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 >> 平乐县 >> 青龙乡

青龙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青龙乡谷歌卫星地图)


青龙乡简介

  青龙乡位于平乐县南部,距县城37公里,总面积64.33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43个自然村(屯),有155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22650人,耕地面积17495亩,其中水田15030亩,旱地2465亩,人均耕地面积0.817亩。2002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下同)6055万元,农业总产值3765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39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0万元,财政收入9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9元。
   青龙乡是全县的主要产粮区。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330.158吨,人均有粮581公斤。经济作物以种植槟榔芋、花生、马蹄,黄豆、茨菇为主,境内所产野生石崖茶久负盛名。建立了一批科技种养示范基地:大刚村50亩罗汉果种植示范基地,年收入10万元:平地村瘦肉型猪养殖示范基地,年出栏700头,年收入14万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现有主要企业为酒厂、机砖厂、大刚水电站等。
  全乡辖区内建有变电站、白源水库、新田水库。自2000年以来,对全乡各村电网进行了改造,保证了全乡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用电用水。全乡日个行政村都通四级路,完善了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每月逢3、6、10日为圩日,农产品交易活跃。
  青龙乡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的景点有大刚原始森林、平西古村及溶洞、莲塘穿山、出米岩、郡塘桃林等,旅游开发潜力大。
   全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在职教师193人,在校学生3579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27万人 64.33平方公里 450330201 541000 0773 查看 青龙乡谷歌卫星地图

青龙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青龙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平乐镇

  平乐,古称昭州,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州、县治迁于此后一直为历代州 、郡、府、署、县治之地,几度曾为桂东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平乐镇素有 “ 小梧州 ” 之称 ,水运发达,上溯漓、荔、茶三江分抵桂林、荔浦、恭城,下沿桂江可达梧州 、广州、珠海等地;陆路四通八达,桂(林)-梧(州)高速公路和323国道从平乐镇中部贯穿而过,东到梧州、广州,南到南宁、北海,北上桂林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进入90年代以来,平乐镇历届领导班子以-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局面,确立企业兴镇的战略,现在已经形成了以蚊香、化工、纸箱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皮革、建筑、家俱等产业为辅的工业结构。平乐镇野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平乐镇的支柱企业,其生产的“野牛”牌蚊香畅销大江南北,该企业自九七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实现利税超千万元;乳胶涂料厂是广西百强私营企业,其生产的“木船”牌乳白胶供不应求。1999年,平乐镇企业共完成总收入8.17亿元,上交税金2187万元,占全县企业上交税金的65%;镇财政总收入达3806万元,占全县的1/3。   平乐镇近几年来经济之所以能得以一年上一个台阶,在于该镇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平乐镇党委、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措施,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三放开”:即放开登记,放开经营,放开地域;做到“-畏”: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从业人员和经营规模不限,经营范围不限(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商品外都可生产经营),经营方式不限;实行“三不准”:不准乱收费,不准乱检查,不准乱设卡,在对新办企业、新上项目的具体操作工作中,平乐镇党委、政府从立项、场地征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并简化各项手续,同时积极帮助企业主解决贷款、户口和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也正是由于此,平乐镇1999年引进了外省投资项目3个,总投入达600万元。2000年则着重加强了对各企业的技改投入,其中野牛(集团)公司在去年投入200万元进行技改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了150万元引进两条包装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纸箱厂也在去年投资500万元引进一条瓦楞纸板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后,今年又投入200万元新建了彩印车间和综合车间;乳胶涂料厂投入250万元新上一条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的油漆生产线;第五化工厂投资100万元新建自动生产车间等。   平乐镇多年来一直实行“工业兴镇,农业强镇”战略,在抓好企业生产、建设的同时发展有自己特色的农业,根据全镇属丘陵地带的特点,大力发展了柿子、板栗等果树种植,并且加大力度发展了已被列为桂林市副食品基地的同乐酸盐菜生产基地和南佛的夜香花生产基地,使得同乐酸盐菜和南佛夜香花成为了平乐镇的特色菜。   我们真诚欢迎各界人士到平乐镇投资开发,并竭诚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  

二塘镇

  二塘镇位于平乐县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地处国道323线与省道307线交汇处,贯穿镇城区的桂梧高速公路已全面开工,是桂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交通便利、商贸活跃。全镇辖19个村(街)委,总面积226.16平方公里,2002年末总人口68474人。该镇物产丰富,特产以月柿、沙田柚、柑橙、苎麻、茨菇、西红柿为主,每年的月柿批发交易量达3.5万吨以上,是全国闻名的柿饼交易集散地。矿产资源主要有锰矿、煤矿、赤铁矿、铜矿、重晶石、方解石、金矿、银矿等。    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变价)18972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增收200元,完成商品蔬菜种植22000亩,新建沼气398座。实现1个广西最大的2500亩无公害西红柿生产基地和1.5万亩连片无公害马蹄产品基地。库容量1200吨的蔬菜、水果冷藏加工基地已投入运转。    近年新上项目1日个,其中50—100万元的项目6个,100万元以上项目6个。2003年,该镇全力建设好占地3000亩的工业园区,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00万元、年产30万吨的轧钢厂已入驻工业园区,年产值将上亿元:加快筹建县级农产品批发城市场和大型综合建材批发市场,搞好工贸批发街、商产中心广场等。    作为自治区重点小城镇建设的二塘镇,正全力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沙子镇

  沙子镇地处平乐、恭城、阳朔三县交界处,距桂林市日日公里,是平乐县的北大门。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122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2002年末总人口41338人。    沙子镇是平乐县的水果大镇,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以沙田柚、柑桔、橙子、柿子,桃、李为大宗农产品,辅以西瓜、葡萄、红瓜子,响誉桂北。2002年有水果5.08万亩,年产量达8,55万吨,沙子镇的水果特别是沙田柚以皮薄、肉厚、籽少汁多、味蜜爽口、色泽好著称,多次在全国柚类评比中勇摘桂冠。品质上乘的沙子水果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地区,2002年首次销往俄罗斯。    沙子镇每月3、6、9为圩日,镇境内交通北上桂林、东通湖南、西往柳州、南下广东:建有装机容量超过1万千瓦的白虎头、班山尾、龙泉岩三个水力发电站,有全国储量第三、品位第二的硅灰石矿及丰富的重晶石矿。镇政府立足本地的水利、电力、矿产、农副产品等资源,吸引大批外来投资者来镇上创办企业,现有大小工业企业20多个。2002年财政收入达630万元。    沙子镇的旅游资源丰富。一是十里坪的万亩沙田柚基地是生态旅游点之一;二是石板街及榕树群:石板街长2.5公里,宽2米,全用大青石砌成,是电影(石达开》的拍摄景点之一,沿河百米的榕树及古代的建筑房屋更具有独特的魅力:三是龙眼井及原始森林:该景点位于围梓村委南源洞自然村,龙眼井宽0.8亩,井水甘甜清澈,冬暖夏凉,四是石拱桥:石拱桥建于宣统三年,横跨在茶江支流入茶江河口处,桥身纯用大青石铺砌,桥上两旁有石栏、石柱,其上刻有狮、兔、羊、葫芦等动物图案,栏下刻樊梨花征西、张果老骑驴、何仙姑等人物图案,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同安镇

  广西桂林平乐县同安镇位于桂林市东南部,总面积137.15平方公里,总人口48000多人,辖13个村委,国道323线从镇中心贯穿而过,正在建设的桂梧高速公路过出口通道与镇石材工业园区要道紧密相连。北上桂林(120公里),南下广州(4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本镇属岭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的自然优越条件,使得本镇物产丰富,种类繁多,农产品主要有马蹄、生姜、水稻、蔬菜、花生、柑桔、柿子、桃子、西红柿、马铃薯等。历来是全县生产粮食蔬菜基地。享有马蹄之乡的美称。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其藏储量较大的有花岗岩石,磁铁矿、河沙、钛铁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尤以花岗岩石得名,其品种主要有“桂林红”大红、中红、浅红、芝麻黑等,主要特点为石质硬、色差小、光洁度高,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国际标准,属国家一类石材,据勘探,具有高开采价值的矿点达1.5亿立方米以上。   近年来,镇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有二十多家石材加工企业及多家矿山开采企业,石材的开发与加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前景非常乐观。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同安镇石材业的开发,相继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大大改观了软硬投资条件,营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这将会更大地促进同安镇的石材业发展。.  

张家镇

  张家镇位于平乐县境东部,距县城 7公里,国道323线穿境而过,境内有平(乐)桥(亭)公路经过,往西南可下梧州、广东,往北可上阳朔、桂林。从榕津河至平乐码头,可溯桂江南下至港、澳沿海地区。全镇辖12个村委会和2个街委会,96个自然村,187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42823人。    全镇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9015亩,其中水田2l597亩,旱地7418亩,榕津河两岸为主要产粮区。20(k2年,粮食种植面积43767亩,总产量1.71万吨,水果面积7866亩,总产量0.68万吨,生猪出栏3.35万头,家禽出栏23万只。2003年扩种水果2000多亩,主要以橙类水果为主。粮食作物主种水稻,经济作物以马蹄、茨菇、甘蔗为主,各种土特产十分丰富,特别是水山香花山区的特产梅、桃、李等畅销广东、港澳地区。境内贮有大量高品位锰矿、铁矿等矿藏,资源非常丰富。    2002年,该镇企业营业总收入2.4亿元,工业总产值1.67亿元,上交税金210万元,实现纯利润900万元,现有企业40多家,其中有二塘工业园区投入1000万元的纸厂,盛达酒厂投资300多万元等。    辖区内建有庙口、仙宫岭等3座中小型水库,常年有效畜水量1000多立方米。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国道323线、平(乐)桥(亭)公路、桂梧高速公路横穿该镇,交通十分便利。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4所,在职教师270人,在校学生4200多人。   张家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榕津村“一河两渡三上岸,十榕八桂九井十三塘”的秀丽景色名闻遐尔,宋代古街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人,大型电视连续剧《桂系演义》在此选景拍摄;燕水夏隆村的龙田岩、水山村的溶洞、化石山,还有新开发的老鸦秀溪景区项目。.  

源头镇

  源头镇位于桂林市的东南面,与钟山县、昭平县接,是广东至桂林、柳州的重要通道之一。全镇辖区面积232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和1个街委会,2002年末总人口48202人,森林面积达11.73万亩。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下同)达2294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 65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1068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20011万元,财政收入231.3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58元。    该镇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全县第二大的义洞水库,境内有仙家温泉、冷水石林、兰洞原始森林、回龙冷泉等旅游景点,主要矿产有铁矿;铜矿、高岭土、石灰石、方解石等。主要盛产水稻、月柿、淮山、柑橙、板栗、梅子、马蹄、石崖茶等特产,以柑橙、月柿、马蹄、板栗、石崖茶为大宗。    该镇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好。国有源头农场在镇内,辖区内有两家松脂厂、密源食品厂、力佳木制品厂、打蜡厂、果筐厂等。.  

阳安乡

  阳安乡位于平乐县境中部,县城东南面,距桂林市150公里,东临同安镇,南接源头镇,西靠青龙乡,北面毗邻张家镇。全乡总面积73.78公里,耕地面积17365亩,其中水田14076亩,早地3289亩。2002年末总人口25610人。全乡辖10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    阳安乡原名羊眼寨,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建成乐安街后, 以新旧地名各取一字(音)定名。该乡适宜各种动植物繁衍生长。初步查明该乡有锰、铁等多种矿产。土特产有风味独特、口味极佳的三华李、马蹄、月柿、早板栗、早桃、柑橙、石崖茶、茨菇等,是全县三华李、月柿、早板栗、早桃的主产地。    323国道与阳安乡擦肩而过,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内有桂林市第二、平乐县第一大水库—平口水库,与平乐八景之一的圣山相依而建,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另外还有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龙源水电站等,为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全乡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建立了移动通讯、联通通讯网络。    阳安乡旅游资源丰富,有阳安古墓群、千年古榕群、陶村唐代古楼门、平口水库及圣山的“人间仙境”、龙源的原始森林等景区,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吸引四海宾客。.  

青龙乡

  青龙乡位于平乐县南部,距县城37公里,总面积64.33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43个自然村(屯),有155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22650人,耕地面积17495亩,其中水田15030亩,旱地2465亩,人均耕地面积0.817亩。2002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下同)6055万元,农业总产值3765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39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0万元,财政收入9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9元。    青龙乡是全县的主要产粮区。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330.158吨,人均有粮581公斤。经济作物以种植槟榔芋、花生、马蹄,黄豆、茨菇为主,境内所产野生石崖茶久负盛名。建立了一批科技种养示范基地:大刚村50亩罗汉果种植示范基地,年收入10万元:平地村瘦肉型猪养殖示范基地,年出栏700头,年收入14万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现有主要企业为酒厂、机砖厂、大刚水电站等。   全乡辖区内建有变电站、白源水库、新田水库。自2000年以来,对全乡各村电网进行了改造,保证了全乡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用电用水。全乡日个行政村都通四级路,完善了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每月逢3、6、10日为圩日,农产品交易活跃。   青龙乡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的景点有大刚原始森林、平西古村及溶洞、莲塘穿山、出米岩、郡塘桃林等,旅游开发潜力大。    全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在职教师193人,在校学生3579人。.  

桥亭乡

  桥亭乡位于平乐县中部,距县城19公里,东毗青龙乡,南连广运林场,西邻长滩乡,北与二塘镇和张家镇相接,乡人民政府驻地桥亭街。全乡共有8个行政村,157个村民小组,87个自然村,4108户,2002年末总人口17742人。    全乡土地面积105.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866亩,旱地3602亩,林地106369亩,森林覆盖率69.2%。境内有新田、桂冲、莲花山、牛栏冲水库。农业主要以种植水果、水稻为主,以畜养业为辅,农特产品有茨菇、板栗、月柿、柑橙、杨梅、梅子、石崖茶以及木材、松脂等。其中玄坛的茨菇、苍源的梅子、黄心洞的月柿已打出品牌,远销省内外。近年来,桥亭乡大力发展茨菇、板栗、月柿等经济作物,千亩茨菇示范点1个,百亩以上板栗、月柿示范点8个,全乡每年种植商品蔬菜均达4000多亩,水果和商品蔬菜的种植已逐渐成为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的主要途径。现已建有小水电站、松脂厂、木材加工厂等乡镇企业。    桥亭乡日个村委通四级公路,显堆、桥亭、平石、仁德、上堡等村委部分农户已装有程控电话,手机已开通。2002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下同)647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647万元,第二产业749万元,第三产业l082万元,全乡财政收入达103.6万元。   该乡的竹制品精美价廉,销路好;乡政府所在地桥亭街每年的传统佳节三月三,规模大,热闹非凡。旅游资源有岩仔原始森林、东宫岩和观音岩等岩洞、新田水库水土乐园等,部分旅游项目尚未开发。.  

大发瑶族乡

  大发瑶族乡位于平乐县的西南面,分别与平乐镇、长滩乡、桥亭乡、青龙乡4个乡镇相邻,与荔浦、昭平两县西邻:距平乐县城1 8公里。全乡现辖10个行政村,113个自然村,184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18760人,是桂林市十五瑶族乡之一。    全乡总面积456.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214亩,占总面积4.85%,其中水田6866亩,早地26348亩。基础设施较齐全,行政村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森林覆盖率达90.10%,竹木贮藏量占全县的80%,素有“森林王国”之称;农副产品品种多,盛产松脂、茶油、山粉、甜茶叶、板栗、柿子、水枝子、生姜、沙田柚、柑、橙等农特产品,其中甜茶叶、沙田柚在区内外享有盛誉。    2002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下同)达7315万元,农业总产值4248万元,第二、第三产业总产值达1825万元,财政收入12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990元。全乡共有中小学校11所,在职教师l71人,在校学生2194人。较大的企业有松香厂、竹器加工厂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开发了一批小型水电站;投资7个多亿的巴江口电站的兴建,全面带动全乡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大发瑶族乡具有民族特色的长鼓舞、狮舞、抢花炮等民族文化盛行全乡。著名的风景点有马尾水瀑布、穿岩瀑布,千年古榕及风景秀丽的桂水江风光。.  


青龙乡特产大全




青龙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