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常德 >> 临澧县 >> 刻木山乡

刻木山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刻木山乡谷歌卫星地图)


刻木山乡简介

  九里乡和官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刻木山乡
  官亭乡位于临澧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北与澧县王家厂镇接壤,东南与本县九里乡、合口镇比邻,西与石门县新铺乡相连。全乡总面积79.35平方公里,辖17个村、237个村民小组、6305户,总人口226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0人)。
  农业:现有耕地面积2.24万亩(水田1.7万亩,旱地0.54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7万亩,油菜面积2万亩,棉花面积6000亩。
  林业:现有林业用地6.2万亩,公益林面积3.1万亩(其中享受国家补贴的2万亩)。林果业总面积2.5万亩,其中:柑橘1.5万亩,桃子5000亩(脆蜜桃3000亩、香桃和其他品种2000亩),特色水果5000亩(枣、柿、李等),受益面积达1.5万亩,产值近5000万。退耕还林面积9300亩,其中:经济林6000亩,生态林3300亩。
  养殖业:养猪大户5户(100头以上),养羊大户4户(100只以上),养鸡大户9户(1000羽以上),养鱼大户22户。
  水利:水面总面积2100亩。堰塘1401口,蓄水能力312万方;灌溉沟渠120公里,排水沟渠60公里;水库9座,其中:小I型水库2座,蓄水能力300万方,小II型水库7座,蓄水能力1100万方。官亭水库属中型水库,总面积7500亩,蓄水能力5650万方。有俄井、樟树、彭市、青合、天星5家自来水厂,管网覆盖9个村,管程超过150公里,解决了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目前,拥有大小企业26家,其中:烟花鞭炮企业13家,石材厂2家,砖厂4家,造纸厂1家,水泥厂1家,碎石厂2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分别为鸿鹏水泥有限公司、裕荣花炮厂、彭市花炮厂、安盛公司,洪梅造纸厂的入规申请正在审批当中。2008年,财税入库496.24万元,烟花鞭炮税费入库276.8万元,鸿鹏水泥有限公司入库税金首次突破200万元。
  交通:枝柳铁路横贯境内,距新安火车站2公里,距石门火车站15公里,距207国道18公里,距S304省道8公里,10公里内便有澧水货运码头。全乡公路总里程为190.896公里,其中:县主干道2.12公里,乡主干道55.565公里,村主干道58.201公里,组主干道75公里。全乡水泥路硬化里程达107.815公里,其中:硬化县主干2.12公里,硬化乡主干道51.848公里,硬化村主干道28.5公里,硬化组主干道25.35公里,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彭市村率先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
  集镇建设:街道总长1.7公里,绿化1.7公里,绿化树木450株,铺设人行道彩砖8200平方米,路灯64盏。
  教育:全乡有中小学5所,其中: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3所(天星、刻木、双泉)。年末共有教师131人。共有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16人,其中:初中教学班13个,中学生749人;小学教学班28个,小学生873人。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63人,其中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 200人。
  文化:官亭乡农民文化宫总建筑面积708平方米,投资80万元,可容纳800余人。有线电视用户2500户,卫星接收用户2000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00户。固定电话用户3705户。
  卫生:乡卫生院有床位10张,卫生技术人员25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2人。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9.85%,参保5675户,参保人数18642人。
  计生:全乡共有育龄妇女4863人,其中流动人员1023人。一孩户3476户,二孩户1161户。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1729户。计生奖励扶助对象125人。
  社会保障:共有农村低保户432人,城镇低保户119人,五保户136人,其中得到集中供养的45人。优抚对象124人,残疾人450人。
  移民:共有移民5578人,其中原迁2057人,皂市水库移民294人,年发放移民个人后期扶持资金约600万元。
  党建:共有党支部28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7个,企业党支部5个,机关站所支部5个,党总支1个(彭市党总支)。共有党员822人,其中:农村党员730人,女性57人,大专以上文化的58人,35岁以下的77人,60岁以上的286人,流动党员36人,党龄40年以上的152人。
  干部队伍:村干部62人,其中女性村干部17人;机关干部22人,站所干部31人,其中女性干部6人,少数民族干部2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3万人 79.35平方公里 430724207 415000 -- 查看 刻木山乡谷歌卫星地图

刻木山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刻木山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安福镇

  2004年4月16日临澧县城关镇扩容更名为安福镇。临澧县安福镇地处湘西北咽喉,道水北岸,地沃物丰,人杰地灵。207国道穿城而过,石长铁路由西侧通过。是临澧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福镇辖9个社区居委会,9个村委会,总面积44.41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人。年财政收入1600万元。2004年7月,常德市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湖南省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   安福镇党委、政府站在新的起点,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始终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树一流干部形象、创一流方法水平、争一流工作业绩”的工作标准;坚持“高速度加快发展、高水平招商引资、高质量增加效益、高要求保障环境、高标准建设干部队伍”的工作方针;坚持项目兴镇、工业强镇、招商富镇、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的基本思路。   安福镇有驰名全国的农业绿色食品“清水鸭”,有产品直销全省,远销全国的杰海陶瓷公司、安福拖拉机厂、安福造纸厂等工业企业10多家,有规模宏大的工业发展园区,有城镇改造提质的巨大潜力和建设空间,更重要的是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过硬的发展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全镇上下形成了人性化、人情化、人文化、诚信化,亲商、安商、富商的新理念。安福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热诚欢迎有志之士来安福镇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地貌特征〕   安福镇,辖区面积达44平方公里。东和杨板乡的双司、胜利、太山村接壤;西抵佘市镇的蒋家、罗家、马鞍村;南与望城乡的楚城、宋玉、大兴、同欢、徐家坪村及陈二乡的大江、两岔河村相邻;北边紧邻修梅镇的叶庙、美丰、白土村和太平经济开发区。镇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北有四座水库串联青山灌渠环绕于丘岗间;自北向南有东、西两条撇洪渠分流防汛排灌保安;道水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48口堰塘镶嵌在原野,灌溉渠道密如蛛网,确保了旱涝保收。东边国道207线穿过铁锣堰、农丰、九姊、护城、梅溪五个村向南延伸;西边石长铁路穿越总庙村、芭蕉社区,直指常德、长沙,且临澧火车站就建在芭蕉社区境内。以县城为中心,县、乡、村公路辐射四面八方,交通十分便利。   〔气候特征〕   安福镇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冰冻较弱;日照充足,春季寒潮频繁,秋季寒露风活跃;雨水充沛,但分布不匀,春末夏初雨水集中,并多暴雨,伏秋干旱常见;四季分明,季节性强。   

合口镇

  合口镇位于湘西北澧阳平原。东连207国道,西接长石铁路,北靠枝柳铁路,S304省道穿境而过,南依澧水。镇内“五纵六横”骨干道路全部硬化、四通八达。1951年1月建镇,1985年8月新合乡并入合口镇,实行镇管村建制。镇域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47.3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5平方公里。辖21个村,6个居委会。城乡总人口5.1万人,镇区常住人口1.9万人。合口镇是全国百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工业基础较好。2009年末,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24亿元,比2008年增长8%;实现工业总产值122633万元,农业产值30160万元,财政总收入2281万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4%、6.5%和9%。农民人均纯收入4315元,比上年增加300元。镇内建有工业园区,水电、道路、通讯等设施齐备,产业工人较多,是投资办厂的好地方,镇党委、政府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办厂发财,并将从土地、税费及各个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  

新安镇

  临澧县新安镇位于澧水中下游,澧阳平原西部,临澧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6.5公里,西与石门县接壤,西北与澧县毗邻。总面积57.32平方公里,下辖22个村、5个居民委员会,人口4.7万。   新安历史悠久。“新安”出于新近安抚边蛮之意,因扼淞澧平原西南咽喉,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初即屯兵设市,明清为澧水流域重镇。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秀丽山水哺育一代代英才。申鸣古城遗迹今犹在,黄佑昌聪慧好学,黄宏佳科学钻研,影响悠远。   新安物产丰富。肥沃的冲积平原盛产棉花、油菜、小麦、蔬菜,北缘丘陵地带为优质果木基地、养殖基地。镇域石灰石矿床裸露,取之不尽,粘土矿山用之不竭,石膏矿储量丰富,品位上乘;煤炭、铁矿石也有很大储量,素有“建材之都”称号,生产水泥得天独厚,无与伦比。   新安交通发达。澧水河横贯东西,枝柳铁路、襄石复线纵横南北,省道1836线跨镇而过,207国道、张家界国际机场、常德机场都在附近,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全镇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全面覆盖。正是这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撑起了湘西北商贸“门户”。   新安实力雄厚。全镇拥有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年工业产值突破了7亿元,工商税收突破了2400万元,多年来保持全市农村乡镇税收第一的位置。由于坚持走工业强镇之路,形成了以水泥建材、纺织、烟花、铸造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以龙凤、古城、沙堤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必将成为全市示范片中最亮丽的组成部分。   新安璀璨夺目。自1995年被民政部授予“中国乡镇之星”以来,不断获得国家、省、市级的殊荣。是国家小城镇试点乡镇,是全省“百强乡镇”,并一直保持“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是湘西北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美丽富饶的新安是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是一块发财致富的宝地。新安人民热忱期盼各级领导莅临指导,热烈期盼各位老板亲临考察。新安的水泥建材、纺织、烟花、铸造、采矿等支柱产业期待海内外朋友的真诚合作,共创未来。  

佘市桥镇

  临澧县佘市桥镇位于湘西北,全镇总面积77.1平方公里。辖20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2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6万人。耕种面积3.76万亩,山林面积3.2万亩。    佘市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有七百多年的古桥而得名。知名文学家、现代巾帼文豪丁玲出生在本镇高丰村。    佘市桥镇物华天宝,资源比较丰富。地下石膏矿藏丰富,且品味高、易开采,储量在1亿吨以上,位居亚洲之最。    佘市桥镇交通便利,地理优越。紧临县城以西,东靠澧水,南通常德,西连桃源,北邻石门,澧水支流道水河横穿,国道207线和省道1836线相通,石长铁路穿越全境,常德港、津市港、桃花源机场直线距离均约50公里,李自成禅隐的夹山寺仅15公里,旅游胜地张家界、索溪峪、武陵源、桃花源直线相连。    佘市桥镇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稳健。2009年全镇GDP6.4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国、地两税入库580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1270万元,财政总收入500多万元。有骨干企业26家,个体工商户450多个。有石膏矿3家,石膏粉厂5家,石膏板厂1家,烟花鞭炮厂2家,油脂加工厂1家,针织厂3家,预制厂3家,砖厂1家,自来水厂1家,养殖场4家,林果公司1家,柑桔加工厂1家。农业主产水稻、油菜、棉花、柑桔、瓜果、烤烟等。    佘市桥镇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有农民文化中心1个,群众腰鼓队、管乐队、文艺团队20多个。在全市文明创建活动中,多次荣获全市“平安乡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奖项。  

太浮镇

  太浮镇原名衍嗣庵镇,位于临澧县西南的太浮山(省森林保护区)南麓,距临澧县城17.7公里,东与本县四新岗镇交界,南与桃源县盘塘镇、鼎城区雷公庙镇接壤,西抵石门县蒙泉镇,北邻本县陈二、文家乡。   全镇总面积74.06平方公里,地貌以微丘和岗地为主,间有少量溪谷平原,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及矽砂、磷矿石、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其中矽砂矿储量居中南六省之首。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6个村民小组,4313户农户,总人口13554人。其中镇区面积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55亩,山林面积52048亩,水面7107亩。   全镇以东西走向的斋牌公路和南北走向的太胜公路为主线,以“村村通”为支线的道路交通网络已完全成型,且斋牌公路东与207国道相连,西与常德至石门的主干道相连,石常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小站,生产生活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全镇共有大小水库17座,其中小I型水库3座(曹家垱水库、王家峪水库、陈家湾水库),龙口峪、王家峪、曹家垱三条排水干渠总长78公里,能有效保障全镇生产生活用水。经多方努力,现已形成烤烟、杨树、柑桔、养殖、香菇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另外烟花鞭炮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全镇总面积74.06平方公里,其中街区面积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55亩(水田23018亩,旱地3737亩),山林面积52048亩,水面7107亩。全镇共有大小水库17座,其中小I型水库3座(曹家垱水库、王家峪水库、陈家湾水库)。全镇拥有县乡公路188.9公里,其中县道斋牌线15.781公里,乡道太胜线5.85公里,环镇公路43.8公里,村组公路123.46公里。目前,全镇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6个村民小组,4313户农户,2004年年末总人口13124人,其中农业人口12546人,非农业人口578人。   (一)道路交通   太浮镇距临澧县城17.7公里,距常德市20公里,207国道擦境而过,省道1848线横贯全镇,石长铁路在镇区设有李家站,斋牌线、太胜线和环镇公路形成环形贯通,密如蛛网,全镇目前实现了户户通公路的目标。   (二)基础建设   镇区街道已全部硬化,形成了环形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绿化、亮化;建起了澧南最大的集贸市场,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形的支撑;新建了临澧县第一个农村社会客运站,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出行;中小学校的危房改造已全面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敬老院的建设已全面启动,加大了集中供养五保户的力度;卫生院的改造即将动工,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自来水厂已全面扩网;有线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病险水库的除险保安已全面完成,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产业结构   太浮镇自2001年起,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辅以林果业和养殖业,逐步形成了烤烟、杨树、柑桔、养殖、香菇五大农业主导产业,是常德市的15个烤烟基地乡镇之一、临澧县的绿色食品基地乡镇、烟叶走廊。   (四)物产资源   境内拥有临澧县最为丰富的竹木资源及矽砂、磷矿石、石灰石、大理石、高铃土等矿产资源,其中矽砂矿储量居中南六省之首。   (五)劳动工作情况   今年来,在上级劳动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一个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站,立足于本地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积极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站的窗口作用,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力输出、城镇人口的就业与再就业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等方面作为重点来抓。   一、 立足本镇,做好基础建设   太浮镇虽然是一个人口小镇,也没有什么企业,但是全镇七千多劳动力中有近四千人在外务工,每年还有数百人准备外出打工;有64名下岗职工,26名离退休人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识到,只有建好了劳动保障站,搭好了工作平台,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是做好基础平台建设   前些年,我镇的办公条件有限,劳动保障服务站没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就与镇经管站合并办公,人员也没有配置到位,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镇政府和党委高度重视,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准备在今年兴建一栋办公楼,并且要投入专项资金添置电脑、激光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同时设立劳动维权、职业介绍、劳动保障等咨询窗口。   二、搞好就业服务,突出服务重点   针对本镇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多,务工人员本身技能不高,劳动保障意识不强的特点,我们决定保障站的工作重点放在就业输出、劳动力转移培训及维权跟踪服务方面。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进行再就业、转移就业基本权益保护、政策法律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今年,我们与市里的两家有实力的培训机构签订联合培训协议,紧扣市场需求,培养有地方特色劳务输出品牌,现已开展了计算机与中式烹调培训,在下一阶段我们还要进行养殖与餐厅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并且由政府出面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有效的减少本镇劳动力的盲目外流,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和就业机会。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经常发生劳动纠纷,拖欠工资,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赔偿,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现象比比皆是。今年,我们根据上级劳动部门的精神及劳动者的强烈要求,决定担负起对我镇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维权工作。拟定《外出务工人员劳动维权协议书》,反自愿纳入跟踪服务的对象,我们将对其承诺,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在外务工期间发生的劳务纠纷由劳动部门派人出面协调,代办各种保险及务工相关证件,免费为求职人员提供招工、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等等。   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和资格认证,并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对他们要做到“失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困有所帮、权有所维”。   近年在太浮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像劳动保障工作才刚刚启动,很多方面都还不是十分完善,许多必需的设备还没有资金来添置,站房改造还没有完成,但是我们相信在上级机关的关心支持下,我镇的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新岗镇

  柏枝乡和四新岗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四新岗镇   四新岗镇位于临澧县南部,是临澧的南大门,原名珠日桥乡,1984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改为四新岗镇。2006年,全镇土地面积94.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695亩,山林60198亩,水面11777亩,小Ⅱ型及以上水库18座。辖22个村和1个社区,253个村民小组,5879户,年末总人口21246人,其中城镇人口3948人。2006年,全镇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00万元;镇村两级争取上级投入23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450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3元,增长7%。人口出生率9.14%,自然增长率3.32%。  

停弦渡镇

  停弦渡镇位于澧水南岸,207国道经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共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3万,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山地面积4万亩。传统农作物以粮食、棉花和油料为主,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良种猪、良种鸡的繁养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2006年,镇党委、政府组织和带领全镇群众,按照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抓实干,克难奋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继续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同比增加200元。   一、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陶瓷、烟花、建材等主导产业投入资2500万元实施技扩改。在纷纷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的同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10 台(套),新增生产线8条产业质量和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恒璋瓷业电子真空陶瓷管生产项目正式投产,使我镇瓷品在生活日用陶瓷、建筑装饰陶瓷、园林工艺陶瓷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种类。引资新上的湖南汇鑫铜业生产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生产,预计今年可创产值4000万元。到目前为止,镇内已拥有陶瓷、烟花、建材、机电、不锈钢制品、农产品加工及化工骨干工业企业16家。预计今年工业企业可实现产值1.72亿元,税收400万元。   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在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畜禽养殖和柑桔生产。着力扶持良种猪养殖协会和良种鸡养殖协会,全力推行协会运作和大户带动模式。全镇入会农户达750户,其中年出栏肉猪50头以上和出笼鸡万羽以上的养殖大户分别达280户、235户。生猪养殖基本实现了种苗自给,成功抵御了不明疫病的侵入;良种鸡养殖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柑桔种植面积达5000亩,新落实杂柑种植规划面积2000 亩,其中已植苗500亩。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机械化、集约化、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今年可实现总产值1.33亿元,增长20%。   三、扩大基础建设投入,发展条件日趋改善。投资近300万元,投劳1.5万个,办了两件大事。一是道路建设。水泥硬化村道6.2公里,高标准整修31公里。关山、山洲、童洲、复船、白虎等五个村主干道硬化任务已基本完成。二是水利建设。完成了澧水临洪大堤两处除险加固工程。新开挖骨干堰塘12口,高标准整修堰塘40口,新增蓄水量7万方。灌溉沟渠清淤64千米。   四、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和计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与人性化服务并重,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顺利通过市级检查验收。积极参与科普示范县创建,大力引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初中毕业生一中升学率居全县农村中学之首,科教工作又有新的进步。卫生工作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切实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有关政策,农民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医疗保健水平明显提高。新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站房,高标准配置了设施设备,为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培训、信息、维权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敬老院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42人,院房建设可望被评为省级优良工程。成功举办首届“童山杯”篮球运动会,为群众送上大型文艺演出三场,积极倡导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文体事业有了新的进步。   五、切实加强维稳保安,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落实镇长接待日制度,并改群众-为干部下访排查,处理群众反映的各种具体问题110多个,协调各类矛盾纠纷26起。严格农民负担管理,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不该收的坚决不收,应该发的坚决发放到位。妥善安置皂市水库移民,确保移民安居乐业。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对高危行业和公共聚集复杂场所的监管和整治,消除事故隐患,全年没有发生大的安全责任事故。深入开展“四打三建”、反-警示教育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进一步降低,确保了全镇社会大局的平安稳定。   

修梅镇

  修梅镇位于湖南省临澧县中部,居澧水以南,道水以北,地貌以微丘、平原为主。毗邻安福镇,地处全县中心地带,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7公里。国道线207公路穿过4村7公里,镇政府座落在离县城北9公里处的207国道线一侧。    境内凉水井村为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上将,党和国家领导人林伯渠的出生地。1941年为纪念林修梅,改赵家乡为修梅乡。1992年改为建制镇。1992年,从修梅镇划出太平1个村及附近4个村14个组1300人, 成立太平工业经济开发区,由县直管。现在,全镇共有22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270个村民小组,5800个农户,总人口18000人。    修梅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适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637.3小时,年平均气温16.4℃。修梅镇矿产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西部鸡山山脉有取之不尽的露天石灰石,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煤、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东部有面积0.56km2的区域蕴藏了丰富的硅白土资源,且具有埋层浅、矿层厚、储量大、易开发等特点。    全镇现有国土总面积118182.5亩,其中山林面积34830.1亩,水田面积32000亩,旱地面积2500亩,有水面1.2万亩,其中可利用养殖的水面0.5万亩。   

烽火乡

  位于临澧县境东部,与津市接壤,道水河穿境而过。辖21个村,共有人口20504人,6187户,总面积84.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6835亩,旱地5456亩,水面3530亩,山林58664亩。   

刻木山乡

  九里乡和官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刻木山乡   官亭乡位于临澧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北与澧县王家厂镇接壤,东南与本县九里乡、合口镇比邻,西与石门县新铺乡相连。全乡总面积79.35平方公里,辖17个村、237个村民小组、6305户,总人口226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0人)。   农业:现有耕地面积2.24万亩(水田1.7万亩,旱地0.54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7万亩,油菜面积2万亩,棉花面积6000亩。   林业:现有林业用地6.2万亩,公益林面积3.1万亩(其中享受国家补贴的2万亩)。林果业总面积2.5万亩,其中:柑橘1.5万亩,桃子5000亩(脆蜜桃3000亩、香桃和其他品种2000亩),特色水果5000亩(枣、柿、李等),受益面积达1.5万亩,产值近5000万。退耕还林面积9300亩,其中:经济林6000亩,生态林3300亩。   养殖业:养猪大户5户(100头以上),养羊大户4户(100只以上),养鸡大户9户(1000羽以上),养鱼大户22户。   水利:水面总面积2100亩。堰塘1401口,蓄水能力312万方;灌溉沟渠120公里,排水沟渠60公里;水库9座,其中:小I型水库2座,蓄水能力300万方,小II型水库7座,蓄水能力1100万方。官亭水库属中型水库,总面积7500亩,蓄水能力5650万方。有俄井、樟树、彭市、青合、天星5家自来水厂,管网覆盖9个村,管程超过150公里,解决了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目前,拥有大小企业26家,其中:烟花鞭炮企业13家,石材厂2家,砖厂4家,造纸厂1家,水泥厂1家,碎石厂2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分别为鸿鹏水泥有限公司、裕荣花炮厂、彭市花炮厂、安盛公司,洪梅造纸厂的入规申请正在审批当中。2008年,财税入库496.24万元,烟花鞭炮税费入库276.8万元,鸿鹏水泥有限公司入库税金首次突破200万元。   交通:枝柳铁路横贯境内,距新安火车站2公里,距石门火车站15公里,距207国道18公里,距S304省道8公里,10公里内便有澧水货运码头。全乡公路总里程为190.896公里,其中:县主干道2.12公里,乡主干道55.565公里,村主干道58.201公里,组主干道75公里。全乡水泥路硬化里程达107.815公里,其中:硬化县主干2.12公里,硬化乡主干道51.848公里,硬化村主干道28.5公里,硬化组主干道25.35公里,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彭市村率先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   集镇建设:街道总长1.7公里,绿化1.7公里,绿化树木450株,铺设人行道彩砖8200平方米,路灯64盏。   教育:全乡有中小学5所,其中: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3所(天星、刻木、双泉)。年末共有教师131人。共有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16人,其中:初中教学班13个,中学生749人;小学教学班28个,小学生873人。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63人,其中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 200人。   文化:官亭乡农民文化宫总建筑面积708平方米,投资80万元,可容纳800余人。有线电视用户2500户,卫星接收用户2000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00户。固定电话用户3705户。   卫生:乡卫生院有床位10张,卫生技术人员25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2人。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9.85%,参保5675户,参保人数18642人。   计生:全乡共有育龄妇女4863人,其中流动人员1023人。一孩户3476户,二孩户1161户。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1729户。计生奖励扶助对象125人。   社会保障:共有农村低保户432人,城镇低保户119人,五保户136人,其中得到集中供养的45人。优抚对象124人,残疾人450人。   移民:共有移民5578人,其中原迁2057人,皂市水库移民294人,年发放移民个人后期扶持资金约600万元。   党建:共有党支部28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7个,企业党支部5个,机关站所支部5个,党总支1个(彭市党总支)。共有党员822人,其中:农村党员730人,女性57人,大专以上文化的58人,35岁以下的77人,60岁以上的286人,流动党员36人,党龄40年以上的152人。   干部队伍:村干部62人,其中女性村干部17人;机关干部22人,站所干部31人,其中女性干部6人,少数民族干部2人。   


刻木山乡特产大全




刻木山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