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邵阳 >> 洞口县 >> 杨林镇

杨林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杨林镇谷歌卫星地图)


杨林镇简介

  -乡地处洞口县东南边陲。与武冈市、隆回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4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19亩。总人口2万余人,辖15个村民委员会,210个村民小组。经过-干群的努力,-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改变了以往单纯水稻种植的格局,大面积成片种植花生、玉米、红薯,产销两旺,-花生远近有名。建成全县乃至全市唯一的生漆生产基地,养殖事业发达,牲猪和鸡的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日渐提高,-土鸡成为大宾馆宴席中不可多得的佳肴。
   乡镇企业有了新起色,兴办了一批花生、玉米、红薯加工企业,发展了矿产开采业,如破刀锰矿,山下滑石矿,积极招商引资,新办了胶木板厂1家,家俱厂2家,机制砖厂1家,集贸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2004年初,-集贸市场建成使用,结来了-以路为市的历史,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升温,该市场占地37亩,摊位360个,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布局最好,功能最全的一流农村综合集贸市场,吸引了武冈、隆回和本县的众多商贩,赶场日平均成交额在10万元以上,极大地活跃了边贸经济。
   随着石杨通乡公路年内全面通行,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彻底解除,-经济必将再上一台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万人 43.14平方公里 430525112 422000 0739 查看 杨林镇谷歌卫星地图

杨林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杨林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文昌街道

  文昌街道:撤销洞口镇、花古乡的建制;2、以原洞口县洞口镇、花古乡的行政区域分设文昌、雪峰、花古三个街道。  

江口镇

  洞口县江口镇位于雪峰山腹地,地处邵怀两市三县交界之处,是邵阳市的西大门,全镇辖14个村,1个居委会,1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129人,农业人口10018人,总面积10200平方公里,山林面积8062公顷,耕地面积9784亩,其中水田9171亩,旱土613亩。    江口镇地处山区,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合多种药材种植,尤其盛产黄姜,杜仲等中药材。    江口镇矿产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铁、锰和水能资源。境内现有三家锰矿生产企业,年产原锰500万吨以上,铁矿的远景储量达2.5亿吨以上,是邵阳市的支柱产业。镇内现有小水电站5家,水能资源的充分开发为江口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毓兰镇

  毓兰镇位于湖南省洞口县中部偏西地区,这是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现域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4.68万人,现辖36个行政村和2个居民区,共计450个村民小组,1.4万余户。毓兰镇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有8.6万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省道1805线贯穿而过,这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优良,位于境内的半江风景名胜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是风景秀美,有多处奇异壮观的自然景观,是休闲、旅游、消署的好去处。    毓兰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名界宾朋前来投资业共谋发展,并将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全面的服务,毓兰人民欢迎您。.  

高沙镇

  高沙镇距洞口县城16公里,上瑞高速公路和竹城高等级化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767亩,水田9300亩,林地34000亩。辖63个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115560人,其中农业人口83140人,城镇人口34537人。    高沙历史悠久,汉代始成集镇,迄今有1300余年历史,历为湘西南最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素有“小南京”美称。改革开放以来,高沙镇的工业、农业、城镇建设和其它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工业形成了以奶糖生产,肉食加工、水泥建材和机械制造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盛产稻谷、牲猪、柑桔、鲜鱼,全镇粮食总产量686650吨,牲猪年出栏31万头,稻田改制渔塘3200亩,年产鲜鱼3000余吨,柑桔年产量7600吨。    高沙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8万人,城区道路、通讯、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齐全。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湖南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全镇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二十强。.  

竹市镇

  竹市镇位于洞口县中部,320国道、省道1846线穿境而过,上瑞高速在其境内大水互通。主镇辖1个居委会,57个村民委员会,760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138平方公里,总人口78855人。水田面积48232亩,旱土面积11363亩。    目前,境内有无公害瓜菜基地1个,管竹万头养猪场,柘溪、金龙、大水苗木花卉基地3个,1000亩优质稻基地1个,圳上菊花基地1个,主要产品有:优质稻、礼品西瓜、席栗南瓜、各类花卉苗木、杭白菊等。    竹市镇拥有丰富的石头资源,2003年乘邵怀高速开工之际,通过招商引资,现有龙泽、竹市、玉旺、大水等大小采石场28个。2004年经过镇党委、政府努力,洞口县立基岩砖厂落户本镇山脚村。傻牛食品厂,鑫象食品厂也相继落户竹市,带动了我镇加工业经济的发展。.  

石江镇

  石江镇位于洞口县东部,辖52个村,3个居委会,721个村民小组,27个居民小组,23312户。全镇总人口84748人,其中农业人口65925人,劳动力资源53380人,全镇总面积146.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257亩,其中水田39965亩。    石江镇物产丰富,盛产水稻,杂交玉米,柑桔,牲猪等农副产品,地下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煤、铁、铜、磷、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储量居邵阳市之最,有邵阳煤乡之称。市石下江煤矿在腹地,产品以木煤,块煤为主。石江属洞口县老工业基地,有着得天独厚为工业发展优势,现拥有民营企业14家,石江有年发量4000千瓦的团结坝电站,小型水库3座,大小山塘1910口,总储水量381立方米,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灌溉面积12017亩。石江拥有城镇人口11696人,城镇建设面积约4平方公里,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    石江镇与隆回县接壤,资水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极为浓厚,曾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乡镇,省群众文化百强镇,百姓安居乐业。320国道贯穿全境,正在修建的上瑞高速公路邵怀段也垂青石江,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道路交通及通讯设备都很畅通,勤劳勇敢的石江人热忱欢迎广大客商来洽谈投资。.  

黄桥镇

  黄桥镇位于洞口县东南部,东北与隆回接壤,东南与武冈马坪毗邻,西南与高沙相连,西北与石江交界,距县城37公里,境内双龙洞,金田等,观音阁,西崖洞远近闻名。    全镇共辖56个村,2个居委会,75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61173亩,山林面积51170亩,水域面积12946亩,总人口85048人,其中农业人口78961人;小型水库24座,山塘186口。    黄桥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境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上瑞高速穿境而过,常年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牧生产,主要农副产品有油菜、小麦、玉米、大豆。其它经济作物如奈李、蜜思李、脆蜜桃、金桃梨、无核碰柑等都有一定规模。.  

山门镇

  洞口县山门镇位于洞口县西部,辖34个村,3个居委会,456个村民小组,14933户,全镇总人口50628人,其中农业人口42942人,劳动力资源26642人,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72亩,其中水田27764.4亩。   山门镇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名躁子湘西南,秀云山南岳殿和“蔡锷公馆”每年都将吸引20—30万游客一慕方而来,每年都将为山门创收100余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山门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山门镇历届党委、政府在党中央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民营为主,工业强镇”战略,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城镇扩展,农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四条主线开展工作,由于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醪田镇

  醪田镇位于洞口县东北部,东邻水东,南靠山门,西接石柱,北壤隆回。辖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23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083户,总人口24954人。行政区域面积5459公顷,耕地面积1170公顷。    醪田镇自然环境十分优美,一年四季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本地区盛产柑桔、红署。随着市场观念的深入,传统农产业正向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其中红署粉丝加工在县内外享有盛名。2003年全镇深加工红署粉丝20余吨,产值达50余万元。    醪田好,风景旧曾谙。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中,醪田紧随其上,敢为人先,醪田镇党政班子奉行“多产少取”政策,为投资商家创造了十分优良的投资环境,自2003年来,先后有花桥加油站、大波水电站、明家碎石厂等投资额,逾百万元的厂矿企业落户醪田,为拉动当地经济作出了表率。.  

花园镇

  花园镇位于洞口县西南部,与武冈、绥宁毗邻,距县城20公里,1805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花园属新建制镇,各项事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理想的投资兴业之所在。全镇面积79平方公里,辖27个村,1个居委会,3万1千多人,耕地面积45万余亩,山林面积9万余亩,小域面积4800多亩,农业人口3万余人,有小二型以下水库5座。    花园是个农业乡镇,蓼水河贯穿全境,水利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常年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林产业,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玉米、大豆、柑桔,经济作物的蜜桔,其它有葡萄、花卉苗木等。.  

杨林镇

  -乡地处洞口县东南边陲。与武冈市、隆回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4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19亩。总人口2万余人,辖15个村民委员会,210个村民小组。经过-干群的努力,-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改变了以往单纯水稻种植的格局,大面积成片种植花生、玉米、红薯,产销两旺,-花生远近有名。建成全县乃至全市唯一的生漆生产基地,养殖事业发达,牲猪和鸡的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日渐提高,-土鸡成为大宾馆宴席中不可多得的佳肴。    乡镇企业有了新起色,兴办了一批花生、玉米、红薯加工企业,发展了矿产开采业,如破刀锰矿,山下滑石矿,积极招商引资,新办了胶木板厂1家,家俱厂2家,机制砖厂1家,集贸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2004年初,-集贸市场建成使用,结来了-以路为市的历史,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升温,该市场占地37亩,摊位360个,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布局最好,功能最全的一流农村综合集贸市场,吸引了武冈、隆回和本县的众多商贩,赶场日平均成交额在10万元以上,极大地活跃了边贸经济。    随着石杨通乡公路年内全面通行,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彻底解除,-经济必将再上一台阶。.  

石柱镇

  石柱乡位于洞口县东北部,雪峰山东麓。辖17个村民小组,7286户,25676人,劳动力人口10000人。乡域面积93.0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95000亩,耕地面积13048亩(其中水田11016亩,旱土2032亩)。是典型丘陵半山区乡。    石柱乡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优质稻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亩以上,产量达3000吨,环雪峰山麓养殖带初成规模,全乡牛羊存栏数达10000条以上。其它如药材种植,楠竹资源,柑桔生产,薯粉加工都有规模。    石柱乡资源丰富,境内现已探明的铁锌矿、硅矿很有开采价值;七岭河,寨河水量充足,活差大,便于小水电开发。    石柱乡基础设施好,交通四通八达,通乡、通、通组公路网早已建成,并在全县率玩建成了首条通乡水泥路,南达洞口县城只需1个小时,北去隆回县城只要1.5小时。农村电网也改造完毕,客运站,移动基站,邮电所,信用社都配备齐全。石柱乡是您投资兴业的好地方,我们竭成欢迎他方客商来石柱发财。.  

月溪镇

  月溪镇位于洞口县西北部,雪峰山腹地,东与长塘相依,南连古楼,西接绥宁,北邻江口,辖22个村,168个组。人口16000多,版图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6万亩,水田8700亩,旱土2800亩,属典型的山多耕地少的山区乡。    月溪属林业大乡,山高谷深坡陡,其地域面积宽广,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日照时数为洞口县城的五分之四,林木生长具有良好条件。乡境内溪谷多,自然落差较大,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同时矿藏资源也较丰富。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已创办了林木加工,矿藏开发,水电开发等各类企业10余家,乡域经济快速发展。月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最适宜畜牧养殖业和农副产品种植业的发展。    月溪交通便利,距县城仅23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上瑞高速架桥飞越,平溪江沿道而行。.  

花古街道

  花古街道位于洞口县城南面,面积49平方公里,21000多人,年产粮食180万公斤,出栏牲猪4万余头,上瑞高速公路,省道1805线,220线穿境而过,上瑞高速公路洞口段最大交通座落境内。占地6平方公里,洞口县工业新城区正在建设中。花古以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已越来越被商家视为发财经商的首选之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规划,乡党委、政府立志把花古打造成县城城建新区,龙头工业强区,现代农业的重区,我们竭城欢迎有志之士来花古共创事业,共绘蓝图。.  

雪峰街道

  雪峰街道:撤销洞口镇、花古乡的建制;2、以原洞口县洞口镇、花古乡的行政区域分设文昌、雪峰、花古三个街道。   

古楼乡

  古楼乡位于洞口县西南,距县城14公里,巍巍雪峰山环绕,幽幽平溪水流淌,尽显大自然恬静之美,却不失交通之便利。古楼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各村实现了三通(通自来水、通电、通公路),乡行政区域面积8700公顷,人口5696人,1所中学,8所小学,1个卫生院。    古楼属山区小乡,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与自然风景,适宜水电站建设和旅游开发,现全乡山林面积82270亩,水田面积2672亩,旱土449亩,农作物品种主要有水稻、玉米、豆类、薯类、油菜、花生等,另外还盛产天麻、百合等中药格和花叶,尤其是古楼特产“雪峰云雾茶”系选用云雾缭绕,海拔1100—1821米雪峰山上良种茶树的茶叶精制而成,它凭借其有利的人文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已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长塘瑶族乡

  一、基本乡情:    湖南省洞口县长塘瑶族乡地处美丽的雪峰山中段。全 乡面积63.9平方公里,4900人口。是个瑶汉杂居的少数 民族乡,享受国家建整扶贫和少数民族有关优厚政策。    二、资源优势:    1、竹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2.6%,活立木约10 万立方米,现有竹木加工厂5个,主要产品有竹帘、竹架 板、实木家具和建筑模板等。    2、旅游资源大具潜力:交通便利,320国道和正在 建设的邵怀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位较好,距洞口县城不 到3公里。风景优美,山青水秀。海拔较高,绿化极好, 气候相对凉爽,是避暑旅游的胜地,现已有各类旅游服务业实体50余处,从业人员300人左右。年营业收入近300万元。    3、水资源大有开发价值:境内有两条河流,流量丰 富,落差较大。现有3座水电站在建,装机容量1800千 瓦。    4、清洁的环境和凉爽的气候带来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天然优势:盛产反季节蔬菜、水果、云雾茶叶和 药材等。现有茶园2000亩,部分农民从事绿茶加工,获 利较高。该乡大公村生产的银峰绿茶荣获1998年湖南省茶叶学会评审银奖。现有药材面积1500亩,主要品种有金银 花、山苍籽、天麻、尾参、黄姜等。乡人民政府决心将药 材发展为富民强乡的新兴支柱产业,全乡有1万亩山地可种药材。.  

罗溪瑶族乡

  洞口县罗溪瑶族乡位于雪峰山脉东南腹地,与绥宁县、洪江市、会同县三县市接壤,距320国道和在建的邵怀高速公路40公里。全乡辖有17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面积298平方公里,居住有瑶、汉、苗、侗、回等民族11000人。境内森林资源和水利资源都十分丰 富,有林地面积421857亩,立木蓄积量100万方,楠竹10万亩1200万根,水能源总蕴藏量34000千瓦。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保护完好的原始次森林;有麝羊、娃娃鱼、穿山甲等珍禽异兽;有国家一级 珍贵树种雪峰红梭椤等;有高顶山普照寺、芋子塘漂流、龙木坪水库、仙人洞、岩门洞、太平桥等名胜古迹;有环境优美、居住舒适、服务优质的罗溪宾馆休闲山庄,有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风情,有18家布 局合理、品牌优质的环保型乡镇企业。全乡公路星罗棋布,拥有各类客货运车辆200余台,每天有六班次客车发往县城。17个行政村村村通程控电话,家家有有线电视,建有电视差转台。乡政府驻地小城镇和工业区开通了移动电话。罗溪瑶族乡既是客商投资的首选之地,也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  

渣坪乡

  渣坪乡地处洞口县城西部,属山区乡,平均海拔800米左右,与黔阳(现洪江市)、隆回县相邻,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    渣坪乡共12个村,1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144人,地广人稀,山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0%,雨量充沛,林木生长具有良好的条件。乡内溪谷多,自然落差大,为山区发展小水电提供了优越条件,去年投资的石洞电站将在爱期内正式发电,境内田湾电站也在进行之中。    渣坪乡独有气候条件,为建具有渣坪特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境内反季节蔬菜生产初具规模,主要有银坪村、下洞村的锣卜、西红柿等。中药材生产基地主要有:银坪、朗田、大溪等村的天麻生产基地。.  

岩山乡

  岩山乡位于洞口县中西部,四周与洞口镇,长塘瑶族乡,渣坪乡,大屋瑶族乡,山门镇,竹市镇等6个乡镇相邻,辖区面积8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26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区域面积0。6平方公里,洞山公路(县道)穿境而过,县乡道菱竹公路经辖区5村,从这里始点,交通便捷,条件便利。    岩山乡自然条件相当优越,位于雪峰山脚下,四季气候怡人,无霜期短,境内有两座小型水库——南景水库和龙塘水为,水利资源丰富,可以旱涝保收,全乡19个村村村通公路,95%的组通了机耕路,在洞口县的所有乡镇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乡总人口23716人,其中农业人口23210人,非农业人口506人,乡村劳动力资源16464人,其中劳动年龄内人口13276人,乡村失业人员数13878人,其中劳动年龄内12818人,其中男7592人,女6286人。    岩山乡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现在全国各地工作的人员均有岩山籍人员,境内楠竹,木材,生猪,水产等产量兴旺,适于水稻种植,共有耕地面积18898亩,其中水田16416亩,旱土2482亩,山林面积3671。7公顷,特别是季稻生产在全县首屈一指,内有香芝然——洞口香米加工厂,岩山乡竭诚欢迎有识这士来乡投资发财。.  

水东乡

  水东乡位于洞口县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全乡共辖12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349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25公顷,水田面积740公顷,总人口18848人。    黄泥江穿越水东境内,水利条件较好,地形较平坦,是粮食生产主区。气候凉爽,土壤肥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红薯、油菜等。水东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柑桔是其拳头产品,加工储藏技术独到,有自己的包装,味美质量好。还励产葡萄、桃、梨子等水果。境内有丰富的矿山资源,适用开采碎石,办碎石加工厂。    水东交通便利,乡村基础设施齐全,村村通电话,电灯,人们热情纯朴,天生好客,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来水东作客,投资,带动水东的经济发展,共同描绘水东的明天!.  

桐山乡

  洞口县桐山乡位于雪峰山腹地,与隆回、溆浦等县交界,现有邵阳市“三横六纵”中的一纵穿乡而过,连接洞口和隆回两县,全乡辖有16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10676人。    境内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有山林面积6143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0万立方米,楠竹年开发量20万根;水田3511亩,旱土834亩;土壤和气候都适宜种植中药材,现有金银花种植面积4000余亩,其他中药材种植面积6000余亩。    境内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有文化古迹,有天然的温泉,有保护好的原始次森林,矿产资源主要有硅矿和铁矿,现已探明可利用的水资源九处,现已开发2处,其余的都有待投资开发。投资开发环境好,前景广阔,欢迎各地开发商来我乡考察、投资。.  

大屋瑶族乡

  大屋瑶族乡地处偏僻的雪峰腹部地带,平均海拔900余米,全乡土地面积76平方公里,11个自然村,拥有4793 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1%,境内森林繁茂,资源丰富·,群众忠厚朴实。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群众的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处于市级贫困少数民族山区乡。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和全体瑶汉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并逐步形成五大基本产业。    一、楠竹产业    该乡拥有10万亩林地,其中有7万亩楠竹地,现已低改 4万多亩,年平均产楠竹20多万根,年产竹链子30多万床,实现利润80余万元。每个村基本形成竹链子加工厂,尤其在大屋村、马洞村和岩龙村,楠竹力口工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将近有70%的人从事竹链子加工。现在楠竹产业正朝规模化发展。楠竹加工后剩余有大量的角料、废料,而这些材料又都是造纸的最佳原料,经有关专家统计,在我乡境内完全可办一个年产值300X元的造纸厂,现乡党委和政府正准备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一个造纸厂。    二、以天麻为主的药材产业    该乡地势高,森林覆盖率达90%多,气候适宜,非常适应药材的生长,尤其是天麻的生产,已成为该乡的支柱性产业,年平均种值天麻13000多窖,实现利润100多万元,天麻的医药和营养价值非常高,尤其在该乡境内发现一些野生天麻,属国家稀有珍贵药材,非常受市场青睐。如对天麻进行加工、包装,那么天麻的价值会更高,现该乡党委和政府正在联系外商,办一个天麻的包装和加工厂。    三、水利资源    该乡山高坡陡,水利资源丰富,在原有电站的基础上,今年又通过招商引资在勒马村的高坑龙处再建一个800 千瓦的水电站,电站建成后除满足该乡生产与生活用电外,还剩余大量的电,且乡电价较便宜,为外商来投资办厂提供了优惠的条件和可靠的保证。    四、硅矿资源    该乡十八担境内有一个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的硅矿群落,经省矿产研究所及怀化市矿产研究所化验分析,其硅石含量高达99.73%,通过专家实地考证后,预测按平均每年开采2万吨计算,至少可开采50年,如开采成功,全乡人平将增收80元。该乡党委和政府已与一外商老板签订了开发合同,并兴办大屋瑶族乡云峰硅矿开采企业。.  


杨林镇特产大全




杨林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