮、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办公厅主任兼人事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国务院内务办公室副主任。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文革”中受到林彪、--集团严重破孩,于1969年6月20日逝世。 张孔修:河南确山人。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五师连指导员、营教导员,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保卫科科长,中南军区航空办事处主任。建国后,任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航空处处长,空军团长、副师长,空军航空学校校长。1958 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空军系。后历任空军军校部副部长、基建工程兵副主任兼参谋长。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王国华,1890年12月7日生,河南省确山县韩庄乡大王庄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雇农出身。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春组织农民协会和红枪会会员参加确山农民暴-动,攻占县城,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农工政权。1931年组织农民开展声势浩大的抢粮分粮斗争。同年任确山县中区苏维埃主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确山县大王庄党支部书记、中区区委书记。1933年6月任中共河南省工委巡视员。参加指导各游击队由抢粮斗争迅速转向武装斗争。9月至11月任中共河南省确山县委书记。10月作为河南省农民代表前往中央苏区参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34年1月被选为全苏大会主席团成员。7月至1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在中央苏区期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接见,毛泽东亲笔为其题写“党不离枪”。在中央党校和红军大学各学习3个月。后派到长胜县任县委副书记。1935年春从中央苏区回到豫南,迅速恢复党组织。同年8月至1937年12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至1936年4月)。1936年4月至12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12月至1937年7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书记。1937年7月至9月任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指导员。同年10月至1938年1月任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政治委员。1937年12月任中共鄂豫边特委副书记。1938年1月至4月、同年6月至1939年1月任中共鄂豫边特委书记。1938年3月至1939年1月任中共河南(豫皖苏)省委委员。1938年3 月至9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竹沟留守处主任,3月至6月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至1939年11月任新四军驻河南竹沟留守处主任兼司令部司令员。 1939年1月至10月任中共豫南省委(亦称豫鄂边省委、区委)委员、民运部部长(至同年5月)。5月至10月任中共豫南省委军事部部长。10月任中共豫南省委委员、民运部部长。大量发展抗日武装,为中原敌后培养大批党政军干部和技术人员。11月竹沟惨案发生后,率部突围到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继续领导边区的民运工作。1940年2月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农民领袖”,“我们的王老汉”。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秋后任晋冀鲁豫中央局民运部副部长。1947年12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桐柏区委委员、农民协会主席兼第二专署专员。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桐柏区委第二地委书记、桐柏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一政治委员(至1949年3月)。1949年3月至6月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3月至8月任河南军区确山军分区司令员。8月任信阳军分区司令员兼信阳市军管会主任。1950年1月任河南农协筹备委员会主任,后当选河南省农协副主席兼河南省土改委主任。1955年2月至1959年2月任河南省第一届政协副主席。1956年11月至1958年12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59年2月至1964年9月任河南省第二届政协副主席。1964年9月至“文革”初期任河南省第三届政协副主席。“文革”中受破孩, 1970年2月8日在郑州含冤逝世。1980年中共中央为其彻底平反,在河南召开了追悼大会 |
泌阳县 |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南部,东西距驻马店、南阳两市均为97公里。属浅山丘陵区,境内伏牛山与大别山交汇,长江与淮河分流,总体格局呈“五山一水四分田”。全县辖6镇13乡3个街道办事处,352个行政村,90万人,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 泌阳县历史悠久,古称比阳,春秋属楚,战国归韩。经西汉,历南北朝,止唐代,先后7次置州,8次设郡,15次立县。明洪武十三年定名泌阳至今。原隶属南阳专区,1965年划归驻马店地区。泌阳人杰地灵,是中国无神论的先驱、南北朝时的范缜和现代国画大师吕佛庭的家乡。山青水秀,林业用地面积172万亩,森林覆盖率43.3%,有大中小型水库66座,蓄水量7.4亿立方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资源富饶,全县有耕地154万亩,有农作物365类473个品种。是豫南地区重要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基地,现已探明的矿藏31种,其中含钾岩储量及品位均居全国第二位;金红石储量和品位位居亚洲前列。特产丰富,泌阳驴、马谷田瓢梨属历史名产,泌阳花菇、白云仙桃、铜山湖花白鲢、羊册菊花心白菜闻名遐迩,我县自主培育的“夏南牛”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肉牛品种。人文及自然景观众多,境内有铜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全省三A级铜山风景区、被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的盘古山和鄂豫边省委旧址焦竹园。“中原北戴河、天中大森林”、“生态明珠、盘古圣地”的旅游品牌正在全省、全国叫响。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泌阳县位于驻马店市西南部,南接桐柏,北连方城、舞阳,西临唐河、社旗,东交遂平、确山、驿城区。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4374公顷。全县辖羊册、马谷田、春水、赊湾、官庄、郭集、泰山庙、王店8个镇和象河、黄山口、双庙街、高店、盘古、高邑、下碑寺、贾楼、杨家集、付庄、铜山11个乡及古城、花园、泌水3个街道办事处,共319个村委会和34个居委会。 地形地貌 泌阳县地处浅山丘陵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3%,丘陵区占41%,平原区占16%。海拔在83—983米之间,平均海拔142.1米。主要山峰168座,白云山主峰白茅堵海拔983米,为驻马店市最高峰,横亘县境中东部,北有罗汉山、五峰山,中部有双山、三山,南部有铜山、盘古山等。 自然资源 泌阳县属浅山丘陵区,境内山峦起伏,河流、湖泊错落其间,地势中高,东北、西南两隅低平,桐柏山余脉在县境内呈“S”形走向,形成南阳盆地东缘的脊背地带和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自然条件优劣共存。位于县境中东部的白云山,海拔983米,为全县诸山之冠,亦为驻马店市最高峰。县境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温暖季短,夏炎热多雨,秋短夜凉昼热,冬长寒冷少雪。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境内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土壤有黄棕壤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4类,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农作物有100多种,生产小麦、大豆、芝麻、花生、棉花等。林木有300多种,优势树种有马尾松、栎、刺槐、湿地松、火炬松、杉、枫、杨、旱柳等。水草丰盛,宜放牧,利养殖。产有中药材300多种,地道药材为射干、桔梗、柴胡、丹参、苍术等,量大质优。已查明矿物10余种,铁、萤石、大理石等开采价值较大。众多物产中,以马谷田飘梨、贾楼白云仙桃、羊册白菜、泌阳香菇、泌阳板栗、泌阳驴、夏南牛、柞蚕、射干最为名贵。 气候 泌阳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温季短,夏炎热多雨,秋短夜凉昼热,冬长寒冷少雪。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夏多西南风,秋至春多偏北风。据1957年置1958年水文、气象资料统计,境内常年日照时数1758~2361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2066.3小时,年总辐射11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4.6。1月最冷,均温0.9℃,低端最低气温-17.6℃(1969年1月31日);7月最热,均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0.4℃(1959年8月23日)。年平均地面温度17.0℃。无霜期219天,最长243天(1959年),最短195天(1972年)。年平均降水量为96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4天,最多年份140天(1964年),最少为75天(1978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850.3毫米(197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06.4毫米(1966年)。降水时间分布不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主要灾害性气候为旱、涝。 水文 泌阳为江、淮两大水系支流上游发源地之一。县境内河流众多,库塘密布,降水充沛,水资源比较丰富。大小河流共153条,多为上游河。其中一级河二条,即泌阳河和汝河(沙河)。泌阳河西流,属长江流域,常年河。长74.3千米,流域面积1338平方公里。汝河东流,属淮河流域。长68千米,流域面积1110平方公里。二级河有柳河、马谷田河、甜水河、梁河等19条,总长度463千米。泌阳河为境内最大河流,源于白云山东麓,曲折南下,至铜山乡邓庄铺折向西,与铜山南北之水同注于宋家场水库。出水库流向西南,经高邑又折向西,环县城南侧向西,至赊湾镇多庄出县境,至唐河县源潭镇汇入唐河。 |
汝南县 |
汝南,主要是指豫州汝南,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称。 自春秋战国时代有建制,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为八方辐辏之地。现辖7镇、13乡,28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8万,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有时也指晋378年把江夏县改为的汝南县(今武汉市江夏区),后来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 汝南历史 历史沿革 汝南地处淮北平原,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她的称谓随着朝代的更迭屡有变化。汉高祖置汝南郡,当时已是贯通中原地区南北的水陆码头。公元317年,上蔡县治所迁于此,称“悬瓠城”。《水经注》有云:河自东西下,屈曲而流,抱城三面。形若垂瓠,故称悬瓠城。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汝南郡治迁至于此。南北朝时,刘宋侨立司州,后周置总管府,隋仍为汝南郡治,另置汝阳县于郡城,改悬瓠城为溱州。唐,“初置予州,宝应初以避讳改为蔡州”。宋置“淮康军”,金设“镇南军”,曾建行宫。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改蔡州为汝宁府,是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英宗朱棣分封四子于汝宁府,称崇庄王,传十一世。清沿明制,民国三年废府,改汝阳县为汝南县,是河南省第八行政区专员公署所在,解放初也曾设专署。近两千年,她一直是豫南一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果说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汝南就是这个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风光,众多的古迹,为中州大地增添了绚丽夺目的光芒! 千年沧桑 自古汝南有“负山面淮,控扼颍蔡”之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450年,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刘宋、北魏悬瓠之战。公元317年,李溯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结束唐末潘镇叛乱;公元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之战和1601年,闯王李自成威震中原的汝宁府之战都发生在这里。 灿烂文化 名城多杰,汝南自古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这一方灵土早就了众多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名人贤士。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说文解字》作者许慎,东汉名扬天下的“鸡黍之会”的张邵,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斩杀关羽的吕蒙,中唐著名才女,毒死叛臣李希烈的巾帼英雄窦桂娘都是汝南人士。明代更是人才辈出,仅万历年间汝南就出了五十一名进士,时有“汝半朝”之称。汝南还是英杰荟萃之地。蜀主刘备奔汝南领豫州牧,北魏孝文帝率军南征,在汝南会宴群臣。唐朝重臣、大政治家、书法家、爱国老人颜真卿为招降李希烈,被扣于城北龙兴寺,最后壮烈殉国,建国时汝南尚存鲁公庙。宋代欧阳修在蔡州任知州,度过了他最后一个任期,秦观来此写下了《汝水漫记》。苏轼下黄州途经汝南,留下了“淮西功绩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的诗篇。 名胜璀璨 汝南文物丰富,名胜古迹遍及城乡。据旧志记载,名人墓冢五十八处,寺庙楼阁八十八处,亭0堂九十一处,远近坊表一百一十五座。虽历经沧桑,许多名胜多已不存,但存至今者,依旧见证着历史的荣辱辉煌。耸立在南关的悟颖塔,造型优美,巍峨挺拔;城北三里,有古时“测日影,考分数,标为天下之中”的天中山。山之阴,有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石碑。山之阳,有李溯“竹击鹅鸭,以乱军声”的鹅鸭池。城东区,有唐朝修建的开元寺,城北区有明朝修建的雄伟壮观的大成殿。城近郊,汝水旁,上有相传为西汉名士费长房遇仙处——壶仙观,下有牛皋大战金兵,打金朝名将兀术于马下的遗址——兀术落。城之南隅,有经明,清营建数百年的寺庙群,亚洲最大的寺院——南海禅寺。真是不胜枚举。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以下是指河南的汝南: 汝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区位优越。西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驻新(驻马店—新蔡)、开龚(开封—龚家棚)公路两条省道交汇县城,形成大“十”字架的交通框架,构成独特的承南贯北,连东接西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铁路横穿全境,县乡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全县20个乡镇全部通国内、国际直拨电话,移动通讯与全国联网。全县电力总容量10470万千瓦,能源充足。 汝南素有豫南“粮油鱼米之乡”的美誉,被国家确定为粮食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基地县、生猪外贸出口基地县、优质小麦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县,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温室技术推广协作县”等称号,瘦肉型猪肉质量和出口量居全国县市前列,全县宜渔面积18.3万亩,被评为“河南省渔业生产十强县”。汝南蔬菜面积超过30万亩,日光温室25000多座。汝南蔬菜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市场,年交易额超8亿元,辐射半径超过500公里。汝南工业起步较早,拥有各类企业近200家,乡镇企业14735家,主要产品达2000多种,其中20多种产品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奖,3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个项目获国家专利。汝南商贸活跃发达,全县对外贸易供货额达4亿元人民币以上,出口产品主要有粮食、食品、轻工、工艺、纺织、机械、土产、畜产、蔬菜等20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汝南文化灿烂,文物繁多,有文化遗址280多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宿鸭湖,碧波万顷,风景如画;有亚洲最大的的寺院——南海禅寺,宝刹雄伟,琳宫璀璨;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山不在高,却是天下之最中的标志物,也是中国古代地理中心和校核时间的地方;还是世界著名的爱情传奇梁祝故事的发祥地——梁祝故里,缠绵凄婉,源远流长;更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刻。 |
遂平县 |
邮编:463100 代码:411728 区号:0396 拼音:Suiping Xian 遂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驻马店以北。总面积1080平方千米。总人口54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遂平县辖3个镇、10个乡:瞿阳镇、车站镇、玉山镇、常庄乡、和兴乡、沈寨乡、槐树乡、嵖岈山乡、阳丰乡、花庄乡、文城乡、褚堂乡、石寨铺乡;嵖岈山乡风景区、凤鸣谷风景区。县人民政府驻灈阳镇。 瞿阳镇 代码:411728100 2006年,辖10个居委会:前进居委会、南海居委会、陶城居委会、铁西居委会、青龙居委会、菊园居委会、民安居委会、富强居委会、金山居委会、泰安居委会。 车站镇 代码:411728101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人民路居委会、八里杨村、党庄村、付庄村、高集村、郭庄村、焦庄村、刘虎庄村、刘庄村、罗子张村、马庄村、三官庙村、三里桥村、施庄村、王陈村、王老庄村。 玉山镇 代码:411728102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玉山村、初徐村、高竹园村、黄庄村、火龙庙村、贾庄村、康庄村、刘庄村、培楼村、坡李村、苏庄村、吴寨村、吴庄村、柴庄村、悦庄村。 常庄乡 代码:411728200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吴集村、蔡岗村、常庄村、大王台村、大王庄村、大兴村、杜赵村、胡赵庄村、蒋庄村、龙泉村、前王庄村、圈子王村、任庄村、三里朱村、边子张村、徐店村、徐楼村。 和兴乡 代码:411728202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和兴村、大牛村、程台村、恒兴村、后楼村、金刘村、刘店村、刘桥村、藕花村、魏楼村、吴阁村、席庄村、张庄村、赵陈村、赵庄村、钟庄村、张店村、青石桥村、大刘庄村、火龙庙村、李屯村、李庄村、孙庄村、草庙村。 沈寨乡 代码:411728203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沈寨村、高庄村、和店村、老庄村、雷王庙村、刘阁村、罗池坑村、神沟庙村、岗赵村、沈庄村、双楼村、田堂村、魏庄村、吴楼村、小寨村、徐庄村、杨楼村、远城村、张赵庄村、砖桥村、薜庄村。 槐树乡 代码:411728204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槐树村、池庄村、大营村、高楼村、陈庄村、霍庄村、李兴楼村、柳树庄村、罗庄村、坡于村、胜桥村、吴岗村、袁庄村、张吴楼村。 查岈山乡 代码:411728205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竹园村、常韩村、窗户台村、大里王村、海眼村、韩楼村、红石崖村、土山村、魏楼村、杨店村、赵庄村、周楼村、鲍庄村。 阳丰乡 代码:411728206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阳丰村、干石桥村、黑赵村、刘楼村、罗李村、索店村、土楼村、王悦村、肖庄村、邢桥村、杨庄村、大石桥村、赵楼村、郑湾村、朱屯村。 花庄乡 代码:411728207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花庄村、陈庄村、邓庄村、古泉山村、长寺村、魏楼村、五车牛村、下阳村、赵庄村、流水店村、高卫楼村、小营村。 文城乡 代码:411728209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文城村、官庄村、黄西河村、靳庄村、马楼村、马庄村、前湖村、前李村、上仓村、王来宾村、王楼村、王庄村、魏湾村、东营村、吴庄村、先庄村。 褚堂乡 代码:411728211 2006年,辖9个村委会:褚堂村、岗关庄村、沟南刘村、马庄村、屈庄村、小王庄村、于楼庄村、周楼村、八里刘村。 石寨铺乡 代码:411728213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石寨铺村、大金庄村、大刘庄村、大魏庄村、大张庄村、刁庄村、黄庄庙村、李集村、柳庄村、南魏庄村、彭庄村、大陈庄村、万庄村、张楼村、张湾村、闫桥村。 查岈山风景区 代码:411728500 2006年,管理3个村委会:查岈山村、段山口村、潘赵村。 凤鸣谷风景区 代码:411728501 2006年,管理4个村委会:张台村、火石山村、李尧村、栗园村。 历史沿革 汉置吴房县,隋复置,唐改为遂平县。据传李愬取蔡州,是从吴房的文城栅出发的,蔡州平定后,为了纪念这次袭击战的辉煌战果,取从此出兵,遂平蔡州之义。 ?年,遂平县辖1个镇、16个乡:车站镇、褚堂乡、沈寨乡、常庄乡、槐树乡、花庄乡、关王庙乡、石寨铺乡、文城乡、张台乡、诸市乡、玉山镇、张店乡、阳丰乡、和兴乡、灈阳镇、嵖岈山乡。 2000年,遂平县辖3个镇、1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47541人,其中:濯阳镇 46000人、车站镇 40586人、玉山镇 27759人、常庄乡 47926人、张店乡 19662人、和兴乡 42785人、沈寨乡 48981人、槐树乡 30719人、查蚜山乡 24263人、阳丰乡 34318人、花庄乡 20773人、张台乡 11915人、文城乡 27646人、诸市乡 29997人、褚堂乡 20618人、关王庙乡 32854人、石寨铺乡 37351人、嵖岈山风景区虚拟乡 3388人。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72号)将遂平县的关王庙乡、诸市乡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 2005年,遂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张台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花庄乡管辖,花庄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张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和兴乡管辖,和兴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遂平县辖3个镇、10个乡:灈阳镇、车站镇、玉山镇;阳丰乡、花庄乡、槐树乡、沈寨乡、和兴乡、文城乡、褚堂乡、石寨铺乡、嵖岈山乡、常庄乡。 |
新蔡县 |
新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两省四市六县结合部,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耕地148万亩,辖20个乡镇、3个街道,36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13万,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河南省直管县。 新蔡是一个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千年古县。上古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是吕姓、蔡姓的发源地,干姓、梅姓的郡望地。夏朝初年,华夏凿井术的发明人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为吕侯,在此建立吕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29年),蔡平侯迁都(今上蔡县)至此,史称新蔡国,新蔡由此得名;秦朝置县,历代不废,一度为州、郡治所,东汉末年(约210年前后)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境内有多处龙山文化遗存,以及全国保护最好的明代孔子铜像、文庙大成殿、河南省唯一的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祠、刘邓大军渡河处等历史遗址和文化古迹,孕育出兵家鼻祖姜子牙、中国志怪小说鼻祖干宝、延安时期被毛主席称为“妈妈同志”的任锐、长卷画艺术大师李丁陇、排球名将张蓉芳等古今名人。至今广为流传的“仁义巷”的故事就发生在新蔡。 新蔡是一个环境优美、物产富饶的资源大县。这里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盛产优质小麦、大豆、玉米、芝麻、红薯、棉花等,绿豆、豌豆、豇豆等小杂粮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7.5亿公斤以上,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境内有10万亩的养殖水面、每年27亿立方米的过境水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探明有丰富的磁铁矿和地热能资源,其中磁铁矿探明储量5.7亿吨,相当于河南省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地热流体质量高,可直接用于理疗、洗浴、室内供暖、温室种植等,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正在积极创建“中国温泉之乡”。这里生态环境良好,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40天以上,地表水质达标率100%,是典型的中原“生态腹地”。全县百岁以上老人100多位,超过联合国长寿之乡认定标准,正在申报“中国长寿之乡”。 新蔡是一个地位重要、潜力巨大的新兴之县。位于郑州、武汉、合肥三个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大(庆)广(州)高速、阜(阳)南(阳)高速在境内交会,106国道、328国道纵贯全境,座中四连,承东启西,贯南通北。早在1935年,民国政府曾在这里修建飞机场;2014年1月省全面直管后,被定为地区副中心城市,正成为河南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县,加快建设富强新蔡、文明新蔡、平安新蔡、美丽新蔡,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展望未来,新蔡后发优势明显,前景无限光明。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