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乡位于荔浦县南部,背靠大瑶山支脉,东接杜莫镇,西临修仁镇,南靠蒙山县新圩镇,北与青山镇相邻。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1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274人。
三河乡距县城20公里,二级公路直通三河,交通十分便利。该乡旅游资源丰富,国家AA-景区、素有“亚洲第一洞”之美称的荔浦丰鱼岩座落在该乡境内,距乡政府仅2公里。境内还有温泉山庄、米堤公司、民航度假村、高架空中列车等配套旅游企业,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有龙怀景区、华夏民族村、万盛假日酒店等三个旅游项目。
2003年,三河乡引资2.3亿元开发龙怀景区,该景区位于丰鱼岩对面,四周群山环抱,地理位置独特。2003年10月3日被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选定为永久性会址,并确定首届论坛于2004年4月17日在龙怀景区举行,因而龙怀成为海内外关注报道的焦点。
2002年,全乡工业总产值3477万元,农业总产值3579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4元。
2003年,生姜种植4500亩,马蹄种植2100亩,荔浦芋种植820亩,新增水果面积1425亩。生姜是该乡农作物种植的拳头产品,出产的大肉姜素以肉厚、脆嫩、形美、辛辣适度著称,年种植面积均在4000亩以上,年产生姜60万公斤,远销广东及东南亚地区。
2003年“月15日,三河乡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将三河乡更名为“龙怀乡”的决议,相关手续正在报批,今后三河乡将以“龙怀乡”的名字出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03万人 | 81平方公里 | 450332201 | 541000 | 0773 | 查看 三江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恭城镇 |
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地处县城,下辖14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79亩,其中水田11453亩,旱地7726亩,主产水稻、柑橙、甘蔗、青麻、蔬菜等。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47551人,其中农业人口26956 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21亿元,同比增长8%,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财政收入1184万元,同比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629元,达到2032元。全镇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恭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1.7万亩;建立化育和洲塘红花桃和化育、渡雷月柿以及洲塘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等示范基地,建立门楼黄牛品改场和奶牛、肉肥牛示范基地。2003年全镇水果总产量达6.3万吨,引进水果新品种8个,林业退耕还林工作验收合格率达91%,沼气入户率达89.4%,全镇动物防疫面达100%,防疫密度95%以上。 恭城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建立以矿产品冶炼加工、竹木器加工为主的飞鼠岩工业小区和以微拖生产、建材加工为主的江贝工业小区。全年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总产值7638.4万元,同比增长12%;工业增加值4764.1万元,同比增长10%。 恭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全镇农村规划。镇党委、政府以勤政为民宗旨,投资数百万元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一有三通”,即有办公楼、通四级公路、通程控电话、通广播电视。加强对辖区内四级公路重点养护。投入物资11万多元,对全镇面上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清淤41千米,提高抗灾能力。 恭城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克服了“非典”、减免税、税收起征点调高和农税改革等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184万元,同比增长13.7%(扣除不可比因素)。. |
栗木镇 |
栗木镇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北部,距县城38公里,位于东经110°55′,北纬24°55′之间。镇区东邻龙虎乡、观音乡,南接嘉会乡,西边与灵川大境乡交界,北与灌阳县洞井乡接壤。栗木镇属丘陵地区,总面积2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万亩,辖18个村(街)委会,总人口4.23万人,主要居住有瑶、汉、壮、苗等9个民族。 恭城栗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环境优美,雨量充沛。民风淳朴,地灵人杰,该镇始建于宋朝初年,是千年文明古镇,亦是周边百余里区域内主要商品集散地。境内物产盛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金属矿藏有钨、锡、钽、铌、铅、锌等,其中钽、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探明储藏量居全国第二位;主要非金属矿种有方解石、高岭土、氟矽矿等。境内有骨干企业栗木水泥预制构建制品厂,编织袋厂,鑫龙公司,联聚化工矿粉有限责任公司和自治区大型企业栗木钽铌有限责任公司。 恭城2004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 13746万元,财政收入 283.96万元。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产西红柿、槟榔芋、花生、红瓜子,水果主要有沙田柚、柑橙、月柿等名特优产品,目前水果种植面积7.3万亩,无公害水果种植面积5.5万亩,水果年总产量3.8万吨,建立石头、上宅、良溪等橙类种植基地1000多亩,水果产量大,品质优,属于恭城县水果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创建了上宅江家等8个养殖小区,形成了苔塘—栗木—六岭由北至南长约10公里的瘦肉型猪、品改黄牛养殖示范带。 恭城该镇交通便捷,全沙二级公路纵贯全镇,以此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连通桂林、梧州、全州及湖南省的江永、道县等地,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电力、通讯设施完善,实现了村村通电、通闭路电视、通电话,邮政、电信业务一应俱全。栗木镇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有中学3所、小学17所,中心卫生院1所,文体活动中心球场12个。该镇多次被评为桂林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自治区级文明卫生镇等称号。. |
莲花镇 |
莲花镇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南部,东毗钟山县,南邻平乐县同安镇,西接平乐县二塘镇,北接本县平安乡,距县城14公里,辖2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14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5.4万人。镇域面积3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69亩,水果总面积7万亩,其中月柿5万亩,建立莲塘岭万亩无公害月柿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2003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3万元,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80.6万元,人均纯收入1864元。该镇是恭城县最大的水果和农产品集散地,享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 恭城莲花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境内蕴藏大量的钛、铁、铅、锌、锡、大理石、花岗岩等矿石,其中以大理石、花岗岩为最著名,花岗岩总储量25亿立方米,主要有红、灰两种,红色名为"莲花红",可与"岑溪红"相媲美,居全国第二位。 恭城该镇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古色、古香的朗山民居,山青水秀的兰洞天池和传统民族旅游。还有以"赏果园风光,品瑶乡风情"为主题,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红岩新村已初具规模。首届恭城瑶族自治县月柿节开幕式--走进中国月柿之乡大型文艺演出在红岩生态旅游新村举行并取得了0成功。 恭城近年来,我镇扩大招商引资力度,现在到我镇投资办石材加工厂的台商就有5家之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数顶好异型石材加工厂,它由鑫堡骏石业有限公司与台湾顶好石业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年生产成品板材12万平方米,优质异型板材2万平方米,现已投入生产。 恭城目前,莲花镇五万多各族人民在-理论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按照"-"的要求,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姿态跨入新起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建设一个美丽、文明、进步、富裕的新瑶乡而努力。真诚的期望各方宾客到莲花旅游观光、考察投资并开展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将本着真心实意、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各界朋友一起寻找合作的新机遇,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
西岭镇 |
西岭镇地处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北面,南与恭城镇、平安乡相邻,东部与加会乡接壤,北与灵川县交界,西与平乐、阳朔县毗邻。古代设建制曰"里",名西里,后因其位于海洋山边沿峰林谷地,更名"西岭"。宋代设巡检司署,1934年实行征兵制改名西岭乡,1950年划区为西岭区(第五区),1984年成立瑶族乡,1990年成立恭城瑶族自治县仍称西岭乡。现辖1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43个自然村,365个村民小组,人口3.78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有30个党支部,119个党小组,党员1264人。 恭城全乡总面积430.8平方公里,总耕地 3175 公顷, 水田1855公顷。地形成北高南低走势,西北部为海洋山,有6个山区村。余为峰林台地,西岭大垌田园面积1.2 万亩。全年无霜期318天,年均气温19.6℃,年均降雨量 1542.1毫米,最高山峰凉伞顶1770米,主要河流为澄江河、西岭河、八岩河,均流入茶江,属珠江水系。森林覆盖35万亩,木材蓄积量89.2万立方米。海洋山矿产丰富,岛坪铅锌矿是境内县级骨干矿产企业。有小型水库4座,蓄量1万多立方米,县辖峻山水库库容9980万立方米,干渠70公里,灌溉13万亩。峻山电站装机容量10200千瓦,年发电2000万度。峻山 水 库水力自控翻板闸有"亚洲第一闸"之称。 恭城境内呈喀斯特地形地貌,山青水秀,风光旖丽,有虎山、翠峰山、龟山等著名自然景观,有平湖秋月、峻山明珠、大岭山桃园新村等人文景点。 恭城近年来,西岭乡经济持续发展,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3806万元,财政收入658万元。境内峻山工业区、西岭商贸区、虎尾化工区已具雏形。. |
平安乡 |
平安乡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的东面,东与三江乡交界,南跟莲花镇相连,西同恭城镇接壤,北和加会乡相邻。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公里,全乡现有15个村委会,352个村民小组,2003年未总人口3.6万人,总面积240平方公里。 平安乡毗邻县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以省道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四通八达,15个村委村村通公路,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覆盖全乡,境内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达80%,是全县“养殖—桠柑—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源地。1990年被自治区农业厅授予“全区第一个普及沼气乡”称号。水果种植面积4.38万亩,水果总产量6.66万吨,人均有果1840公斤,主要水果为柑橙、沙田柚、月柿,月柿是平安乡传统出口产品。全县最高峰银殿山位于平安乡境内,山里的原始森林令人神往,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盛产香菇、笋干等绿色食品。该乡已建成了以社山、黄岭、花田岗、大怀肚、桐竹下洲、蚂蝗田等为代表的一批各具特色的富裕生态家园示范新村,其中社山成为桂林市旅游局推介的八个“农家乐”旅游景点之一。 2003年财政收入7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9元。乡镇现有建材、石材、包装材料等企业435个,运输、商业、饮食、服务、旅游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乡现有2所初中,15所小学,在职中小学教师330人,在校学生3653人。有乡级文化站1个,藏书达4000册以上,村级图书室10个,藏书达1000册以上,15个村委建有电教活动中心,群众性文娱活动丰富多彩。. |
三江乡 |
三河乡位于荔浦县南部,背靠大瑶山支脉,东接杜莫镇,西临修仁镇,南靠蒙山县新圩镇,北与青山镇相邻。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1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274人。 三河乡距县城20公里,二级公路直通三河,交通十分便利。该乡旅游资源丰富,国家AA-景区、素有“亚洲第一洞”之美称的荔浦丰鱼岩座落在该乡境内,距乡政府仅2公里。境内还有温泉山庄、米堤公司、民航度假村、高架空中列车等配套旅游企业,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有龙怀景区、华夏民族村、万盛假日酒店等三个旅游项目。 2003年,三河乡引资2.3亿元开发龙怀景区,该景区位于丰鱼岩对面,四周群山环抱,地理位置独特。2003年10月3日被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选定为永久性会址,并确定首届论坛于2004年4月17日在龙怀景区举行,因而龙怀成为海内外关注报道的焦点。 2002年,全乡工业总产值3477万元,农业总产值3579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4元。 2003年,生姜种植4500亩,马蹄种植2100亩,荔浦芋种植820亩,新增水果面积1425亩。生姜是该乡农作物种植的拳头产品,出产的大肉姜素以肉厚、脆嫩、形美、辛辣适度著称,年种植面积均在4000亩以上,年产生姜60万公斤,远销广东及东南亚地区。 2003年“月15日,三河乡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将三河乡更名为“龙怀乡”的决议,相关手续正在报批,今后三河乡将以“龙怀乡”的名字出现。. |
嘉会乡 |
嘉会乡位于桂林市东北部,乡政府所在地 距县城22公里,东与湖南江永县粗石江镇交界,西与西岭乡相连,南与平安乡相邻,北与龙虎乡、栗木镇接壤。全乡现辖14个村(居)委会,112个自然村,2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万多人,其中瑶、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 1.1万人,占总人口44 %;全乡土地总面积2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77亩。 恭城嘉会乡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沙(全州至沙子)二级公路、通往湖南的出省县道贯穿全境,全乡实现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通讯事业发展迅速,14个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建有移动通讯基站3个,联通基站1个,覆盖区域达全乡90%。全乡属丘陵地貌,雨量充沛,茶江河流经嘉会,可利用水资源丰富,现探明有可开发电站13个,总装机容量达15300千瓦,现已开发5个,装机容量2500千瓦,同时建有3.5万伏变电站一个。嘉会乡资源丰富,有钨锡、铅锌、花岗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美丽神秘的原始森林、浑然天成的天然溶洞、自然舒适的硫矿温泉等可开发性旅游资源,盛产黄笋、月柿、红花桃、沙田柚、柑橙等名特优产品,,是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好地方。 恭城嘉会乡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开拓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及小城镇开发建设工作,经济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4年完成总产值1.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4元,粮食作物面积25415亩,粮食总产0.9万吨,全乡水果面积3.7万亩,水果总产量达3.6万吨,乡镇企业总收入21508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7428万元。全乡现有食品、水利开发、石材、建材等乡镇企业达811家。. |
观音乡 |
观音乡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最北面,距县城48公里,分别与本县栗木、龙虎乡、灌阳县、湖南江永县接壤,是一个北高南低的瑶族山区乡,属都庞岭余脉。辖区共有4个村委会,30个自然村,78个村民小组,共2296户,总人口9002人,人均纯收入1926元。 全乡土地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73.6公顷;林地面积12211.9公顷,森林覆盖率89.64%,活立木蓄积442430立方米。尤其近年来,依据观音的优势,把毛竹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新种毛竹面积达1.5万亩。我乡地处山区,资源十分丰富,辖区内建有冷水源、木狮江、杨梅等7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400千瓦。建有规模的木材加工企业15家,辖区还有待开发的小洞玫瑰红大理石、杨梅黑大理石、赤铁矿、涧里源锑矿、水滨木狮江钨锡矿等矿产资源。 观音乡"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了林业、水果、恭城槟榔芋、组培苗罗汉果、瘦肉型猪、黄牛品改、蔬菜等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格局。观音乡民族风情浓厚,是一个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地方,特别是新发现的仙姑岩景区,更是一个天然的旅游胜地。. |
龙虎乡 |
龙虎乡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部,东与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镇毗邻,南跟嘉会乡交界,西同栗木镇相连,北和观音乡接壤,乡政府所在地离县缄34公里。全乡辖4个行政村,24个自然屯,10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900多人,土地面积58平方公里。 龙虎乡森林资源丰富。全乡森林面积4915.9公顷,森林覆盖率62.3%,活木蓄积量145874立方米,乡境内有大型国营林场棗马林源林场。全乡有水库6座,容积392万立方米,地头水柜48个,容积4320立方米,并有5.7流量的龙虎渠贯穿全乡。2003年投入100多万元,兴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个。境内有嘉会—龙虎二级公路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6582吨,水果总产量15250吨,生猪出栏10950头,农民人均收入2030元。工业总产值1028万元,企业收入3911万元,工业增加值829万元,新增固定资产650万元。财政收入138万元。龙虎乡盛产优质沙田柚,全乡有沙田柚13818亩,年产沙田柚9550吨,所产沙田柚连续三年在全国柚类评比会上荣获优质金杯奖。2001年,龙虎乡被评为全区“科技进步”考核合格乡镇。全乡有1所初中,7所小学,在职中小学老师79人,在校学生1203人。有村级图书馆1个,藏书2500多册,有线电视用户480户,村集体综合楼4栋,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龙虎乡境内有雄伟险峻、号称“五岭第一关”的龙虎关;有自然含酒度3度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牛井”泉;有水质优良、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桂花井”泉;有极富盛名、充分体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古朴民风的龙虎渠中满篓鱼。著名壮族文学家、《刘三姐》剧作者之一古笛先生1995年游览龙虎渠,诗如泉涌,即兴所赋之诗“龙虎街边龙虎渠,家家都有满篓鱼,世外桃园在哪里,我说就在龙虎圩”便是龙虎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