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云村位于北山镇东南部,东临安沙镇,西与西湖村相接,北临五福村,南接长沙市捞刀河镇,总用地面积606.85公顷。辖22个村民小组,623户,2211人。
交通优势明显。村内的主要的一条东西向的道路往西与北山集镇相连,东与107国道相接。往东经过107国道到达长沙县城约20千米,到达长沙市约23千米,交通便捷。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面完成了农网改造任务,拥有11台变压器,提高村民的用电质量;硬化道路20公里,硬化率达90%以上;建设了王家湾拦河坝,对村域内十二口山塘进行了清淤改造,建设三级电排,便于抽水灌溉。对全村22个村民小组进行了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面积。
自然资源良好。新云村有耕地274.38公顷,林地239.48公顷,水域38.03公顷,这样的自然资源为发展优质稻与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成立了联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新云土地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基地,发展大棚蔬菜和有机种植业,进行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村东北部,利用其广阔且肥沃的耕地及丰沛的水源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业;引进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生测基地,进行水稻免耕技术研究、专业化统防统治药剂配方试验等,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引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超级杂交稻及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将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11年建立了农家书屋,自建立以来,来书屋借阅书籍的村民和学生不断增多,读书看报活动开展较好,因书屋业务开展落实到位,在2013年被评为二星级农家书屋。2013年建设村级室外活动场地,健身娱乐器材齐全,村民自行组建了腰鼓队和广场舞队伍,每天傍晚在室外活动场地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2013年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有棋牌室、麻将室、电视室等,由老年人协会组织开展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2013年,新云村积极创建,被评为“人民满意村”。
新云村以创建美丽新农村为目标,为此,新云村委会将团结全村群众共同努力,共创美丽和谐新云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30121114 | 410000 | -- | 查看 新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荣合桥社区 |
长沙县北山镇荣合桥社区位于长沙市区北部,位于长沙地区最高峰黑麋峰下,隔山与望城县相邻,贯穿社区的主要干道长青线向北延伸至岳阳汨罗市,是北山镇21个村社区单位中三个社区之一,土地面积约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0多亩,林地面积6500多亩,全社区32个农业小组,3个集镇组,共35个居民小组,1309户,5027人,党小组10个合计人员共183人。 近年来,荣合桥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产业富村、基础强村、环境美村、文明兴村、班子带村”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金星村 |
金星村地处北山镇南段,辖21个村民小组,821户,3100人。总面积6.18平方公里,其中有水田面积2732.7亩,山地面积3600亩。东抵蒿塘社区,西邻青竹湖景区,南与开福区沙坪接壤,北抵望城区,长青公路纵通南北。距离省会长沙约19公里,交通非常便利,村域范围从东北至西南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辖区内26米宽的“北山大道”和“金山大道”正在筹建当中,这两条高等级公路的拉通,将全面带动金星村经济发展的大腾飞;“先锋水库”景色迷人,令人流连忘返;“圣龙山庄”与“陆家坝生态农庄”遥相呼应,自产的绿色环保食品吸引了大批的本地与外乡客人。 全村人民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依靠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与时俱进,大步迈向实现中国梦想的健康发展之路。 |
王公桥村 |
潺潺白沙河畔,巍巍天雷山前,丛林青翠欲滴,良田阡陌纵横,这里就是如诗如画、清幽宁静的王公桥村。 1、区位条件 王公桥村坐落于北山镇的中东部,西邻长乐村,东北临新桥村,东至安沙镇,南抵新中村。村西部有一座王公桥,是王公桥村与外界连接的主要通道。村级路王公桥路贯穿王公桥村南北,是全村道路的依托。 2、自然及气候条件 王公桥村山地丘陵特征明显,山地多,平地少。西部和南部地势较低,主要为良田;中部山田相间,东部为大面积的山林,村域内平地均为山谷冲沟。 王公桥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为16.7—17.38?C,最高气温40.6?C,最低气温-9.5?C,年降水量为1400mm,全年日照数为1677小时,无霜期为275天。 3、人口与土地情况 王公桥村由天雷山村和若溪冲村合并组成,下辖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95人,共635户,其中劳动力1200人,常年外出劳动力250人。 王公桥村域总面积743.9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96.64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43%,林地面积473.10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3.59%。整个用地构成中,山地面积多,耕地面积少。 4、居住条件 王公桥村住宅主要是依路和依山而建,村民居住比较分散,而且住宅大多宅基地较大。住宅建筑结构主要分为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目前,村中大部分房屋是2层的砖混结构。居民点比较集中的地方是中间屋、史家坳、水口庙、黑塘湾、上大屋等。 5、道路交通条件 王公桥村现状道路用地面积6.99公顷。村内道路纵横交错,已经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村内道路路面较窄。村内仅有唯一条水泥路,其它道路多为碎石路与土路,且蜿蜒曲折,多断头路,道路不成系统,通行能力较差。 6、产业情况 王公桥村内无工业企业,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靠村民外出打工和务农为主。目前王公桥村的水稻种植还处于传统的耕作模式,生产水平低,水稻生产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导,缺乏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产品,产业竞争力较差。 7、水利设施情况 王公桥村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为白竹塘水库和付家冲水库,容量分别为100万立方和30万立方。村内有4条灌渠,灌渠长度为8KM。 8、教育设施情况 王公桥村内有一所村办小学,为大兴小学,建筑层数2层,占地面积为0.53公顷,6个班,学生数120人,教职工8人 王公桥村土地肥沃,且耕地主要集中在西部靠近白沙河处及靠近付家冲水库、白竹塘水库处,为发展优质稻产业和蔬菜瓜果种植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
新中村 |
新中村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北山镇中部,距离镇中心7公里,新中村辖35个村民小组,892户,3282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有水田面积3636.5亩,山地面积5468亩。鞍画路横穿东西,白沙河贯串南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村内绿树成荫,农房错落有致。 新中村是有三个小村合并而来,分别为原来的新中村、新福村和卷石村。改革开放以后,新中村村民不甘落后,在历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投身经济建设,逐步改变了新中村村的面貌,成为北山镇后劲十足的美丽乡村之一。 进入新的世纪,在党的富民惠农政策支持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中村村支两委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带领全体村民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村部办公楼的崭新落成,新建的村卫生服务中心、村部篮球场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新中村先后获得了“先进党支部”、“公路建设先进单位”、“铁路护路工作选举单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及“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紧密结合村内实际,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实施美丽村庄工程,推动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为把新中村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
牌楼村 |
牌楼村地处北山镇北部,东部与青田村相邻、南临常乐村、西部是福高村、北部与明月村接壤,2004年7月由原牌楼村与高田村合并而成。牌楼村土地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2个村民小组,村民总户数为584户,总人口2002人,全村耕地面积1762亩,林地面积5620亩。 生态环境优美。典型的丘陵地区,大部分属沙壤土结构,域内山清水秀。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潮湿。居民点主要沿村庄现有村级、组级道路分布,另有许多居民户以自然村落的形式,零星分布于村庄的丘陵山地之中。 自然资源丰富。以马尾松、杉木、香樟为主的林木覆盖着这个山林。村域水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村域内有一小Ⅱ型水库——板桥坝水库。地下水是村民主要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位较浅,水质较好。花岗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 农业经济较单一。传统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村内李万白组利用地理优势开发高山生态有机茶,组织茶农之间合作,成立了山岗茶叶专业合作社,把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作为茶农增收的突破口。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综合服务中心设施齐全,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场地规范、健身器材齐全,拥有农家书屋、卫生室、居家养老服务室、计生服务室、一站式服务厅、民调室、会议室及其他村用办公用房。公路和水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年推进。 村容组貌日新月异。通过开展全民义务大扫除、宣传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进行家庭环境卫生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推行环境卫生的常态化保洁,动员全体村民积极投身到环境治理中来,共同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家园。 牌楼村,正以“新思路、新形象、新面貌”引领全民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 |
官桥村 |
官桥村位于长沙县西北部的北山镇,距北山镇集镇3公里,距长沙县县城15公里,距长沙市中心区18公里。卫青线(县道)横贯其中,在境内有1.4公里,北山大道正在修建,约为1.2公里。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05年由原官桥与龙山合并而成,区域面积7.0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4个村民小组,村民户数628户,总人口2236人,全村耕地面积3098亩,主要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蔬菜、丰梅为主。2011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621元。自2011年成功创建了市级文明村以来,官桥村干群精诚团结,抓住机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获得成绩: 2013年:人武先进单位、水利建设三等奖、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 2012年:先进党支部、“石立杯”北山镇第二届广场健身舞大赛二等奖。 2011年度:市级文明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人民满意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社团组织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村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群众文化生活先进单位、水利建设工作二等奖、农家书屋二星级。 2010年度:村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红旗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群众文化生活先进单位、农家书屋二星级。 |
明月村 |
在北山镇西北方向有着一个安详、美丽且泛着浓厚文化底蕴的生态小村,唤作:明月村。明月村占地9.6平方公里,其中70%为林地。北与汨罗交界,西与望城相邻,与国家级森林公园黑糜峰一脉相承。有着四纵三横的交通网络,穿梭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明月村中最高的山是明月山。远看,明月山好似一把交椅,坐北朝南。艳阳下,泛着翠绿的波光。近看,明月山上是延绵不绝的竹海,郁郁葱葱,洋溢着一派“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高洁、崇高风貌。好似能洗尽万物铅华,伴着宁静以致远。抗日战争期间,-部队利用明月村特有的地理位置成功地打退日本侵略者,当年的战壕依然在明月山上岿然而立。 自团圆桥沿白沙河往上,已入明月村境内。远近闻名的八方庙首先映入眼帘。里面供奉着宋朝时的八贤王。四处的禅香氤氲着如“古寺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宁静、淡雅、脱俗之气。其楹联“作恶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与自古所传诵的传统美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出一辙,泛着浓浓的古韵清雅。这里告诫着人们:以德做人、以德待人、以德育人。 继续往上,便是一汪清水荡漾的英波冲水库。其有着万余亩田地旱涝保收的功能。为6个村和社区万余人口的合理用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若一叶小舟,悠悠在水面上划动,观看两岸山色,却也不失为一个放松自我的闲适之举。如此看来,其发展前景还很可观。她终将集观光、休闲、养老于一体,成为一个独特的天然养吧。 因为明月村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这里的土壤肥沃,有着寸土出金之称。现已有明月蔬菜专业合作社、明瑞山庄、明月生态农庄。还可实用多个合作社形式的民间社团组织,从而全面挖掘土再生价值,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更能吸引外来投资者的眼球。 若说到最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当属舞龙。对于龙,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着独特的情感。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舞龙是20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现明月村有7支舞龙队。他们传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他们将“观音坐莲”、“二龙戏珠”、“五龙捧圣”等舞得淋漓尽致。现在,明月村的布龙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使得舞龙不仅传承着浓浓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具有非常重大的时代气息和意义。 明月村还率先成立了老年协会。以“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为原则广纳老年人。以“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为”目的,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缓心情的良好环境。在他们的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他们还可以进行下象棋、拉二胡、打乒乓球、跳舞、练字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充实、快乐。在老年协会组织下的舞龙、广场舞、咏歌、象棋、书法等一系列比赛曾获得县、镇多项奖项。为继承和发展地方的草根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凝聚了人心,突出了团队精神,构建了人文和谐。 |
常乐村 |
常乐村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北山镇,位于北山镇东北部,北与青田村相接,南与荣合桥社区相连,西与福高村衔接,东与王公桥村相接,长青公路和武广高铁穿境通过,一条白沙河毗邻而流,村中部有中华平原。常乐村是北山镇的行政村之一,是北山镇重点扶持建设村,同时也北山镇面积最大的行政村,面积:近13平方公里。经济以农业为主向多元化发展,其人口规模较大,全村共有约1200户,人口近5000人,所以相对而言是比较复杂的村庄,主要为汉族。个体私营企业15户,村党支部设立8个党小组,党员173名,常乐村下设民兵、共青团、妇联、人民调解组织。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876亩,人均耕地0.8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20000余亩;水面面积800余亩 常乐村周边以山地丘陵为主,但具有良好便利的交通,在此基础上常乐村的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新农村建设。 常乐村生态环境良好,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土地肥沃,全镇气候四季分明,具有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的特点。春季15/25℃,夏季秋初18/36℃,秋末至冬季5/15℃。常年降雨量1000毫升—1200毫升。村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白沙河流水终年不断,水库、水坝、山塘积蓄水充足,有二级水库踏塘水库,每个组都有四个以上的灌溉农塘。境内地带性土壤为红土或者黄白土壤,土层深厚,便于开垦利用。尤其是常乐村境内山体多,山地比重大,局部地区有冬暖夏凉的效果,非常适宜休闲娱乐。 常乐村的山水资源与本镇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为旅游开发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常乐村的山也与本镇其他村的山相连,纵横交错,延绵不绝,风景如画,常乐村的水,池波如碧,溪水潺潺,终年不息。在城市城区面积的不断拓展,常乐村乃至整个镇将是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民休闲、旅游和观光的优选之地,蔬菜、生态休闲、短期度假和娱乐性的第三产业将面临十分美好的前景。 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进入常乐村由于进入天然森林氧吧。麻石、土地资源丰富,是北山镇农业大村、工业强村。纳入北山镇未来几年的重要发展规划,作为北山镇的第一大村,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为常乐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提升群众的生活条件,改善居住环境,近几年常乐村对常乐村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强有力的整治整顿,与规划,对每家每户,每条道路的环境卫生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查与清扫,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0个以上,使每个村民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使得卫生环境得到了保证,让常乐村成为环境优雅优越之地,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并且也在本镇的环境卫生评比之中经常名列前茅。 常乐村交通便利,长青公路(省级公路)纵贯全村南北,往南直通长沙市内,往北与107国道相连,离县城星沙十几公里并与一、二、三环线联网。国家省级重点工程——武广高速铁路还有307县道贯穿境内,村级公路百分之九十实行的硬化改造,组级公路也在进一步加快硬化步骤,区位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常乐村位于长沙市北、本镇的东北端,隶属于长株潭经济圈内,将有力地拉动常乐村的经济发展,大大改善常乐村在北山镇与整个长沙县的经济区位条件。 近几年,常乐村在北山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地领导下,常乐村两委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一手抓经济、法制,一首抓环保民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惠农政策。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具体为村民办了以下几件事: 一、对全村的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彻底改变了用电难,满足了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二、对村级道路全面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面。2004年常乐村由四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村组级道路总里程为65余公里,其中23公里已硬化,公路硬化还在进一步规划与加速硬化中。 三、对村内的水利设施,每年定期开展除险加固改造,对沟渠进行清淤。大大地提高了水利设施的防汛抗旱能力,有力保障农业的旱涝保收。 四、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户户用上了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建沼气池,变废为宝,节约能源,美化环境,有效切断吸血虫的传播途径。降低了吸血虫病病发率。 五、常乐村注重环境保护,已完成长沙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道路已基本完成绿化、亮化,不仅绿化美化还改善的环境,防止公路两旁的水土流失。全村之前主要使用能源是柴草,但现在在给发展沼气创造条件,50%村民在使用沼气,向绿色能源靠拢。 六、文体方面:近年来,支村两委把繁荣群众生活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大了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村部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医务室、篮球场等,有足够大的场地进行各种活动的举行举办,从去年开始组织群众开展篮球、羽毛球、拔河比赛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 常乐村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秀丽,区域交通优越,绿水青山污染少,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与支持下利用独特的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水稻、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有像绿篱园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丰顺园种粮大户等等。 北山镇常乐村以茶叶、优质水稻、瘦肉型猪、无公害蔬菜、小水果为主,注重特色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齐头并进,充分利用本地产业的优势。并且利用科学手段,不断创新发展更多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业产业。 2006年,北山敬老院被评为出席长沙市“示范性敬老院”北山镇敬老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北山镇常乐村佘家场组。地理环境优越。是老人们的温馨港湾。北山镇敬老院始建于1988年,现集中供养孤寡老人52人。近两年,党委、政府投资近40万元,积极改善生活环境,扩建了住房、食堂各一栋,住房新增30间,建成后可容纳老人70余人。北山敬老院的建设及使用,真正实现了为全镇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目标,有力推动了我镇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敬老院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狠抓了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了财务制度、值班制度、卫生包片制度、护理老人制度、食堂伙食制度等制度;老人们自发组建了劳动组、卫生组、娱乐组等义务服务组,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为老服务,为老人们营造了快乐温馨的生活环境。在饮食方面,院内从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出发,确保做到了食用绿色食品,并保质保量;在医疗、生活用品方面,为老人们配备了常用药品,并按需求为每位老人发放了日常生活用品。目前,院内实施了“七个一”工程,即一个果园、一块菜地、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栏肉猪、一个聊天室、一支服务队。走进院内,体现了一个文明、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村上还有村级幸福院工程与安居工程都是为村民为老年人提供居住,休闲、养老的场所。 近日,在长沙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的长沙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中华渡槽被评为市级保护文物,她位于长沙县北山镇常乐村蚜蝤山组,建造气势宏伟,材质为大型石块,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渡槽高度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她是用于农田的引水灌溉,整个灌溉水渠长约两公里左右,而渡槽长度在五百米左右,宽约二米半。 在白沙河上,连接常乐村与王公桥村的桥梁王公桥也是村级重要保护建筑。紧邻长沙市,处于丰梅岭旅游度假区东部,也临近黑麋峰森林公园,山水田园风光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生态观光、垂钓、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风景秀丽,一派田园气息的踏塘水库也即将迎来投资者建设农家乐,更能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来常乐村旅游、观光、度假。使常乐村不仅成为旅游度假的“乐土”,更成为创业投资的“热土”。我们村的村支两委也全力支持扶持有贤之士来常乐村发展创业投资,引进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企业,创造一流投资环境,一流的投资服务条件。 |
福田村 |
福田村位于北山镇西北部,地处长望两区县交界的黑麋峰东南麓,村域总面积7.2平方公里,有耕地1096亩,辖14个村民组,其中9个组在高山上,全村共有420户、1446人,其中党员58名,村干部4名、村官1名。曾获评长沙市“先进基层妇女党组织”、“长沙市巾帼示范村”、“长沙市平安边界村”、“绿色村庄”、“长沙市精品社区”、“长沙市卫生村”、“人民满意村”等荣誉称号。 福田村支村两委精诚团结,秉持建设“和谐福田、富裕福田、文明福田、美丽福田、健康福田”的构想,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微型家庭农庄,努力构建文明乡村秩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导健康养生之道。力图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治理、环境美化、文化精神生活创新等等方面建设“和谐美丽福田”。 |
西湖村 |
西湖村位于长沙县北山镇中部。南靠开福区,北与福安村交界,西与五福村交界,东与新云村交界。总面积大约7.14平方公里,其中2963亩水田,水占370平方米,山4300多亩,苗木300多亩;全村2826多人,60岁以上的占10%,823户农户,共25个组;生猪养殖100头以上的有8户。 交通便利,设施日趋完善。距县城星沙20公里,距长沙市中心25公里。全村道路总里程为36公里,其中9公里已硬化,硬化率为25%。水力资源丰富。水库至海棠水坝有3.5公里,吴老屋至西塘水坝有2公里,沙木桥至五一大坝水坝有1.5公里,樟树脚至孔家冲水坝有2公里左右。地下水水质良好,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村集镇已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大型垃圾池1座,小型垃圾池26座。85%以上的农户实施了改厨;80%以上的农户进行了改厕;60%以上的养猪户实行了零排放;40%以上的农户使用了节能灶;70%以上的农户使用了液化气。大力开展绿化活动,绿化面积达到60%。 |
新云村 |
新云村位于北山镇东南部,东临安沙镇,西与西湖村相接,北临五福村,南接长沙市捞刀河镇,总用地面积606.85公顷。辖22个村民小组,623户,2211人。 交通优势明显。村内的主要的一条东西向的道路往西与北山集镇相连,东与107国道相接。往东经过107国道到达长沙县城约20千米,到达长沙市约23千米,交通便捷。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面完成了农网改造任务,拥有11台变压器,提高村民的用电质量;硬化道路20公里,硬化率达90%以上;建设了王家湾拦河坝,对村域内十二口山塘进行了清淤改造,建设三级电排,便于抽水灌溉。对全村22个村民小组进行了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面积。 自然资源良好。新云村有耕地274.38公顷,林地239.48公顷,水域38.03公顷,这样的自然资源为发展优质稻与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成立了联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新云土地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基地,发展大棚蔬菜和有机种植业,进行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村东北部,利用其广阔且肥沃的耕地及丰沛的水源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业;引进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生测基地,进行水稻免耕技术研究、专业化统防统治药剂配方试验等,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引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超级杂交稻及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将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11年建立了农家书屋,自建立以来,来书屋借阅书籍的村民和学生不断增多,读书看报活动开展较好,因书屋业务开展落实到位,在2013年被评为二星级农家书屋。2013年建设村级室外活动场地,健身娱乐器材齐全,村民自行组建了腰鼓队和广场舞队伍,每天傍晚在室外活动场地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2013年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有棋牌室、麻将室、电视室等,由老年人协会组织开展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2013年,新云村积极创建,被评为“人民满意村”。 新云村以创建美丽新农村为目标,为此,新云村委会将团结全村群众共同努力,共创美丽和谐新云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