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常德 >> 澧县 >> 梦溪镇

梦溪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梦溪镇谷歌卫星地图)


梦溪镇简介

  梦溪镇、雷公塔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梦溪镇
  澧县辖镇。1954年建梦溪镇,1956年改乡,1957年复镇,1958年改置公社,1984年复改乡,旋复镇。位于县境北部,涔水北岸。距县城15公里。面积80.7平方公里,人口3.2万。镇政府驻梦溪寺。207国道从镇西北部通过。辖财圣、02个居委会和百胜、莲湖、宗保、大经、永祥、洪福、梦江、永胜、白合、团堰、郭塘、樊家、荷堰、三元宫、中桥、五福、万安、肖河、天福、八根、高兴、阳育、顺林驿、李家、三湖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生产砖瓦著称,农业部曾授予镇砖瓦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籽,盛产鱼类。矿藏有黏土。有三元宫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石斧,砺石和薄如蛋壳、造型优美的泥质黑、红彩陶器等多种珍贵文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2万人 80.7平方公里 430723103 415000 0736 查看 梦溪镇谷歌卫星地图

梦溪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梦溪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澧阳镇

  澧县辖镇,自唐代以来,历为州、郡、路、府、县治所。县府驻地。1950年建城关镇,1952年改名旧城镇,同年改 d 澧县镇,1954年复名城关镇,1960年设城关镇公社,1971年复镇,1995年澧阳乡、澧西乡并入,并更名澧阳镇。位于县境中部,澧水北岸。面积59.4平方公里,人口10.2万。镇政府驻桃花滩。207国道和1836、1852、1868省道于此交会。澧水可常年通航。辖棚厂街、分司街、多安桥、襄阳、澹阳、洗墨池、护城、小西门、万寿宫、水德庙、永兴寺、珍珠12个居委会和新河、黄桥、卢家、澧阳、关心、群星、朱家岗、四马、白米、马堰、黄泥、荣隆、高庙、向阳、澄评、水莲、石虎、平阳、傅家、澹坪、新桥口、孟家港、皇山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机械、纺织、酿酒、食品加工、商贸、饮食服务业为主,所产山楂糖、特一级面条、中华猕猴桃酒、桃玉牌12度啤酒、PMZ重负荷代锡青铜烧结铁基含油轴承、页状干磨砂布等30多个产品分别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和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银、铜奖。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和蔬菜为主,兼产蚕茧、鱼类。 d 澧县湘鄂边贸城为湘鄂西地区最大综合市场。文物古迹有北宋文庙、明代城墙、清代多安桥和遇仙楼等古建筑,其中澧州文庙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唐诗人李群.  

小渡口镇

  九垸乡、小渡口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小渡口镇   小渡口镇地处澧淞大垸,位于淞滋河西岸,涔澧两水尾间,西临津市市,东与官垸乡隔河相望,北接永丰乡,南连九垸乡,距县城15公里,是澧县湖区唯一的建制镇。该镇于1993年建制,总面积81.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620亩,水田面积30450亩。辖一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17447户,46815人。   近年来,小渡口镇坚持“农业立镇,工业兴镇,三产活镇,和谐建镇”的发展方针,以工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综治维稳、为民办实事等工作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工作成效显著。现已形成小渡口集镇和毛家岔两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小区和集贸市场,集镇商铺林立,市场活跃,工企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突出特色,形成了以优质葡萄、大棚草莓、甘蔗、凉薯、凤尾菜、草鹅等为主的特色高效产业,农民增产增收,创业富民有序推进。境内公共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省道S302贯通全境。社会大局稳定,基层组织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提升。   1950年建大围乡,1958年改置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3年改小渡口镇。位于县境东部,澧水东岸,距县城16公里。 镇政府驻小渡口。澧水可常年通航,有公路直通县城。 乡镇企业以轧花、油脂业为主。小渡口油脂厂为湖南省食用植物油专业生产厂,生产的一级菜油、二级菜油均获国家部优产品称号。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盛产鱼类。红庙村为1949年夏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第四大队活动纪念地。.  

梦溪镇

  梦溪镇、雷公塔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梦溪镇   澧县辖镇。1954年建梦溪镇,1956年改乡,1957年复镇,1958年改置公社,1984年复改乡,旋复镇。位于县境北部,涔水北岸。距县城15公里。面积80.7平方公里,人口3.2万。镇政府驻梦溪寺。207国道从镇西北部通过。辖财圣、02个居委会和百胜、莲湖、宗保、大经、永祥、洪福、梦江、永胜、白合、团堰、郭塘、樊家、荷堰、三元宫、中桥、五福、万安、肖河、天福、八根、高兴、阳育、顺林驿、李家、三湖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生产砖瓦著称,农业部曾授予镇砖瓦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籽,盛产鱼类。矿藏有黏土。有三元宫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石斧,砺石和薄如蛋壳、造型优美的泥质黑、红彩陶器等多种珍贵文物。.  

复兴镇

  复兴厂镇、双龙乡合并建立复兴镇   澧县辖镇。1950年建复兴乡,1961年改置公社,1984年复改乡,同年建复兴厂镇。位于县境北部,界溪河西南岸,距县城24公里。面积60.8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复兴厂。207国道贯境。辖桃花园居委会和复兴厂、双堰、夏家、陈岗、新当、铜鼓、陆家、又兴、万松、金盆、温泉、魏家、李家、鲁家湾、谭家峪、双桥、天河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和豆类、茶叶,盛产柑橘、鱼类。矿藏有黏土。.  

盐井镇

  宜万乡、盐井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盐井镇   澧县辖镇。1954年建盐井镇,1956年改乡,1957年复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旋复镇。位于县境北部,界溪河东南岸,距县城23公里。面积67.2平方公里,人口2.1万。镇政府驻盐井(又名伍家岗)。有公路直通县城。辖建设、和平2个居委会和伍家岗、金合、金桥、金城、太白、六角堰、宝塔、豹子、部家、一心、官桥、立民、大桥、清源、双岭、青龙嘴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盐卤和制陶、建材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籽,兼产豆类、花生、芝麻、鱼类。矿藏有岩盐、石膏、白垩土、黏土、膨润土。建有湘澧盐矿卤水工区,年采原卤150万立方米,由地下输卤管道直输湘澧盐矿制盐厂。.  

大堰垱镇

  澧县辖镇。1950年建垱市乡,1954年改镇,1956年更名大堰垱镇,同年复建乡,1958年改置澧阳公社,1961年析置大堰垱公社。1963年改建大堰垱镇,曾数度易置,1987年重建镇。位于县境中部,涔水南面。距县城16公里。面积53.5平方公里,人口3.7万。镇政府驻大堰垱。焦(作)柳(州)铁路和1868省道纵横贯通。有农用飞机场。辖东街、西街、文昌阁、白云寺4个居委会和熊家湾、戴家河、青云、干河、马树、竹金、花圃、汉东、宋家台、沈家坝、安合、唐桥、水泗、联富、两湖、永富、孙家山、星星、裕星、红阳、澧临、涔南等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建材、食品加工业为主。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盛产柑橘。矿藏有白垩土、黏土、石膏。有宋家台新石器时代遗址。.  

王家厂镇

  澧县辖镇。1950年建槐市乡,1954年改槐市镇,1956年建王家厂乡,1957年改镇,1958年置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王家厂公社,1963年改镇,1984年改乡,1987年复改镇。位于县境西部,涔水两岸,距县城25公里。面积87.83平方公里,人口2.6万。镇府驻王家厂(又名羊古庄)。焦(作)柳(州)铁路和1868省道纵横贯通。辖生产街、建设街2个居委会和长乐、唐家峪、彪家峪、黄木、双庆、沈家山、大兴、四方、板桥、大团、万红、白马庙、阳鹊湾、花园、柳津、江西、青石岭等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冶炼、化工业为主,油漆厂生产的C03─1醇酸白调合漆获省优产品称号。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矿藏有煤、铁、石灰石、石英砂、陶土、瓷土。.  

金罗镇

  澧县辖镇。1950年为界岭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建金罗镇。位于县境北部,界溪河南岸,距县城26公里。面积88.5平方公里,人口3万。镇政府驻金罗。焦(作)柳(州)铁路贯境,建有 d 澧县站,公路直通县城。辖金鸡岭、幸福桥2个居委会和金罗、武同寺、湘水庵、玉溪、同福桥、新颜、联盟、高农、高家、福神、努力、同心、雨樟、朝阳寺、张顺桥、卫星、桃园、星园、八一、新开、花桥、联新、鸳鸯洲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仓储运输、肉类加工、饮食服务业为主,金罗肉类联合加工厂为国家中一型现代化综合企业,所产分割猪、牛、羊肉畅销国内外。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矿藏有铁、石灰石、石膏、硫磺。清咸丰年间,湘鄂边境“穷团”(又名忠义团)起义首领之一陈庭杰(又名陈正杰)为此地人。.  

码头铺镇

  码头铺镇、洞市乡、杨家坊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码头铺镇   澧县辖镇。1961年建码头铺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涔水上游南支两岸。距县城36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1.5万。镇政府驻码头铺。有公路直通县城。辖葫芦凸居委会和码头、凤形、莲花、芭王、彭家岭、刻木、牛桥、杉木、星斗、八泉、花堰、三观、观斗、桐子、三板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建材业和采煤为主,水泥厂生产的湘码牌普通硅酸盐425标号水泥获部优产品称号。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矿藏有煤、铁、磷、石英砂、石灰石。.  

甘溪滩镇

  太青乡、甘溪滩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甘溪滩镇   澧县辖镇。1950年建甘溪乡,1956年更名甘溪滩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同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涔水上游北支流两岸。距县城44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2.1万。镇政府驻甘溪滩。有公路直通县城。辖精华寺居委会和甘溪、强民、竹林、古堰、利民、爱国、芦茅、古南、荣华、全华、桐山、壁兴、天兴、月池、佑圣、河口、南岭、马溪、双峰、金家、碧溪、中村、郑坪、娘山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煤和建材业为主,水泥厂生产的甘溪牌普通硅酸盐425标号水泥获部优产品称号。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矿藏有铁、煤、锰、硫磺、石墨、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桐山建有中药材基地。月池村有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佑圣村有清乾隆年间建造的双世坊。.  

火连坡镇

  闸口乡、火连坡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火连坡镇   澧县辖镇。1950年建火连坡乡,1956年建暖水街乡,1961年建金山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改建火连坡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涔水上游北支流两岸,距县城39公里。面积72.63平方公里,人口1.7万。镇政府驻火连坡。1868省道贯通。辖观音阁居委会和黄溪、松祝、三元、香闸、双溪、楠木、澧淞、长茅岭、武松、三泉、金山、杨木、金龙、古台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化工、建材、能源为主,化工厂生产的工业用-曾获国家部优产品称号。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矿藏有铁、磷、煤、重晶石、黏土、石灰石。古迹有清嘉庆年间建造的嵩祝石拱桥。.  

澧南镇

  将原涔南乡的全部行政区域与原澧东乡8个建制村,以及涔澹蓄洪区代管区域合并,设立涔南镇;   澧县辖乡。1956年建涔南乡,1961年改置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部,涔水南岸,距县城13公里。面积47.86平方公里,人口2.5万。乡政府驻曾家河。207国道纵贯乡境。辖庆丰、曾家河、长堰、永丰、上河、紫东、紫南、半堰、文家、新村、鸡叫城、新坪、东田、灵观、伍家、谭家铺、七里庙、石磙垱18个村委会和涔曾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化工业为主。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矿藏有岩盐、芒硝。东田村有丁家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鸡叫城村有先秦鸡叫城古城遗址。.  

官垸镇

  澧县辖乡。1950年为官垸乡属地,1956年建长兴乡,1958年置红星公社,1959年称官垸公社,1984年复建官垸乡。位于县境东南部,松滋河中支东岸,距县城27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4万。乡政府驻官垸码头。有公路通县城。辖五爱、三合、官东、珠玑湖、濠口、赵家、乐府拐、兴田、新发、鸡母洲、田家口、幸福桥、虾子当、双富、郭家口、建武、毛兴、余家、东巴、东福、共兴、蔡家垴、保福、学堤、清河、东兴26个村委会和官垸码头居委会。县属七里湖农场设此。乡镇企业以建材、油脂业为主,油脂厂生产的一级菜籽油、二级菜籽油分获部优产品称号,一级精炼菜油获省优产品称号。农副产品有水稻、棉花、油菜籽、蚕茧、甘蔗、辣椒和鱼类。.  

如东镇

  如东乡、永丰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如东镇   澧县辖乡。1950年建如东乡,1958年建卫星公社,1959年更名如东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北,松滋河中支西岸,距县城25公里。面积67.12平方公里,人口2.8万。乡政府驻如东铺。有公路直通县城。辖枫林、建设、裕农、裴黄、高崇、邱家、传讯、鲁家、黄虎港、长福、牛张、驰马岗、广兴、新农、牌北、牌南、礼安17个村委会和如东铺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建材业为主。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兼产豆类、湘莲、鱼类。.  

涔南镇

  将原涔南乡的全部行政区域与原澧东乡8个建制村,以及涔澹蓄洪区代管区域合并,设立涔南镇;   澧县辖乡。1956年建涔南乡,1961年改置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部,涔水南岸,距县城13公里。面积47.86平方公里,人口2.5万。乡政府驻曾家河。207国道纵贯乡境。辖庆丰、曾家河、长堰、永丰、上河、紫东、紫南、半堰、文家、新村、鸡叫城、新坪、东田、灵观、伍家、谭家铺、七里庙、石磙垱18个村委会和涔曾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化工业为主。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矿藏有岩盐、芒硝。东田村有丁家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鸡叫城村有先秦鸡叫城古城遗址。.  

城头山镇

  城头山镇:撤销闸口、洞市、杨家坊、中武、车溪、涔南、澧东、大坪、九垸、宜万、官垸、道河12个乡以及小渡口、方石坪、张公庙、火连坡、码头铺、澧南、盐井7个镇;   6、新设立火连坡、码头铺、盐井、城头山、涔南、小渡口、官垸、澧南8个镇  


梦溪镇特产大全




梦溪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