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常德 >> 石门县 >> 雁池乡 >> 韦家湾村

韦家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韦家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韦家湾村简介

  
   韦家湾村位于石门县雁池乡西北部,于二00七年由原韦家湾和马家坡两个自然小村合并而成,总面积9000余亩,全村共有250户821人。东与五通庙村相邻,南与皮家河村接壤,西、北与罗坪乡相邻。
   该村是全县有名的茶叶专业村,近年来韦家湾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良种茶生产,全村已发展良种茶800多亩,其中通过认证的有机茶面积达400多亩,全村现有茶叶加工厂6家,每年生产商品茶6万多斤,产值达240多万元,每年生产石门银锋超过10000斤,占全县该品牌茶叶总产量的40%以上。
   村支两委为增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一直把茶叶作为本村农业支柱产业,确定了“狠抓特色,争创品牌,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进群众门,知群众情,解群众难,帮群众富”活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茶叶生产。
   韦家湾村曾先后被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单位”、“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全民创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0726205 415000 -- 查看 韦家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韦家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韦家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里山河村

  雁池乡里山河村是里山河水库1976年移民后靠安置村,全村19个村民小组314户1030人,其中15个组有移民66户192人。全村耕地444亩,人均0.43亩,有山林15000亩,人均14.5亩,其中移民组有耕地365亩,人均0.43亩,有山林2784亩,人均14.5亩,2009年底该村人均纯收入2400元。该村原属国有林场,村民收入绝大部分依赖于出售林木所得,近年来,由于林业政策调整,村民林业收入锐减,村民收入基本依靠务工所得。  

长湾村

  雁池乡长湾村位于石门县雁池乡东北部,南与所街向云村交界,北与太平镇石水田村接壤。全村10个村民小组,550户,1710人,党员63人。村民以土家族为主。全村国土总面积7KM2,耕地面积2754亩,其中水田1100亩。于二00七年由原长湾、菖蒲峪、大栗村三村合并。    该村主导产业以养殖、烤烟为主。合村并组以来,全村12公里组已全部修通,已硬化村道3公里,乡道4.3公里,村民通行条件大为改善。2010年新建村部一栋。    长湾村曾先后被授予“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动物疫病防控先进单位”、“‘五好’村党组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争取外援资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皮家河村

  皮家河村位于石门县雁池乡最西端,距乡政府20KM,距县城100KM,与桑植县及本县罗坪乡、磨市镇接壤。2007年5月合村并组时,由原许家湾、皮家河、聂家湾、宋家坡四个自然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现有25个村民小组395户1474人,村民以土家族为主。全村国土总面积13.2KM2,以山坡地为主,境内有一座小I型水库(工农水库)。主要农副产品有板栗、茶叶等。    雁池乡皮家河村不仅环境怡人,而且各种组织机构健全。村服务中心配套了远程教育室、图书室、档案室、农家书屋、综合文化室、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室。合村并组以来,该村集中财力物力搞好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己组组通路,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皮家河村曾先后被授予“全面工作红旗单位”、“‘五好’村党支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单位、“水利普查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琵琶洲村

  雁池乡琵琶洲村位于石门县渫水最西端,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居民1585人,494户,党员65名,2个党支部,下设3个片,村生产总值12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25元。辖区内生态环境优美,道路整洁,绿草茵茵,布局合理。    雁池乡琵琶洲村不仅环境怡人,而且各种组织机构健全。建成了220平方米的村服务中心大楼,配套了远程教育室、图书室、档案室、农家书屋、综合文化室、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室。2011年该村筹措多方资金新建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占地面积600平方米,购置了一流的办公设施,开通了无线广播,极大的方便了村民。我们的口号是:提升村民素质,改善宜居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和谐发展,共建新村。    村级曾先后被评为“五好党支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动物防疫先进单位”“财税工作先进单位”“新农合新农保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水晶庙村

  雁池乡水晶庙村位于石门县中部山区,距县城90公里,2007年5月由原三亩池村、水晶庙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国土面积9平方公里,现有30个村民小组,498个农户,1493人,全村有务工人员600余人。    从事劳务经济是水晶庙村创收的经济支柱,剩余劳力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社会大局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计划生育秩序稳定,社会风气良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水晶庙村曾被授予“全面工作先进单位”、“‘五好’村党支部”、“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单位”、“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财务管理先进单位”、“新农保新农合工作先进单位”、“林政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水利普查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韦家湾村

      韦家湾村位于石门县雁池乡西北部,于二00七年由原韦家湾和马家坡两个自然小村合并而成,总面积9000余亩,全村共有250户821人。东与五通庙村相邻,南与皮家河村接壤,西、北与罗坪乡相邻。    该村是全县有名的茶叶专业村,近年来韦家湾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良种茶生产,全村已发展良种茶800多亩,其中通过认证的有机茶面积达400多亩,全村现有茶叶加工厂6家,每年生产商品茶6万多斤,产值达240多万元,每年生产石门银锋超过10000斤,占全县该品牌茶叶总产量的40%以上。    村支两委为增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一直把茶叶作为本村农业支柱产业,确定了“狠抓特色,争创品牌,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进群众门,知群众情,解群众难,帮群众富”活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茶叶生产。    韦家湾村曾先后被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单位”、“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全民创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五通庙村

  雁池乡五通庙村位于石门县雁池乡西北部,距乡政府20KM,距县城100KM,南至皮家河村,北至横断山村,东面与琵琶洲村接壤,西与罗坪乡交界。2007年5月合村并组时,由原五通庙、走马坪、潭石峪、胡家坡四个自然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现有760户2148人,村民以土家族为主,全村国土总面积19.9KM2,耕地面积313.6公顷,建设用地约53.6公顷。    近年来,五通庙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全村茶叶、油茶面积作了详细调查,制定了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茶叶和油茶,已成为雁池乡茶叶主产村之一。    五通庙村曾先后被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工作先进单位”、“‘五好’村党组织”、“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单位”、“新农保新农合工作先进单位”、“动物疫病防控先进单位”、“林政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雁池坪村

  雁池坪村位于石门县渫水南岸,占地面积约9.6平方公里。村民3120人,915户,党员98名,1个党支部,下设4个大组,乡镇生产总值15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2007年雁池坪、覃家坪、黄家台、辛家台四村合并而成,分为四个大组。在此地,有一条渫水河流,灌穿于地,此地原是一天然水泊,很早以前,大雁成群接队盘旋欢飞,古人取名雁池坪。    雁池坪人杰地灵,抗日战争时期拥有一大批抗战英雄(团长:黄景初、营长:黄承安)和0领导的老红军干部覃正敦、地方游击队(队长:黄显道)1930年早先成立了石门县西北部第一个农民协会。(协会长:黄照官、文书:覃遵博、委员:黄松照等)为了人民求解放,追求真理闹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    雁池地形为方圆形,东抵白泥池,南抵榔树垭、大路口;西抵中军渡,北抵唐家坪。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亩,山林面积4800亩。2007年5月合村以来,全村总人口3120人,生产总值15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境内交通便利,省道、县道交错穿越。2008年新修公路1500米,户户通公路,有70%的农户通了水泥路。有75%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    近年来,雁池坪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速推进主导产业建设,扩大雁池柑桔面积,全村柑桔总面积2100亩,每年总收入1134万元。雁池红桔历史悠久,长达700余年,因品质优良,色佳味美,四方求购络绎不绝。建厂打腊柑桔加工一条生产线,顾客满意,群众实惠。境内有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心学校、中心医院、电管所、派出所、雁池中队、交管站、中军渡电站、林业站、雁池信用社、11万伏变电站、电信分局、邮电分局和各种批发商场等。    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进步,1997年修建了雁池第一条长1000米、宽40米的街道。2004年吸引外资,修建了第二条长1000米、宽40米的商贸街。把握历史与时俱进,雁池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再创雁池光辉灿烂的明天。    雁池坪村曾先后被授予“市级综治调解先进单位”、“乡级社会综合治理先进村”、“先进党支部”、“财务先进单位”、“基础设施先进单位”、“争取外援资金先进单位”、“水利普查先进单位”、“动物防疫先进单位”、“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党管武装先进单位”等。   

大路口村

  大路口村位于雁池乡腹地,由原大路口、槐树两个村合并组成,现有人口1703人,面积9.6平方公里。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大路口村柑桔产业具有较好基础,目前面临着树龄老化,品质退化,单位面积效益不高等问题。为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在后盾单位的帮扶下全村共投入资金10多万元,引种纽荷脐橙等优良柑橘品种3.9万余株,扩种柑橘面积500余亩,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1000亩,预计3年后可全面受益,仅此一项全村桔农每年可创收60多万元。投入资金2万余元,试引种雪枣等优质枣苗160株,扩种良种辣椒100亩,均获成功,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了有益的尝试,也为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大路口村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村民饮水困难长期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全村共投入资金30多万元,购置水泥、砂石、钢材、盖板、水管、抽水泵等材料,为村民新建水井水池140个,维修水井水池21个,在全乡率先实现了自来水入户率100%。结合“三清五改”。此外,还投入资金10万余元,采取村民投劳及部分集资,后盾单位支持物资的办法,对7个村民小组的3条约3.5公里简易公路进行升级改造,硬化组级公路500米。投入资金3万元,对灌溉5个村民小组300多亩农田约1000米骨干水渠更换了∪型槽。投入资金1万余元,为1户居住山顶的无电农户解决了生活生产用电。   

易家山村

  石门县雁池乡易家山村位于石门县中部,属典型的山区农业村,由原易家山、三门垭两个自然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215户,630人,全村总面积10233亩,耕地总面积940亩,其中水田300亩,旱地640亩,人均占有耕地1.49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元。由于传统农业不断萎缩,劳务经济收入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撑性力量。近几年来,易家山村整合现有资源优势,结合本村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抓住全乡建设“十里优质芙蓉烟叶走廊”的契机,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已经成为雁池乡主要烤烟村之一。   

竹儿垭村

  一、 简介:    往古罗线车行8公里,向右远眺可见贴托罐山上的佛教圣地— —叠龙观,便知已到雁池乡竹儿垭村。竹儿垭村有3个村民片,670户,1960人。有耕地3200亩,其中水田1800亩。全村建起了竹儿垭、喻家边两座大桥,特别是去年,村里引进了国家的“渡改桥”项目,国家投入120万,已经捐赠17万建起的喻家边大桥,成为横卧在古渡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 特色:    1、该村土地肥沃,种植作物品种广泛,有柑橘250亩,水稻1700亩,玉米400亩,红薯500亩。还栽种有黄豆、花生、绿豆、高粱等经济作物。    2、近几年,该村修通村组公路30多公里,山山岭岭都通了车。    3、发展养殖业已成为村民的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都养猪、牛、羊、鸡。全村养猪1400多头,养牛500多头,养羊1000多只,养鸡1万多羽,近年还有有志之人养起了竹鼠。——养羊大户姚克成,养羊100多只;养猪大户覃建国,养猪100多头。    4、佛教圣地——叠龙观。   

横断山村

  雁池乡横断山村位于雁池乡西部,由原横断山、宜竹溪、麻池堰全村344户,1096口人,现有正式党员34名。近来年,横断山村支村两委以解决突出问题、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目标,带动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2009年,该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宜竹溪河塔被冲毁,进村公路汛期通行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目标。切实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宜竹溪河塔问题。提出了对河塔分三段整治。河塔整治工程于2009年10月23日正式动工,村党支部3名领导班子成员率先捐资1900元,带动其他党员干部积极投资投劳,截止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二是通村主干道整修问题。横断山村地势高,地质奇,是典型的滑坡多发地,道路建设面临路线长、投资大、难度高等一系列困难, 进村主道沿溪而行,存在多处危险地段,易发生坍塌、滑坡,施工难度大。2009年来,共投入2万多元进行整修维修,目前路面良好率保持在85%以上,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三是大力改善民生。2009年底新增良种茶300亩,全村茶叶基地达到1150亩,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即可增收600元以上;新建爱心房2栋;15名党员组成的义务帮扶小组为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和特困户帮工帮劳300多个工日。   

重福桥村

  雁池乡重福桥村位于雁池乡东北部,距乡政府 KM。2007年5月合村并组时,由原千斤坪、重福桥、长冲三个自然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现有578户1730人,村民以土家族为主,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全村国土总面积 8KM2,耕地面积2342亩。    近年来,在该村支村两委干部一直带领群众进行以农业产业化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了重福桥村的面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支村两委一班人的带领、发动下,全村在08年一年和09年上半年共筹资50多万无,完成了9.2km的通畅公路建设,整修拓宽村组公路7.2km,改变了全村群众千百年来的出行难题。除此还完成农电改造高压1.3km,低压3 km,改善了群众的用电质量,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党员带头发展烤烟生产,并采取支村两委引进大户种植的办法,积极向群众解释市、县烟叶生产的相关政策,2009年发动全村群众种植烤烟近500亩,亩平收入达2000多元。   

唐家坪村

  雁池乡唐家坪村位于石门县西部,距县城76公里,东、南、北三面渫水环绕,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312户1012人,国土总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2亩。    2008年唐家坪村完成村道硬化4公里,12个村民小组均实现了通公路;近三年新建沼气池70多个,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正加速推进,如村部改建等。主导产业以柑橘、小水果、养殖业为主,全村柑橘面积达850亩,正常年份可实现收入200万元。近年来,该村柑橘实行标准化生产效果明显,亩平收入比周边村高出20%。   

杨柳园村

  杨柳园村位于石门县雁池乡东北部,由原杨柳园、前进、千工垱、老峪四个自然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826户2806人,村民以土家族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975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0元。杨柳园村地处原杨柳乡集镇所在地。    近年来,在支村委的带领下,该村以加快小集镇建设、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重点,通过内引外联争取资金共200多万元,硬化通村公路9.5公里,新建了100余平米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成大小安饮工程了41处,新增安饮人口1120人,浆砌水毁里山河水库干渠2公里,葛家峪河沟堤改道1.5公里。全村共建成烟水工程水池25个,总蓄积量12540立方。完成千工垱电网改造2.8公里,增溶变压器一台。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杨柳园村支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把板栗、烤烟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常抓不懈。    目前全村板栗种植面积达到1800亩、15万余株,2009年该村烤烟种植面积达到405亩,产量超过1000吨,仅此两项全村农民人均增收580元;2008年杨柳园村还兴办企业2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   

矿岭村

  雁池乡矿岭村位于石门县西部,距县城83公里,由原矿岭、马家、樟枫三个个自然村合并组建而成,村道已全部硬化,全村有31个村民小组,598户1786人,总面积7平方公里。    矿岭村是雁池乡烟叶主产村,2009年全乡共发展烤烟面积450亩,产量1000多担。为了进一步搞好农业产业调整,该村积极争取国家投资127万元,完成了烟水工程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国家投资15万/公里,农民集资6万,完成水泥路硬化4.6公里,公路整修15公里。新建水池26个。新设管网20700米。   

中军渡村

  中军渡村由原中军渡和邱家湾两小村合并而成。现有面积 4.7平方公里、人口1023人,2009年人均收入达3300元。    该村基本情况如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农业以柑橘种植为核心,在低产园改造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冰糖橙、橘橙等特色产品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目前该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600亩,产量达300万斤。投资1.68亿的中军渡水电站已经动工,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等产业化手段使全村人均收入达3200元。农民收入增加后,电话入户率达96%,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2%,自来水入户率达89 %,85%的居民住进了楼房,修建了1680米的水泥道路,交通信息的改善使村民更快更多的了解柑橘销售、粮食种子、农业化肥等信息,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努力发展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85%的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工作;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信息,提供方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农村文化设施,计划2008年修建村民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反-,反封建迷信;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白泥村

  雁池乡白泥村共有村民小组21个,村民1285人,党员31名。近几年白泥村支村两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加强支部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了村民收入,为建设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做出了贡献。近年来,该村新农村建设业绩突出,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村貌逐步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由于柑桔产业受市场经济的严重影响,白泥村开始大力发展烤烟, 2009年共发展烤烟100多亩。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好。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5间近100M2,可容纳15老人居住的五保之家。新修了村级活动中心,为逢场的时间为村干部值班以及警务室值班提供了场所,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集体活动场所,改变了原来麻将声声的状况。中心村建设。规划了500M村级街道,完成了5000M3沙石工程,完成了电网改造;截止到现在完成了完成了国家安饮工程项目;在没有向群众收取任何资金的情况下,村支两委自己筹集15万元资金将白马线5公里的路面硬化。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安饮工程项目,解决了近13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李家峪村

  雁池乡李家峪村由原天鹅、凉水井、李家峪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450户,1454人,共30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李家峪村地处大山深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人均收入不足2800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合村并组后虽经百倍努力,投入20多万元新修组级公路14公里,但仍有8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该村农民收入依然依赖于劳务经济和传统养殖业,经济发展自身力量明显不足,茶叶、油茶是该村今后主导产业建设重点。   

珠宝街村

  雁池乡珠宝街村位于石门县渫水渫水河边,占地面积约9.5平方公里。居民1650人,544户,党员63名,2个党支部,下设3个片,村生产总值12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辖区内生态环境优美,道路整洁,绿草茵茵,布局合理。    雁池乡珠宝街村不仅环境怡人,而且各种组织机构健全。建成了224平方米的村服务中心大楼,配套了远程教育室、图书室、档案室、农家书屋、综合文化室、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室。由于山多田少,珠宝街村经济产业以柑橘为主,烤烟生产面积已达100余亩。自合村并组以来,本村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搞好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已组组通公路、户户有便道,完成道路硬化705公里,交通条件大为改善。2008年乡敬老院落成我村,为我村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的工作目标提供了保证。我们的口号是:提升村民素质,改善居民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和谐发展,共建美丽的新村。    村级曾先后被评为“五好党支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动物防疫先进单位”“财税工作先进单位”“新农合新农保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韦家湾村特产大全




韦家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