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岳阳 >> 岳阳县 >> 筻口镇 >> 西游村

西游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游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游村简介

  筻口镇西游村位于游港河西岸,现有总人口1351人,有农户352户,有13个自然小组,全村总区域面积56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20亩,耕地面积1250亩,西游村地势平坦,气候景色宜人,是农家乐旅游的休闲的胜地。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0621107 414000 -- 查看 西游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游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游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街社区

  新街居委会   新街居委会于1986年6月成立,位于筻口集镇S306中断,辖区现有邮政、电信、国土、环保、房产、镇政府、广播电视站、农机站、养路工班等部门单位,有居民住户438户,分4个居民小组,共17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9人,农业人口456人,男905人,女820人,个体工商户167人,居民党员9人。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老街社区

  老街居委会   老街居委会于1986年6月成立,位于筻口集镇S306西段,从桥头至信用社地段,辖区现有老粮站、供销社、工商所、筻口中心小学、卫生院、信用社、幼儿园两家等部门单位,有居民住户586户,分5个居民小组,共18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3人,农业人口825人,男973人,女875人,个体工商户183人,居民党员10人。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筻口社区

  筻口居委会   筻口居委会于1995年12月成立,位于筻口集镇S306东段,辖区有新粮站、、城建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计生办财政所、经管站、民政所、劳动服务站、农电站、水电站、基建公司、畜牧站、自来水厂等部门单位,有居民住户389户,分4个居民小组,共14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1人,农业人口559人,男736人,女674 人,个体工商户132户居民党员8人。   筻口集镇居委会人口多,分布散,管理难,但是,历年来,三个居委会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管理有序、服务完善、街道已整体化、绿化、亮化、环境优美,门店经营有序、社会治安良好,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游港村

  游港村简介   游港村现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1249人,其中0员35人。耕地1469亩,山林1700亩,人均收入5840人。全村以农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地处沙游港西岸,筻口镇的大门,与开发区西塘交界。   2014年农电整改已完成到户,自筹资金3万多元。2014年村级道路硬化已完成9公里,自筹资金320万元(主要由陆镇林先生赞助300万元)2014年水渠护理硬化完成5000米。亮化工程基本完成。游港村已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前景。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大堤村

  大堤村简介   大堤村地处新墙河边和熊市交界处,居住集中、民风淳朴,村庄秀美。全村总人口497,6个生产小组,112户,党员人数19,村支两委3人,全村总耕地面积870亩,村级精养水面鱼池120亩。近几年个体户新修了千头猪场一个,百头牛场一个,门业小型企业一家。我们村以种植水稻为主,2004年新修电台一个,耗资5万元,确保了大堤村的农田旱涝保收。全村人平均收入近万元。   2006年硬化村级道路1.6公里,争取国家资金17万元,自筹资金16万元。2008年为了方便人民群众的红白喜事接客,我们村自筹资金26万元,修建了村级公益食堂。2009年自筹资金4万元新建了村级活动中心。   2013年大堤村在外工作的领导和企事业老板关心和支持,将村级道理拓宽升级从3.5米拓宽到5.5米宽,总耗资58万元。为了解决全村用电负荷重、高峰用电困难问题,我们找领导新增了变压器一台,全村低压线路和到户线路进行了全面整改。全村到组到户的道路全面硬化了,全村范围内安装了路灯,进行了亮化,耗资3万元。2014年我们村为了美化环境,在村级道路两旁进行了植树绿化,耗资6万元。   2014年大堤村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将大堤村余熊市跨河大桥(危桥)进行了重修拓宽成3.8米宽,方便了河两岸人民的出行便利,建桥总投资近150万元,除去国家镇政府出资外,下达大堤村的任务出资是24万元,已完成到位。   2015年大堤村在上级领会的关心和重视下,争取国土整理项目一个,县农业局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一个。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牌头村

  牌头村简介   牌头村位于筻囗的东南部,上至朱仑水库,下抵大堤村,全村有三个自然屋场,分六个村民小组,共165户人家,总人口720人,其中0员26人,水田面积825亩,山林面积530亩,有水圹鱼池100来亩,另有40亩水面的小型水库一个,农副产业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   近两年来,牌头村硬化道路2.7公里,修建了近600个平方的公堂一所,装置了全村所有路灯,共花费资金八十多万元。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安居乐业,全村无有一起吸毒现象,无有打架斗殴现象,村民们环境卫生觉悟很高,家家户户的垃圾处理的很好,给人一个天天如新的面貌,希望在以后,我们支村两委及全体村民共同努力,把牌头村建设的更美好!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四兴村

  四兴村基本情况简介   筻口镇四兴村位于沙港河南岸,与杨林熊市交界。全村共有七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606人,水田面积631亩,山林600余亩,旱地30余亩。全村共两个屋场,居住集中,几乎全村连结,荣杨公路穿村而过。村支部有党员22人,其中女性3人。   近几年来,在党的十八届路线指引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带领全村人民,紧跟时代步伐。   围绕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结合四兴村特点,使全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抓党建:学习制度,学习内容,活动场所,定期上党课,坚持评比,坚持考核,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支委包片,党员包户,实现干群一条心。   二,抓文化建设:全面安装数码电视,村委出资添置音响设备,选择了场地,聘请老师,组织中老年妇女集中培训,编排舞蹈等等。由于丰富了村民的文化活动,全村出现了:打牌的少了,买码的少了,口角是非少了。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多了。   三,卫生环保工作:配备专业垃圾清理人员,各家各户配置垃圾桶,划分卫生责任区,党员分片包干,定期检查,奖惩公布。村委投入2万余元资金,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村庄更美丽卫生。   四,借助自然优势资源开发选沙场一个,几年来,为全村人民增加收入80万余元。同时为国家贡献税收几十万元。   五,利用交通便利优势,组织十几户村民在自己的住宅乡村公路两侧,办起了木材交易市场,每年为村民增收入百万余元。   六,新建小二型水库一座,蓄水12万立方米左右,可满足全村水利灌溉,确保农业丰收,发挥巨大效益。同时每年收获成品鱼上万斤,改善了村民生活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七,新添置200安伏变压器一台,安装路灯30多座,晚上全村一片明亮,保证村民晚间的安全。   八,全村到组到户,泥巴路几乎全面硬化。同时投入数万元打通四兴与大堤的乡村公路500多米。   九,山村改造:荒山出租给胜奇畜牧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开发,效益明显改善,将成为绿化度假休闲如一体的大型场所。   十,公益事业建设:计划生育优抚对象,五保老,按政策落实到位,八十岁老人由村财政每年发放200元慰问金。从而使全村社会风气逐步好转,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四兴的明天将会更好。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清潭村

  清潭村系筻口镇朱仑水库上游的邱林村。全村有十一个村民小组,十四个自然屋场。现有人口1056人,党员23人,组长11人,有水田1100亩旱地50亩,山林面积1980亩,山圹110处200亩,小二型水库三处160亩,抗旱机埠二处,变压器四台。文化广场一处,休闲山庄一处。   2013年至2015年4、5、9组路段硬化8.1公里,敖家路段3.5公里。新建高岭清潭机埠2个,新增变压器2台,护砌U型渠6000千米,新护砌塘坝6处。   现如今,我清潭村已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水如碧玉、山如黛,民风淳朴,是旅游、投资的理想之地.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莲塘村

  莲塘村简介   岳阳县筻口镇莲塘村地处筻口镇西部游港河畔,紧临筻口集镇,省道306线和筻西线纵贯全境,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村14个组,485户,总人口1752人,党员50人,耕地面积2380亩(其中水田1930亩,旱地450亩),养殖水面210亩,山林面积306亩。莲塘村自2009年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按照“调结构、促增收;强基础、促发展,靓村庄、美环境;抓管理、促和谐”的工作思路,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自2009年来,莲塘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了一条种、养、加相结合产业多样化之路,全面推广高产优质稻种植面积1680亩,普及率达100%,购置了插秧机8台,大型耕田机4台、收割机9台,机耕机种机收率达95%,兴办了大米加工厂4家,有力提升了粮食生产的优质化、科技化、标准化种植水平。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按照“猪、沼、渔、(果、菜)”的循环模式,现已建成了蔬菜基地600亩、名优水果基地300亩,发展养鸡养鸭大户8户,新上水产养殖面积80亩,逐步壮大生猪养殖规模,发展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户2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6户,村年出栏生猪规模达1.5万头,初步形成了以传统种植和特色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格局。全方位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多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预计201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260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816万元,养殖业产值1784万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3%、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2万元。   通过整合道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电力建设、水利建设、农村沼气能源建设等项目,共争取项目14个,项目资金603万元,自筹资金92万元,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渠道改造护砌2000多米,机埠维修改造2座,疏通排水港、围山渠6000多米,山塘清淤护砌12口,新修机耕路2600多米,改造硬化村组道路5700米,改造便桥2座,全面完成了村级低压电网改造,新增2台200Kw变压器。水、电、路得到了全面夯实。   2014年来,投入资金40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图书室、卫生室;投入资金4万元,完成了村体育场地建设;投入村庄绿化建设资金5万元,完成了村级主干道、村部周边绿化,植树5000株;投入8万元,架设路灯26盏。全村新建楼房130栋,改造和绿化居民庭院110个,楼房比例达80%;新建了集中供水设施,安全饮水率达到100%,全村有200户使用了太阳能,400户实现了沼气能源联户供气,沼气入户率达85%。全村电视入户率达100%,固定和移动电话入户率达88%以上,重点实施了沿s306线屋场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全面完成了“五改”(改水、改厕、改厨、改路、改电)和“四化”(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建设,“三清”(清淤、清障、清垃圾)率达到100%,投入资金24万元,完成了污水净化池和垃圾池等村庄卫生保洁设施建设,较好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合率达100%,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全村楼房比例达80%。新建了集中供水设施,安全饮水率达到100%,   从健全制度入手,坚持依法治村和村民自治,完善了《村规民约》、《村庄管理规范》、《文明卫生公约》,健全民主管理、代表议事、民主理财和民主生活会制度,成立了基础建设、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纠纷调解等新农村建设专门理事小组,进一步强化了村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农村建设参与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村民教育、评比、评选制度,深入开展“党员一帮一”结成帮扶活动,扶持贫困户14户、种养技术户12户、文明帮带户12户。开展了党员教育和评先评优活动,共评选10名先进模范党员,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活动,评出十星级农户27户、7星级以上农户190户,挂牌率达到40%,成立了老年文化活动团、舞蹈队,有效地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倡导了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莲塘村先后取得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先进党支部、综合治理先进村、新农保示范村等荣誉。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中湖村

  中湖村简介   中湖村现辖12个村民组,人口1260人,其中0员31民。耕地1310亩,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地处筻口镇游筻河西岸,筻西公路旁。   2013年农电网整改已完成,自筹资金2万多元。2014年村级道路硬化完成3.8公里,自筹资金38.6万元。2014年水利工程:U型渠已完成1600米,新建农村生活安全用水。   今年新农村建设水利项目已动工,中湖村新增加机埠1个,新增机械设备3台,渠道硬化2000多米,两口圹护砌,为人民群众做一个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利村利民为建设秀美乡村,把中湖建设得越来越好。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刘本村

  刘刘本村基本情况简介   我们刘刘本村地处岳阳县筻口镇沙港河南岸,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现辖9个村民小组,243户898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142人)。拥有耕地面积1400亩,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实行种植、加工、劳务输出田业并举的综合经济村。全村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灌溉网络化,90%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是全省水稻优质服务高产示范基地之一。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到7500元。   近年以来,完成了村道路硬化5000米,新建了340平方的村级活动中心,完成了刘刘本村系水渠道5800米的U型槽护砌,新建了16个垃圾回收池,去年完成了村级道路的路灯亮化工程。   刘刘本村先后纳入全县创建的“省级生态示范村”、“县级文明村”、“县级计划生育横范村”、“省级百岁健康村”、“市级交通安全示范村”等等。   刘刘本村计生协会的健身舞蹈队还先后参加了市级中老年人健身球、健身舞赛,获得了二等奖。得到了市领导的好评,获得赴省参赛的资格。刘本村现有村干部3名,其中组长有6名。两委班子精减团结战斗力强,干部关系融洽,村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社会稳定。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西游村

  筻口镇西游村位于游港河西岸,现有总人口1351人,有农户352户,有13个自然小组,全村总区域面积56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20亩,耕地面积1250亩,西游村地势平坦,气候景色宜人,是农家乐旅游的休闲的胜地。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七市村

  七市村简介   七市村全村13个村民小组,有4个自然屋场,全村总人口有1492人,有312户,全村党员有37人。总水田面积1220亩,全村道路硬化农田灌渠水利5000米。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九峰村

  九峰村位于筻口镇边沿,与西塘、乌江交界,曾被喻为黑色“金三角”之地,全村由三个自然屋场组成九个村民小组,人口927,水田面积670亩,山林面积3656.5亩,水面面积300亩.   近几年,九峰村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村支两委领导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构建和谐淳朴的民风,全村主干道路面都已硬化并亮化,村风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虽然山林地众多,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水库、山塘鱼曾获岳阳市鱼肥味美口碑品牌,山里散养的土鸡更是一绝。   现如今,我九峰村已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水如碧玉、山如黛、民风淳朴、是旅游、投资的理想之地.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克敬村

  克敬村简介   我们克敬村是个民风淳朴、环境秀美,以种植水稻及大米加工为主要产业的村庄。新十线公路贯川东西,交通便利。由二个自然村庄、十个村民小组组成。有人口1069人、286户,水田1270亩、旱地15O亩、山林760亩。   近年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道路硬化五千多米,水渠硬化四千多米,目前投资二十万的水渠工程正在施工中。太阳能路灯以安装12盏,今年内计划全村亮化。有党的惠农政策和村支两委的努力耕耘,我相信克敬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大塘村

  大塘村简介   大塘村位于筻口西南部,距筻口集镇5公里,是我县确定的第四轮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9个组,326户,1260人,党员40人。耕地面积1384亩,其中水田1266亩,旱地118亩,山林2100亩,水面320亩。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500元。   近年来,大塘村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村粮食种植大户16户,西瓜、花生、油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00亩,精养水面150亩,开发花卉苗木基地100亩,葡萄种植基地30亩。第三产快速业发展。2014年引进了兴东休闲农庄,并着手进行前期开发建设。全村劳力输出320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硬化了村级主干道3.8千米,组级道路5.4千米,高标准护砌村级渠道2.6千米,完成了九龙水库、大塘、竹山塘的全面改造升级。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大力推进村庄洁化,组建了村级环境卫生理事会,推行了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大力推进村庄绿化,森林植被覆盖良好,打造了村级活动中心及村级主干道等一批绿化亮点。大力推进村庄亮化,50%的村组主干道架设了路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投资40余万元建好了240平米的村级活动中心和卫生室,并进行了高标准绿化。配套了农民健身器材和“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学教平台。无线广播,有线电视到组到户。组建了农民健身舞蹈队,开展了“五好家庭”、“清洁文明户”、“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大塘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县级计划生育协会示范村。   大塘村班子团结战斗,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全村将逐步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花坪村

  花坪村简介   筻口镇花坪村有11个组,280户,人口1100人,劳力510个,耕地面积1224亩,其中水田992亩,旱地132亩。今年花坪村认真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3.26”会议精神,广泛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其具体作法是:   一、抓政策落实到位,减轻农民负担。今年花坪村围绕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特产税、落实粮种补贴、粮食价格等政策,广泛宣传把农民减负落到实处,预计全村人平减负68.5元。   二、抓粮食生产,扩大面积,提高单产。今年花坪村认真落实粮食种植计划,对去年的200亩一季稻全部改为双季稻,对50亩抛荒面积全部转包给种粮大户,早稻面积达到了870亩。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早稻优质稻面积到达100%,其中推广早杂面积630亩。通过加大投入,全村6000米渠道全部进行了整修。通过加大科技推广,农民种田技术得到了提高,预计早稻亩平增产160斤。   三、大力发展养殖业。今年花坪村计划扶持年出栏牲猪在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3户,50头以上的大户5户,力争人平年出栏牲猪1.8头,增加养殖收入30万。   四、搞好劳务输出,壮大劳务经济。今年全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到210人,比去年增加50人,预计可增加劳务收入40万。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新安村

  新安村简介   新安村有3个自然屋场,8个村民小组,158户,628人,26名0员。水田面积728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   为搞好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安村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两户。为建设“秀美乡村”,新安村努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活动,新建垃圾池18个,强化和提升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打造环境优美的美貌。   结合新安村实际情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实现“平安”、“保洁”的工作目标。为人民群众做一个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利村利民,营造良好的优美环境、宜居环境。为“平安创建”、建设“秀美乡村”继续努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中安村

  中安村简介   中安村位于岳阳县筻口镇新墙河南岸,朱仑水库下游,东部有镇级公路朱城线经过,中部有县级公路新十线贯穿。   全村有9个行政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398人,356户,0员48人,水田面积1457.5亩,旱地450亩,山林总面积1159.8亩,村级果园81亩,生态林250亩。现在全村道路已水泥硬化、路灯遍布全村、环保沼气入户率30℅、渠道水泥护砌完成60℅。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是种养植业和小集镇经商,农业机械合作社和大棚种植火龙果正在推进土地流转。   中安村近山近水,环境秀美,乡风淳朴,全村人民紧紧围绕在村支部提出的“组织强起来、党员动起来、群众干起来、共同富起来。”的目标而努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刘桂村

  刘桂村简介   刘桂村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640人,水田800亩,山地4000亩,有中-员23名,已硬化水泥路面3.8公里,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   为搞好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刘桂村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为建设“秀美乡村”,刘桂村努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活动,新建垃圾池18个,强化和提升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新貌。   结合刘桂村实际情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实现“平安”、“保洁”的工作目标。为人民群众做一个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利村利民,营造良好的优美环境、宜居环境。为“平安创建”、建设“秀美乡村”继续努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南源村

  南源村简介   由1O个村民小组,由四个自然屋场组成,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现有人口850人,890亩水田,500亩山地,全村山林面积1300亩,位于岳临两县交界处,近几年兴修水泥路10公里,建有高标准的村部,开发油茶山1100余亩。   根据南源村实际情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实现平安,保洁的工作目标。为人民群众做一个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利村利民,营造良好的优美环境,宜居环境。为平安创建建设秀美乡继续努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东游村

  东游村简介   东游村全村有286户人家,有1185人,1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屋场,属丘陵地区。全村有水田面积890亩,山林面积25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中,已确定公益林760多亩,6.7组已开发油茶山390多亩。今年来村级道路已硬化3.2公路,宽3米,还未硬化的村经济路面1.2.3.7组,共有2.4公里.   2013年村级道路硬化2.5公里,同年亮化工程完成一部分,。能源沼气已完成一部分。2014年自筹资金2万元进行农电整改,2015年环境整治投资5万元。村容村貌大大改善。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桥埠村

  桥埠村地处游港河下接s306线、上接临湘托坝、桥埠村游河依伴、青山屏障、梯屋托果、雁行其势、地理优美居民比较集中村庄秀美、全村总人口876人、10个村民小组、221户、党员人数42人、村支两委3人、全村耕地面积1150多亩、旱地110多亩、山林173亩、现有大型养猪场一个、桥埠村主要经济来源是以水稻种植为主、2008年以来由全村一台50千瓦的变压器无法使用、到目前新增2台共计全村3台都在使用、确保桥埠村农业旱涝保收全村人均收入近万元以上。   2010年至2014底全村所有村组道水泥硬化全部完成累计硬化1.5公里、2014年得到上级的关心争取国土整理项目解决桥埠村水利设施、改决排水渠护砌斗渠2000多米、2015年作重抓好环境卫生高标准修建垃圾集中池6个、填埋垃圾塘7口共计投资7万多元。以上是桥埠村近几年来的变化和基本情况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明星村

  明星村位于筻口镇中部,属丘陵地区。全村有1200人,党员37名,14个村民小组,自然屋场9个。全村水田面积1180亩,山林面积达2000多亩,是人多田少村之一,大多数年轻人在外务工,集体经济主要来自荒山承包,小型水库。   这几年来,在党镇领导扶持下,集体经济也有不断改进,农村基础设施也在改善,几年来把村所有的灌溉渠道都用水泥护砌,达到有80%以上,机埠设施基本完善,能保证在大旱年成保收。   2014年争取国家项目和村自筹资金护砌500多米排水沟,耗资60多万元,还只能完成村的排水沟50%以上。   今明年里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排水沟的问题,因水沟路线长,资金投入大而经费短缺,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来完成。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仙安村

  仙安村位于筻口镇东大门,省道306线贯穿全村,南边为沙港河。现辖15个村民小组,1345人,其中0员52人。耕地面积1500亩,山林1000亩,人均收入11000元。全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同时加大力发展工业企业。目前,投资近亿元岳阳华丰纸业有限公司与投资近千万的3.5万伏变电站落户仙安村团砣领。境内有筻口中学一所,砖厂2个,预制构件场2家,扇子厂1家,米厂2家,经济较为活跃。   2008至今年,全村实现村组级道路全部水泥硬化,新建机埠4个,投资200多万元对全村灌溉水渠进行U型槽清淤护砌。农电网改造也全部实施完成。新建垃圾池5个,并配备了专门保洁员,对全村卫生进行保洁。为方便村民娱乐,村级活动中心也正在建设中,组建了3个舞蹈健身队,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筻口村

  筻口村简介   筻口村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人口1880人,水田面积1400亩,有中-员51名,已硬化水泥路面3公里,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   为搞好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筻口村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筻口村努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活动,新建垃圾池15个,强化和提升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新貌。   结合筻口村实际情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实现“平安”、“保洁”的工作目标。为人民群众做一个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利村利民,营造良好的优美环境、宜居环境。为“平安创建”、建设“秀美乡村”继续努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大柳村

  大柳村简介   大柳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人口650人,水田665亩,有中-员22名,已硬化水泥路面4.8公里,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   为搞好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柳村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大柳村努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活动,新建垃圾池6个,强化和提升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新貌。   结合大柳村实际情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实现“平安”、“保洁”的工作目标。为人民群众做一个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利村利民,营造良好的优美环境、宜居环境。为“平安创建”、建设“秀美乡村”继续努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老街村

  老街村简介   老街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人口800人,水田800亩,山地200亩,有中-员23名,已硬化水泥路面3.8公里,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   为搞好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老街村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老街村努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活动,新建垃圾池10个,强化和提升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新貌。   结合老街村实际情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实现“平安”、“保洁”的工作目标。为人民群众做一个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利村利民,营造良好的优美环境、宜居环境。为“平安创建”、建设“秀美乡村”继续努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新庄村

  新庄村简介   新庄村全村居住人口1210人,耕地面积1009亩,党员42名。新庄村近几年来,全村优质稻种植面积百分百,粮食产量突破20多万公斤;人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3000元,其中非农收入占50%以上。   现拥有私营大米加工厂一个,年产值近30多万元;今年新引进了一个投资80多万元、年产值多万元的食品加工厂;有一个投资300多万元、占地120亩的花木苗圃基地,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走进新庄村就会有一种空气清新,景色迷人的舒服感。   去年争取到国家资金60多万元,引进土地整理项目,改善5个抽水机埠的配套设施,护砌U-型渠道5000多米,平整土地200多亩,改造荒洲新增耕地面积80多亩,挖港排污、护砌1500多米解决了种粮的旱、涝后顾之忧   在改造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全村路面进行了路面硬化,村组全部贯通水泥路,60%以上的组里水泥路面通到了各家各户。   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省、市、县的一面旗帜;村里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无-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刑事案件;无宗派介斗事件,无扳坨买码等群体性-事件,文明新风已悄然形成。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李何村

  李何村简介   李何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680人,其中党员30名。耕地900亩,山林3120亩,人均11000元。全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有养鸡场一家,果园2个,园外松基地500亩。地处筻口镇东南边界,与柏祥镇交界。   2012年自筹资金新建村级活动中心。2012年、2013年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自筹32万元。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梅花村

  梅花村简介   梅花村现辖14个村民小组,人口1208人,其中党员48名。耕地1020亩,人均收入8500元。全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地处沙游西游下游,与大马、三港交界。   2013年自筹5万元完成农电整改。2013年村级道路硬化已完成3.5公里。其中自筹资金70万元。2014年U型渠已完成3000多米,维修4台机埠。新修河堤1000多米。2014年乡镇道路硬化投资11万元,村级活动中心正在维修修建中。村里基础建设越来越好。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朱仑村

  朱仑村简介   朱仑村地处丘陵,由1969年的朱仑村,黄铺村,楚南村部分合并成今日的朱仑村。全村现有居民1323人,分17个村民小组,由10个自然屋场组成。   朱仑村现有正式党员44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村干部4名,支部班子战斗力强。近几年实现全村通村组道路水泥硬化9.5公里。2013年投资八十多万,让全村村民都吃上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另外还修建了长达6000多米的U型铁山供水渠道,可以解决部分屋场的旱涝收。   全村现有变压器4台,农村电网的改造满足了村民用电的需要。朱仑村村级卫生室配套齐全,上、下两层楼房达2000多个平方。为响应退耕还林号召,朱仑村现有退耕还林林地300亩。朱仑村治安十多年来无重大事故,无犯罪人员,无吸毒、贩毒人员,村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熊市村

  熊市村地处丘陵地段,南临新墙河,岳平公路横穿全村。村呈圆形分布,面积较小,人员分布相对集中。全村分10个村民小组,有人口960人,党员26人。水田760亩,人平不到一亩,无山林等,资源相对贫乏。2015年,组建了新的村支两委班子,增强了战斗力。加强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理事会,新建垃圾池4个,配备保洁员。理事会不定期对全村卫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严格兑现奖惩。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移山村

  移山村基本情况简介   我移山位于筻口镇西岸与新开镇枫树村搭界,地处丘陵。全村有10个村小组320户、1186人、党员35人。耕地面积2400余亩,其中水田1188亩、旱地1212亩、山林1000亩、水面80亩,2014人均村收入12600元。   近年来,移山村按照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思路,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西瓜、花生、玉米、芝麻、油菜等经济作物面积超500亩,发展养殖业10余户,精养水面80亩,全村劳动力输出300余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新增80千瓦变压器2台,硬化全村道路12000余米,10个组的道路已全部硬化,高标准护砌村级渠道2800米,U型槽护砌支渠2000余米。在原机埠又增添了6寸三相45千瓦变压潜水泵等其他设备一套,村容村貌大卫改观,组建了村级环境卫生理事会,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新建垃圾池13个,大力推进村庄量化,1组、9组主干道架设了路灯,村部配套了“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开展了“平安家庭”与“平安示范家庭”等评选活动。   移山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貌推进,移山村讲逐步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双港村

  双港村位于筻口镇东面3公里、省道S318线与熊白路的交汇处,是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地灵人杰的村庄。全村人口740余人,党员干部26人,8个村民组,良田589亩,公益林580亩。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双港村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全面硬化,水利设施全部完善,电网进行了增容。双港村人民勤劳而善良,民风淳朴,在社会高速发展面前并不盲目追求利益,且意识到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决定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如今沈家滩生态养殖场和种植园已完工,生物环保油生产基地也正在建设之中。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西冲村

  西冲村位于筻口镇东北部,与临湘市白羊田镇相毗邻,全村共13个组,292户,1120人,党员45人,耕地面积1076亩,养殖水面396亩,山林面积3600亩。   村大力推行“猪-沼-稻”农村生态种养模式,现有大型生猪养殖场一个,农户散养场50多个,全村年出栏生猪2.5万头。沼气和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利用率达80%以上,利用有机肥种植,建成优质稻基地1000亩,优质水果基地550亩。至2014年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6500多元。   村民生事业明显改善,全村村组道路全部水泥硬化,主渠全部水泥护砌,农村电网整改全部到户,程控电话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近年来取得“全国文明村”、“秀美村庄”、全国创建文明工作“先进村镇”、“新农村建设明星村”、“全省民主示范村”、市“三级联创五个好党支部”、“市级文明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洲上村

  洲上村位于岳阳县沙港河上游,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220户,人口782人,党员22人,耕地面积1023亩,其中水田830亩,旱地185亩,水面8亩。   近年来,村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改变旧貌。农业产业结构良好,全村粮食种植大户5户,棉花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8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硬化村级主干道3.3千米,组级道路0.8千米,沙港河提灌机埠2个,护砌引水灌溉渠2.6千米。环境卫生整治初见成效,组建了环境卫生理事会,建立了整治长效机制。架设了路灯,村庄实现亮化。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界岭村

  界岭村系原熊市乡政府所在地,S318线横穿全村。全村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30亩,山地面积1010亩,现有人口821人,240户,党员29人。   界岭村依托集贸市场的地理优势,抓住机遇,沿S318线向东西方向延伸近1500米,发展副食,百货、家电、餐饮、服装、药店等商铺,形成了一个小集镇。十一五计划开展以来,全村的街道、道路硬化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全村安装了路灯150多盏,实现亮化。今年建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负责全村的卫生清扫,修建了垃圾埋场,聘请了专门的垃圾转运车辆,确保全村清洁卫生。新建了村委会大楼,内设党员学习室、计划生育服务室、村民阅览室等功能室。修建了大型食堂,配套了桌椅。   村大力发展养殖业,有一个大型的养殖猪场。修建有大型沼气池。光纤到村,自来水、有线电视实现户户通,大部分家庭安装了电脑。   界岭村以创建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紧抓商机,以全力奔小康为主题,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造美好明天。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世庠村

  世庠村简介   世庠村位于地处沙港和中游南岸,全村共拥有人口989户,10个村民小组,分3个自然屋场,共有267户,党员29人,拥有水田面积867亩。水源全靠3个机埠提水灌溉。90%的农田已是高标准的田间化丘块。2008年被省农业厅定位万亩优质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2009年被市委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渠道护砌7000多米,被市农科所定为建设千亿斤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全村3.5公里主干道路已全线进行拓宽改造,世庠村在外集资新修了一座跨河连心大桥。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均安村

  均安村坐落在筻口镇南面,距筻口集镇约五公里。全村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780亩,旱地68亩,山林45亩,水塘56亩,人口630人。由五个村民小组组成。民风淳朴。自东南至西北有小溪环绕,潺泉不息,村落周围散落着茂林修竹,一年四季绿叶长青,是洞庭湖畔典型的鱼米之乡。东西方向有荣筻公路穿村而过,村北紧靠沙港河,西邻潼溪小集镇,是一个宜居宜耕靓村。   自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民经济来源由原来单一种植为主变为现在的多元化经济。外出务工经商,承包,跑运输等劳工形式占收入的绝大部分。衣食住行,文教卫生,照明通讯,民主治安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楼房普及率95%以上,电视手机电话普及率100%,宽带网络入户约20%,家庭照明,路灯照明,道路硬化全村覆盖,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尊师重教妇孺皆知,村民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有村级卫生室一个,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十分方便,改水改厕改厨95%以上,家庭型自来水使用率95%以上。   多年来在政府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社会风气,综合治安发生了明显变化。刑事民事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发展经济创建和睦家庭成为全村群众的共识和主流,全村收支公开透明接受村民监督,大事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决定,民众合理诉求基本落实。村现面临的问题是部分农田灌溉不便,有待解决,期盼支援之手。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小塘村

  小塘村地处筻口镇东大门,与甘田乡、杨林乡交界,W177线穿村而过。村现辖14个村民小组,人口1137人,0员43人。耕地1142亩,山林2279亩,人均纯收入6000元。全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近年来努力发展养殖业,有大型猪场(1000头以上)、大型渔场、小型鸡场各1家;积极引进企业,如扇子厂等,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   2010年通过招商引资完成村级道路硬化7公里,2011年投资60万元新建了群英桥,完成了电网整改,亮化工程。同时新建村部、机埠2处。环境卫生治理正在进行中,在支村两委带领下,村各项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小溪村

  小溪村位于筻口镇最东端,与甘田镇相邻,属丘陵地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全村有七个自然屋场,七个生产小组,159户,共620人,其中党员28人。以种植水稻为主,耕地面积68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640亩,旱地面积40余亩,山林面积2000多亩。有一座小水库,水面40亩,库容15余万方,大小山塘90多口。已完成了村级道路7000米硬化,村系水渠道6000米的U型槽护砌,四个组路灯亮化,新建了19个垃圾回收屋。   小溪村现有村干部3名,组长7名。支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融洽,村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社会大局稳定。近年来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例安全生产事故,无一人参与吸毒、贩毒、-等非法活动,无一例非法-事件,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各项工作也得到稳定推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三联村

  三联村北抵临湘市白羊田镇,东邻甘田乡东升村,位于筻口镇最东端,属偏远山村,南北相距6.7公里。全村共14个自然村落,9个村民小组,人口843人,中-员20名,支村两委共3人(支部书记,村主任,计生专干)。村有水田676亩,旱地480亩,荒山2380亩。村级道路9.4公里,目前已硬化6.6公里。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田种植、牲猪养殖为主。   为搞好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联村开展了“平   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两户。为建设“秀美乡村”,三联村努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新建垃圾池18个,实现垃圾定点焚化。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打造优美环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三联村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确保“平安”、“洁美”。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做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是宗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展全村经济是核心目标。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邓桥村

  邓桥村位于筻口镇东北角,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村,距筻口集镇约12公里。全村14个组,7个自然屋场,人口1112人,党员30人。耕地面积1020亩,其中水田970亩,旱地50亩;山林4000亩;水面420亩。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000元。   近年来,邓桥村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促进全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村种植大户8户,花生、油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0亩,开发油茶种植1050亩。二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精养水面100亩,养殖业发展势头好。村竹扇加工厂,已具规模,每年劳务输出510人。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硬化村级主干道3.4千米,组级道路4.1千米,标准护砌渠道1.2千米,完成了狮型水库、邓桥水库的全面改造升级工程。四是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大力推进村庄整洁,组建了环境卫生理事会,明确了专职保洁员,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环境卫生状况良好。80%的村组主干道架设了路灯。五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配套了农民健身器材、蓝球场、“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学教平台,无线广播到组,开展了“五好家庭”、“清洁文明户”、“平安家庭”等评选活动。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新塘村

  新塘村位于筻口镇东部,毗邻S318线55-56公里处,由3个自然屋场,6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187户住户,人口602人,现有中-员31名,预备党员1名。耕地面积636亩,其中(水田计税面积571亩,旱地65亩),山林面积1985亩。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有村级果园45亩,油茶园150亩。现有多家企业驻村发展,如华福烟花厂,华星筒卷厂,预制购件加工厂等。村人文气息浓厚,熊市村小学设在新塘村,原国家工商总局常务副局长甘国屏同志出生于此。   围村通组到户道路全长4.8公里,现已硬化3.4公里;全村路灯已全部亮化;水利建设不断改善;数码电视入户率达100%;环境卫生整治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清洁村”;村部改造室内室外焕然一新,办公设施高标准化。村干部集中办公,综绐维稳,平安创建,成绩显著,村民安居乐业,现在的新塘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山青水秀,远近闻名。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沙南村

  沙南村简介   沙南村是筻口镇的南大门,距筻口镇只有一河之隔,全村有三个自然屋场,12个村民小组,人口815人,有中-员42名,水田1165亩,旱地245亩,河沙资源3公里,村级道路8.5公里,目前已硬化6公里,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田种植,肉牛,牲猪养殖为主。   其中以水田种植为一大特色,先后被评为岳阳市,岳阳县,粮食生产先进村,历年来是县农业局水稻良种推广先进村和筻口镇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片主要村。   为搞好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沙南村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45户。为建设秀美乡村,沙南村努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活动,新建垃圾池15个,流动垃圾桶30个,强化和提升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新面貌。沙南村连续2年被评为岳阳县环境卫生先进村。   结合沙南村实际情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实现平安,保洁的工作目标。为人民群众做一个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利村利民,营造良好的优美环境,宜居环境。为平安创建建设秀美乡村继续努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保安村

  保安村分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50人,,其中党员18人。村水稻面积700亩,山林2700亩,大小骨干山塘172口,村级道路7.2公里,已硬化5.6公里。   村将1100亩山林流转到中联油茶公司,发展油茶产业。积极招商引资,完成了5800米U型槽建设。2013年新增一台变压器,确保村民用电无虞。安装了自来水,六七组架设了路灯,还清了村级老欠债务。几年来,无贩毒、赌、犯罪记录事例,环境卫生整治有条不紊开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三港村

  三港村简介   三港村现辖11个村民小组,人口900人,其中党员38名。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收入8000元。全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有3家大型砂场。地处筻口镇最西端,三河交汇处,新墙和上游。   2014年自筹资金50万元完成U型渠5公里。2012年至2014年新建机埠3台,河堤护坡700米,2014年自筹40万元新建村级食堂。亮化工程完成部分,能源沼气已全部完成。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鲁受村

  鲁受村位于筻口镇东北角,北与临湘毗邻,远近闻名的抗日战争纪念地“草鞋岭”就在村的东北部。   鲁受村有9个自然屋场,14个村民组,共有人口682人,182户,其中党员28人,村干部3人,组长13人,外出流动人口众多。耕地面积894亩,水城面积102亩,林地面积3400多亩,属丘陵山村。   全村有小Ⅱ型水库1座,可灌溉水田300多亩,于2012年重新加固防坡大小山塘100多处。   村地处偏僻,离筻口集镇远,经济较落后。2013、2014年确定为市级扶贫村。通过扶贫资助和村支两委的努力,村级主干道硬化5千米,现除六组外全部实现了水泥路。对淤泥山塘进行了清理维修,封闭式水渠涵管护砌300米。在村部配备了党员学习室、计划生育服务室、村民阅览室等功能室。村增加变压器一台,确保村民用电。   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几年来,努力发展多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开办了村小型小鱼加工厂,、食品厂。通过土地流转,将山林租给中联油茶有限公司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全村各项经济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燎原村

  燎原村位于1834线北面,东临鲁受村,西临双港村,北临西冲村。全村有6个自然屋场,人口674人,党员20人。水田820亩,旱地360亩,山地1030亩,大小水塘51口,其中小形水库一个,村级道路8公里。近几年,新建了村级活动室,硬化道路4.2公里,渠道建设3公里,修建大小桥四座,进行了危塘改造、山塘淤泥清理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重点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38户,优秀党员1名。大力抓环境卫生整治,建垃圾池8个,确定保洁员6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郭家村

  郭家村坐落在湖南岳阳以东的笔架山下,新墙河北岸,地势东高西低,全村人口716人,9个自然小组,耕地面积900多亩,两座小Ⅰ型水库,蓄水面积1028亩。   郭家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其耕地是新墙河河漫滩围垸而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村东笔架山因三座山峰相连、形状像笔架而取名“笔架山”,是湘北抗日战争纪念地,湘北会战中国国民革命军第52军第3营营长史恩华率部镇守之处。1939年史恩华部在此与日军血战三日三夜后终因弹尽粮绝,500将士全部壮烈殉国。新中国成立后,笔架山一直是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景点。2014年岳阳县人民政府在此树碑纪念烈士、纪念抗战。新墙河因烈士而传名,笔架山因烈士而不朽。   近几年,郭家村村民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村支两委领导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构建和谐淳朴的民风,村貌村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修村级道路4条、全长4000多米,架设变压器2台、抗旱机埠2个、电排线路5条,完成了两座小Ⅰ型水库大坝的防洪加固和水库清淤工程,确保水库通电通路、防汛安全、旱涝保收,还有200多亩拦河造田面积,正在改造完善。全村80%以上农户有存款,95%的家庭建了新楼房。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村支两委正积极把郭家村打造成抗日纪念旅游胜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中洲村

  中洲村是一个四面环水的自然村,现有常住人口1800多人,分居在八个自然屋场,14个生产小组。由8个姓氏所组成.全村有水田1805亩,旱地1403亩,全靠五个抽水机埠从河中提水灌溉。   村围河修筑了全长10公里的防洪大堤。通过国家扶助,群众集资,修建了北通筻口镇新庄村、南达新墙镇三合村、西贯三港村,梅花村的渡口便桥。为确保旱涝保收,村耗资250余万元,修筑了长1600米,宽3米,深2米的排渍水圳。中洲村是我镇主产粮食的自然大村。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中心村

  中心村简介   中心村现有17个村民小组,1O个自然屋场,1980人,2000亩水田,500亩山地,全村,400亩水塘,72名党员,17名组长,一座小一型水库,位置筻口镇西大门,近临京珠高速。村投资十五万修建村断头路。投资六万加固五组山塘,投资近十万解决十个自然村亮化工程,做大做强,平果桃,葡萄西瓜近三百亩,农户加公司的方式种植优质稻近百亩,兴建垃圾池八个卫生环境进一步优化。引进润升公司在中心村承包600亩水田种优质稻。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锹塘村

  锹塘村简介   锹塘村地处丘林地带、锹塘村有1300多人。地广人稀、有16个小组,田地面积1800多亩,山森420亩。锹塘村是一个资产丰富,风景优美的村庄,拥有大型炮厂一个,炮厂年产值达5000万以上。有大型养殖场一个,年产鱼二十多吨。还有预制场、榨油厂,清华科技有限公司森太种植也在锹塘村种植了200多亩果树。这里的村民朴实、勤劳,地理环境优美,是一个美丽村庄。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井塘村

  井塘村简介   井塘村位于筻口镇东南部刘潼线贯穿其中,与柏祥镇相邻,属丘林地区,面积4.8平方公里,全村有141户,人口485人,耕地面积409亩,山林面积1800亩,山塘7口,现有村干部3名,党员15名,有2个自然屋场,4个村民小组。目前井塘村已完成2.6公里道路硬化,路灯55盏,新建140平方米活动中心,全村已完成村级道路绿化亮化,现有砖厂1个,引进农业生态园1个,现代养殖园企业1个。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潼溪村

  潼溪村简介   潼溪村位于筻口镇西部,幅员面积1.5公里,东接均安村,南邻中心村,西抵中心村,北与中洲村隔阮家河相望。全村10个村民小组的自然屋场行成,全村290户,总人口1586人,其中党员55人。耕地面积1678亩,其中水田1380亩,大型山塘22口。县级新十线从潼溪村街道穿过。潼溪村又名潼溪街,是个历史悠久而繁华的小集镇。现有大小经商门面60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村文化活动中心与请客大礼堂约2000平方米。全村村级道路有8.5公里,现已硬化了3.5公里。全村已整体完成路灯亮化工程。   近年来、坚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现有种田大户2家,种植优质稻水田400多亩。市金惠种业公司制种基地200亩。有一支40多人的民间舞蹈队,连续几年荣获了市、县一二等奖多次。   潼溪村现有村干3人,组长10人,财务监督委员会成员5人。村级班子精诚团结,战斗力强,干群融洽。村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社会大局稳定。无一起刑事案件,无贩毒、-等非法活动。在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各项工作也得到稳定推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和平村

  和平村基本情况简介   和平村位于筻口镇最南端,与柏祥镇相邻属丘林地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全村有四个自然屋场,五个生产小组,126户,共436人,其中党员23人,耕地面积99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721亩,旱地面积270余亩,山林面积1960亩。有一座小二型水库,水面150亩,库容60余万方,山塘50口。完成了村级路1700米硬化。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中心,完成了和平村系水渠道4300米的U型槽护砌,新建了7个垃圾回收屋,完成了村级道路的路灯亮化。   和平村现有村干部3名,组长4名。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融洽,村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社会大局稳定。近十年来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例安全生产事故,无一人参与吸毒、贩毒、-等非法活动,无一例非法-事件,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各项工作也得到稳定推进。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山上村

  山上村简介   山上村坐落在筻口镇中东部,新十线贯穿而过,全村共有人口1100人,14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屋场,有党员33名党员,现有水田面积1200亩,山林600亩,旱地500亩,目前已硬化道路6公里,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种植、牲猪养殖为主。   为搞好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山上村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评选出“平安示范户”两户。为建设“秀美乡村”,新建垃圾池10个,实行了垃圾分类减量。强化和提升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结合山上村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实现“平安、保洁”的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沙坡村

  沙坡村简介   沙坡村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区,有7个村民小组,210户人家,627人;有耕地面积700余亩,水田596亩,旱地104亩,山林面积2500余亩;小1型水库二座(仙安水库、沙坡水库)山塘水坝68口,总水面积300多亩,退耕还林面积200余亩,已营造油茶林面积220亩;全村道路1万多米,现已自筹金硬化道路5千多米,其余部分争取3年里全部硬化。   近几年来,全村7个组,已维修山塘水坝7处,用资10多万元,去年又硬化组路段600多米,用资15万元。2014年沟渠疏浚2万多米,用资3.5万元;今上半年已又加了一座100千瓦变压器,完全解决了用电超负荷问题。今明年争取硬化护砌水沟2千多米,修建村活动中心一个,亮化一.二.三.七组,计划在明年全部完成。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大元村

  大元村简介   大元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915人,党员30人,水田面积1100亩,山林近千亩。全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系省、市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村办企业小型砖厂一个,小11型水库一座。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笔架村

  笔架村全村有人口836人,共236户,耕地面积852亩,8个村民小组,外出打工人员380人左右,低保户8户27人,五保户7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413人,农村合作医疗836人。   笔架村村容村貌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2012年村极道路实现硬化,7个组水泥路到家门口,6个组安装了路灯。2014年公元组、元门组、傍上组共三个组进行了危塘重修,同时拓宽了进冲种田的道路,大大便利了收割机、耕种机的进出。傍上组还进行了危桥重建。村致力于基础建设,2015年着重在水利建设方面,主要是重修聂家庄的小二型水库。以后几年重点是全力提高人均纯收入,提升村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搞好新农村建设。   信息来源:岳阳县政府门户网  


西游村特产大全




西游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