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驻马店 >> 正阳县 >> 铜钟镇

铜钟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铜钟镇谷歌卫星地图)


铜钟镇简介

  一、基本情况
   同中镇位于正阳县城南25公里,地处淮河北岸,紧临省道开龚路,东与息县相邻。全镇拥有土地面积10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辖15个行政村,326个村民组,总人口34697人。
  二、特色和亮点
  1、种植业
   年优质花生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优质小麦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
  2、畜牧业
   全镇已发展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5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黄牛场3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27户,年出栏200只以上的养鸡专业户25个。
  3、乡镇企业
   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位居全县前列。现在镇办、村办、股份制、个体企业56个,从业人员12万人。
  4、小城镇建设。四条主街道已基本达到布局合理、市场规范、环境卫生的要求。
  三、数据统计
  
   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329万元,粮食总产量4600万公斤,实现财政收入3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47万人 108.4平方公里 411724103 463000 0396 查看 铜钟镇谷歌卫星地图

铜钟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铜钟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真阳镇

  "一、基本情况   真阳镇地处正阳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总人口6.8万人,辖12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8平方公里。200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7.8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46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乡镇综合实力排序位居全市前三名。   二、特色亮点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西临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30公里,东依京九铁路和106国道40公里,省道开龚路和明临路穿境而过,三纵三横城市道路及一环路、二环路构成真阳镇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2、商贾云集,产销海外   球铁铸件工艺精良,出口欧美;皮件产品远销英、德等国。境内有各类特色专业市场30多个,个体私营企业1500多家,招商企业46家,商户2000多户,经营品种上万种,成为豫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   3、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境内有3所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16所幼儿园,体育广场1座。邮电开通因特网、公用数据网、程控、移动电话可直拨国内外。.  

寒冻镇

  一、基本情况    寒冻镇位于县城东北部30公里处,北依汝河,与汝南、平玉、新蔡三县为邻,面积10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52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0万亩,人口4.5万人。2002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2.4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7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059元。   二、特色和亮点   1、农业生产    优质小麦、花生种植面积都达到8万亩以上,年产优质花生2.25万吨,优质小麦2.5万吨。林业生产突破450万株,实现当年植树112万株,成片造林6200亩,70%以上的村都达到连片200亩的生态林,完成寒冻镇自西向东南25公里绿色通道17万株的植树任务,成活率和完好率均达到95%以上。年生猪存出栏都在12万头以上,拥有年出栏5000头的种猪场1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11个,羊存出栏达8万只以上,牛存出栏2万头以上。2003年元至8月份新建沼气池273个,提高了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   2、乡镇企业     全镇有个体私营工商户543户,私营企业7家。2003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7户,一大批企业实现了产值和利税的同步增长。   3、基础设施    先后完成新老黄开片8个村的黄开任务,修路56公里,打机井223眼,修桥208座;完成了16个村的农网改造任务;狠抓集镇建设,引进资金开发集金融、商贸、休闲于一体的镇区广场建设。.  

汝南埠镇

  一、基本情况    位于正阳县东34公里处,北与新蔡县隔河相望,南与息县毗邻。全镇总面积61.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512万亩。镇区面积 2.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3.1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21万人,回族871人,是一个农业、商贸大镇。1995年被驻马店地区确定为“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2000年4月被河南省确认为省级重点镇。   二、特点经济   1、林果业:建立了以明月梨为主的优质杂果繁育基地,发展明月梨2500亩。   2、养殖业:年出栏优良生猪11万头,黄牛5000头,羊3万只,大力发展比利时肉兔、海狸鼠等特种养殖。利用汝河水面网箱养鱼2000箱,年产量近2160吨。   3、乡镇企业:主要有建筑建材、粮油加工、蔬菜加工、化工、农业机械、屠宰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三、基础设施    镇区整修硬化街道12条,道路硬化率达到88%,硬化总长为4.4公里,镇区初步形成“三横四纵加一环”的小城镇建设布局。有8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镇区内水、电、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铜钟镇

  一、基本情况    同中镇位于正阳县城南25公里,地处淮河北岸,紧临省道开龚路,东与息县相邻。全镇拥有土地面积10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辖15个行政村,326个村民组,总人口34697人。   二、特色和亮点   1、种植业    年优质花生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优质小麦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   2、畜牧业    全镇已发展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5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黄牛场3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27户,年出栏200只以上的养鸡专业户25个。   3、乡镇企业    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位居全县前列。现在镇办、村办、股份制、个体企业56个,从业人员12万人。   4、小城镇建设。四条主街道已基本达到布局合理、市场规范、环境卫生的要求。   三、数据统计       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329万元,粮食总产量4600万公斤,实现财政收入3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元。.  

陡沟镇

  一、基本情况    陡沟镇位于正阳县西南部,北距县城27公里,南临淮河。全镇辖 16个行政村,总面积105平方公里,10万亩耕地,辖16个村,263个村民组,总人口3.7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466万元,农民储畜存款余额达6345万元。   二、特色和亮点   1、蔬菜栽培    常年种植面积在9000亩左右,塑料大棚500亩。名优产品生姜、大蒜,以其独特、浓郁的辛辣风味俏销四方。   2、农产品加工    尤以手工馒头、空心挂面最为著名,与生姜、大蒜并称陡沟四大特产。   3、河沙开采    17公里淮河岸线,河沙资源丰富。现有8家采沙场,30多只抽沙船及配套设备,日可开采河沙3000多立方米。   4、农业经济    以畜牧养殖、花生、优质小麦生产为主的农业经济已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全镇优质小麦面积达5万亩,优质稻面积达2万亩,花生达5.5万亩。生猪年出栏11万头,羊存出栏2.8万只。退耕还林面积1.2万亩。   三、基础设施   集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河砂资源开发为纽带,引资220万元修建了高标准混凝土街道。修建了蔬菜、成衣、肉、菜、禽等五大专业市场,实行了归行划市和集中专业化经营管理。.  

熊寨镇

  一、基本情况    熊寨镇位于正阳、汝南、确山、信阳两市四县结合部,南北长18公里,东西宽6公里,西距京广铁路和107国道17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8公里,东距县城15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22个村民组,7018户,26757人,7.3万亩耕地。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三次排名全市前三十强,并被确定为全市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重点建设镇和省级科技示范镇。   二、经济特色   1、种植业    小麦年均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年产量达到 1731万公斤。油料年产量超过1754万公斤,花生年均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1500万公斤。2002年烟叶和甜叶菊种植面积达到1400亩,年种植香菇10万袋,平菇40万袋,黑木耳5万袋。   2、养殖业    生猪存出栏达到20多万头,有全县养猪第一大镇的美称。   3、农副产品加工业    现有面粉加工厂2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公斤;油料加工厂1家,年加工能力在50万公斤左右。   三、数据统计    2002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2216万元,较上年增长41.6%。其中畜牧业产值7068万元,较上年增长17.8%;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0600万元,较上年增长11.2%。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0.8%;营业收入达到19760万元,比上年增加11%;财政收入完成371万元,较上年增长10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0元,较上年增长28.1%。.  

大林镇

  一、基本概况    大林乡地处淮河北岸,东与息县相邻,南与罗山相望。全乡辖17个行政村,364个村民组,10389户,总人口4万余人。拥有土地面积13万多亩,其中耕地面积11万多亩,人均2亩。   二、特色经济   1、优质稻开发    全乡6.5万亩水稻全部实现了优质化,其中杂交粳稻20000亩,总产达2750万公斤。   2、畜牧业开发    发展养鹅专业户1000户,年出栏商品鹅50万只,建立了20个商品鹅繁育基地。大力种植黑麦草、莴苣、苏丹草、墨西哥玉米等。   3、精米加工    立足资源优势,建立3个大型精米加工厂,年产优质大米3500万公斤。   4、河沙开发    建立了五个大型沙水洗沙厂。.  

永兴镇

  一、基本情况    正阳县永兴乡地处淮北平原,位于正阳县东南部,东与息县彭店、路口二乡接壤,西临开龚路,107国道,北接明临路。全乡总面积89.9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45个村民组,耕地86946亩。总人口27158人。   二、经济特色    主要盛产小麦、西瓜、玉米、花生、大豆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养殖业以生猪、黄牛为主,林业生产等发展迅速。   三、基础设施    全乡村村通有柏油路,油路总里程达65公里。邮电通讯发展迅速,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电力资源充足,水资源丰富。   四、数据统计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44亿元,财政总收入5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8元。.  

慎水乡

  一、基本情况    慎水乡环绕正阳县城四周,因境内有慎水河得名。全乡总面积135.3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364个自然村,386个村民组,5.1万人,耕地面积11.8万亩。省道开龚路、明临路穿乡而过,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二、特色经济   1、农业生产   以小麦、玉米、花生、蔬菜为主,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年种植花生10万亩以上,蔬菜1.3万亩以上,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获得省技术监督局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   2、畜牧养殖   以猪、牛、羊为主,特别是生猪养殖已形成支柱产业,年存出栏生猪41.8万头。   三、统计数据    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2.2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畜牧业生产值达到1.47亿元,比上年增长6.7%;乡镇企业总产值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财政收入完成7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96元。.  

傅寨乡

  一、基本情况    位于正阳县城北14公里处,北与汝南县马乡镇、余店乡隔文珠河相望,东与寒冻、袁寨乡毗邻,南与慎水乡接壤。全乡辖14个行政村,239个村民组,8731户,总人口31771人,拥有耕地面积8.63万亩,境内交通便利,省二级路正付公路贯通全境。   二、特色和亮点   1、种植业:年均花生种植面积6.5万亩,亩均产量200公斤。年均种植小麦7.2万亩,品种以郑麦9023、豫麦18为主,平均亩产量350公斤。   2、养殖业:2002年全乡生猪存出栏9.8万头,羊存出栏2.3万只,牛存出栏0.9万头,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8个,培育年出栏50头的养殖户200户;新建良种羊养殖场8个,其中波尔山羊养殖场1个,发展养羊专业村1个,培植年出栏30只以上养羊专业户80户。   3、基础设施   新修建乡村公路12.4公里,有10个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全乡公路总里程25.4公里,其中正付公路已列入市重点建设工程。对全乡13个行政村进行了农网改造。   4、乡镇企业   全乡共有乡镇企业16个,占地18.6万平方米,总资产4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100万元,流动资金1200万元。   三、统计数据    2002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乡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创利税100万元。.  

袁寨镇

  一、基本情况    袁寨镇位于正阳县城东北18公里处,正(阳)—平(舆)公路穿境而过。全乡辖15个行政村,22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9.5万亩,总人口3.8万人。2002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2.5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1.3亿元,乡财政收入4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18元。   二、特色和亮点   1、农业经济    年种植花生面积8万余亩,其中地膜花生2.5万亩,总产量2080万公斤。种植郑麦9023等优质小麦7.5万亩,总产量达2400万公斤。以波尔山羊、黄牛、生猪等优良品种为主的畜牧业初具规模,年出栏生猪14.8万头,波尔山羊1.5万只,黄牛8000头。全乡林木覆盖率达30%,速生杨等优良树种占有率达70%。发展明月梨、葡萄等杂果1000余亩。   2、乡镇企业    已发展机电、建材、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民营企业13家,年产值4900万元,创利税760万元,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人。   3、集镇建设    投资120万元建成集商贸、餐饮于一体的袁寨商业循环街,配齐了水、电、通讯设施,成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阮店乡

  一、基本情况    新阮店乡位于正阳县城东10公里处,省道明临路和吴黄路交叉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75.5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09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5万人,耕地面积6.4万亩。   二、经济特色   1、种植业    推广种植郑麦9023优质小麦4万多亩,年产1779万公斤;建地膜花生高产百亩丰产田6个,建新品种繁育基地2个,推广了林麦瓜套种新技术500亩,林果、蔬菜种植面积2000余亩,成片造林2000亩。   2、养殖业    优良生猪年存出栏12.5万头,羊年存出栏3.4万只,牛年存出栏1万头,全乡有各种养殖组织30多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7个。   3、乡镇企业    2002年引进资金530万元,引进项目3个,全乡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发展到124个,从业人员2056人,并初步形成了建材、加工、运输等门类齐全的多元化经济格局。   4、基础设施    全乡已实现通柏油路40公里,拥有程控电话4500门。先后投入近40万元,建集市大棚2000平方米,新建2公里长的排水沟。   三、数据统计    2002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2.9%,农业总产值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乡镇企业总产值8900万元,比上年增长8%,预算性收入360万元,比上年增长48%,农产品加工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油坊店乡

  一、基本概况    油坊店乡位于正阳县城东23公里处,省道明临路贯穿全境,东距106国道60公里,西距107国道60公里,南距312国道35公里,北与新蔡隔汝河相望,交通便利。全乡辖14个行政村,217个村民组,行政区域面积83.57平方公里,耕地7.9万亩,总人口3.6万人。   二、经济特色   1、种植业    以郑州9023为主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6.4万亩,占80%以上;花生品种改良4万亩,扩大地膜花生1.5万亩,花生年产量达1400万公斤;建成了500亩明月梨生产基地。   2、养殖业    以发展优良生猪为主,年出栏生猪8万头以上,发展了牛、羊节粮型畜牧业和以养海狸鼠、波尔山羊、鸵鸟为主的特种养殖业。   3、林果种植业    开发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新、稀、特品种。如油桃、石榴、冬枣、凯特杏、日本甜柿等。   4、乡镇企业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全乡个体工商户达265户,私营企业48家。   5、基础设施建设    全乡拥有乡村公路26公里,电话装机数量2015部,有线电视覆盖率60%,集贸市场6个,其中专业市场5个,综合市场1个,学校教育设施日臻完善。   三、数据统计    2002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1.18亿元,乡镇企业生产总值9850万元,财政收入3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  

雷寨乡

  一、基本情况    位于正阳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7公里,全乡总面积61.9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11个自然村,167个村民组,2.5万人,耕地59万亩。该乡北临省道明临路,吕河、黄大港河横穿北部境域。   二、经济特色   1、农业生产    优质小麦常年种植面积4万亩,花生3.6万亩,西瓜面积达1.5万亩。年产优质小麦1600万公斤,优质西瓜900万公斤,是正阳县西瓜嫁接基地。   2、畜牧养殖    建有良种猪场2个,肉牛养殖场、山鸡繁育基地1个。主要产品有优良生猪杜洛克、大约克以及杂交商品猪。良种牛有西门塔尔、夏洛克、吉林红等,优质羊有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等。年出栏优良生猪近10万头,山鸡10000余只。   3、乡镇企业    胶合板厂、面粉厂2个,砖瓦厂4个,花生炒货厂11个。主要产品有3—19层胶合板、优质小麦专用面粉、花生炒货等。   三、数据统计    2002年全年社会总产值1.9亿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0.7亿元。.  

王勿桥乡

  一、基本情况    王勿桥乡位于正阳县城东南部,东临京九高速公路和106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省道吴黄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85.5平方公里,耕地8.7万亩,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31036人。   二、特色和亮点   l、农业生产    先后建立了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生产模式,优质小麦生产达到5000万公斤,花生3400万公斤,玉米2000万公斤,绿色蔬菜2000万公斤。   2、畜牧养殖    生猪改良品种率达到98%,基本实现了种猪纯种化、母猪二元杂交化、商品猪三元杂交化。年生猪存栏14万头,出栏12万头;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饲养场5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饲养户58户;改良二元杂交母猪3406头,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已成为该乡养羊业发展趋势,1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45户。   3、植树造林    全乡植树70多万株,其中河道植树8.8万株,片林植树10.3万株,网格植树15.3万株,围村植树5.65万株,村庄植树25 .7万株。   4、乡镇企业    以“古井牌”伏陈醋为主要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花生炒货、小麦专用粉加工、胶合板生产等市场前景广阔。.  

吕河乡

  一、基本情况    吕河乡位于正阳县城南9公里,北邻慎水,南接同中,东西分别与新阮店、永兴、彭桥、兰青等乡相连,省道开龚路、确平路贯穿南北。全乡辖15个行政村,255个村民组,农业人口29300人,耕地面积81793亩,农业资源丰富。   二、特色亮点   1、水利资源:境内有干流3条,小型水库1座,水利资源极为丰富且无污染。   2、蔬菜种植:全乡已建蔬菜生产基地2个,发展日光温室16座,标准温棚300余座,露地蔬菜1000多亩,被上级确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3、畜牧养殖:辖区内有省国营种猪场,吕河乡示范养猪场和吕河乡种猪养殖场三大龙头企业,年存出栏20余万头,成为全县生猪大乡。   4、林果业:2001年以来,全乡已完成绿色通道植树43.9公里,林网植树14万株,河道绿化18万株,村庄植树40万株,发展林业育苗1800亩,经济林2000亩,速生杨用材林3300亩。   三、招商引资    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签定合作协议,建立了“经济林中试基地”,为全乡林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从河南省农牧厅引进资金900万元,新建万头养猪场一座,有望年底投入生产。积极开发吕河水库,与外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为水库深层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皮店乡

  一、基本情况    皮店乡地处淮河北岸,正阳县南部,全乡行政区面积103.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89110亩,人口3.2万,辖11个行政村,263个村民组。西临107国道和京深高速公路,东临106国道和省道开龚公路。   二、经济特色   1、种植业:全乡每年种植粳稻、优质小麦、优质花生和蔬菜面积分别为4.5万亩、4.2万亩、3.5万亩和0.5万亩,亩产量分别为570公斤、370公斤、310公斤和1100公斤,亩效益分别为500元、350元、620元和1200元。   2、养殖业:年出栏生猪13万头,牛存出栏达5000头,羊存出栏达3.5万只,鸡、鸭、鹅存出栏达3.5万只。   3、林果业:以板粟、小杂果为主的林果业,面积达8000多亩,其中板粟5100亩,现已进入盛果期,亩效益达800元以上。   4、河沙开发:依托淮河优势,河沙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共建沙场3个。   5、水产开发:全乡共有水域面积8000亩,其中种植莲籽藕、白莲藕2200亩,亩效益500元以上;养鱼面积4000多亩,亩效益在800元以上。   6、非公经济:全乡共有非公制企业16家,其中新发展4家,共有个体工商户暨私营经济组织370多个,其中新发展38个,年入库税金可达40余万元。   三、统计数据    2002年,该乡共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726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0799万元,财政收入为49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60元。.  

彭桥乡

  正阳县辖乡。1977年建彭桥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5公里,面积76.9平方公里,人口2.5万。正(阳)陡(沟)、正(阳)皮(店)公路南北过境,清水河横贯境内。辖彭桥、板桥、何庄、王店、大刘庄、小赵庄、大陈庄、新店、老店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化工、食品、建筑材料、农机修配等厂。农业主产稻谷、小麦、花生。.  

兰青乡

  一、基本情况    兰青乡位于正阳县西南18公里处,南临淮河,与信阳毗邻;北望汝河,与确山接壤。全乡辖16个行政村,3.35万人,286个自然村,9000余户,总面积122.9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0.5万亩。   二、经济特色   1、农业经济    小麦年播种面积8万亩,全部推广优质化;花生年播种面积达7.5万亩,全部为优质品种。此外,大麦、玉米、水稻也全部行了良种化。2002年全乡生产总值2.3亿元,人均收入1720元。   2、畜禽养殖    依托省种猪场的技术和种猪,生猪品种改良率100%,年存出栏15万头。重点发展以波尔山羊、南疆黄羊等优质良种,全乡纯种波尔山羊已发展近20只,山羊存出栏4万余只。   3、林业生产    2002年全乡植树近200万株,退耕还林9000多亩,成片造林8000亩。   4、土地整理    通过土地整理示范项目,对全乡居民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结合小康村居民点建设,积极实施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农业示范工程,走""林—草—牧—沼""综合开发之路。全乡已建沼气池600个。.  


铜钟镇特产大全




铜钟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