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原为尼姑奄、杨堰、烈火三村合并,有一个晚上开原三村骨干会议,几人围在一张桌边,桌中放有一油灯,几人异口同声说以灯为名取名灯塔大队,从此得名灯塔。1953年置灯塔村,村民委员会驻灯塔。
灯塔村辖16个村民小组,共有1506人,其中中-员52人。总耕地面积3400亩,其中水田3285亩,旱地115亩,有林地400亩、水面1600亩。
灯塔村共有5条硬化公路,总长度6.8公里。其中中学-同心桥1.7公里,湘北公路-小学0.6公里。湘北公路1.6公里。7组-李白公路1.2公里,湘北公路-旺森猪场1.7公里。
灯塔村村部于08年5月动工,于08年10月完工。总占地面积1亩,建筑面积400m2。
特色产业为养殖,典型代表有1组钟广军年投资15万元,养鱼100亩;1组钟广兵年投资15万元养鱼120亩;14组刘云木年投资10万元,养鱼50亩;8组唐业建年投资13万元养鱼40亩;13组唐业云年投资12万元,养鱼40亩:钟广兵2007年投资15万元养猪,年出栏生猪300头;9唐先玉2012年投资30万元养猪,年出栏生猪300头;14组卢祖春2009年投资20万元养猪,年出栏生猪200头;杨复葵2007年投资30万元兴建家禽孵化场,年产值15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30781204 | 415000 | -- | 查看 灯塔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官堰社区 |
李家铺乡中心地带南湘路附近有一口很大的堰塘,此堰塘相传是附近万家村和灯塔村的公堰,因为当时干旱需灌溉农田,用水告急,两个村互不相让,就打起了官司,后来就取名官堰,1985年改高居委会,改名官堰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驻李家铺乡政府大院内。 官堰居委会辖2个居民小组,共有1868人口,其中中-员46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5亩,居民区1395亩。 |
清泉村 |
位于本乡西北,距乡政府9公里,距津市市区15公里,与灵泉、新洲、白衣等乡镇各村接壤,是一个典型的丘岗村,村中有两座大山,南北相对,南面叫大山,北面叫古加山,两山之间有一条沟港名叫乱泥浴,浴中有一口长年不断的泉水,形成一个小湖荡,泉水清甜可口,当地流传此泉水与阴河相接,因此名为古泉。1972年在此处新建水库后置古泉村。在2005年撤组并村与原青乐村合并,改名为清泉村。 清泉村位于李家铺的西北面,辖24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945人,其中中-员87人。总面积3900亩,其中水田2991亩,旱地909亩。有林地270亩、水面2260亩。 清泉村共有条硬化公路,总长度5.7公里,其中新棠公路-灵泉5.7公里。 清泉村村部于07年动工,于07年完工。整个村部位于清泉学校内,建筑面积180m2。 清泉村特色产业为金银花基地。2011年张信涛投资80万元,租用清泉村1、3、10组农户土地100亩,现年产值70余万元。 |
梁家坪村 |
位于新棠公路中段地带,1958年是新华大队,早期历史悠久就有梁家坪祠堂,因后期随着老地名声誉后改为梁家坪村。 梁家坪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915人口,其中中-员27人。总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水田1425亩,旱地375亩,有林地1230亩、水面730亩。 梁家坪村共有3条硬化公路,总长度6公里。其中新棠公路梁家坪段3公里。村部-9组1公里,村部-1组2公里。 梁家坪村村部于99年动工,于99年完工。总占地面积300m2,建筑面积120m2。 特色产业:1组邓克武于2005年投资20万元,养殖8头母猪,养殖肉猪年出栏100头,年产值25万元。1组向云兰2010年在村部投资50万元兴办电子加工厂,现年就业人数25人,年产值80万元。 |
双堰村 |
相传很久以前,在两座山岗峪口中间一个发财的人家,为了五谷丰登,在两山岗峪口中间修了两口上下堰塘,叫上双堰、下双堰。从此双堰得名。1984年置双堰村,村民委员会驻上下双堰两口堰塘两边的山岗上,依山傍水。 双堰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860人口,其中中-员32人。总耕地面积1400亩,其中水田1199亩,旱地201亩,有林地770亩、水面600亩。 双堰村共有3条硬化公路,总长度3.5公里。其中同心桥-同乐桥0.5公里,新棠公路-吴家桥2.4公里。新棠公路双堰段0.6公里。 双堰村村部于2010年动工,总占地面积1200m2,建筑面积280m2。 特色产业为柑橘及脐橙,全村共有脐橙200亩,年产值80万元,共有柑橘400亩,年产值120万元。 |
同乐村 |
相传很久以前,同乐堡商处原来有一口古钟,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古钟随风而动,四周邻村的人便能欣赏到悦耳动听的乐声。从此取名同乐,村民委员会驻同乐地。 同乐村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1390人口,其中中-员44人。总耕地面积3100亩,其中水田2927亩,旱地173亩,有林地500亩、水面1890亩。 同乐村共有1条硬化公路,总长度2.1公里。其中同乐桥-高桥2.1公里。 同乐村村部于06年动工,于06年完工。总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320m2。 特色产业有两个养鸡专业户,其中李和仁于2010年在同乐村老学校投资11万元养鸡,年出笼鸡5000只,产值10万元。8组刘林于2009年投资25万元,养殖8000只蛋鸡,年产值20万元。 |
双坪村 |
地处澧水河边有两坪,一是旭家坪,原地处湖浣中;二是五家坪,原地处湖浣边。后在60年代治湖造田治理中合并为一村,名为双坪村。 双坪村辖20个村民小组,共有1946人口,其中中-员77人。总耕地面积2300亩,其中水田1967亩,旱地333亩,有林地120亩、水面8800亩。 双坪村共有4条硬化公路,总长度6.8公里。其中湘北公路-陈迹坪码头3.1公里。双坪4组-机埠1.2公里。李宗新砖厂-老旭坪移民区1.5公里,老学校-5组亡人山1公里。 特色产业为养鱼。全村有小型湖泊4个,其中小坛溪100亩,老荡40亩,内洗马汊100亩,外洗马汊100亩。全部实行了精养,有精养鱼池30个,总面积200亩,双坪村年养鱼年产值430万元。 |
万家村 |
相传很久以前,有两个女性斋公流落此处,一个姓万,一个姓王,万是主事,手工织袜为生。因信处安津中点,户挑背扛来往商贩,徒步行人,歇之此地,畅饮凉茶,故名万家铺。1984置万家村,村民委员会驻万家铺。 万家村辖20个村民小组,共有1752人,其中中-员69人。总耕地面积3650亩,其中水田1870亩,旱地1780亩,有林地310亩、水面80亩。 万家村共有5条硬化公路,总长度6.1公里。其中湘北公路-6.7组2公里,湘北公路-老学校0.4公里,湘北公路-20组1公里,湘北公路-5组1公里,湘北公路万家段1.7公里。 万家村部于2004年7月动工,于2004年12月完工。总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120m2。 万家村特色产业为养殖业。典型代表有养蜂专业户2组马美生养蜂30桶,年纯收入3万元。养蜂专业户8组马美生养蜂100桶,年纯收入8万元。养猪专业户7组张忠平年出栏生猪300头,年产殖60万元。养猪专业户4组周远初,养殖母猪40头,年出栏500头生猪,年产值80万元。 |
灯塔村 |
相传原为尼姑奄、杨堰、烈火三村合并,有一个晚上开原三村骨干会议,几人围在一张桌边,桌中放有一油灯,几人异口同声说以灯为名取名灯塔大队,从此得名灯塔。1953年置灯塔村,村民委员会驻灯塔。 灯塔村辖16个村民小组,共有1506人,其中中-员52人。总耕地面积3400亩,其中水田3285亩,旱地115亩,有林地400亩、水面1600亩。 灯塔村共有5条硬化公路,总长度6.8公里。其中中学-同心桥1.7公里,湘北公路-小学0.6公里。湘北公路1.6公里。7组-李白公路1.2公里,湘北公路-旺森猪场1.7公里。 灯塔村村部于08年5月动工,于08年10月完工。总占地面积1亩,建筑面积400m2。 特色产业为养殖,典型代表有1组钟广军年投资15万元,养鱼100亩;1组钟广兵年投资15万元养鱼120亩;14组刘云木年投资10万元,养鱼50亩;8组唐业建年投资13万元养鱼40亩;13组唐业云年投资12万元,养鱼40亩:钟广兵2007年投资15万元养猪,年出栏生猪300头;9唐先玉2012年投资30万元养猪,年出栏生猪300头;14组卢祖春2009年投资20万元养猪,年出栏生猪200头;杨复葵2007年投资30万元兴建家禽孵化场,年产值15万元。 |
利兴村 |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座利家安祠堂,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原来叫尧家村。新中国成立以后更名为利兴村。 利兴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1023人口,其中中-员38人。总耕地面积1700亩,其中水田1397亩,旱地303亩,有林地490亩、水面2000亩。 利兴村共有5条硬化公路,总长度5.4公里。其中湘北公路-箭楼村交界0.7公里,湘北公路-同心湖渔场1.6公里。湘北公路1.7公里。湘北公路-大坛溪渔场0.9公里。湘北公路-七里湖0.5公里。 利兴村村部于09年动工,于09年完工。总占地面积700m2,建筑面积300m2。 利心村2012年曾兵海兴建鸡场投资28万元,2011年刘奎投资50万元养殖獭兔5000只。2013年张庆林投资50万元兴建竹闲农庄。 |
箭楼村 |
相传很久以前,吴三桂在此囤兵造箭,取名箭楼湾,1982年置箭楼村,从此得名。村民委员会驻箭楼湾,现辖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人口为203户728人。 箭楼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725人口,其中中-员38人。总耕地面积1823亩,其中水田1150亩,旱地673亩,有林地4000亩、水面300亩。 箭楼村共有3条硬化公路,总长度4.8公里。其中利兴村交界-猪厂2.8公里。村部-2组1.5公里。叶家咀码头-村主干0.5公里。 箭楼村部于1979年5月动工,于1979年9月完工。总占地面积500平米,建筑面积180m2。 2008年广东老板投资3000万元,兴建猪场,规模五万头。 |
土桥村 |
相传元初至正年间,居住土桥村二组张家湾霍希贤取仕为元朝入主中原后第一个汉人状元,为感谢当地父老乡亲,在毛里湖东峪修了一座俗霍桥,百余年后,随着毛里湖水位上升,桥逐渐淹没,乡人运此桥梁石料上朔300米处架简桥一座,上面以土填之便于通行,故曰土桥,得名至今。 土桥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825人,其中中-员33人。总耕地面积1470亩,其中水田800亩,旱地670亩,有林地670亩、水面500亩。 土桥村共有4条硬化公路,总长度6.15公里。其中湘北公路三分厂码头1公里,二组-七组0.4公里,长永公路2.85公里,湘北公路1.9公里。 土桥村部于1978年4月动工,于1978年8月完工。总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530m2。 |
庙基村 |
相传明朝中期慧寂十四岁违父母包办婚姻断两指而参谒耽源禅师,出家为僧,又拜沩山灵佑为师,成为南禅杰出传人,且与其师沩山灵佑共创中国禅宗中一个重要派别“沩仰宗”,后来澧洲建仰山庙-接引学人闻名遐迩,仰山庙作为地名沿用至今。解放后建校为“仰山小学”,建村为“庙基村”。 庙基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745人,其中中-员50人。共有耕地面积1700亩,其中水田1426亩,旱地274亩,有林地450亩、水面2230亩。 庙基村共有3条硬化公路,总长度2.6公里。其中湘北公路-庙基9组0.3公里。村部-八方咀1公里。湘北公路1.3公里。 庙基村村部于07年动工,于07年完工。总占地面积400m2,建筑面积200m2。 特色产业为陈五平宏硕生态园。2003年陈武平投资100万元兴建200亩宏硕生态园,主要产品为枇杷、梨子及200头生猪。 |
樟树村 |
李家铺乡辖地。原来我在生长有一棵大樟树,在已酉年那年,遇到特大旱灾,有一位秀才在此讨饭,不几天,就饿死在樟树底下。在死之前,在地上写了一首诗“恐慌恐慌真恐慌,为有已酉真难当,五子三女都逃散,我今饿死樟树岗”。后来人们就将此地认名为樟树岗,一直往下传,为此取名为樟树村 樟树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1100人,中-员51人。总耕地面积2880亩,其中水田1440亩,旱地1440亩,有林地1000亩、水面1000亩。 樟树村共有9条硬化公路,总长度11.3公里。其中大樟树-龙头咀3.3公里。湘北公路-村部0.7公里,湘北公路-9组0.5公里。湘北公路-2组1公里,湘北公路-12组1公里,村级公路-6组1公里,村级公路-5组1公里。湘北公路-3组0.3公里。湘北公路樟树段2.5公里。 樟树村部于2009年9月动工,于2009.12年完工。总占地面积1亩,建筑面积240m2。 特色产业为养猪产业。典型代表有5组刘兴平2009年投资300万元兴办养猪场,规模为400头,渔场50亩,场名为福丰生态有限公司。11组黄四清2010年投资200万元兴办湖光山色养殖有限公司,养猪300头,养鱼100亩,养鸭2000只。1组徐国华2013年投资100万元,兴建养猪场,规模为200头猪。 |
维回新村 |
枫树维回乡维回新村距县城15公里,到常德市区18公里,全村有维吾尔族1682人、回族315人、是一个以维、回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是除新疆外最大的维吾尔族集居地。 早在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平定南方叛乱,派时任燕京总兵的哈勒·八十为大都督率部南征,因翦除敌对势力有功,被朱元璋晋封为“镇南定国将军”。至此,维吾尔人已在这里生活了600多年,维回新村是翦姓维吾尔族的发源地,素有“中国维吾尔族第二故乡”之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