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元村位于春华镇东北部,环绕着享有盛名的红旗水库,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具有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之美称,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环保型生态小山村。村域面积7.9平方公里,共13个村民小组,453户,1672人,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8700元。
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浏阳秀山、敦睦、羊角、洞田、龙王庙五村,县道长松公路贯穿全村东西,乡道九横公路北起长松公路,南至龙王庙村,有较强的经济辐射的接纳能力。
自然环境优越。全村山地多、平地少,是典型的丘陵地貌,中部地势较低,主要为良田,两边为丘岗山地,丘岗山地植被丰富,鸟语花香;坐落在松元村南部美丽的红旗湖便是“天然氧吧”。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堪称人间仙境,特别适宜人居与观光旅游。
生态农业发展迅速。现有四大农业产业。优质水稻区:村中部(即柳洞路—九横公路—华龙路沿线)充分利用肥沃良田的自然优势,积极完成了农田改造,面积大约为1000亩,引进种植技术,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亩产高达800多公斤。绿色蔬菜种植区:在鲁班组和刘家组发展豆角、辣椒、排菜等无公害蔬菜近300余亩。生态油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界里、界碑、龙塘组,利用丘陵地形的优势,共种植油茶600多亩。水产养殖基地:依托红旗湖东北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已发展水产养殖120亩,建立了地方品牌产业。
加大引进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实行土地流转,成功地引进了长沙市汇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行土地山林流转302亩,引进承租资金140余万元,开发资金近1000万元;2009年10月引进香港枫林公司对松元村内红旗湖周边进行开发,计划流转2000多亩,投资4-5个亿资金开发现代体育休闲生态农庄;2010年开建的春华镇公益墓地于2011年6月份已建成开园营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30121106 | 410000 | -- | 查看 松元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春华社区 |
春华社区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位于捞刀河畔,长平公路沿线,新修S207线交界处,共14平方公里,居民1128户,4826人,28个企事业单位。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68名。 春华社区牢固树立服务为先和综合施策的理念,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服务人民的核心目标开展。一是以“七好”党支部引领工作,将服务党员、服务群众贯穿社区党建工作的始终,依托信息化步骤的加快,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健全机制,强化功能,将革新社会管理工作作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二是提供“一站式”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大楼办公人员齐整、配套设施完善,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开设了民政、计生、妇联、医保、劳动保障等服务窗口,通过窗口受理、内部流转、全程代办,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快速、便捷的服务。三是积极开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政民生、帮困扶贫、环境整治、居家养老、创业培训、医疗卫生、文化生活、市场管理、维护稳定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服务效果明显,居民百姓安居乐业。四是围绕群众工作站“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连百家心、解百家难、办百家事、致百家富”的主题,建立民情日志,完善社区服务和管理模式,增强社区工作透明度,努力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加强社区建设、改进工作机制、创新服务理念,在寻求新型社会管理经验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年来,连续被县民政局评为年度“示范社区”;2009年、2010年被评为“文明社区”;2011年被长沙县委、县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社区”称号、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2012年社区正在积极筹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及“安全生产示范社区”的创建,争取以创建推发展,由点及面地推开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春华社区干群正绘制着新的发展蓝图,以新的观念和措施,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
九田村 |
这里小楼林立,小道入户,山青田整;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人民安居乐业。 和风暖阳,走入其中,田间地头都是农民劳作的身影,使人感受一种纯朴、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就是位于春华镇最北部的九田村,与洞田村、九木村相接,临近路口镇,交通便利,S207贯穿而过。有25个村民小组,农户678户,总人口2800人,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00亩。村内农业主要以粮食、蔬菜种植为主。 这里有我们勤劳的农民,用汗水挥洒田间;这里有我们勤廉的村支两委,引领村民勤劳致富。保地方企业发展,打造金华茶业品牌;促农民增产增收,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以教育发展为先,创建市级示范小学。 这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庄整齐,村容整洁;环境整治深入每家每户,垃圾分类入池,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设人工湿地、沼气池,农户环保意识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完善村级公路建设;投入50万元,对毛屋桥进行改造;水利关乎民生,争取上级投入,对战备水库渠道进行硬化。 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九田村获得了“五好党支部”、“先进集体”“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目前村支两委将致力于九田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村民致富,构建和谐幸福的新九田。 |
九木村 |
九木村位于春华镇北部,西邻果园镇,北达九田村,东接洞田村,南抵大鱼塘村,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92公顷,村内林地较多,耕地较少,主要为零星的菜地和水田,辖26个村民小组,733户,2245人,人均年收入5500元左右。 村部设置在水波组,距省会长沙30公里,县城星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公里,黄花国际机场20公里,单项车程仅20-30分钟,境内S207线、长平公路(老S207线)是与周围联系的主动脉。 村庄整体属丘陵地貌,具体地势高低起伏,山间小路,茂密的树林,依山傍水修建的房屋,西边蜿蜒而来的一条小河组成了颇具特色的九木。 春华镇是长沙县传统的农业大镇,其中位于九木村燕屋组的食用菌培植基地是一大特色,还有两家食品加工厂位于水波组;中西部传统地区土壤肥沃,适合种植高产优质水稻;西北部及中东部良好的自然条件极具经济林开发价值,同时南部山林植被覆盖好,已规划为原生态保护区。 村民以柴草、沼气、燃气、煤等作为主要能源。村内90%使用水冲式厕所。居住质量较好,砖混结构的住宅占大部分,且多为2层-3层的楼房。 九木小学紧挨村部,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现有班级7个,学生160人,教职工11人。 九木村民风朴实,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九木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做到生产更加发展,管理更加民主,村容更加整洁,生活更加富裕,乡风更加文明。 |
洞田村 |
洞田村位于长沙县春华镇北端,紧靠长浏交界处,西距省会长沙40公里,南距黄花国际机场20公里,长松公路贯穿村域南北,距S207线5公里。村域面积13.4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共804户,2800人,其中党员75人。村庄属于丘陵地貌,村内林地较多,主要为自然林;耕地较少,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500亩,以水田为主,有零星菜地。 农业是洞田村的主导产业,种植主要以水稻等粮食作物和食用菌为主。养殖主要以家庭小型养殖生猪为主,年出栏生猪人平5头。近年来,不断探索现代农业,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食用菌基地,新开辟了良种油茶基地120余亩,活跃了地方经济,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带动了村民致富。 近几年来,各项工作都在全镇率先完成任务,支部工作连续几年位列全镇目标管理考核前列,村支部被授予“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县建设扶贫工作先进村”、“环境治理工作先进单位”、“五好党支部”、“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村级建设,提升村民素质,造福人民群众,真正把洞田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龙王庙村 |
龙王庙村位于长沙县东部,距省会长沙仅28公里,南与黄花国际机场毗邻,交通便利。 全村面积11.92平方公里,辖人口3659人,人均年收入5200元,村内有水库2座,水坝6座,灌渠长度大约6750m。水利设施完善,在传统农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更积极推动发展农业产业化。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湘研种业有限公司落户龙王庙村,两家公司为我国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拥有强大的科研开发实力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储备,为龙王庙村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技术保障。 座落在村域内的红旗湖,近两年已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了旅游配套设施的修建,目前正在勘察规划,计划占地3200亩,投资10.8亿兴建长沙地区最大的休闲娱乐中心:春华王府体育休闲农庄;龙王庙始建于清康熙18年,距今300余年历史,该处风景优雅,气候宜人,其间的龙井矿泉长年经流不息。 龙王庙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红旗湖风景迷人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龙王庙宇云烟飘渺、桔井浮香,叫人留连往返。 |
松元村 |
松元村位于春华镇东北部,环绕着享有盛名的红旗水库,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具有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之美称,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环保型生态小山村。村域面积7.9平方公里,共13个村民小组,453户,1672人,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8700元。 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浏阳秀山、敦睦、羊角、洞田、龙王庙五村,县道长松公路贯穿全村东西,乡道九横公路北起长松公路,南至龙王庙村,有较强的经济辐射的接纳能力。 自然环境优越。全村山地多、平地少,是典型的丘陵地貌,中部地势较低,主要为良田,两边为丘岗山地,丘岗山地植被丰富,鸟语花香;坐落在松元村南部美丽的红旗湖便是“天然氧吧”。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堪称人间仙境,特别适宜人居与观光旅游。 生态农业发展迅速。现有四大农业产业。优质水稻区:村中部(即柳洞路—九横公路—华龙路沿线)充分利用肥沃良田的自然优势,积极完成了农田改造,面积大约为1000亩,引进种植技术,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亩产高达800多公斤。绿色蔬菜种植区:在鲁班组和刘家组发展豆角、辣椒、排菜等无公害蔬菜近300余亩。生态油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界里、界碑、龙塘组,利用丘陵地形的优势,共种植油茶600多亩。水产养殖基地:依托红旗湖东北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已发展水产养殖120亩,建立了地方品牌产业。 加大引进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实行土地流转,成功地引进了长沙市汇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行土地山林流转302亩,引进承租资金140余万元,开发资金近1000万元;2009年10月引进香港枫林公司对松元村内红旗湖周边进行开发,计划流转2000多亩,投资4-5个亿资金开发现代体育休闲生态农庄;2010年开建的春华镇公益墓地于2011年6月份已建成开园营业。 |
大鱼塘村 |
大鱼塘村由原大鱼塘村、金塘村及长高村在2004年合并而成,位于长沙县春华镇中部,村域面积1477.66公顷,总人口4260人,辖38个村民组。 合并之后区位优势明显,西距市区25公里,南与黄花国际机场毗邻,S207黄金快车道南北贯通全境,距县城星沙仅二十分钟车程。 气候宜人,地理条件优越。总体地貌为南部平坦,北部较多山地,地势南低北高。村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北部地区的大鱼水库、高冲水库、桑梓水库有着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山水相衬景色迷人,集镇上颇具特色的迎春生态药物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大鱼塘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区位优势的同时,抓住国家政策扶持的机遇,在保护好现有基本农田大力推进优质水稻种植的基础上,不断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如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构建新的产业经济链;利用大鱼水库、百里茶廊等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优质稻产区、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生态茶叶种植区”三大特色产业集群现已初现雏形。 近几年来大鱼塘村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环境不断改善、治安稳定和谐、逐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村级工作开展顺利,先后获得了“双文明村”、“村务公开先进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在今后的工作中村支两委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不遗余力,把大鱼塘村构建成一个优美、宜居、和谐、幸福的新村庄! |
金鼎山村 |
金鼎山村位于春华镇的中部,距县城30余公里,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1002户,村民3500多人,党员158名,2011年人均收入达6100元。金鼎山村处于捞刀河的上游,属于中间高、四周低的典型的斗笠型地形,以丘陵为主,耕地有3200多亩,辖区内有山塘240多口。 金鼎山村一直以茶叶而闻名,正处于百里有机茶叶走廊优势产业带上,现有茶园面积达3000多亩。百里茶廊产业带建设和生态有机茶基地开发是长沙市农业产业化投资合作项目的重点项目,国家对这些项目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村民个个能种茶,人人会做茶,村上有几家茶叶种植和加工大户。 长春茶厂是金鼎山村规模最大的茶厂,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集茶叶培育、生产、加工、营销贸易于一体,是长沙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是湖南地区茶叶企业最早荣获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自营出口创汇资格的企业。长春茶厂带动了村民的致富,同时解决了村里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始终以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为主要目标。近几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电力配套设施和农网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村级建成主干道二十多公里,2011年投入资金70万元拓宽并硬化了白竹至敬老院2公里路面,投资50多万元解决茶业小学师生饮用水问题并争取项目将教师教学楼进行加固和装修;争取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完成了5口山塘改造,投资达150万元;经立项,5个村民组进行了土地平整项目,项目基本全面完成。 金鼎山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站在茶园中,仿佛置身于浩瀚的绿色海洋,偶尔还能听到远处飘来的采茶0美的歌声,微风送来阵阵茶香,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
官塘村 |
官塘村位于长沙县春华镇东部,东面毗邻浏阳市永安镇,捞刀河穿村而过,面积为6.7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926户,3275人,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经济来源。 自并村以来,村域经济快速增长,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官塘村投入500多万硬化村级公路10.2公里,完成村级公路硬化75%,村民出行更加便捷;投入200多万元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全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学校,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投入100多万元对全村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投入200多万改造水利建设;投入100多万改善村民饮水条件,让村民能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千方百计吸引各方资金和力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西瓜种植基地项目已正式落户官塘村,省军区综合战术训练及现代农产品补给基地项目已成功签约,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同时,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官塘村多次被评为“五好党支部”、“春华镇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长沙县环境整治示范村、省级生态村,且成功申报国家级生态村。 官塘村干部群众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官塘村建设成一个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家园。 |
武塘村 |
武塘村是2004年区划调整后,由原来的武塘、兴旺、高山三村合并而成,总人口4583人,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79亩,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区位优势明显。武塘村位于春华镇中部,东与浏阳永安镇相邻,西、北分别与龙王庙村、金鼎山村相接,湘江的重要支流捞刀河从村子南面弯延而过。交通条件便利,有S207线直达县城星沙,开元东路东延线贯穿全境。 文化底蕴深厚。武塘,是一座闪耀着历史光辉的小山村。上世纪五十年代,武塘农业合作社掀起了湖南省农业合作社建设热潮,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武塘村农业合作化的全面推广写下长达1759字的《按语》,这是毛主席所写《按语》中最长的一篇,全篇已录入毛泽东选集。为把这一辉煌的业绩留下历史见证,1969年武塘村内建立起一座雄伟的武塘纪念亭,将《按语》全文用祁阳石镌刻,永久竖立在亭中央。先后有张平化、毛致用两届省委书记在这里蹲点。 承担着春华、黄花两镇重要灌溉任务的春华渡槽,也始发于武塘移山,雄伟地跨越于武塘村和春华山村之间,被誉为“三湘第一渡”,现已成为春华的一道标志性风景。 2005年,武塘纪念亭和春华渡槽都被列为长沙市文物单位。它们,都是武塘沧桑巨变的见证者。 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武塘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农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近年来,村民为促进增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成立了武塘果蔬合作社、移山蔬菜合作社、武塘花卉合作社等,同时还有牲猪、奶牛养殖专业户等,传统的农业生产向多样化发展。 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两座小二型水库——武塘水库和建庄水库,经过勤劳的武塘人民的开发,不但是水产养殖基地,同时也成为了城市人休闲旅游的乐园。充分利用武塘村的地理优势和在外的人脉资源,结合本地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找项目。如今,宇田农业现代农庄和湖南绿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都成功落户武塘。不但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还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忆往昔,武塘光辉灿烂;看今朝,武塘改天换地。勤劳的武塘人,将更加努力开创美好的明天! |
石塘铺村 |
石塘铺村位于长沙县春华镇南部,东部与浏阳市永安镇接壤,捞刀河绕村而过,距省会长沙20公里,距黄花机场3公里,县道春垅公路贯穿全境,省道103和国道319伴村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石塘铺村由原石塘村和横坑村于2004年合并而成,全村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12亩,林地面积1200亩,辖30个村民小组,共1228户,4256人,其中党员123名。去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155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580万元,人均纯收入6700元。 争创活动效果佳。2006年被列入长沙市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列,通过近几年上级部门大力支持,村支两委及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素质大大提高。村、组级公路硬化率达到88%,全村绿化率达到52%。2007年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2008年被长沙市爱卫评为市级卫生村,2009年被省爱卫评定为省级卫生村。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方面,形成了以横坑组为中心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以瓦湖组为中心的乳鸽养殖基地,以合胜组为中心的优质稻种植基地,以坪上组为中心的蔬菜种植基地。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近年来,引进了华联水泥制品厂、长沙县春华食用菌公司、千山龙家具厂、宏源鼓风机厂等一批民营企业,村民就业率达到95%,有效推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石塘铺村村支两委坚持思想解放,以全新的理念和举措推进村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新的腾飞。 |
花园新村 |
花园新村位于长沙县春华镇南部,北邻春华山村,南接石塘铺村,西距省会长沙20公里,南距黄花国际机场8公里,距春华集镇和S207线3公里,春垅公路贯穿村域南北,捞刀河流经全村3公里。全村总体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为起伏平缓的山丘,东部为捞刀河沿岸的河谷平地。全村辖33个村民小组,共1069户,4090人,其中党员130人。耕地面积5541亩,林地1044亩,水域561亩,建设用地1065亩。 农业产业化程度提升。花园新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和食用菌等经济作物,是长沙县万亩水稻高产核心示范区。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已进行土地整理3900多亩,使土地达到路成线、渠成行的标准,为农业耕作、机械化操作提供了便利。花园新村不断探索现代农业,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湖南省食用菌总公司,建立春华食用菌基地,新增食用菌种植户13户,其中种植大户王增年产值可达10余万元;村民邹应龙投资十余万,新开辟了良种油茶基地50余亩。2011年,致富带头人陈奇志流转荒山土地1000余亩,成立群益生态农庄,带动周边群众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盘活闲置资产。引进鹰宏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年产砖过亿块,解决了村80余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地方车辆创收近百万元,活跃了地方经济,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全村人民迈上了致富之路。 创先争优成绩显著。近几年来,各项工作都在全镇率先完成任务,支部工作连续几年位列全镇目标管理考核前列,村支部被授予“长沙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长沙市民主法治村”、“人民满意村”、“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展望未来,花园新村干部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用勤劳和智慧谱写“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篇章! |
春华山村 |
春华山村 春华山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部春华镇内,是春华镇的东大门,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0余亩,辖30个村民组,20个党小组,总户数为1356户,农业人口5320人。 交通便捷。春华山村对外交通联系较为方便,西距省会长沙约20KM,南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8KM,S207线由西至东横贯春华山村,县级主干道春垅公路贯穿春华山村南北,开元东路东延线也经过春华山村,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已实现了组组通公路。 地理条件优越。春华山村总体地形为西高东低,西部和北部为起伏平缓的山丘,多林地,东部和中部位于捞刀河沿岸的河谷平地,地势平坦,多农田。在总面积中,山地占15%,丘陵占26%,岗地占5.2%,平原占49%,水面占4.8%。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休闲消暑的极佳场所。 自然资源丰富。春华山村属于湘江支流捞刀河流域,捞刀河在春华山村境内流程大约6KM,另有一条较大的排水渠,西山港流经境内,长2.5KM,闻名全国的春华渡槽座落在春华山村。村域内现有水库两座,分别是李树塘水库和朱波塘水库。全村有水塘共计140处。现有灌溉渠道长度几万米,主要由红旗水库提供水资源。 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春华山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依托地形、土壤、气候、区位、基础设施等优势,积极调优产业结构,全村已流转土地达3000余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先后有春峰葡萄合作社、春荷葡萄专业合作社、天丰土地专业合作社、春华镇可再生能源服务合作社等项目落户春华山村。规模农业基地进一步壮大,有宇田优质稻基地、宇田蔬菜基地、三一后勤基地、春雅山庄、鸿福科技园、丰硕蔬菜基地、国家级粮食创建整建制推进县示范基地。农业招商引资成绩突出,成功引进种子物流园项目和三一生态新城项目,分别规划占地面积200余亩和9200余亩。随着蔬菜、优质稻和葡萄基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为许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春华山村的主导产业。201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50元。 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春华山村现有工业企业4家,分别为凯丰材料厂、桂花纸箱厂、高峰机制砖厂和湖南长沙兰松造纸厂,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万。 春华山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天蓝水清,生态宜居,依托现代农业优势资源以及农家乐的兴起,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潜力较大。春华山人站在发展的高起点上,以新的观念,谱写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