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綦江区 >> 赶水镇 >> 三居社区

三居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三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三居社区简介

  一、社区情况简介
  赶水镇三居社区位于赶水镇北部,东邻赶水火车站,西北与铁石垭村接壤,南与扶欢大桥交界,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社区幅员面积0.6平方公里。社区有4居民小组,共660户1199人。其中,外出务工379人,社区有留守老人25人,有留守妇女6人,有留守儿童分别有3人。
  二、组织建设
  三居党总支下设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4名,预备党员名。其中女性党员11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7人;60岁以上党员28人,50岁以上党员35人,40岁以上党员38人,30岁以上党员43人,20岁以上党员44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19人,困难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高中学历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44人。
  村支“两委”成员共8人,平均年龄51岁,中专、高中学历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0年10月,总面积12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代办站办公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0㎡、便民服务大厅25㎡、会议室25㎡、、图书阅览室10㎡,文娱室15㎡。应急办公室10㎡,书记、主任办公室15㎡。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00110110 401420 023 查看 三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三居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三居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二居社区

  一、居情简介   二居社区位于赶水镇东南部,东与一居接壤,西与香山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全居幅员面积0.5平方公里。集经济、文化、商贸于一体,藻渡河、松坎河、洋渡河三江之水穿城而过,社区山青水秀,居民和谐,经济繁荣。   二居辖区6个居民小组,共980户3160人。其中,外出务工340人,留守老人留守留守儿童分别有10人、4人、8人。   二、组织建设   二居党支部有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1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性党员17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8人;60岁以上党员19人,50岁以上党员7人,40岁以上党员10人,30岁以上党员3人,20岁以上党员2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10人,困难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中专、高中学历2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19人。   居支“两委”成员共5人,平均年龄44岁,高中学历5人,居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0年8月,总面积22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书记主任办公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0㎡、便民服务大厅20㎡、会议室140㎡、图书阅览室20㎡、社保就业工作室20㎡。   四、亮点工作   1、6.28洪灾,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居班子团结一致,处置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2、社会治安稳定,着力打造幸福和谐社区社区,加强对重点及流动人口的管理,积极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3、就业工作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岗位职责、规范管理服务标准,完善工作流程,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积极组织各类人员参加区、镇相关部门开展的各类招聘会,并经常在赶场天向求职失业人员发放宣传资料和职业介绍。全面完成各类就业工作,顺利通过区社保局星级充分就业社区的验收。   五、届期目标   1、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坚持党的领导,增强两委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综治城管工作,保护市政设施,搞好环境卫生,及时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群众矛盾,积极协调农贸市场危房的排危工作,构建平安社区,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保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挖掘就业岗位,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指导介绍,开辟多渠道就业岗位,为社区失业人员打造良好就业平台,确保民生。   4、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关心困难、低保、残疾群众,热情为群众服务,解决实际困堆,扶贫济困,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  

三居社区

  一、社区情况简介   赶水镇三居社区位于赶水镇北部,东邻赶水火车站,西北与铁石垭村接壤,南与扶欢大桥交界,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社区幅员面积0.6平方公里。社区有4居民小组,共660户1199人。其中,外出务工379人,社区有留守老人25人,有留守妇女6人,有留守儿童分别有3人。   二、组织建设   三居党总支下设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4名,预备党员名。其中女性党员11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7人;60岁以上党员28人,50岁以上党员35人,40岁以上党员38人,30岁以上党员43人,20岁以上党员44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19人,困难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高中学历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44人。   村支“两委”成员共8人,平均年龄51岁,中专、高中学历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0年10月,总面积12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代办站办公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0㎡、便民服务大厅25㎡、会议室25㎡、、图书阅览室10㎡,文娱室15㎡。应急办公室10㎡,书记、主任办公室15㎡。  

四居社区

  一、居情简介   四居位于赶水镇西部,东与香山接壤,西与东溪交接,距镇政府驻地0.5公里,全居幅员面积0.6平方公里。全居辖3个居民小组,共286户558人。其中,外出务工98人,留守老人8人,留守妇女5人,留守儿童3人。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27户。   二、组织建设   四居设立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性党员5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人;60岁以上党员3人,50岁以上党员1人,40岁以上党员2人,30岁以上党员1人,20岁以上党员1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3人,困难党员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人,中专、高中学历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4人。   居支“两委”成员共6人,平均年龄4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人,中专、高中学历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2人。居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1993年3月,总面积12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器材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15㎡、便民服务大厅15㎡、会议室15㎡、调解室15㎡、图书阅览室15㎡。   四、亮点工作   服务社区建设为原则、以创建“文明和和谐社区”为目标,完善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关心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社区综合管理水平。在社区工作中注重低碳环保、科普宣教。  

土台社区

  一、居情简介   土台社区位于赶水南部,东与安稳镇麻沟村接壤,西与习水县寨坝镇三联村交界,距赶水镇政府驻地12公里,全居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全居分为10个居民小组,共2148户5008人。其中,外出务工1535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5、3、2人。经济收入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   二、组织建设   土台社区党支部,共有4个党小组,党员43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女性党员12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3人;60岁以上党员17人,50岁以上党员7人,40岁以上党员8人,30岁以上党员8人,20岁以上党员3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3人,困难党员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1人,中专、高中学历1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20人。   居支“两委”成员共9人,平均年龄4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人,中专、高中学历4人,初中及以下学历4人。居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3年8月,总面积313㎡。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40㎡,主要用于纠纷调解、居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居民小组长办公室。便民服务大厅50㎡、小会议室40㎡、图书阅览室5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3000㎡,包括篮球场800㎡。   四、亮点工作   2016年3月将原菜市场搬迁至小鱼沱电影院、街道拆危7处共计200㎡、改造公厕一座。  

一居社区

  一、居情简介   赶水镇一居社区在赶水镇的东南部,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9个居民小组,住户2411户,户籍人口2825人,常住人口7100人,流动人口4275人,辖区企事业单位15个,个体经营户212个。   二、组织建设   一居社区设有党支部1个、居民委员会1个,社区党员67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性党员24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0人;60岁以上党员37人,50岁以上党员9人,40岁以上党员5人,30岁以上党员6人,20岁以上党员11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26人,困难党员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0人,中专、高中学历2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32人。   居支“两委”成员共10人,平均年龄4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中专、高中学历5人,初中及以下学历3人。居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5年10月,总面积500㎡。其中“两委”办公室(人民调解室、消防应急办公室,)30㎡、接待群众来访室(书记主任办公室、社区心理访谈室)30㎡、便民服务大厅120㎡、大会议室200㎡、小会议室(图书阅览室)90㎡、卫生间30㎡。   四、亮点工作   社区成立了心理访谈室,“心连心”自愿者工作站,阳光温馨家园、农民工家园、平安家园、创建了绿色社区。通过近年来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先后荣获重庆市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巾帼文明社区。“五五”普法示范社区、民主法制示范社区、无-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社区、计划生育示范社区和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社区从2012年开始推出了创建幸福社区计划,目前推出了创建幸福社区第九期计划。组建了社区文体娱乐队,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和各类文体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社区文化节。   五、届期目标.:   继续完善幸福社区计划,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平安祥和、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群众满意的社区是届期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风门村

  一、村情简介   风门村位于赶水镇东部,东与万盛壤,西与东溪镇交接,距镇政府驻地1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906户3220人。其中,外出务工1407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30、6、18人。耕地面积3372亩,其中水田面积3187亩,土面积2173亩,山林面积3760亩,人均耕地面积1.48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务工为主,主要产业为蔬菜、经果。   二、组织建设   风门村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4名。其中女性党员6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15人;60岁以上党员40人,50岁以上党员14人,40岁以上党员5人,30岁以上党员5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18人,困难党员3人;中专、高中学历18人,初中及以下学历46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3年12月,总面积25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书记主任办公,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0㎡、便民服务大厅40㎡、会议室40㎡、调解室25㎡、图书阅览室25㎡、卫生室6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100㎡,包括篮球场200㎡、羽毛球场100㎡。   四、亮点工作   实现四个加强。一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竞争激励机制。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探索党组织活动方式、管理方法和党员能力建设新途径。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思想阵地、文化阵地和本土人才阵地建设。三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社情民意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民主听证咨询等制度。四是“三个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  

盐河村

  一、村情简介   盐河村位于赶水镇东部,东与贵州接壤,西与龙仓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21公里,全村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376户1456人。其中,外出务工860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12、5、10人。耕地面积2944亩,其中水田面积1421亩,山林面积6782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务工为主,   二、组织建设   盐河村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2名。其中女性党员3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10人村支“两委”成员共5人,平均年龄44岁,中专、高中学历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05年12月,总面积14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书记主任办公,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0㎡、便民服务大厅70㎡、会议室60㎡、图书阅览室20㎡、卫生室60㎡。  

龙沧村

  一、村情简介   龙沧村村位于赶水镇南部,毗邻贵州遵义市桐梓县,距镇政府驻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7个村民小组为煤矿采空区;2个村民小组被松藻煤矿占地,人均占地不足1分),共927户2564人。耕地面积2082亩,其中田836.1亩(水田面积10亩),山林面积3500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   二、组织建设   龙沧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8名。其中女性党员17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5人;60岁以上党员34人,50岁以上党员5人,40岁以上党员13人,30岁以上党员9人,20岁以上党员7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22人,困难党员1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人,中专、高中学历7人,初中及以下学历56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2年10月,总面积800㎡。其中“两委”办公室20㎡、便民服务大厅36㎡、会议室20㎡、调解室10㎡、图书阅览室10㎡、卫生室5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1000㎡,包括篮球场420㎡、乒乓球场200㎡。   四、亮点工作   发展山羊养殖大户6户,同心羊肉声名远扬。  

梅子村

  一、村情简介   梅子村位于赶水镇东南部,东与适中村交接,西至岔滩河,南面与龙沧村交界,北与万盛区关坝镇接壤,距镇政府驻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6.2平方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1067户3611人。其中,外出务工1325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33、8、24人。耕地面积6801亩,其中水田面积1870亩,山林面积13834亩,人均耕地面1.9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二、组织建设   梅子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5名,预备党员0名。其中女性党员13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1人;60岁以上党员48人,50岁以上党员15人,40岁以上党员9人,30岁以上党员6人,20岁以上党员7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42人,困难党员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人,中专、高中学历1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62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4年9月,总面积8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应急器材室,书记、主任办公室等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80㎡、便民服务大厅80㎡、会议室120㎡、调解室30㎡、图书阅览室30㎡、卫生室5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1200㎡,包括篮球场410㎡、其它80㎡。  

适中村

  一、村情简介   适中村位于赶水镇东南部,东与贵州坡渡镇接壤,西与梅子村、龙沧村交界,南与盐河村交界,北与马龙村交界。海拔640至1460米不等,距镇政府驻地1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1.6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528户1575人。其中,外出务工461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28人、15人、6人。耕地面积3555亩,其中水田面积80亩,山林面积6917亩,人均耕地面积2.25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   二、组织建设   适中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0名,预备党员0名。其中女性党员11人,常年外出居住12人,外出务工党员13人;60岁以上党员27人,50岁以上党员7人,40岁以上党员8人,30岁以上党员5人,20岁以上党员3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24人,困难党员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人,中专、高中学历1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34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4年9月,总面积8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应急器材室,书记、主任办公室等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80㎡、便民服务大厅80㎡、会议室120㎡(与梅子村共用)、调解室10㎡、图书阅览室30㎡、卫生室5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1200㎡,包括篮球场410㎡、乒乓球场、羽毛球场310㎡。其他480㎡   四、亮点工作   加强班子建设,使班子有更强的战斗力,做到领导班子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后进支部转化效果明显,实现以下五个“更加”目标,即: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党员身份更加突显,服务能力更加提升,党群关系更加融洽,村民群众更加满意。  

马龙村

  一、村情简介   马龙村位于赶水镇南部,东与贵州接壤,西与梅子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4.7平方公里。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859户,3462人。其中,外出务工1210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152、18、39人。耕地面积5191亩,其中水田面积942亩,山林面积8321亩,人均耕地面积1.49亩。经济收入主要以务工收入为主,主要产业为板栗。   二、组织建设   马龙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9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性党员11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30人;60岁以上党员29人,50岁以上党员12人,40岁以上党员15人,30岁以上党员9人,20岁以上党员5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23人,困难党员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人,中专、高中学历8人,初中及以下学历54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5年12月,总面积3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小会议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0㎡、便民服务大厅60㎡、会议室80㎡、调解室20㎡、图书阅览室20㎡、卫生室8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400㎡,包括篮球场300㎡、羽毛球场100㎡。   四、亮点工作   1.抓好党建工作,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成了办公阵地建设,方便了群众;   2.抓好班子建设,带好头服好务,公正廉洁,带领班子成员热心为民服务;   3.抓好整村脱贫工作,做好村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马龙村的交通运输、人蓄饮水困难、农村危旧房改善,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脱贫成效;   4.认真落实各项惠民工作,心系群众,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维护村稳定。  

洋渡村

  一、村情简介   赶水镇洋渡村位于赶水镇小渔沱洋渡河畔,东临安稳镇上坝村,南接安稳镇麻沟村,西至赶水镇土台村,北靠赶水镇双丰村。万梨二级公路、松赶铁路穿腹而过,交通便捷,洋渡河蜿蜒曲折,两岸林木茂盛,风景如画。   辖区内有大型国有企业綦江铁矿、重庆二冶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浙江温州东大公司、綦江区成远煤业公司、重庆双阳食品公司、綦江区赶水镇洋渡村麻竹合作社等。辖区内工业产值占有绝对优势,本辖区物流畅通,商贸发达,市场繁荣兴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齐全,商机无限,发展前途广阔。   本辖区面积10.0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82人。洋渡村由原土台镇洋渡村和大坡村合并为赶水镇洋渡村。洋渡村土地面积为2175亩,其中田地面积1028亩,土地面积1147亩。   二、组织建设   洋渡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8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性党员14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42人;60岁以上党员42人,50岁以上党员58人,40岁以上党员76人,30岁以上党员85人,20岁以上党员89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8人,困难党员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9人,中专、高中学历11人,初中及以下学历69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3年10月,总面积50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消防器械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35㎡、便民服务大厅60㎡、会议室100㎡、调解室35㎡、图书阅览室60㎡、卫生室10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300㎡,包括乒乓球场80㎡、羽毛球场80㎡。  

土台村

  一、村情简介   土台村村位于东南部,东与杨渡村接壤,西与东溪交接,距镇政府驻地17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732户2389人。其中,外出务工1336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116、46、7人。耕地面积1755亩,其中水田面积986亩,山林面积5179亩,人均耕地面积2.3亩。经济收入主要以务工、养殖为主,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   二、组织建设   土台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3名,预备党员0名。其中女性党员9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1人;60岁以上党员41人,50岁以上党员7人,40岁以上党员8人,30岁以上党员7人,20岁以上党员4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21人,困难党员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中专、高中学历7人,初中及以下学历56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04年2月,总面积13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20,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便民服务大厅20㎡、会议室50㎡、、图书阅览室20㎡。   四、亮点工作   柿子专业合作社、山羊养殖。  

麻柳村

  一、村情简介   麻柳村位于麻柳滩电影院,村民居住在洋渡河两侧,东临太公村,南接安稳镇上坝村,西至洋渡村,白靠双丰村,省道贯穿全境,(有渝黔高铁建设,于2017年底通车),有渝黔高速公路通过,有松赶铁路通过,距镇政府9公里。辖区有大型企业綦江铁矿;綦江区赶水镇土台页岩砖厂;有赶水砖厂采料场;綦江区赶水镇麻柳村蔬菜专业合作社;重庆市綦江区干谷草家庭农场;重庆市橘香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乾宁金属回收有限公司麻柳滩回收站等。辖区内工业产值占有绝对优势,本辖区物流畅通,商贸发达,市场繁荣兴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齐全,商机无限,发展前途广阔。   本辖区面积7.23平方公里,麻柳村由原19个小队合并而成,现所辖共6个村民小组,共849户。全村总人口2223人,男性1059人,女性1164人。农业人口1864人,非农业人口452人。低保户88户,贫困建卡户28户。耕地面积1692亩(其中田667亩,土1025亩)人均耕地面积0.76亩。   二、组织建设   麻柳村1个党总支部,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3人,其中女性11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2名。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30人,困难党员4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6年3月,总面积300平方米。(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图书阅读室;卫生室;老人幸福院活动室。   四、亮点工作   麻柳村2016年度被评为重庆市綦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星级充分就业村”。  

太公村

  一、村情简介   太公村位于赶水镇南部,东与岔滩村接壤,西与麻柳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1.6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744户2513人。其中,外出务工1086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18、6、22人。耕地面积5548亩,其中水田面积1931亩,山林面积10800亩,人均耕地面积2.18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务工为主,主要产业为养殖山羊。   二、组织建设   太公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9名。其中女性党员12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9人;60岁以上党员54人,50岁以上党员71人,40岁以上党员82人,30岁以上党员85人,20岁以上党员89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49人,困难党员1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人,中专、高中学历1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72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07年12月,总面积200㎡。其中“两委”办公室16㎡、便民服务大厅20㎡、会议室60㎡、调解室(调解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15㎡、图书阅览室25㎡、卫生室4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160㎡,包括篮球场120㎡、乒乓球场40㎡。   四、亮点工作   整治社级公路,方便群众的生产运输及出行。  

岔滩村

  一、村情简介   岔滩村位于綦江区赶水镇境内,210国道、渝黔铁路两侧,松藻河穿场而过。全村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2人,户籍人口2601人,总户数798户,其中有苗族103户,425人,下辖8个村民小组,低保户41户73人,建卡贫困户38户119人,五保户7户8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8名。全村耕地面积2872亩,退耕还林面积1031.24亩,布朗李发展基地面积350亩,林地面积6125亩,全村有劳动力资源1725人,其中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287人。岔滩村于2012年被评为重庆市民族团级进步示范村,2014年被市评为市级示范星级充分就业村,2016年评为重庆市民族团结模范单位。   二、组织建设   岔滩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1名,预备党员2名。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2年11月28日,总面积688平方米,其中:便民服务中心28平方米,图书室28平方米,消防室12平方米,远程教育播放室45平方米,医疗室68平方米,调解室28平方米,书记室20平方米,主任、团委室28平方米,小会议32平方米,活动室27平方米,档案室15平方米,大会议室139平方米,音像制品室13平方米。   四、亮点工作   1.狠抓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产业发展。   2.落实人居环境改造,打造美丽乡村。   3.硬化村级公路,方便村民出行。   4.提供农业知识授课与指导促进农业发展。  

官田村

  一、村情简介   官田村位于赶水镇南部,东与贵州酒店村接壤,西与盐河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32公里,全村幅员面积7.9平方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301户1112人。其中,外出务工286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26、18、20人。耕地面积3218亩、其中水田面积1323亩,山林面积xxxx亩,人均耕地面积2.89亩。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务农为主,主要产业为玉米、水稻。   二、组织建设   官田村党支部,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7名,预备党员2名。其中女性党员4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8人;60岁以上党员12人,50岁以上党员5人,40岁以上党员7人,30岁以上党员7人,20岁以上党员6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13人,困难党员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高中学历9人,初中及以下学历25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5年7月,总面积210㎡。其中“两委”办公室20㎡、便民服务大厅30㎡、会议室60㎡、图书阅览室20㎡、卫生室80㎡。   四、亮点工作   牵头安装移动信号转接铁塔,解决全村群众使用网络难的问题。  

南坪村

  一、村情简介   南坪村位于赶水镇南部,东与风门接壤,西与香山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853户3053人。其中,外出务工1235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325、463、32人。耕地面积3623亩,其中水田面积1788.648亩,山林面积1841.047亩,人均耕地面积1.18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务工为主,主要产业为粮食、蔬菜。   二、组织建设   南坪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7名,预备党员0名。其中女性党员6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6人;60岁以上党员34人,50-59岁以上党员15人,40岁-49岁以上党员8人,30-39岁以上党员7人,20-29岁以上党员3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28人,困难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人,中专、高中学历8人,初中及以下学历55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1998年10月,总面积43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大、小会议室,图书室、村民组长活动室、档案室,应急器材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5㎡、便民服务大厅35㎡、会议室35㎡、调解室17.5㎡、图书阅览室33㎡、卫生室7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750㎡,包括篮球场420㎡。   四、亮点工作   建立饮水站一个,山坪塘整治30口,茶山公路硬化4.3公里。  

香山村

  一、村情简介   香山村位于赶水南部,东与南坪村接壤,西与东溪大榜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1336户4551人。其中,外出务工1751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51、15、11人。耕地面积5338亩,其中水田面积1978亩,山林面积1727亩,人均耕地面积1.17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产业为蔬菜种植。   二、组织建设   香山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6名,预备党员0名。其中女性党员3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51人;60岁以上党员58人,50岁以上党员12人,40岁以上党员12人,30岁以上党员8人,20岁以上党员6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62人,困难党员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人,中专、高中学历1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80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06年10月,总面积16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120㎡、便民服务大厅15㎡、会议室40㎡、调解室15㎡、图书阅览室15㎡。   四、亮点工作   参与协调高铁建设、万梨公路建设、香山新区建设;组建养蜂专业股份合作社。  

新炉村

  一、村情简介   新炉村位于东南部,东与藻渡接壤,西与岔滩交接,距镇政府驻地4.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820户2446人。其中,外出务工1359人,留守老人19人,留守妇女1人,留守儿童分别有25人。耕地面积4401亩,其中水田面积1493亩,山林面积2752亩,人均耕地面积1.81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及务工为主,主要产业为种养殖。   二、组织建设   新炉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3名,其中女性党员10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9人;60岁以上党员38人,50岁以上党员21人,40岁以上党员8人,30岁以上党员3人,20岁以上党员3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9人,困难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高中学历8人,初中及以下学历62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09年3月,总面积216㎡。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86.4㎡、便民服务大厅21.6㎡、会议室21.6㎡、调解室21.6㎡、图书阅览室21.6㎡、卫生室21.6㎡。另有公共健身场所50㎡,包括篮球场65㎡、羽毛球场50㎡。   四、亮点工作   1.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团结,服从领导安排,努力为村民服务。   2.发展特色产业,完善相关设施,致富奔小康。  

正平村

  一、村情简介   正平村位于赶水南部,东与岔滩村接壤,西与太公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834户2730人。其中,外出务工1443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19、16、8人。耕地面积4350亩,其中水田面积2130亩,山林面积1200亩,人均耕地面积1.6亩。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种植为主,主要产业为西瓜。   二、组织建设   正平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5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性党员11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6人;60岁以上党员35人,50岁以上党员22人,40岁以上党员13人,30岁以上党员8人,20岁以上党员6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42人,困难党员1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中专、高中学历21人,初中及以下学历59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04年5月,总面积177㎡。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30㎡、便民服务大厅24㎡、会议室40㎡、调解室20㎡、图书阅览室15㎡、卫生室15㎡。另有公共健身场所0㎡,包括篮球场0㎡、羽毛球场0㎡。   四、亮点工作   1.2017年公路硬化10公里   2.鑫星果园100亩。  

双丰村

  一、村情简介   双丰村村位于赶水镇东南部,北接赶水镇铁石垭村,西邻赶水镇石房村,南与赶水镇麻柳村、洋渡村、土台村接壤,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788户3015人。其中,外出务工1253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85、24、58人。耕地面积4397亩,其中水田面积2950亩,山林面积4221亩,人均耕地面积1.46亩。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产业为种养殖。   二、组织建设   双丰村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7名,预备党员4名。其中女性党员2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15人;60岁以上党员59人,50岁以上党员11人,40岁以上党员11人,30岁以上党员12人,20岁以上党员5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20人,困难党员1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高中学历1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83人。   村支“两委”成员共5人,平均年龄4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中专、高中学历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0人。村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5年10月,总面积27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12.5㎡、便民服务大厅45㎡、会议室45㎡、调解室12.5㎡、图书阅览室12.5㎡、卫生室81㎡。另有公共健身场所1450㎡,包括篮球场800㎡、羽毛球场100㎡。   四、亮点工作   山坪塘整治3口,建立家庭农场1个。  

石房村

  一、村情简介   距綦江城区约35公里,渝黔高速公路和高铁穿境而过,离渝黔高速路赶水高速出口4公里,离赶水高铁车站仅5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石房村东临本镇双丰村,南接东溪三台村,西连本镇双龙村,北与本镇铁石垭村接壤,全村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920户3025人。其中,外出务工90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38、12、32人。耕地面积4101亩,其中水田面积2800亩,山林面积3820亩,人均耕地面积0.72亩。经济收入主要以务工、种养殖业为主,主要产业为“赶水草蔸萝卜”、“林夏养殖”。   二、组织建设   石房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5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性党员22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23人;60岁以上党员51人,50岁以上党员9人,40岁以上党员19人,30岁以上党员12人,20岁以上党员4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42人,困难党员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2人,中专、高中学历1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67人。   村支“两委”成员共7人,平均年龄4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高中学历4人。村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1年5月,总面积62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25,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100㎡、便民服务大厅60㎡、会议室200㎡、调解室xx㎡、图书阅览室30㎡、卫生室80㎡。另有公共健身场所2500㎡。   四、亮点工作   村内“六通六有”设施齐全,通道路、供电、供水、排水、闭路电视、通信网络全覆盖,还设有便民超市、医务室、村小学学校、垃圾收运点、农家书屋、农家乐、广场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周边有520农业旅游观光花果基地,现在新村已成为村民办事、-、健身、休闲、娱乐、购物之地,又是村民宜居的好地方。   2016年被评定为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参照巴渝新居等建设方案修建。农民新村第一期从2016年3月开始建设,风貌改造63户,危旧房改造14户,D级危房改造25户,周边环境花园打造20个,修建公厕40平方米,展示厅80平方米,标识标牌11块,生产便道硬化4000米,改厨21户,改厕19户,改圈9户,村民庭院打造发放三角梅等其他花卉1000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村广场3000平方米,村便民服务中心600平方米,维修整治山坪塘22口,建排水沟250米,饮水工程改造升级,涉及农户300余户,全村产业以草蔸萝卜为主要产业,全年种植草蔸萝卜3000余亩,启动农旅结合520花果生态观光基地500亩,现每周接待游客300左右,基本实现了观光、旅游、采购为一体的新格局。  

双龙村

铁石垭村

  一、村情简介   铁石垭村位于南南部,东与一居接壤,西与东溪尚书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0.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1277户3857人。其中,外出务工800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80、120、200人。耕地面积3471亩,其中水田面积1800.79亩,山林面积533.19亩,人均耕地面积0.89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如萝卜、柚子、芹菜等。   二、组织建设   铁石垭村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33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性党员26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18人;60岁以上党员65人,50岁以上党员24人,40岁以上党员24人,30岁以上党员11人,20岁以上党员9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59人,困难党员1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1人,中专、高中学历24人,初中及以下学历98人。   村支“两委”成员共9人,平均年龄52.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人,中专、高中学历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6人。村务监督委员会设3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5年11月,总面积20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6㎡、便民服务大厅30㎡、会议室40㎡、卫生室26㎡。   四、亮点工作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争取项目得到政府支持。硬化长水湾公路至东溪尚书村2.8公里已全面完成通车使用,现正在启动南山桥至石房村的硬化公路2.3公里,预计2017年完成硬化。   2、山坪塘的整治。今年对山坪塘存在安全隐患的7口山坪塘进行了整治维修,现已全部完工。并对多口山坪塘、渠道、水池的基本情况进行测量统计完成。   3、新建办公楼200多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   (二)农业、经济发展   1、针对铁石垭村的有益条件种植草兜萝卜500亩,藤菜芹菜300亩;三道拐种植柚子380亩;   2、铁石垭村4社返乡创业农民喻运伟投资100多万种植大棚蔬菜30多亩;   3、横山猪场养殖母猪50多头,平均都有800多只猪仔出售,还有其他各社种植反季节蔬菜、养殖山羊等都是农业产业的发展;   4、金融下乡,在村里设立重庆银行银行卡助农取款代理服务点,就是说不用去镇上银行排队就可以在村里存钱或取钱,任何银行卡都可以使用不需要任何手续费。  

藻渡村

  一、村情简介   藻渡村位于赶水南部,东与梅子接壤,西与岔滩交接,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1011户3691人。其中,外出务工1823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65、45、21人。耕地面积4982亩,其中水田面积2359亩,山林面积8555亩,人均耕地面积2.1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务工为主,主要产业为农产品。   二、组织建设   藻渡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2名。其中女性党员9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48人;60岁以上党员41人,50岁以上党员56人,40岁以上党员78人,30岁以上党员87人,20岁以上党员92人;40年党龄以上老党员40人,困难党员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高中学历2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67人。   三、阵地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于2016年2月,总面积210㎡。其中“两委”办公室(调解室,主要用于一室多用情况)20㎡、便民服务大厅35㎡、会议室50㎡、调解室20㎡、图书阅览室15㎡、卫生室15㎡。另有公共健身场所120㎡,包括篮球场0㎡、羽毛球场0㎡。   四、亮点工作   1.硬化广双公路   2.整治病险山坪塘3口  


三居社区特产大全




三居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