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村是我国现代戏曲奠基人,《国歌》词作者田汉先生的出生地。位于长沙县果园镇,地处长沙县北部偏东,距离长沙县城仅25分钟车程,距市区仅35分钟车程,距黄花机场仅15分钟车程。优越的地理优势给田汉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机遇。全村耕地面积为3358亩,,全村人口共计3365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田汉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田汉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先后获得了文明村、法制村、长沙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称号,田汉村以文化兴村,于2005年修复了田汉故居,开发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鼓励教学方面,支村两委每年对应届考取的优秀毕业生给予一定的教育资金奖励。田汉村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努力加强环保建设,我们期盼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支村两委也一定精诚团结,和群众一起共同建设田汉村的美好明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30121107 | 410000 | -- | 查看 田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河社区 |
果园镇大河社区社区位于瞿阳公路腹部,与果园镇古楼、田汉、新明、杨泗庙相邻,地形复杂。全村总面积约7.9平方公里,下辖20个居民小组,647户,2670人,党员120人。我社区耕地面积2200亩,林地面积3840亩,植被保护完整,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
杨泗庙社区 |
果园镇杨泗庙社区位于果园镇中部,与果园镇境内多个村相邻,地理形状属垸区,全村总面积约7.9平方公里,下辖25个居民小组,1010户,3651人。我社区林地面积3647亩,植被保护完整,环境优美。 |
双河村 |
一、地理位置 双河村位于长沙县果园镇西北部,东与红花村紧邻,南与花果村、杨泗庙社区相邻,西与安沙镇黄桥村接壤,东北与路口镇万年桥村接壤。 二、土地状况 土地总面积7.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49公顷,园地183.96公顷,养殖水面41.36公顷,林地432.1公顷。 三、人口状况 截至2010年年底,村域范围内13个村民小组有住户485户,农业人口为1586人。 四、乡间风貌 辖区内金井河、浔龙河、麻林河三河交汇,丘壑绵延,植被葱郁,具有山清水秀、灵气十足的乡间风貌。另有马踏石、关爷庙、寻龙河拖刀石、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古庙等人文、历史景观。周边有渔翁晒网、美女惜羞、铁笼关虎、喜鹊含梁、团鱼山、铜钱洞等自然景点和田汉母亲墓地燕子山、金江坝水库等景点。 五、民主管理 村历来重视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受到了县、镇以及省内外媒体等多方面关注和肯定,曾多次荣获长沙县“村民自治模范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模范村”等荣誉称号,获得了“建设扶贫工作先进村”、果园镇2009、2010年度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2010年度全面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六、发展现状 自引入浔龙河项目以来,村组干部和项目方紧密配合,全力推进浔龙河项目开发建设。2010年3-5月完成了全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9月组织了全村13个组村民申请“六个集中”试点村民表决大会,支持率达97.2%,为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12月23日,果园镇第一次政府公众开放日“浔龙河生态小镇集中居住地选址暨房型选择公众意见征集”活动在村部举行,各组推选的278名村民代表就集中居住地选址投票表决,支持率高达98.2%,为践行农民有序参与政府行政决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民主生活化,构建法治、民主、开放的公民社会提供了生动案例,获得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七、发展规划 根据长沙县“南工北农”的战略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六个集中”政策和果园镇建设生态环保型乡镇的发展方向,村支两委将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宅基地换住宅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换社会保障”为政策突破口,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提升村级管理服务水平为要求,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根本,积极推进浔龙河项目建设,突出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和各项民生工作,争取工作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
金江新村 |
金江新村简介 临湘故城,在府城南,今善化县界,楚青阳地。《史记·秦始皇纪》:“荆王献青阳以西。”注:“青阳,长沙县是也。”而金江新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东北部。全村面积10.5平方公里,总人口2784人,2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100亩,森林面积10269亩亩,覆盖率为71.2%,植被主要是以灌木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杉树、枞树及人工种植桂花树等,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北部多山地、丘陵、南部有少量平原,其中平原占17.6﹪,山地、丘陵占82.4﹪。 【劳动力状况】:全村总人口2784人,总劳动力1706人,其中男劳动力962人,女劳动力75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585人,高中、中专文化占126人,大专以上劳动力7人,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496人,从事第二产业劳动力990人(从事工业劳动力216人,从事建筑业劳动力774人),从事第三产业劳动力110人(从事交通运输20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47人,社会公共服务64人),从事管理人员28人,技术人员190人,全村外出务工人员1210人,外出务工人员实现经济收入513万元。 【农村经济状况】: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50元,主要经济来源以苗木种植、种植水稻、发展养猪、养鸡以及外出务工为主,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纯收入的60%。有大型养殖场一座,养殖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养猪780头,目前出栏1100头,猪粪污水经过干湿分离及生物发酵处理排放,根据县有关文件,该养猪场现所在位置于2009年巳被划为畜禽养殖禁养区,金江新村正与猪场负责人进行沟通,劝其退出该区养殖。 【基础设施】村内道路交通发达,组组通道路,水泥路全长23公里;东西接东八线,往南连接S207,往北连接京珠高速、G107国道。金江河从村中流过,水利条件较好。全村有渠道18000米,有两座小型水库:姚家坳水库、黄狮冲水库,另有大小山塘50多口,理论库容58万立方米;有中型水库金江水库也用于金江新村灌溉等生产用水,理论库容250万立方米。基本能解决村民人畜饮水;彩电进入每户农户,达到100%;家家户户至少拥有一台移动电话或座机;全村拥有汽车量,达到40%;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和九年义务教学率都达到了100%;农村养老保险达到了98%。建有垃圾池439个,沼气池700个,76﹪农户通过四池净化、沼气池处 理生活污水,其余农户通过人工湿地处理。 【基层组织】:设党1个,党小组12个,支部成员3人,党员118人,广大党员活动正常,三会一课制度能够坚持,并能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村委班子配备齐全,设村主任1人,村委委员2人,村委会下设治保会、调解会、妇代会、民兵营、团支部等群团组织。 【风景名胜】:金江坝水库在果园镇农田灌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水库建于1958年,属于拦截滚水坝。洪水来临时,泻洪不及时,导致上游红线图之外粮田被淹没,人民财产受到损伤。1995年山洪暴发,行人桥滚水坝被冲毁。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于1996年投资300多万元新建电起提升闸门,大大提高泄洪量,致使上游农田不再受淹。现种植荷花近30亩,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里,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李群玉诗句的景象: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让人心旷神怡。 现在也能欣赏北亭唐.李群玉诗句的风光: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
红花村 |
红花村位于星沙东部20公里,距黄花机场10公里。地处果园镇红花村内,与金江村毗邻。全村人口1700多人,家庭户540户,耕地面积1650亩,占地面积6.25平方公里,有山林面积5400亩,村集体面积40亩,现在合并为10个村民小组,0员100余人(其中女党员24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村人民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济得到发展,社会得到明显进步,综合实力得到加强。全村人民本着自强、自立、自尊的精神,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教育建设得到同步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焕然一新,-、孤寡老人得到关爱,各项公益事业蓬勃发展。 红花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按照“又快又好”的战略,开足马力,乘风破浪,不断前进,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红花村而努力奋斗! |
新明村 |
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位于果园、路口、春华三镇交汇处,距星沙25公里,距S207线1.2公里,2004年由原板仓、宁家两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0.86平方公里,耕地1771亩,旱土410亩,山林11000亩。有小二型水库2座,山塘55口。全村有22个村民小组,610户,2058人。支村两委4人,党员111人,14个党小组。 |
田汉村 |
田汉村是我国现代戏曲奠基人,《国歌》词作者田汉先生的出生地。位于长沙县果园镇,地处长沙县北部偏东,距离长沙县城仅25分钟车程,距市区仅35分钟车程,距黄花机场仅15分钟车程。优越的地理优势给田汉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机遇。全村耕地面积为3358亩,,全村人口共计3365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田汉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田汉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先后获得了文明村、法制村、长沙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称号,田汉村以文化兴村,于2005年修复了田汉故居,开发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鼓励教学方面,支村两委每年对应届考取的优秀毕业生给予一定的教育资金奖励。田汉村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努力加强环保建设,我们期盼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支村两委也一定精诚团结,和群众一起共同建设田汉村的美好明天! |
花果村 |
花果村位于星沙东部2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10公里,地处果园镇万亩垸内,与田汉村毗邻。全村人口3757人,家庭户1146户,耕地面积3800亩,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有山林地600亩,村集体水面20亩,现有10个村民组,花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75名,10个党小组,其中正式党员173名,预备党员2名,女党员28名。党员年龄结构分布情况:35岁以下29人,36-45岁24人,46-59岁43人,60岁以上78人。按学历结构分布情况:大学及以上28人,中专及高中28人,初中以下117人。 全村人民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村支两委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干事,经济得到发展,社会得到明显进步,综合实力得到加强,全村人平纯收入达4500元,拥有各类汽车120台,建设用挖掘机、推土机10台、联合收割机10台,有线电视机普及率95%,通信设施齐全,全村纵横道路水泥路面长达15公里。全村人民本着自强、自立、自尊的精神,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教育建设得到同步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焕然一新。-,孤寡老人得到关爱,各项公益事业蓬勃发展。 一、投资300万元改建了全村的公路,共硬化公路15公里,确保道路畅通。 二、投资180万元,对果园小学集教学、实验为一体的综合大楼进行了改造,确保学生学习的宽松环境。 三、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完成了土地平整,解决村民的生产条件,排灌水渠彻底改善,使全村耕地旱涝保收。 四、投资100万元,建设花果村服务中心大楼,为民办事提供了方便。 六、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花果村试点创新社会事务管理,花果村先后建立起以农村无线广播系统、手机信息平台、花果村村民服务QQ群,三位一体的信息全覆盖体系;政务服务模式上采取集中化办公和政务代办,实现政务服务一条龙。村民自治工作上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方法。花果村于2009年8月成立金果水稻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高档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并与金霞米业签订了购销合同,由合作社给农户提供优质稻种子,在收割之后,由合作社上户以高于普通稻谷市场价20%的价格进行收购。2010年5月成立长沙县联发西瓜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8424”玉麒麟西瓜。在发展合作社的同时,花果村注重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给农户进行生猪养殖及农业知识培训,还请来省植保站农业专家进行授课,引导农户们利用政策和科学技术,走上致富路。打造8分钟服务圈,提供免费医疗,文化活动,手机缴费等公共服务,创新社会公共服务。 七个方面进行创新,对于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效果明显,有力助推了村级稳定有序发展。获得市级创新社会事务管理示范点称号。环保工作上,花果村采取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相结合,实现环保网格化运行。简单来说就是:环保合作分社+“村干部联组,组干部联户宣传发动,党员包户落实”的模式。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