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东方市 >> 新龙镇 >> 那斗村

那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那斗村谷歌卫星地图)


那斗村简介

那斗村  那斗村位于新龙镇的北部,距海榆西线公路约1公里,西靠西环铁路,南与部道村隔田相望,是新龙镇受高坡水利浇灌3个村之一,方言为那斗方言。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4个,820户,3450人;总土地面积18840亩,其中水田1260亩,旱田1530亩,坡园地3400亩,林地4660亩。现有党员34人,其中妇女党员5名,高中学历以上23名。
  近两年来,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农业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务输出为发展方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芒果、腰果和养殖牛、猪、羊、三鸟为主。现种植芒果500亩、腰果400亩,养牛2000头,并发展红薯酒为本地特产。为了拓宽致富门路,积极引导劳务输出到八所、三亚等地开客运风采车,达240辆,是新龙镇各村在我市开风采车人数最多的村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近12万元,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6000元。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大力创建文明生态村。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硬化村道5100米,危房改造26户,新建80㎡的活动场所,并配备了办公设施和电教设备。在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下,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69007107 572600 -- 查看 那斗村谷歌卫星地图

那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那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佑村

  龙佑村位于新龙镇政府所在地大院南侧,与镇政府大院隔墙相望。东靠西环铁路与龙卧村相隔铁路,西靠海榆西线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村民小组7个,287户,1650人;土地面积约2848亩,其中水田350亩,旱田640亩,坡地1858亩。现有党员31名,36岁至59岁的19名;高中以上学历的16名;妇女党员2名。   龙佑村土地资源广阔,但常年降雨量极少,水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民发展热作农业的主要因素。近两年来,经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耐旱高效农业和劳务输出为发展方向。农民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兼种花生、南瓜、小西瓜、扁豆等;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全村现有黄牛2500多头,有闻名全市的新龙牛肉干制品。外驻企业有腾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于土地租金,年收入约3万元。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强有关部门的帮扶力度,大力创建文明生态村。经有关部门的帮扶下硬化道路200米,危房改造5户,建设路灯20盏,种植风景树200多株,使村容村貌美化、亮化。2010年,新建一栋两层楼120㎡的活动场所,并配备了办公设施和电教设备。目前全村已实现三通,路通水通电通,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个整洁、亮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通天村

  下通天村地处新龙镇西北部,系从上通天村移居过来的村庄,距海榆西线公路约3公里,东接华侨经济区河边队,西伴北部海湾通天港海岸,南依通天河,北与道达村相连。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户数110户,人口641人。土地总面积6370亩,其中水田166亩,旱田153亩,坡园地500亩,林地200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于土地承包金,年收入160万元。现有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平均年龄46岁,高中以上学历4名。   土地大部分属沙质土壤,农业以种植耐旱农作物为主,兼海水养殖业,经济作物有芒果110亩。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逐步向海水养殖、节水高效农业和劳务输出等方向发展。全村现有海水养殖池面积340亩,其中高位池230亩,低位池110亩,户均养殖面积将近1亩,为全镇户均海水养殖面积最多的村庄;节水高效农业以沙滩地大西瓜种植业为主,种植面积将近850亩;畜牧业以养殖咸水羊为主,有养殖户3户,羊60头。   下通天村民风纯朴,村民安份守纪,为人诚实厚道,迁居至今50多年来未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村居规划整齐,民宅建设成行,村道干净整洁,邻里和睦友善,是全镇计划生育没有出现多孩对象的村庄,2002年被东方市确定为文明生态村。  

新村村

  新村位于新龙镇政府所在地西侧,东靠海榆西线公路,西至海边,南依感城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6个,1100户,4600人;土地面积约17950亩,其中水田1080亩,旱田1350亩,坡园地3060亩,林地6600亩。现有党员78名,36岁至59岁的50名;高中以上学历的45名;妇女党员12名。   新村土地资源广阔,但常年降雨量极少,水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民发展热作农业的主要因素。近两年来,经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海水捕捞业、海水制盐业、耐旱高效农业和劳务输出为发展方向。农民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兼种花生、南瓜、小西瓜、扁豆等;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全村现有大小渔船40艘,打造远近闻名的渔业村。外驻企业有东方盐场新村工区、好当家水产养殖公司,高端产业有上海亿鑫公司,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于土地租金,年收入约20万元。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强有关部门的帮扶力度,大力创建文明生态村。经有关部门的帮扶下硬化道路4000米,危房改造25户,建设路灯60盏,种植风景树10000多株,使村容村貌美化、亮化。目前全村已实现三通,路通水通电通,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个整洁、亮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龙卧村

  龙卧村(由龙卧自然村分出的村委会,原来的龙一、龙二大队并合而成)地处新龙镇政府的东面,土地总面积约31270亩,其中水田1176亩,旱田3110亩,坡园地3230亩,林地6300亩,是新龙镇土地面积最大的村庄。东靠西线高速公路、西连海榆西线国道、北接华侨农场。   龙卧村土地广阔肥沃,地处感恩平原地带,但水源缺乏,土地干燥,是制约村民发展热作高效农业的主要客观因素。农业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其中红薯种植面积及总产量为全镇最大,兼种花生、南瓜、小西瓜、扁豆、芝麻等,其中花生种植最大,户均3亩以上。主要特产有红薯酒,出产量为全镇之最。畜牧业以养牛、猪、羊、三鸟为主,养牛头数近3000头,为全镇养牛最多的村委会,外驻企业有东方农业科技园,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于土地承包金,年收入约15万元左右,是全镇集体收入最多的两个村庄之一。   村委会办公楼建于1998年,办公楼配有各办公室其庭院绿化、闰化、净化、亮化。村建有农贸市场(与龙北村委会共建),是全镇农村唯一自筹资金建设的一幢农贸市场。村里装有路灯10盏,是全镇安装路灯最多的村庄。  

龙北村

  龙北村(由龙卧自然村分出的村委会),人民公社期间命名为龙二大队,地处新龙镇政府东面,东近西线高速公路,西靠环西铁路距海榆西线公路约为500米,北至西线高速公路新龙出口路,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户数736户,人口2375人,现有党员33人,是全镇党员人数最少的村委会,外资企业有东方农业科技园。   龙北村土地面积22730亩,其中水田9100亩,旱田1500亩,坡地3800亩,林地4500亩。土地大部分分布在村北通天河沿岸一带,属平原地带,其至范围:东与东方华侨农场柴头村相交;西至海榆西线公路;南和龙卧村土地相插,与感城镇布磨村、入学村相连;北至通天河北岸一带。因靠近通天河,其水源充足,且土质呈泥质土,地理位置优越,使龙北村成为新龙镇热做高效农业发展较好的村庄。通天河沿岸成为龙北村芒果、香蕉、瓜菜开发基地。目前全村经济作物有芒果365亩,香蕉520亩,菜椒820亩,哈密瓜830亩,是全镇户均种植面积最大的村庄。农业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兼种南瓜、西瓜、扁豆等。畜牧业以养牛、猪、羊、三鸟为主,养牛头数超过1000头。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于土地承包金,年收入18万元。   龙北村新住宅基地规划较为合理、全镇集体经济收入最多村庄新规划范围较大、规划实施较好的唯一的村庄。进村大道通往湾溪大道(西线高速公路新龙出口路),宽达8米,是新龙镇农村村内道路最宽的一条。目前该道两旁已种上风景树,并装上40盏路灯。   龙北村村民务实勤奋,在发展生产经济过程中,勤动脑筋,多学技术本领,多想致富之路,多创致富之业,成为全镇热做高效经济最好的村庄。在勤业创业的同时,龙北村村民安分守纪,为人诚实,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近二年来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大大减少,村民村貌大大改变。   村内设有党支部、村委会等组织机构,党员33人,党支部支委3人,村委会成员5人。  

道达村

  道达村位于新龙镇北部,东与部道村隔海榆西线公路相望,西距神女湾海岸线1公里,南与下通天村接壤,北与八所镇高排村毗邻,系革命老区村庄。全村共有村民小组7个,210户,983人。土地面积约5770亩,其中水田360亩,旱田600亩,坡地410亩。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支委2人,村委5人,平均年龄48岁。   道达村土地属沙质壤土,但常年降雨量极少,水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民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经镇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村“两委”的努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向海水养殖、节水高效农业和劳务输出等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对虾等海洋优质水产品养殖和沙滩地西瓜种植业,海水养殖面积达150亩,沙滩地西瓜种植面积达1500亩;畜牧业以及养殖咸水羊为主,有养殖户20户,羊300头。农民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兼种花生、南瓜、小西瓜、扁豆等,杂优水稻推广种植面近100%,是新龙镇杂优水稻推广面最高的村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于土地租金,年收入约3万元。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道达村村民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扎实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努力争取有关部门的帮扶,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奖补资金硬化道路1500米,安装路灯32盏,种植风景树400多株,新建办公楼1栋,并配备了办公设施和电教设备,极大的改善了村居环境和办公条件,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已初见成效。2014年,村“两委”办公场所被评为“五星级”。  

部道村

  部道村地处新龙镇北部,西靠环西铁路距海榆西线公路约法1公里,北与那斗村隔田相望,进村路口位于海榆西线公路266.9公里,进村道路和道达进村道路成为一条直线,与海榆西线公路形成“十字”路。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户数486户,人口1810人,现有党员34人。   部道村土地总面积20950亩,其中水田866亩,旱田917亩,坡园地2780亩,林地6100亩。土地大部分分布在村东、村南一带,其四至范围:东与东方华侨农场长坡村相交;西至海榆西线公路;南与东方华侨农场相接;北与那斗村相连。土地大部分呈沙壤土质。农业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兼种花生、南瓜、小西瓜、香瓜、扁豆等。经济作物有芒果350亩、腰果800亩。主要特产有闻名全岛的“东方茅台——正宗部道红薯酒”。畜牧业以养牛、猪、羊、三鸟为主,其中养牛最多,其头数将近1000头。  

上通天村

  上通天村地处新龙镇西北部,东邻东方华侨农场河边村距海榆西线公路约1公里多,西近下通天村,南靠通天河,进村路口位于海榆西线公路269.6公里处。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户数125户,人口680人.村设有党支部、村委会等组织机构,现有党员26人,其中党支部支委3人,村委会成员3人。   全村土地总面积4130亩,其中水田166亩,旱田300亩,坡园地400亩,林地1600亩。土地大部分分布在村四周,其四至范围:东与东方华侨农场河边村相交,西与下通天村相连,南与新村相接,北与岛西林场通天作业区相镶。农业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兼种花生、南瓜、小西瓜等,经济作物有芒果110亩,畜牧业以养牛、猪、羊、三鸟为主。村特色农产品海沙地哈密瓜以大棚种植,出产的哈密瓜比普通的哈密瓜果肉味道更香脆,吃起来清爽多汁,甜脆相扣,特别受人们喜爱。  

那斗村

那斗村  那斗村位于新龙镇的北部,距海榆西线公路约1公里,西靠西环铁路,南与部道村隔田相望,是新龙镇受高坡水利浇灌3个村之一,方言为那斗方言。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4个,820户,3450人;总土地面积18840亩,其中水田1260亩,旱田1530亩,坡园地3400亩,林地4660亩。现有党员34人,其中妇女党员5名,高中学历以上23名。   近两年来,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农业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务输出为发展方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芒果、腰果和养殖牛、猪、羊、三鸟为主。现种植芒果500亩、腰果400亩,养牛2000头,并发展红薯酒为本地特产。为了拓宽致富门路,积极引导劳务输出到八所、三亚等地开客运风采车,达240辆,是新龙镇各村在我市开风采车人数最多的村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近12万元,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6000元。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大力创建文明生态村。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硬化村道5100米,危房改造26户,新建80㎡的活动场所,并配备了办公设施和电教设备。在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下,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那斗村特产大全




那斗村景点大全