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保定 >> 定兴县 >> 高里乡 >> 景安村

景安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景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景安村简介

  景安。位于乡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3626人,耕地面积5102亩。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约公元25年前),丢金马鞍于此,故借此得名金鞍村,因“金”“景”音近,沿至北宋(约960年左右),演变为景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30626201 071000 -- 查看 景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景安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景安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北庄村

  北庄。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541人,耕地面积745亩。明末(1628—1643),有吴姓人家由山西太原迁此定居,因该地位于易上村北而得名易上北庄,原属易上村所辖。1958年建人民公社后,与易上村分开,更名为北庄。  

平堽村

  平堽。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8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6134人,耕地面积8182亩。平堽村在中易水北岸,顺岸有一条又高又平的土岗,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人在此定居。因地形而得名平岗,后演变为平堽。   

北章村

  北章。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6.5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3254人,耕地面积5548亩。相传战国时期,南章在中易水北岸,地势较高,每逢涨水,不易流进,故取名难涨,因“难”与“南”同音,“涨”与“章”谐音,后演变为南章。北章村在南章村北,故得名北章。  

南章村

  南章。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1853人,耕地面积2783亩。相传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21年),南章在中易水北岸,地势较高,每逢涨水,洪水不易进村,故借此取名难涨,因“难”与“南”同音,“涨”与“章”谐音,后演变为南章。  

沿村村

  沿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2.5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褐土,少为沙壤土。人口1895人,耕地面积3446亩。相传宋初(约960年),有人在此定居,因沿村村位于北易水河西岸,地势较低,常受水淹,故取名淹村。“淹”与“沿”谐音,后演变为沿村。  

石柱村

  石柱。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褐土,少为沙壤土。人口4311人,耕地面积5591亩。北齐太宁二年(562),此地建一幢石柱,柱身刻颂文记载当时此地因葛荣、杜洛周起义,民死无数,义士王兴国等人打扫残骸合葬于此,初立木柱为标志,后改为石柱。有人在此定居,发展成村,取名石柱。“义慈惠石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桑村

  古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0.5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2149人,耕地面积3200亩。相传在金朝时期(1115—1234),有古老桑树一棵,甚为繁茂,有人在树旁定居,后发展成村,借此树取名古桑。  

景安村

  景安。位于乡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3626人,耕地面积5102亩。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约公元25年前),丢金马鞍于此,故借此得名金鞍村,因“金”“景”音近,沿至北宋(约960年左右),演变为景安。  

金台陈村

  金台陈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2504人,耕地面积4089亩。相传战国时期,燕昭王在此命军士用土筑高台,置黄金于台上,广招天下士,名黄金台。又于此地陈兵布阵,故取名为金台陈村。  

易上村

  易上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5929人,耕地面积7503亩。据县志载,易上村建于北宋时期(960—1127),相传当时塘泺水与此相通,船运皆下载于此,故取名系上,后因塘泺水淤为平地,船运停止。因易上村位于中易水北岸故更名为易上。  

长安城村

  长安城。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3617人,耕地面积5001亩。据《定兴县志》载:汉宣帝时(约公元前73年),幽州刺史李宣娶范阳公主为妻,因公主怀念长安,在此地筑城,以象征长安,借此取名长安城。   

易上营村

  易上营。位于乡政府驻地南2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3107人,耕地面积5314亩。明初,燕王扫北曾在易上村东北1公里处驻兵营,后兵营迁走,有人在此定居,借此取村名易上营。   

王村村

  王村。位于高里乡驻地东南5.5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2215人,耕地面积2576亩。据传唐末(约公元907年),有王姓人家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以姓氏取村名王村。  

辛安甫村

  辛安甫。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2147人,耕地面积2596亩。相传明朝(1368—1644),有人在此定居建村。该地处于古运粮河北岸,为河陆商埠码头,取其吉利,名为辛安埠,后演变为辛安甫。   

韩村村

  韩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2277人,耕地面积2248亩。相传北宋初(约公元960年)有人在此定居建村。因为土地瘠贫,村民生活贫苦,故取名寒村。后来村民感觉村名不雅,以同音字“韩”更名为韩村。  

河内村

  河内。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7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3491人,耕地面积2388亩。河内村建于春秋时期(前770—公元476年),因位于中易水河、北易水河、南拒马河汇合处,三面环水,故取名河内。  

东高里村

  东高里。位于乡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819人,耕地面积1321亩。据《定兴县志》载高里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21年)燕国乐士高渐离故里,借此取名高里。后来根据所处方位又分为东高里、西高里和高里店村。   

西高里村

  西高里。位于乡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1313人,耕地面积1585亩。据《定兴县志》载高里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21年)燕国乐士高渐离故里,借此取名高里。后来根据所处方位又分为东高里、西高里和高里店村。   

高里店村

  高里店。位于乡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地势平坦,为褐土质。人口2457人,耕地面积3253亩。据《定兴县志》载高里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21年)燕国乐士高渐离故里,借此取名高里。后来根据所处方位又分为东高里、西高里和高里店村。   

究室村

  究室。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1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褐土,少为沙壤土。人口2763人,耕地面积4107亩。据传西汉初期(约公元前206年),有郝、李等户人家于此建村。旧为沟深,后演变为究室。  


景安村特产大全




景安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