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 >> 灌阳县 >> 新街镇 >> 龙中村

龙中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中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中村简介

  龙中村
   龙中村位于全镇公路边,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25个村民小组,830户,2485人,村总支部共有党员68名,4个党支部。耕地总面积2345亩,其中水田2050亩,旱地295亩。分四个片区(陆家片人口840人,耕地面积797亩,其中水田695亩,旱地102亩;唐家屯片人口720人,耕地面积677亩,其中水田594亩,旱地83亩;富瑞平人口505人,耕地面积472亩,其中水田414亩,旱地58亩;蒋家坝片人口420人,耕地面积398亩,其中水田346亩,旱地52亩)。全村以自然灌溉为主,排灌为辅,有灌溉渠7000多米,有5000多米沟渠因年久失修需要维修。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全村经济以种养和加工为主,主要特产有雪梨、黑李、禾花鱼等,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人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民风呈现新气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50327103 541000 -- 查看 龙中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中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中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坪涧村

  坪涧村    坪涧村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6公里,离灌阳县城5公里,有公交车通行,交通便利。全村868户,2438人,耕地面积1979亩,其中水田1569亩,旱地410亩,共分为三个片区(毛坪片人口1285人,耕地面积904.5亩,其中水田784.5亩,旱地120亩;水川坪片人口503人,耕地面积450亩,其中水田310亩,旱地140亩;鸭子庄片人口650人,耕地面积624.5亩,其中水田474.5亩,旱地150亩),以自然灌溉为主,灌溉沟渠属土石混合,长约4000米。全村以林业、种养为主,2008年人均收入达2000元。  

邓家村

  邓家村    邓家村位于全沙公路边,距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全村2572人,村党总支部有党员50名,3个党支部。耕地总面积2425亩,其中水田1926亩,人均耕地1.06亩,共分三个片区(卿家湾片人口877人,耕地面积833.1亩,其中水田613.9亩,旱地219.2亩;邓家片人口1042人,耕地面积992.9亩,其中水田732.9亩,旱地260亩;牛塘片人口673人,耕地面积639.9亩,其中水田471.1亩,旱地168.8亩)。该村水利设施灌溉便利,以自然灌溉为主,有沟渠10多条,长约8000米,经济以种养为主,主要以发展二元杂瘦肉型母猪养殖为主,村集体收入达1万元,年递增50%,人均纯收入4200元,年均增长10%左右。近年来,该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主战斗力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飞熊村

  飞熊村    飞熊村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4.5公里,全村共20个村民小组,781户,2498人,村支部有党员42个,耕地总面积2540亩,其中水田2200亩,旱地340亩,林地面积2100亩,共分为五个片区(新村片人口530人,耕地面积420亩,其中水田360亩,旱地60亩;老村片人口540人,耕地面积590亩,其中水田470亩,旱地120亩;水路口片人口292人,耕地面积417亩,其中水田347亩,旱地70亩;谢家片人口786人,耕地面积763亩,其中水田703亩,旱地60亩;贺家片人口350人,耕地面积350亩,其中水田320亩,旱地30亩),该村以自然灌溉为主,排灌为辅,沟渠约6000米,因年久失修,急需维修。全村经济以种养为主,在黑李种植上发展较快,2009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该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主战斗力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虎访村

  虎访村    虎坊村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10个自然村,2022人,耕地总面积1663亩,其中水田1497亩,旱地166亩,人均面积0.9亩。分为四个片区(楼坊脚片人口486人,耕地面积418.14亩,其中水田373.42亩,旱地44.72亩;上井片人口484人,耕地面积338.88亩,其中水田306.79亩,旱地32.09亩;虎山屯片人口490人,耕地面积447.34亩,其中水田392.84亩,旱地54.5;下王村片人口562人,耕地面积459.36亩,其中水田424.01亩,旱地35.35亩),该村以种养植业为主,村集体收入2000元/年,农民纯收入达到3000元/人年,年均增长8%左右,接近全县平均水平。该村因地势较高,农田水利设施以排灌为主要灌溉方式,有沟渠3500多米,自然灌溉较困难。农业产业有较大发展,以大力发展连片种植葛根为特色产业,主要特产以黑李、鱼为主,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运输和劳务输出。全村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良好,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  

江口村

  江口村    江口村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公里,全村14个村民小组,320户,1098人,耕地面积1001亩,其中水田786亩,旱地215亩,果场面积1100亩,共分为三个片区(文家洞片人口198人,耕地面积225亩,其中水田185亩,旱地40亩;老街片人口396人,耕地面积285亩,其中水田215亩,旱地70亩;上街片人口504人,耕地面积491亩,其中水田386亩,旱地105亩),以自然灌溉为主,有沟渠6条,长约3000米。全村经济以种养为主,尤以种植雪梨和黑李为最,其产品大量销往外地,是全县有名的水果生产基地,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较快,人均收入达3200元/年。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该村进一步扩大了水果种植,大力发展村域经济。  

烈溪村

  烈溪村    烈溪村,全村共141户,13个村民小组,454人,全村总面积521亩,其中水田325亩。距镇政府11.5公里,位于镇政府西部。  

龙炼村

  龙炼村   龙炼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有651户,2120人,全村有22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有耕地面积1930亩,其中水田1720亩,旱地210亩,分三个片区(下宅湾子片191户,670人,耕地面积603亩,其中水田542.7亩,旱地60.3亩;风果山片166户,602人,耕地面积541.8亩,其中水田481.6亩,旱地60.2亩;铁石队片人158户,585人,耕地面积526.5亩,其中水田468亩,旱地58.5亩)。全村人畜饮水入户率达85%,通电户达100%,并设有两个医疗卫生点,解决了村就医难问题。全村以水稻种植为支柱产业,还发展了50亩梨树种植,优化了产业结构。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新建村办公楼,改变了办公环境。修建了敬老院解决五保户的生活环境卫生,全村劳动力转移达30%,人均纯收入达4700元以上。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科学文明显现了新气象。  

龙云村

  龙云村    龙云村位于新街镇政府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共18个自然村屯,28个村名小组,738户,共2668人,村党总支有党员40人,分龙云片党支部和芝麻田片党支部,分8个党小组,耕地总面积2080亩,其中水田1850亩,旱地230亩,人均面积0.8亩,属丘林半山区。主要特产板栗、木薯杉木等,主要以种植双季稻及旱地作物红薯、木薯为主,养殖以二元杂交母猪为主,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等,人均纯收入4800元。建人畜饮水工程5处,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基本上解决了群众的饮用水困难;全村通电户数738户,通电率达100%,全村设有医疗点一个,解决了村民就医难问题。龙云村村民勤劳善良,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吸毒现象。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主战斗力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龙中村

  龙中村    龙中村位于全镇公路边,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25个村民小组,830户,2485人,村总支部共有党员68名,4个党支部。耕地总面积2345亩,其中水田2050亩,旱地295亩。分四个片区(陆家片人口840人,耕地面积797亩,其中水田695亩,旱地102亩;唐家屯片人口720人,耕地面积677亩,其中水田594亩,旱地83亩;富瑞平人口505人,耕地面积472亩,其中水田414亩,旱地58亩;蒋家坝片人口420人,耕地面积398亩,其中水田346亩,旱地52亩)。全村以自然灌溉为主,排灌为辅,有灌溉渠7000多米,有5000多米沟渠因年久失修需要维修。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全村经济以种养和加工为主,主要特产有雪梨、黑李、禾花鱼等,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人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民风呈现新气象。  

车头村

  车头村位于新街镇的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有9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630户,共2430人,村支部有党员44名,4个党小组。村耕地总面积2080亩,其中水田面积1700亩,旱地面积380亩,人均面积0.83亩。该村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引导农民致富的基础上为村民办实事,如硬化村级道路,加固河坝等。大力发展该村特色农业,主要特产有雪梨、松脂、杉木等,经济主要来源于种养、运输、林业和劳务输出等。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九万元,年递增10%;农民纯收入达到4216元,年均增长11%左右。全村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良好,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主战斗力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娘北村

  娘北村    娘北村位于新街镇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8公里,是我镇最高寒山区,全村总人口798人,瑶汉杂居,少数民族占全村30%,15个村民小组,分布在25个自然屯,有耕地面积779亩,其中水田531亩,旱地248亩。  

葛洞村

  葛洞村    葛洞村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8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760户,2830人,村党总支有党员53名,下设3个党支部,耕地总面积2310亩,其中水田面积2100亩,旱地面积210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运输和劳务输出等。该村拥有村办企业六个,村级农贸市场一个,年均集体收入达到5万多元,是新街镇经济较发达的村之一。  葛洞村与坪涧村、邓家村、飞熊村、虎访村、江口村、烈溪村、龙炼村、龙云村、龙中村、车头村、娘北村、青箱村、三江村、三树村、上甫村、石丰村、新街村、叶官村、永富村、马山村相邻。  

青箱村

  青箱村    青箱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4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625户,2050人,村支部有党员45名,耕地面积2730亩,其中水田1880亩,旱地850亩,分2个片区(竹山片人口780人,耕地面积930亩,其中水田680亩,旱地250亩;青箱片人口1470人,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水田1200亩,旱地600亩)。水利灌溉以自然灌溉和排灌为主,有大小沟渠12多条,长约7000米,全村以种养和加工红薯粉丝为主,特产有雪梨和红薯粉丝,尤以红薯粉丝加工为最,该项可使村民年均纯收入增加2000-5000元/户,集体收入达2000元/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年。全村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良好,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主战斗力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三江村

  三江村    三江村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共14个村民小组, 共293户,928人,村支部有党员31名,耕地面积710亩,其中水田600亩,旱地110亩,山林面积2200亩,共分为三个片区(左江片人口139人,耕地面积132亩,其中水田106亩,旱地26亩;右江片人口330人,耕地面积239亩,其中水田202亩,旱地37亩;正江片人口487人,耕地面积292亩,其中水田232亩,旱地60亩),以山涧水自然灌溉为主,水渠围坝为辅。除正江片外,灌溉较方便。有沟渠约1800米。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引导农民致富的基础上为村民办实事,如硬化村级道路,加固河坝等。大力发展该村特色农业,全村以林业为主,种养为辅。近年生姜种植、养牛发展较快,农民增收明显加快,林业收入达6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3200元/年。全村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良好,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主战斗力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三树村

  三树村    三树村位于新街镇的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580户,共2008人,村党支部有党员60名,4个党小组,耕地总面积3012亩,其中水田面积2409.6亩,旱地面积602.4亩,人均面积1.5亩。共分为四个片区(三树大村片人口1300人,耕地面积1950亩,其中水田1560亩,旱地390亩;孙家洞片人口280人,耕地面积420亩,其中水田336亩,旱地84亩;新屋陈家片人口278人,耕地面积417亩,其中水田333.6亩,旱地83.4亩;山脚片人口150人,耕地面积225亩,其中水田180亩,旱地45亩),农民纯收入达到4720元,主要特产有黑李、杉木、毛竹等,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运输和劳务输出等。近年来,该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主战斗力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上甫村

  上甫村    上甫村位于新街镇东北部,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4公里,通四级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共28个村民小组,2096人,耕地面积2230亩,其中水田1860亩,旱地370亩,共分为四个片区(坡脚片人口656人,耕地面积760亩,其中水田650亩,旱地110亩;大冲片人口510人,耕地面积490亩,其中水田410亩,旱地80亩;上甫片人口620人,耕地面积550亩,其中水田450亩,旱地100亩;人塘片人口420人,耕地面积430亩,其中水田350亩,旱地80亩),以自然灌溉为主,灌溉沟渠长约4000米,因年久失修,急需维修。全村经济以种养为主,人均收入达2500元/年,接近全镇水平。  

石丰村

  石丰村    石丰村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386户,1354人,耕地面积1590亩,其中水田1090亩,旱地500亩,分四个片区(风坊园片人口635人,190户,耕地面积700亩;朝田余家片人口60人,耕地面积80亩;杨家湾片人口411人,101户,耕地面积480亩;石凹口片人口248人,76户,耕地面积290亩)。水利灌溉以奔山头、鱼草沟和团鱼沟水渠灌溉为主,为自然灌溉方式,灌溉面积达1090亩。全村经济以种养为主,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年,年均增长10%左右,接近全镇平均水平。  

新街村

  新街村    新街村全村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876户2560人,村党总支部党员62名,1个党小组,耕地总面积2020亩,其中水田1810亩,旱地210亩,人均面积0.78亩。分四个片区(沙田片人口513人,耕地面积442.2亩,其中水田400.1亩,旱地42.1亩;龙溪片人口816人,耕地面积703.5亩,其中水田636.5亩,旱地67亩;新街片人口736人,耕地面积634.3亩,其中水田574亩,旱地60.3亩;晓营片人口495人,耕地面积426.7亩,其中水田386.1亩,旱地40.6亩)。全村人畜饮水入户率达87%,通电户达100%,并设有8个医疗卫生点,解决了村就医难问题。主要特产有水果、蔬菜、红薯、鱼等,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建材、运输、加工和劳务输出等。“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主战斗力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叶官村

  叶官村    叶官村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共31个村民小组,546户,1883人,耕地面积1628亩,其中水田1443亩,旱地185亩,共分为三个片区(魏家片人口650人,耕地面积580亩,其中水田510亩,旱地70亩;汪家陈家片人口590人,耕地面积475亩,其中水田425亩,旱地50亩;两岔江片人口643人,耕地面积573亩,其中水田508亩,旱地65亩),以自然灌溉为主,大小沟渠12处,长约2000米。全村经济以种养为主,2008年人均收入达2200。  

永富村

  永富村    永富村位于新街镇的东部,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5个自然屯,共18个村民小组,1360人,耕地面积1360亩,其中水田1020亩,旱地158亩,水果种植面积1200亩,共分为三个片区(山脚片人口189人,耕地面积210亩,其中水田180亩,旱地30亩;厚富凹人口350人,耕地面积298亩,其中水田260亩,旱地38亩;婆婆冲片人口821人,耕地面积852亩,其中水田762亩,旱地90亩),以自然灌溉为主,灌溉沟渠长约2000m,其中左江下沟段200 米,因年久失修需维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永富村人同心协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出了辉煌业绩。全村经济以种养为主,水果种植发展较快,主要种植黑李、雪梨、奈李,是全县有名的水果产销基地,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2009年人均收入达4000元。全村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良好,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   

马山村

  马山村    马山村位于新街镇的东部,全村有10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912户共3226人,村党以部有党员78名,全村耕地总面积3160亩,其中水田面积2800亩,旱地面积316亩;林地面积6500亩,其中集体林场2000亩。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运输和劳务输出等,特色主业为马山草鱼小窝流水养殖。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纯收入达到4800元。全村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良好,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专业市场,使“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龙中村特产大全




龙中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