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衡阳 >> 常宁市 >> 洋泉镇

洋泉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洋泉镇谷歌卫星地图)


洋泉镇简介

  洋泉镇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境西南部,东接胜桥镇,西连官岭镇及祁阳县,北邻兰江乡,南界蒲竹瑶族和弥泉乡。1995年5月撤原洋泉区,由原洋泉镇和东桥、东山、杉树、兴源、黄洞6个乡组成新洋泉镇。境内辖62个村,一个居委会,79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09356亩,水田33725亩,旱土7728亩,人口为66637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80%的村以农业为主,农业特产种植主要有茶叶、药材、楠竹、茶油。茶叶、茶油产量及森林蓄积量、年采伐量匀居衡阳市乡镇之首。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34428万元,农林牧鱼总产值31064万元。1996和1998年双文明建设分别被衡阳市、常宁市评为先进单位。1996年12月29日,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百强镇”称号。撤区并乡后,全镇集资2000余万元,兴建占地面积为46129平方米的洋泉集贸中心市场,以此为契机加强洋泉的商贸发展,推介洋泉产品,发展洋泉经济,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投资1500万元兴建连片1000亩的“优质茶”,基地,目前,全镇年产茶叶100余吨。通过多年投资建成了“天堂湖旅游风景区”。现初具规模,1997年7月1日开游以来,共接待旅客达500多万人次,收入达1100多万元,以此为龙头,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引进人才,发展地方经济成效显著。2002年全镇农村人平纯收入35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220.4平方公里 430482109 421000 0734 查看 洋泉镇谷歌卫星地图

洋泉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洋泉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宜阳街道

  “宜潭乡、宜阳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宜阳街道”   宜阳街道位于湖南衡阳常宁市。下辖:   430482001001 111 城东居委会   430482001002 111 城北居委会   430482001003 111 群英居委会   430482001004 111 嵩宜居委会   430482001200 112 东湖村   430482001201 112 嵩联村   430482001202 112 嵩塘村   430482001203 112 万寿村   430482001204 112 石洲村   

泉峰街道

  泉峰街道位于湖南衡阳常宁市。下辖:   430482002001 111 城南居委会   430482002002 111 劳动路居委会   430482002003 111 胜利路居委会   430482002004 111 宜东居委会   430482002005 111 泉峰居委会   430482002006 111 青宜居委会   430482002200 112 南市村   430482002201 112 学墙村   430482002202 112 曲市村   430482002203 112 茶箭村   430482002204 112 青市村   430482002205 112 冷水村   430482002206 112 夏联村   

培元街道

  培元街道位于湖南衡阳常宁市。下辖:   430482003001 111 城西居委会   430482003002 111 西上居委会   430482003003 111 桃江居委会   430482003200 112 大立村   430482003201 112 塘山村   430482003202 112 虎溪村   430482003203 112 莲花村   430482003204 112 两江村   430482003205 112 黄枝村   430482003206 112 金桥村   

水口山镇

  “松柏镇、水口山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水口山镇”   水口山街道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在常宁市北方,2009年从常宁市松柏镇析出三香、松阳、新华、青年、蔬菜、松柏等6个建制村和松化、煤机、沿江、开源、松柏、三园、文明路、小州、常青、松阳、大桥、兴源、运输、航运、焦厂、渡东、渡西、永红、欧家洲、鲶鱼等20个社区居委会,设立水口山街道办事处。   新设立的水口山街道办事处辖6个建制村、20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27.95平方公里,总人口2.82万人,办事处机关驻朱家湾。   这里以有色金属而闻名。  

天堂山办事处

  天堂山办事处位于湖南衡阳常宁市。下辖:   430482005200 220 林峰村   430482005201 111 谭井村   430482005202 111 江龙村   430482005203 112 黄江村   430482005204 111 大竹村   430482005205 111 黄洞村   430482005206 111 白竹村   430482005207 111 山群村   430482005208 112 元冲村   430482005209 220 田木村   430482005210 220 六宝村   430482005211 220 高塘村   430482005212 220 广济村   

柏坊镇

  常宁市柏坊镇位于常宁北部18公里处。省道1807线穿境而过,湘江、宜水结伴而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柏坊镇土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辖38个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61400人。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城镇人口24890人。    柏坊镇是湖南省百强镇之一。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境内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水口山矿务局柏坊铜业总公司、衡阳市柏坊煤矿、磷肥厂座落其境。常宁市第三水泥厂、机砖厂、耐火材料厂等一批镇办骨干企业生意红火。以化工为主体的私营企业也在逐步扩大发展。柏坊镇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地,盛产优质大米,种植业、养殖业有着传统的优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柏坊镇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0衡阳市委副-李万郴驻点柏坊镇,对柏坊镇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以‘-’思想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快城镇建设为纽带,促进柏坊镇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柏访镇脐身于全国百强镇之列。” 2000年新建了集贸市场和湘南蛋品市场。湘南蛋品市场总投资 149万元,交易面积24000平方米,交易棚3600平方米,集日可容客 30000人以上。年产值可达3500万元,年纯收人可达1140万元,创税50余万元。就产业结构调整,李万郴要求柏坊镇必须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倡做大做强上规模,突出特色,注重实际效益。2001年柏坊镇以种植高梁为特色产业,建立了5000亩高梁种植基地,并以此推动产业的发展。    柏坊镇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国务院总理-曾在柏坊镇广益中学就读初中。柏坊镇长期是省市主要领导驻点的地方,在各项工作中为全市乃至全省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烟洲镇

  烟洲镇位于常宁市东北边陲,距市城28公里,东隔舂陵河与耒阳市相望,西与逢塘乡毗连,南与荫田镇交界,北与松柏镇接壤。1995年5月撤区并乡,原水口山区的烟洲镇全部和亲仁乡9个村、新力乡11个村合并建成新烟洲镇。全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1105亩、其中水田28774亩、旱土2331亩,辖35个村、1个居委会、396个村民小组、7735户,总人口35515人。境内丘陵起伏,盛产油茶,是全市重点油茶基地之一。舂陵河沿岸地势平坦、田土肥沃,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谷、红枣、柑桔、小麦、西瓜、花生、油菜、湘莲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锰、铅、锌、金、银、锡、矿硅等。1995年至1998年,全镇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富镇、科教兴镇、商贸活镇的发展思路,经济建 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崛起一批煤矿、锰矿、石场、林场、家俱店、皮革加工厂等企业。社会工益事业也有长足进程,先后兴建烟洲集贸市场、电视差转台、中学教学楼、医院综合楼、邮电大楼等工益设施,架通500门程控电话,实现村村通电话。.  

荫田镇

  荫田镇位于常宁市东部。1995年5月撤区并乡,将原荫田区的荫田镇、龙门乡、衡头乡合并成大荫田镇。1998年底,全镇辖33个村,2个居委会,323个村民小组,8338户,371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38人;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35亩,其中水田25120 亩,旱土5015亩。荫田地名取自雅句“福荫德田”。荫田古镇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即开墟设市。地理位置优越,东临舂陵水与耒阳隔江相望,南与西岭、白沙两镇接壤,西与盐湖镇毗邻,北与烟洲镇 、蓬塘乡相连。省道1811线穿境而过,将荫田与107国道紧紧相连,交通较为便利。境内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铜、锡、锰、砷、煤炭、碳酸钙等。1995年后,相继建成黄塘煤 矿、新泉锰矿、荫田锡选厂等采矿、选矿企业。境内田垄开阔,土地肥沃,盛产稻谷。至1997年,已建设吨粮田22000余亩。境内多丘陵,盛产茶油,是常宁最大茶油产区,面积达500 00余亩,常年产油300吨以上。主要土特产品有柑桔、红枣、板栗、花生、萝卜、凉薯、生姜、薯粉条、松花皮蛋、五香豆油等。.  

白沙镇

西岭镇

  西岭镇位于常宁市东南部,距县城26公里。本镇以境内西南部是崇山峻岭而得名。东北低,中部开阔,有“-原”之称。全镇辖31个村,1个居委会,246个村民小组,6988户,3.l万多人,有水田 18138亩,旱土 4137亩,山林地 4.2万亩,总面积 123.34平方公里。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清溪江清澈见底,牛踩寺高耸云端,“西岭岩”、“菩提岩”等景观更是令人遐思万千,留连忘返。    西岭交通、通讯方便。省道1811线擦肩而过,常白公路贯穿全境,西岭水电站装机容量2000千瓦,架通的“龙西”线与湘南电网联网,已开辟的国际函件快递,建成的西岭程控电话交换中心,开通的国际国内长途微波直拨电话,形成了现代化的通讯网络。    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梅埠桥水库碧波涟漪,欧阳海灌区左干渠浇水灌溉,高标准排灌渠纵横如织,3000亩土改田大见成效,被誉为“湘南开发一枝花”。棉花是常宁市唯一产区,柑桔在全省水果系列评比中曾获第二名,油茶是联合国油茶工程定点乡镇之一,“无渣生姜”在南岳农展会上获金奖,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杉木楠竹郁郁葱葱。金、银、铜、铁、锡、钨、锑和高岭土、硅石、萤石、-等资源丰富,特别是锡矿被马来西亚的矿产专家指定为中南主矿区。真是应验了“地下是宝藏,平地是粮仓,山上是银行”的这一提法。    该镇党委、政府围绕“打基础、辟财源、造环境、树形象”的发展思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是在做强矿业经济上做文章。利用丰厚的矿藏资源,大力引进外资,兴办矿业,对现有矿点,搞好挖潜改造,扩大规模。二是在做活绿色经济上下功夫。主要是发展“小水果”系列和“无渣姜”等土特产品以及2.5万亩连片杉木桶竹的生产,实现产业上规模,产品上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三是在做大私营经济上花力气。特别是冶炼加工、经商以及手工业方面,进一步按市场需求,扩大生产,提高质量。.  

三角塘镇

  “盐湖镇、三角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三角塘镇”   常宁县辖镇。1950年属十二区,1956年设三塘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为三角塘公社,1993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3万。镇政府驻牛市坪。省1811线、1807线穿境而过。辖泉塘、山河、瑶草、石岭、青合、阳庙、三角塘、渔池、朱田、塘冲、周家、麻冲、玉砂、双余、长江、石尾、江南、市群、双湾、幸福、南岭、寨下、何曹、毛家港、大合、市塘、老屋、檀下、千家、白沙、大阵、白铺、罗田33个村委会和三角塘居委会。矿藏有煤、锡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大豆、油茶、高粱、辣椒。市属裕民电站座落于此。.  

洋泉镇

  洋泉镇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境西南部,东接胜桥镇,西连官岭镇及祁阳县,北邻兰江乡,南界蒲竹瑶族和弥泉乡。1995年5月撤原洋泉区,由原洋泉镇和东桥、东山、杉树、兴源、黄洞6个乡组成新洋泉镇。境内辖62个村,一个居委会,79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09356亩,水田33725亩,旱土7728亩,人口为66637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80%的村以农业为主,农业特产种植主要有茶叶、药材、楠竹、茶油。茶叶、茶油产量及森林蓄积量、年采伐量匀居衡阳市乡镇之首。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34428万元,农林牧鱼总产值31064万元。1996和1998年双文明建设分别被衡阳市、常宁市评为先进单位。1996年12月29日,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百强镇”称号。撤区并乡后,全镇集资2000余万元,兴建占地面积为46129平方米的洋泉集贸中心市场,以此为契机加强洋泉的商贸发展,推介洋泉产品,发展洋泉经济,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投资1500万元兴建连片1000亩的“优质茶”,基地,目前,全镇年产茶叶100余吨。通过多年投资建成了“天堂湖旅游风景区”。现初具规模,1997年7月1日开游以来,共接待旅客达500多万人次,收入达1100多万元,以此为龙头,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引进人才,发展地方经济成效显著。2002年全镇农村人平纯收入3500元。.  

庙前镇

  庙前镇位于常宁市南部,1995年5月在撤区并乡中由春和乡 和庙前乡合并而成庙 前乡。1996年3月,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撤销庙前乡,设立庙前镇。境东南界桂阳县和本 市白沙镇、西岭镇,西接弥泉乡,北连罗桥镇,全镇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14938亩,其中 水田13310亩,旱地1628亩。有林地63510亩。1998年末,辖23个村,1个居委会,173个居民 小组,4051户,160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0人,壮族1人,瑶族1人。境内山地,平原,丘陵相间,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四周群山环抱,山峦起伏,-幽幽。境内森林资源、矿产 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有乡村林场24个,用材林10579亩,有漆树189亩,竹林6825亩,是全 市 杉木、楠竹、漆树生产基地之一。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铝、锌、大理石和瓷泥,旅游景 点多达100余处。潭水源于桂阳县天子岩,潜流2公里而出天窗岩,纵贯全境而入罗桥镇,水利资源丰富。省道1807线贯通全镇,南入桂阳,北达常宁,交通便利。境内经济主要有种 植业、养殖业和镇村企业,农副产品有稻谷、甘薯、玉米、粟、茅薯、凉薯、豆类、辣椒、 蔬菜、柑桔、竹席、笋、茶油、桐油、山苍子油、漆、烤烟、药材等。养殖业有生猪、鹅、 鸭、鸡、兔、羊、鱼等。镇村企业主要有林场、茶场、采石场、大理石厂、瓷泥矿、食品加 工厂等。.  

罗桥镇

  罗桥镇位于常宁市南部,东以大义山脉与白沙镇、西岭镇为界,南与庙前镇毗邻 ,西与弥泉乡、板桥镇接壤,北与三角塘镇相连。境内原属罗桥区,1995年5月撤区并乡时,车田乡、依湖乡、汤市乡并入罗市镇,并更名罗桥镇而成。全镇面积106.33平方公里。辖 3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70个村民小组,人口37511人。有稻田29508亩,旱地4046亩。省道1807线贯穿全镇,潭水自南而北纵贯境内,沿河两岸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盛产稻谷,素 有""常宁粮仓""之称,境内石盘洞所产稻米以质优香甜闻名遐迩,相传曾为""贡米""。    镇东南山峦迭嶂,盛产杉木南竹。有用材林1.5万亩,经济林1.32万亩。地下矿藏有金、银 、铜、铁、锡、硼、硅、锰等,其中硼矿石、硅灰石储量居华南之首,大理石、花岗石、瓷泥遍及6平方公里,且质地优良,产品上乘。1995年,镇党委、政府认真抓境东部工矿小区建设,办起了大理石料场、瓷泥矿、硼矿、锡沙矿,在沿省道1807线建设商业街和企业街, 建设了石材加工厂、铸钢厂、食品加工厂、优质米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超微细矿粉厂等,境内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为油料、水果等生产次之。养殖较发达,以饲养家禽称著。.  

板桥镇

  板桥镇位于常宁市南部,原属板桥区,板桥区辖板桥镇和仙桥、樟塘、到塘、胜 桥、大塘、官泉6个乡。1995年5月全县实行撤区并乡,板桥镇即由原板桥镇和仙桥乡、樟塘乡组成。东邻三角塘镇,南界罗桥镇和弥泉乡,西抵胜桥镇,北靠宜阳镇。全镇辖38个村,1个居委会,400个村民小组,9329户,409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90人。全镇总面积82.2平方公里,耕地3.34万亩,其中稻田2.21万亩,旱地1.13万亩。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他物产有茶叶、柑桔、甜橙、生姜、辣椒、西瓜、花生、甘薯、凉薯和饲养兔、猪、鸡、鸭、鹅、蛇,以及茶油、木材、竹材、干笋等。青石资源十分丰富,全镇共有采石场34个,安置劳动力1100多人。.  

胜桥镇

  胜桥镇位于市境西南,东南与板桥镇相连,北与兰江乡接界,西南与洋泉镇毗邻 。1995年撤区并乡时由原胜桥、到塘、官泉、大塘四乡合并成立胜桥乡。1996年3月经省民 政厅批准,撤销胜桥乡,改设胜桥镇。全镇面积82平方公里,有耕地3.6万亩,其中稻田3.1 万亩,旱土0.5万亩;有山地3.6万亩,水面2800余亩。辖45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463 个居民小组,10352户,43142人。境内腹部为平地,周边为山地,宜水横穿过境,两岸田 畴开阔,土质肥沃,历来以种植水稻为主,是全市产粮重点乡镇之一。西南山地属市内用材林基地,盛产木材,胜桥市场木材吞吐量为全市之最;东南多油茶林。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谷、甘薯、茶叶、高粱、豆类、蔬菜等。水果主要有柑桔、奈李、板栗、中秋柚等,所产柑桔量大,以色美、味甜著称,多出口俄罗斯等国家。养殖业有生猪、鲜鱼、伊莎380蛋鸡、蛋 鸭等。境内48口塘所产鲜鱼质优味美而闻名遐迩。乡镇企业主要有农机、水电、化工、建筑 、建材等产品和1000多个个体、私营企业。撤区并乡建镇后,镇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  

官岭镇

  官岭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城15公里。东邻兰江乡,西交祁阳县,南连洋泉镇,北抵大堡乡、新河镇。1995年5月,撤区并乡时,由原官岭镇、富贵乡、麦园乡、鹅院乡合并组成新的官岭镇。境域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37个村、2个居委会、433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9030户,41546人。耕地面积29700亩,其中水田26280亩,旱土3420亩,农业以产粮为主。境内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11座,大型水堰20座,高标准山塘2000余口。全镇以1811线为纽带,以官岭集贸市场和富贵集贸市场为主体,形成官岭"经济走廊",为发展、繁荣该镇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河镇

蓬塘乡

  蓬塘乡位于常宁市东北部,距市城20公里。东邻烟洲、荫田两镇,南接盐湖镇,西连宜潭乡、柏坊镇、北界松柏镇。解放前称蓬田乡。解放初期属常宁第四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分属东方红、水口山公社;1961年分为田尾、蓬塘、大市三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95年5月撤区并乡时,将原蓬塘乡、田尾乡、大市坪乡(凉水、楠木、双泉、双发划归松柏镇管辖)合并为新的蓬塘乡。1998年末,全乡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9345亩,其中水田35000亩。辖3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524个村民小组,9300户,434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66人。   该乡属丘陵地区,土地肥沃,是全市的农业大乡,以生产水稻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小麦、红薯、豆类、高梁、蔬菜、油菜籽、茶油等。现有油茶林面积72562亩,年产量200吨。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全乡已建立起杉木、楠竹、柑桔、奈李、葡萄、茶叶、药材等高效种植业基地和规模养鸡、鸭、兔、猪、牛、羊、蛇等高效养殖业基地共300处。 境内矿产资源有煤、锰、铝、锌、硫、铁、金、银等,储藏量很丰富。该乡利用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兴建天江、嵩山、蓬塘3个煤矿,田尾化工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并以这些企业为""龙头"",带动全乡采矿、化工、建材、工艺品制作、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商业、饮食、运输业的发展。   该乡交通方便,辖地村村、组组通公路。北起松柏镇楠木村,南至盐湖镇盐湖村一条长达15公里、宽15米的县级公路穿乡而过,把全乡37个村与省道1807线、1811线连接起来,为全乡人民通江达海和南来北往商客提供很大的方便。全乡于1993年进入全国长途自动通讯网,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  

兰江乡

  兰江乡位于市城南部,离市城仅3公里。传说流经境内的宜水支流两岸树木四季青翠,映水成蓝,故称兰江,兰江乡由此而得名。解放前,属平泉乡,解放后设兰江乡属第十一区。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设兰江公社,1984年更名兰江乡,属宜阳区。1995年撤区并乡时,将原兰江、湖塘、金源、正峒、(莲花、虎溪、唐山、黄枝4村化归宜阳镇管辖)合并为新兰江乡。该乡东与宜阳、板桥两镇毗邻,南与洋泉、胜桥两镇交界,西与官岭、新河镇接壤,北与宜潭乡相接。全乡总面积77.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60亩,其中水田23530亩,旱土3530亩。1998年末,全乡辖37村,406个村民小组,7044户,333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人。人口出生率11‰,自然增长率7.4 ‰。   兰江乡交通便利,省道1811线贯穿东西,县道常洋、常新公路纵贯南北,乡村公路如织,与省、县道交错构成完整的交通网络。辖地水利资源丰富,全乡共有山平塘3327口,小塘坝15处,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 6处,兰江历来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比重增加,特别是水果种植发展快。.  

大堡乡

  大堡乡位于常宁市西部,湘江中游南岸。1995年撤麻洲乡、大堡乡、到湖乡合并为大堡乡,辖29个村,2个居委会,339个居民小组。东与新河镇毗邻,南与官岭镇接壤,西与祁阳县黄泥塘镇交界,北隔湘江与祁东县河洲镇相望。全乡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7788亩,其中水田25302亩,旱土2486亩。总人口282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7人。境内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花生、小麦、大豆、油茶、李子(奈李、水王李)茶叶、柑桔等传统产品。大堡水王李、麻洲花生声名远播,产品销往广东、广西等地。矿产有烟煤、石灰、金、银、铅、锌等,衡阳市大堡煤矿在其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5%,主要生长油茶树、杉木、楠竹,有林面积45473亩。.  

塔山瑶族乡

  “弥泉乡、塔山瑶族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塔山瑶族乡”   塔山瑶族乡位于湖南省常宁市西南边陲山区,塔山瑶族乡与祁阳县晒北滩瑶族乡、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桂阳县杨柳瑶族乡山水相连,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属湖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塔山瑶族乡面积87.5平方公里,共有13个村,111个村民小组,1939户,7868人,其中瑶族    塔山瑶族乡风光颁布在10个村20个组,3849人,占塔山瑶族乡总人口的48.9%。塔山瑶族乡有水田3655亩,山林8万亩。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00米,主峰天堂山海拔达1265米。这里群众连结,杉竹万顷;溪水潺潺,瀑布飞泻;夏凉冬寒,山川秀丽;瑶-情,古朴浓郁;是游客避暑、休闲的理想场所。塔山瑶族乡主要盛产杉竹、药材、塔山山岚茶、苦丁茶、蓼叶、野菜、蕨笋等名优特产。其中塔山山岚茶和苦丁茶已成为享誉湘南地区的名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洋塔公路水泥路面硬化全面完成,村村都通了村级公路;电信和移动网络已覆盖塔山瑶族乡,消灭了无电村。旅游经济长足发展,西江漂流已成为湘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品牌,天堂山观光旅游已家喻户晓。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有重大突破,先后引资兴建了七个小水电站、一个大型竹木加工厂、一个高规格茶叶加工厂等。   自然资源   塔山瑶族乡地貌特征为南北高,逐渐向中部倾斜,森林植被分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    塔山瑶族乡林植被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支林等,森林覆盖率为41.9%。塔山瑶族乡境内主要支流有白塔河、骨头港、黄庄河、划船港,流程115.3公里,流域面积826.59平方公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种类有镁、铁、瓷土、石英石、石灰石、辉绿岩、煤等20余种,其中硅矿石储量达1500万吨以上,石英含量达97%-99%。塔山瑶族乡自然环境优美。所属县境内有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龙虎山规划的马祖岩、洪五湖景区,还有山清水秀香炉峰、幽静飘渺樟树谷、号称“常宁第二峰”的吉泉峰,水随岩情、岩随湖走的“天鹅湖”,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送瘟神纪念馆”、“果喜星宫”、“邹韬奋塑像”等人文景观,更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镇建设   塔山瑶族乡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争取上级电信、移动通讯部门继续完善了通讯设施,彻 塔山瑶族乡底解决了塔山“通讯难”的问题,并把电缆架通至瑶乡,开通了互联网,把致富信息送到了家门口;农电网改造挤进了省农网改造三期工程,预计今年4月份开始进行,将很快实现同网同价并彻底解决瑶乡群众“用电贵”的问题;争取上级投资和村民自筹资金320万元,全面完成了洋塔路至狮元村,至东江村级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解决了塔山瑶族乡近3500人的“行路难”问题。还有塔山、上阳等村已全面完成通村村级公路的路基工程。争取省交通部门立项投资200万元改善洋塔公路防护工程。蒲竹村至祁阳枧下的前期勘测工作和桥梁设计及立项已基本完成,断头路的修通将很大程度上拉动边贸经济的发展;争取上级部门重视解决了塔山医院的部分医疗设备和卫材,解决了瑶乡群众“看病难”问题。是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有提高。   塔山瑶族乡镇党委建立“交心”制度,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与其他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干部之间要经常进行交心谈心,及时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提出要求。要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局面。塔山瑶族乡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乡镇党委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形成风清气顺的好风尚。塔山瑶族乡规范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党委会的议事内容、程序和规则,凡受本乡镇的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落实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凡在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信访、环境保护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损失的,必追究乡镇党政负责人和相关人的责任。乡镇党委明确乡镇干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按等次对其进行年终考核,并按照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实行绩效考核。乡镇党委要成立专门班子,对照年初确定的责任目标,切实搞好对乡镇干部的学习考核、值勤、值班等日常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分工管理工作、驻村包片工作、中心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的,乡镇党委给予嘉奖,并向上级推荐表彰;年度考核排在最后一位的对其实行待岗,参照落岗人员管理。  


洋泉镇特产大全




洋泉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