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长沙 >> 望城区 >> 乔口镇

乔口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乔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乔口镇简介

  乔口镇地处三地四县交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占地45平方公里。人口32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6人。
   镇域经济不断发展。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镇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按照“作水字文章,建小康乔口”的发展定位,克难奋进,扎实工件,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人均纯收入3706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出口包装厂、华望集团、絮片厂不断投入改造资金,扩大规模,2005年实现利税710万元。百里水产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青草湖鱼场成功改制,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部取消农业税,并及时足额发放两补资金71万元。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镇党委、政府一直对产业结构调整高度重视,加大稻田改制的力度,全面推广优质稻。培植养殖大户,年出栏牲猪500头以上的有22户,2005年出栏牲猪49800头;年出产鲜鱼200担以上的47户,年产鲜鱼达到800吨;奶牛养殖70头;发展沼气用户125户。利用乔口资源优势,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南美北对虾、鳜鱼、闸蟹养殖获得成功。
   集镇建设再展新颜。
   以“建新镇,活老镇”的指导思想,抓住边贸集镇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编制了2005——2020年“乔口镇总体规划”和“镇域公路网规划”,政府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新镇公路,绿化了新镇广场,改造下水道,全面实现集镇亮化。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县委、县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4.4公里的撇洪河大堤处险工程。投资100多万元,对团头湖护坡1000米;对多条渠道进行整修、清淤,确保水系畅通。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投资180万元,建设标准农田3000亩;积极争取市、县支持,投资120万元,新修团头湖公路1300米,硬化了百里水产走廊基地公路500米。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镇共有1978名特困人员被纳入城镇、农村低保或五保,2005年共发放低保金101.8万元,发放社会救济款17.8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7%。完成了中心小学礼堂D级危房、教师宿舍和办公楼改造工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26万人 ·望城县旅游·望城县特产·望城县十大特产·望城县十景·望城区 430112107 410000 0731 查看 乔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乔口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乔口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高塘岭街道

  新康乡和高塘岭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高塘岭街道    南望省城,都市依稀;北览水乡,稻菽浪涌;东眺湘江,涛声如歌;西极乌山,翠竹如屏。高塘岭街道是湘江西岸崛起的省会新城区,长沙高星组团核心极,望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1.47平方公里,辖8个村、社区,总人口近10万,驻街道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00余家。街道坐拥近城临江的优越区位,距长沙市主城区仅12公里,全境纳入“两型社会”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区、长沙望城滨水新城建设前沿阵地。    近年来,高塘岭人用“打造滨水新城区,建设幸福高塘岭”的发展战略谋篇求进,城市化水平日趋提升,城市要素快速集聚,交通干道纵横交织,大型楼盘星罗棋布,工业经济稳健发力,商贸流通活力涌流,都市农业生机盎然,宜居亮点渐次凸显,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先后荣获“中国乡镇之星”、“全国文明镇”、“长沙市十强乡镇、街道”等称号。    高塘岭山水交融,生态优良。镇域东临湘江,南靠马桥河,北抵沩水、八曲河,西域低山丘陵起伏,山脉云锁林密,是城市的“绿肺”。斑马湖地处城市中心,由南湖、西湖、东湖三个湖泊组成,总面积近2000亩。近年来,斥巨资实施斑马湖景区建设,着力打造园林式、亲水型景区公园,湖畔商贸楼盘依水而建,景区已成为城市的核心地标和精致名片,是人水和谐、“两型”新城的生动写照,城市之美美在斑马湖。    高塘岭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境内雷锋大道、高乔大道、雷高公路、金星大道沟通南北,直达市区。境外连接京珠高速、长常高速、319国道、长沙市二环线、三环线、长潭西线高速等交通干道。随着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黄桥大道、潇湘大道北延线、先导区联络线的建成,高塘岭街道将跨江打开东向大门,跃上更高更广的战略层面,深度融入长沙主城。    放眼湘江两岸,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气势如虹、望城湘江新区开发如火如荼。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开拓奋进的高塘岭人万众一心、踌躇满志,精心建城、富城、活城,以地融资、以商旺城、以水增色,全力打造区域性商务中心、宜居中心、创业中心,朝着长沙独具“两型”魅力的新城区华丽转身、精彩蝶变。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这是一幅优美的画卷,这是一首磅礴的诗篇,这是一部雄浑的乐章。   

丁字湾街道

  丁字湾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北部,湘水至此出入纡回,形如丁字,故名。由原丁字镇拆分而成。拆分后的丁字湾街道辖丁字湾社区、兴城社区、金云村、翻身垸村、双桥村等五个村(社区),面积39.89平方公里,人口31140人。   丁字湾街道境内花岗岩储量大,是中南五省最大的麻石集散地,也是国内十大石材之乡。   历史沿革编辑   丁字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清《同治长沙县志》云:丁字湾,县北四十里,石崔嵬,横出岸外,(湘)水至此出入纡回,形如丁字,故名“丁字湾”。也有“金子湾”、“金紫湾”、“金船湾”之称。 [2]   丁字湾,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长沙市芙蓉北路,紧临国内大型内陆航运港霞凝新港,地处绕城三环、京珠、长常三大高速公路交会之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3]   街道概述编辑   地处湘江东岸,紧邻长沙市开福区,东与桥驿相邻,西与区政府隔河相望,南接长沙市市区新港镇,北壤书堂山街道,辖区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长湘公路和京广铁路越境而过,距离新港深水码头、火车货运新站2公里、距长沙市区10公里,距黄花机场38公里。街道全境纳入长沙新编规划都市区。 [4]   麻石资源编辑   丁字湾是中南地区最为集中的优质天然麻石集地,花岗岩储量丰富,被列为中国十大石材基地之一。   麻石,书名花岗岩,亦名黑云母,长石,是地层深处的岩浆上升后凝成的酸性岩。其英文名称来自拉丁语、意为“粒状”。丁字湾的麻石,为中颗粒浅白色结构耐温耐磨耐腐蚀,抗压度达2040公斤/平方厘米,是一种高级建筑材料。天安门广场、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岳阳楼等地,都留下了它坚不可摧的身姿。1958年修建北京人民大会堂时,因大量使用这种麻石而从望县调去石工800多名。   丁字湾麻石的开采史上溯到西汉。据对我国一些古寺碑塔的取样分析,所用石料多取材于此。近年来这种石料还远销欧亚的许多国家。  

大泽湖街道

  430112005001 111 东马社区   430112005201 111 南塘村委会   430112005202 111 西塘村委会   430112005203 111 回龙村委会  

月亮岛街道

  月亮岛街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12年8月底由星城镇拆分设立,因风景优美的月亮岛坐落于内而得名。   月亮岛街道面积22.77平方公里,人口30061人,辖三个村四个社区(银星村、中华岭村、戴公庙村、月亮岛社区、黄都港社区、黄狮岭社区、桑梓社区)。   街道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2013年财税收入突破5亿元。   月亮岛街道是承接长沙城市西拓的关键地,全境已纳入滨水新城开发区域。境内绕城环线、石长铁路和普瑞大道贯穿东西,潇湘大道、金星大道、银杉线、黄金路连通南北。即将启动的交通道、月亮岛东路、银杉北路等道路的建设,将构建交通路网新格局,为街道承接市区辐射,开展对外交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白沙洲街道

   白沙洲街道于2012年8月由星城镇政府拆分而成,辖马桥河、腾飞、黄田3个村,区域面积25.44平方公里,总人口20709人,共118个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12个,党小组23个,共有党员615人。    街道区位优势明显。南与区行政中心和湘江航电枢纽临近,北距长沙市政府仅15分钟车程,拥有6公里长沿湘江黄金地带,发展潜力前景强劲。境内有金星大道、雷锋大道、星城西路、马桥河路、潇湘大道景观道、同心路等城市主次干道、旺旺东路、石长铁路复线等重大基础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腾飞路、知贤路、潇湘大道交通道的建设也以纳入规划,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雷锋大道以西为半建城区。全境纳入望城经开区管理,区域内有西部航天工业园,金龙铜业,中联重科,梦洁床垫等工业企业进驻;也有汇五星级餐饮、房地产开发为一家的全国500强企业落户;同时有集商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奥特莱斯加盟,为我街道集聚人气、提升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雷锋大道以西为农业城郊区,全境作为滨水新城的核心区纳入了市、区的整体规划。目前,该区域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农业产业结构也初显成效,西瓜、湘莲、花卉、娃娃鱼等特色种养殖业呈现勃勃生机。    全体白沙洲人将以“万众一心,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科学谋划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和管理“一条主线”,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项目建设“二大举措”,依托经开区、滨水新区、湘江航电枢纽“三大优势”,发展壮大高新企业、房地产业、现代服务、生态旅游“四大产业”,力争实现城市基础、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服务、城市文明 “五大突破”,将白沙洲街道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居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精品街道。   

金山桥街道

  金山桥街道位于望城区南部,2012年8月由原黄金街道拆分而来,南接岳麓区,北邻喻家坡街道,距市委、市政府八公里,距区委、区政府十公里,全境纳入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域。全街道辖3个社区,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858人。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长益常城际铁路金桥站即将建设。主干道三纵四横,境内雷锋大道、马桥河路、雷高公路贯穿南北,黄金大道、银星路、月亮岛路、普瑞大道连接东西。四通八达的社区公路联织各主干道,形成了大开放的城市交通格局。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精心组织力量,打造高效团队,凝心聚力,抢时间、赶进度、出形象、争一流,营造了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金地亚家园、新城国际花都、新雅—黄金苑、黄金西路、洗心禅寺和文化园二期、金圆路等项目建设顺利。希尔顿酒店、马桥河路、月亮岛路、大汉—汉园住宅小区等即将启动。    产业聚集效应初显。形成了以湖南报业彩印中心、金鼎包装为龙头的印刷包装业;以中粮—北纬28°、金麓房产为标杆的地产开发业;以洗心禅寺、龙湖高尔夫为中心的文化休闲旅游业;以百果园农庄、海滋味酒楼为旗舰的餐饮娱乐业。优势产业明显,规模效应初显。    城市建设推进有序。“两路两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和重建地提质顺利,电信、卫生、教育、文化、银行、邮政等公共设施完备,生活垃圾站投入使用,自来水管与区水厂已经联网,全面使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管理格局初成。  

黄金园街道

   黄金园街道位于望城区西部,面积面积为27.44平方公里,辖桂芳、黄金园、英雄岭3个村,人口14500人。境内雷高公路、黄桥大道、许龙公路、永桐公路、文白公路、普瑞西路及规划中的先导区联络线纵横交织;街道自然资源丰富,有中小河流1条,小Ⅱ型水库2座,山塘水坝600多处,耕地1.05万亩,林地3.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1.6%,乌山森林公园更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乌山八景”远近闻名;街道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陶澍访江南、宁桂芳闹革命等历史典故家喻户晓;街道农副产业基础较好,牲猪、大鲵养殖,粉丝、竹笋加工初具规模,黄金园粉丝为省内著名商标。   

乌山街道

  乌山镇和喻家坡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乌山街道   乌山镇位于湘江以西,望城县中部,东接望城县城,西抵宁乡,距省会长沙19公里,有沩水、八曲河流经境内汇入湘江。乌山高峰耸立镇南,山势巍峨,峰峦竞秀,有“洞庭南岸第一山”的美誉。    全镇总面积l08平方公里,人口3.8万,辖25个村,1个居委会,镇区属亚热带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60摄氏度,年降水量1415.8毫米。半为平原,半为山区,团山湖地区土壤肥沃,物产富饶,是湖南有名的万亩粮仓,山区层峦叠翠,茂林修竹,水声淙淙,别有洞天。杲山古寺始建于西晋,历史悠久,香烟缭绕,乃佛门胜地,望城基督教堂高居团山之颠,清净庄严,四方信士纷纷来此礼拜。    在加速全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乌山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方针,以“11223”工程为发展思路,即建设一个基地(万亩蔬菜基地),接通一条道路(旺旺西路延至乌山的高标准公路),打造两个品牌(环保型蔬菜、五金产品),实现两个对接(与县城的地理位置对接、与市场的对接),形成三大产品(五金、蔬菜种植、旅游休闲农业)。不断夯实经济基础、逐步优化投资环境。    乌山,是雷锋战斗过的热土。勤劳、智慧的乌山人民将以广阔的心胸,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真诚的期待着您的合作!    交通状况。    许龙线横贯东西,为高标准柏油马路,与319国道相连,距长沙市区仅19公里。    梅石公路是通往县城的主干道,两边绿树成荫,全长8.8公里,面宽6米,为高标准水泥公路。    长常高速公路沿边境而过,距入口处友仁收费站仅4公里,客运、货运极为方便.经高速公路到长沙只需15分钟,到益阳市只需40分钟。    石长铁路穿境而过,并在乌山设有车站,客货两便,可为厂矿企业原料和产品的进出提供极大方便。.  

铜官街道

  将东城镇慎家桥社区五杉片划入铜官镇华城村,将茶亭镇郭亮村划入铜官镇,铜官镇和书堂山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铜官街道.   铜官镇位于望城县东北端的湘江东岸,距长沙市26公里,北与东城镇接壤,东与茶亭镇毗连,南接丁字镇,西与靖港镇隔江相望。总面积29.5平方公里,境内辖8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00人;总耕地面积1.3万亩。其中稻田9200亩,林业用地781公顷,林地711公顷。   铜官镇是一个千年古镇,交通便利。距长沙市30公里,距县城12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8公里,从陆路交通铜官南临长石铁路、319国道,长(沙)常(德)高速公路、长沙市三环线;东临京文铁路、省道长(沙)湘(阴)公路,境内梅(花岭)铜(官)公路、五(五中)湘(阴)公路,横贯东西南北。从水运条件来看:自唐代开始,铜官是湘江沿岸的重要码头,有“湘航”“轮渡”“汽渡”等千吨级重要码头。自古铜官商贾云集、货物畅流、与隔江相望的靖港、乔口并称“小武汉三镇”,是洞庭湖的南大门。    近年来,由于铜官人民的不懈努力,水电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大为改观,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金融保险等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铜官镇自来水厂日供水8000吨,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电力供应充足,铜官变电站到入354伏电源,装配7500千伏变压器;有线电视可达输40套节目;电话、移动通讯、互边网络已经形成,能提供多种类型、多种用途的通讯服务;铜官镇共有各级中小学12所。其中有高级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二所,规范化完全小学二所,且校园环境优美,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全面具备素质教育要求;医疗卫生条件便利,境内有铜官地区医院、陶瓷公司职工医院、铜官镇中心卫生院等综合性医疗服务单位;境内有铜官农业银行、铜官信用社、铜官邮政储蓄所等金融服务企业,且已开通了金融通存通兑业务;铜官有集学习、休闲、文化、体育于一体的铜官工人俱乐部,有餐饮、休闲、住宿的两星级酒店——竹林餐馆。    铜官又以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著称,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发源于唐代的世界文化遗产——铜官窑是铜官陶瓷的骄傲。千里陶城依山傍水,房屋琉璃瓦盖,烟囱高低错,落形成独特的陶都风情。目前,铜官陶瓷更加辉煌。.  

雷锋街道

  雷锋镇和廖家坪街道成建制合并成立雷锋街道   雷锋镇是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故乡,是省会长沙的西大门,紧邻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 总面积62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雷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呈丘陵状态,森林覆盖率为35%,自然风光绮丽。距市委、市政府仅7公里,长沙火车站15公里,长沙千吨级湘江码头20公里,黄花机场35公里。境内319国道贯穿东西,长常高速、绕城高速穿镇而过,与京珠高速、上瑞高速紧密相连,雷高公路、雷莲公路纵横南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省重点中学雷锋中学、全国重点职业中专、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坐落其中,政治人文优势独特。从一九九二年批准建镇后,雷锋镇一直是国家建设部、省、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镇,近年市县又将雷锋镇纳入到新城区规划七个都市区建设之一,并将雷锋的整体建设纳入到了长沙市的总体规划建设之中。    近几年来,全镇以打造“三湘名镇”为发展目标,以“园区兴工、产业兴农、市场兴商、融城兴镇”为发展方针,通过引进自来水,修建停车场,完善集镇范围内基础设施,打破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组建了城建投资开发公司,注册资金2400万元,专门从事镇域内土地市场开发、土地调拨及城镇施工工程建设。先后引进项目22个,协议资金13.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亿元,已开发项目18个。.  

桥驿镇

  桥驿镇隶属于望城县,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北郊,距市区伍家岭18公里,是长沙的北大门,是长沙通往湘阴、岳阳的咽喉之地,与望城县城隔湘江而望,是望城河东五镇的中心,素有“河东明珠”之称。    桥驿镇由原桥驿乡、杨桥乡、黑 峰乡合并建制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3.84万,辖区34个行政村。镇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8.90C,年降水量1410.8毫米。镇域地势西部缓和,东部山恋叠嶂。镇内土质肥沃,农、林、畜、禽、水产品丰富,花岗石、陶土、矽砂等矿产资源均有较大储量。镇区集青山之锦秀,汇绿溪之欢腾,融英烈之壮美,合星城之 繁华于一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辉映。被誉为“小张家界”的长沙黑麋峰森林公园风景秀美,古迹甚多,是集休 闲、避暑、疗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交通便捷,电力可靠,供水充公足,通讯发达,医疗教育先进工作者,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商贸繁荣,这些都是桥驿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在加快改革开放和加速镇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桥驿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方针,以“创全县一流乡镇,建望城河东中心”为目标,把开发旅游资源和小城镇建设作为突破口,坚持“高起点谋划、全方位开放、大规模建设、严要求治理”的工作思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古廊新开宇,旖旎热土绘蓝图。勤劳、朴实、聪颖的桥驿人民,以桥驿旅游休闲、投资兴业、共商发展桥驿大计,共创建设桥驿大业。.  

茶亭镇

  茶亭镇和东城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茶亭镇   茶亭镇是郭亮烈士的故乡,位于望城县的东北角,东临汩罗,北接湘阴,系三县交界的边陲重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共有人口3.26万。南距省会长沙仅21公里,北抵湘阴县城25公里,东抵京广线7.5公里,西至湘江沿岸的铜官码头10公里,长湘公路纵贯南北,梅(花岭)铜(官)公路,茶(亭)杨(桥)公路横穿东西,水陆交通便利。    境内花岗石、陶土、稀有金属等矿产储量较大,优质水稻、牲猪、茶叶、油茶等农副产品丰富。郭亮烈士墓庐重新修复,茶亭古塔凌空长大树,四季常青,堪称千古奇观。九峰山—茶亭水库自然风光带风景如画,九峰山的矿泉水已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质量达到稀有矿泉水的标准,开发价值极大。    全镇共有工业企业32家,企业年总产值达5000万元,出口创汇340万美元,其中海旭炻瓷公司、泽钧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茶亭工艺绣品厂等3家出口企业产销两旺。根据县委设立“河东工业园区”的构思,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以新长湘公路为依托,以海旭炻瓷、泽均铸造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综合开发九峰山—茶亭水库的风光带为基础,以规划梅花岭集镇中心工业小区为平台,建设好茶亭出口创汇工业小区,工业小区的位置在坳青公路以南,至代公桥集镇的新长湘线两厢,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近期择址开发3000亩。    根据全镇总体规划,拟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一个农业开发区、一个生态农业园、三个种植示范基地、五个养殖示范场。即以茶亭水库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建成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垂钓、娱乐、观光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区。以台湾百香食品企业公司投资开发的柏杨果林场的“世纪香石榴”生产基地为基础,建设“名、优、特、新”农副产品的生态农业示范园。三个科技示范基地是指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油茶种植基地。五个养殖示范场是指肉鸡养殖场、梅花鹿养殖场、奶牛养殖场、獭兔养殖场和瘦肉型猪养殖场。    茶亭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边陲大镇,各项建设日新月异,它将展现给您一片纵横驰骋的天地;它将是您最理想的投资场地;它将因您的慧眼垂青而更具希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灿烂明天。.  

靖港镇

  靖港镇和格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靖港镇   靖港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离长沙城区约为30公里,属望城县所辖乡镇。地理上为洞庭湖流域南缘的大众垸区;南部、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本县新康乡、格塘乡与乔口镇相邻,东面隔湘江与铜官镇相望。目前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至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2003年12月31日,全镇划分为2个居民委员会和17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芦江和新坝堤社区居委会;    17个行政村:潘西、汝洋湖、沙围子、乌金、黯塘、小泊湖、前塘、挂榜、魏家湖、大泊湖、石毫、徐坪、马山堆、青峰、樟木桥、鸦甫山和神游塘17个村民委员会。    现靖港镇为1995年长沙地区撤区并乡时由原望城县靖港区靖港乡和靖港镇并入而来。靖港是一个古镇,从前是益阳县、宁乡县、湘阴县以及靖港地区农产品的集散地,曾有“小汉口”之称,1957年沩水河改道,由新康(乡)注入湘江后,繁华地位渐渐逊色。    靖港之名由来:靖港古名“沩港”,相传今之“靖港”之名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唐朝初年,大将李靖奉唐高祖之命,领军击败萧铣以平定江南,并镇守长沙湘江一带。他的兵营驻扎在沩港(“沩水港口”)。李靖治军有方、军队纪律严明,很受老百姓爱戴。李靖离开长沙去漠北之后,人们一直很怀念他,于是就把他驻扎过的“沩港”改为现名“靖港”。    靖港镇现有古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为湖南古代重要的军事重镇、昔日淮盐主经销口岸和湖南四大米市之一。2004年2月被确定的“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  

乔口镇

  乔口镇地处三地四县交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占地45平方公里。人口32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6人。    镇域经济不断发展。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镇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按照“作水字文章,建小康乔口”的发展定位,克难奋进,扎实工件,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人均纯收入3706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出口包装厂、华望集团、絮片厂不断投入改造资金,扩大规模,2005年实现利税710万元。百里水产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青草湖鱼场成功改制,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部取消农业税,并及时足额发放两补资金71万元。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镇党委、政府一直对产业结构调整高度重视,加大稻田改制的力度,全面推广优质稻。培植养殖大户,年出栏牲猪500头以上的有22户,2005年出栏牲猪49800头;年出产鲜鱼200担以上的47户,年产鲜鱼达到800吨;奶牛养殖70头;发展沼气用户125户。利用乔口资源优势,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南美北对虾、鳜鱼、闸蟹养殖获得成功。    集镇建设再展新颜。    以“建新镇,活老镇”的指导思想,抓住边贸集镇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编制了2005——2020年“乔口镇总体规划”和“镇域公路网规划”,政府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新镇公路,绿化了新镇广场,改造下水道,全面实现集镇亮化。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县委、县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4.4公里的撇洪河大堤处险工程。投资100多万元,对团头湖护坡1000米;对多条渠道进行整修、清淤,确保水系畅通。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投资180万元,建设标准农田3000亩;积极争取市、县支持,投资120万元,新修团头湖公路1300米,硬化了百里水产走廊基地公路500米。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镇共有1978名特困人员被纳入城镇、农村低保或五保,2005年共发放低保金101.8万元,发放社会救济款17.8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7%。完成了中心小学礼堂D级危房、教师宿舍和办公楼改造工程。.  

白箬铺镇

  白箬铺地处望城县西部偏南地带,东与雷锋镇、黄金乡毗邻、南接莲花镇、西接宁乡夏铎铺镇、西南临雨敞坪镇、北靠乌山镇。境内总面积106平方公里,现辖白箬铺、龙唐、齐天庙、龙莲、桃林、金良、黄泥铺、洪山、古村、胜和、金峙、金峰、大塘、光明等14个行政村,1个集镇社区居委会,全镇共有570个村民小组,11850户,总人口42466人,其中农业人口38914人,耕地面积42823亩,其中水田36583亩。    白箬铺镇交通发达,319国道、长益高速贯穿东西,县道白乌线沟通南北,五良公路、沈齐公路、变电站进站公路、莲荷公路、光明公路等水泥公路连接千家万户,具有十分有利的交通区位优势。白箬铺、五里堆、友仁三个各具特色的集镇呈三角形分布,自古以来就是长宁线上主要商贾要塞。    历年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镇内现有精鑫铸造、和平体育、天仁机械、益华气体、菲菲毛巾、合丰耐磨、中粮机械、德信鞋业等多家规模企业,并形成了以三一九国道沿线为主的机械铸造加工产业集聚之地。同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初具成效,龙莲西瓜、白箬苦瓜、光明蔬菜成为市场畅销产品。2005年镇财政收入1065万元,其中地税收入507万元,国民生产总值3.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农业总产值2.58亿元,0.11亿元。.  


乔口镇特产大全




乔口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