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长沙 >> 浏阳市 >> 沙市镇

沙市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沙市镇谷歌卫星地图)


沙市镇简介

  沙市镇地处浏阳市北区中心,是经济重镇。东靠龙伏,南连淳口、北盛,西接永安,北邻赤马及长沙县春华镇、路口镇。镇域面积119.8平方公里,人口5.2万。
   距省会长沙50公里,黄花机场27公里,浏阳40公里,平江32公里。106国道和永社高等级公路穿镇而过,交通极为便利。电力充足,有11万伏变电站一处。水源充沛,有美丽的捞刀河和15座水库,2200余口山塘,日供万吨水厂一处。资源丰富,山林12万亩,盛产楠竹、杉树、油茶;耕地4.2万亩,以种植优质烤烟、优质稻和蔬菜、花木为主。设施完备,邮政、电信、银信、工商、税务、公安、医卫、文教、法庭等政务部门功能齐全,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颇有档次。
   经济快速发展,全镇2002年GDP达2.1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5亿元,财税完成1300万元,人均纯收入3100元。主要工业企业以皮革服装业、亮西东西服系列、纺织业、建筑建材业、矿产化工业为主,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镇内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劳动力资源充足。镇党委、政府思想开放、团结务实,被长沙市授予“小康乡镇”、“文明乡镇”、“六好乡镇党委”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5.2万人 119.8平方公里 430181126 410000 0731 查看 沙市镇谷歌卫星地图

沙市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秀山社区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秀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河背社区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河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沙市社区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沙市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长春社区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长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团农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团农村谷歌卫星地图
秧田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秧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门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东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水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白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洲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中洲村谷歌卫星地图
敦睦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敦睦村谷歌卫星地图
莲塘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莲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友助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友助村谷歌卫星地图
赤马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赤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文光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文光村谷歌卫星地图
桃源村 ·浏阳旅游·浏阳特产·浏阳十大特产·浏阳十景·浏阳名人·浏阳 0

----

查看桃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市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淮川街道

淮川街道 ■[思邈公园一角]淮川街道 ■[思邈公园一角]   淮川街道位于浏阳市城区,下辖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0510户,68238人,流动人口5.3万人左右。是浏阳市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资金、技术、原材料集散地和交通枢纽。   【交通便利】    淮川位于浏阳市区的中心,距长沙市67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7公里,浏阳河自东向西贯穿全境,319公路大桥、醴浏铁路大桥、天马大桥、彩虹桥、鹤源桥五桥飞跨浏阳河,方竹路、金沙路、北正路、劳动路、环城线纵横南北,浏阳河路、人民路、圭斋路、车站路、邮电路贯通东西,构成了“五纵五横”的便利交通网络。   【经济繁荣】   [“三湘第一街”新文路步行街]    淮川被评为长沙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十强乡镇”,2005年GDP达65428万元,财政收入达6858万元。辖区内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福临天下、优仕领域、泰平盛世、北岭顺天新城等十大楼盘联袂而出;以麦当劳、美林美食、华艺源等为代表的餐饮、娱乐行业生意十分火爆;以品牌超市、品牌服饰为代表的名企名店不断聚集;社区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计算机应用服务、金融保险、医疗保健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越来越健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0%。   【环境和谐】    淮川山青水秀,景观众多,有浏阳河风光带、西湖山、思邈公园等风景名胜,有“浏阳文庙”、“谭嗣同专祠”、“奎文阁”、“欧阳予倩故居”等人文景观,辖区内酒店、银行、医院、学校、公园等各项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街道致力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了以社区党建联席会为载体,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为平台,社区内各类党组织联系互动,社区内全体党员为主体的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大党建格局;致力于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新建了一批亮点工程,完成了对主要道路和一些背街小巷的提质升级,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致力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建立了完善的群防群治网络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了平安淮川创建工作;致力于营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社区群众文化组织蓬勃发展,形成了独具淮川特色的广场文化、楼院文化、街头文化、校园文化,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现有2个社区被评为长沙市文明社区,淮川街道被评为了“湖南省十大和谐街道”、“湖南省创建和谐社区先进街道”。  

集里街道

  太平桥镇、集里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集里街道   集里街道办事处地处湖南省浏阳市城乡结合地带,为山地与丘陵相间地貌,面积53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4平 方公里,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13243人,辖5个社区居委会和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669.3亩。2004年,财政税收5556.8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763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887元。所辖村有:长青村 东沙村 筱水村 杉松村 平水村 道吾村 禧和村 太和埠村 八仙村。集里山水资源丰厚,有远近闻名的道吾山风景区。交通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浏永、浏大、浏东、浏跃高级公路与乡村公路纵横交织,邮政、无线通讯十分便利。街道将突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全面改善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四项工作重点,并确保每项工作居全市先进地位。目前街道已整合产业资源,启动了汽车贸易城与建材城、物流产业带与工业产业带、商贸区与休闲度假、生态农业及高档住宅区的“两城”“两带”“两区”板块经济发展规划建设。   -   经济发展   近年来,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积极推广大棚蔬菜、节能沼气、生猪品种改良和农产品加工等科技项目,先后建成了平水、长青的绿色环保蔬菜基地;八仙、太和的花卉苗木基地; 道吾、八仙的黑山羊基地;平水、龚家桥的生猪养殖基地和东沙、百宜的水产养殖基地。培育了浏阳河饲料厂、湖南百宜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生产的“浏阳河”、“百宜”牌饲料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年产值分别达到2亿元和1亿元。集里街道还是浏阳的花炮生产大户,近年花炮产业在集里如火如荼,产值不断提高,培育出一个中国施名商标和6个湖南知名品牌;另有营顺食品厂等12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09年,集里街道完成GDP100亿元,财政税收17222万元,地方收入10885万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都居全市乡镇(街道)第一。重点做活了‘产业支撑’和‘项目建设’两篇文章,目前经济运行企稳向好,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从而保证了财政税收稳步增长。开盘的碧桂园实现开门红,成为房产市场回暖的风向标。财智广场、理想家园、首之都和长城戎苑等集里街道境内的楼盘,销售形势都明显好。而当地工业企业在实现生产、销售同步增长的同时,今年更注重企业投入和技术开发力度的加大,目前当地企业共申报专利60多项,仅三力公司一家就有13项。当地包括房产、工业、物流、交通、教育和卫生等在内的22个重点项目目前均进展顺利。而广本4S店等汽贸销售、服务企业落户集里建成开业,既活跃了当地经济类型,也开拓了新的财源。   -   旅游资源   现代旅游休闲综合服务型农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风景名胜区道吾山位于 城区北郊4公里处,总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拔786.4 米,可望“岳麓暮云垂”。昔有道吾二十四景,神、奇、幽、秀、旷俱备,是“雄镇古潭州”的著名佛教胜地。该区共有景观74处。名胜古迹有兴华禅寺、引路松、五老峰、失马桥、挂榜山、罗汉洞、棋盘石、挂剑泉、白龙泉等。兴华寺创建1100多年来,宗风大畅。影响海外的石霜寺祖师庆诸和尚即宗智高徒。相传明朝重修时,365僧各植一松于入山路旁,构成著名的“引路松”胜景。寺后两冲溪水回绕汇合后,直泻山麓,形成数十丈高的瀑布。1958年,山顶盆地修了道吾山水库,可储水百余万立方米,利用山顶、山麓间的巨大落差,建成浏阳第一座水电站。兴华寺虽没于碧波,“白衣龙王”等神话却至今在民间流传。苍劲挺拔的“引路松”尚存百余株,为来往游人致意导游。五老峰上,现建成电视差转台,盘山公路直达山顶。层峦飘彩带,轻车入云端,垂钓在山岭,道吾胜蓬莱。展望未来,集里将建设成为浏阳市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旅游兴旺、社区文明、环境一流的“对外窗口”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荷花街道

  荷花街道办事处位于浏阳市城区南部,辖8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城乡结合部。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6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465亿元。   境内交通便利,长浏高速、浏大高等级公路、106国道贯穿南北。通讯发达,移动网络覆盖率100%,电力充足,农改率100%。以银天大酒店、欧阳予倩大剧院、神农山庄、水岸山城、金地·天马新城、高峰·天马花园、兆基房产、浏阳河花炮文化城、汽车南站、湘东建材大市场、水果市场为标志的现代新城区不断完善。自然条件优越,风光秀丽,林木葱郁,有隐相台、欧阳玄祠、猿啼山、哑蛙池、谭嗣同墓等名胜古迹,荷花已经成为全市旅游、休闲、房产、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沿阵地。   随着产业结构大力调整,工业成为荷花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共有企业150家,其中花炮厂家98家,食品厂家14家,其他建材、化工、印刷、造纸行业31家,浏阳市城区唯一工业新区一期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21家投资500万以上的企业落户园区,随着长萍高速的启动,工业小区控制规划面积扩至12.27平方公里。同时农业独具特色,形成浏河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和万头牲猪养殖基地。逐步发展成为城区后勤保障基地。   纯朴、友善的5.2万人民热诚欢迎各界人士到荷花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明天。  

关口街道

  溪江乡、关口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关口街道   关口街道位于浏阳市区东郊,是各地经浏阳城区通往浏东地区的重要门户,也是浏阳新城规划的行政文化中心,是东进建设的主战场,现有行政区划总面积6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有耕地面积14981亩,农业生产形成了以蔬菜、花卉苗木、优质稻、牲畜、水产养殖等为主的种养结构。现有无公害蔬菜成片面积3000余亩,2000年水佳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通过了省农业厅验收,正式定名为湖南省无公害蔬菜基地,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菜田安全用药示范基地,是浏阳城区蔬菜主栽地,并远销到长、株、潭等周边城市。以金钩花卉苗木为龙头,面积2015亩,品种以市场十分走俏的高档盆景为主,品种丰富,常年繁花似锦,产值达到10万元每亩,形成了浏东公路上的一条亮丽的花木走廊带,也被称为浏阳行政中心的后花园。素食菜加工是关口农业的传统特产,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加工历史,目前拥有加工个体私营企业20余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   所辖村   有:丁家村 金钩村 云岭村 彭岭村 清坪村 长禾村 关口村 杨西村 复兴村 升田村。   位于彭岭村的杨溪皂水库风景旅游区,库区内山峦叠嶂,怪石嶙峋,风光无限,并富有迷人的传神色彩,是市民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   -   浏阳市农副产品大市场   浏阳市农副产品大市场,位于关口街道复兴村境内,世纪大道一侧,紧靠规划中的行政中心。市场设绿色生态食品城、地方产药村城、特色产品城、食品加工城、产品博览展示厅、信息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生活服务区,构成“四城一厅二中心一区”格局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批发市场群。   -   发展前景   关口随着东进步伐的加快,区位优势的进一步明显,以现有的水佳无公害蔬菜、金钩花卉苗木和泉塘水库水产养殖三大基地为依托,在农业招商方面,重点引进以粮食、肉类、果蔬、绿色食品、花卉等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开发项目。关口农业即将在新一轮的发展蓝图中奋飞。  

社港镇

  近年来,社港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初步形成花炮、化工、服装、建筑四大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思路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做好旅游强镇的文章。周洛村村民自筹资金入股组建的周洛古文化度假村自2001年5月份开业以来,旅游收入达120余万元,社港居委会农户筹资新建的新社港水上乐园占地110余亩,集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农户自办的旅游观光业的兴起,大大激活了民资,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建设如火如荼,浏平边贸大市场已投入使用,政府办公大楼搬迁工程已完成了测量,征地前期工作,新社港停车场即将竣工,目前正筹备启动工业区的建设,集镇路面硬化工程已启动,集镇品位进一步提升。.  

官渡镇

  官渡镇位于美丽富饶、风光旖旎的浏阳河上游,湘赣交界之南侧,东连张坊,西接沿溪,南倚永和、七宝山,北邻达浒。距浏阳市区38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素有“浏东重镇”之称。    1992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1995年6月撤区并乡时,保持官渡行政区划不变。2000年12月正式被浏阳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浏阳东区中心镇。全镇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366个村(居)民小组,7745户,27719人,其中农业人口25732人,耕地27525亩,其中水田26190亩,旱土1335亩。2002年全镇实现GDP1662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252.8万元,农业总产值7652.8万元,财政收入1531万元,同比增长51.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90元,增长351元,人口出生率10.4‰,计生率99.4%。    官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记载,公元222年,三国东吴设县治,治所设在居陵镇(即现在官渡镇),元朝时期再次把官渡作为浏阳县制所在。历史上,这里是湘赣两省的通衢,浏阳东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张坊镇

  张坊镇位于浏阳市最东端--大围山东麓,毗邻江西省铜鼓、万载两县,距长沙130公里、浏阳64公里,省道1854线横贯全镇,交通、通讯便利,电力充足。全镇辖域320平方公里,3.1万人口,森林面积达40万亩,无任何工业污染。境内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    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镇党委、政府坚持走“资源兴业,产业强镇”的发展道路。通过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建成了以鹏洋竹胶板有限责任公司、中南竹业公司、湖浦工艺品厂、上洪凉席厂、上洪人造板厂、吉祥工艺品公司、张坊出口花炮厂、田村、上洪引线厂、好运来矿泉水公司、大漠银洲雨矿泉水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工业发展体系和以黑山羊、食用菌、优质米、药材、瓜果、野生蔬菜为支柱的农业产业体系。在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上,坚持高起点规化、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通过老区改造、新区开发,使集镇已成为初具规模、独具特色的山水精品小镇。 为把张坊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将以最优环境、最佳的服务,真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实地考察、投资兴业。.  

达浒镇

  达浒镇位于浏阳市东部,地处风景秀丽的九曲浏阳河上游,东北紧靠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通往公园的必经之地。 达浒镇物产丰富,具有金、锑、钾、石英石等丰富的地下矿藏,并盛产楠竹、木材、金桔等。   改革开放以来,达浒镇经济发展迅速,实力日趋雄厚,形成以鞭炮、铅酸蓄电池、化工、竹木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与畜牧业、种植业等良好合理的农业结构,各类工农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镇内交通便捷,浏东公路穿镇而过,联系镇区和中心村的道路网络已基本形成,电力充沛,通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未来的达浒镇,将在思维模式,对外开放格局、政府服务职能、文化理念上力求新的突破,把达浒镇建设成为东区重镇、经济强镇。.  

沿溪镇

  沿溪是浏阳迅速崛起的经济重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沿溪新城距浏阳30公里,新、老浏东公路贯穿全境,与古港、三口、永和、官渡相距不到4公里,是浏阳东部交通中心枢纽。东有山川秀美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接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南濒美丽富饶的浏阳河,北有风光旖旎的祖狮崖旅游风景区。境内地势平坦,地域广阔,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旅游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花炮产业历史悠久。尤其是花炮精品园落户沿溪,为沿溪城市化和工业化铸造发展平台,提供开发动力,经济发展后势强劲。    经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省建委批复的城市规划设计起点高、配套功能齐全,商业、文化品位独特。目前,城市规划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已投入4000万元。花城大道已实现了亮化、净化、美化;花溪商贸小区是目前重点建设开发项目;工业小区正在规划落实,一座文明、秀美、富强的现代花炮新城迅即崛起。先机难得,商机无限,良机莫失,花溪商贸小区是成就商家巨贾的摇篮,是您投资兴业的宝地。.

古港镇

  三口镇、古港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古港镇   古港镇位于浏阳河东部的大溪河畔,距浏阳市区19公里,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均匀,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栽种水稻、蔬菜,种植花卉果木,山区气候适宜竹木林生长,林业资源丰富。    古港镇原系古港区,由古港、宝盖两个乡镇合并而成,辖13个村(居)委会,491个村(居)民小组,10581户,36236人,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有山林16万亩,耕地23282亩,其中水田21302亩,旱土1980亩。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2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4317元,完成财政收入3211万元。.  

永和镇

  七宝山乡、永和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永和镇   永和镇距浏阳市32公里,长沙市90公里,黄花国际机场70公里 ,交通便利。永和老工业基地创建于60年代初,以磷矿石开发和化工产品生产为主体,建成了湖南磷化工总厂、湖南省永和磷肥厂,成为全国六大磷矿之一和湖南最大的磷酸盐供应生产基地。.  

大瑶镇

  杨花乡和大瑶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大瑶镇   浏阳市大瑶镇位于湘赣两省三市(萍、浏、醴)结合部,处于319、106国道和1835省道交汇点,是浏阳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的四个中心镇之一。    全镇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29个村,2个居委会。自浏阳撤县设市以来,大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6亿元,财政收入30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8万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6.17亿元(467%)、2046万元(204.6%)、3066元(587%)。 全镇共有各类工商企业1917个,工业总产值6.8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加1587个、增长5.6亿元。其中,年产值上1000万元的有东宇烟花制作有限公司等2家,上500万元的有浏阳河水泥有限公司等9家。    全镇以花炮产业为龙头,形成了花炮、造纸、陶瓷、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花炮年产值达5亿元,出0货值达1亿元,商贸流通频繁,交易活跃,是全国最大的花炮原材料集散中心。 农业产业结构有较大调整。近年来,发展药材基地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逐步实现“订单农业”模式。    自1992年在全省敲响土地拍卖第一锣以来,全镇城区建设总投资5亿余元,镇区面积由1992年的0.72平方公里扩至现在的3.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0.9万增至现在的2万。修建村级公路141公里,其中硬化61公里;相继建成了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百姓广场、花炮大市场等一批大手笔工程;镇区内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道路格局,街道全面亮化、硬化、绿化;建有11万伏变电站,万吨自来水厂、6个专业市场;环卫设施齐全,管理逐步规范,城镇功能目臻完善。 大瑶已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安定繁荣的景象,今后,大瑶人民将团结一心,乘势而上,大力发展花炮生产、城镇建设、商贸流通、旅游休闲、文化事业和节会经济,创造大瑶更加美好的未来。.  

金刚镇

  金刚镇地处两省三市交界处,位于浏阳市南陲,北邻大瑶,西接杨花,南通醴陵,东与江西交界,距浏阳城区26公里。唐僖宗年间,因在境内霜华山建佛寺,寺内塑金刚相而得名金刚头。全镇占地79.8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7个村,3个社区,106国道横贯其境,交通十分便利。   金刚是全省鞭炮的发祥地,鞭炮生产历史悠久,质量上乘。全镇现有鞭炮烟花厂家78家,年销售额达6.8亿元,是湖南东部的一个经济重镇,素有“小南京”之称。境内金庄村,有千年名刹??石霜寺,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佛教石秀,景致天成,每年来此拜佛旅游的超过二十万人,旅游开发大有可为。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金刚人民,不断巩固和提升鞭炮烟花传统产业,努力开拓制鞋工业新领域,全镇现有大小鞋厂80余家,从业人员近5000人,熟练工人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2002年,镇政府在上黄村征地500亩,成立“浏阳制鞋工业园”,实是沿海发达省份制鞋产业转移的基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二次创业,重塑金刚”的口号,全镇工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鞭炮烟花这个传统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升,涌现出了“庆泰”、“飞鹰”、“明义”等一批产值过千万元的规模企业。制鞋业的效益日益凸现,集镇规划区内“浏阳市制鞋工业园”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城镇建设框架已全面拉开,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正逐步形成;农业结构调整亮点纷呈,全镇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一个全新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金刚即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文家市镇

  文家市镇地处湘赣边界,人口4.6万,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是浏阳的边陲重镇、经济大镇和文明新镇。    1927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从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文家市会师旧址??里仁学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誉中外。 文家市人民勤劳智慧,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7亿元,财政税收5000万元,集镇面积达3.5平方公里,是湘赣边界一个综合实力强,发展环境优,基础设施全的地域性中心城镇。2001年,文家市镇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文家市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家市更是一片繁荣和开放的土地,文家市人民正以远见卓识的眼光规划美好未来,以诚招天下的胸怀欢迎四方来客,以坚定豪迈的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 成 农 业 园 大成农业园是文家市镇投资120万元,用现代理念新近整合的一个现代农业投资项目。全园面积616亩,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园内已建成混凝土环形公路,距1855省道仅200m,交通方便,园内建有35千伏安输变电站,与文家市煤矿毗邻,能源充足、便利,是投资开发现代农业项目的理想之地。旅游、休闲、养殖、供水综合开发清江湖(清江水库) 清江水库始建于1958年,总库容1350万m3,大坝高程196m,水域面积126万m2,集雨面积27.5Km2,库区距文家市集镇3.5Km,有防洪公路直达大坝,交通便利。水库建有400千瓦水力发电站,且与文家市35千伏输变电线路并网运行,电力充足。库内碧波浩瀚,优雅恬静,水光山色,迂回曲折,水中有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迷人。有娘娘庙、苏维埃驻地如华祠、神牛推磨等历史文化景观。是可供集旅游、休闲、娱乐、养殖等综合开发于一体的“锁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贵资源。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旅游开发项目??会师广场简介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且与-故居、杨勇故居毗邻,年平均瞻仰旅游者约10万人次,是集教育、瞻仰、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宝贵资源。.  

枨冲镇

  枨冲素有“千年古镇”之称,东接浏阳城区,南与醴陵毗邻,西通株洲、北望长沙。农业以优质稻、花卉苗木、烤烟、楠竹、生猪和黑山羊养殖为主,从建设规模农业,优质农业出发,建立了花卉苗木、烤烟、楠竹等7大基地,成立了畜禽养殖协会,花卉苗木协会,摸索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式。    工业以鞭炮烟花和化工为主,是浏阳花炮主产区之一,产值和规模居全市前列。枨冲红炮全国有名,礼花弹也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荣获冠军,枨冲成为了目前全国最大的礼花弹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镇以“夯实基础,勇进十强”为奋斗目标,以发展统揽全局,凝聚人心,促进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财政收入有望突破2000万元。.  

镇头镇

  镇头镇是浏阳西区中心镇,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5万亩,人口5.51万,位于长株浏三地交接的金三角,历史悠久,商贾繁荣,自古以来为长潭两府交通要道,国道319线,省道211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这里山青水秀,景致迷人。近年小城市开发建设迅猛发展,三纵三横的城市骨架已经形成,现代化的公司、学校、金融、邮政、电信等单位云集,城市功能齐全。一颗新兴的小城市之星正在闻名中外、秀美旖旎的浏阳河畔翘然升起。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工农业发达。建成了以西满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雏形,形成了花卉苗木、特色水果、蔬菜、油茶、生猪等十大产业基地,培育了五大农产品品牌。乡镇工业蓬勃发展。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达。长沙市建辉纺织有限公司、跃龙毛巾厂和西区毛巾厂年生产总值1.5亿元,是浏阳市重要的出口创汇企业。文化、服务行业繁荣,聚集了超市、网吧、服务中心20余家。    镇头镇党委、政府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爱商护商的氛围十分浓厚,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商家前来投资,仅江南水电公司和湘和化工厂两个投资项目,就引资4000多万元。今日的镇头,已经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着理想的创业、生活环境。镇头人民正昂首阔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普迹镇

  普迹镇位于浏阳市西部,境内原有万寿宫,庙内祀“灵感普济之神”许逊,故名普济市,后因谐音演变为普迹市。集镇距浏阳市区35公里,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株洲市区40公里,醴陵市区40公里。东邻枨冲,西接官桥,南界醴陵官庄、长潭,北连我市镇头、葛家。全镇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辖12个村(社区)委会。    普迹有着悠久的历史,楚大夫魏熹在此结茅为观的记载和金鸡村出土的战国陶器,将普迹的历史上溯到2300年前。普迹“八月会”名闻遐迩,历史上曾名噪南七省、北五省,盛时一度成为中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普迹文化底蕴深厚,花鼓戏、皮影戏、舞狮、竹马灯、蚌壳灯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早在1922年普迹就成立0浏西特别支部。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确保稳定,加快发展”为工作方针,充分发扬“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开拓创新,永不自满”的普迹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狠抓兴工强镇,财政税收,基础设施与招商引资工作,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全镇各项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永安镇

  永安地处浏阳西北部和长沙市东郊,距浏阳和长沙各30km,319国道穿境而过,长永高速公路直达永安,距黄花国际机场仅8km,区位优势极为明显,永安工业区荣登省级工业小区行列。具备接受大中城市辐射的容纳力和吸引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境内基础设施完善,水、土地、劳动力、矿产等资源丰富。   永安镇吸引了近2亿元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拉通硬化了永丰公路、新河路、光明南路、市场路、完善了商业新街及其它街道的“四化”设施,形成了以“两横四纵”为骨架的城建格局。永安镇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汽配、建材、纺织、冶炼等多业并举的格局,涌现了湘丰锌业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和浏阳车架二厂等一批精品企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了机械生产,规模生产,正朝着建设我国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集散地迈进。   永安镇以烤烟、奶牛为突破口,以长沙卷烟厂、长沙市宾佳乐乳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企业,农业结构实现从粮猪型结构,向多元化现代化农业结构转变。特别是优烟开发已成功创建省国际型烟叶开发示范区品牌,总规模达14000亩。永安经济建设硬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万吨自来水厂,万门程控电话,11万伏变电站,长沙市级示范性学校,一甲医院相继建成,先后引进了省731办公室,湖南五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天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黄花机场后勤保障基地、桂花湖商务会所、浏阳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多个项目,永安的开放型经济轮廓已经显现。.  

北盛镇

  北盛镇位于浏阳市西北部,捞刀河中游,是原国家副主席-将军的故乡,境内青山绿水,地势平坦,自古有“北盛仓”之美誉,是浏阳的四大粮仓之一。    全镇现辖38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5.2万多人口,总面积77.9平方公里,距省会长沙38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15公里,紧邻浏阳市生物医药园,程控电话入户率80%,镇内交通十分便利,有20多个村实现了村级公路硬化,319国道及长平(长沙--平江)公路贯穿全镇。 近年来,北盛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辖区内有各类工商企业1560家,北盛镇黄官工业小区优越的招商环境引来了长沙科利达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北盛毛巾厂、永兴金属制品厂、中南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金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金四达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北盛,来势喜人。其中科利达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实现税收500万元。农业开发逐步向名、优、特方向发展。目前,种植优质“鹤源”烟叶6500亩,粮经作物比例为5 ∶ 5,小城镇骨架已全面拉开,集镇面积由原来1.44平方公里扩展到2.88平方公里,北盛中心医院住院大楼、浏阳六中科技大楼等建筑设计新颖、美观,日供水3000余吨的北盛自来水厂大大改善了集镇居民的饮水条件,浏北烈士陵园建设正在顺利进行。随着集镇的扩容提质,进镇创业的农民与日俱增,娱乐、餐饮、商贸、流通等迅速崛起,小城镇辐射功能正发挥积极作用。 今日的北盛,百业兴旺,社会稳定,已呈现工、农、商、贸并驾齐驱发展的良好局面。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2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1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3亿多元,出0货值达2900万元,企业增加值完成1.014亿元,利润总额达754万元,全镇人平纯收入达2601元。全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 北盛镇地处永社公路中段,黄官公路连接319高等级公路,优越的区位条件,必将使北大区“中心镇”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不久的将来,北盛镇一定会成为浏阳北大区发展战略中的主战场。在浏阳生物医药园的运筹规划中,全镇共有5个村,41个村民小组被划为浏阳市医药生物园规划区。北盛镇黄官工业小区、北盛纺织工业区、北盛河西工业小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初具规模。.  

龙伏镇

  龙伏镇位于浏阳市北大区,106国道贯穿全境,即将动工的省道永社公路在龙伏集镇与106国道汇合,全镇共辖33个村和1个居委会,468个村(居)民小组,11808户,43249人,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新成立的党委政府坚持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抓住一个中心,做活两篇文章, 夯实三大基础,实施四项工程”的工作思路带领全镇干群以新的观念,新的作风,新的成效,推进了整体工作的全面发展。.  

澄潭江镇

  南川河,上从沿潭湾起,下至大瑶伍家洲潭,长35华里,共有28座潭,因潭多而得名冗潭江,河水长年澄清见底,清朝末年演变为澄潭江。1995年撤区并乡后,由原属大瑶区的澄潭江、大圣、山下三乡合并而成。2004年财政税收5008万元,GDP达五个亿,2005年财政税收6168万元,GDP达6.1亿。   近几年,澄潭江镇以农业为基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经济呈现兴旺繁荣的景象,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油茶、楠竹、板栗、生姜、药材等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逐渐形成以煤炭开采和花炮生产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产业群,有乡镇企业118家,生产的花炮系列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跨入新世纪,澄潭江人奋力拼搏,描绘未来,把握改革开放的发展机遇,瞄准“进五强、创全优”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花炮、煤炭为主体,加强工业小区建设,以花炮生产为龙头带动造纸、印刷、纸箱包装业的发展,实现新一轮跨越大发展。 世纪大道??金盘大街 澄潭江镇东邻文家市,南接江西萍乡,西与大瑶接壤,北靠高坪,总面积157.83平方公里,人口58686人,是经贸交易枢纽。经过几年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一个现代化集镇初具规模。   去年,招商引资引进湘潭市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使世纪大道??金盘大街全面启动,引来大量客商来镇开发,欢迎广大客商进行两厢开发,投资兴业。澄潭江镇地处湘赣边陲边界,又是萍、醴、浏的“金三角”地带,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集镇开发前景广阔,欢迎客商投资兴建集商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宾馆,市场预测回报率可达25%,独资、合作形式均可。   花炮招商项目 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作为浏阳花炮主产区的澄潭江为进一步弘扬千年花炮文化,做大做强花炮产业,为这一传统产业嫁接现代文明,将全面打造花炮品牌,包装花炮招商项目。镇内现有车间厂房、建设用地,欢迎客商新建、扩建花炮生产企业,独资、合作形式均可。   服装生产招商项目 澄潭江镇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人流集中、辐射面广、经济富裕。投资兴办服装厂,可就近提供劳动力,市场前景广阔,预测当地每年可销售20万套以上,每年产值预计可超过1500万元,利润率可达20%以上。独资、合资、合作形式均可。.  

中和镇

  中和镇位于浏阳东南部,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一代伟人-0中央前总--同志的故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和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以开阔的视野审视自我,不断增强求富思变,抢位争先,开拓创新意识,形成了通力协作,共谋发展,政通人和的生动局面。财政税收以年平均12%的速度增长。这几年中,七级远大药材基地,农科示范园等十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先后建成,占地300亩的耀邦中学,全长7公里的文苍公路,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苍坊集镇等总计耗资4800万元的重点工程建设顺利竣工,全长24公里,总投资1500万元的楼丁公路于2002年9月全线动工。经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同志故居纪念公园也将于2003年内动工。全镇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镇。   中和镇党委,政府确立了“找准突破口,谋求新跨越”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资本运营、人才兴业”的工作措施,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耀邦家乡人民吹响了“三化”号角,正在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地谱写中和事业新的绚丽篇章。.  

柏加镇

  素有“花木之乡”美称的柏加镇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近一个世纪的传统花木生产历史,成为中南六省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    全镇总面积约87.5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1个居委会,花木栽种面积达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并形成了以柏加为核心,辐射镇头、黄兴、跳马的种植规模达3万亩。人口2.1万,从事花木种植经营达1.5万余人。花木品种1200多个,产品远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额达1.3亿元。花木之乡美名远扬,考察参观的领导及客商更是络绎不绝,先后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湖南省委-杨正午、原省长储波、原省长张云川等领导莅临柏加考察花木产业,年平均接待参观达4万人次。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使得我镇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经济得到迅速增长。去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5400元,年底储蓄总额突破7200万元,电话入户率达90%,手机入户率达60%,私人拥有小车100多台,拥有电脑农户70余户,上网40余户,据初步统计,去年花农网上成交额达300万元。    99年以来,我镇相继被授予“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国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等称号。 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淳化民风工作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状况保持良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安居乐业。    2002年7月10日,省委-杨正午同志在柏加视察工作时提出要建设以柏加为中心,包括镇头、普迹、跳马、黄兴、洞井等乡镇在内的“百里花木走廊,万顷苗木基地”,形成公园式基地,园林式庭院,生态式村庄,带动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 目前,我镇正在紧锣密鼓修建投资2600多万元的黄兴柏加大桥,拉通百里花木走廊主干道,逐步建设成以柏加为核心的万顷花木基地。.  

洞阳镇

  洞阳,素有“洞天福地”之美称,位于浏阳市西北部,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全镇辖2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近年来,随着浏永高等级公路的贯通和浏阳生物医药园的崛起,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基本形成了以优质水稻、烤烟、药材、花卉苗木为主的合理结构。工业企业蓬勃发展,企业总产值由1997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5.3亿元,逐步形成了建材、烟花、塑料三大支柱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引进了丰日公司、省林木种苗基地等10多个较大项目,合计引资近2亿元。 洞阳作为浏阳经济发展的特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镇党委、政府将抢抓机遇,扩大开放,与时俱进,全面推进“三化”进程。同时,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洞阳建设成为“发展的前沿阵地、投资的理想场所、创业的黄金地段、管理的样板区域、文明的示范窗口”。.  

大围山镇

  大围山镇,位于风景秀丽的大围山西麓,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镶嵌其中,扬名中外的浏阳河发源于此。集镇有500余年的历史,古代以其扼据江西、湖南两省交通要道,为湘东重要门户,故称东门市。 全镇人口1.8万,总面积253.78平方公里,距浏阳市区62公里,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中。镇内交通便利、电力充足、通讯发达、民风淳朴,既有迷人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革命史迹,客家风情比比皆是。    大围山镇素以物产丰富闻名于世,有“上东宝地”之美誉。盛产茶油、茶叶、金桔、板栗、桃子、萘李、梨子、药材、方柿、黑山羊、竹木等,境内石材、钨锑、黄金、矿泉水藏量丰富。 发展思路:依托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立以造纸行业为龙头、以林产品加工为重点、以矿产资源采掘利用为辅助、以旅游产业为契机,并建设果品、药材、优质稻、黑山羊、烤烟、食用菌、养蜂、楠竹八大基地,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领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招商项目:大围山旅游人文景观线、客家文化村、大围山花炮厂、小竹笋加工项目、大围山竹胶板厂、大围山自来水厂、金刚墨玉石项目、产业化药材基地、产业化果品生产加工项目、优质稻生产基地、黑山羊加工项目及闲置项目招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沙市镇

  沙市镇地处浏阳市北区中心,是经济重镇。东靠龙伏,南连淳口、北盛,西接永安,北邻赤马及长沙县春华镇、路口镇。镇域面积119.8平方公里,人口5.2万。    距省会长沙50公里,黄花机场27公里,浏阳40公里,平江32公里。106国道和永社高等级公路穿镇而过,交通极为便利。电力充足,有11万伏变电站一处。水源充沛,有美丽的捞刀河和15座水库,2200余口山塘,日供万吨水厂一处。资源丰富,山林12万亩,盛产楠竹、杉树、油茶;耕地4.2万亩,以种植优质烤烟、优质稻和蔬菜、花木为主。设施完备,邮政、电信、银信、工商、税务、公安、医卫、文教、法庭等政务部门功能齐全,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颇有档次。    经济快速发展,全镇2002年GDP达2.1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5亿元,财税完成1300万元,人均纯收入3100元。主要工业企业以皮革服装业、亮西东西服系列、纺织业、建筑建材业、矿产化工业为主,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镇内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劳动力资源充足。镇党委、政府思想开放、团结务实,被长沙市授予“小康乡镇”、“文明乡镇”、“六好乡镇党委”等称号。.  

淳口镇

  淳口镇于2006年3月由原山田乡、淳口镇合并而成,辖16个村,3个社区,293个村(居)民小组,60950人,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有耕地4.8万亩,林地21万亩。    这里物华天宝,蕴藏着铅、锌、铜、高岭土、矿泉水等多种资源,汇萃着连云山水的精华的人间仙境枫林湖、九天飞瀑六叠泉、千年珍奇母子杏等无不向世人展示出大自然的无穷神韵。这里人杰地灵,曾留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足迹,红色苏区塑造了淳口人敢为人先、勤劳拼搏的精神。这里是发展的热土,烤烟、茶叶、药材等基地形成规模,成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地;以三个月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的力度,吹响了向工业强镇进军的号角。106国道贯穿全境,水泥道路“村村通”,“全国文明村”,“中华十大孝星”,省小康示范村……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淳朴的民风成为创业者的乐土。    面对“十一五”新的一轮发展周期,淳口人民正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强农业、兴工业、优山水、促平衡、破瓶颈、正作风、创‘四好’班子,建一流队伍”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农业强镇、铸造工业新镇、实施资源活镇、构建文明靓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美好生活而阔步前进.  

高坪镇

  高坪乡位于风景秀丽的浏阳河中上游,在1995年由原高坪、杨潭、船仓、石湾四个乡合并而成,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524个村民小组,3.5万人口。高坪地形以低山为重,四周山麓绵延,形成天然屏障,一直以来,由于交通不便,总被人认为是一个偏僻贫困山区乡镇,撤区并乡以来,高坪历届党委、政府致力于打破交通瓶颈,东至永和(船高公路),南至澄潭江(荆石公路),西至浏阳(杨高公路、荷石公路皆可到达),北至古港(古石公路)道路已即将硬化,“三纵一横”网络基本形成,加上村级道路,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距浏阳市区仅22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已成为浏阳城郊重要发展乡镇。    高坪具有得天独厚的矿山资源,储量丰富,宜露天开采,交通便利,电力充沛。现有小型水泥厂一家,年产量10万吨,采石厂10家。    高坪是我省唯一的传统夏布生产基地,历史悠久,现有夏布加工厂7家,年生产能力2000万元,从事夏布生产的人员达2000余人,产品做工精细,工艺精巧,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前景可观。.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官桥镇

  官桥是传统的农业大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决心把做大做强花木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建立了官普公路沿线面积达10000亩的花卉苗木走廊,乡政府成立了花卉苗木办公室,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栽种了包括兰花、桂花、红桎木、樟树、罗汉松、杜英等多种品种的花卉苗木5000多亩,一个新兴的花木基地正在蓬勃兴起。.

葛家镇

  一、基本情况    葛家乡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的家乡,地处浏阳市西郊,距城区16公里,全乡辖8个行政村,198个村民小组,20004人,总面积107.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0公顷,其中水田1227公顷,旱土116.2公顷,山地8200公顷。   二、特色优势与发展成就    传统的农业大乡。葛家是以发展养殖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乡镇。1985年在全市率先进行牲猪品种改良,近年从企业组建、品种改良、技术培训、防疫检疫、市场开拓等五个方面培育畜禽产业,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超历史的高效益。2005年出栏牲猪10万头,出笼肉鸡420万羽,全乡共有年出栏牲猪50头或出笼鸡20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600多户,饲料、兽药经销商18家,畜禽贩运大户20家,组建了集饲料加工销售、商品猪回收于一体的永泰饲料有限公司和集种鸡饲养、孵化、鸡苗发放、饲料加工销售、商品鸡回收于一体的浏阳市龙华禽业有限公司,仅养殖一项,农民获纯利2400元,人均增收600多元。同时,政府通过积极引导和典型示范,开发了以烤烟、蔬菜种植为主的订单农业,推广了以沼气能源为重点的科技农业。全乡农业呈现养殖与种植并驾齐驱,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和谐发展的态势。    发展中的工业重乡。近几年来,政府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全力淳化民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建立党政领导和中层骨干联企制度,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加大安全整改和打击非法生产的力度,实现了企业安全与效益双赢。目前,全乡形成了以鞭炮烟花、机械制造、化工、采矿为主的工业产业招商,拥有各类大小企业53家,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3家,过500万元的企业4家,财政税收2006年预计实现2100万元。    环境优越的开放乡镇。浏跃公路的全线拉通,使葛家的地域和交通优势日渐凸显,投资兴业的洼地效应日趋形成。在重视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政府加大了对软环境的优化力度,坚持以诚信政府与责任政府形象吸引外商,对招商项目实行党政领导全程跟踪服务制上和站所部门“畅通”服务制,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激励全民招商,形成了以商引商、村级主动招商、全民关注招商的浓厚氛围。2005年,引进新项目7个,协议引资4320万元,到位资金3500万元。.  

小河乡

  小河乡地处浏阳东南边陲,北与张坊镇为邻,西与七宝山接壤,南与中和镇相连,东与江西白水乡,黄茅镇毗邻。1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15000父老乡亲。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这里曾一度信息闭塞,交通滞后。为打开山门,赶超先进,近年来,小河乡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构建特色支柱产业,在16000亩耕地,12万亩山林上播种希望,5000亩优质稻,3000亩精品烟,2000亩菜种,中药材。500亩201线椒,200亩蚕桑,114000亩生态林,40000亩低改楠竹,3万“三黑”(黑山羊、黑家免、黑旱鸭),同时,不断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以黑药炮和礼花弹为拳头产品的花炮企业稳中有进,其产品供不应求,大大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的迅速发展。.  

蕉溪乡

  蕉溪乡以“三化”建设为动力,以政府机关迁址为契机,以建设‘文明、秀美、富强’的现代旅游新城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工业经济品牌,打造新城亮点为工作重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创“长株潭”郊野名镇。    “蕉红千嶂碧,溪秀一湖流”蕉溪,浏阳旅游新城的核心区,正以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迅速崛起。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东邻全国五大佛教圣地道吾山,西融入浏阳工业新区,南有风光旖旎的万丰湖,北濒景色迷人石洞泉水湖。全境山水相映,钟灵毓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环万丰湖旅游规划经香港酒店设计师和美国WY公司设计,起点高、功能齐、品位独特,以万丰湖为中心的旅游新城即将迅速崛起,而南部近30平方公里纳入浏阳工业新区范畴,为蕉溪“三化”建设铸造良好发展平台,为蕉溪的发展提供了开发动力,增强了发展后劲。    无论旅游新城还是工业新区,均将迅猛发展,捷足先登,商机无限,是成就商家巨贾的摇篮,是投资的宝地,创业的乐园。    发展历程    2000年5月,浏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批准设立浏阳市万丰湖旅游开发区。同年招商引进湖南同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2001年7月经省市批准建设浏阳同德山庄。 2002年4月,经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政府和机关迁址高升集镇的决议。2002年11月,招商引进长沙市新金鸿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整体开发环万丰湖,成立新万丰投资公司。 2003年元月,环万丰湖周边被浏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旅游新城,同时,将蕉溪南面的高升、东山、金洲、云中、奖励、金山等村纳入浏阳工业新区,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沙市镇特产大全




沙市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