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垭村位于扶欢镇南部,距离镇政府3.5公里,于2001年与原风凉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77亩(其中,水田1719亩,旱地1058亩),林地1250亩。辖1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026户,人口2846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12个党小组,现有中共党员67名。
岚垭村地处丘陵,土地肥沃,以杂交水稻制种、优质大萝卜和莲藕种植为主导产业,村内有小Ⅱ型水库1座,山坪塘28口。近年来,全村硬化公路9公里,修通社级公路20余公里,社社通公路。
未来三年,岚垭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调整产业布局,加快种养殖产业引进和培育,全力打造煤电化园区“蔬菜保供带”。着力做好以下5项工作:1、解决1、2、5社人畜用水问题;2、整治维修3社等11个社社级公路,解决村民岀行难题;3、村办公室改加成瓦屋面房盖,解决房盖漏水问题;4、整治山坪塘13口;5、维修便桥(雷打石、牛卡石、大河沟),确保学生过往安全。
办公地点:岚垭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0008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00110120 | 401420 | 023 | 查看 岚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扶欢社区 |
扶欢社区位于綦江区扶欢镇中心区域。距綦江城区40公里,幅员面积1平方公里。社区党支部下设三个党小组,现有中共正式党员36名,设居民小组12个,财务监督委员会1个,常住人口约8000人,辖区内有扶欢政府、扶欢中学、扶欢小学、邮政所、卫生院、水厂、电厂、兽医站、派出所、农商行、普嘉小区、龙凤新区等企事业单位。 扶欢社区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唐朝设溱州于扶欢,宋朝时哲宗皇帝为表长沙太守赵高峰清正廉明,特赐“青莲院”,后建崇恩寺,现坐落于场镇拓展区。扶欢社区是抗日名将杨怀的故乡,抗战期间,杨怀将军履立战功,是可歌可颂的历史英雄人物,社区群众民风淳朴,2011年被綦江区委区府命名为“文明社区”。 扶欢社区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两结合两促进,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协助镇党委政府做好以下工作,建设8公里场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完成1.25公里溱溪河堤防连通和美化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四级客运汽车站建设;加快龙凤新区和普嘉新印象16万平米商品房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场镇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场镇人行道改造工程,规范停车、摆摊设点和办宴席,确保场镇干净、整洁、有序,完善场镇配套促品质提升。 办公地点: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2358 |
盘石村 |
盘石村位于扶欢镇核心腹地,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全村幅员面积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5亩(其中田1179亩,土1186亩),森林面积424.7亩。全村1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817户,人口2243人;村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3名。 盘石村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两扶”公路、”赶扶”公路贯通全境,紧邻社区有两条商业街,多个区镇属单位在境内,商业较为活跃.近年来,盘石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并逐步完善水利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1、6、8、10队公路硬化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硬化人行便道近3000余米,村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乡风民情断改善,2013年区委授予“文明村”称号。 2017年,盘石村江种植优质水稻800亩、油菜450亩,种植以优质大萝卜为主的蔬菜300亩,发展特种水产养殖120亩;大力整治涉及公路等基础设施,有序硬化生产便道,为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良好的环境。未来,盘石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突出煤电化园区建设和场镇生活配套区拓展两大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平稳有序推进场镇拓展,力争建设成为产业兴旺、商贸繁荣、一二三产联动协调发展的示范村。 办公地点:盘石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1151 |
安育村 |
安育村位于綦江区扶欢镇西南方向,距綦江城区3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幅员面积3.54平方公里,耕地3258亩,林地1780亩。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35户,人口1924人。安育村是全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试点村,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正式党员48名,预备党员1名,2014年获评“重庆市学习型党组织先进集体”。 安育地灵人杰,陈姓家族人才辈出,其祖陈当是明朝两榜进士,陈凤山曾任明朝遵义川南道黎门阵,陈濩为明清二朝庠生,陈国梁曾任清朝永兴州防郡守。安育民风淳朴,2013年被命名为“区级文明村”,是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綦江区星级充分就业村和全区“和融綦江”试点村。安育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33.5%。 近年来,安育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2公里村级道路已硬化,19.5公里渠道、1座水库、13口山坪塘有效整治,建成水厂2座,户户用上洁净自来水;完成村便民服务中心改造,村幼儿园、便民代办站、市民学校、标准化卫生室、邮站等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蓬勃兴起,发展西瓜、大萝卜等经济作物1800余亩,600亩琯溪蜜柚长势良好,300余亩蓝莓开花挂果,康尔蓝莓有限公司、乡村农家乐快速发展。 办公地点:安育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0008 |
长榜村 |
长榜村位于扶欢镇西北方向,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1523亩,林地1300亩。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04户,人口2085人。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6个,现有党员57名。 近年来,长榜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4公里村级道路完成硬化,12公里渠道、1座水库、11口山坪塘有效整治,建成水厂2座,90%的群众用上洁净自来水;花生、高粱、土豆、糯玉米、水稻种植1000余亩,荒山造林760亩,退耕还林270亩。 未来,长榜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借助三扶公路(三江至扶欢)大动脉,提速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种养殖产业引进和培育,大力发展经果林、苗圃、时令蔬菜等产业,打造煤电化园区“蔬菜保供带”。充分发挥距离场镇较近的优势,适时发展农家乐和观光农业,打造煤电化园区“后花园”,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蓬勃兴起、村民富足文明的新农村。 办公地点:长榜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2370 |
小卷洞村 |
小卷洞村位于扶欢镇南部,距离镇政府3公里,东临关坝镇林地、西靠安育、南连大石板和岚垭、北接盘石和关坝镇林地,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14亩,林地50亩。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915户。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9名。 小卷洞村交通便捷,万梨二级公路贯贯全境,正在建设的赶扶铁路和规划建设的南川至习水高速公路横穿而过,社社通公路。小卷洞村地势平坦开阔,站在最高处俯瞰,全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即可尽收眼底,只见:层层梯田染绿,潺潺小河蜿蜒,条条道路纵横,幢幢小楼矗立。 近年来,小卷洞村抢抓机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维俢豌豆榜水库2000米右干渠,整治5口山坪塘,常年种植水稻、高梁、花生、土豆、油菜等2300亩,果园1个。 未来,小卷洞村将抢抓扶欢转型升级发展机遇,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优美开阔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序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发展方式,加快小卷洞乘势转型,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将小卷洞村建设成为产业基础夯实,人居环境优美,群众怡然自乐的兴业富民村。 办公地点:小卷洞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1158 |
文峰村 |
文峰村位于扶欢镇西南部,东面与松山村接壤,西面、南面与东溪镇交界,北面是铁路和河流,最高海拨600米,最低350米。全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2705亩,林地3212亩,森林覆盖率为44.6%。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48户,总人口1598人;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名。 近年来,文峰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先后硬化村级公路7.8公里,整治山坪塘18口,建成高山干旱饮水工程3个,建成1300平米村便民服务中心投用,新建泥结石公路10公里,新修防洪水沟2.5公里。未来,文峰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道路、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种养殖产业引进和培育,发展经果林、花生、辣椒、高粱、西瓜等特色产业,打造煤电化园区“特色产业带”,加快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蓬勃兴起、村民富足文明的新农村。 办公地点:文峰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45053 |
松山村 |
松山村位于扶欢镇西部,分别与长榜、盘石、安育、文峰接壤,幅员面积4.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7亩(其中田1309亩,土388亩)。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51户,人口2317人;村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中共党员44人。 松山村靠近210国道,两扶公路(两河口至扶欢)、渝黔高铁过境。近年来,松山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特色产业蓬勃兴起。先后投资200余万元硬化村级公路4.3公里;规模发展花椒500余亩、麻竹800余亩、蜜柚200亩,现已初见效益;养猪场、养鸡场等特色养殖产业也在逐步兴起。 未来,松山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借助两扶公路大动脉,提速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种养殖产业引进和培育,大力发展经果林、苗圃、时令蔬菜等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带”。力争到2020年,将松山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蓬勃兴起、村民富足文明的新农村。 办公地点:松山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13752994751 |
岚垭村 |
岚垭村位于扶欢镇南部,距离镇政府3.5公里,于2001年与原风凉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77亩(其中,水田1719亩,旱地1058亩),林地1250亩。辖1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026户,人口2846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12个党小组,现有中共党员67名。 岚垭村地处丘陵,土地肥沃,以杂交水稻制种、优质大萝卜和莲藕种植为主导产业,村内有小Ⅱ型水库1座,山坪塘28口。近年来,全村硬化公路9公里,修通社级公路20余公里,社社通公路。 未来三年,岚垭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调整产业布局,加快种养殖产业引进和培育,全力打造煤电化园区“蔬菜保供带”。着力做好以下5项工作:1、解决1、2、5社人畜用水问题;2、整治维修3社等11个社社级公路,解决村民岀行难题;3、村办公室改加成瓦屋面房盖,解决房盖漏水问题;4、整治山坪塘13口;5、维修便桥(雷打石、牛卡石、大河沟),确保学生过往安全。 办公地点:岚垭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0008 |
青岩村 |
青岩村与石角镇刘罗村、官顶村接壤,与扶欢镇插旗村、长塝村、高滩村、东升村相邻,地处扶欢镇北部,位于最高峰牛脑山下。幅员面积4.77平方公里,海拔800-1000米,耕地3593亩、林地1694亩。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46户,人口1498人;村党支部下设党小组5个,现有党员36名。 近年来,青岩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硬化村级道路12.5公里,有效整治渠道6公里、水库一座、山坪塘10口,建成水厂2座,户户通自来水。发展高粱、糯玉米、西瓜以及山羊、土鸡等特色种养殖业;3家农家乐初见规模;成功引进种养殖业主3家,流转土地200亩。建成青岩观景平台和健身步道。驻足青岩,极目远眺,可见:一马平川展绿原,库塘河堰润梯田;小楼林立树掩映,路网纵横到门前。 未来,青岩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做好“特色种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两篇文章。一是进一步扩大特色种养殖业发展规模,加快新的项目引进和培育,与石角镇刘罗村现代农业示范区对接组团,抱团打造现在农业示范区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农家乐、采摘体验等衍生服务,打造煤电化园区“后花园”。力争到2020年,将青岩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蓬勃兴起、村民富足文明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办公地点:青岩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0109 |
插旗村 |
插旗村位于扶欢镇西北部,离扶欢场镇约10公里。2001年乡镇建制调整时,由原盖石划入扶欢镇管辖。插旗村幅员面积5.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15亩,水田1131.67亩,旱地2483.78亩,林地4244.63亩。辖6个村民小组,共530户,总人口1384人。村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1人。插旗村地处海拔230米至980米之间,高差较大,土地肥沃,无污染,适宜于种养殖业发展。村民以粮食、优质蔬菜、莲藕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要增收项目。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加之水利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无产业支撑,信息闭塞,插旗村较之全镇其它村而言,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近年来,村支“两委”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先后实施退耕还林648亩,荒山植树造林1200亩,维修整治小二型水库1座,山坪塘4口,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未来,插旗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借助三扶公路(三江至扶欢)大动脉,提速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种养殖产业引进和培育,大力发展经果林、苗圃、时令蔬菜等产业,打造“蔬菜保供带”。适时发展农家乐和观光农业,打造煤电化园区“后花园”,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逢勃兴起,村民富足文明的新农村。 办公地点:插旗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251963 |
民主村 |
民主村位于扶欢镇南部,距离场镇8公里,幅员面积2.34平方公里,耕地1962亩,林地700余亩。辖5个村民小组,共394户,总人口1433人;村党支部下设党小组5个,现有党员34名。 民主村地形地势呈阶梯状、圈椅式分布,最高处为龙山场,海拔900余米,森林茂密,气候宜人,山中名胜古迹颇多,有诗赞曰:“龙山场上好风光,千米龙山把头昂,登山远眺渝黔景,探幽休闲好乘凉。” 近年来,民主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先后实现社社通公路目标,完成5公里村级公路硬化,新建人行便道2000米,改造渠堰1900米,有效整治山坪塘10口;群众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发展花生、高粱、土豆、糯玉米、水稻1500余亩,种植优质核桃100余亩、板栗30余亩,培育养猪、养羊大户2个,种植大户1个。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众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未来,民主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依托龙山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资源,提速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引进和培育,配套发展经果林、苗圃、时令蔬菜、特色养殖等产业,打造煤电化园区“蔬菜保供带”;适时发展农家乐和观光农业,打造煤电化园区“后花园”。力争到2020年,将民主村建设成为自然生态优美、产业蓬勃兴起、社会文明和谐、群众怡然自乐的小康村、幸福村。 办公地点:民主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7275 |
高滩村 |
高滩村位于扶欢镇牛脑山脚下,溱溪河畔,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446亩。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80户,人口1648人,其中农业人口1077人,非农业人口571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8名。 高滩地势平坦,物产丰饶,鸭池和青龙嘴交相辉映。从青岩俯瞰高滩:层层梯田染绿,潺潺小河蜿蜒,条条道路纵横,幢幢小楼矗立。近年来,高滩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先后建成龙凤新区大道、溱州广场、农贸新区商品房、龙凤新区商品房和安置房,溱溪河整治,改造C级危房165户,普嘉·新印象和龙凤新区16万平米商品房现已建设完成,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先后完成3.5公里村级公路硬化、4公里沟渠整治、5.5公里连户路硬化;220户村民安装了天燃气;1座小二型水库、1口山坪塘、56口机井、2个抽水站等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滩主导产业是水稻和大萝卜,村民还种植多种蔬菜,供应场镇居民,增加经济收入。建成青岩健身步道840米;在村级公路旁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修建村级公路沟渠护坎250米;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在青岩观景台下种植香樟树苗8000余珠,打造美丽乡村老场岗建设,在公路沿线、鱼塘边、健身步道两旁播撒格桑花3亩;载种桂花树、香樟树2000珠。力争到2020年,将高滩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活配套完善、群众怡然自乐的宜居村、和谐村、幸福村。 发展规划 未来三年,围绕“场镇生活配套区”定位,高滩将加快场镇拓展和环境卫生整治,同步推进汽车客运站、购物商圈、商住小区建设和完善以老场岗为中心的美丽乡村建设,为群众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整治吴家湾水库内库(山坪塘),力争到2020年,将高滩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活配套完善、群众怡然自乐的宜居村、和谐村、幸福村。 办公地点:高滩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85394278 |
东升村 |
东升村位于扶欢镇场镇旁,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3942亩(其中田2846亩、土1096亩),林地970亩。辖14个村民小组,共有1398户,人口4488人。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1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1名。 东升村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杂交水稻制种、大萝卜、花椒是东升村欣欣向荣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东升村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已实现社社通公路,户户通水泥路,沟渠等水利网络纵横交错。东升村人居环境优美,层层梯田染绿,潺潺小河蜿蜒,条条道路通达,幢幢小楼矗立。东升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原村党总支书记何继华被评为“优秀村官”、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在当地党员群众中极具影响力。 未来,作为重庆煤电化园区建设的核心腹地,东升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紧紧围绕煤电化园区建设,调整发展战略,优化发展方式,突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转型。有序助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推进泰山石膏项目顺利投产,全力助推赶扶支线铁路、神华国能重庆电厂和南桐低热值煤发电厂顺利建设,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建设产业蓬勃发展、基础配套完善、群众怡然自乐、社会和谐稳定的新东升。 办公地点:东升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0828 |
大石板村 |
大石板村位于扶欢镇西南方向,幅员面积6.28平方公里,耕地5716.35亩,林地1204.35亩。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012户,人口4015人。村党总支下设支部2个,党小组12个,现有党员85名。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00元。 近年来,大石板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公路泥结石整治8公里、硬化公路6.5公里,整治18口山坪塘。改造D级危房35户、贫困户危房7户。大力发展花生、高粱、土豆、大萝卜、水稻3400余亩,管护好花椒1042亩、速丰林450亩、木瓜320亩。 未来,大石板村将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调整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引进业主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发展大棚蔬菜等,全力打造煤电化园区“蔬菜保供带”。力争到2020年,将大石板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产业优势凸显、群众怡然自乐的煤电化园区“后花园”。 办公地点:大石板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7268 |
崇恩村 |
崇恩村位于綦江区扶欢镇东南部,北与本镇东升村隔河相望,南接关坝镇兴文村,东连关坝镇双坝村,西与关坝镇林地村接壤,幅员面积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0亩(其中,水田990亩,旱地480亩),林地156亩。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08户,总人口1705人。村党支部下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8人。 崇恩村因崇恩寺而得名,文化底蕴厚重。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曾任长沙太守的赵高峰(扶欢赵家湾人氏)告老还乡,因为官清廉无私,哲宗皇帝敕赐匾额“青莲院”(青,清也;莲,廉也),以誉高峰清正廉洁,高风亮节。赵高峰为了表达对皇上赐名的感谢,特意修建寺庙,取名“崇恩寺”。赵高峰八十岁时喜得贵子,其子后来也做了长沙刺史,人称“父子长沙”。崇恩寺是綦江境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寺庙之一,是我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庆市教育科普基地”。 崇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万梨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是个生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村落。2012年被命名为“县级文明村”。 近年来,崇恩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公路建设方面,投入4.25万元硬化李东窝至陈家岗公路,改造扩宽六社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硬化村办公室坝子,建成村篮球场和健身活动场所,安装健身器材8套。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对齐水沱生产便道进行了维修,整治七口山坪塘。农业产业化方面,引进希森3号洋芋种在5、6社种植150亩。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安装3.4公里村级公路安全标志。食品卫生监督方面,对崇恩村红白喜事宴席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督。低保户工作方面,完成了建卡贫困户的脱贫工作22户88人,低保兜底两户5人,同时开展了低保评议工作30户45人。农村D级危房改造方面,改造D级危房4户。其他工作方面,协调解决土地复垦和恒泰电厂和醋酸厂污染的矛盾、万梨公路、赶扶铁路纠纷410余起。 办公地点:崇恩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0499 |
石足村 |
石足村位于扶欢镇东部,与万盛经开区关坝镇接壤。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21亩,林地4500亩(其中速丰林1500亩)。辖8个村民小组,共591户,人口2340人(其中少数民族85人);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44名。 石足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将领名叫杨焱龙,为抵御外敌入侵,率数千将士驻扎在寨子山。杨焱龙一次骑马下河,不慎闯塌河边山神庙,在石壁上留下一人一马的足印,后自然形成一口水井,叫石足井,石足因此而得名。回程途中,马因口渴用足刨出一口水井,叫马刨井,井水至今清冽可口。杨焱龙后在朝廷的围剿中因寡不敌众被剿灭,至今残存糊米土和寨墙。 石足村交通便捷,万梨公路横穿而过,社社通公路,人行便道纵横交错,现已硬化13公里。石足村水源充足,板辽水系、关口大堰确保全村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村内有砖厂、货运转运场等多家企业。近年来,石足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修建三河坝大桥,石足村六社公路大桥,维修整治村便民服务中心,整治病险山坪塘8口,完成人饮工程建设。 未来,石足村将以扶欢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崛起。依托与煤电化园区“若即若离”的优势、几座大山形成天然屏障的优势、以及交通大动脉——建成的万梨二级公路和规划建设的南川至习水高速公路优势,加快渣场、货场、转运站等建设,全力打造煤电化园区“综合配套服务带”。 办公地点:石足村便民服务中心电话:48792015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