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岳阳 >> 汨罗市 >> 屈子祠镇 >> 农科村

农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农科村谷歌卫星地图)


农科村简介

  农科村,
  原名锡塘村,因其境内最大自然村落锡塘屋而得名,1972年改为农科站,1982年更名至今。此村在隋唐时是玉州治所,民间称为“斗仑府”,曾盛极一时。现东界金钩村,北接朱山村、西邻屈子祠村,南濒汨罗江,位于全镇带状地形的中部。辖8个村民小组,172户,625人,总耕地面积698亩,其中水田310亩,旱土388亩。境内自然村落有山脚李、间壁屋、锡塘屋、栗冲、许家冲、陡仑、名山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子祠在本村境内西南的玉笥山上。沿江村民以采沙、捕鱼(屈原曾于此地答渔父)为重要副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0681118 414000 -- 查看 农科村谷歌卫星地图

农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农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白水村

  白水村,   原名白水氹,1982年更名至今,因境内有白水氹之地名。东界屈子祠村,北邻白塘乡移风村、曹家两村,西接渔街市村,南靠金沙村。辖18个村民小组,485户,1459人,总耕地面积1142亩,其水田678亩,旱土464亩。村内有杜家塘、超庸屋、庙咀屋、鱼子坡、黄家屋、周家冲、彪家里、山上姚家湾等自然村落。   

楚塘村

  楚塘村,地处原楚塘下垸,因楚塘(相传女媭取土葬屈原形成)在其境内而得名。东南接本镇楚南村,北与范家园茶场接壤,西界本镇翁家桥村,南濒汨罗江。辖42个村民小组,共712户,2526人,总耕地面积1704亩,其中水田1476亩,旱土228亩。境内自然村有旗杆屋、近龙屋、大墩、小墩、泉坑洞、易家庄等,淘金是该村的重要副业。   

翁家桥村

  翁家桥村,   地处原楚塘下垸,原名双桥村,1982年更名至今,因境内有古迹石桥翁家桥而得名。东接楚塘村,北与范家园茶场新湖村接壤,西界金钩村,南濒汨罗江。境内自然村庄有翁家大屋、南阳街、大塘冲等。南阳街为数千年古地名,曾是屈原居住之地。翁家桥村的湖洲上,曾是贾谊吊屈原处。全村辖28个村民小组,共408户,1538人,总耕地面积1067亩,其中水田818亩,旱地249亩。沿江以捕鱼为重要副业。   

金钩村

  金钩村,   原名创新村,1982年更名至今,因为境内最大的自然村落倒挂金钩之名而命名。东接本镇翁家桥村和国营范家园茶场新湖村,北界本镇枫树村,西与本镇朱山村、农科村接壤,南濒汨罗江。辖12个村民小组,226户,825人,总耕地面积685亩,其中水田360亩,旱地325亩。境内自然村落有耀家塘、狮子口、倒挂金钩、坡里屋、锣鼓塘、孙家冲、朱家冲。近年来,耀家塘后山万鹭齐栖,漫山皆白,堪为景观。   

枫树村

  枫树村,   以境内古名枫树园命名。东北界范家园程林村、伏家两村,南接本镇金钩、朱山、屈子祠三村,西与白塘乡移风村接壤。辖16个村民小组,327户,1034人,总耕地面积1024亩,其中水田791亩,旱土233亩。境内自然村落有花沃塘、大路坡、鹰咀坡、湛婆塘、黄家屋场、麻石屋、汤家咀、枫树园等。   

朱山村

  朱山村,   以境内最大的村落朱山阳之名而名。东界本镇金钩村,北接本镇枫树村,南与本镇农科村接壤,西与本镇屈子祠村毗邻。位于本镇腹地,辖12个村民小组,894人,总耕地面积890亩,其中水田445亩,旱土445亩。境内自然村落有朱山阳、华家冲、刘家大屋、四方园、马头屋、龙比头。   

楚南村

  楚南村,   属楚塘上垸,因地处楚塘之南而得名。东与范家园镇永青村、红花乡廖家段接壤,西、北与楚塘村交界,南濒汨罗江。京广铁路穿越村东部,历来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现代史上不少大事在该村留下痕迹,如郭沫若北伐时曾留宿境内烈女岭。全村辖42个小组,共723户,2750人,共有耕地面积1778亩,旱土390亩。淘金是该村的重要副业。境内自然村庄有楚塘何、寺冲杨、楚塘湛、余家桥等。楚南村一带南临汨水,背倚青山,山如龙行,山泉甘冽,是优良的宜居环境。   

屈子祠村

  屈子祠村,   原名双水村,1966年由汨水、清水两个大队合并而成,1982年更名至今,因本村境内南侧屈子祠而得名。东界朱山、农科两村,北邻枫树、白水,西与白水、金沙两村接壤,南濒汨罗江。境内古迹有战国墓等。全村辖23个村小组,443户,人口1416人,总耕地面积1278亩,其中水田697亩,旱土581亩。处于全镇中心地带,镇政府及所属站所均在境内。自然村落有阳家墩、廖家咀、上黎冲、下黎冲、甘沙塘、庄家湾、任家湾、对门任、蛇咀黎、郑家屋等。沿江村民以捞沙为主要副业,阳家墩沙头所产沙销遍桃林片乡镇。   

黄兴村

  黄兴村,   俗称萝卜籽湾,1961年由江北陆续移民组建。因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周太康等赴长沙参观,瞻仰了岳麓山黄兴墓,仰慕先贤伟业而取名黄兴村。地处镇西南端,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25公里,除西北与屈原村毗连外,其余皆与屈原农场五、六分场接壤,辖12个村民小组,330户,1034人,总耕地面积1154亩,其中水田744亩,旱土410亩。   

金沙村

  金沙村,   因境内汨罗江北岸有洲名金沙洲得名。东接屈子祠村、北界白水村、西邻渔街市村、南濒汨罗江。辖12个村民小组,246户,856人,总耕地面积569亩,其中水田360亩,旱土209亩。境内有周公塘、五福塘、塘墈屋。村内有,人口约300人,几乎全靠渔业为生,农业则为副业。余家墈屋场重习武,经常练拳练棍,吼声不断。1983年因洪水侵袭,遂全部迁往北靠公路一线,余家墈原基皆成良田。   

渔街市村

  渔街市村,   原名清泉村。1982年更名至今,以境内重要自然村落渔街市之名得名,古时曾为繁华之地(见黄华山著《渔街志》)。东界白水村、金沙村,北与白塘乡大塘村接壤,西与周家垅毗邻,南濒汨罗江。辖19个村民小组,412户,1234人,总耕地面积932亩,其中水田568亩,旱土364亩。境内有渔街市、墈上彭、栗山咀、炉子垸、洞坑、高许刘等自然村落。沿江村民以捕鱼为重要副业。   

周家垅村

  周家垅村,   原名渔街村,1982年更名至今,以境内最大的村落周家垅之名命名。位于全镇最西端。东界渔街市村,北与白塘乡大塘村毗连,西濒汨罗江,南与栏湖村、西南与凤凰山隔江相望。辖14个村民小组,267户,988人,总耕地面积687亩,其中水田337亩,旱土350亩。境内有周家垅、黄家园、鹭鸶田等自然村落,沿江村民以捕鱼为重要副业。   

屈原村

  屈原村,   1961年由本镇江北各村移民迁建,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命名。东界荻湖村、黄兴村,北濒汨罗江,与周家垅村隔江相望,西与栏湖村毗连,南与屈原农场六分场接壤。辖26个村民小组,469户,1586人,总耕地面积1745亩,其中水田1335亩,旱土410亩。原有陶公岔、杨家港等处在境内。   

栏湖村

  栏湖村,   1961年由本镇江北各村移民组建。境内古有五湖一墩,即长湖、团湖、桃花湖,牛轭湖、牛栏湖、烟埠墩(烟埠墩古时为人烟稠密之所)。五湖中以牛栏湖为最,因以名村。东界屈原村,北濒汨罗江,与周家垅村隔江相望。西、南与原屈原农场五分场毗连。辖16个村民小组,332户,1182人,总耕地面积1293亩,其中水田1010亩,旱土283亩。村民以养鱼、捕鱼、加工为重要副业。   

荻湖村

  荻湖村,   以古地名“荻湖围”命名。清乾隆四年(1739年)围建荻湖围。东南连屈原农场六分场,北濒汨罗江,与渔街市村、金沙要隔江相望,西抵屈原村。1961年由江北陆续移民组建。辖8个村民小组,162户、619人,总耕地面积594亩,其中水田480亩,旱土114亩。村民以养鱼、捕鱼为重要副业。   

农科村

  农科村,   原名锡塘村,因其境内最大自然村落锡塘屋而得名,1972年改为农科站,1982年更名至今。此村在隋唐时是玉州治所,民间称为“斗仑府”,曾盛极一时。现东界金钩村,北接朱山村、西邻屈子祠村,南濒汨罗江,位于全镇带状地形的中部。辖8个村民小组,172户,625人,总耕地面积698亩,其中水田310亩,旱土388亩。境内自然村落有山脚李、间壁屋、锡塘屋、栗冲、许家冲、陡仑、名山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子祠在本村境内西南的玉笥山上。沿江村民以采沙、捕鱼(屈原曾于此地答渔父)为重要副业。   


农科村特产大全




农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