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汪家村汪姓较多,故名。总面积3.70平方公里,14个村民小组,1258人。村道已硬化4公里,2009年落户汪家村的“粤光材料有限公司”,年产页岩砖达五千多万块。汪家村山地面积宽,是投资的好场所。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30381111 | 411100 | -- | 查看 汪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桐瑞村 |
传说正德皇帝游江南时在桐瑞睡了一晚,当时叫“同睡台”,后人为了顺口,叫“桐瑞台”。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8亩,330户,1324人,设14个村民组。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沙河村 |
原名“东江村”,后因沙河村有两条沙河,在地名更改时,取名“沙河村”。总面积2.12平方公里,耕地80公顷,11个村民小组,313户,1181人。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三角村 |
三角村西面是下湾,北面是龙岭,东面有白托,是三角鼎立之中,曾用名“三角塘”,现称“三角村”。总面积2.75平方公里,耕地86公顷,18个村民组,490户,1730余人。地处泉塘镇东南2公里,东南与昆办、五星、新坳两村交界,南与龙岭村,西与下湾村,北与泉塘村接界,湘黔铁路、韶山灌渠在村中心经过,320国道与S330省道连接三角村,交通方便,全村以农业为主,经营铁合金产品、粉末加工,有五矿湘铁渣场、五矿五厂、三七五库、职工生活区、湘林建材厂、景湘肥业公司、过磷酸钙厂、红砖厂等,是国家老工业基地,现有村干部5人。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泉塘村 |
村子坐落在泉塘镇附近,故名。总面积2.02平方公里,34个村民小组,2711人。有党员125人。2004年已进行了农网改造,2007年完成村道硬化3.7公里。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彪家村 |
位于泉塘镇涟水河西干流旁,潭市镇、月山镇交界处,设19个村民组,470户,1554人。彪家村村民的由来是400多年前由江西迁来,插标为界,“标”同“彪”,因而得名“彪家”。现有水库一座,占地80亩,是一个好的养鱼、旅游开发地。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东岭村 |
以辖区沙河为界,根据山脉走势,有东西二岭,西边叫西岭,东边叫东岭。村辖11个村民组,总人口1082人,总户数308户。全村土地总面积2.57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48亩,其中有72亩旱地,林地面积568亩,总建筑面积0.0492平方千米,平均每户100多平方米。党总支下设4个党小组,党员总数29名。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龙岭村 |
根据山脉走势,形状为“卧龙”状,而龙岭村又在龙背上,故为“龙岭”。总面积2.58平方公里,耕地94公顷,13个村民组,1150人。村支两委成员4人,党员34人。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村上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先后获得了“计划生育国优村”,湘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泥湾村 |
泥湾村座落于涟水河畔,全村共有20个村民组,共484户,1758个村民,有党员77名,9个党小组。1976年修建了5.2公里水渠至今共有大小水渠13.1公里,对全村耕地基本做到自流灌溉。全村硬化路面5.4公里,2012年新建了187平方米的村部,设有图书馆和篮球场。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桥湾村 |
总面积0.79顷,平方公里,耕地50公顷,10个村民组,1010人。有党员37人。因靠近涟水河,故是一个洪水之地。以前“天干三天尽是刀,落雨三天一团糟”之说。现在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上湖村 |
原名“俯湖村”,因此地曾是一方湖泊,地势较好,解放后,改名“上湖村”,上湖村四面环河,交通便利,地势低平,以良田为主,无山,村民均以种植、养殖、打工为经济来源。24个村民小组,546户,1957人,54名党员。低湖渔场驻在。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托塘村 |
该地有一个大塘,有约一半的农田用水均依托此塘供水,从不干旱,水源充足,远近闻名,所以取名托塘。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是90公顷,全村16个组,332户,1100人.水塘多,有100余口。全村以种、养殖业为主。是湘乡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又是泉塘镇水产养殖基地,盛产青、草、鲢、鳙、黄鼓、黄尾,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雅,是休闲垂钓的好场所。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双托村 |
因有双波托闻名,故名。总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公顷,258户,825人。整个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积极向上。双托村于1983年被确定为全国固定观察点,2012年被确定为湘潭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石江村 |
石江村总面积1.87平方公里,耕地64公顷,11个村民小组,305户,1250人。有水塘29口,交通比较方便,主要以农业为主,无其他矿产资源。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湖山村 |
湖山的由来,过去流传着一首民谣:“湖山塅,湖山塅,十年干来九年旱,有女莫嫁湖山塅,嫁到湖山一世夫妻难上岸。”谣传过去的湖山塅,没有公路,交通闭塞,没有韶山灌渠,作田靠天公作美,不然干旱,接近涟水河,一旦洪水,就是洪涝灾害,天晴一塅灰,下雨一塅泥,没有湖来没有山,后来人民取名为湖山。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水田面积1365.3亩,16个村民组,364户,1258人。辖区内有湖山中心小学一所,湘乡市信用联社泉塘分社湖山信用营业点一所,电信、移动、联通各有一营业点。每月逢4、9日集市。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锦屏村 |
锦屏村位于泉塘镇西部,属石狮江流域西干流,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辖15个村民组,总人口1586人,总户数464户。全村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党总支下设6个党小组,党员总数51名。锦屏学校驻在。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军塘村 |
军塘村由来已久,原当地有1水塘,面积20余亩,在当时开挖水塘时,有位农民作家称:一锄挖金,二锄挖银,三锄挖个聚宝盆。由此称为“军塘大陇”,后名“军塘村”,总面积1.85平方公里,耕地102公顷,656户,30个村民组,2184人。军塘村坐落在涟水河边,交通方便,是一个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村。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南薮村 |
南薮村位于湘乡市泉塘镇,距离市区约5公里处,所辖22个村民组,1856口人。南薮村属于丘陵地区,风景优美,地理环境优越,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林特产。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高梧村 |
高梧村位处泉塘镇东南方,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耕地95公顷。有13个村民小组,346户,1218人,有党员40人。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繁育村 |
繁育村地处泉塘镇大门,湘棋线穿村而过,泉塘镇政府机关,湘乡四中,泉塘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信用社、卫生院等单位驻在。湘乡机械厂,鸿瑞电子厂,莲花山庄等企业驻在。全村17个村民小组,党员65人,总户数486户,总人口数1635人,耕地面积1401亩,林地375亩,水域面积210亩。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繁荣村 |
因繁荣村比较富裕,故名。全村355户,1228人。耕地面积1074亩,离市区20多公里,共有15个村民小组,党员32人。繁荣村现任领导班子由李后俊担任书记、主任,杨烈毛担任会计,刘文轩任村妇女主任,整个班子成员团结务实,积极向上,搞好新农村建设,打响示范村品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带领全村人民更上一层楼。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汪家村 |
因汪家村汪姓较多,故名。总面积3.70平方公里,14个村民小组,1258人。村道已硬化4公里,2009年落户汪家村的“粤光材料有限公司”,年产页岩砖达五千多万块。汪家村山地面积宽,是投资的好场所。 信息来源:泉塘镇人民政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